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3816A - 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3816A
CN106773816A CN201611091469.6A CN201611091469A CN106773816A CN 106773816 A CN106773816 A CN 106773816A CN 201611091469 A CN201611091469 A CN 201611091469A CN 106773816 A CN106773816 A CN 106773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ehouse
signal
unmanned plane
air bag
predeterminated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914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英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10914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3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3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3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接收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为无人机收发仓的激光/红外感应装置在无人机返回无人机收发仓的预设位置时发送的信号;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上述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在接收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之后,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因此,该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可以控制气囊加压,该控制方法及装置可以防止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颠簸震动而导致无人机损坏,为无人机遭受损坏提供了防护措施。

Description

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最早出现在军事领域,主要用作靶机、巡航、空中打击等。但是随着无人机的不断发展,在民用领域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警用、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视频拍摄等行业中也被广泛应用。其中车载无人机,由于无人机与车辆相互配合使用,因此,其更加方便,且机动性强。
目前,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为车载无人机提供即时发射、降落的控制方式,方便车载无人机的控制,为无人机爱好者提供便利。传统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存在容易损坏无人机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为无人机遭受损坏提供防护措施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
一种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为无人机收发仓的激光/红外感应装置在无人机返回无人机收发仓的预设位置时发送的信号;
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
一种车载无人机控制装置,包括:
返仓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为无人机收发仓的激光/红外感应装置在无人机返回无人机收发仓的预设位置时发送的信号;
加压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
上述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在接收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之后,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因此,该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可以控制气囊加压,该控制方法及装置可以防止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颠簸震动而导致无人机损坏,为无人机遭受损坏提供了防护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的控制无人机返航及返航后的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的控制无人机起航及飞行的流程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车载无人机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车载无人机控制装置的控制无人机返航及返航后的相关模块结构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车载无人机控制装置的控制无人机起航及飞行的相关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包括:
S130:接收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为无人机收发仓的激光/红外感应装置在无人机返回无人机收发仓的预设位置时发送的信号。
S180: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运行在车载控制中心上。车载控制中心包括中控台或/及手持体感遥控器。车载控制中心控制的对象包括无人机及无人机收发仓。
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收发仓包括激光/红外感应装置及气囊;气囊包括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控制气囊的加压、停止加压、消气(即降低压强)等。该激光/红外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无人机是否返仓到预设的位置。当激光/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无人机已返仓并在预设的位置处时,发送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至车载控制中心。优选地,该信号可以为精准的对位信息的信号。车载控制中心接收该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并根据该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进行加压至气囊饱满状态,从而卡住无人机,对无人机进行储藏的防震保护。
可以理解地,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接收到气囊加压信号之后,可以开启该控制开关为气囊加压至气囊饱满状态。其中,判定气囊加压至饱满状态的方式可以为通过红外感应装置感应气囊饱满状态;或者,通过压强采集装置采集气囊内的压强信息,当该压强信息达到预设压强时则判定气囊加压至饱满状态;又或者,还可以通过一个计时器,对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开启的时间进行计时,当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开启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则判定气囊加压至饱满状态。
上述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在接收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之后,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因此,该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可以控制气囊加压,该控制方法可以防止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颠簸震动而导致无人机损坏,为无人机遭受损坏提供了防护措施。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181:接收气囊压强信息;
