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3461B - 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3461B
CN106773461B CN201611096829.1A CN201611096829A CN106773461B CN 106773461 B CN106773461 B CN 106773461B CN 201611096829 A CN201611096829 A CN 201611096829A CN 106773461 B CN106773461 B CN 1067734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troller
wall
support
enclosur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968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3461A (zh
Inventor
温嘉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angliangshi Film and Televisio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10968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34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3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3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3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3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8Trick photography
    • G03B15/10Trick photography using back-projection, i.e. blending artificial background with real foregroun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涉及摄影摄像技术领域。所述布景系统包括矩形围墙,矩形围墙的内侧设有背景布,矩形围墙的上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喷水器和造雪机,所述矩形围墙内的下地面上设有若干堵支撑墙,所述支撑墙上设有支撑网组件,矩形围墙与其下地面之间构成储水池,所述储水池与喷水器和造雪机之间设有水回收装置。所述布景系统可以用于雨景和雪景的模拟,还可以有效的回收场景模拟时使用的水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的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特效摄影技术领域中,设置雨场景或雪场景时一般都是简单的在高处使用喷水器产生雨景效果或在高处使用人工造雪机造雪产生雪景效果。为了使喷洒到地面的水能够及时的排出,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的是两种技术方案,第一种使用的是在地面形成蓄水池,然后在蓄水池上铺设网格状支撑板,使水顺利的排入到蓄水池内;第二种是将地面设置为倾斜状态,然后在地面的最低处设置排出口,将水顺利的排出。但是上述两种现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弊端,第一种弊端在于:在摄影时,女士一般都会穿高跟鞋,高跟鞋的鞋跟会嵌入到网格状的空隙内,不仅影响穿高跟鞋的效果,还可能将高跟鞋卡住;第二种的弊端在于,由于地面倾斜设置,摄像时人体无法保持直立状态,造成摄像效果不好。此外,当布置雪景时,飘落到地面的雪不容易融化,容易给拍摄工作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所述布景系统可以用于雨景和雪景的模拟,还可以有效的回收场景模拟时使用的水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围墙,所述矩形围墙的内侧设有背景布,所述矩形围墙的上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喷水器和人工造雪机,所述矩形围墙内的下地面上设有若干堵支撑墙,所述支撑墙上设有支撑网组件,所述矩形围墙与其下地面之间构成储水池,回收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池相连通,所述回收水管上设有回收水泵,所述回收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喷水器的进水口以及人工造雪机的进水口相连通,回收水管的分支上分别设有第一回收电磁阀和第二回收电磁阀,所述喷水器的进水口还连接有第一供水管,所述第一供水管与水源连接且其上设有第一供水电磁阀,所述造雪机的进水口还连接有第二供水管,所述第二供水管与水源连接且其上设有第二供水电磁阀,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感应储水池内的水位信息;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至第二回收电磁阀、第一至第二供水电磁阀以及回收水泵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当所述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液位信息时,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至第二供水电磁阀以及第一或第二回收电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回收水泵工作,通过储水池内回收的水为所述喷水器或所述造雪机提供水源,当所述液位传感器没有感应到液位信息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回收水泵不工作,并控制所述第一供水电磁阀或第二供水电磁阀打开,通过供水管为所述喷水器或所述造雪机提供水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网组件包括支撑网和位于支撑网下侧的若干块堵漏平台,所述支撑网包括平板部和网格部,所述网格部位于所平板部之间,且所述平板部纵向设置,所述平板部的位置与所述支撑墙