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42079A - 一种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42079A
CN106742079A CN201611244570.0A CN201611244570A CN106742079A CN 106742079 A CN106742079 A CN 106742079A CN 201611244570 A CN201611244570 A CN 201611244570A CN 106742079 A CN106742079 A CN 106742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device
cylinder
landing buffer
rocket
outer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445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42079B (zh
Inventor
王永滨
武士轻
陈书通
梁浩
蒋万松
王磊
朱谦
王飞
黄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Research Mechanical and Electric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Research Mechanical and Electri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Research Mechanical and Electric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Research Mechanical and Electricity
Priority to CN2016112445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420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42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2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42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2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62Systems for re-entry into the earth's atmosphere; Retarding or lan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包括:火箭、外筒、上支架、中筒、下支架、内筒和足垫;外筒和上支架与火箭外表面通过转动副连接,上支架与下支架通过转动副连接;外筒、中筒和内筒通过滑动副连接;下支架通过转动副与中筒连接,足垫和内筒采用球铰连接,内筒设有液压缓冲装置;火箭着陆时,中筒由外筒内伸出,带动上支架和下支架由收拢折叠状态转为展开状态,着陆缓冲装置与地面接触时,内筒在中筒内缩回,通过液压缓冲装置实现火箭的着陆缓冲。本发明的着陆缓冲装置安装于火箭箭体下方,采用液压缓冲方式,实现着陆瞬间对冲击能量的吸收,用于重复使用火箭的垂直回收着陆,也适用于着陆器在各类星体如地球、月球、火星、小行星的软着陆。

Description

一种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着陆缓冲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的着陆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航天器的成本,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研究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航天器的可重复使用的重要环节是对航天器进行回收,航天器回收过程中,着陆是回收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决定回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目前,各国研究的回收系统主要包括气囊式、伞群式或海面溅落,而水平着陆的航天器则大多采用成熟的起落架式的着陆机构。随着国外火箭发射并垂直返回,垂直返回航天器的着陆支撑机构也引起了各方关注。通过火箭垂直返回着陆技术研究,为火箭无损回收使用提供一种崭新技术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的着陆缓冲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包括:外筒、上支架、中筒、下支架、内筒和足垫;所述外筒的一端和上支架的一端均通过转动副安装于火箭的外表面,所述上支架的另一端与下支架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外筒另一端通过滑动副与所述中筒连接,所述中筒和内筒通过滑动副连接;所述下支架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所述中筒连接,用于增大着陆接触面积的足垫和内筒采用球铰连接,所述内筒内设置有液压缓冲装置;所述着陆缓冲装置着陆时为展开状态,未工作时为收拢折叠状态,运载火箭着陆时,中筒由外筒内伸出,带动上支架和下支架由收拢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着陆缓冲装置与地面接触时,内筒在中筒内缩回,通过所述液压缓冲装置缓冲,实现运载火箭的着陆缓冲。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安装于所述中筒内部,所述中筒安装于外筒的内部。
进一步的,展开状态时,所述外筒、上支架、中筒、下支架与火箭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外壁分别设置有推力弹簧杆和螺栓,所述推力弹簧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外筒和中筒连接,收拢状态时,所述螺栓锁紧所述外筒和中筒;由收拢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时,螺栓解锁,推力弹簧杆推动中筒由外筒内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内筒的控制阀和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将所述内筒内腔隔离为液腔和气腔,所述液腔、波纹管的内腔以及所述内筒与中筒内腔构成的密闭腔内充满液体介质,所述密闭腔、液腔、波纹管的内腔通过液体流道连通,连通所述液腔和波纹管的内腔的流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气腔内充有空气介质;着陆缓冲装置与地面接触时,内筒受压向中筒内腔移动,密闭腔内的液体介质通过液体流道流到液腔中,使得液腔压力增大,分别推动波纹管向气腔移动和通过控制阀进入波纹管的内腔使波纹管沿轴向膨胀,压缩气腔内的气腔,经过控制阀的节流阻尼作用,实现缓冲。
