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67748A - 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67748A
CN106767748A CN201611177714.5A CN201611177714A CN106767748A CN 106767748 A CN106767748 A CN 106767748A CN 201611177714 A CN201611177714 A CN 201611177714A CN 106767748 A CN106767748 A CN 106767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silica gel
heat conduction
atomic air
p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777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67748B (zh
Inventor
周斌权
房建成
彭金鹏
郝杰鹏
雷冠群
胡朝晖
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uochi Life Scienc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11777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677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67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7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67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7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9/00Gyroscop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using vibrating masses; 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Measuring angular rate using gyroscopic effects
    • G01C19/58Turn-sensitive devices without moving masses
    • G01C19/60Electronic o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yrome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包括加热片、上部导热硅胶模具、原子气室、下部导热硅胶模具、TEC制冷片、用于加热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隔热片、用于TEC制冷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片的PID温度控制系统和TEC制冷片的PID温度控制系统,待处理气室被上部导热硅胶模具和下部导热硅胶模具两部分夹持在中间,可以将原子气室中的碱金属全部汇聚到气室尾管内。本发明可以提升原子气室的通光性能、惰性气体原子弛豫时间,并减小核子的电四极分裂。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原理简单,效果显著,装置便于搭建,方法易于实施,通过该方法处理的原子气室,可以广泛应用到原子钟、原子磁场测量以及原子惯性测量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子气室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子气室的抗弛豫方法,将服务于基于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超高灵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陀螺仪是利用原子核磁矩在磁场中的拉莫尔进动作为参照,实现对惯性载体的角速度进行测量的一种原子陀螺仪。而原子气室是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敏感表头,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原子气室中的惰性气体原子的弛豫时间是衡量原子气室品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弛豫时间越长,核磁共振陀螺仪的精度越高。因此如何提高原子气室的弛豫时间,成为核磁共振陀螺仪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原子气室,在制作好以后,使用之前,并未做类似的碱金属位置调整的处理,或者仅仅是利用热风枪烘烤短暂的时间,以使得同光面上没有大量的碱金属附着。这样的碱金属气室,在使用的时候,往往无法实在其最优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升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原子气室中惰性气体核子的弛豫时间。本发明同时可以提高原子气室的通光性能,并降低原子气室的惰性气体原子核的电四极分裂,从而明显提升了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性能指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包括加热片(1)、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原子气室(3)、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TEC制冷片(5)、用于加热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6)、隔热片(7)、用于TEC制冷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8)、加热片(1)的PID温度控制系统和TEC制冷片(5)的PID温度控制系统。其中,TEC制冷片(5)位于整个装置的最下方,在其上方放置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并在该模具上表面铺一层隔热片(7)。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和隔热片(7)中间挖有凹槽,凹槽大小与气室尾管大小相同。偏离下部导热硅胶模具中间的位置还挖有小孔,放置用于TEC制冷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8)。原子气室(3)的腔体部分在隔热片(7)的上方,原子气室(3)尾管向下放置,尾管部分放置在凹槽中。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中间留有与原子气室(3)腔体部分尺寸相同的凹槽,将原子气室(3)嵌入该凹槽中,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的下表面与隔热片(7)相互贴紧。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偏离中心的位置也挖有小孔,放置了用于加热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6)。将五片加热片(1)分别贴在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上面。
所述TEC制冷片(5)在通电之后,由于珀尔帖效应将TEC制冷片(5)的上表面热量传递到TEC制冷片(5)的下表面,从而使上表面温度低于室温。TEC制冷片(5)的上表面与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直接接触,从而使原子气室(3)尾管部分的温度降低,加大了原子气室的上下部分的温差。
所述加热片(1)和TEC制冷片(5)都采用了PID温度控制。用于加热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6)为PT100热敏电阻,连接到加热片(1)的PID温度控制器作为输入,PID温度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传给一个SSR固态继电器,控制加热片(1)供电的通断,从而将原子气室(3)腔体部分的温度稳定在加热片(1)的PID温度控制系统设定的温度上。