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堵漏平台位于所述网格部下侧的地面上,且纵向延伸的布满每一列网格部,将每一列的网格部分割成若干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上设有水感应器件和温度传感器,每个所述水感应器件和温度传感器通过位于支撑网内部的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每个所述水感应器件用于感应是否有水淋到所述网格部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温度信息;每个所述堵漏平台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设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与其上侧网格部相对应的若干个网孔堵头,每个所述网孔堵头内设有一个加热片,所述加热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液压系统受控于所述控制器,液压系统通过若干条供油管路与所述升降杆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每条供油管路上设有相应的供油电磁阀,供油电磁阀受控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打开或关闭,为所述升降杆提供升降动力;初始状态,升降平台位于最高点,升降平台上的网孔堵头位于最高点,此时所述网孔堵头将与其对应的网格单元上的所有网孔堵住,且所述网孔堵头的上侧面与所述支撑网的上侧面相齐平;当所述水感应器件感应到有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与其对应的堵漏平台四周的堵漏平台动作,使相应的升降平台下降,网孔堵头下移至所述支撑网的下侧面以下,使水顺利的排入储水池;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低于0℃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片工作,对网孔堵头进行加热,使网孔堵头的温度升高至15-25℃,用于对支撑网组件上的人工积雪进行融化处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当多个水感应器件感应到有水时,以第一个感应到有水的水感应器件为中心,控制与其相邻的水感应器对应的堵漏平台动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网固定在所述支撑墙上,所述支撑墙纵向延伸的设置于所述矩形围墙内,且支撑墙上设有通流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其中的两堵支撑墙分别与矩形围墙的左右侧墙紧挨设置,与矩形围墙的左右侧墙形成凸台结构,其余的所述支撑墙等间隔的设置于两堵边侧的支撑墙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矩形围墙的外侧设有与储水池相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口的高度小于支撑网的高度,大于液位传感器的高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矩形围墙的横向墙体的上侧上设有滑轨,所述支架通过驱动轮与所述滑轨滚动配合,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与两端连接有驱动轮的连接轴相啮合,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滑轨的两端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双向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并显示数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喷水器以及所述造雪机通过万向节与所述支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布景系统中,初始状态,升降平台位于最高点,升降平台上的网孔堵头位于最高点,此时所述网孔堵头将与其对应的网格单元上的所有网孔堵住,且所述网孔堵头的上侧面与所述支撑网的上侧面相齐平,整个支撑网为水平结构且支撑网上没有通孔,不影响正常拍照,且不影响穿高跟鞋的女士进行拍照。
通过控制器上的人机交互模块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使支架调整至合适的位置,然后选择相应的场景模式,进行雨景或雪景的模拟,进行雨景模拟时,控制器控制第一供水电磁阀打开,为所述喷水器提供水源,使喷水器的下侧形成雨帘;当相应的水感应器件感应到有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与其对应的堵漏平台四周的堵漏平台动作,使相应的升降平台下降,而感应到有水的水感应器件对应的升降平台不动作,使被拍摄者下侧的网格单元为水平状态,而水从其周围的网孔排入到储水池内,既不影响人体的拍摄状态也不会影响穿着高跟鞋的被拍摄者进行拍摄。且在没有水被淋到支撑网组件上时,整个支撑网的上表面没有空隙,可有效的防止杂物掉入到储水池内,减少储水池的清理次数。
进行雪景模拟时,控制器控制第二供水电磁阀打开,为所述造雪机提供水源,使所述造雪机的下侧形成雪景区域;当造雪机制造的雪飘落至支撑网组件上时,雪将温度传感器覆盖,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温度应低于零度,此时,为了不使支撑网组件上的积雪对拍摄者造成影响,控制器控制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温度低于零度的堵漏平台内的加热片工作,使网孔堵头的温度升高至15-25℃,用于对支撑网组件上的人工积雪进行融化处理,使得雪变成水,从相应的网格单元排入到储水池内,而感应到有水后的控制方法与进行雨景拍摄时相同。
此外,通过在储水池内设置液位传感器,可以将储水池回收的水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当多个水感应器件感应到有水时,以第一个感应到有水的水感应器件为中心,控制与其相邻的水感应器对应的堵漏平台动作,可以减少一定的误触发率,且可以使得控制更为简单(此时,被拍摄者如果没有在保持不动的堵漏平台上,可以调整自己的位置到保持不动的堵漏平台上,该平台为第一个感应到有水被淋到其上的平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系统中矩形围墙与支撑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系统中堵漏平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系统中堵漏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支架与喷水器以及造雪机配合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系统的电气原理框图;
