CN106775099A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75099A CN106775099A CN201611237726.2A CN201611237726A CN106775099A CN 106775099 A CN106775099 A CN 106775099A CN 201611237726 A CN201611237726 A CN 201611237726A CN 106775099 A CN106775099 A CN 1067750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sensing
- touch
- sensing electrode
- sub
- me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触控感应电极,上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多个金属网格;多条触控感应信号线,每个触控感应电极与至少一条触控感应信号线电连接;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信号线,多条扫描信号线及多条数据信号线相互交叉限定出多个子像素;每个金属网格向第一基板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子像素;多条连接线,每条连接线对应一条触控感应电极,上述连接线将触控感应电极与触控感应信号线连接处的多个金属网格电连接至触控感应信号线。本申请有效地提高了触控检测的灵敏度,降低驱动电路的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极速进步,人们会在显示面板中设置相应的结构来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通过设置触控结构来实现触控功能。触控显示面板可以根据其触控检测原理分为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在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中,通过在基板上设置沿数据信号线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作为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在触控检测时,驱动电路通常设置在条状电极的一端,且与条状电极电连接。
但条状电极一般具有较高的电阻,距离驱动电路较远的电极传输的信号会发生衰减,或者距离驱动电路较远的一端接收到的信号的幅值与距离驱动电路较近的移动接收到的信号的幅值不同,导致触控检测的灵敏度下降,驱动电路的功耗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触控感应电极,上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多个金属网格;多条触控感应信号线,每个触控感应电极与至少一条触控感应信号线电连接;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信号线,多条扫描信号线及多条数据信号线相互交叉限定出多个子像素;每个金属网格向第一基板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子像素;多条连接线,每条连接线对应一条触控感应电极,上述连接线将触控感应电极与触控感应信号线连接处的多个金属网格电连接至触控感应信号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将各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为金属网格电极,并在各触控感应电极与触控感应信号线的连接处设置一条连接线,使得上述连接线将触控感应电极的多个金属网格与触控感应信号线电连接,不仅减小了各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并且触控感应信号线能够从电阻最小的路径接收到触控感应信号,从而能缩小了驱动电路接收到的不同位置的触控感应电极的触控感应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提高触控检测的灵敏度,降低驱动电路的功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a是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金属网格与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连接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金属网格与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c是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连接线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每个触控感应电极包括两个子触控感应电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每个触控感应电极包括两个子触控感应电极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b示出了图1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金属网格与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结合图1a及图1b,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0及位于第一基板10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11。上述多个触控感应电极11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列,且触控感应电极11包括多个金属网格15。各触控感应电极11与至少一条触控感应信号线12电连接。
第一基板10上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多条扫描信号线13以及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多条数据信号线14,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13和多条数据信号线14交叉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如图1b所示,上述触控感应电极11中的每个金属网格15向第一基板10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子像素。尽管图1b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100中的每个金属网格向第一基板10的投影覆盖一个子像素,但这仅仅是示意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设置每个金属网格15所覆盖的子像素的数量。
在每个触控感应电极11的与触控感应信号线的连接处,触控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连接线16。其中,连接线16的数量与触控感应电极的数量相等,每个触控感应电极11对应一条连接线16。上述连接线16将触控感应电极11中的多个金属网格15与触控感应信号线12电连接。如图1a所示,连接线16将触控感应电极11沿第一方向D1的两端的多个金属网格15连通,并将上述各金属网格15与触控感应信号线12连接起来。这样,触控感应电极11中的各金属线与触控感应信号线12之间就可以形成多条回路,各触控感应电极就可以将采集到的触控感应信号通过电阻最小的回路传输到触控感应信号线中,从而减小了位于不同位置的触控感应电极由于电阻造成的触控感应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将各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为金属网格电极,并在各触控感应电极与触控感应信号线的连接处设置一条连接线,使得上述连接线将触控感应电极的多个金属网格与触控感应信号线电连接,不仅减小了各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并且触控感应信号线能够从电阻最小的路径接收到触控感应信号,从而能缩小了驱动电路接收到的不同位置的触控感应电极的触控感应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提高触控检测的灵敏度,降低驱动电路的功耗。
继续参考图2a、图2b及图2c,其中,图2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连接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b示出了图2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金属网格与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c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连接线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图2c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基板20以及位于第一基板20上的多个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触控感应电极21。每个触控感应电极21包括多个金属网格25,上述金属网格25由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多条金属线和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多条金属线形成。
