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62766A - 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62766A
CN106762766A CN201611219569.2A CN201611219569A CN106762766A CN 106762766 A CN106762766 A CN 106762766A CN 201611219569 A CN201611219569 A CN 201611219569A CN 106762766 A CN106762766 A CN 106762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user
walking path
infrared
sub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195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62766B (zh
Inventor
郭新生
潘新运
刘锦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195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627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62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2766A/zh
Priority to JP2019534824A priority patent/JP6968178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7/091126 priority patent/WO201812071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62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27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风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根据行走路径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可以确定用户是远离风扇还是靠近风扇,从而可以确定对风扇是开机控制还是关机控制,使得风扇的开关机控制更加智能和灵活。由于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就可以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使得用户可以不再依赖现有风扇中控制板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解决了现有风扇中用户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才能操作控制按键,导致操作不太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市面上出现各式各样的风扇。例如无叶风扇,极大的满足了用户的舒适性需求,该类风扇的控制板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接近地面,相应地控制板的控制按键也比较低。用户在控制风扇时,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才能操作控制按键,导致操作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以实现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来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的目的,使得风扇的开关机控制更加智能和灵活。用户可以不再依赖现有风扇中控制板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解决了现有风扇中用户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才能操作控制按键,导致操作不太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
根据所述行走路径对所述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可以确定用户是远离风扇还是靠近风扇,从而可以确定对风扇是开机控制还是关机控制,使得风扇的开关机控制更加智能和灵活。由于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就可以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使得用户可以不再依赖现有风扇中控制板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解决了现有风扇中用户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才能操作控制按键,导致操作不太方便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走路径对所述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可以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可以确定用户是远离风扇还是靠近风扇,从而可以确定对风扇是开机控制还是关机控制,使得风扇的开关机控制更加智能和灵活。由于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就可以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使得用户可以不再依赖现有风扇中控制板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解决了现有风扇中用户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才能操作控制按键,导致操作不太方便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和底座,所述风扇主体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风扇主体上包括红外矩阵传感器和控制器;
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用于对位于所述风扇前方的用户发出的红外辐射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量,获取所述风扇对应的送风区域内的总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述总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形成位于所述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根据所述行走路径对所述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通过在风扇主体上设置一个红外矩阵传感器,基于该红外矩阵传感器检测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的红外辐射量,基于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确定用户的行走路径,根据行走路径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可以确定用户是远离风扇还是靠近风扇,从而可以确定对风扇是开机控制还是关机控制,使得风扇的开关机控制更加智能和灵活。由于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就可以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使得用户可以不再依赖现有风扇中控制板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解决了现有风扇中用户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才能操作控制按键,导致操作不太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在X方向将送风区域划分成8个区域;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在Y方向上将送风区域划分成8个区域;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送风区域被划分成8*8的子区域;
图6为用户远离风扇的示意图之一
图7为用户远离风扇的示意图之二;
图8为用户远离风扇的示意图之三;
图9其为用户远离风扇时,送风区域中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情况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开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用户靠近风扇的示意图之一
图12为用户靠近风扇的示意图之二;
图13为用户靠近风扇的示意图之三;
图14其为用户靠近风扇时,送风区域中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情况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风扇。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风扇主体上增加一个红外矩阵传感器,基于该红外矩阵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用户在送风区域内的总红外辐射量。进一步地,根据该总红外辐射量来确定风扇主体的前方是否有人,当用户在红外矩阵传感器对应的送风区域内行走时,红外矩阵传感器能够检测用户发出的总红外辐射量。本实施例中,可以获取风扇对应的送风区域内总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可以根据变化情况形成用户的行走路径。
