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46779A - 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由其制备的水泥 - Google Patents

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由其制备的水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46779A
CN106746779A CN201611208497.1A CN201611208497A CN106746779A CN 106746779 A CN106746779 A CN 106746779A CN 201611208497 A CN201611208497 A CN 201611208497A CN 106746779 A CN106746779 A CN 106746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
binder materials
electroplating sludge
cement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084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长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12084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467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46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67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7/00Hydraulic cements
    • C04B7/14Cements containing slag
    • C04B7/147Metallurgical sla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7/00Hydraulic cements
    • C04B7/36Manufacture of hydraulic cements in general
    • C04B7/43Heat treatment, e.g. precalcining, burning, melting; Cooling
    • C04B7/44Burning; Mel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10Production of cement,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Cement grin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10Production of cement,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Cement grinding
    • Y02P40/121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由其制备的水泥,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胶凝材料由原料与水混合后煅烧得,原料包括60‑90wt%的第一原料以及10‑40wt%的第二原料,第一原料由电镀污泥经烘干粉碎得,第二原料由钢渣经烘干粉碎得,其利用工业废渣对电镀污泥进行有效处理利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备取原料、加水搅拌成料球并将料球煅烧后冷却,工艺简单、能耗低、原料处理完全。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包括4‑6wt%的二水石膏、65‑90wt%的水泥熟料及5‑30wt%的胶凝材料,抗压强度高。胶凝材料制备水泥中的应用,能充分利用电镀污泥的潜在价值。

Description

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由其 制备的水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由其制备的水泥。
背景技术
电镀行业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行业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加工行业,而电镀过程产生的电镀污泥富集了电镀废水中的几乎所有元素,其中包括大量的有害重金属元素。电镀污泥是金属表面处理后的电镀废水经污水处理后排出的污泥,其含有大量电镀废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且电镀污泥的生产量大,其直接排放污染严重,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进一步资源化处理。
现有技术中对电镀污泥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处理、焚烧处理以及固化处理。填埋处理操作简单但是投资高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焚烧处理的减量化效果好,但是在焚烧过程中还存在产生飞灰及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固化处理技术能够降低有毒物质的滤出率,可以用来处理重金属含量比较高的污泥,但是其产生的固化体仍要堆存或者填埋,需占据大量的土地和空间,不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外,上述处理方法还存在处理后产物无法再利用的问题。
由于电镀污泥产量巨大,为了充分利用电镀污泥资源,国内外研究者有将电镀污泥用于生产建筑胶凝材料石膏超细填料,实现污泥资源的再利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利用电镀污泥再生产其能耗高,且生产的材料强度不高,其稳定性不高,存在电镀污泥中的有害物质特别是重金属元素重新溶于水中造成二次污染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利用电镀污泥及钢渣作原料,利用工业废渣对电镀污泥进行有效处理及循环再利用;其强度高、稳定性好,能够防止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能耗低,原料处理完全且产品附加值高。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胶凝材料制备水泥中的应用,其能够充分利用电镀污泥及钢渣等工业废物的潜在价值,实现废物循环利用。同时,其能够降低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进一步降低水泥的成本,同时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其生产成本低,抗压性能优良,可广泛应用于道路及民用建筑等工程建设中。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由原料与水混合后煅烧制得,原料包括60-90wt%的第一原料以及10-40wt%的第二原料,第一原料由电镀污泥经烘干后粉碎制得,第二原料由钢渣经烘干后粉碎制得。
本发明提出一种上述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备取第一原料及第二原料,加水搅拌成料球,将料球于1000-1100℃煅烧0.5-1h,冷却后粉碎。