采用所述的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实现碱金属位置调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备组装,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将设备的各个部件组装起来。
步骤2)、放置气室,将隔热片(7)放置在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上面,将原子气室(3)尾部安装在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中间,将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盖在原子气室(3)上面,将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向下压紧。
步骤3)、设定PID温度,加热片(1)的PID温度控制系统和TEC制冷片(5)的PID温度控制系统分别设定好相应的温度值。
步骤4)、设备工作,打开加热片及TEC制冷片的供电电源,加热片(1)、TEC制冷片(5)在各自的PID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开始工作。上部加热,下部制冷。
步骤5)、关闭电源,使设备停止工作。
步骤6)、取出气室。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原子气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当前各种提升原子气室弛豫时间的方法相比较,本发明原理简单,效果显著,装置构便于搭建,方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所涉及装置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所涉及装置的上下两部分示意图。
图3碱金属位置调整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介绍:
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包括加热片(1)、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原子气室(3)、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TEC制冷片(5)、用于加热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6)、隔热片(7)、用于TEC制冷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8)。其中,TEC制冷片(5)位于整个装置的最下方,TEC制冷片(5)的下表面与一套散热系统链接,以保证TEC制冷片(5)的正常工作。在TEC制冷片(5)上面放置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并在该模具上表面铺一层隔热片(7)。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和隔热片(7)中间挖有凹槽,其大小与其实尾管大小相同。偏离下部导热硅胶模具中间的位置还挖有小孔,用于放置TEC制冷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8)。原子气室尾管向下放入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中间预留的凹槽里面。气室腔体部分在隔热片(7)以上。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中间留有与气室腔体部分尺寸相同的凹槽,将上部导热硅胶模具盖在原子气室(3)上面,其下表面与隔热片(7)相互贴紧。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中心附近挖有小孔,放置了用于加热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6)。如图2所示,将五片加热片(1)分别贴在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的前、后、左、右、上,五个面。
顶部加热片的尺寸为10mm*10mm*2mm。侧面贴有四个加热片,尺寸均为5mm*10mm*2mm。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是柔性材料,形状不易保持,因此在示意图所示部分之外,使用了一个卡箍将前后左右四个面上的加热片压紧在导热硅胶模具表面。小型化核磁共振陀螺仪使用的玻璃材料原子气室的尺寸为4mm*4mm*4mm,壁厚0.5mm。TEC制冷片(5)的上表面为制冷面,下表面为制热面,下方有一套散热系统为TEC制热面散热,以确保TEC制冷片正常工作。用于加热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6)使用的是PT100热敏电阻,具有很好的测温精度。隔热片(7)采用的是隔热效果良好的硅酸铝陶瓷纤维垫片。
采用所述的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实现碱金属位置调整的方法,具体步骤如图3所示。
步骤1)、设备组装。首先,将TEC制冷片及其散热系统水平放置在实验台上,将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放置在TEC制冷片(5)上方,将温度传感器(8)插入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的小孔中。然后在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的上表面铺上隔热片(7)。将温度传感器(6)插入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的小孔中,利用卡箍将前、后、左、右四个面上的加热片(1)压紧,将上面的加热片(1)贴在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的上表面,使(1)(2)(6)构成一个盖子,如图2所示。图2中,上部包含加热片(1)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温度传感器(6)以及卡箍,下部包含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TEC制冷片(5)用于TEC制冷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8)。
步骤2)、放置气室。将需要处理的原子气室(3)尾管向下放入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中间预留的凹槽。将由(1)(2)(6)构成的盖子,盖在原子气室(3)的上方,并向下压紧,以保证良好的接触。
步骤3)、设定PID温度。开启PID温度控制器,将加热片的PID温度控制器的温度设置为300摄氏度,将TEC制冷片的PID温度控制器的温度设定在0摄氏度。
步骤4)、设备工作。打开加热片及TEC制冷片的供电电源,使加热片和TEC制冷片在各自的PID温度控制器的控制下,开始工作。随着原子气室上半部分腔体部分温度的升高,腔体内表面附着的碱金属将缓慢蒸发,由于此时原子气室的尾管部分在TEC制冷片的作用下,保持在较低的温度,气室中的气态碱金属在这个位置冷凝,留在尾管内部。持续工作十分钟,原子气室腔体中的碱金属便会全部收集到尾管当中。
步骤5)、关闭电源,使设备停止工作。
步骤6)、取出气室。待原子气室温度降低到室温,即可将处理好的原子气室取出,安装到核磁共振陀螺仪或者磁强计设备当中去。

Claims (4)

