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45503A - 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45503A CN106745503A CN201611036181.9A CN201611036181A CN106745503A CN 106745503 A CN106745503 A CN 106745503A CN 201611036181 A CN201611036181 A CN 201611036181A CN 106745503 A CN106745503 A CN 1067455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mp oil
- oil water
- conduction part
- drainage system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7/00—Separation of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by thermal diffusion
- B01D17/02—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 B01D17/0208—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7/00—Separation of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by thermal diffusion
- B01D17/02—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 B01D17/0217—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by centrifugal for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7/00—Separation of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by thermal diffusion
- B01D17/12—Auxiliary equipment particularly adapted for use with liquid-separating apparatus, e.g. control circui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油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用于污油水输入的输入部和至少二个用于约束污油水流出方向的引流部,所述输入部和引流部相连通,所述引流部的输出口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布置。在实施应用中,将引流装置装配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内部,约束污油水的流出方向。本发明的引流装置,对流向污油水分离器过滤芯的污油水的流向进行导引,污油水的流向相一致,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动,用利于及时移除过滤芯上集聚的污油滴,并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从而提高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用于约束污油水流向的引流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幅提高,人们在日常的生活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含油污水,如在生活活动中产生的生活污水,餐饮业产生的大量的餐饮污水;再如人们出行游玩所乘坐的船舶产生的船舶污水;又如机修部门产生的清洗污水等等;这些污水中均含有大量的污油。含油污水直接排放必然造成对河道或大海的污染,影响河道生物或海洋生物的正常生长。近年来国家对含油污水的排放标准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要求被排放污油水中的含油量要低于15ppm。因此,一些船舶、餐饮业、机修部门均配备了污油水分离装置,对要排放的污油水进行油水分离处理,使排放污水中的含油量达到排放标准。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仍暴露出不少问题:待处理的污油水在流入过滤芯前未进行油水预分离处理,增加过滤芯的油水分离负荷;待处理的污油水在流入过滤芯时的流向紊乱,不利于过滤芯上的集油及时上浮;因此,导致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不佳,常需要多次循环处理,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对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的流向进行约束导引,污油水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动,污油水流向有序,流向有序的污油水带动过滤芯输入侧上聚集的污油滴同向运动,污油滴碰撞集结成较大的污油滴,污油滴有效浮力增大,有利促进过滤芯上聚集的污油滴及时上浮;同时引流装置对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进行油水预分离处理,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有利于减少过滤芯的过滤负荷,提高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其设计要点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用于污油水输入的输入部12和至少二个用于约束污油水流出方向的引流部13,所述引流部13和输入部12相连通,所述引流部13的输出口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布置。
本发明在应用中,还有如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
作为优先地,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沿水平面方向布置的分流部11,分流部11为主要由侧壁构成的呈环状的中空腔体;所述输入部12的输出口和分流部11的侧壁固定并相连通,所述引流部13的输入口和分流部11的侧壁固定并相连通;所述引流部13的输出口绕分流部11的轴线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布置。