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200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扫描信号线23和多条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数据信号线24,多条扫描信号线23和多条数据信号线24交叉形成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每个金属网格25向第一基板20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子像素。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图2b示出的金属网格与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中,扫描信号线23与触控感应电极21的形成金属网格25的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金属线重合,数据信号线24与触控感应电极21的形成金属网格25的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金属线重合,但这仅仅是示意性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200还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27,每个触控感应电极21通过至少一条触控感应信号线22电连接至上述柔性电路板27。
在每个触控感应电极21与触控感应信号线22的连接处,还设有连接线,如图2a中示出的连接线261、连接线262以及图2c中示出的连接线263、连接线264。上述连接线可以位于触控感应电极21的沿第一方向D1的两端中的任一端,或者位于触控感应电极21的沿第二方向D2的两端中的任一端。如图2a所示,连接线261及连接线262均沿第二方向D2延伸,其中,连接线261位于触控感应电极21的沿第一方向D1的一端,连接线262位于触控感应电极21的沿第一方向D1的与连接线261相对的另一端。如图2c所示,连接线263以及连接线264均沿第一方向D1延伸,连接线263位于触控感应电极21的沿第二方向D2的一端,而连接线264位于触控感应电极21的沿第二方向D2的与连接线263相对的另一端。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连接线261及连接线262将触控感应电极21中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各条金属线连通,连接线263以及连接线264将触控感应电极21中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各条金属线连通。这样,当任何一个金属线检测到触控时,都可以将产生的触控感应信号沿金属线传输到触控感应信号线22中,与图1a中所示的金属网格相比,本实施例的触控感应信号在传输到触控感应信号线所经过的金属线的长度均为直线,其长度要比图1a中所经过的折线的长度更短,从而降低了触控感应信号的衰减幅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200还可以包括图2a-图2c中未示出的黑色矩阵,上述黑色矩阵位于第一基板20上。且上述黑色矩阵向第一基板20的正投影覆盖触控感应电极21的金属网格。这样,触控感应电极21的金属线的材料既可以是透明金属材料,也可以是不透明金属材料。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设置触控感应电极由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金属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金属线交叉形成,同时设置连接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有效地减少了触控感应信号在触控感应电极中传输所需的金属线的长度,从而提高了触控感应信号的幅值,减小了不同位置的触控感应电极产生的触控感应信号之间的差值,提高了触控检测的灵敏度;同时设置黑色矩阵的投影覆盖各金属网格,增大了触控感应电极的制作材料的选择范围。
继续参考图3a和图3b,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应电极包括两个子触控感应电极的两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两个子触控感应电极的金属网格相同,都是由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多条金属线和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多条金属线交叉电连接形成。两个子触控感应电极之间通过连接线连通。
图3a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300中,每个触控感应电极310中的两个子触控感应电极3101和3102沿第一方向D1排列。如图3a所示,子触控感应电极3101和子触控感应电极3102沿第一方向D1排列,属于同一触控感应电极的两个子触控感应电极在触控显示面板300中所处的高度相同,连接线312将子触控感应电极3101中的一条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金属线与子触控感应电极3102中的一条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二金属线电连接。触控感应信号线311与连接线312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图3a中,上述第一金属线可以是子触控感应电极3101中的任意一条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金属线,上述第二金属线可以是子触控感应电极3102中的任意一条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金属线。因此,连接线31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方向D1相交,也可以与第一方向D1平行。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图3a中示出的连接线312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第一方向D1,但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置连接线312的延伸方向。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连接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D1平行,并且上述连接线所连接的第一金属线位于子触控感应电极3101中的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金属线的中点,上述第二金属线位于子触控感应电极3102中的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金属线的中点。也就是说,各连接线与对应的触控感应电极310的位置关系与连接线312与触控感应电极310的位置关系相同。这样,连接线位于各触控感应电极310的中心,保证触控感应电极310的各个位置产生的触控感应信号能够以最短的路径传输至触控感应信号线311,降低由触控感应信号在触控感应电极310中传输造成的衰减。
图3b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300中,每个触控感应电极320中的两个子触控感应电极3201和3202沿第二方向D2排列。如图3b所示,子触控感应电极3201和子触控感应电极3202沿第二方向D2排列。连接线322将子触控感应电极3201中的一条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三金属线与子触控感应电极3102中的一条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四金属线电连接。触控感应信号线321分别与连接线322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图3b中,上述第三金属线可以是子触控感应电极3201中的任意一条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金属线,上述第四金属线可以是子触控感应电极3202中的任意一条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金属线。因此,连接线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D2相交,也可以与第二方向D2平行。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图3b中示出的连接线322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第二方向D2,但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置连接线322的延伸方向。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连接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D2平行,并且上述连接线所连接的第三金属线位于子触控感应电极3201中的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金属线的中点,上述第四金属线位于子触控感应电极3202中的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金属线的中点。也就是说,各连接线与对应的触控感应电极320的位置关系与连接线322与触控感应电极320的位置关系相同。这样,连接线位于各触控感应电极320的中心,保证触控感应电极320的各个位置产生的触控感应信号能够以最短的路径传输至触控感应信号线321,降低由触控感应信号在触控感应电极320中传输造成的衰减。