1.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片(1)、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原子气室(3)、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TEC制冷片(5)、用于加热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6)、隔热片(7)、用于TEC制冷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8)、加热片(1)的PID温度控制系统和TEC制冷片(5)的PID温度控制系统;其中,TEC制冷片(5)位于整个装置的最下方,在其上方放置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并在该模具上表面铺一层隔热片(7);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和隔热片(7)中间挖有凹槽,凹槽大小与气室尾管大小相同;偏离下部导热硅胶模具中间的位置还挖有小孔,放置用于TEC制冷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8);原子气室(3)的腔体部分在隔热片(7)的上方,原子气室(3)尾管向下放置,尾管部分放置在凹槽中;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中间留有与原子气室(3)腔体部分尺寸相同的凹槽,将原子气室(3)嵌入该凹槽中,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的下表面与隔热片(7)相互贴紧;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偏离中心的位置也挖有小孔,放置了用于加热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6);将五片加热片(1)分别贴在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上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EC制冷片(5)在通电之后,由于珀尔帖效应将TEC制冷片(5)的上表面热量传递到TEC制冷片(5)的下表面,从而使上表面温度低于室温;TEC制冷片(5)的上表面与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直接接触,从而使原子气室(3)尾管部分的温度降低,加大了原子气室的上下部分的温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片(1)和TEC制冷片(5)都采用了PID温度控制。用于加热片PID控制的温度传感器(6)为PT100热敏电阻,连接到加热片(1)的PID温度控制器作为输入,PID温度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传给一个SSR固态继电器,控制加热片(1)供电的通断,从而将原子气室(3)腔体部分的温度稳定在加热片(1)的PID温度控制系统设定的温度上。
4.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实现碱金属位置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备组装,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将设备的各个部件组装起来;
步骤2)、放置气室,将隔热片(7)放置在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上面,将原子气室(3)尾部安装在下部导热硅胶模具(4)中间,将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盖在原子气室(3)上面,将上部导热硅胶模具(2)向下压紧;
步骤3)、设定PID温度,加热片(1)的PID温度控制系统和TEC制冷片(5)的PID温度控制系统分别设定好相应的温度值;
步骤4)、设备工作,打开加热片及TEC制冷片的供电电源,加热片(1)、TEC制冷片(5)在各自的PID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开始工作。上部加热,下部制冷;
步骤5)、关闭电源,使设备停止工作;
步骤6)、取出气室。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原子气室。
CN201611177714.5A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 Active CN106767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7714.5A CN106767748B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7714.5A CN106767748B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7748A true CN106767748A (zh) 2017-05-31
CN106767748B CN106767748B (zh) 2019-07-23

Family

ID=58890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77714.5A Active CN106767748B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67748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1253A (zh) * 2017-12-25 2018-08-17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碱金属定量填充的原子气室制备装置与制备方法
CN109738836A (zh) * 2019-01-09 2019-05-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应用于原子磁强计的均匀加热烤箱
CN109922547A (zh) * 2019-04-11 2019-06-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气室加热系统及方法
CN110274472A (zh) * 2019-01-23 2019-09-24 北京大学 一种用于延长原子自旋弛豫寿命的镀膜碱金属原子气室熟化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0686701A (zh) * 2019-09-12 2020-01-14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碱金属定向转移装置
CN111058013A (zh) * 2018-10-17 2020-04-24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微小型镀膜原子气室封装工艺
CN112051302A (zh) * 2020-07-27 2020-12-08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方法
CN112540636A (zh) * 2020-12-03 2021-03-23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控制原子气室中碱金属分布的大梯度温度场发生装置
CN112611624A (zh) * 2020-11-03 2021-04-06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基于低温制冷机的原子气室内壁碱金属迁移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9527A (zh) * 2013-04-21 2013-08-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原子自旋陀螺仪的无磁电加热系统
CN103996966A (zh) * 2014-05-26 2014-08-20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基于铷原子滤光器的全光开关及其方法
CN105263197A (zh) * 2015-08-31 2016-01-20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均匀无磁体加热装置
US9291508B1 (en) * 2013-03-13 2016-03-22 Sandia Corporation Light-pulse atom interferometric device
CN106025774A (zh) * 2016-07-28 2016-10-12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增益介质自流动蒸气室及dpal激光器
CN106019180A (zh) * 2016-07-18 2016-10-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碱金属原子磁强计气室电加热磁场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91508B1 (en) * 2013-03-13 2016-03-22 Sandia Corporation Light-pulse atom interferometric device
CN103269527A (zh) * 2013-04-21 2013-08-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原子自旋陀螺仪的无磁电加热系统
CN103996966A (zh) * 2014-05-26 2014-08-20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基于铷原子滤光器的全光开关及其方法