当用户从远处接近风扇时,红外矩阵传感器检测到的总红外辐射量会逐渐变大,可以说明用户的运动方向为走向风扇主体,进一步地,通过检测到的红外矩阵传感器中每个红外传感器的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能确定出用户的运行路径。例如,当红外矩阵传感器中最外面的传感器检测到红外辐射量,然后从最外开始到中间传感器的方向上,最外面的传感器的红外辐射量逐渐降低的同时,而与其相邻的下一个传感器的红外辐射量逐渐变大直到中间传感器的红外辐射量逐渐变大,并且停止变化,则可以说明用户是从送风区域外侧,逐渐走到风扇主体的前方。
可选地,可以在风扇上设置一个摄像头,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确定出用户的行走路径。
在根据风扇对应的送风区域内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后,可以形成用户的行走路径, 根据该行走路径确定出用户与风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当行走路径为用户从风扇主体的正前方,走到风扇的送风区域外,则可以确定出用户的行走路径为用户离开风扇。再例如,当行走路径为用户从风扇的送风区域外走入风扇主体的正前方,则可以确定出用户的行走路径为用户靠近风扇。
S102、根据行走路径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
当行走路径为用户远离风扇时,则可以对风扇进行关机控制,而当当行走路径为用户靠近风扇时,则可以对风扇进行开机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通过获取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根据行走路径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可以确定用户是远离风扇还是靠近风扇,从而可以确定对风扇是开机控制还是关机控制,使得风扇的开关机控制更加智能和灵活。由于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就可以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使得用户可以不再依赖现有风扇中控制板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解决了现有风扇中用户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才能操作控制按键,导致操作不太方便的问题。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风扇关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风扇处于开机状态。
为了实现对风扇进行关机控制,风扇首先需要处于开机状态。
S202、基于设置在风扇上的红外矩阵传感器,获取风扇对应的送风区域内总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
一般情况下,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人体所辐射出的红外辐射量。本实施例中,在风扇主体上增加一个红外矩阵传感器,红外矩阵传感器中包括多个红外传感器。当用户在送风区域内行走时,红外矩阵传感器检测到用户在送风区域内的总红外辐射量也会发生变化。基于红外矩阵传感器可以获取到风扇对应的送风区域内总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设置在风扇的控制器根据送风区域内的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可以计算转化为用户行走路径。
S203、如果检测到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减少到低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则形成第一行走路径,其中第一方向为从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往送风区域外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一个辐射量阈值,当红外矩阵传感器检测到的总红外辐射量低于该辐射量阈值,则可以说明风扇前方无人。由于为了需要对风扇进行开机或者关机的控制,还需要确定出用户的行走方向。
本实施例中,红外矩阵传感器中包括多个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矩阵传感器中的所有红外传感器将风扇主体前方的送风区域,在X,Y方向上划分为多个区域,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在X方向,将送风区域划分成8个区域。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在Y方向上将送风区域划分成8个区域。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送风区域被划分成8*8的子区域。8*8的子区域矩阵是经过在XY方向对送风区域划分8个区域后形成的,红外矩阵传感器中的所有红外传感器与划分后的子区域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如图5所示,X方向包括:X1~X8,Y方向包括:Y1~Y8。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来自用户身体所覆盖的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的红外辐射会随着用户的移动而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的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一方向渐减少到低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时,进一步地,根据检测到来自子区域的最大红外辐射量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来确定用户的行走方向。当检测到来自子区域的最大红外辐射量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从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对应的子区域变化到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则确定出用户的行走方向为第一方向。由于目标子区域从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对应的子区域变化到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说明用户从当前位置走出了风扇的送风区域的覆盖范围,说明用户在行走的过程中,逐渐远离风扇。图6~图8为用户远离风扇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当用户逐渐走出送风区域后,用户的身体在送风区域内的部分会越来越少,而且由于用户距离红外矩阵传感器越来越远,则红外矩阵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量会越来越弱。
举例说明,如图9所示,其为用户远离风扇时,送风区域中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情况的示意图。当用户在X5方向上,用户从子区域Y4走出子区域Y1,其中,子区域Y4为用户的当前位置对应的子区域,子区域Y1为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由于用户开始处于子区域Y4中,子区域Y4上检测到的红外辐射量最大,用户从子区域Y4开始向Y3移动,Y4上的红外辐射量会开始变小,而随着用户进入到Y3的部分越来越多,则Y3上的红外辐射会逐渐变到最大,用户继续移动,用户会从子区域Y3中逐渐走出去,则红外辐射量就从大逐渐变小,相应地,下一个子区域Y2检测到的红外辐射量也会随着用户的移动,按照上述规律变化,直到用户从子区域Y1走出,检测到的红外辐射量低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
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情况,设置在风扇上的控制器可以确定出用户的行走方向为第一方向,并且可以根据总红外辐射量和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轨迹,形成第一行走路径。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路径为用户远离风扇。
S204、判断总红外辐射量低于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用户刚走开又马上回来而出现的关机情况,预先设置一个第一时间阈值。当总红外辐射量低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时,可以对这一状态进行计时,当总红外辐射量低于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低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时,说明用户的确离开了风扇的送风区域,执行S205。第一时间阈值优选10-120秒。
S205、在判断出总红外辐射量低于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对风扇进行关机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关机控制方法,当风扇处于开机状态时,根据设置在风扇主体上的红外矩阵传感器上总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确定出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为第一行走路径,其中,第一行走路径指示出用户与风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用户远离风扇,则可以对风扇进行关机控制。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为第一行走路径,可以确定用户远离风扇,从而可以确定对风扇进行关机控制,使得风扇的关机控制更加智能和灵活,用户可以不再依赖现有风扇中控制板对风扇进行关机控制,解决了现有风扇中用户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才能操作控制按键,导致操作不太方便的问题。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开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风扇开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风扇处于关机状态。
