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61780A - 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61780A
CN106761780A CN201611061193.7A CN201611061193A CN106761780A CN 106761780 A CN106761780 A CN 106761780A CN 201611061193 A CN201611061193 A CN 201611061193A CN 106761780 A CN106761780 A CN 106761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deformation
steel strand
strand wires
tens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611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61780B (zh
Inventor
魏纲
王永安
王霄
朱田宇
林雄
邢建见
陆世杰
俞国骅
宋宥整
许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ZUCC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ZU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ZUCC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ZUCC
Priority to CN2016110611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61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61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1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61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1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08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preformed concrete slabs
    • E21D11/083Methods or devices for joining adjacent concrete seg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隧道盾构的隧道管片内均匀布设隧道变形监测点,基于变形监测数据监测当前隧道变形状态;步骤2)在待修复隧道断面两侧分别施作隔离桩,限制隧道周围土体沿隧道横断面方向的位移变形;步骤3)在工程条件可以满足的情况下先卸载部分隧道上方土体,以使隧道修复更容易完成;步骤4)在隧道径向两侧端的隧道管片上的螺丝栓位置处安装钢绞线Ⅰ后,采用四根钢绞线Ⅱ连接形成一结点后与一根钢绞线Ⅲ相连,且在该钢绞线Ⅲ与张拉设备相连;通过张拉装置在隧道内部张拉隧道两侧来恢复隧道的变形。采用专利方法,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在隧道盾构隧道变形修复中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隧道盾构隧道的修复均为在隧道管片产生破损后采用明挖法施工。这种修复存在以下问题:
1)修复发生在隧道管片破损之后,是一种被动修复,不能在隧道管片达到临界变形点之前及时修复防止隧道管片发生破坏。
2)采用明挖法施工,需要挖出隧道迎土面上方土体,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3)上覆土体挖除属于卸载过程,会造成隧道局部上浮变形,对隧道的结构稳定性不利。
4)明挖法在城市闹区等敏感地带难以实施,施工风险较大。
5)隧道本身变形修复困难,尤其是水平直径变大(即横椭圆变形)难以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设计了以下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包括一种利用围压及内部张拉修复隧道变形的装置,该利用围压及内部张拉修复隧道变形的装置包括若干个隧道变形监测点、两根隔离桩、两根注浆体、张拉设备和钢绞线,在隧道盾构内侧壁面上拼接有多块隧道管片,在每块隧道管片上固定设有若干个能够与螺丝栓相配合连接的螺孔,相邻两块隧道管片之间通过螺丝栓拼接成一体;位于隧道盾构内侧壁面的径向两端的隧道管片能够通过钢绞线连接,且在该钢绞线与张拉设备相连;在盾构隧道管片内均匀布设若干个隧道变形监测点;所述两根隔离桩以及两根注浆体分别设置于隧道盾构外侧两边,且两根注浆体位于两根隔离桩之间;位于两根注浆体末端的两个液浆点分别朝向隧道盾构外侧壁面,且该两个液浆点位于隧道盾构内侧壁面的同一径向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钢绞线分为钢绞线Ⅰ、钢绞线Ⅱ和钢绞线Ⅲ,相邻四块隧道管片上分别通过一根钢绞线Ⅰ固定连接在各自隧道管片的两个螺孔之间,该相邻四块隧道管片上的四根钢绞线Ⅰ分别通过一根钢绞线Ⅱ连接形成一结点后与一根钢绞线Ⅲ相连。