进一步的,所述着陆缓冲装置包括球头,所述球头一端插入到内筒端面,另一端连接足垫。
进一步的,所述着陆缓冲装置为多个,多个着陆缓冲装置沿火箭的圆形外表面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着陆缓冲装置为3个或4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采用液压缓冲装置进行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垂直返回着陆,最大限度的实现火箭无损着陆,有利于提升火箭的可重复使用率。
(2)、本发明的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采用基于油气分离的液压高性能缓冲器攻克空间环境油气混合带来的物理难题。
(3)、本发明的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设计大展开收拢比的展开锁定机构大大提升了火箭着陆的稳定性,且缓冲器仍能正常工作,不发生卡滞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着陆缓冲装置收拢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着陆缓冲装置缓冲前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着陆缓冲装置缓冲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着陆缓冲装置的缓冲器结构布局图;
图5为本发明着陆缓冲装置的缓冲器压缩前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着陆缓冲装置的缓冲器压缩后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包括:外筒2、上支架3、中筒4、下支架5、内筒6和足垫7;所述外筒2的一端和上支架3的一端均通过转动副安装于火箭1的外表面,所述上支架3的另一端与下支架5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外筒2另一端通过滑动副与所述中筒4连接,所述中筒4和内筒6通过滑动副连接,所述内筒6安装于所述中筒4内部,所述中筒4安装于外筒2的内部;所述外筒2外壁分别设置有推力弹簧杆2-1和螺栓2-2,所述推力弹簧杆2-1两端分别与所述外筒2和中筒4连接;所述下支架5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所述中筒4连接,用于增大着陆接触面积的足垫7和内筒6采用球铰连接,所述内筒6内设置有液压缓冲装置,所述液压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内筒6的控制阀6-1和波纹管6-2,所述波纹管6-2将所述内筒6内腔隔离为液腔和气腔,所述液腔、波纹管6-2的内腔以及所述内筒6与中筒4内腔构成的密闭腔内充满液体介质,所述密闭腔、液腔、波纹管6-2的内腔通过液体流道连通,连通所述液腔和波纹管6-2的内腔的流道上设置有控制阀6-1,所述气腔内充有空气介质,包括球头6-3,所述球头一端插入到内筒6端面,另一端连接足垫7,向所述气腔充气时,将所述球头6-3从所述内筒6端面拔出,通过插拔孔向所述气腔充气;所述着陆缓冲装置着陆时为展开状态,未工作时为收拢折叠状态。
优选的,所述着陆缓冲装置为多个,多个着陆缓冲装置沿火箭1的圆形外表面均匀设置。优选的,所述着陆缓冲装置为3个或4个。
优选的,所述着陆缓冲装置适用于运载火箭垂直着陆,也适用于地球、月球、火星、小行星等天体着陆探测。
本发明所述的着陆缓冲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着陆缓冲装置未工作时为收拢折叠状态,所述螺栓2-2锁紧所述外筒2和中筒4;着陆前,螺栓2-2解锁,解除外筒2和中筒4的固定约束,在推力弹簧杆2-1及内筒6初始压力的作用下,推力弹簧杆2-1推动中筒4由外筒2内伸出,带动上支架3和下支架5由收拢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展开状态时,所述外筒2、上支架3、中筒4、下支架5与火箭1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该结构不变形;展开之后的着陆缓冲装置与地面接触时,内筒6受压向中筒4内腔移动,密闭腔内的液体介质通过液体流道流到液腔中,使得液腔压力增大,分别推动波纹管6-2向气腔移动和通过控制阀6-1进入波纹管6-2的内腔使波纹管沿轴向膨胀,压缩气腔内的气腔,经过控制阀6-1的节流阻尼作用,实现缓冲,在此缓冲过程中绝大部分动能转变为热能逸散到大气中,剩余少部分能量转化为液体介质的液压能,储存于气腔中;最终降低火箭着陆冲击过载,使火箭以一定的着陆姿态安全着陆在地面。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8)

1.一种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2)、上支架(3)、中筒(4)、下支架(5)、内筒(6)和足垫(7);所述外筒(2)的一端和上支架(3)的一端均通过转动副安装于火箭(1)的外表面,所述上支架(3)的另一端与下支架(5)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外筒(2)另一端通过滑动副与所述中筒(4)连接,所述中筒(4)和内筒(6)通过滑动副连接;所述下支架(5)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所述中筒(4)连接,用于增大着陆接触面积的足垫(7)和内筒(6)采用球铰连接,所述内筒(6)内设置有液压缓冲装置;所述着陆缓冲装置着陆时为展开状态,未工作时为收拢折叠状态,运载火箭着陆时,中筒(4)由外筒(2)内伸出,带动上支架(3)和下支架(5)由收拢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着陆缓冲装置与地面接触时,内筒(6)在中筒(4)内缩回,通过所述液压缓冲装置缓冲,实现运载火箭的着陆缓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6)安装于所述中筒(4)内部,所述中筒(4)安装于外筒(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外筒(2)、上支架(3)、中筒(4)、下支架(5)与火箭(1)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外壁分别设置有推力弹簧杆(2-1)和螺栓(2-2),所述推力弹簧杆(2-1)两端分别与所述外筒(2)和中筒(4)连接,收拢状态时,所述螺栓(2-2)锁紧所述外筒(2)和中筒(4);由收拢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时,螺栓(2-2)解锁,推力弹簧杆(2-1)推动中筒(4)由外筒(2)内