为了实现对风扇进行开机控制,风扇首先需要处于关机状态。
S302、基于设置在风扇上的红外矩阵传感器,获取风扇对应的送风区域内总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
关于S302的介绍,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S202中相关内容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S303、如果检测到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二方向逐渐增多且超过预设的辐射量阈值,则形成第二行走路径,其中,第二方向为从送风区域外往送风区域内指定区域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一个辐射量阈值,当红外矩阵传感器检测到的总红外辐射量高于或者等于辐射量阈值,则可以说明风扇前方有人。由于为了需要确定对风扇是进行开机控制还是关机控制,还需要确定出用户的行走方向。
本实施例中,将风扇主体前方的送风区域,在X,Y方向上划分为多个区域,送风区域划分后的过程,可参见图3~图5。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来自用户身体所覆盖的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的红外辐射会随着用户的移动而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的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二方向渐增多到高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时,进一步地,根据检测到来自子区域的最大红外辐射量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来确定用户的行走方向。当检测到来自子区域的最大红外辐射量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从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变化到指定区域对应的子区域,则确定出用户的行走方向为第二方向。由于目标子区域从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变化到指定区域对应的子区域,说明用户送风区域的边界外或者远端走进了风扇的送风区域的覆盖范围,说明用户在行走的过程中,逐渐靠近风扇。图11~图13为用户靠近风扇的示意图。如 图13所示,当用户逐渐进入送风区域内,用户的身体在送风区域内的部分会越来越多,而且由于用户距离红外矩阵传感器越来越近,则红外矩阵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量会越来越强。
举例说明,如图14所示,其为用户靠近风扇时,送风区域中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情况的示意图。图14中,指定区域为虚框中所包括的范围。在Y2方向上,用户从Y2方向上子区域X8走到Y6方向上的子区域X5。当用户刚进入到子区域X8时,X8上的红外辐射量会比较小,而随着用户进入到X8的部分越来越多,则X8上的红外辐射量会变大,用户继续移动,用户会从子区域X8中逐渐走出去,则红外辐射量就从大逐渐变小,相应地,与子区域X8相邻的子区域X7上检测到的红外辐射量会按照X8的变化规律开始变化。进一步地,在Y6方向上的子区域X5随着用户距离红外传感器越来越近,检测到的红外辐射量也越来越大。
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情况,设置在风扇上的控制器可以确定出用户的行走方向为第二方向,并且可以根据总红外辐射量和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轨迹,形成第二行走路径。本实施例中,第二行走路径为用户靠近风扇。
S304、判断总红外辐射量高于或者等于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
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一个第二时间阈值。当总红外辐射量高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时,可以对这一状态进行计时,当总红外辐射量高于或者等于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低于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时,说明用户的确进入了风扇的送风区域中的指定区域内,执行S305。第二时间阈值优选1-5秒。
可选地,可以在风扇主体上设置LED灯,当确定出用户的行走路径为第一路径时,LED灯闪烁,以提醒用户,将会对风扇进行开机控制,当用户看到LED灯闪烁后,不想开启风扇,则可以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迅速离开当前区域,就可以避免风扇的误开启。S305、在判断出总红外辐射量高于或者等于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则对风扇进行开机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开机控制方法,当风扇处于关机状态时,根据设置在风扇主体上的红外矩阵传感器上总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确定出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为第二行走路径,其中,二行走路径指示出用户与风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用户靠近风扇,则可以对风扇进行开机控制。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为第二行走路径,可以确定用户靠近风扇,从而可以确定对风扇进行开机控制,使得风扇的关机控制更加智能和灵活,用户可以不再依赖现有风扇中控制板对风扇进行开机控制,解决了现有风扇中用户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才能操作控制按键,导致操作不太方便的问题。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和控制模块12。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
控制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行走路径对所述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该获取模块11包括:获取单元111和形成单元112。
其中,获取单元111,用于基于设置在风扇上的红外矩阵传感器,获取所述风扇对应的送风区域内的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
形成单元112,用于根据所述变化情况形成所述行走路径。
进一步地,形成单元112,具体用于如果检测到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减少到低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则形成第一行走路径;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从所述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往所述送风区域外的方向;所述第一行走路径为所述用户远离所述风扇。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13,具体用于当形成的行走路径为所述第一行走路径,且判断出所述总红外辐射量低于所述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对所述风扇进行关机控制。
进一步地,形成单元112,具体用于如果检测到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二方向逐渐增多且高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则形成第二行走路径,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从所述送风区域外往所述送风区域内的指定区域的方向;所述第二行走路径为所述用户靠近所述风扇。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13,具体用于当形成的行走路径为所述第一行走路径且判断出所述总红外辐射量超出所述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对所述风扇进行开机控制。
