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66650A -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66650A
CN106766650A CN201611047457.3A CN201611047457A CN106766650A CN 106766650 A CN106766650 A CN 106766650A CN 201611047457 A CN201611047457 A CN 201611047457A CN 106766650 A CN106766650 A CN 106766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value
collection
storage space
infrared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474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66650B (zh
Inventor
李春阳
崔文玲
刘明勇
苗建林
王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474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66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66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66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2393 priority patent/WO201809533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66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6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8Alarm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D2500/06Stock mana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6Controlling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rof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其中冰箱包括:内部划分为多个储物空间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前部的门体、以及分别对多个储物空间的温度进行感测的多个红外传感器,并且该方法包括:在门体开启后,控制多个红外传感器采集温度值;判断是否存在任一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若是,则获取该红外传感器对应的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的第一温度变化值和其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由于外部环境与其之间进行热交换导致的第二温度变化值;以及根据第一温度变化值和第二温度变化值判断异常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本发明可较为准确地判断某一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过热食物。

Description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冰箱通常利用布置于储物间室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感测其布置位置周围的温度,将该温度作为制冷控制的依据。使用这种控制方式进行冰箱控制时,在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冰箱启动制冷。然而,在储物间室被搁物隔板分隔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储物空间的情况下,如果用户把温度较高的热食物放进冰箱某一储物空间,一方面,热食物的放入会影响其所在储物空间的温度,从而会使原本存在于冰箱内部食物中的各种细菌得以较快的滋生,不利于食物健康安全的保存;另一方面,如果对储物间室整体进行无差别的制冷,则会造成电能浪费,同时会导致放入热食物的储物空间降温缓慢。
此外,在冰箱开门时,放入温度较高的热食物会引起储物空间温度变化,而未放入热食物的储物空间也会由于外部环境与储物间室之间自然对流导致的热交换引起温度变化,但是现有技术中始终没有适当的判别方法来区分上述两种情况,导致现有技术中冰箱的制冷控制不够准确。不过多地增加冰箱硬件成本,提供一种能够较为准确地区分上述两种情况的判别方法是冰箱技术领域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以检测冰箱在开门期间是否放入过热食物。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冰箱的制冷控制的准确性。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其中所述冰箱包括:内部划分为多个储物空间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前部的门体、以及分别对所述多个储物空间的温度进行感测的多个红外传感器,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门体开启后,控制所述多个红外传感器采集温度值;
判断所述多个红外传感器中是否存在任一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
若判断存在温度值发生突变的红外传感器,则该红外传感器对应的储物空间为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异常储物空间,获取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的第一温度变化值;
根据温差求和公式sum(n)=sum(n-1)+IR(n+1)-IR(n)计算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由于外部环境与其之间进行热交换导致的第二温度变化值,其中温差求和计算开始时sum(0)=0,且在进行每次温差求和计算之前,判断除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之外的其他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当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中未发生突变的数量为一个时,IR(n+1)和IR(n)分别为未发生突变的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n+1次和第n次采集的温度值;当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中未发生突变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IR(n+1)和IR(n)分别为任一未发生突变的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n+1次和第n次采集的温度值,或IR(n+1)和IR(n)分别为全部未发生突变的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n+1次和第n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平均值;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变化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变化值判断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可选地,其中判断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红外传感器当前采集的温度值与上一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突变值;
若当前采集的温度值与上一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突变值,则判断当前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否则,判断当前采集的温度值未发生突变。
可选地,其中在进行每次温差求和计算之前,若判断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中存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的红外传感器,则该发生突变的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不再参与温差求和计算。
可选地,其中在进行每次温差求和计算之前,若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均发生过突变,则温差求和计算结束,所述第二温度变化值为最后一次温差求和计算的结果。
可选地,其中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变化值的步骤包括:
记录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之前最近E次采集的第一温度值,作为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的温度值,其中E≥2;
当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之后、出现连续M次采集的温度值均满足相邻两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记录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在所述连续M次采集中任意一次采集的第二温度值,作为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后的温度值,其中M≥3,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等于所述突变值;
计算所述第二温度值与所述第一温度值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一温度变化值。
可选地,记录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在所述连续M次采集中第一次或最后一次采集的温度值,作为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后的温度值。
可选地,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进行所述第一温度值的采集时,每个所述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进行第1次采集;
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进行所述第二温度值的采集时,每个所述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进行最后1次采集;
利用所述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和第1次采集的温度值进行第一次温差求和计算;
利用所述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最后1次采集的温度值和上一次采集的温度值,进行最后一次温差求和计算;且
所述第二温度变化值为最后一次温差求和计算的结果。
可选地,其中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变化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变化值判断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变化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变化值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
若是,则判断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内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若否,则判断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内未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等于所述突变值。
可选地,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且
控制所述多个红外传感器采集温度值是在所述门体开启一预设时间后进行的。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内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则发出视觉和/或听觉信号提醒用户;和/或
在所述门体开启期间,若判断任一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均未发生突变,则判断在所述门体开启期间所述多个储物空间均未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本发明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先判断多个储物空间中是否存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异常储物空间,并进一步通过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的第一温度变化值和其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由于外部环境与其之间进行热交换导致的第二温度变化值,判断异常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本发明的判断异常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原理主要利用冰箱门开启期间放入热食物和室内外热交换引起储物空间的温度变化、与单纯由于冰箱门开启期储物空间内外热交换导致的温度自然变化作比较,以判断某一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过热食物。
目前,现有冰箱中尚未存在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可能尚未意识到在冰箱内放入过热食物(如温度大于40℃上的食物)会对冰箱造成何种不利影响,有时也可能没有在意放入冰箱内的食物温度是否过高。针对这些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可较为准确地判断某一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过热食物,并可在判断储物空间内放入过热食物时对用户发出提醒,以便于用户在温度异常物品的温度趋于正常后再将其放入冰箱贮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由于冰箱内放入过热物品对冰箱及其内的储物造成不利影响。
进一步地,本发明根据温差求和公式,可较为准确地计算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由于外部环境与其之间进行热交换导致的第二温度变化值,从而提高了本发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可较为准确地区分储物空间在开门期间温度升高的原因是因为放入温度较高的食物或是仅由于外部环境与储物空间之间自然对流导致的热交换,从而有利于冰箱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较为合理适当的制冷控制。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判断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获取第一温度变化值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获取第二温度变化值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判断异常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详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1,该冰箱一般性地可以包括:箱体110和多个红外传感器130。箱体110可由顶壁、底壁、后壁以及左右两个侧壁围成,箱体110前方设置门体(图中未示出),门体可以采用枢轴结构连接于侧壁上。箱体110内部限定有储物间室(例如冷藏室)。储物间室可被分隔为多个储物空间140。例如利用搁物架组件120将储物间室分隔为多个储物空间140。其中一种优选结构为:搁物架组件120包括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隔板,以将储物间室沿竖直方向分隔为多个储物空间140。在图1中,搁物架组件120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其中第一隔板上方形成第一储物空间、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储物空间、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形成第三储物空间。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搁物架组件120中的隔板数量以及储物空间140的数量,可以根据冰箱的容积以及使用要求预先进行配置。
多个红外传感器130,设置于储物间室内部,其分别用于测量各储物空间140的温度。每个红外传感器130与一个储物空间140相对应,以检测该储物间室内的温度。红外传感器130的数量依据储物空间140的数量进行设定,每个储物空间140可以设置一个红外传感器130。
为了提高红外传感器130对储物空间140内部物品的温度感测精度,满足对储物空间140进行制冷的要求,发明人对红外传感器130的安装位置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并得出红外传感器130的优选安装位置及其优选的配置方式。红外传感器130在其所在储物空间140的高度高于储物空间140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处(更优的范围为高于或位于储物空间140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二),红外传感器130的红外接收中心线相对于竖直向上的角度范围设置为70度至150度(更优的范围为76度至140度);以及红外传感器130的红外接收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与其所在侧壁的夹角范围设置为30度至60度(更优的范围为30度至45度)。