其中:1、矩形围墙 2、支架 3、喷水器 4、造雪机 5、支撑墙 6、回收水管 7、回收水泵 8、第一回收电磁阀 9、第二回收电磁阀 10、第一供水管 11、水源 12、第一供水电磁阀13、第二供水管 14、第二供水电磁阀 15、控制器 16、支撑网 161、平板部 162、网格部 17、堵漏平台 171、支撑座 172、升降杆 173、升降平台 174、网孔堵头 175、加热片 18、排水管19、滑轨 20、驱动轮 21、限位块 22、万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包括矩形围墙1,所述矩形围墙1的内侧设有背景布,所述背景布可以根据拍摄的场景进行更换。所述矩形围墙1的上侧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设有喷水器3和人工造雪机4,优选的,如图1所述所述喷水器3和人工造雪机4纵向并列设置,且其长度可以稍小于所述矩形围墙的宽度。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喷水器和人工造雪机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所述矩形围墙内的下地面上设有若干堵支撑墙5,所述支撑墙5上设有支撑网组件,所述矩形围墙1与其下地面之间构成储水池。
如图1所示,回收水管6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池相连通,所述回收水管6上设有回收水泵7,所述回收水管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喷水器3的进水口以及人工造雪机4的进水口相连通。回收水管6的分支上分别设有第一回收电磁阀8和第二回收电磁阀9,所述喷水器3的进水口还连接有第一供水管10,所述第一供水管10与水源11连接且其上设有第一供水电磁阀12,所述造雪机的进水口还连接有第二供水管13,所述第二供水管13与水源11连接且其上设有第二供水电磁阀14。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喷水器3和所述造雪机4具有两个进水口,那么相应的供水管和回收水管分别使用一个进水口即可,如果喷水器3和所述造雪机4只有一个进水口,那么通过使用三通可以将相应的供水管和回收水管与进水口连接到一起。
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感应储水池内的水位信息;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1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至第二回收电磁阀、第一至第二供水电磁阀以及回收水泵7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1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当所述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液位信息时,控制器15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至第二供水电磁阀以及第一或第二回收电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回收水泵7工作,通过储水池内回收的水为所述喷水器3或所述造雪机提供水源;当所述液位传感器没有感应到液位信息时,控制器15控制所述回收水泵7不工作,并控制所述第一供水电磁阀12或第二供水电磁阀14打开,通过供水管为所述喷水器3或所述造雪机提供水源。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进行雨景场景模拟,且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液位信息时,控制器控制第一至第二供水电磁阀以及第二回收电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回收水泵工作,第一回收电磁阀打开,通过储水池内回收的水为喷水器3提供水源;当液位传感器没有感应到液位信息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回收水泵不工作,并控制所述第一供水电磁打开,第二供水电磁阀关闭,通过水源为喷水器提供用水。
进行雪景场景模拟,且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液位信息时,控制器控制第一至第二供水电磁阀以及第一回收电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回收水泵工作,第二回收电磁阀打开,通过储水池内回收的水为造雪机提供水源;当液位传感器没有感应到液位信息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回收水泵不工作,并控制所述第二供水电磁打开,第一供水电磁阀关闭,通过水源为造雪机提供用水。
通过以上控制原理,可以有效的回收水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回收的水中的杂物进入到喷水器和造雪机内,还可以在所述回收水管上设置过滤器,用于过滤回收水中的杂物。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网组件包括支撑网16和位于支撑网下侧的若干块堵漏平台17。所述支撑网包括平板部161和网格部162,所述网格部162位于所平板部161之间,且所述平板部161纵向设置。所述平板部161的位置与所述支撑墙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堵漏平台17位于所述网格部162下侧的地面上,且纵向延伸的布满每一列网格部162,将每一列的网格部162分割成若干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上设有水感应器件和温度传感器,每个所述水感应器件和温度传感器通过位于支撑网16内部的导线与所述控制器1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每个所述水感应器件用于感应是否有水淋到所述网格部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温度信息(网格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网格部162之间的平板部,可以被均匀的分为左右两部分,使整个支撑网的体积减小(成为分体结构),方便进行更换和打开。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因所述水感应器件和温度传感器在网格单元上的位置可以有多种情况,因此在所述网格单元上没有示出水感应器件和温度传感器的具体位置,且网格单元的具体大小也可以进行不同的选择,因此图1中没有示出网格单元的具体大小。