作为优先地,所述输入部12的输出口与分流部11的侧壁相切连通,引流部13的输入口与分流部11的侧壁相切连通;所述输入部12的输出口、引流部13的输出口绕分流部11的轴线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布置。
作为优先地,所述引流部13分布于分流部11的外壁侧或底壁侧;优选地,引流部13的数量为3、4或5个。
作为优先地,所述引流部13被倾斜向下布置,引流部13的输出口低于输入口;优选地,引流部13的输出口部和水平面间夹角1-10度。
作为优先地,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呈喇叭口状的导流筒15,导流筒15直立布置,上端部大于下端部,所述引流部13的输出口被设置于导流筒15的内部,位于导流筒15的上端部。
作为优先地,所述导流筒15的下端部被设置向内延伸的沿其周向环绕一周的内翻边151。
作为优先地,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呈喇叭口状的导流筒15,导流筒15直立布置,上端部小于下端部,所述引流部13的输出口被设置于导流筒15的外部,位于导流筒15的上端部。
作为优先地,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呈圆环状的阻流板16,阻流板16被水平设置于引流部13的输出口的上方,用于阻挡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向上方流动。
作为优先地,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加热部14,用于对所输入的污油水进行加热,所述加热部14设置于分流部11的内部。
本发明的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包括用于污油水输入的输入部12和至少二个用于约束污油水流出方向的引流部13,所述输入部12和引流部13相连通,所述引流部13的输出口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布置。在实施应用中引流装置被装配于污油水分离器过滤芯输入侧的前端。待处理的污油水经输入部12流入,并由引流部13的输出口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出,从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在过滤芯或污油水分离器壳体的阻挡作用下,污油水产生向心加速度,污油水的流向改变,污油水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动,污油水的流向相一致,流向一致的污油水带动污油水分离器过滤芯上聚集的污油滴流动,污油滴经碰撞聚集成较大的污油滴,较大污油滴的有效浮力增大,有助于促进污油滴上浮,及时移除过滤芯上聚集的污油滴,提高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污油水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动,由于油、水的密度不同,相同位置的油、水的向心加速度相同,则油、水间产生了向心力差,污油水流速越高,向心力差越大,向心力差有助于污油水中集结的污油滴沿径向向内流动聚集形成污油区,污水向外流动形成污水区。由于污油的密度小于污水的密度,在重力的作用下,污油区的液体向上流动汇入位于上方的集油区,污水区的液体向下流动,流向过滤芯,实现对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进行油、水的预分离处理,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减少过滤芯的过滤负荷,提高过滤芯的过滤效果。所以,本发明引流装置对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的流向进行导引,污油水有序流动,促进过滤芯上集聚的污油滴上浮,同时对污油水进行油水预分离处理,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有助提高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
有益效果
约束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的流动方向,污油水有序流动,促进过滤芯上集聚的污油滴及时上浮,同时对污油水进行油水预分离处理,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提高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引流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输入部和至少二个引流部,所述引流部的输出口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布置。待处理的污油水经输入部流入,并经由引流部的输出口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出,从引流部流出的污油水在过滤芯或污油水分离器壳体的阻挡作用下,污油水产生向心加速度,污油水的流向改变,污油水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动,污油水的流向一致,流向一致的污油水带动污油水分离器过滤芯上聚集的污油滴流动,污油滴经碰撞聚集成较大的污油滴,较大污油滴的有效浮力增大,有助于促进污油滴上浮,及时移除过滤芯上聚集的污油滴,提高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污油水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动,由于油、水的密度不同,则油、水间产生了向心力差,污油水流速越高,向心力差越大,向心力差促使污油水中集结的污油滴沿径向向内流动聚集形成污油区,污水向外流动形成污水区,在重力的作用下,污油区向上流动汇入位于上方的集油区,污水区向下流动,流向过滤芯,实现对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进行油、水的预分离处理,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减少过滤芯的过滤负荷,提高过滤芯的过滤效果。因而,本发明引流装置对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的流向进行导引,污油水有序流动,促进过滤芯上集聚的污油滴上浮,同时对污油水进行油水预分离处理,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有利于提高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引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2图1中引流装置的俯视图(阻流板未画出)。