红外传感器130不发射红外线,而是被动接收所感测范围内物品发射的红外线及背景红外线,直接感知储物空间140内物品温度的变化区域及温度,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中,可以对每个红外传感器130的相邻两次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以得到每个储物空间140的温升情况,进而根据储物空间140的温升情况来判断某个储物空间140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处的温度异常物品即为温度过高(例如温度大于等于40℃)的物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设置3个以上的储物空间140,相应地,冰箱设置3个以上的红外传感器130。由于同时最多在冰箱的两个储物空间140中放入温度异常物品,这样,即使两个储物空间140同时放置温度异常物品,仍有其他储物空间140未同时放置温度异常物品。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的示意图。该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一般性地可以包括:
步骤S102,在门体开启后,控制多个红外传感器130采集温度值。
步骤S104,判断在开门期间是否有任一红外传感器130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若是,则判断该红外传感器130对应的储物空间140为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异常储物空间,执行步骤S106。
步骤S106,获取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的第一温度变化值和其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由于外部环境与其之间进行热交换导致的第二温度变化值。
步骤S108,根据第一温度变化值和第二温度变化值判断异常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在步骤S102中,可利用冰箱的开门检测装置检测门体的开闭状态。开门检测装置可以利用扇形开关、磁敏开关、霍尔开关等多种方式进行检测,在门体完全闭合或者打开时分别产生不同的电信号,以指示门体的状态。可在门体开启一预设时间后,控制多个红外传感器130采集温度值。该预设时间例如可为2至3秒。相比在门体刚开启就使红外传感器130采集温度值,延迟一预设时间可以避免由于气流扰动导致红外传感器130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
红外传感器130可以每间隔0.1ms(该数值可以灵活调整)进行一次采集。多个红外传感器130可以同时进行采集。
步骤S104判断红外传感器140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的流程包括多种,其中一种优选的方式可参见图3中示出的步骤S1041至步骤S1043。
步骤S1041,判断红外传感器140当前采集的温度值与上一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突变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2;若否,则执行步骤S1043。
步骤S1042,判断当前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
步骤S1043,判断当前采集的温度值未发生突变。
在步骤S1041中,突变值的大小可根据实验获得。对于特定的冰箱而言,储物空间140在开门期间由于外部环境与其之间进行热交换引起的红外传感器130相邻两次检测的温度值的差值(该差值可记为第一差值)可以通过对该冰箱进行大量测试得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意识到的,储物空间140在开门期间由于放入温度异常物品以及外部环境与其进行热交换引起的红外传感器130相邻两次检测的温度值的差值(该差值可记为第二差值)应该大于上述第一差值。例如,冰箱的某个储物空间140在开门期间放入温度为25℃的物品时红外传感器130相邻两次检测的温度值的差值的大小,可作为突变值的参考值。突变值例如可设置为0.6℃或0.7℃等。
在替代性实施例中,步骤S104的一种可选流程为:将多个红外传感器130在同一采集次数或同一采集点或相同采集时刻采集的温度进行比较,如果某一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明显高于其他红外传感器130采集的温度值,则判断该温度值高的红外传感器130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4中,在门体开启期间,如果全部红外传感器130采集的温度值均未发生突变,则判断在门体开启期间前述多个储物空间140均未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在步骤S106中,获取第一温度变化值的流程包括多种,其中一种优选的方式可参见图4中示出的步骤S1061至步骤S1064。
步骤S1061,记录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之前最近E次采集的第一温度值,作为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的温度值,其中E≥2。E例如可为2,3,4,5等。
步骤S1062,判断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之后、是否出现连续M次采集的温度值均满足相邻两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若是,则执行步骤S1063。
步骤S1063,记录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连续M次采集中任意一次采集的第二温度值,作为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后的温度值。
步骤S1064,计算第二温度值与第一温度值的差值,并作为第一温度变化值。
在步骤S1063中,M≥3且第一预设值小于等于突变值。M例如可为3,4,5,6等。第一预设值的大小可根据实验获得。对于冰箱而言,将温度异常物品放入某一储物空间140后,该异常储物空间内的温度先会以较快地速率升温,之后趋于稳定升温。当该异常储物空间内的温度趋于稳定升温后,其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连续M次采集中任意一次采集的温度值均满足相邻两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此时,在连续M次采集中任意一次采集的温度值均可作为该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后的温度。第一预设值例如可设置为0.5℃或0.4℃等。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温度值为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连续M次采集中第一次或最后一次采集的温度值。因此,在步骤S1063中,记录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连续M次采集中第一次或最后一次采集的温度值,作为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后的温度值。
在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记录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之前最近E次采集的第一温度值,作为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的温度值;记录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连续M次采集中任意一次采集的第二温度值,作为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后的温度值。假设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其第H次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例如在其第H次采集到的温度值与第H-1次采集到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大于突变值),则其在第H-E次采集到第一温度值,其中H>E,且E≥2。第一温度值可记为IR1(H-E)或IR1(1),其中IR1(H-E)表示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第H-E次采集的温度值,IR1(1)表示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该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1次采集的温度值。假设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其第Q次采集点采集到第二温度值,其中Q>H。第二温度值可记为IR1(Q)或IR1(Q-H+E+1),其中IR1(Q)表示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第Q次采集的温度值,IR1(Q-H+E+1)表示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该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Q-H+E+1次或者最后一次采集的温度值。该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应理解为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在采集第一温度值开始直至采集第二温度值结束的期间,即为各红外传感器130在第H-E次采集点和第Q次采集点期间。