S183:当所述气囊压强信息包括的气囊压强达到预设值时,发送停止加压信号至所述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
气囊压强信息可以是通过压强采集装置采集的。可以理解地,该压强采集装置可以设置于气囊内部,与车载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车载控制中心接收到气囊压强信息之后,气囊压强信息中的气囊压强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该气囊压强达到预设值时,发送停止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从而控制气囊停止加压,避免加压过大而导致气囊爆破或者加压过小而无法达到最佳的防止因颠簸震动而导致无人机损坏的效果。
请结合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S310:接收起航指令;
S350:根据所述起航指令,发送气囊收缩信号至所述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
起航指令是用户在控制无人机起航时输入至车载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车载控制中心接收该起航指令,并根据该起航指令发送气囊收缩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从而控制气囊降低压强,即气囊消气,避免无人机因气囊阻扰而无法出仓,因此,可以方便无人机出仓。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起航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320:根据所述起航指令,发送仓门开启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收发仓还包括仓门,仓门包括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控制仓门的开启与关闭。在接收到起航指令之后,发送仓门开启信号至无人机收发仓的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控制仓门开启,从而方便无人机起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S170: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仓门关闭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
当无人机返仓至预设位置时,即接收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时,发送仓门关闭信号至无人机收发仓的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控制仓门关闭,从而使得无人机收发仓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外界环境干扰,或避免无人机遭受破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160: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无人机锁定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卡扣对应的控制开关。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收发仓还包括卡扣,该卡扣用于固定无人机。卡扣包括控制卡扣锁紧或解锁的控制开关。激光/车载控制中心发送一个无人机锁定信号至卡扣对应的控制开关,从而使得卡扣自动锁紧,固定住无人机。如此,可以避免无人机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相对无人机收发仓运动,从而可以避免因无人机与无人机收发仓发生碰撞而导致无人机损坏,为无人机遭受损坏提供了进一步的防护措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起航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360:根据所述起航指令,发送无人机解锁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卡扣对应的控制开关。
可以理解地,在无人机出仓之前,需要对卡扣进行解锁处理,从而解开卡扣,使无人机可以出仓。此时,车载控制中心发送一个无人机解锁信号至卡扣对应的控制开关,从而使得卡扣解锁,以方便无人机出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S110:接收返航指令;
S120:根据所述返航指令,发送仓门开启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
在无人机返仓之前,用户可以通过车载控制中心输入返航指令。返航控制指令是用户在控制无人机返航时输入至车载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车载控制中心接收该返航指令,并根据该返航指令,发送仓门开启信号至无人机收发仓的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控制仓门开启,从而方便无人机返仓至预设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起航指令,发送气囊收缩信号至所述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370:发送无人机启动信号至无人机。
如此,在气囊收缩之后,控制无人机启动。
进一步地,发送无人机启动信号至无人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380:当接收到无人机收发仓的激光/红外感应装置在无人机起航后发送的无人机离仓信号时,发送仓门关闭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所述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收发仓的激光/红外感应装置还用于感应无人机是否离仓,在感应到无人机离仓时,返回无人机离仓信号至车载控制中心。车在控制中心在接收到无人机收发仓的激光/红外感应装置在无人机起航后发送的无人机离仓信号时,还发送仓门关闭信号至无人机收发仓的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控制仓门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S391:接收所述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获取的飞行信息,并显示所述飞行信息。如此,通过车载控制中心使用户知晓无人机的飞行情况,以作为其它控制操作的参考数据。
具体地,飞行信息包括无人机飞行的飞行速度、飞行距离、飞行时间、飞行高度、室外温度、风速、多媒体数据中的至少一项。进一步地,多媒体数据包括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视频。可以理解地,多媒体数据可以实时、也可以在预设时间发送至车载控制中心。即车载控制中心可以实时接收飞行信息,也可以在预设时间接收飞行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S393:接收并显示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所述无人机收发仓内的环境温度信息。如此,使用户知晓无人机收发仓的温度信息,以作为其它控制操作的参考数据。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S394:当所述环境温度信息低于预设低温阈值时,发送启动加热的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加热装置对应的控制开关;或/及,
S396:当所述环境温度信息高于预设高温阈值时,发送启动散热的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散热装置对应的控制开关。
其中,预设低温阈值为根据经验确定的适合无人机保存环境的最低温度;预设高温阈值为根据经验确定的适合无人机保存环境的最高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无人机收发仓还包括加热装置或/及散热装置。当所述环境温度信息低于预设低温阈值时,发送启动加热的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加热装置对应的控制开关,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当所述环境温度信息高于预设高温阈值时,发送启动散热的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散热装置对应的控制开关,控制散热装置工作。如此,避免因无人机收发仓内的温度过低或过高而导致无人机受损,为无人机遭受损坏提供了进一步的防护措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S397:接收并显示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湿度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所述无人机收发仓内的环境湿度信息。如此,使用户知晓无人机收发仓的湿度信息,以作为其它控制操作的参考数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无论无人机是否执行飞行任务,步骤S393、S394、S396、S397都要时时工作,尤其是在无人机无飞行任务的时候。