CN105263197A (zh) * 2015-08-31 2016-01-20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均匀无磁体加热装置
CN106019180A (zh) * 2016-07-18 2016-10-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碱金属原子磁强计气室电加热磁场测量方法
CN106025774A (zh) * 2016-07-28 2016-10-12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增益介质自流动蒸气室及dpal激光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M.SAVUKOV 等: "Effects of spin-exchange collisions in a high-density alkali-metal vapor in low magnetic fields", 《PHYSICAL REVIEW A 71》 *
董海峰 等: "MEMS原子自旋陀螺气室芯片加工设备与工艺研究", 《仪器仪表学报》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1253A (zh) * 2017-12-25 2018-08-17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碱金属定量填充的原子气室制备装置与制备方法
CN108411253B (zh) * 2017-12-25 2020-08-14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碱金属定量填充的原子气室制备装置与制备方法
CN111058013A (zh) * 2018-10-17 2020-04-24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微小型镀膜原子气室封装工艺
CN111058013B (zh) * 2018-10-17 2022-07-15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微小型镀膜原子气室封装工艺
CN109738836A (zh) * 2019-01-09 2019-05-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应用于原子磁强计的均匀加热烤箱
CN110274472A (zh) * 2019-01-23 2019-09-24 北京大学 一种用于延长原子自旋弛豫寿命的镀膜碱金属原子气室熟化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0274472B (zh) * 2019-01-23 2020-11-20 北京大学 一种用于延长原子自旋弛豫寿命的镀膜碱金属原子气室熟化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9922547A (zh) * 2019-04-11 2019-06-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气室加热系统及方法
CN110686701A (zh) * 2019-09-12 2020-01-14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碱金属定向转移装置
CN110686701B (zh) * 2019-09-12 2021-08-10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碱金属定向转移装置
CN112051302A (zh) * 2020-07-27 2020-12-08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方法
CN112611624A (zh) * 2020-11-03 2021-04-06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基于低温制冷机的原子气室内壁碱金属迁移装置及方法
CN112540636A (zh) * 2020-12-03 2021-03-23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控制原子气室中碱金属分布的大梯度温度场发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7748B (zh)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7748A (zh) 一种原子气室碱金属位置调整装置
CN102765946B (zh) 一种电流辅助快速制备粉体的方法
CN106457700B (zh) 用于加热模具的设备
KR20100025232A (ko) 세라믹 재료의 고주파 유도 가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비가압 소결 방법
CN107202495A (zh) 闪烧结构和闪烧炉
CN104422520A (zh) 高精度多模黑体辐射源
CN105263197B (zh)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均匀无磁体加热装置
CN203593622U (zh) 一种在碳化硅衬底上制备石墨烯的装置
CN108363430A (zh) 一种高精度石英加速度计的温控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CN107727951A (zh) 一种温差发电单体模块热电性能测试工作台
CN203465005U (zh) 高精度多模黑体辐射源
CN206639831U (zh) 一种电池温控装置
CN105170981A (zh) 一种微波热压烧结与钎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2942867U (zh) 一种电流辅助快速粉体制备装置
CN104997270B (zh) 一种直发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216205255U (zh) 超快加热烧结装置及超快升温反应釜
CN107831072B (zh) 一种用于激光动加载实验的微型靶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411432A (zh) 一种serf原子气室用的双层加热保温装置
Weeks et al. Apparatu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Solids
CN109116888A (zh) 光学参考腔温控系统
CN105806889B (zh) 一种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测试装置
CN211509329U (zh) 一种单晶元件制备系统
CN206817548U (zh) 感温垫和电磁加热烹饪系统
CN208112994U (zh) 一种带有新型夹持压紧装置的通电固化机
CN206176978U (zh) 一种中频双向振动烧结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2

Address after: Room 341, 3 / F, building 2, 88 Jiangling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1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norui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37,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BEIHA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3

Address after: 310051 Room 101, 1f, No. 12, Chengye Road, Puyan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nuochi Life Scie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41, 3 / F, building 2, 88 Jiangling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1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norui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