在步骤S106中,获取第二温度变化值的流程包括多种,其中一种优选的方式为根据温差求和公式sum(n)=sum(n-1)+IR(n+1)-IR(n)计算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由于外部环境与其之间进行热交换导致的第二温度变化值。其中温差求和计算开始时sum(0)=0,并且:
在每次进行每次温差求和计算之前,判断除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之外的其他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当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中未发生突变的数量为一个时,IR(n+1)和IR(n)分别为未发生突变的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n+1次和第n次采集的温度值;当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中未发生突变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IR(n+1)和IR(n)分别为任一未发生突变的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n+1次和第n次采集的温度值,或IR(n+1)和IR(n)分别为全部未发生突变的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n+1次和第n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平均值。
也就是说,在利用温差求和公式sum(n)=sum(n-1)+IR(n+1)-IR(n)进行每一次温差求和计算之前,均要先判断除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之外的其他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并利用未发生突变的其他红外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进行温差求和计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温差求和公式sum(n)=sum(n-1)+IR(n+1)-IR(n)计算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由于外部环境与其之间进行热交换导致的第二温度变化值的方法还包括:在进行每次温差求和计算之前,若判断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中存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的红外传感器,则该发生突变的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不再参与温差求和计算。即,自进行温差求和计算开始,如果判断某一其他红外传感器(即非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则其发生突变的温度值以及后续采集的温度值将不再参与温差求和计算。例如,在进行第S次温差求和计算之前(S大于等于1),如果判断某一个或多个其他红外传感器当前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则该一个或多个其他红外传感器当前采集的温度值不参与第S次温差求和计算,且其之后采集的温度值也不参与后续的温差求和计算。在后续每次进行温差求和计算之前,无需再判断发生突变的其他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温差求和公式sum(n)=sum(n-1)+IR(n+1)-IR(n)计算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由于外部环境与其之间进行热交换导致的第二温度变化值的方法还包括:在进行每次温差求和计算之前,若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均发生过突变,则温差求和计算结束,所述第二温度变化值为最后一次温差求和计算的结果。也就是说,在进行某一次(例如第X次,X大于等于1)温差求和之前,如果全部其他红外传感器均发生过突变(可能全部其他红外传感器均在本次判断中发生突变,也可能部分其他红外传感器在之前的判断中发生过突变,部分其他红外传感器在本次判断中发生突变),则温差求和计算结束,不再进行该次(即第X次)的温差求和计算,第X-1次的温差求和结果即为第二温度变化值。例如,在某种极端情况下,在进行第一次温差求和之前,判断所有其他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发生了突变,则温差求和计算结束,第二温度变化值等于sum(0)=0。
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130的数量为三个,即第一红外传感器(用IR1表示)、第二红外传感器(用IR2表示)、第三红外传感器(用IR3表示),分别采集三个储物空间140的温度。假设IR1采集的温度值发生了突变,IR1对应的储物空间为异常储物空间。利用温差求和公式计算该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由于外部环境与其之间进行热交换导致的第二温度变化值的优选流程可具体参见图5中示出的步骤S1601至步骤S1608。
步骤S1601,温差求和计算开始时sum(0)=0。
步骤S1602,判断IR2和/或IR3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若否(即IR2和IR3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均未发生突变),则依次执行步骤S1603和步骤S1604。
步骤S1603,sum(1)=(IR2(2)-IR2(1)+IR3(2)-IR3(1))/2,其中IR2(2)、IR2(1)分别为IR2在该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和第1次采集的温度值;IR3(2)、IR3(1)分别为IR3在该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和第1次采集的温度值。
步骤S1604,判断IR2和/或IR3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3次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若否,则执行步骤S1605。
步骤S1605,sum(2)=sum(1)+(IR2(3)-IR2(2)+IR3(3)-IR3(2))/2,其中IR2(3)为IR2在该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3次采集的温度值;IR3(3)为IR3在该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3次采集的温度值。
如果IR2和IR3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至倒数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均未发生突变,则继续执行步骤S1606,判断IR2和/或IR3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最后一次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若否,则依次执行步骤S1607和步骤S1608。
步骤S1607,sum(N)=sum(N-1)+(IR2(N+1)-IR2(N)+IR3(N+1)-IR3(N))/2,其中IR2(N+1)、IR2(N)分别为IR2在该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N+1次(最后1次)和第N次(倒数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IR3(2)、IR3(1)分别为IR3在该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N+1次和第N次采集的温度值。
步骤S1608,sum(N)为第二温度变化值。
如果步骤S1602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即判断IR2和/或IR3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则执行步骤S1612。
步骤S1612,判断是否仅有IR3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若是,则依次执行步骤S1613和步骤S1614。
步骤S1613,sum(1)=IR2(2)-IR2(1)。
步骤S1614,判断IR2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3次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若否,则执行步骤S1615。