利用本专利的装置对隧道变形进行修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隧道盾构的隧道管片内均匀布设隧道变形监测点,基于变形监测数据监测当前隧道变形状态,监测点如图1中1所示;
步骤2:在待修复隧道断面两侧分别施作隔离桩,限制隧道周围土体沿隧道横断面方向的位移变形,隔离桩如图1中2所示;
步骤3:在工程条件可以满足的情况下先卸载部分隧道上方土体,以使隧道修复更容易完成;
步骤4:在隧道径向两侧端的隧道管片上的螺丝栓位置处安装钢绞线Ⅰ后,采用四根钢绞线Ⅱ连接形成一结点后与一根钢绞线Ⅲ相连,且在该钢绞线Ⅲ与张拉设备相连;通过张拉装置在隧道内部张拉隧道两侧来恢复隧道的变形。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根据隧道变形模式,将隧道管片对应位置处的螺丝栓按照4个螺丝栓对应一根钢绞线Ⅰ的模式安装钢绞线Ⅰ,根据不同工程可以选用不同的钢绞线Ⅰ安装形式,选择不同的螺丝栓来固定钢绞线Ⅰ,钢绞线Ⅰ安装形式如图2附图(a),(b),(c)所示,各安装形式对应需要卸下的螺丝栓如图2附图(a),(b),(c)中的6所示。
(2)选择好安装模式后,首先将对应的螺丝栓卸下,然后已选择的钢绞线Ⅰ安装形式,将钢绞线Ⅰ从与隧道管片横向平行的顶部左侧螺孔中穿入,于顶部右侧螺孔中穿出并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穿入右侧螺孔、下侧螺孔、左侧螺孔,最后在左上方将钢绞线Ⅰ打结,最后形成图2中钢绞线Ⅰ形式。再用四根钢绞线Ⅱ分别在图2中各附图中的A、B、C、D四处将已打结的钢绞线Ⅰ拉住,拉到离隧道中心三分之一R处(R为隧道半径),再用最后一根钢绞线Ⅲ将这四根钢绞线Ⅱ固定,并拉至隧道中心以便于对钢绞线Ⅰ进行均匀地张拉,钢绞线Ⅲ为最后与张拉设备连接的钢绞线。
需要注意的是,隧道在地面堆积荷载作用下变形分为三种基本变形形态,即右侧受压变形、垂直受压变形及左侧受压变形。对于不同的变形椭圆应选择不同的钢绞线在隧道中的安装方位,三种情况对应的钢绞线安装方位见图3。图3中A、B、C、D为四根钢绞线Ⅱ与钢绞线Ⅰ固定的位置,钢绞线Ⅲ为最后与张拉设备连接的钢绞线。
(3)安装钢绞线后,采用液压千斤顶,高压柱塞液压泵(ZB4-500),高压连接油管,液压表四种装置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具体过程为:手动关闭ZB4-500油泵截止阀,适当调节节流阀以控制向千斤顶张拉油缸注油加压的速度,在可控加压的条件下,开始张拉钢绞线。
(4)同时,针对隧道的横椭圆变形状态,在隧道变形椭圆的长轴轴线上,接近隧道管片变形位置处对土体进行高压注浆。通过对隧道盾构隧道待修复断面周围土体进行高压注浆增大土体应力,从而恢复隧道的变形。隧道管片如图1中3所示,注浆体如图1中4所示,混凝土液浆如图1中5所示。
在隧道的三种基本变形形态下,对于不同的变形椭圆仍应选择不同的注浆点,对于右侧受压变形,为修复隧道变形同时抵消一部分隧道沉降,应将注浆点位置设置在隧道断面右下方;同理,左侧受压变形则将注浆点设置在隧道断面的左下方;对于垂直受压变形,为避免隧道产生侧移变形应同时在隧道断面两侧进行高压注浆。以上三种变形形态修复注浆点均应分布在隧道变形椭圆的长轴直线上,三种情况对应的注浆点见图4。
用注浆体进行高压注浆处理后,注浆点位置附近的土体开始膨胀,但在两侧隔离桩的限制作用下,地基土反力增大作用在膨胀的土体上使得土体位移受到限制,导致局部膨胀土体受到挤压,这个反压作用反作用在变形的隧道上,同时结合隧道断面变形监测数据合理控制注浆压力,即可对隧道断面变形进行修复。在注浆的同时,通过控制内部千斤顶张拉钢绞线对隧道变形进行控制。高压注浆和张拉共同修复隧道的变形。
确定合适的注浆位置之后,在高压注浆修复隧道变形时,应基于隧道断面变形监测数据,实时调整注浆压力及千斤顶张拉注油加压速度,对隧道变形进行针对性修复,使隧道变形修复处于可控状态。在隧道进行高压注浆修复及内部张拉修复的同时,应同时检测隧道当前的变形状态,注浆速度和注浆量应参考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实时调整,确保隧道变形修复效果,修复完成后将注浆孔进行封堵。