请参阅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与上述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对应的车载无人机控制装置,包括:
返仓信号接收模块430,用于接收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为无人机收发仓的激光/红外感应装置在无人机返回无人机收发仓的预设位置时发送的信号;
加压信号发送模块480,用于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
上述车载无人机控制装置,在接收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之后,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因此,该车载无人机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气囊加压,该控制装置可以防止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颠簸震动而导致无人机损坏,为无人机遭受损坏提供了防护措施。
请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压强信息接收模块481,用于接收气囊压强信息;
加压停止发送模块483,用于当所述气囊压强信息包括的气囊压强达到预设值时,发送停止加压信号至所述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
请结合参阅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起航指令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起航指令;
收缩信号发送模块650,用于根据所述起航指令,发送气囊收缩信号至所述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
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仓门开启模块620,用于根据所述起航指令,发送仓门开启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仓门关闭模块470,用于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仓门关闭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锁定信号发送模块460,用于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无人机锁定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卡扣对应的控制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解锁信号发送模块660,用于根据所述起航指令,发送无人机解锁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卡扣对应的控制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返航指令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返航指令;
仓门开启模块420,用于根据所述返航指令,发送仓门开启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中的仓门开启模块420及图6中的仓门开启模块620,可以设置在同一个模块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启动信号发送模块670,用于在所述收缩信号发送模块发送气囊收缩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之后,发送无人机启动信号至无人机。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仓门关闭模块680,用于当接收到无人机收发仓的激光/红外感应装置在无人机起航后发送的无人机离仓信号时,发送仓门关闭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所述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中的仓门关闭模块470及图6中的仓门关闭模块680,可以设置在同一个模块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飞行信息接收模块691,用于接收所述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获取的飞行信息,并显示所述飞行信息;或/及,
环境温度接收模块693,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所述无人机收发仓内的环境温度信息;或/及,
环境湿度接收模块697,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湿度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所述无人机收发仓内的环境湿度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加热启动模块694,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信息低于预设低温阈值时,发送启动加热的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加热装置对应的控制开关;或/及,
散热启动模块696,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信息高于预设高温阈值时,发送启动散热的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散热装置对应的控制开关。
由于上述装置与上述方法相互对应,对于相同的细节技术特征在装置中不作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个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为无人机收发仓的激光/红外感应装置在无人机返回至无人机收发仓的预设位置时发送的信号;
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气囊压强信息;
当所述气囊压强信息包括的气囊压强达到预设值时,发送停止加压信号至所述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起航指令;
根据所述起航指令,发送气囊收缩信号至所述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起航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起航指令,发送仓门开启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
所述接收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仓门关闭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无人机锁定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卡扣对应的控制开关;
所述接收起航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起航指令,发送无人机解锁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卡扣对应的控制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返航指令;根据所述返航指令,发送仓门开启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起航指令,发送气囊收缩信号至所述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发送无人机启动信号至无人机;
当接收到无人机收发仓的激光/红外感应装置在无人机起航后发送的无人机离仓信号时,发送仓门关闭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所述仓门对应的控制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获取的飞行信息,并显示所述飞行信息;或/及,接收并显示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温度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所述无人机收发仓内的环境温度信息;或/及,