步骤S1615,sum(2)=sum(1)+IR2(3)-IR2(2)。
如果IR2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至倒数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均未发生突变,则继续执行步骤S1616,判断IR2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最后一次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若否,则依次执行步骤S1617和步骤S1608;若是,则依次执行步骤S1647和步骤S1608。
步骤S1617,sum(N)=sum(N-1)+IR2(N+1)-IR2(N),温差求和计算结束。
步骤S1647,sum(N)=sum(N-1),温差求和计算结束。
如果步骤S1614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即IR3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IR2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3次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则依次执行步骤S1635和步骤S1608。
步骤S1635,sum(N)=sum(1)=IR2(2)-IR2(1),温差求和计算结束。
如果步骤S1612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1622。
步骤S1622,判断是否仅有IR2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若否,则意味着IR2和IR3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均发生突变,则执行步骤S1624,温差求和计算结束,sum(N)=sum(0)=0,即第二温度变化值为0;若是,则执行步骤S1623,sum(1)=IR3(2)-IR3(1)。之后可参考步骤S1614及其后续的步骤。
对于步骤S1604和步骤S1606,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其执行的步骤可参考步骤S1612及其后续的步骤。即如果判断IR2和/或IR3发生了突变,则需进一步确定:仅IR2发生了突变,或者是仅IR3发生了突变,或者是IR2和IR3均发生了突变,进而执行类似步骤S1613、步骤S1623或步骤S1624及其后续的步骤。
步骤S108根据第一温度变化值和第二温度变化值判断异常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流程包括多种,其中一种优选的方式可参见图6中示出的步骤S1081至步骤S1083。
步骤S1081,判断第一温度变化值与第二温度变化值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1082;若否,则执行步骤S1083。
步骤S1082,判断异常储物空间内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步骤S1083,判断异常储物空间内未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在步骤S1081中,第二预设值可大于等于突变值。第二预设值的大小与冰箱认定的温度异常物品的最低温度相关。例如,如果冰箱认为温度高于40℃的物品即为温度异常物品,则可在某一储物空间140中放入40℃的物品,通过实验来确定第二预设值的大小。
在步骤S1082之后,可发出视觉和/或听觉信号提醒用户其在对应储物空间140中放入的物品温度异常。例如可以通过冰箱中内置的发音装置发出特定的音乐或铃声或语音提示,和/或通过冰箱门体上设置的显示装置发出文字提醒,和/或通过点亮或闪烁指示灯等方式提醒用户。
在步骤S1082或步骤S1083之后,多个红外传感器130可继续采集温度值,重新执行步骤S104至步骤S108。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在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前后期间,其他某一储物空间140对应的红外传感器130采集的温度值也发生突变,则可在判断该异常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之后,再判断另一发生突变的红外传感器130对应的储物空间140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判断另一发生突变的红外传感器130对应的储物空间140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可参见步骤S106至步骤S108。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详细流程图。其中红外传感器13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采集三个储物空间140的温度。
步骤S201,判断门体是否开启,若是,执行步骤S202。
步骤S202,延迟y秒后,3个红外传感器130开始采集温度值IR(1),并记录采集次数。y为2~3秒。
步骤S204,3个红外传感器130第二次采集温度值IR(2),并记录采集次数。
步骤S206,3个红外传感器130第H次采集温度值IR(H),并记录采集次数。
步骤S208,判断任一红外传感器130当前采集的温度值IR(H)与上次采集的温度值IR(H-1)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突变值A;若是,认定为该红外传感器130采集的温度值发生了突变,执行步骤S210;若否,认定为三个红外传感器130采集的温度值均未发生突变,执行步骤S209。在本发明中,若认定某个红外传感器130采集的温度值发生了突变,则意味着该红外传感器130对应的储物空间140很可能放入了温度异常物品,导致该储物空间140的温度发生突变。在步骤S208中被认定为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的红外传感器130被记为第一红外传感器,其他两个红外传感器130被记为第二红外传感器和第三红外传感器,则记录3个红外传感器130在第一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时前两次采集的温度值IR(H- 2)。可用IR1(H-2)表示第一红外传感器第H-2次采集的温度值。
步骤S209,判断门体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是,返回步骤S206,继续使三个红外传感器130采集温度值,并重复判断任一红外传感器130当前采集的温度值IR(H)与上次采集的温度值IR(H-1)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突变值A;若否,执行步骤S211。
步骤S210,记录3个红外传感器130第H-2次采集的温度值IR(H-2),并开始进行温差求和计算,其中sum(1)=IR(H-1)-IR(H-2),sum(2)=sum(1)+IR(H)-IR(H-1)。可用IR1(H-2)表示第一温度值,其为第一红外传感器在出现相邻两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大于突变值之前最近2次采集的温度值(即E=2)。
步骤S211,判断每个储物空间140均未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步骤S212,3个红外传感器130继续采集温度值IR(H+1),继续进行温差求和计算。
步骤S214,判断在步骤S208中出现采集值IR(H)与采集值IR(H-1)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突变值A的情况的该红外传感器130(即第一红外传感器)在之后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出现连续M次采集的温度值均满足相邻两次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设值B,若是,执行步骤S216。
步骤S216,记录3个红外传感器130在连续M次采集中第一次的采集值IR(Q);并进行最后一次温差求和计算。可用Q表示第一红外传感器采集第二温度值(即第一红外传感器在连续M次采集中第一次采集的温度值)的采集次数;用IR1(Q)表示第二温度值;用sum(N)表示最后一次温差求和计算的结果。