图3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引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4图3中引流装置的俯视图(阻流板未画出)。
图5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引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6图5中引流装置的A-A方向视图。
图7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引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8内置引流装置的污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引流装置,11-分流部,12-输入部,13-引流部,14-加热部,15-导流筒,16-阻流板,17-温度传感器,100-污油水分离器,101-壳体,102-过滤芯,1021-第一过滤芯,1022-第二过滤芯,1023-第三过滤芯,A-第一分离室,B-第二分离室,C-第三分离室,103-隔板,104-污油水输入口,105-排油口,105a-第一排油口,105b-第二排油口,105c-第三排油口,106-排水口,107-抽气口,108-测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如图1-图2所示,所述引流装置10包括分流部11、输入部12、引流部13、加热部14、导流筒15、阻流板16和温度传感器17。分流部11为由侧壁构成的中空的呈环状的密闭壳体,分流部11内部的空腔用于污油水流通,如其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动。所述分流部11被沿水平面方向布置,如图1所示,即分流部11和水平面平行。所述分流部11的载面呈圆形,方便加工制造;也可以选用椭圆形、方形或其它形状的截面。所述输入部12为由侧壁构成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可以选用管体,用于将待处理的污油水输送到分流部11的空腔内。输入部12的输入口部用于和污油水管道连通,输入部12的输出口部被固定在分流部11的顶侧壁上,输入部12和分流部11相连通,即输入部12位于分流部11的上方。所述输入部12的输出口部绕分流部11的轴线沿逆时针方向(从上向下看)布置,也即是说,输入部12的输出口部(的轴心线)与位于该处的且和分流部11共轴线的柱状面相切,也即是,输入部12的输出口处轴心线的切线和分流部11的位于该处的大半径垂直,如图1所示,所述输入部12的输出口部和纸面垂直,方向向纸内。所述输入部12的输出口部和分流部11的顶侧壁相切连通,连接处平滑过渡,有利减少污油水从输入部12流入分流部时所产生的能量损耗。所述引流部13为由侧壁构成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该引流部13的输入口部大于输出口部,引流部13的截面为圆形,也可以选用椭圆形或方形。所述引流部13的数量为3个,3个引流部13的输出口(即输出口部轴心线)均沿水平面方向布置,引流部13绕分流部11的轴线等间距分布,被设置在分流部11的外侧壁上,如图1、图2所示。3个引流部13的输出口部绕分流部11的轴线沿逆时针方向(从上向下看)布置。进一步地,引流部13的输入口部分别和分流部11的外侧壁相切连通,引流部13和分流部11相连接的区域平滑过渡,无尖角,以减少污油水从分流部11向引流部13流通时的阻力,降低污油水流入引流部13时的动能损耗。所述输入部12的输出口部、引流部13的输出口部绕分流部11的轴线均沿逆时针方向分布,可以被理解为均沿相一致的角方向分布,使得从输入部12的输出口流出的污油水的流动方向、分流部11内污油水的流动方向、引流部13内污油水流动方向以及从引流部13的输出口流出的污油水的流动方向相一致,均沿逆时针方向流动。这样,经输入部12流入的污油水在分流部11内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流到引流部13处的部分污油水,经引流部13流出,所流出的污油水也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有利于减少污油水由于流向不同而产生的动能抵消损耗,以使污油水从引流部13流出时仍然具有较高的流动速度。所述加热部14用于对所输入的污油水进行加热,加热部14选用呈环状的且和分流部11内部空腔相适配的加热管,以减少加热部14对污油水的阻挡,降低污油水流动时的动能损耗。所述加热部14被装配于分流部11的内部,靠近外边侧,有利增强换热,提高加热效率。温度传感器17的检测头穿过分流部11的顶侧壁伸入到分流部11的内部,被密封固定于分流部11的顶侧壁上。加热部14对被输送到分流部11内的污油水进行加热,污油水的温度上升,降低污油水的粘度,减少污油水流动时的粘滞损耗,以及减少污油水和分流部11内壁间的摩擦损耗,污油水在分流部11内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时可以保持较高的动能,使得从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具有更高的流动速度。分流部11内的污油水被加热后,还有利于被乳化的污油滴破乳,促进污油水中的污油滴集聚成较大的污油滴,增强污油水预分离的效果。
所述导流筒15为由侧壁围成的呈喇叭口状的中空壳体,该壳体两端开口,直立布置,如图1所示,即其轴线沿竖直方向。导流筒15上端部的直径大下端部的直径,导流筒15的下端部被设置向内延伸的内翻边151,该内翻边151沿周向环绕一周。所述内翻边151和导流筒15下端部间相连接的区域圆弧过渡,以减少污油水的动能损耗。分流部11的外径小于导流筒15上端部的内径。所述分流部11被设置于导流筒15的上端部,即大端部侧,位于导流筒15的内侧面的内部,分流部11和导流筒15共轴线,引流部13的输出口位于导流筒15的内部。导流筒15对从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进行阻挡约束,污油水产生向心加速度,污油水的流向改变,污油水在导流筒内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导流筒15的内径较小,使污油水具有较高的流速,即产生较大的向心加速度。从上向下,导流筒15的内径逐渐减小,污油水的流速从上向下逐步增大,具有更高的流速,产生更大的向心加速度;导流筒15还延长了污油水在旋转流动中的行程,有效地增加污油水预分离处理的时间,增强油水预分离效果。由于油、水的密度不同,油、水间产生了向心力差,且污油水旋转流速越高,向心力差越大。所产生的向心力差有利于污油水中集结的污油滴向导流筒的轴线侧集聚,形成污油区;以及污水向导流筒的内侧壁侧流动,形成污水区。在重力作用下,该污水区的污油水从导流筒15下端部流出,沿着逆时针方向流动,流向污油水分离器的过滤芯,即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的流向保持一致。流向一致的污油水带动所述过滤芯上聚集的污油滴流动,污油滴经碰撞聚集成较大的污油滴,较大污油滴的有效浮力增大,有助于促进污油滴上浮,及时移除过滤芯上聚集的污油滴,提高污过滤芯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因此,所述导流筒15有利于避免流速较高的污油水直接流向过滤芯,破碎已集聚的污油滴,以及延长污油水沿逆时针方向流动的行程,增加污油水预分离处理的时间,以增强油、水预分离效果,有助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中的含油量,提高过滤芯的过滤性能。