在图3a及图3b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连接线与触控感应信号线的连接点位于连接线的中点。这样,进一步的保证了触控感应信号能够以最短的路径传输至触控感应信号线,降低由触控感应信号在触控感应电极或连接线中传输造成的衰减。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将各触控感应电极划分为两个子触控感应电极,并通过连接线连接上述两个子触控感应电极,然后将连接线与触控感应信号线电连接,缩短了触控感应信号在触控感应电极中的传输路径,减小了触控感应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同时将上述连接线设置于各触控感应电极的中心,并将连接线与触控感应信号线的连接点位于连接线的中点,进一步的保证了触控感应信号能够以最短的路径传输至触控感应信号线,降低由触控感应信号在触控感应电极或连接线中传输造成的衰减。
继续参见图4,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400包括第一基板40及位于第一基板40上的多条数据信号线和多条扫描信号线。其中,数据信号线沿第二方向D2延伸,扫描信号线沿第一方向D1延伸,多条数据信号线和多条扫描信号线交叉形成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
第一基板40上还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分别为触控感应电极411、触控感应电极412、触控感应电极413以及触控感应电极414。每个触控感应电极包括由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多条金属线和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多条金属线交叉电连接形成的金属网格。每个触控感应电极与一条触控感应信号线42电连接,并且在各触控感应电极与对应的触控感应信号线42的连接处还包括连接线46,上述连接线46用于连接触控感应电极的多个金属网格和触控感应信号线42。
上述第一基板40上还包括绑定端47,绑定端47设置与第一基板40的沿第二方向D2的一端,每条触控感应信号线42均延伸至上述绑定端47处。且沿第二方向,距离绑定端47由远及近的顺序,各触控感应电极的每个金属网格向第一基板40的正投影所覆盖的子像素的数量依次减少。
如图4所示,各触控感应电极中触控感应电极411距离绑定端47最远,触控感应电极412次之,触控感应电极413再次之,触控感应电极414距离绑定端47最近。则触控感应电极411中的每个金属网格向第一基板40的正投影所覆盖的子像素的数量最多,为4个子像素;触控感应电极412的每个金属网格所覆盖的子像素的数量次之,为3个子像素;触控感应电极413的每个金属网格所覆盖的子像素的数量为2;触控感应电极414中的每个金属网格所覆盖的子像素的最少,为1个子像素。
这样,距离绑定端47越远的触控感应电极所包含的金属线的数量越少,从而触控感应电极自身的电阻就越小;距离绑定端47越近的触控感应电极所包含的金属线的数量越多,从而触控感应电极自身的电阻就越大。同时,由于距离绑定端47越远的触控感应电极所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距离绑定端47越近的触控感应电极所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越短,电阻越小。这样,减小了第一基板上各触控感应电极和对应的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差异,进一步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的灵敏度。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将距离绑定端越远的触控感应电极所覆盖的子像素的数量减少,从而减小了距离绑定端越远的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平衡了第一基板上各触控感应电极和对应的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继续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500包括第二基板51和与第二基板51对向设置的第一基板52。触控驱动电极510设置在第二基板51上,触控感应电极520设置在第一基板52上。触控驱动电极510设置于第二基板51朝向第一基板52的一侧,触控感应电极520设置于第一基板52远离第二基板51的一侧。各触控驱动电极510的延伸方向相同,各触控感应电极520的延伸方向与触控驱动电极510的延伸方向相交。本实施例中,各触控驱动电极510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各触控感应电极520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
触控感应电极520可以为金属网格电极,且在各触控感应电极520的沿第一方向的任意一端或沿第二方向的任意一端设有连接线523,用于连接触控感应电极520中的多个金属网格。触控驱动电极510可以为条状电极,且可以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ITO电极。
每个触控驱动电极510与至少一条触控驱动信号线512电连接,每个触控感应电极520与至少一条触控感应信号线522电连接,且各触控感应信号线522与连接线523连接。
触控显示面板500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触控感应电极520和触控驱动电极510设置于显示区内。非显示区内可以设置触控感应信号线522,触控感应信号线522与显示区内的走线不会产生干扰,同时触控感应线522设置于非显示区可以避免对显示区内透过率的不利影响,保证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显示区边界处的触控灵敏度和触控精度,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感应电极520可以延伸至非显示区内;为了保证信号质量,触控感应信号线522也可以延伸至显示区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52与第二基板51之间可以形成有液晶层,液晶层在像素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510之间的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旋转,实现画面的显示。
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500还可以包括多条数据信号线和多条扫描信号线,多条数据信号线和多条扫描信号线交叉形成多个子像素。其中,数据信号线用于向显示区内的各列子像素提供数据信号,扫描信号线用于向显示区内的各行子像素提供扫描信号。
触控显示面板500还可以包括驱动IC 511以及FPC 521,各触控驱动电极510通过触控驱动信号线512与驱动IC 511连接,各触控感应电极520通过FPC 521与驱动IC 511连接。
触控驱动电极510与触控感应电极520在其相交叉的位置处形成互电容。在触控检测时,驱动IC 511可以向触控驱动信号线512提供触控发射信号,并接收触控感应信号线522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若检测到返回的触控感应信号与触控发射信号不一致,可以确定对应触控感应电极520与触控驱动电极510的交叉点位置处发生触控。
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500上还可以设有黑色矩阵,黑色矩阵为光线被遮挡的区域。各触控感应电极520可以设置于黑色矩阵靠近液晶层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于黑色矩阵远离液晶层的一侧。
可以理解,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一些公知的结构,诸如用于支撑液晶层的间隔柱、保护玻璃、背光源等。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申请,这些公知的结构在图5中没有示出。
在本实施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公共电极可以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510,在触控显示面板500处于显示状态时,驱动IC 511可以向触控驱动电极510提供显示所需的公共电压信号,并通过数据信号线向像素电极提供数据信号。这时,触控显示面板500中的液晶在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之间所形成的电场的驱动下发生旋转,使得出射光线的偏振方向发生旋转,通过偏光片控制出射光线的强度,从而实现画面中各子像素不同亮度的显示。
基于图5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感应电极520设置于靠近触控显示面板表面的第一基板52上,可以提升触控灵敏度,网格结构的触控感应电极520与触控驱动电极510之间形成的互电容可以满足触控精度需求。