本发明提出一种上述胶凝材料制备水泥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包括:4-6wt%的二水石膏、65-90wt%的水泥熟料以及5-30wt%的上述的胶凝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利用电镀污泥及钢渣作原料,采用工业废渣对电镀污泥进行有效处理及循环再利用,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钢渣和电镀污泥在煅烧过程中能够形成硅酸二钙等矿物,硅酸二钙由γ相转化为β相并与金属氧化物等形成固溶体,增加了胶凝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上述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只需要对原料进行粉碎及煅烧等操作,且煅烧周期短,煅烧过程无固体废物等排出,其原料处理完全,工艺简单、能耗低。利用该胶凝材料部分替代水泥熟料,充分利用了电镀污泥的潜在价值。其制备的水泥生产成本低,抗压性能优良,由于污泥的生产量大,而水泥在建筑业等行业的需求量也大,该水泥能够广泛应用于道路及民用建筑等工程建设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8提供的胶凝材料的XRD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水泥以及该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由原料与水混合后煅烧制得,原料包括60-90wt%的第一原料以及10-40wt%的第二原料,第一原料由电镀污泥经烘干后粉碎制得,第二原料由钢渣经烘干后粉碎制得。
本发明中,电镀污泥的成分含量高,其污泥使用和处理量大。钢渣为钢铁厂排出的固体废弃物,采用电镀污泥和钢渣作为原料,有效利用工业废渣对电镀污泥进行处理及利用。
钢渣在煅烧过程中能够与电镀污泥中的结构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官能团,与采用单一的电镀污泥进行煅烧相比,煅烧产物除了含有无水硫酸钙以外,还生成了硅酸二钙(2CaO·SiO2),其水化热小,加速了胶凝材料的水化发应。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原料的含量为20-40wt%,更优的为20-30wt%。经研究人发现,当该胶凝材料中第二原料的含量为30wt%左右的时候,钢渣和电镀污泥之间的反应更充分,制得的胶凝材料的抗压性能最佳。
将电镀污泥和钢渣分别进行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或分体细度为80μm方孔筛筛余量为3%以下,便于钢渣和电镀污泥充分混匀,使原料在煅烧过程中能够充分反应。
上述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备取第一原料及第二原料,加水搅拌成料球,将料球于1000-1100℃煅烧0.5-1h,冷却后粉碎。
本发明提供的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只需要将原料进行烘干、粉碎后混匀再进行煅烧,其工艺简单、能耗低。其煅烧时间仅为0.5-1h,生产周期短、效率高。在制备过程中无固体废渣等排出,其对电镀污泥及钢渣等废弃物的处理完全。
在煅烧过程中,料球在高温条件下充分进行化学反应,对污泥产生腐蚀作用,破坏污泥中有害物质的原有结构;此外,污泥中残余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固溶于晶格之中,防止其产生二次污染。
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1中1为Fe2O3,2为2CaO·SiO2,3为CaSO4,4为石英,5为5CaO·MgO·Cr2O3·Al2O3·Fe2O3。煅烧过程中,在温度为达到约800℃时,电镀污泥与钢渣中的CaO和SiO2反应生成硅酸二钙(2CaO·SiO2)等矿物,同时钢渣中γ-2CaO·SiO2晶型转变为β相。原料生成铝酸盐(CaO·Al2O3、12CaO·7Al2O3、3CaO·Al2O3)、铁酸盐(CaO·Fe2O3)、铜酸盐(CaO·2CuO和2CaO·CuO)和铬酸盐(CaO·Cr2O3)。由于物料中含有大量的Fe2O3以及Cu、Zn等微量元素起到助熔剂的作用,使焚烧过程的液相温度降低,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物料约900℃时出现液相。温度继续升高到1000℃,煅烧物料的液相量逐渐增多,液相粘度降低,利于反应的进行,2CaO·SiO2与Cr2O3、CuO和Al2O3等物质形成复杂固溶体。β相的2CaO·SiO2与原料中的金属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复杂的固溶体,在冷却过程中对2CaO·SiO2的晶形转变产生抑制作用,使所得的产物中2CaO·SiO2以β相的形式稳定存在,防止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溶于水造成二次污染。
此外,电镀污泥中的3价和6价铬的氧化物也参与煅烧过程中的固相反应。首先是Cr2O3与CaO反应生成铬酸钙(CaO·Cr2O3),然后在高温下CaO·Cr2O3和CrO3进入高温液相中而成为共熔融低共熔物的一部分。Cr2O3进入β-2CaO·SiO2所形成的固溶体,并不影响其水硬性和强度,而且还可以起到稳定β-2CaO·SiO2的作用,阻止β-2CaO·SiO在冷却过程中向γ-2CaO·SiO2转化。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料球的粒径为8-20mm,其能够使原料在煅烧过程中充分反应。为了进一步提高煅烧效率,料球的粒径为10-12mm。
较佳的,在对原料进行煅烧之后,采用快速降温的方法对产物进行冷却。快速冷却过程中,液相转变为玻璃相,污泥中的重金属如CrO3等有害物质于液相中被凝固于玻璃相中,从而抑制了其水溶性,Cr6+的进一步处理消除了二次污染的隐患。
上述的胶凝材料可以用于代替水泥熟料,并用于制备水泥。
以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替代水泥熟料用于进行水泥的制备,其能够充分利用电镀污泥及钢渣等工业废物的潜在价值,实现废弃物处理的同时,对电镀污泥及钢渣等工业废物循环再利用,节约资源,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以胶凝材料代替水泥熟料,能够降低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减小污染,降低水泥的成本。
据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包括:4-6wt%的二水石膏、65-90wt%的水泥熟料以及5-30wt%的上述的胶凝材料。
该胶凝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强度,其制备的水泥也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便于推广和使用,可广泛应用于道路及民用建筑等工程建设中。
较佳的,该胶凝材料在混合前先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使其能够和二水石膏和水泥熟料混合均匀,进一步增强水泥的抗压强度等性能。
此外,经研究人发现,该水泥以胶凝材料部分代替水泥熟料,和采用单一的水泥熟料作为原料相比,其抗压强度更高,其中当该胶凝材料在水泥中的含量为15wt%左右时,其制得的水泥抗压强度更高。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胶凝材料:将电镀污泥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一原料;将钢渣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二原料。称取90kg第一原料和10kg第二原料,加水混合搅拌成粒径为8mm的料球。将料球在100℃条件下烘干后于1000℃保温煅烧0.5h,鼓风冷却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即得。
称取15kg上述胶凝材料、5kg二水石膏以及80kg水泥熟料混合,制得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
实施例2
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胶凝材料:将电镀污泥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一原料;将钢渣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二原料。称取80kg第一原料和20kg第二原料,加水混合搅拌成粒径为10mm的料球。将料球在100℃条件下烘干后于1000℃保温煅烧0.5h,鼓风冷却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即得。