所述阻流板16为呈圆环状的平板,可以被理解为中部具有通孔的圆板。阻流板16的外径和导流筒15的内径配合,其内径小于分流部11的外径。阻流板16被装配于导流筒15上端部,位于分流部11的上方。阻流板16的外圆周边侧和导流筒15的内侧壁相贴合,其下表面和分流部11的顶侧壁相贴合,用于阻挡液体从该区域向上方流通。阻流板16将从引流装置10流出的污油水和位于其上方的集油区分隔开,这样从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中向上流动的部分污油水被阻流板16阻挡,污油水不会沿导流筒15向上流动,不会对位于上方的集油区产生扰动,造成集油区的污油被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携带到污油水里,从而影响污油的聚集以及污油水的分离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引流装置10还可以不包括分流部11,即省去分流部11,使输入部12和引流部13相连通,所述引流部13的输出口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布置,引流部13的输出口端相共平面。
需要再说明的是,所述引流装置10的输入部12的输出口、引流部13的输出口还可以均沿顺时针分布;另外,所述引流部13还可以设置1个、2个或3个以上;其中,当引流部13的数量为3、4、或5个时,引流装置10对污油水进行油水预分离的预分离效果较好;根据需要进行选用;所述环状壳体为圆环状,其也可以采用椭圆环状。
本发明导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引流装置10被装配于分离器过滤芯输入侧的前端,如筒状过滤芯的内部。待处理的污油水被输向引流装置10,并从输入部12流入到分流部11内,在分流部11内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并经由引流部13的输出口沿逆时针方向流出。导流筒15对从引流部13的输出口流出的污油水进行阻挡约束,污油水产生向心加速度,污油水的流向改变,污油水在导流筒15内沿着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动,污油水的流向有序。由于油、水的密度不同,油、水所产生的向心力不同,则油、水间产生了向心力差。所产生的向心力差使得污油水中集结的污油滴向导流筒15的轴线侧集聚,形成污油区;污水向导流筒15的内壁侧流动,形成污水区。在重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小的污油区从下向上流动,密度较大的污水区的从上向下流动,并从导流筒15的下端部流出,流向分离器的过滤芯。导流筒15下端部的内翻边151阻挡流经该区域的污油水,迫使污油水的流动方向改变,使得流经导流筒15下端部的部分污油水沿径向向内(即导流筒的轴线侧)流动,该部分向内流动的污油水在导流筒下端部的中心处汇集,其中一部分污油水向下流出,另一部污油水向上流动,向上流动的污油水促进导流筒15中在其轴线处集聚的密度较小的污油区上浮,汇入位于上部的集油区,从而实现对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进行油、水的预分离处理,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减少过滤芯的过滤负荷,提高过滤芯的过滤效率。同时流向有序的污油水向过滤芯流动,流向有序的污油水带动过滤芯上集聚的污油滴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动,使污油滴经碰撞聚集为较大的污油滴,大污油滴的有效浮力增大,有利促进过滤芯上集聚的污油滴及时上浮,进一步提高过滤芯的过滤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另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引流装置10包括分流部11、输入部12、引流部13、加热部14、导流筒15、阻流板16和温度传感器17。分流部11为由侧壁构成的中空的呈圆环状的密闭壳体,该分流部11被水平布置,如图3所示,即分流部11和水平面平行。所述分流部11的载面呈圆形。所述输入部12为由侧壁构成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用于将待处理的污油水引流到分流部11的空腔内。输入部12的输出口部被固定在分流部11的顶侧壁上,输入部12和分流部11相连通,其还可以被伸入到分流部11的内部。输入部12的输出口部绕分流部11的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从上向下看)布置,输入部12的输出口部和分流部11的侧壁相切连通,即输入部12的输出口与位于该处的且和分流部11共轴线的柱状面相切。所述引流部13为由侧壁构成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该引流部13的输入口部大于输出口部,引流部13的截面为椭圆形,也可以选用圆形或方形。所述引流部13的数量采用3个,引流部13围绕分流部11的轴线等间距分布,被设置在分流部11的外侧壁上,如图3、图4所示。所述3个引流部13的输出口部(即输出口处轴线的切线方向)被倾斜向下布置,引流部13的输出口低于输入口,引流部13的输出口部和水平面间相夹1-15度的锐角,优选3度。所述3个引流部13的输出口绕分流部11的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从上向下看)布置,引流部13的输入口分别和分流部11的外侧壁相切连通,使得引流部13和分流部11相连接的区域平滑过渡,以减少污油水从分流部11向引流部13流通时的阻力,降低经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的动能损耗。所述输入部12的输出口、引流部13的输出口绕分流部11的轴线均沿逆时针方向分布,可以被理解为沿着相一致的角方向分布,使得从输入部12的输出口流出的污油水的流动方向、分流部11内污油水的流动方向、引流部13内污油水流动方向以及从引流部13的输出口流出的污油水的流动方向相一致,均沿顺时针方向流动。这样,经输入部12所输入的污油水在分流部11内沿顺时针方向流动,由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也沿顺时针方向流出,有利于减少污油水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流向不同而产生的动能抵消损耗,以使污油水从引流部13流出时仍然具有较高的流动速度,以提高油、水预分离的效果。