进一步地,形成单元112,还用于根据检测到来自子区域的最大红外辐射量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其中,当所述目标子区域从所述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对应的子区域变化到所述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则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而当所述目标子区域从所述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变化到所述指定区域对应的子区域,则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中的所有红外传感器将所述送风区域划分成N个子区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通过获取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根据行走路径确定用户与风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该相对位置关系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可以确定用户是远离风扇还是靠近风扇, 从而可以确定对风扇是开机控制还是关机控制,使得风扇的开关机控制更加智能和灵活。由于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就可以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使得用户可以不再依赖现有风扇中控制板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解决了现有风扇中用户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才能操作控制按键,导致操作不太方便的问题。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的结构示意图。该风扇包括:风扇主体21和底座22。所述风扇主体21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22上。所述风扇主体21上包括红外矩阵传感器211和控制器212。。
其中,红外矩阵传感器211,用于对位于所述风扇前方的用户发出的红外辐射进行检测。
控制器212,用于基于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量,获取所述风扇对应的送风区域内的总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述总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述变化情况形成位于所述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根据所述行走路径对所述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
进一步地,控制器212,具体用于如果检测到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减少到低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则形成第一行走路径;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从所述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往所述送风区域外的方向;所述第一行走路径为所述用户远离所述风扇。
进一步地,控制器212,具体用于当形成的行走路径为所述第一行走路径,且判断出所述总红外辐射量低于所述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对所述风扇进行关机控制。
进一步地,控制器212,具体用于如果检测到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二方向逐渐增多且高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则形成第二行走路径,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从所述送风区域外往所述送风区域内的指定区域的方向;所述第二行走路径为所述用户靠近所述风扇。
进一步地,控制器212,具体用于当形成的行走路径为所述第一行走路径,且判断出所述总红外辐射量超出所述辐射量阈值维持时间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时,则对所述风扇进行开机控制。
进一步地,控制器212,具体用于根据检测到来自子区域的最大红外辐射量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其中,当所述目标子区域从所述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对应的子区域变化到所述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则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而当所述目标子区域从所述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变化到所述指定区域对应的子区域,则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中的所有红外传感器将所述送风区域划分成N个子区域,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子区域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该风扇主体上还可以设置一个驱动器,该驱动器与控制器212连接,用于在控制器212确定出开机时,根据控制器212发出的开机指令驱动风扇开机,或者在控制器212确定出关机时,根据控制器212发出的关机指令驱动风扇关机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通过在风扇主体上设置一个红外矩阵传感器,红外矩阵传感器对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发出的红外辐射进行检测,基于红外矩阵传感器检测的总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用户的行走路径,根据行走路径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可以确定用户是远离风扇还是靠近风扇,从而可以确定对风扇是开机控制还是关机控制,使得风扇的开关机控制更加智能和灵活。由于根据用户的行走路径就可以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使得用户可以不再依赖现有风扇中控制板对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解决了现有风扇中用户需要弯腰或者蹲下才能操作控制按键,导致操作不太方便的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 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0)

1.一种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
根据所述行走路径对所述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包括:
基于设置在风扇上的红外矩阵传感器,获取所述风扇对应的送风区域内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
根据所述变化情况形成所述行走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变化情况形成所述行走路径,包括:
如果检测到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减少到低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则形成第一行走路径;所述第一方向为从所述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往所述送风区域外的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行走路径为所述用户远离所述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形成的行走路径为所述第一行走路径时,所述根据所述行走路径对所述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总红外辐射量低于所述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对所述风扇进行关机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变化情况形成所述行走路径,包括:
如果检测到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二方向逐渐增多且高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则形成第二行走路径;所述第二方向为从所述送风区域外往所述送风区域内的指定区域的方向;
其中,所述第二行走路径为所述用户靠近所述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形成的行走路径为所述第一行走路径时,所述根据所述行走路径对所述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总红外辐射量超出所述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则对所述风扇进行开机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中的所有红外传感器将所述送风区域划分成N个子区域,其中,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子区域之间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根据检测到来自子区域的最大红外辐射量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
其中,当所述目标子区域从所述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对应的子区域变化到所述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则确定出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而当所述目标子区域从所述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变化到所述指定区域对应的子区域,则确定出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