如图3-4所示,每个所述堵漏平台17包括支撑座171,所述支撑座171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171上设有升降杆172,所述升降杆172上设有升降平台173;所述升降平台173上设有与其上侧网格部相对应的若干个网孔堵头174,每个所述网孔堵头内设有一个加热片175,所述加热片17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液压系统受控于所述控制器15,液压系统通过若干条供油管路与所述升降杆17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每条供油管路上设有相应的供油电磁阀,供油电磁阀受控于所述控制器15,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打开或关闭,为所述升降杆提供升降动力。
所述布景系统中,初始状态,升降平台位于最高点,升降平台上的网孔堵头位于最高点,此时所述网孔堵头将与其对应的网格单元上的所有网孔堵住,且所述网孔堵头的上侧面与所述支撑网的上侧面相齐平,整个支撑网为水平结构且支撑网上没有通孔,不影响正常拍照,且不影响穿高跟鞋的女士进行拍照;通过控制器上的人机交互模块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使支架调整至合适的位置,然后选择相应的场景模式,进行雨景或雪景的模拟,进行雨景模拟时,控制器控制第一供水电磁阀打开,为所述喷水器提供水源,使喷水器的下侧形成雨帘;当相应的水感应器件感应到有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与其对应的堵漏平台四周的堵漏平台动作,使相应的升降平台下降,而感应到有水的水感应器件对应的升降平台不动作,使被拍摄者下侧的网格单元为水平状态,而水从其周围的网孔排入到储水池内,既不影响人体的拍摄状态也不会影响穿着高跟鞋的被拍摄者进行拍摄。且在没有水被淋到支撑网组件上时,整个支撑网的上表面没有空隙,可有效的防止杂物掉入到储水池内,减少储水池的清理次数。
进行雪景模拟时,控制器控制第二供水电磁阀打开,为所述造雪机提供水源,使所述造雪机的下侧形成雪景区域;当造雪机制造的雪飘落至支撑网组件上时,雪将温度传感器覆盖,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温度应低于零度,此时,为了不使支撑网组件上的积雪对拍摄者造成影响,控制器控制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温度低于零度的堵漏平台内的加热片工作,使网孔堵头的温度升高至15-25℃,用于对支撑网组件上的人工积雪进行融化处理,使得雪变成水,从相应的网格单元排入到储水池内,而感应到有水后的控制方法与进行雨景拍摄时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器件的控制都需要以控制器开机进行工作状态为前提。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3以及图4中网孔堵头的密度只是一种示意结构,实际情况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网孔堵头的密度和大小,一般情况下所述网孔堵头为边长为5cm左右的正方体形。
优选的,当多个水感应器件感应到有水时,以第一个感应到有水的水感应器件为中心,控制与其相邻的水感应器对应的堵漏平台17动作。可以减少一定的误触发率,且可以使得控制更为简单(此时,被拍摄者如果没有在保持不动的堵漏平台上,可以调整自己的位置到保持不动的堵漏平台上,该平台为第一个感应到有水被淋到其上的平台)。
优选的,所述支撑网16固定在所述支撑墙5上,可有效的防止所述堵漏平台动作时,使支撑网向上运动。所述支撑墙5纵向延伸的设置于所述矩形围墙内,且支撑墙5上设有通流孔,使支撑墙与矩形围墙之间构成整个相互连通的储水池。
优选的,如图2所示,其中的两堵支撑墙5分别与矩形围墙的左右侧墙紧挨设置,与矩形围墙的左右侧墙形成凸台结构,其余的所述支撑墙等间隔的设置于两堵边侧的支撑墙5之间,通过上述结构,能够稳定的支撑所述支撑网,防止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变形,提高其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矩形围墙1的外侧设有与储水池相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排水管18,所述排水口的高度小于支撑网16的高度,大于液位传感器的高度,防止由于液位传感器感应损坏时,储水池内的水不能及时排出,漫过支撑网,影响拍摄。
所述矩形围墙1的横向墙体的上侧上设有滑轨19,所述支架2通过驱动轮20与所述滑轨19滚动配合,所述支架2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与两端连接有驱动轮的连接轴相啮合,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滑轨19的两端设有限位块21。通过以上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移动所述喷水器和造雪机至需要的位置,方便使用,并使拍摄效果更好。
优选的,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喷水器3通过万向节22与所述支架2连接,方便根据需要调整喷水器的角度,形成不同角度的雨帘,提高拍摄效果。此外,所述喷水器3上可以设置矩形喷头,所述矩形喷头的长度小于所述矩形围墙1的宽度,使得雨帘的形成面积更大,下雨情景模拟更真实。
进一步的,图6为所述系统的电气原理框图,所述控制器15进一步的包括微处理器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双向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并显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得知,本发明的正常工作还需要使用供电模块,供电模块的形式有很多种,完全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模块来实现供电功能,在此不做赘述。