称取15kg上述胶凝材料、5kg二水石膏以及80kg水泥熟料混合,制得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
实施例3
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胶凝材料:将电镀污泥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一原料;将钢渣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二原料。称取70kg第一原料和30kg第二原料,加水混合搅拌成粒径为10mm的料球。将料球在100℃条件下烘干后于1000℃保温煅烧1h,鼓风冷却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即得。
称取5kg上述胶凝材料、5kg二水石膏以及90kg水泥熟料混合,制得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
实施例4
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胶凝材料:将电镀污泥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一原料;将钢渣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二原料。称取70kg第一原料和30kg第二原料,加水混合搅拌成粒径为10mm的料球。将料球在100℃条件下烘干后于1000℃保温煅烧1h,鼓风冷却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即得。
称取10kg上述胶凝材料、5kg二水石膏以及85kg水泥熟料混合,制得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
实施例5
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胶凝材料:将电镀污泥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一原料;将钢渣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二原料。称取70kg第一原料和30kg第二原料,加水混合搅拌成粒径为12mm的料球。将料球在100℃条件下烘干后于1000℃保温煅烧1h,鼓风冷却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即得。
称取15kg上述胶凝材料、5kg二水石膏以及80kg水泥熟料混合,制得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
实施例6
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胶凝材料:将电镀污泥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一原料;将钢渣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二原料。称取70kg第一原料和30kg第二原料,加水混合搅拌成粒径为12mm的料球。将料球在100℃条件下烘干后于1000℃保温煅烧1h,鼓风冷却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即得。
称取20kg上述胶凝材料、5kg二水石膏以及75kg水泥熟料混合,制得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
实施例7
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胶凝材料:将电镀污泥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一原料;将钢渣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二原料。称取70kg第一原料和30kg第二原料,加水混合搅拌成粒径为16mm的料球。将料球在100℃条件下烘干后于1100℃保温煅烧1h,鼓风冷却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即得。
称取30kg上述胶凝材料、5kg二水石膏以及65kg水泥熟料混合,制得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
实施例8
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胶凝材料:将电镀污泥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一原料;将钢渣烘干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制得第二原料。称取60kg第一原料和40kg第二原料,加水混合搅拌成粒径为20mm的料球。将料球在100℃条件下烘干后于1100℃保温煅烧1h,鼓风冷却后粉碎至粒径小于80μm,即得。
称取15kg上述胶凝材料、5kg二水石膏以及80kg水泥熟料混合,制得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
对比例
称取5kg的二水石膏和95kg的水泥熟料混合,制得常规的硅酸盐水泥。
根据《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对实施例1-8及对比例制得的水泥的在3d、7d以及28d时,分别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抗压强度测试表
根据表1可知,将该胶凝材料按照上述比例代替水泥熟料制得的水泥,如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7所示,其抗压强度与纯硅酸盐水泥的抗压强度相当;在其他实施例中,其抗压强度增加。当胶凝材料中由钢渣烘干后粉碎制得的第二原料的含量为30wt%时,使用其制得的水泥的抗压强度更高。同时,当胶凝材料在水泥中的含量小于15wt%时,其制得的水泥抗压强度优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利用电镀污泥及钢渣作原料,利用工业废渣对电镀污泥进行有效处理及循环再利用,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钢渣和电镀污泥在煅烧过程中能够形成硅酸二钙等矿物,硅酸二钙由γ相转化为β相并与金属氧化物等形成固溶体,增加了胶凝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该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只需要对原料进行粉碎及煅烧等,煅烧周期短,煅烧过程无固体废物等排出,其原料处理完全,能够有效消除电镀污泥中含有的大量重金属的危害,工艺简单、能耗低。利用该胶凝材料部分替代水泥熟料,充分利用了电镀污泥的潜在价值。其制备的水泥生产成本低,抗压性能优良,由于污泥的生产量大,而水泥在建筑业等行业的需求量也大,该水泥能够广泛应用于道路及民用建筑等工程建设中。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原料与水混合后煅烧制得,所述原料包括60-90wt%的第一原料以及10-40wt%的第二原料,所述第一原料由电镀污泥经烘干后粉碎制得,所述第二原料由钢渣经烘干后粉碎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60-80wt%的所述第一原料以及20-40wt%的所述第二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70-80wt%的所述第一原料以及20-30wt%的所述第二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料的粒径小于80μm,所述第二原料的粒径小于80μ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备取所述第一原料及所述第二原料,加所述水搅拌成料球,将所述料球于1000-1100℃煅烧0.5-1h,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球的粒径为8-2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球的粒径为10-12mm。