如图6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600,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装置600通过在触控感应电极与触控感应信号线的连接处设置连接线,使得上述连接线将触控感应电极的多个金属网格与触控感应信号线电连接,不仅减小了各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并且触控感应信号线能够从电阻最小的路径接收到触控感应信号,从而能缩小了驱动电路接收到的不同位置的触控感应电极的触控感应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提高触控检测的灵敏度,降低驱动电路的功耗。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4)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触控感应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多个金属网格;
多条触控感应信号线,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至少一条触控感应信号线电连接;
多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信号线,所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及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相互交叉限定出多个子像素;
每个所述金属网格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子像素;
多条连接线,每条所述连接线对应一条触控感应电极,所述连接线将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感应信号线连接处的所述多个金属网格电连接至所述触控感应信号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格由多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金属线以及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金属线交叉电连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位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任一端,所述连接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与多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金属线电连接;
或,所述连接线位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任一端,所述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金属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第一子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子触控感应电极;
所述第一子触控感应电极的金属网格与所述第二子触控感应电极的金属网格相同;
所述金属网格由多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金属线以及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金属线交叉电连接形成;
所述连接线将所述第一子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子触控感应电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子触控感应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连接线将所述第一子触控感应电极的一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金属线与所述第二子触控感应电极的一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金属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金属线位于所述第一子触控感应电极的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金属线的中点;
所述第二金属线位于所述第二子触控感应电极的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金属线的中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子触控感应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所述连接线将所述第一子触控感应电极的一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金属线与所述第二子触控感应电极的一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金属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金属线位于所述第一子触控感应电极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金属线的中点;
所述第四金属线位于所述第二子触控感应电极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金属线的中点。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与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信号线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连接线的中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绑定端;
所述绑定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每条所述触控感应信号线均延伸至所述绑定端;
沿所述第二方向,距离所述绑定端由远及近的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的每个金属网格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所覆盖的子像素的数量依次减少。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黑色矩阵;
所述黑色矩阵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的金属网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有液晶层;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黑色矩阵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或者,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黑色矩阵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还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触控驱动电极;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
14.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37726.2A CN106775099B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37726.2A CN106775099B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75099A true CN106775099A (zh) | 2017-05-31 |
CN106775099B CN106775099B (zh) | 2019-09-03 |
Family
ID=58923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237726.2A Active CN106775099B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75099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9024A (zh) * | 2018-02-28 | 2018-08-1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触摸屏识别触摸的方法 |
CN108762542A (zh) * | 2018-03-30 | 2018-11-06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827667A (zh) * | 2019-10-30 | 2020-02-21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0124707A1 (zh) * | 2018-12-17 | 2020-06-2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
CN111414101A (zh) * | 2020-05-07 | 2020-07-14 | 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屏和拼接式显示装置 |
CN112256156A (zh) * | 2020-11-17 | 2021-01-22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压力感应面板、显示装置和压力感应检测方法 |