8.一种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位于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走路径对所述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设置在风扇上的红外矩阵传感器,获取所述风扇对应的送风区域内的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
形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变化情况形成所述行走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检测到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减少到低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则形成第一行走路径;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从所述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往所述送风区域外的方向;所述第一行走路径为所述用户远离所述风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形成的行走路径为所述第一行走路径,且判断出所述总红外辐射量低于所述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对所述风扇进行关机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检测到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二方向逐渐增多且高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则形成第二行走路径,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从所述送风区域外往所述送风区域内的指定区域的方向;所述第二行走路径为所述用户靠近所述风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形成的行走路径为所述第一行走路径,且判断出所述总红外辐射量超出所述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则对所述风扇进行开机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3所述的风扇开关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检测到来自子区域的最大红外辐射量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其中,当所述目标子区域从所述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对应的子区域变化到所述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则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而当所述目标子区域从所述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变化到所述指定区域对应的子区域,则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中的所有红外传感器将所述送风区域划分成N个子区域,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子区域之间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15.一种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和底座,所述风扇主体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上包括红外矩阵传感器和控制器;
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用于对位于所述风扇前方的用户发出的红外辐射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量,获取所述风扇对应的送风区域内的总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述总红外辐射量的变化情况,形成位于所述风扇前方的用户的行走路径,根据所述行走路径对所述风扇进行开关机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如果检测到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一方向逐渐减少到低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则形成第一行走路径;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从所述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往所述送风区域外的方向;所述第一行走路径指示为所述用户远离所述风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当形成的行走路径为所述第一行走路径,且判断出所述总红外辐射量低于所述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超出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对所述风扇进行关机控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如果检测到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的总红外辐射量沿着第二方向逐渐增多且高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辐射量阈值,则形成第二行走路径,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从所述送风区域外往所述送风区域内的指定区域的方向;所述第二行走路径为所述用户靠近所述风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当形成的行走路径为所述第一行走路径,且判断出所述总红外辐射量超出所述辐射量阈值的维持时间超出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则对所述风扇进行开机控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检测到来自子区域的最大红外辐射量所对应的目标子区域的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其中,当所述目标子区域从所述用户所处的当前位置对应的子区域变化到所述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则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而当所述目标子区域从所述送风区域边界的子区域变化到所述指定区域对应的子区域,则所述用户的行走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红外矩阵传感器中的所有红外传感器将所述送风区域划分成N个子区域,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子区域之间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CN201611219569.2A 2016-12-26 2016-12-26 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7627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19569.2A CN106762766B (zh) 2016-12-26 2016-12-26 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9534824A JP6968178B2 (ja) 2016-12-26 2017-06-30 ファンのスイッチング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PCT/CN2017/091126 WO2018120714A1 (zh) 2016-12-26 2017-06-30 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19569.2A CN106762766B (zh) 2016-12-26 2016-12-26 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2766A true CN106762766A (zh) 2017-05-31
CN106762766B CN106762766B (zh) 2019-01-18

Family

ID=58926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19569.2A Active CN106762766B (zh) 2016-12-26 2016-12-26 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68178B2 (zh)
CN (1) CN106762766B (zh)
WO (1) WO201812071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4406A (zh) * 2017-10-10 2018-0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送风控制设备、风扇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8120714A1 (zh) * 2016-12-26 2018-07-05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252944A (zh) * 2018-04-11 2018-07-06 佛山市粤知中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装置