所述加热部14,选用呈环状的且和分流部11内部空腔相适配的加热管,以减少加热部对污油水造成的动能量损耗。所述加热部14装配于分流部11的内部,靠近外边侧,有利增强换热,提高加热效率。温度传感器17被密封固定于分流部11的顶侧壁上,温度传感器17的检测头伸入到分流部11的内部。加热部14用于对被输送到分流部11内的污油水进行加热,污油水的温度上升,降低污油水的粘度,减少污油水流动时的粘滞损耗,以及减少污油水和分流部11内壁间的摩擦损耗,污油水在分流部11内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保持较高的动能,使得从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具有更高的流动速度,有利提高污油水的油、水的预分离效果,降低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分流部11内的污油水被加热后,还可以促进污油水中的污油集聚。所述导流筒15为由侧壁构成的呈喇叭口状的壳体,该壳体两端开口,直立布置,在应用中,被同轴装配在柱状过滤芯的外部。导流筒15上端部的直径小于下端部的直径。分流部11的内径大于导流筒15上端部的外径。所述分流部11被设置在导流筒15的上端部,位于导流筒15的外部,如图3所示,所述引流部13的输出口分布于导流筒15的外部,分流部11和导流筒15共轴线。
所述阻流板16为呈圆环状的平板,可理解为中部设有通孔的圆盘。阻流板16的外径与分离器壳体的内径配合,其内径小于分流部11的外径、大于导流筒15的外径。阻流板16被设置于导流筒15上部,位于分流部11的正上方。阻流板16的外圆周边侧和分离器壳体的内侧壁相贴合,其下表面和分流部11的顶侧壁相贴合,用于阻挡液体从该区域向上方流通。阻流板16将从引流装置10流出的污油水和位于上部的集油区分隔开,这样从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中的向上流动的部分污油水被阻流板16阻挡,从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不会沿分离器壳体向上流动,不会对位于上部的集油区产生扰动,造成集油区的污油被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携带到污油水里,从而影响污油的聚集以及污油水的分离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当引流部13被设置在分流部11的内侧壁上时,阻流板16和导流筒15之间设置用于液体流通的间隙,以使位于导流筒15外壁侧的污油区可以向上流通。
本实施方式的引流装置的工作原理:所述引流装置流出的污油水在分离器壳体和导流筒15的阻挡约束下,污油水被限制在分离器壳体和导流筒15之间,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并从导流筒15的下端部流出,流向过滤芯。由于油、水的密度不同,同一位置处的油、水的向心加速度相同,则油、水间产生了向心力差,且污油水的流速越大,所产生的向心力差越大。该所产生的向心力差使得污油水中集聚的污油滴向导流筒15的外壁侧流动集结形成污油区,污油水中的污水向分离器壳体的内壁侧流动形成污水区;在重力的作用下,该污油区的较轻的污油并沿导流筒15的外壁侧向上流动,汇入位于上方的集油区,该污水区的较重的污水经导流筒15下端部向内流向过滤芯。由于引流部13的输出口被倾斜向下布置,从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具有沿周向的分流速和沿导流筒15轴线方向向下的分流速,具有向下的分流速的污油水被下方部件阻挡后,沿径向向内流动,可以促进导流筒外壁侧聚集的污油区上浮,增强污油水的预分离效果。污油水在流进过滤芯前,对污油水进行预分离处理,降低污油水中的含油量,提高过滤芯的过滤效果;于此同时使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的流向保持一致,有利促进集聚在过滤芯上的污油上浮,进一步提高过滤滤芯的过滤效果。此外,本实例中的导流筒将污油水和过滤芯隔离,污油水只能从导流筒的下端部向内流出,流向过滤芯,延长了污油水在壳体和过滤芯之间旋转流动的行程,有效地增加污油水进行预分离处理的时间,有利提高污油水预分离效果,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此外,导流筒还有效地将引流装置预分离所产生的污油区和过滤芯隔离,使污油区的污油沿导流筒的外壁向上流动汇入位于上方的集油区,污水区从导流筒的下端部向内流向过滤芯,避免了污油区的污油直接流入过滤芯,从而影响过滤芯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所以,导流筒提高了引流装置对污油水进行油、水预分离的分离效果,预分离所产生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更低,使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更低,提高过滤芯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再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三种实施方式和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3个引流部13被设置在分流部11的底壁上。3个引流部13的输出口绕分流部11的轴线沿逆时针方向(从上向下看)布置,即从下向上看时沿顺时针方向布置,如图6所示。所述3个引流部13的输出口(即输出口处轴线的切线)被倾斜向下布置,引流部13的输出口低于输入口,引流部13的输出口和水平面间夹角为3度。另外根据需要,引流部13和水平面间夹角可以为0.5-15度中的任一值。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如图7所示,第四种实施方式和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引流部13被设置在分流部11的内侧壁上,引流部13水平设置,也可以被倾斜向下布置。阻流板16的内径小于分流部11的内径。阻流板16被设置在导流筒15上端部,位于分流部11的上方,且和分流部11的顶侧壁相贴合,如图7所示,阻流板16和分流部11共轴线。进一步地,阻流板16的外圆周边侧和导流筒15的内壁相贴合,避免污油水沿导流筒15的内壁向上流动,对位于上方的集油区产生扰动。