同时,在修复完成后,应将将钢绞线从隧道管片上卸下,并将各螺丝栓恢复原位并紧实。若修复开始时有卸载,则在修复完成时,采用内张钢圈加固隧道,并进行回填。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装置简单且操作容易实施,实用性强,施工风险小,且无需开挖隧道结构迎土面,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在隧道盾构隧道变形修复中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盾构隧道变形高压注浆修复横断面图;
图2(a)、2(b)、2(c)分别为隧道管片上钢绞线安装对应的管片螺丝栓正视图;
图3三种隧道变形形态(右侧受压形变、垂直受压形变、左侧受压形变)内部张拉修复横断面图;
图4三种隧道变形形态(右侧受压形变、垂直受压形变、左侧受压形变)及相应高压注浆点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围压及内部张拉修复隧道变形的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包括若干个隧道变形监测点1、两根隔离桩2、两根注浆体4、张拉设备和钢绞线,在隧道盾构内侧壁面上拼接有多块隧道管片3,在每块隧道管片3上固定设有若干个能够与螺丝栓6相配合连接的螺孔,相邻两块隧道管片3之间通过螺丝栓6拼接成一体;位于隧道盾构内侧壁面的径向两端的隧道管片3能够通过钢绞线连接,且在该钢绞线与张拉设备相连;在盾构隧道管片3内均匀布设若干个隧道变形监测点1;所述两根隔离桩2以及两根注浆体4分别设置于隧道盾构外侧两边,且两根注浆体4位于两根隔离桩2之间;位于两根注浆体4末端的两个液浆点5分别朝向隧道盾构外侧壁面,且该两个液浆点5位于隧道盾构内侧壁面的同一径向两端。
其中:所述钢绞线分为钢绞线Ⅰ7、钢绞线Ⅱ8和钢绞线Ⅲ9,相邻四块隧道管片3上分别通过一根钢绞线Ⅰ7固定连接在各自隧道管片3的两个螺孔之间,该相邻四块隧道管片3上的四根钢绞线Ⅰ7分别通过一根钢绞线Ⅱ8连接形成一结点后与一根钢绞线Ⅲ9相连。
利用本专利的装置对隧道变形进行修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隧道盾构的隧道管片3内均匀布设隧道变形监测点1,基于变形监测数据监测当前隧道变形状态,监测点如图1中1所示;
步骤2:在待修复隧道断面两侧分别施作隔离桩2,限制隧道周围土体沿隧道横断面方向的位移变形,隔离桩2如图1中2所示;
步骤3:在工程条件可以满足的情况下先卸载部分隧道上方土体,以使隧道修复更容易完成;
步骤4:在隧道径向两侧端的隧道管片3上的螺丝栓位置处安装钢绞线Ⅰ7后,采用四根钢绞线Ⅱ8连接形成一结点后与一根钢绞线Ⅲ9相连,且在该钢绞线Ⅲ9与张拉设备相连;通过张拉装置在隧道内部张拉隧道两侧来恢复隧道的变形。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根据隧道变形模式,将隧道管片3对应位置处的螺丝栓按照4个螺丝栓对应一根钢绞线Ⅰ7的模式安装钢绞线Ⅰ7,根据不同工程可以选用不同的钢绞线Ⅰ7安装形式,选择不同的螺丝栓来固定钢绞线Ⅰ7,钢绞线Ⅰ7安装形式如图2附图(a),(b),(c)所示,各安装形式对应需要卸下的螺丝栓如图2附图(a),(b),(c)中的6所示。
2选择好安装模式后,首先将对应的螺丝栓卸下,然后已选择的钢绞线Ⅰ7安装形式,将钢绞线Ⅰ7从与隧道管片3横向平行的顶部左侧螺孔中穿入,于顶部右侧螺孔中穿出并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穿入右侧螺孔、下侧螺孔、左侧螺孔,最后在左上方将钢绞线Ⅰ7打结,最后形成图2中钢绞线Ⅰ7形式。再用四根钢绞线Ⅱ8分别在图2中各附图中的A、B、C、D四处将已打结的钢绞线Ⅰ7拉住,拉到离隧道中心三分之一R处(R为隧道半径),再用最后一根钢绞线Ⅲ9将这四根钢绞线Ⅱ8固定,并拉至隧道中心以便于对钢绞线Ⅰ7进行均匀地张拉,钢绞线Ⅲ9为最后与张拉设备连接的钢绞线。
需要注意的是,隧道在地面堆积荷载作用下变形分为三种基本变形形态,即右侧受压变形、垂直受压变形及左侧受压变形。对于不同的变形椭圆应选择不同的钢绞线在隧道中的安装方位,三种情况对应的钢绞线安装方位见图3。图3中A、B、C、D为四根钢绞线Ⅱ8与钢绞线Ⅰ7固定的位置,钢绞线Ⅲ9为最后与张拉设备连接的钢绞线。
3安装钢绞线后,采用液压千斤顶,高压柱塞液压泵(ZB4-500),高压连接油管,液压表四种装置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具体过程为:手动关闭ZB4-500油泵截止阀,适当调节节流阀以控制向千斤顶张拉油缸注油加压的速度,在可控加压的条件下,开始张拉钢绞线。
4同时,针对隧道的横椭圆变形状态,在隧道变形椭圆的长轴轴线上,接近隧道管片3变形位置处对土体进行高压注浆。通过对隧道盾构隧道待修复断面周围土体进行高压注浆增大土体应力,从而恢复隧道的变形。隧道管片3如图1中3所示,注浆体如图1中4所示,混凝土液浆如图1中5所示。
在隧道的三种基本变形形态下,对于不同的变形椭圆仍应选择不同的注浆点,对于右侧受压变形,为修复隧道变形同时抵消一部分隧道沉降,应将注浆点位置设置在隧道断面右下方;同理,左侧受压变形则将注浆点设置在隧道断面的左下方;对于垂直受压变形,为避免隧道产生侧移变形应同时在隧道断面两侧进行高压注浆。以上三种变形形态修复注浆点均应分布在隧道变形椭圆的长轴直线上,三种情况对应的注浆点见图4。