CN114076496A (zh) * 2020-08-19 2022-02-22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制冷设备的制冷控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4472B (zh) * 2020-03-18 2023-07-04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循环扇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113464B (zh) * 2022-08-29 2022-11-18 滁州市大眼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70016158A (ko) * 1995-09-27 1997-04-28 배순훈 선풍기의 자동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3984722U (zh) * 2014-05-26 2014-12-03 北京维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矩阵的照明控制装置
CN204436848U (zh) * 2015-01-21 2015-07-01 杨思琦 一种可自动控制关闭的电风扇
CN104853053A (zh) * 2014-02-13 2015-08-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917920A (zh) * 2014-03-14 2015-09-1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5025788U (zh) * 2015-09-25 2016-02-10 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关闭式电风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2395U (ja) * 1982-03-18 1983-09-26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扇風機
JPH0278795A (ja) * 1988-09-14 1990-03-19 Toshiba Corp 扇風機
JP2595147B2 (ja) * 1991-08-22 1997-03-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複数領域に対する空気調和設備とその運転方法
CN2718437Y (zh) * 2003-05-07 2005-08-17 赖桂芬 一种一体化节能自动排气扇
CN201550328U (zh) * 2009-11-27 2010-08-11 河北理工大学 照明电路控制器
KR20120021126A (ko) * 2010-08-30 2012-03-08 김지웅 선풍기
JP5965660B2 (ja) * 2012-02-13 2016-08-10 ユ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扇風機
CN103412507A (zh) * 2013-08-19 2013-11-27 扬州市职业大学 基于mcu设计的自动控制器
WO2016157384A1 (ja) * 2015-03-30 2016-10-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送風システム
CN106762766B (zh) * 2016-12-26 2019-01-1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70016158A (ko) * 1995-09-27 1997-04-28 배순훈 선풍기의 자동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4853053A (zh) * 2014-02-13 2015-08-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917920A (zh) * 2014-03-14 2015-09-1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3984722U (zh) * 2014-05-26 2014-12-03 北京维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矩阵的照明控制装置
CN204436848U (zh) * 2015-01-21 2015-07-01 杨思琦 一种可自动控制关闭的电风扇
CN205025788U (zh) * 2015-09-25 2016-02-10 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关闭式电风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0714A1 (zh) * 2016-12-26 2018-07-05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654406A (zh) * 2017-10-10 2018-0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送风控制设备、风扇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654406B (zh) * 2017-10-10 2024-0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送风控制设备、风扇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252944A (zh) * 2018-04-11 2018-07-06 佛山市粤知中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装置
CN114076496A (zh) * 2020-08-19 2022-02-22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制冷设备的制冷控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04795A (ja) 2020-02-13
JP6968178B2 (ja) 2021-11-17
CN106762766B (zh) 2019-01-18
WO2018120714A1 (zh) 2018-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2766B (zh) 风扇开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704238A (zh) 风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风扇
JP6962413B2 (ja) 誘導システム、誘導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35008B2 (ja) 存在検出システム、及び前記存在検出システムを有する照明システム
KR101523424B1 (ko) 공기 조화기
CN106092091B (zh) 电子机器设备
US20140326887A1 (en) Passive Infrared System for Detecting Object Range, Size, and Direction Finding Proximity Detector
CN107314511A (zh) 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08137267B (zh) 通过操作面的热成像监控来生成用于控制电梯设备的控制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98638A (zh)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系统、智能脚垫及智能网关
KR102312710B1 (ko) 재실자의 인체발생열량을 고려한 실내환경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KR20210074792A (ko) 공기 조화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4279727A (zh) 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设备
US102058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occupancy in a space
CN110024010A (zh) 用于探测位于停车场内的突起对象的方法和系统
US20230205218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4819544A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
CN106131334A (zh) 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111179A1 (en) Wireless sensing units, systems, methods, and media
WO2015045844A1 (ja) ロボット、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436022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3366508A (zh) 执行电子设备特定功能的训练模型创建方法、执行相同功能的学习模型、专用芯片及其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和系统
US2020007416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occupancy from images
US20190174611A1 (en) Light switch as touchless controller
CN111699465A (zh) 一种信号通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