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内筒(6)的控制阀(6-1)和波纹管(6-2),所述波纹管(6-2)将所述内筒(6)内腔隔离为液腔和气腔,所述液腔、波纹管(6-2)的内腔以及所述内筒(6)与中筒(4)内腔构成的密闭腔内充满液体介质,所述密闭腔、液腔、波纹管(6-2)的内腔通过液体流道连通,连通所述液腔和波纹管(6-2)的内腔的流道上设置有控制阀(6-1),所述气腔内充有空气介质;着陆缓冲装置与地面接触时,内筒(6)受压向中筒(4)内腔移动,密闭腔内的液体介质通过液体流道流到液腔中,使得液腔压力增大,分别推动波纹管(6-2)向气腔移动和通过控制阀(6-1)进入波纹管(6-2)的内腔使波纹管沿轴向膨胀,压缩气腔内的气腔,经过控制阀(6-1)的节流阻尼作用,实现缓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头(6-3),所述球头一端插入到内筒(6)端面,另一端连接足垫(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陆缓冲装置为多个,多个着陆缓冲装置沿火箭(1)的圆形外表面均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陆缓冲装置为3个或4个。
CN201611244570.0A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 Active CN1067420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4570.0A CN106742079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4570.0A CN106742079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42079A true CN106742079A (zh) 2017-05-31
CN106742079B CN106742079B (zh) 2019-04-09

Family

ID=58928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44570.0A Active CN106742079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42079B (zh)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5484A (zh) * 2017-08-01 2017-09-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火箭回收着陆装置
CN107792402A (zh) * 2017-09-22 2018-03-13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运载火箭子级回收系统和方法
CN107972894A (zh) * 2017-11-01 2018-05-01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落地缓冲装置
CN108639543A (zh) * 2018-06-22 2018-10-12 江苏永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传送物品的装置
CN108909873A (zh) * 2018-07-10 2018-11-30 上海交通大学 着陆与行走功能分离的腿式巡视机器人
CN109018440A (zh) * 2018-07-23 2018-12-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垂直起降运载火箭子级着陆段精确垂直软着陆四次多项式制导方法
CN109178350A (zh) * 2018-09-28 2019-01-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备拉压双向缓冲功能的伸缩驱动装置
CN109178351A (zh) * 2018-11-16 2019-01-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气动驱动可回收火箭着陆支撑机构
CN109229429A (zh) * 2018-09-19 2019-01-1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助推器展开式运载火箭回收装置
CN109229423A (zh) * 2018-11-06 2019-01-18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返回式探空火箭的减速控制方法
CN109264032A (zh) * 2018-11-16 2019-01-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气动展开收拢重复运载器着陆支撑机构
CN109455320A (zh) * 2018-11-16 2019-03-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电动收放式可回收火箭样机支撑机构
CN109502056A (zh) * 2018-11-16 2019-03-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可重复平行四边形着陆支撑机构
CN109911252A (zh) * 2019-03-22 2019-06-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垂直着陆回收支撑机构
CN110966118A (zh) * 2019-11-20 2020-04-07 陕西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姿轨控火箭发动机压力匹配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017269A (zh) * 2019-11-22 2020-04-17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大跨距、可折叠的重复使用火箭着陆缓冲结构
CN113405408A (zh) * 2021-06-15 2021-09-17 浙江蓝箭航天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体火箭回收的着陆支腿机构及运载火箭
CN113844679A (zh) * 2021-08-31 2021-12-28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广角多缓冲变形装配着陆支撑机构
CN114459297A (zh) * 2022-03-04 2022-05-10 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地面回收平台
CN116605423A (zh) * 2023-05-11 2023-08-18 北京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火箭垂直回收的着陆腿结构