用注浆体进行高压注浆处理后,注浆点位置附近的土体开始膨胀,但在两侧隔离桩2的限制作用下,地基土反力增大作用在膨胀的土体上使得土体位移受到限制,导致局部膨胀土体受到挤压,这个反压作用反作用在变形的隧道上,同时结合隧道断面变形监测数据合理控制注浆压力,即可对隧道断面变形进行修复。在注浆的同时,通过控制内部千斤顶张拉钢绞线对隧道变形进行控制。高压注浆和张拉共同修复隧道的变形。
确定合适的注浆位置之后,在高压注浆修复隧道变形时,应基于隧道断面变形监测数据,实时调整注浆压力及千斤顶张拉注油加压速度,对隧道变形进行针对性修复,使隧道变形修复处于可控状态。在隧道进行高压注浆修复及内部张拉修复的同时,应同时检测隧道当前的变形状态,注浆速度和注浆量应参考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实时调整,确保隧道变形修复效果,修复完成后将注浆孔进行封堵。
同时,在修复完成后,应将将钢绞线从隧道管片3上卸下,并将各螺丝栓恢复原位并紧实。若修复开始时有卸载,则在修复完成时,采用内张钢圈加固隧道,并进行回填。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装置简单且操作容易实施,实用性强,施工风险小,且无需开挖隧道结构迎土面,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在隧道盾构隧道变形修复中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利用围压及内部张拉修复隧道变形的装置,该利用围压及内部张拉修复隧道变形的装置包括若干个隧道变形监测点、两根隔离桩、两根注浆体、张拉设备和钢绞线,在隧道盾构内侧壁面上拼接有多块隧道管片,在每块隧道管片上固定设有若干个能够与螺丝栓相配合连接的螺孔,相邻两块隧道管片之间通过螺丝栓拼接成一体;位于隧道盾构内侧壁面的径向两端的隧道管片能够通过钢绞线连接,且在该钢绞线与张拉设备相连;在盾构隧道管片内均匀布设若干个隧道变形监测点;所述两根隔离桩以及两根注浆体分别设置于隧道盾构外侧两边,且两根注浆体位于两根隔离桩之间;位于两根注浆体末端的两个液浆点分别朝向隧道盾构外侧壁面,且该两个液浆点位于隧道盾构内侧壁面的同一径向两端;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隧道盾构的隧道管片内均匀布设隧道变形监测点,基于变形监测数据监测当前隧道变形状态;
步骤2:在待修复隧道断面两侧分别施作隔离桩,限制隧道周围土体沿隧道横断面方向的位移变形;
步骤3:在工程条件可以满足的情况下先卸载部分隧道上方土体,以使隧道修复更容易完成;
步骤4:在隧道径向两侧端的隧道管片上的螺丝栓位置处安装钢绞线Ⅰ后,采用四根钢绞线Ⅱ连接形成一结点后与一根钢绞线Ⅲ相连,且在该钢绞线Ⅲ与张拉设备相连;通过张拉装置在隧道内部张拉隧道两侧来恢复隧道的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根据隧道变形模式,将隧道管片对应位置处的螺丝栓按照4个螺丝栓对应一根钢绞线Ⅰ的模式安装钢绞线Ⅰ,根据不同工程可以选用不同的钢绞线Ⅰ安装形式,选择不同的螺丝栓来固定钢绞线Ⅰ;
(2)选择好安装模式后,首先将对应的螺丝栓卸下,然后已选择的钢绞线Ⅰ安装形式,将钢绞线Ⅰ从与隧道管片横向平行的顶部左侧螺孔中穿入,于顶部右侧螺孔中穿出并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穿入右侧螺孔、下侧螺孔、左侧螺孔,最后在左上方将钢绞线Ⅰ打结;再用四根钢绞线Ⅱ分别与隧道管片上已打结的钢绞线Ⅰ拉住,拉到离隧道中心三分之一隧道半径R处,再用最后一根钢绞线Ⅲ将这四根钢绞线Ⅱ固定,并拉至隧道中心以便于对钢绞线Ⅰ进行均匀地张拉,钢绞线Ⅲ为最后与张拉设备连接的钢绞线;
其中:隧道在地面堆积荷载作用下变形分为三种基本变形形态,即右侧受压变形、垂直受压变形及左侧受压变形;对于不同的变形椭圆应选择不同的钢绞线在隧道中的安装方位;
(3)安装钢绞线后,采用液压千斤顶,高压柱塞液压泵,高压连接油管,液压表四种装置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具体过程为:手动关闭高压柱塞液压泵,适当调节节流阀以控制向千斤顶张拉油缸注油加压的速度,在可控加压的条件下,开始张拉钢绞线;
(4)同时,针对隧道的横椭圆变形状态,在隧道变形椭圆的长轴轴线上,接近隧道管片变形位置处对土体进行高压注浆;通过对隧道盾构隧道待修复断面周围土体进行高压注浆增大土体应力,从而恢复隧道的变形;
在隧道的三种基本变形形态下,对于不同的变形椭圆仍应选择不同的注浆点,对于右侧受压变形,为修复隧道变形同时抵消一部分隧道沉降,应将注浆点位置设置在隧道断面右下方;同理,左侧受压变形则将注浆点设置在隧道断面的左下方;对于垂直受压变形,为避免隧道产生侧移变形应同时在隧道断面两侧进行高压注浆;以上三种变形形态修复注浆点均应分布在隧道变形椭圆的长轴直线上;