引流部13输出口流出的污油水被分流部11的内侧壁和阻流板16阻挡,污油水沿逆时针方向方向流动,从上向下流动,并流向分离器的过滤芯,可避免从引流部13流出的流速较高的污油水直接流向过滤芯,破碎已集聚的污油滴,以及流向紊乱的污油水阻碍过滤芯上的集油上浮,降低过滤芯的过滤性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引流装置的引流部13的输出口的截面积之和小于输入部12的输入口的截面积,这样,分流部11内部的污油水可以保持较高的压力,从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的流动速度更大,引流装置对污油水的预分离效果更好,经引流装置流入分离器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更低,有利于减少过滤芯的过滤负荷,提高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应用实施及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下面将以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引流装置为例,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污油水分离器100,如图8所示,包括壳体101、过滤芯102、隔板103、测温装置108和引流装置10。所述壳体101为由底壁、圆筒状侧壁和顶端盖所构成呈圆柱状的密闭的壳体,所述顶端盖为呈向上凸起的拱形。所述壳体101被多块隔板103分隔成第一分离室A、第二分离室B和第三分离室C。所述第二分离室B和第三分离室C位于第一分离室A的正下方。第一分离室A的下部和第二分离室B的上部相连通,第三分离室C的下部和第二分离室B的下部相连通。所述过滤芯102包括第1过滤芯1021、第2过滤芯1022和第3过滤芯1023。第1过滤芯1021呈圆筒状,内部被设有用于装配引流装置10的空腔。第1过滤芯1021被装配于第一分离室A,且和壳体101共轴心线;第2过滤芯1022被装配于第二分离室B内,第3过滤芯1023被装配于第三分离室C内。第一分离室A的上部被设置有集油区,位于第1过滤芯1021的上端面的上方,第一分离室A的上端部被设置第一排油口105a以及用于待处理污油水流入的污油水输入口104;第二分离室B的上部设有集油区,被设置有与该集油区连通的第二排油口105b;第三分离室C的顶部被设置用于暂放排出水的集水区和用于排出分离污水的排水口106,以及被设置有用于暂存排出油的集油室和用于排出污油的第三排油口105c。所述第一排油口105a、第二排油口105b、第三排油口105c构成污油水分离器的排油口105。壳体101的顶端盖上被设置有排气口107。测温装置108被装配于壳体101的顶端盖上。所述引流装置10被装配于第1过滤芯1021的空腔内,位于第1过滤芯1021的上端部,引流装置10的顶端高于第1过滤芯1021的顶端,如图8所示。
其中,所述引流装置10包括分流部11、输入部12、引流部13、加热部14、导流筒15、和阻流板16,如图1、图2和图8所示。分流部11为载面呈圆形的环状的中空壳体,被水平布置。所述输入部12为由侧壁构成的中空壳体。输入部12的输出口部被固定在分流部11的侧壁上,输入部12的输出口部和分流部11的侧壁相切连通;输入部12的输入口部和壳体101上的输入口104连通。输入部12的输出口围绕分流部11的轴线沿逆时针方向(从上向下看)布置。所述引流部13为由侧壁构成的输入口大于输出口的中空壳体。3个引流部13的输出口水平布置,围绕分流部11的轴线等间距分布,被设置在分流部11的外侧壁上,如图1、图2所示,引流部13的输入口分别和分流部11的侧壁相切连通。3个引流部13的输出口绕分流部11的轴线沿逆时针方向(从上向下看)布置。所述加热部14为呈环状的加热管,被装配于分流部11的内部,靠近外边侧。温度传感器17的检测头伸入到分流部11的内部,被固定于分流部11的顶侧壁上。所述导流筒15为由侧壁构成的呈喇叭口状的两端开口的壳体,导流筒15的上端部大于下端部,导流筒15的下端部被设置向内延伸的内翻边。所述分流部11被同轴装配在导流筒15的上端部,处于导流筒15的内部,引流部13的输出口部位于导流筒15内。
污油水分离器100内的排放水被水泵排出或被真空泵抽真空,内部压力变为负压,待处理的污油水通过管路被吸入,污油水流到分离器100的输入口104,经输入口104、引流装置10的输入部12流入到引流装置10的分流部11内,污油水在分流部11内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当温度传感器17检测的污油水的温度过低时,启用加热部14对分流部11内的污油水进行加热,污油水的温度上升,污油水的粘度降低,减少污油水流动时的粘滞损耗以及污油水和分流部11内壁间的摩擦损耗,污油水在分流部11内流动时保持较高的动能,使从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具有更高的流动速度。分流部11内的污油水被加热后,还可以促进污油水中的污油集聚。从引流部13输出口流出的污油水的速度较高,污油水在导流筒15和阻流板16的阻挡作用下,产生向心加速度,污油水在导流筒15内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污油水无法沿导流筒15内壁向上方流动,只能向下方流动,不会对位于上方的集油区产生扰动。污油水逆时针方向流动,由于油、水的密度不同,同一位置的油、水的向心加速度相同,油、水间产生了向心力差,该向心力差使得污油水中的污油滴向导流筒15的轴线侧集结形成污油区,污水向导流筒15的内壁侧流动形成污水区。在重力的作用下,该污水区密度较大的污水从导流筒15的下端部流出,流向第一过滤芯1021,该污油区密度较小的污油向上流动上浮,汇入位于污油水分离器100上部的集油区,形成一个导流筒15内壁侧的液体下沉,中心轴线处的液体上浮的对流流场,有利于促进污油区的污油上浮。从引流部13的输出口流出的污油水的流速越大,污油水在导流筒15内沿逆时针流动的速度就越大,污油水中的油、水预分离的分离效果越好,从导流筒15下端流出的污油水中的含油量更低。导流筒15下端部的内翻边151促使经导流筒15下端部流出的污油水中的部分污油水沿径向向内流动,该部分向内流动的污油水在导流筒下端部的中心处汇集,其中大部分污油水向下流出,另一部分污油水向上流动,向上流动的污油水有利于促进导流筒15内在其轴线处集聚的污油上浮,并流入位于上部的集油区,降低流入第一过滤芯1021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提高第一过滤芯的过滤效率。第一过滤芯1021内部的污油水随导流筒15内的污油水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污油水带动第一过滤芯1021内表面上集聚的污油滴运动,较小的污油滴通过碰撞聚结为更大的污油滴,污油滴的有效浮力增大,促进过滤芯上的污油滴顺着导流筒15上浮,有助于及时移除第一过滤芯1021内侧面上的集油,增强第一过滤芯1021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从第一过滤芯1021中流出的污油水流入到第二分离室B,并由第二过滤芯1022进行油水分离;从第二过滤芯1022流出的污油水流入第三过滤室C,由第三过滤芯1023对流入该室的污油水进行吸附过滤,滤除污油水中的超细小污油滴,从第三过滤芯1023流出的排放水经排水口106流出,并通过管道向外排放。