CN117087877A (zh) * 2023-10-20 2023-11-21 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冲击着陆支架及运载火箭着陆机构
CN117570787A (zh) * 2024-01-17 2024-02-20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 液体入轨火箭的一子级返场垂直回收方法及一子级箭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4463A (en) * 1970-11-10 1972-05-23 Martin Marietta Corp Deployable shock absorber
JP2001322600A (ja) * 2000-05-16 2001-11-20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惑星探査機
CN2835699Y (zh) * 2004-10-22 2006-11-08 大连万春聚氨酯护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液气缓冲器
CN104724302A (zh) * 2015-03-03 2015-06-24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月面着陆缓冲装置
CN105438502A (zh) * 2015-11-30 2016-03-30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外置式电动收放着陆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4463A (en) * 1970-11-10 1972-05-23 Martin Marietta Corp Deployable shock absorber
JP2001322600A (ja) * 2000-05-16 2001-11-20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惑星探査機
CN2835699Y (zh) * 2004-10-22 2006-11-08 大连万春聚氨酯护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液气缓冲器
CN104724302A (zh) * 2015-03-03 2015-06-24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月面着陆缓冲装置
CN105438502A (zh) * 2015-11-30 2016-03-30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外置式电动收放着陆机构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5484A (zh) * 2017-08-01 2017-09-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火箭回收着陆装置
CN107792402B (zh) * 2017-09-22 2019-10-18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运载火箭子级回收系统和方法
CN107792402A (zh) * 2017-09-22 2018-03-13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运载火箭子级回收系统和方法
CN107972894A (zh) * 2017-11-01 2018-05-01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落地缓冲装置
CN108639543A (zh) * 2018-06-22 2018-10-12 江苏永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传送物品的装置
CN108909873A (zh) * 2018-07-10 2018-11-30 上海交通大学 着陆与行走功能分离的腿式巡视机器人
CN109018440A (zh) * 2018-07-23 2018-12-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垂直起降运载火箭子级着陆段精确垂直软着陆四次多项式制导方法
CN109229429A (zh) * 2018-09-19 2019-01-1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助推器展开式运载火箭回收装置
CN109178350A (zh) * 2018-09-28 2019-01-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备拉压双向缓冲功能的伸缩驱动装置
CN109178350B (zh) * 2018-09-28 2021-06-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备拉压双向缓冲功能的伸缩驱动装置
CN109229423A (zh) * 2018-11-06 2019-01-18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返回式探空火箭的减速控制方法
CN109264032A (zh) * 2018-11-16 2019-01-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气动展开收拢重复运载器着陆支撑机构
CN109502056A (zh) * 2018-11-16 2019-03-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可重复平行四边形着陆支撑机构
CN109455320A (zh) * 2018-11-16 2019-03-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电动收放式可回收火箭样机支撑机构
CN109178351B (zh) * 2018-11-16 2021-07-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气动驱动可回收火箭着陆支撑机构
CN109455320B (zh) * 2018-11-16 2021-05-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电动收放式可回收火箭样机支撑机构
CN109178351A (zh) * 2018-11-16 2019-01-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气动驱动可回收火箭着陆支撑机构
CN109264032B (zh) * 2018-11-16 2021-06-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气动展开收拢重复运载器着陆支撑机构
CN109911252A (zh) * 2019-03-22 2019-06-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垂直着陆回收支撑机构