8.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胶凝材料制备水泥中的应用。
9.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水泥,其特征在于,包括:4-6wt%的二水石膏、65-90wt%的水泥熟料以及5-30wt%的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胶凝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5wt%的二水石膏、75-85wt%的水泥熟料以及10-20wt%的所述胶凝材料。
CN201611208497.1A 2016-12-23 2016-12-23 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由其制备的水泥 Pending CN1067467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8497.1A CN106746779A (zh) 2016-12-23 2016-12-23 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由其制备的水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8497.1A CN106746779A (zh) 2016-12-23 2016-12-23 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由其制备的水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46779A true CN106746779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19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08497.1A Pending CN106746779A (zh) 2016-12-23 2016-12-23 利用电镀污泥制备的胶凝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由其制备的水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467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6628A (zh) * 2018-01-29 2018-05-18 盐城工学院 一种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3877A (zh) * 2013-05-15 2013-08-21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复合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2610A (zh) * 2015-02-03 2015-06-10 无锡金园污泥处置新型燃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工业污泥制备成水泥原料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3877A (zh) * 2013-05-15 2013-08-21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复合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2610A (zh) * 2015-02-03 2015-06-10 无锡金园污泥处置新型燃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工业污泥制备成水泥原料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6628A (zh) * 2018-01-29 2018-05-18 盐城工学院 一种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6628B (zh) * 2018-01-29 2020-12-15 盐城工学院 一种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ppiatt et al. Towards carbon-neutral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arbonation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and the future perspective
Zhou et al. Preparation and strength property of autoclaved bricks from electrolytic manganese residue
Guo et al. Durabil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CSA cement-based materials from MSWI fly ash
Jain Effect of nonpozzolanic and pozzolanic mineral admixtures on the hydration behavior of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CN102515588B (zh) 一种生态型胶凝材料
CN104072072B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45232C (zh) 矿山尾矿蒸压砖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76959B (zh) 一种铁系磷酸盐水泥
CN104446364A (zh) 一种电解硫酸锰渣制备陶粒的方法
CN101269928B (zh) 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3846B (zh) 一种用煤泥磷石膏冶金废渣合成陶粒的方法
CN104803655A (zh) 一种利用垃圾焚烧飞灰生产喷射加固用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3086618A (zh) 用于土体固化的建筑垃圾微粉固结剂
Lai et al. Utilization of oil-based mud drilling cuttings wastes from shale gas extraction for cement clinker production
CN103833322A (zh) 一种利用钢渣泥和建筑垃圾生产混凝土人工鱼礁的方法
CN105130220A (zh) 用废弃混凝土和污泥制生态水泥和活性砂的方法
CN102765893A (zh) 利用废渣氟石膏和赤泥制备硫铝酸盐特种水泥熟料的方法
CN108675657A (zh) 一种利用废渣制备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体系熟料的方法
CN105130221A (zh) 综合利用废弃混凝土和污泥制生态熟料的方法
CN112142412A (zh) 气冷非活性钢渣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0492A (zh) 一种镍渣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Duan et al.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blended cement containing high-volume solid waste activated ultrafine powder
CN107902966A (zh) 一种免烧赤泥陶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3107B (zh) 一种免煅烧脱硫石膏基陶粒混凝土多孔砖
CN104496218A (zh) 一种利用铬渣和铬污泥制备活性渣粉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