此外,导流筒的内径较第1过滤芯的内径小,使污油水具有较高的流速,即产生较大的向心加速度;从上向下,导流筒15的内径逐渐减小,污油水的流速从上向下逐步增大,具有更高的流速,产生更大的向心加速度;导流筒又延长了污油水在旋转流动中的行程,有效地增加污油水预分离处理的时间,增强油水预分离效果;进一步降低流入第一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有序流动,促进过滤芯上集聚的污油滴及时上浮,同时对污油水进行油水预分离处理,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提高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引流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输入部和至少二个引流部,所述引流部的输出口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布置。待处理的污油水经输入部流入,并经由引流部的输出口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出,从引流部流出的污油水在过滤芯或污油水分离器壳体的阻挡作用下,污油水产生向心加速度,污油水的流向改变,污油水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动,污油水的流向一致,流向一致的污油水带动污油水分离器过滤芯输入侧上聚集的污油滴流动,污油滴经碰撞聚集成较大的污油滴,较大污油滴的有效浮力增大,有助于促进污油滴上浮,及时移除过滤芯上聚集的污油滴,提高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污油水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流动,由于油、水的密度不同,则油、水间产生了向心力差,污油水流速越高,向心力差越大,向心力差促使污油水中集结的污油滴沿径向向内流动聚集形成污油区,污水向外流动形成污水区,在重力的作用下,较轻的污油区向上流动汇入位于上方的集油区,较重的污水区向下流动,流向过滤芯,实现对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进行油、水的预分离处理,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减少过滤芯的过滤负荷,提高过滤效果。因而,本发明引流装置对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的流向进行导引,污油水有序流动,促进过滤芯输入侧上集聚的污油滴上浮,同时对污油水进行油水预分离处理,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有利于提高污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
导流筒将污油水和过滤芯隔离,污油水只能从导流筒的下端部流出,流向过滤芯,延长了污油水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流动的行程,有效地增加污油水进行预分离处理的时间,有利提高污油水预分离效果,降低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此外,导流筒还有效地将引流装置预分离所产生的污油区和过滤芯隔离,使污油区的污油沿导流筒的外壁侧向上流动汇入位于上方的集油区,污水区从导流筒的下端部流向过滤芯,避免了污油区的污油直接流入过滤芯,从而影响过滤芯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所以,导流筒使得引流装置对污油水进行油、水预分离的分离效果更好,预分离所产生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更低,使流入过滤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更低,提高过滤芯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所述阻流板将从引流装置流出的污油水和位于其上方的集油区分隔开,这样从引流部流出的污油水中向上流动的部分污油水被阻流板阻挡,污油水不会沿导流筒向上流动,不会对位于上方的集油区产生扰动,造成集油区的污油被引流部流出的污油水携带到污油水里,从而影响污油的聚集以及污油水的分离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用于污油水输入的输入部(12)和至少二个用于约束污油水流出方向的引流部(13),所述引流部(13)和输入部(12)相连通,所述引流部(13)的输出口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沿水平面方向布置的分流部(11),分流部(11)为主要由侧壁构成的呈环状的中空腔体;所述输入部(12)的输出口和分流部(11)的侧壁固定并相连通,所述引流部(13)的输入口和分流部(11)的侧壁固定并相连通;所述引流部(13)的输出口绕分流部(11)的轴线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部(12)的输出口与分流部(11)的侧壁相切连通,引流部(13)的输入口与分流部(11)的侧壁相切连通;所述输入部(12)的输出口、引流部(13)的输出口绕分流部(11)的轴线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13)分布于分流部(11)的外壁侧或底壁侧;优选地,引流部(13)的数量为3、4或5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13)被倾斜向下布置,引流部(13)的输出口低于输入口;优选地,引流部(13)的输出口部和水平面间夹角1-1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呈喇叭口状的导流筒(15),导流筒(15)直立布置,上端部大于下端部,所述引流部(13)的输出口被设置于导流筒(15)的内部,位于导流筒(15)的上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15)的下端部被设置向内延伸的沿其周向环绕一周的内翻边(151)。
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呈喇叭口状的导流筒(15),导流筒(15)直立布置,上端部小于下端部,所述引流部(13)的输出口被设置于导流筒(15)的外部,位于导流筒(15)的上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呈圆环状的阻流板(16),阻流板(16)被水平设置于引流部(13)的输出口的上方,用于阻挡引流部(13)流出的污油水向上方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加热部(14),用于对所输入的污油水进行加热,所述加热部(14)设置于分流部(11)的内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36181.9A CN106745503B (zh) | 2016-11-22 | 2016-11-22 | 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36181.9A CN106745503B (zh) | 2016-11-22 | 2016-11-22 | 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45503A true CN106745503A (zh) | 2017-05-31 |