CN110966118A (zh) * 2019-11-20 2020-04-07 陕西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姿轨控火箭发动机压力匹配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966118B (zh) * 2019-11-20 2021-06-01 陕西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姿轨控火箭发动机压力匹配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017269A (zh) * 2019-11-22 2020-04-17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大跨距、可折叠的重复使用火箭着陆缓冲结构
CN111017269B (zh) * 2019-11-22 2021-07-13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大跨距、可折叠的重复使用火箭着陆缓冲结构
CN113405408A (zh) * 2021-06-15 2021-09-17 浙江蓝箭航天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体火箭回收的着陆支腿机构及运载火箭
CN113405408B (zh) * 2021-06-15 2023-02-28 浙江蓝箭航天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体火箭回收的着陆支腿机构及运载火箭
CN113844679A (zh) * 2021-08-31 2021-12-28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广角多缓冲变形装配着陆支撑机构
CN113844679B (zh) * 2021-08-31 2024-02-09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广角多缓冲变形装配着陆支撑机构
CN114459297A (zh) * 2022-03-04 2022-05-10 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地面回收平台
CN116605423A (zh) * 2023-05-11 2023-08-18 北京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火箭垂直回收的着陆腿结构
CN116605423B (zh) * 2023-05-11 2024-03-22 北京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火箭垂直回收的着陆腿结构
CN117087877A (zh) * 2023-10-20 2023-11-21 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冲击着陆支架及运载火箭着陆机构
CN117087877B (zh) * 2023-10-20 2024-01-30 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冲击着陆支架及运载火箭着陆机构
CN117570787A (zh) * 2024-01-17 2024-02-20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 液体入轨火箭的一子级返场垂直回收方法及一子级箭体
CN117570787B (zh) * 2024-01-17 2024-05-03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 液体入轨火箭的一子级返场垂直回收方法及一子级箭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42079B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2079A (zh) 一种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着陆缓冲装置
US9764827B2 (en) Hydraulic strut assembly for semi-levered landing gear
CN113237392B (zh) 一种可复用火箭垂直回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WO2020151718A1 (zh) 运载火箭及用于回收运载火箭的多级气动支撑缸
EP0160718B1 (en) Short takeoff jump mode for aircraft landing gear struts
CN105438502A (zh) 一种外置式电动收放着陆机构
CN103661965B (zh) 一种内置式可伸缩着陆缓冲机构
CN108216589A (zh) 一种起落架支柱收缩机构
CN112027119B (zh) 一种重复使用火箭着陆腿塌缩吸能双向缓冲器
RU2544025C2 (ru) Передняя опора шасси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с еди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подъема и направления
US20190376576A1 (en) Dual-stage, mixed gas/fluid shock strut servicing
CN109229429A (zh) 一种助推器展开式运载火箭回收装置
CN110671977A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
CN111623079A (zh) 一种伸缩铝蜂窝缓冲装置
CN111038743A (zh) 一种可伸缩折叠的火箭着陆系统及其应用
CN111792060B (zh) 一种航天器垂直回收着陆系统、航天器及回收着陆方法
CN207403638U (zh) 一种可机动或固定布置的天线座车
US2106289A (en) Collapsible strut
US20140097293A1 (en) Airplane Shock Absorbing Suspension
CN106275392A (zh) 一种多级作动筒锁定装置
BR102018010468B1 (pt) Método para manutenção de um amortecedor de impacto de gás/fluido separado de dupla etapa.
CN109533297B (zh) 基于油气缓冲和抗坠毁装置的运载器着陆机构及其方法
CN211527213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缓冲装置
US2390661A (en) Aircraft structure
JPS63251398A (ja) ジャンプ支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