接收并显示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湿度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所述无人机收发仓内的环境湿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环境温度信息低于预设低温阈值时,发送启动加热的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加热装置对应的控制开关;或/及,
当所述环境温度信息高于预设高温阈值时,发送启动散热的信号至所述无人机收发仓的散热装置对应的控制开关。
10.一种车载无人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返仓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为无人机收发仓的激光/红外感应装置在无人机返回无人机收发仓的预设位置时发送的信号;
加压信号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返仓至预设位置的信号,发送气囊加压信号至气囊对应的控制开关。
CN201611091469.6A 2016-12-01 2016-12-01 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773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1469.6A CN106773816A (zh) 2016-12-01 2016-12-01 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1469.6A CN106773816A (zh) 2016-12-01 2016-12-01 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3816A true CN106773816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1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91469.6A Pending CN106773816A (zh) 2016-12-01 2016-12-01 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3816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2602A (en) * 1972-01-28 1974-04-09 F Wilson Vehicular air cushion impact absorbing system
CN102730203A (zh) * 2012-07-10 2012-10-1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控方向的再入充气罩
CN203191778U (zh) * 2012-12-24 2013-09-11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船舶系统工程部 一种移动式无人机地面综合控制站
CN104102248A (zh) * 2014-07-02 2014-10-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利用发动机热量的无人机设备舱温度控制系统
CN104494503A (zh) * 2014-11-25 2015-04-08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人机综合方舱系统
CN104943872A (zh) * 2015-06-10 2015-09-30 刘亚敏 一种无人驾驶飞行器及其保护方法
CN105292505A (zh) * 2015-12-03 2016-02-03 天津经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着陆保护装置
CN105799946A (zh) * 2016-04-27 2016-07-27 武汉大学 一种飞机安全迫降辅助系统及安全迫降方法
CN106103274A (zh) * 2015-07-02 2016-11-0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其控制系统及方法,以及无人机降落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2602A (en) * 1972-01-28 1974-04-09 F Wilson Vehicular air cushion impact absorbing system
CN102730203A (zh) * 2012-07-10 2012-10-1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控方向的再入充气罩
CN203191778U (zh) * 2012-12-24 2013-09-11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船舶系统工程部 一种移动式无人机地面综合控制站
CN104102248A (zh) * 2014-07-02 2014-10-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利用发动机热量的无人机设备舱温度控制系统
CN104494503A (zh) * 2014-11-25 2015-04-08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人机综合方舱系统
CN104943872A (zh) * 2015-06-10 2015-09-30 刘亚敏 一种无人驾驶飞行器及其保护方法
CN106103274A (zh) * 2015-07-02 2016-11-0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其控制系统及方法,以及无人机降落控制方法
CN105292505A (zh) * 2015-12-03 2016-02-03 天津经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着陆保护装置
CN105799946A (zh) * 2016-04-27 2016-07-27 武汉大学 一种飞机安全迫降辅助系统及安全迫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2734A (zh) 无人机飞行任务执行方法、无人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679322A (zh) 一种基于机载语音操控的无人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422066A (zh) 智能空调控制的系统、方法及空调
CN106681357A (zh) 基于无人机背包控制无人机的方法、系统及无人机背包
CN109747836A (zh) 一种无人机空基尾部缆车式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CN106325094A (zh) 一种智能家居管理扫地机器人
CN108023862A (zh) 一种基于Zigbee远程控制的无人车集群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836127A (zh) 无人机的操控方法和无人机系统
CN109961607A (zh) 一种智能安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970727U (zh) 一种汽车自动降温系统
CN11028674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435154B1 (en) Tethered drone system with surveillance data management
CN107945381A (zh) 一种冷热同柜的智能存取货机及存取货方法
CN106773816A (zh) 车载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774491A (zh) 车载无人机控制系统
Amullen et al. Secured formation control for multi-agent systems under DoS attacks
CN105652683B (zh) 基于人体红外特征识别人体的能源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3955243B (zh) 一种智能动态目标红外特征变换装置及方法
CN102196214B (zh) 节能装置、节能系统及节能方法
CN104952232B (zh) 一种智能门控方法
CN206301414U (zh) 一种校园安全管理门禁装置
CN106828927A (zh) 利用无人飞行器的保姆系统
CN106020219B (zh) 一种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168377A (zh) 一种具有禁飞区域警示作用的无人机
CN207282003U (zh) 无人机的智能控制手环及无人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