CN106745503B CN106745503B (zh) | 2021-06-08 |
Family
ID=58970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36181.9A Active CN106745503B (zh) | 2016-11-22 | 2016-11-22 | 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45503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88099A (ja) * | 2004-09-27 | 2006-04-06 | Kps:Kk | 油分分離除去装置 |
CN203128269U (zh) * | 2013-01-09 | 2013-08-1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含油废水高效分离器 |
CN103861326A (zh) * | 2013-11-13 | 2014-06-18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多点位续推式旋流布水结构 |
CN204563681U (zh) * | 2015-04-14 | 2015-08-19 | 洛阳信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
CN105435489A (zh) * | 2015-11-10 | 2016-03-30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带微通道的旋流加强型立式油水分离装置及方法 |
CN106006840A (zh) * | 2016-07-29 | 2016-10-12 | 上海致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循环水在线带油监测、除油装置 |
-
2016
- 2016-11-22 CN CN201611036181.9A patent/CN1067455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88099A (ja) * | 2004-09-27 | 2006-04-06 | Kps:Kk | 油分分離除去装置 |
CN203128269U (zh) * | 2013-01-09 | 2013-08-1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含油废水高效分离器 |
CN103861326A (zh) * | 2013-11-13 | 2014-06-18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多点位续推式旋流布水结构 |
CN204563681U (zh) * | 2015-04-14 | 2015-08-19 | 洛阳信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
CN105435489A (zh) * | 2015-11-10 | 2016-03-30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带微通道的旋流加强型立式油水分离装置及方法 |
CN106006840A (zh) * | 2016-07-29 | 2016-10-12 | 上海致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循环水在线带油监测、除油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45503B (zh) | 2021-06-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62239A (zh) | 旋流聚结气浮除油柱 | |
CN105000628B (zh) | 一种以天然纤维为吸附滤料的油水分离与回收装置 | |
CN202398157U (zh) | 一种双套筒组合式固液分离装置 | |
CN109368875A (zh) | 一种去除水体悬浮物的污水过滤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207524995U (zh) | 双层净水杯 | |
CN208995249U (zh) | 一种mto工艺汽提浓缩水油水分离系统 | |
CN205035232U (zh) | 水过滤除砂器 | |
CN209442764U (zh) | 含油污水悬浮污泥过滤净化装置 | |
CN106745503A (zh) | 一种适用于污油水分离器的引流装置 | |
CN201572545U (zh) | 一种油、气、水、杂质混合物的多相分离装置 | |
CN106745502A (zh) | 一种污油水分离装置 | |
CN105130134B (zh) | 水过滤除砂器 | |
CN106582068B (zh) | 一种内置束流装置的污油水分离设备 | |
CN208436470U (zh) | 一种可离心集污的过滤分离器 | |
CN207645952U (zh) | 一种水质监测用水质循环净化装置 | |
CN207259250U (zh) | 旋流聚结气浮除油柱 | |
CN203999194U (zh) | 一种具有破乳功能的油水分离器 | |
CN106430791A (zh) | 一种污油水真空分离设备 | |
CN208389794U (zh) | 旋流式精密过滤器 | |
CN2508863Y (zh) | 带有新型尾管和整流结构的油水分离旋流器 | |
CN206645868U (zh) | 高效聚结除油组件 | |
CN207307409U (zh) | 空压机油雾过滤器旋分装置 | |
CN206652278U (zh) | 一种磨削液过滤系统 | |
CN205076844U (zh) | 一种油液分离装置 | |
CN208327569U (zh) | 一种新型污水净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1 Address after: 201800 Baoqian Highway 3788, Jiading Industrial Zone,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Kaigong Petroleum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2170 Chen Lane Village, new town, Fengtai County, Huainan, Anhui, 112 Patentee before: Chen 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