Claims (8)

1.一种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围墙(1),所述矩形围墙(1)的内侧设有背景布,所述矩形围墙(1)的上侧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设有喷水器(3)和人工造雪机(4),所述矩形围墙内的下地面上设有若干堵支撑墙(5),所述支撑墙(5)上设有支撑网组件,所述矩形围墙(1)与其下地面之间构成储水池,回收水管(6)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池相连通,所述回收水管(6)上设有回收水泵(7),所述回收水管(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喷水器(3)的进水口以及人工造雪机(4)的进水口相连通,回收水管(6)的分支上分别设有第一回收电磁阀(8)和第二回收电磁阀(9),所述喷水器(3)的进水口还连接有第一供水管(10),所述第一供水管(10)与水源(11)连接且其上设有第一供水电磁阀(12),所述造雪机的进水口还连接有第二供水管(13),所述第二供水管(13)与水源(11)连接且其上设有第二供水电磁阀(14),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感应储水池内的水位信息;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1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至第二回收电磁阀、第一至第二供水电磁阀以及回收水泵(7)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1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当所述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液位信息时,控制器(15)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至第二供水电磁阀以及第一或第二回收电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回收水泵(7)工作,通过储水池内回收的水为所述喷水器(3)或所述造雪机提供水源;当所述液位传感器没有感应到液位信息时,控制器(15)控制所述回收水泵(7)不工作,并控制所述第一供水电磁阀(12)或第二供水电磁阀(14)打开,通过供水管为所述喷水器(3)或所述造雪机提供水源;
所述支撑网组件包括支撑网(16)和位于支撑网下侧的若干块堵漏平台(17),所述支撑网包括平板部(161)和网格部(162),所述网格部(162)位于所平板部(161)之间,且所述平板部(161)纵向设置,所述平板部(161)的位置与所述支撑墙(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堵漏平台(17)位于所述网格部(162)下侧的地面上,且纵向延伸的布满每一列网格部(162),将每一列的网格部(162)分割成若干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上设有水感应器件和温度传感器,每个所述水感应器件和温度传感器通过位于支撑网(16)内部的导线与所述控制器(1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每个所述水感应器件用于感应是否有水淋到所述网格部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温度信息;每个所述堵漏平台(17)包括支撑座(171),所述支撑座(171)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171)上设有升降杆(172),所述升降杆(172)上设有升降平台(173),所述升降平台(173)上设有与其上侧网格部相对应的若干个网孔堵头(174),所述网孔堵头为边长为5cm的正方体形,每个所述网孔堵头内设有一个加热片(175),所述加热片(17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液压系统受控于所述控制器(15),液压系统通过若干条供油管路与所述升降杆(17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每条供油管路上设有相应的供油电磁阀,供油电磁阀受控于所述控制器(15),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打开或关闭,为所述升降杆提供升降动力;初始状态,升降平台(173)位于最高点,升降平台(173)上的网孔堵头(174)位于最高点,此时所述网孔堵头(174)将与其对应的网格单元上的所有网孔堵住,且所述网孔堵头的上侧面与所述支撑网(16)的上侧面相齐平;当所述水感应器件感应到有水时,所述控制器(15)控制与其对应的堵漏平台(17)四周的堵漏平台动作,使相应的升降平台(173)下降,网孔堵头(174)下移至所述支撑网(161)的下侧面以下,使水顺利的排入储水池;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低于0℃时,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片工作,对网孔堵头进行加热,使网孔堵头的温度升高至15-25℃,用于对支撑网组件上的人工积雪进行融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多个水感应器件感应到有水时,以第一个感应到有水的水感应器件为中心,控制与其相邻的水感应器对应的堵漏平台(17)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16)固定在所述支撑墙(5)上,所述支撑墙(5)纵向延伸的设置于所述矩形围墙(1)内,且支撑墙(5)上设有通流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两堵支撑墙(5)分别与矩形围墙(1)的左右侧墙紧挨设置,与矩形围墙(1)的左右侧墙形成凸台结构,其余的所述支撑墙等间隔的设置于两堵边侧的支撑墙(5)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围墙(1)的外侧设有与储水池相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排水管(18),所述排水口的高度小于支撑网(16)的高度,大于液位传感器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围墙(1)的横向墙体的上侧上设有滑轨(19),所述支架(2)通过驱动轮(20)与所述滑轨(19)滚动配合,所述支架(2)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与两端连接有驱动轮的连接轴相啮合,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滑轨(19)的两端设有限位块(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5)包括微处理器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双向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并显示数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器(3)以及所述造雪机通过万向节(22)与所述支架(2)连接。
CN201611096829.1A 2016-12-02 2016-12-02 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 Active CN106773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6829.1A CN106773461B (zh) 2016-12-02 2016-12-02 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6829.1A CN106773461B (zh) 2016-12-02 2016-12-02 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3461A CN106773461A (zh) 2017-05-31
CN106773461B true CN106773461B (zh) 2017-12-12