用注浆体进行高压注浆处理后,注浆点位置附近的土体开始膨胀,但在两侧隔离桩的限制作用下,地基土反力增大作用在膨胀的土体上使得土体位移受到限制,导致局部膨胀土体受到挤压,这个反压作用反作用在变形的隧道上,同时结合隧道断面变形监测数据合理控制注浆压力,即可对隧道断面变形进行修复;在注浆的同时,通过控制内部千斤顶张拉钢绞线对隧道变形进行控制;高压注浆和张拉共同修复隧道的变形;
确定合适的注浆位置之后,在高压注浆修复隧道变形时,应基于隧道断面变形监测数据,实时调整注浆压力及千斤顶张拉注油加压速度,对隧道变形进行针对性修复,使隧道变形修复处于可控状态;在隧道进行高压注浆修复及内部张拉修复的同时,应同时检测隧道当前的变形状态,注浆速度和注浆量应参考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实时调整,确保隧道变形修复效果,修复完成后将注浆孔进行封堵;
同时,在修复完成后,应将将钢绞线从隧道管片上卸下,并将各螺丝栓恢复原位并紧实;若修复开始时有卸载,则在修复完成时,采用内张钢圈加固隧道,并进行回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分为钢绞线Ⅰ、钢绞线Ⅱ和钢绞线Ⅲ,相邻四块隧道管片上分别通过一根钢绞线Ⅰ固定连接在各自隧道管片的两个螺孔之间,该相邻四块隧道管片上的四根钢绞线Ⅰ分别通过一根钢绞线Ⅱ连接形成一结点后与一根钢绞线Ⅲ相连。
CN201611061193.7A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 Active CN106761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1193.7A CN106761780B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1193.7A CN106761780B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1780A true CN106761780A (zh) 2017-05-31
CN106761780B CN106761780B (zh) 2019-01-08

Family

ID=58913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61193.7A Active CN106761780B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6178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5351A (zh) * 2017-12-29 2018-04-27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盾构隧道环缝变形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9488332A (zh) * 2018-12-12 2019-03-19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型盾构隧道管片内力检测方法
CN109882195A (zh) * 2019-03-27 2019-06-14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装配式大断面矩形顶管管节及施工方法
CN110159300A (zh) * 2019-04-29 2019-08-23 同济大学 一种盾构隧道修复加固平台及加固方法
CN110578329A (zh) * 2019-08-26 2019-12-17 天津大学 利用索锚和地面锚固梁控制隧道变形的装置及方法
CN110578330A (zh) * 2019-08-26 2019-12-17 天津大学 利用索锚和坑外地连墙控制隧道变形的装置及方法
CN111648775A (zh) * 2020-05-20 2020-09-11 中铁四院集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盾构隧道横向变形的整治方法及其整治工具
CN114263468A (zh) * 2021-12-24 2022-04-01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盾构隧道收敛变形的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9894A (ja) * 1991-08-30 1993-03-09 Penta Ocean Constr Co Ltd トンネル覆工用吹付けコンクリートの厚み管理システム
JPH1031140A (ja) * 1996-07-17 1998-02-03 Fujikura Ltd 空気圧送引き込み用ケーブル
JPH1181879A (ja) * 1997-09-04 1999-03-26 Kajima Corp Tbm壁面画像解析装置及び画像解析法