步骤S218,判断IR1(Q)-IR1(H-2)-sum(N)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C,若是,则执行步骤S220;若否,则执行步骤S219。在步骤S218中,利用第一红外传感器采集的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之后趋于稳定时的温度与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之前的温度的差值,与sum(N)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执行步骤S220,认定第一红外传感器对应的异常储物空间内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如果两者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执行步骤S219,认定第一红外传感器对应的异常储物空间内并未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在步骤S220和步骤S219之后,可返回执行步骤S20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意识到的,如果在第一红外传感器130连续M次采集中第一次采集之前(即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第一红外传感器130在采集第二温度值之前),其他两个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均发生了突变,则可停止进行温差求和计算;或者也可继续进行温差求和计算,但每次温差求和计算的结果均为最后发生突变的红外传感器在发生突变前最后一次温差求和的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20之后,可发出提醒,例如点亮对应该异常储物空间的指示灯,以提醒用户在该储物空间140内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步骤S218的判断结果发送至冰箱的主控板,参与冰箱制冷系统的控制。例如,当判断结果为某一储物空间140内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则使制冷系统向该储物空间140提供更多的冷量,以使其温度尽快降低至预设保存温度。利用本实施例的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制冷控制,避免高温物体对周围储物空间140的影响,提高冰箱冷藏室的储藏效果,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同时避免了对整个储物间室无区别制冷导致的电能浪费。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判断第一红外传感器对应的储物空间140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后(即步骤S219或步骤S220之后),可根据每次进行温差求和之前判断第二、第三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的情况,进一步判断第二、第三红外传感器对应的储物空间140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具体流程可参考步骤S210至步骤S219或至步骤S220。
在一个说明性的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130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三红外传感器,分别采集三个储物空间140的温度;三个储物空间140的温度均设定为5℃。令上述突变值为0.6℃,第一预设值为0.4℃,第二预设值为0.8℃,E=2,M=4。
开门后,第2秒后3个红外传感器130开始采集温度值。其中,第一红外传感器第1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1℃、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2℃、第3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4℃、第4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6℃、第5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9℃、第6次采集的温度值为6.2℃、第7次采集的温度值为6.9℃、第8次采集的温度值为7.6℃、第9次采集的温度值为8.2℃、第10次采集的温度值为8.8℃、第11次采集的温度值为9.3℃、第12次采集的温度值为9.6℃、第13次采集的温度值为9.9℃、第14次采集的温度值为10.2℃、第15次采集的温度值为10.4℃、……。
第二红外传感器第1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2℃、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3℃、第3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5℃、第4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7℃、第5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9℃、第6次采集的温度值为6.2℃、第7次采集的温度值为6.4℃、第8次采集的温度值为7.1℃、第9次采集的温度值为7.8℃、第10次采集的温度值为8.4℃、第11次采集的温度值为9.0℃、第12次采集的温度值为9.6℃、第13次采集的温度值为9.9℃、第14次采集的温度值为10.2℃、第15次采集的温度值为10.4℃、……。
第三红外传感器第1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1℃、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3℃、第3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4℃、第4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6℃、第5次采集的温度值为5.9℃、第6次采集的温度值为6.1℃、第7次采集的温度值为6.4℃、第8次采集的温度值为6.6℃、第9次采集的温度值为6.9℃、第10次采集的温度值为7.1℃、第11次采集的温度值为7.4℃、第12次采集的温度值为7.7℃、第13次采集的温度值为7.9℃、第14次采集的温度值为8.1℃、第15次采集的温度值为8.3℃、……。
根据上述采集结果,可知第一红外传感器在第7次采集时出现相邻两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大于突变值的情况(即|6.9℃-6.2℃|>0.6℃,H=7),第一红外传感器对应的储物空间140即为异常储物空间,即可能会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储物空间140。记录第5次(即H-E=7-2次)采集的温度值作为第一温度值。第一红外传感器从第12次采集开始满足相邻两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第12次采集的温度值与第11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4℃,即|9.6℃-9.3℃|<0.4℃,Q=12),且至第15次采集满足连续4次相邻两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则记录该第一红外传感器在连续4次采集中第一次采集(即第12次采集)的温度值作为第二温度值。相应地,第一温度变化值=第二温度值-第一温度值=9.6℃-5.9℃=3.7℃。
进行第1次温差求和计算:第二红外传感器在第6次与第5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为0.3<0.6℃,第三红外传感器在第6次与第5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为0.2<0.6℃,则sum(1)=(IR2(2)-IR2(1)+IR3(2)-IR3(1))/2=0.25℃;IR2(2)、IR2(1)分别为第二红外传感器在第6次与第5次采集的温度值;IR3(2)、IR3(1)分别为第三红外传感器在第6次与第5次采集的温度值。
进行第2次温差求和计算:第二红外传感器在第7次与第6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为0.2<0.6℃,第三红外传感器在第7次与第6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为0.3<0.6℃,则sum(2)=sum(1)+(IR2(3)-IR2(2)+IR3(3)-IR3(2))/2=0.5℃;IR2(3)、IR2(2)分别为第二红外传感器在第7次与第6次采集的温度值,IR3(3)、IR3(2)分别为第三红外传感器在第7次与第6次采集的温度值。
进行第3次温差求和计算:第二红外传感器在第8次与第7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为0.7>0.6℃,第三红外传感器在第8次与第7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为0.2<0.6℃,由于第二温度传感器在其第8次采集时温度值发生了突变,故sum(3)=sum(2)+IR3(4)-IR3(3)=0.7℃;IR3(4)、IR3(3)分别为第三红外传感器在第8次与第7次采集的温度值。
进行第4次温差求和计算:第三红外传感器在第9次与第8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为0.3<0.6℃,故sum(4)=sum(3)+IR3(5)-IR3(4)=1℃;IR3(5)、IR3(4)分别为第三红外传感器在第9次与第8次采集的温度值。
以此类推,进行最后一次(即第7次)温差求和计算:第三红外传感器在第12次与第11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为0.3<0.4℃,则sum(7)=sum(6)+IR3(8)-IR3(7)=1.8℃;IR3(8)、IR3(7)分别为第三红外传感器在第12次与第11次采集的温度值。