Family

ID=5888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96829.1A Active CN106773461B (zh) 2016-12-02 2016-12-02 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34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1182B (zh) * 2017-09-09 2020-08-14 徐广鑫 一种雨景拍摄相机
CN113027182B (zh) * 2021-04-25 2023-03-03 北京万达文旅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山地室内滑雪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6660A (zh) * 1997-07-29 1999-02-03 元种承 用于形成人造雪景的室内装饰装置
AU2004293490B2 (en) * 2003-11-28 2010-02-11 Snow Factories Sa Snow ma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572987B (zh) * 2012-08-10 2016-04-06 万达文化旅游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水中表演的升降台
CN103777644A (zh) * 2012-10-24 2014-05-07 刘建新 一种低空轨道型智能机器人摄像系统及其拍摄方法
CN202882467U (zh) * 2012-11-15 2013-04-17 上海萱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带有水元素的影棚
CN202975561U (zh) * 2012-11-22 2013-06-05 李雪华 一种摄制雨、雪、雾、水场景的湿摄影系统
CN202990475U (zh) * 2012-11-26 2013-06-12 王勇 一种水空间魔幻特效摄制系统
CN203759933U (zh) * 2014-04-08 2014-08-06 合肥探奥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随动水体验装置
JP5963152B2 (ja) * 2014-07-08 2016-08-03 響苑株式会社 可動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3461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3461B (zh) 多场景摄像布景系统
CN206213010U (zh) 一种鱼塘养殖喂料机
KR102174007B1 (ko) 쿨링 미스트 분사 및 제어 시스템
WO2022158745A1 (ko) 도시형 침수 체험 시스템
CN206523732U (zh) 拍摄雨景的布景系统
CN106405987B (zh) 拍摄雨景的布景系统
US4606819A (en) Swimming pool apparatus
CN106545185A (zh) 布景系统
CN212249348U (zh) 一种生态景观亭
CN111670788A (zh) 一种用于高原城市的地埋式风热结合型公园自洒水系统
CN207091875U (zh) 城市海绵景观人行道用透水砖铺装结构
JP2001303527A (ja) 消雪方法とその装置
JPS5883767A (ja) 浮遊式プ−ル浄化装置
CN206501836U (zh) 节省水源的车辆自动清洗系统
CN105692944B (zh) 非点污染源消减装置
KR100941775B1 (ko) 웨이브 리버
CN210207396U (zh) 一种浅水池与地面无高差边界结构
CN206014589U (zh) 一种净水加热一体机
CN104121738B (zh) 大型氟利昂整体式制冰装置
KR100750536B1 (ko) 공동주택 측벽면을 이용한 인공폭포수 구조물
CN216023279U (zh) 一种青蒿素提取监控设备
JPH08311849A (ja) 昇降式魚道装置
CN105202638B (zh) 一种用于空调上的环保型蒸发式加湿器
CN208893862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除尘装置
CN113530098A (zh) 一种建筑式节能房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68, Changjiang Road, Donghu street, Pizhou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n Jiahao

Address before: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West Bridge 050000 Jianguo Road Hanlin view of the world 1-2-1803

Patentee before: Wen Jiahao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6 Tongjiang Avenue, Chengguan Town, Nandan county, Hech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7200

Patentee after: Wen Jiahao

Address before: No.168, Changjiang Road, Donghu street, Pizhou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n Jiahao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7

Address after: 430000 room 810-811, 8th floor, phase I training building (Building 2), Shuguang Plaza, China Optics Valley creative industry base, No. 465, Guanshan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AN 2:10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6 Tongjiang Avenue, Chengguan Town, Nandan county, Hech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7200

Patentee before: Wen Jiaha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8

Address after: 430000 999 new high tech Avenue, East Lak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atentee after: Wuhan Liangliangshi Film and Televis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room 810-811, 8th floor, phase I training building (Building 2), Shuguang Plaza, China Optics Valley creative industry base, No. 465, Guanshan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AN 2:10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