CN101089335A (zh) * 2006-06-16 2007-12-19 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 预应力钢丝绳抗弯加固混凝土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N102767194A (zh) * 2012-07-13 2012-11-07 河海大学 一种锚索法处治运营地铁隧道沉降的施工方法
CN103306282A (zh) * 2013-06-13 2013-09-18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分段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桩及施工方法
CN103790598A (zh) * 2014-02-12 2014-05-14 同济大学 一种盾构隧道纵向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管片的制备方法
CN104632234A (zh) * 2014-12-26 2015-05-20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管间距断面的矩形顶管施工方法
CN105370290A (zh) * 2015-11-03 2016-03-02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隧道的纠偏加固方法
CN105484752A (zh) * 2015-12-08 2016-04-13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铁运营隧道的地面纠偏回调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9894A (ja) * 1991-08-30 1993-03-09 Penta Ocean Constr Co Ltd トンネル覆工用吹付けコンクリートの厚み管理システム
JPH1031140A (ja) * 1996-07-17 1998-02-03 Fujikura Ltd 空気圧送引き込み用ケーブル
JPH1181879A (ja) * 1997-09-04 1999-03-26 Kajima Corp Tbm壁面画像解析装置及び画像解析法
CN101089335A (zh) * 2006-06-16 2007-12-19 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 预应力钢丝绳抗弯加固混凝土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N102767194A (zh) * 2012-07-13 2012-11-07 河海大学 一种锚索法处治运营地铁隧道沉降的施工方法
CN103306282A (zh) * 2013-06-13 2013-09-18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分段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桩及施工方法
CN103790598A (zh) * 2014-02-12 2014-05-14 同济大学 一种盾构隧道纵向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管片的制备方法
CN104632234A (zh) * 2014-12-26 2015-05-20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管间距断面的矩形顶管施工方法
CN105370290A (zh) * 2015-11-03 2016-03-02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隧道的纠偏加固方法
CN105484752A (zh) * 2015-12-08 2016-04-13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铁运营隧道的地面纠偏回调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纲 等: "盾构开挖引起建筑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 《现代隧道技术》 *
魏纲 等: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机理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5351A (zh) * 2017-12-29 2018-04-27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盾构隧道环缝变形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7965351B (zh) * 2017-12-29 2019-06-28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盾构隧道环缝变形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9488332A (zh) * 2018-12-12 2019-03-19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型盾构隧道管片内力检测方法