即第二温度变化值=sum(7)=1.8℃,因此第一温度变化值与第二温度变化值的差值=3.7℃-1.8℃=1.9℃,大于第二预设值0.8℃,因此判断第一红外传感器对应的异常储物空间内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第三红外传感器在第1次采集至第15次采集期间,均未出现相邻两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大于突变值的情况。故在红外传感器第1次采集至第15次采集期间,第三红外传感器对应的储物空间内未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第二红外传感器在其第8次采集时温度值发生了突变,故第二红外传感器对应的储物空间也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可按照上述方法判断第二红外传感器对应的储物空间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其中所述冰箱包括:内部划分为多个储物空间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前部的门体、以及分别对所述多个储物空间的温度进行感测的多个红外传感器,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门体开启后,控制所述多个红外传感器采集温度值;
判断所述多个红外传感器中是否存在任一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
若判断存在温度值发生突变的红外传感器,则该红外传感器对应的储物空间为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异常储物空间,获取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的第一温度变化值;
根据温差求和公式sum(n)=sum(n-1)+IR(n+1)-IR(n)计算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由于外部环境与其之间进行热交换导致的第二温度变化值,其中温差求和计算开始时sum(0)=0,且在进行每次温差求和计算之前,判断除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之外的其他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当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中未发生突变的数量为一个时,IR(n+1)和IR(n)分别为未发生突变的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n+1次和第n次采集的温度值;当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中未发生突变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IR(n+1)和IR(n)分别为任一未发生突变的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n+1次和第n次采集的温度值,或IR(n+1)和IR(n)分别为全部未发生突变的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n+1次和第n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平均值;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变化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变化值判断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判断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是否发生突变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红外传感器当前采集的温度值与上一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突变值;
若当前采集的温度值与上一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突变值,则判断当前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否则,判断当前采集的温度值未发生突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进行每次温差求和计算之前,若判断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中存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的红外传感器,则该发生突变的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不再参与温差求和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进行每次温差求和计算之前,若所述其他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均发生过突变,则温差求和计算结束,所述第二温度变化值为最后一次温差求和计算的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变化值的步骤包括:
记录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之前最近E次采集的第一温度值,作为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的温度值,其中E≥2;
当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在采集的温度值发生突变之后、出现连续M次采集的温度值均满足相邻两次采集的温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记录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在所述连续M次采集中任意一次采集的第二温度值,作为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后的温度值,其中M≥3,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等于所述突变值;
计算所述第二温度值与所述第一温度值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一温度变化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记录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在所述连续M次采集中第一次或最后一次采集的温度值,作为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在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后的温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进行所述第一温度值的采集时,每个所述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进行第1次采集;
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对应的红外传感器进行所述第二温度值的采集时,每个所述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进行最后1次采集;
利用所述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第2次采集的温度值和第1次采集的温度值进行第一次温差求和计算;
利用所述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可能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前后期间最后1次采集的温度值和上一次采集的温度值,进行最后一次温差求和计算;且
所述第二温度变化值为最后一次温差求和计算的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变化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变化值判断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变化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变化值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
若是,则判断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内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若否,则判断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内未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等于所述突变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且
控制所述多个红外传感器采集温度值是在所述门体开启一预设时间后进行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所述异常储物空间内放入温度异常物品,则发出视觉和/或听觉信号提醒用户;和/或
在所述门体开启期间,若判断任一红外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均未发生突变,则判断在所述门体开启期间所述多个储物空间均未放入温度异常物品。