CN113268150A (zh) * | 2020-02-14 | 2021-08-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3485585A (zh) * | 2021-07-29 | 2021-10-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信号线结构及透明显示面板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78955A (zh) * | 2012-12-14 | 2013-09-0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
TW201349048A (zh) * | 2012-05-16 | 2013-12-01 | Tmay Co Ltd | 兼用鍵墊及觸控墊之輸入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
CN103677410A (zh) * | 2013-12-02 | 2014-03-26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基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3901650A (zh) * | 2012-12-25 | 2014-07-0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
CN106155448A (zh) * | 2016-07-29 | 2016-11-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
CN106201145A (zh) * | 2016-07-21 | 2016-1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
2016
- 2016-12-28 CN CN201611237726.2A patent/CN1067750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349048A (zh) * | 2012-05-16 | 2013-12-01 | Tmay Co Ltd | 兼用鍵墊及觸控墊之輸入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
CN103278955A (zh) * | 2012-12-14 | 2013-09-0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901650A (zh) * | 2012-12-25 | 2014-07-0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
CN103677410A (zh) * | 2013-12-02 | 2014-03-26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基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6201145A (zh) * | 2016-07-21 | 2016-1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6155448A (zh) * | 2016-07-29 | 2016-11-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9024B (zh) * | 2018-02-28 | 2020-11-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触摸屏识别触摸的方法 |
CN108399024A (zh) * | 2018-02-28 | 2018-08-1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触摸屏识别触摸的方法 |
CN108762542A (zh) * | 2018-03-30 | 2018-11-06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762542B (zh) * | 2018-03-30 | 2021-05-1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0124707A1 (zh) * | 2018-12-17 | 2020-06-2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
CN110827667B (zh) * | 2019-10-30 | 2021-12-28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827667A (zh) * | 2019-10-30 | 2020-02-21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268150A (zh) * | 2020-02-14 | 2021-08-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11983358B2 (en) | 2020-02-14 | 2024-05-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CN111414101A (zh) * | 2020-05-07 | 2020-07-14 | 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屏和拼接式显示装置 |
CN112256156A (zh) * | 2020-11-17 | 2021-01-22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压力感应面板、显示装置和压力感应检测方法 |
CN112256156B (zh) * | 2020-11-17 | 2023-10-13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和压力感应检测方法 |
CN113485585A (zh) * | 2021-07-29 | 2021-10-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信号线结构及透明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75099B (zh) | 2019-09-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75099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6055170B (zh) | 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 |
US9626027B2 (en) |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type display device | |
US8289294B2 (en) | Touch-sensitive display panel | |
US10175834B2 (en) | Position inpu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6201109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6775050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 |
CN104662502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TWI798278B (zh) | 觸控面板及具備該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 |
CN104570447B (zh) | 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 |
US20150277635A1 (en) | Touch sensing panel | |
CN103294322A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JP6907036B2 (ja) | 表示装置 | |
CN105224131A (zh) | 阵列基板、触控屏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6501981A (zh) | 复合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2621729A (zh) | 触控像素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与触控像素结构 | |
CN106155450B (zh) | 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0037096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KR101082219B1 (ko) |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평판표시장치 | |
CN106125989A (zh) | 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 |
CN106293212A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KR20150092668A (ko) | 터치 윈도우 | |
CN105892758A (zh)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器及电子装置 | |
CN108628020B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8073324A (zh) | 触摸检测装置以及具备触摸检测装置的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