CN109488332B (zh) * 2018-12-12 2022-03-25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型盾构隧道管片内力检测方法
CN109882195A (zh) * 2019-03-27 2019-06-14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装配式大断面矩形顶管管节及施工方法
CN110159300A (zh) * 2019-04-29 2019-08-23 同济大学 一种盾构隧道修复加固平台及加固方法
CN110578329A (zh) * 2019-08-26 2019-12-17 天津大学 利用索锚和地面锚固梁控制隧道变形的装置及方法
CN110578330A (zh) * 2019-08-26 2019-12-17 天津大学 利用索锚和坑外地连墙控制隧道变形的装置及方法
CN111648775A (zh) * 2020-05-20 2020-09-11 中铁四院集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盾构隧道横向变形的整治方法及其整治工具
CN114263468A (zh) * 2021-12-24 2022-04-01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盾构隧道收敛变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1780B (zh) 201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1780A (zh) 一种地面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变形修复方法
CN106401645B (zh) 一种基于钻孔卸压的深部高应力巷道卸压支护协调控制方法
CN103245563B (zh) 下沉式管片试验平台
CN103573276B (zh) 一种动态化注浆方法
CN101701646B (zh) 地下管道的泥水平衡式拉管施工方法
CN207245717U (zh) 一种利用围压及内部张拉修复隧道变形的装置
CN108222015A (zh) 一种采用主动式隔离桩控制基坑开挖影响的装置及方法
CN109898521A (zh) 一种用于基坑阳角的桩锚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700842A (zh) 一种适用于盾构端头富水砂层段的超前注浆加固方法
CN111350215A (zh) 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微创修复方法
CN105156114A (zh) 一种交岔点处巷道的扩修及加固方法
CN105605335A (zh) 一种用于顶进施工的大口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CN104264679A (zh) 一种输电铁塔基础大口径水下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09024669B (zh) 一种钢套箱对拉施工管沟方法
CN106120811A (zh) 一种基坑周边预防变形和纠偏施工方法
CN113339064B (zh) 一种通过柔体膨胀调控隧道矢量变形的多维主动控制方法
CN105544547A (zh) 一种覆盖式分段加固填土及软土地层装置及方法
CN105065774A (zh) 一种地下管道支接施工方法
CN116122260A (zh) 一种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的施工方法
CN106337418A (zh) 一种狭小区域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CN214994477U (zh) 一种基坑内管道改迁结构
CN114542116A (zh) 一种嚢袋注浆修复盾构隧道服役姿态的方法
CN112502731B (zh) 富水砂层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地层预加固结构及方法
CN204112325U (zh) 一种用于锚杆静压桩压桩装置
CN113202123A (zh) 高跨度断面强岩溶充填物处理施工方法及帷幕防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