CN201611047457.3A 2016-11-23 2016-11-23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Active CN106766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7457.3A CN106766650B (zh) 2016-11-23 2016-11-23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PCT/CN2017/112393 WO2018095338A1 (zh) 2016-11-23 2017-11-22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7457.3A CN106766650B (zh) 2016-11-23 2016-11-23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6650A true CN106766650A (zh) 2017-05-31
CN106766650B CN106766650B (zh) 2019-05-31

Family

ID=58974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47457.3A Active CN106766650B (zh) 2016-11-23 2016-11-23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66650B (zh)
WO (1) WO201809533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1714A (zh) * 2017-06-14 2017-09-05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提醒食物存储时间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冰箱
WO2018095338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WO2018095339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WO2018095332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WO2018095334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7714A1 (en) * 2001-03-26 2004-06-10 Sung-Ho Cho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4329863A (zh) * 2014-09-25 2015-02-04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90326A (zh) * 2015-06-26 2015-10-2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和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方法
CN105674680A (zh) * 2016-01-06 2016-06-15 陈星宏 一种基于关键检测点温度采集的冷藏箱温度控制方法
CN105698479A (zh) * 2014-11-27 2016-06-22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冰箱的温度异常提示装置及其提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8859A (ja) * 2004-05-18 2005-12-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温蔵両用配膳車の温度管理装置
CN104296490B (zh) * 2014-10-09 2017-01-11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冰箱
CN106766650B (zh) * 2016-11-23 2019-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CN106766647B (zh) * 2016-11-23 2019-12-06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CN106766646B (zh) * 2016-11-23 2019-05-0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7714A1 (en) * 2001-03-26 2004-06-10 Sung-Ho Cho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4329863A (zh) * 2014-09-25 2015-02-04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98479A (zh) * 2014-11-27 2016-06-22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冰箱的温度异常提示装置及其提示方法
CN104990326A (zh) * 2015-06-26 2015-10-2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和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方法
CN105674680A (zh) * 2016-01-06 2016-06-15 陈星宏 一种基于关键检测点温度采集的冷藏箱温度控制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5338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WO2018095339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WO2018095332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WO2018095334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US11079174B2 (en) 2016-11-23 2021-08-03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 Ltd. Method for detecting whether article with abnormal temperature is placed in refrigerator
CN107131714A (zh) * 2017-06-14 2017-09-05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提醒食物存储时间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95338A1 (zh) 2018-05-31
CN106766650B (zh) 201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6647A (zh)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CN106766650B (zh)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CN106766648B (zh)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CN106766649B (zh)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CN106766646B (zh) 用于检测冰箱内是否放入温度异常物品的方法
US10823427B2 (en) Oven comprising a scanning system
CN105466147B (zh) 冰箱与用于冰箱的体感探测方法
CN102078133A (zh) 一种电热锅及其干烧后加水状态自动识别的方法
WO2016127629A1 (zh) 开门装置、冰箱及非接触式开门方法
CN109945260B (zh) 用于油烟机的控制方法、控制器、控制装置及油烟机
EP2868824A1 (en) Insulation performance estimation device
CN110657460B (zh) 厨房安全辅助、熄屏控制、健康提醒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5953521B (zh) 冰箱与冰箱门体的开启方法
WO2016173165A1 (zh) 冰箱
CN213514006U (zh) 用于防干烧的装置及灶具
CN112080915A (zh) 家用电器的储水盒水位检测系统、水位检测方法及干衣机
JP7113281B2 (ja) 冷蔵庫
WO2016173163A1 (zh) 冰箱与冰箱的使用容积检测方法
CN108332504A (zh) 食品热量检测方法和冰箱
CN106642883B (zh) 冰箱及其制冷方法
CN112948782A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集成灶安全控制方法和集成灶
CN105093347A (zh) 一种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灵敏度动态调整算法
CN110631671A (zh) 烹饪器具、检测食物重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96492B (zh) 冰箱的温度检测方法及冰箱
CN219936441U (zh) 基于热释红外识别和视觉识别相结合的人体存在识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