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96874B - 车身接地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身接地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96874B CN106696874B CN201510452097.4A CN201510452097A CN106696874B CN 106696874 B CN106696874 B CN 106696874B CN 201510452097 A CN201510452097 A CN 201510452097A CN 106696874 B CN106696874 B CN 1066968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 bodyshell
- elastomeric element
- vehicle body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接地系统,包括:安装在车身外壳车身壳体内且部分露出车身壳体的导电层;安装在车身壳体上且与所述导电层接触的导电基座;设置在导电基座和车身壳体之间,用于将所述导电基座固定在所述车身壳体上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远离所述导电基座的一端贯穿所述车身壳体,并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位于车身壳体未设置有导电基座一侧安装导电条;安装在导电基座上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导线的一端连接汽车电瓶的正极,电磁线圈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汽车的负载设备的负极,汽车负载设备连接所述导电基座以电连接所述导电层,所述电磁线圈用于在通电后形成对所述导电条产生吸附力的磁场。所述车身接地系统可提高汽车接地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接地系统。
背景技术
接地技术是目前汽车设计的常用技术,其包括选取一接地参考点,将汽车电路或电负载设备连接所述接地参考点,为电路系统提供等电位点,从而为电路或电负载设备的电流流回提供一条低阻抗路径,实现汽车电路或电负载设备接地连接。接地技术可有效降低汽车电控系统中传感器信号的干扰,并抑制汽车电磁干扰,以提高汽车性能。
现有的接地技术多为就近接地技术,以车身钣金的作为接地参考点,参考图1,现有汽车接地技术结构包括:
在车身钣金10上通过焊接等方式安装一螺柱11,由电负载设备(图中未显示)的负极端引出一接地线束13,在接地线束13的另一端安装一接地片14,再将所述接地片14通过螺帽15等部件安装在所述螺柱11上,从而实现汽车电路或电负载设备接地连接。
然而,在汽车发展进程中,为了降低汽车对于环境的污染,汽车车身不断进行轻量化革新,以降低汽车的排放量,实现汽车节能减排。诸如高强度的碳纤维板逐渐取代传统的钣金材料,作为汽车车身材料,从而在确保汽车车身强度的前提下降低汽车重量。但碳纤维材料本身电阻阻值大,降低车身的导电性能,在如图1所示的接地技术中,碳纤维材料的车身不利于为电路或电负载设备的电流流回提供一条低阻抗路径。此外,以碳纤维材料的车身表面往往还需涂覆一层树脂材料,其不利于通过焊接等方式在车身上形成螺柱,从而造成汽车电负载设备与车身之间电流传输障碍,影响接地效果。
为此,如何提高以碳纤维等高电阻材料为车身材料的汽车的接地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身接地系统,以解决以碳纤维等高电阻材料为车身材料的汽车的接地性能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接地系统,包括:
车身壳体,连接于地端;
安装在所述车身壳体内的导电层,且所述导电层至少部分表面露出于所述车身壳体;
安装在所述车身壳体表面的导电基座,所述导电基座与露出所述车身壳体的导电层接触,且所述导电基座连接汽车负载设备使所述负载设备与导电层电连接;
安装在所述导电基座和车身壳体之间的弹性部件,用于将所述导电基座固定在所述车身壳体上,所述弹性部件远离所述导电基座的一端贯穿所述车身壳体;
安装在所述弹性部件远离所述导电基座一端的导电条,且所述导电条位于所述车身壳体未设置有所述导电基座的一侧;
安装在所述导电基座上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导线的一端连接汽车电瓶的正极,电磁线圈的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汽车的负载设备的负极;所述电磁线圈用于在通电后形成对所述导电条产生吸附力的磁场。
可选地,所述导电基座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包括与所述车身壳体相对的下端面,所述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下端面上,且使所述下端面和车身壳体间形成间隙;
凸起于所述述下端面上的导电衔接点,所述导电衔接点与所述导电层接触;
所述电磁线圈套设在所述基底的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导电基座连接汽车负载设备使所述负载设备与导电层电连接的结构包括:
所述车身接地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导电基座上接地片;
所述负载设备的负极通过导电线束连接所述接地片,以电连接所述导电基座。
可选地,所述导电基座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底上的导电螺柱,所述导电螺柱与所述导电衔接点电连接;所述接地片通过螺帽固定在所述导电螺柱上,且与所述导电螺柱电接触;
可选地,所述车身接地系统包括多个接地片,所述多个接地片通过多条的导电线束分别与多个负载设备的负极电连接,以使各负载设备电连接所述导电基座。
可选地,所述多个接地片呈层叠状固定在所述导电螺柱上。
可选地,在所述弹性部件上开设有固定孔,在所述基底上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插入所述固定孔内,用以将弹性部件固定在所述导电基座上。
可选地,在所述弹性部件上开设有导电条安装孔,所述导电条插入所述导电条安装孔内从而固定在所述弹性部件上。
可选地,所述导电条的长度大于所述导电条安装孔的深度,使所述导电条安装在所述导电条安装孔内后,部分露在所述弹性部件。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柱状结构,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使所述弹性部件沿轴向包括第一凸起部,中间凹槽部和第二凸起部;
所述车身壳体嵌入所述中间凹槽部,从而将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车身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一凸起部固定在所述导电基座上,所述第二凸起部用于安装所述导电条。
所述车身壳体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弹性部件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互相导通的固定部和安装部;
所述固定部的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中间凹槽部内的尺寸,使得固定部侧壁的车身壳体嵌入所述中间凹槽部内,用以将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在所述车身壳体上;
所述安装部的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尺寸。
可选地,在所述基底上安装有多个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多个弹性部件以所述导电衔接点为圆心呈圆环形布置;
在所述车身壳体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多个弹性部件对应的所述通孔。
可选地,所述车身壳体包括多层层叠的碳纤维材料层,所述导电层位于多层所述碳纤维材料层之间。
可选地,多层层叠的碳纤维材料层结构包括:第一碳纤维材料层、覆盖在所述第一碳纤维材料层上的第二碳纤维材料层,以及覆盖在所述第二碳纤维材料层上的第三碳纤维材料层;所述导电基座安装在所述第三碳纤维材料层表面;
在所述第二碳纤维材料层内开设有凹槽,用于安装所述导电层;
在所述第三碳纤维材料层上还开设有导电层开孔,用于露出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碳纤维材料层内的导电层。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的材料为橡胶。
可选地,所述导电层的材料为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车身壳体内安装导电层,且汽车的电负载设备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所述导电层可提高车身壳体的导电性能,从而可有效提高汽车的接地效果。此外,在导电基座上安装一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导线一端连接汽车电瓶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汽车的负载设备的负极。在汽车启动所述电磁线圈在通电后,形成对所述导电条产生吸附力的磁场,以提高对弹性部件的挤压力度,加强导电基座与车身壳体内导电层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电流在汽车电瓶、汽车负载端以及车身壳体内的导电层之间传输稳定性,进而提高汽车接地的可靠性;当汽车熄火后,电磁线圈不再通电,电磁线圈不再产生对于导电条的吸附力,降低了导电基座与导电层的连接强度,从而降低了电流在汽车电瓶,汽车负载端以及车身壳体内的导电层之间传输稳定性,进而有效降低汽车熄火时,汽车车身的静态电流,从而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可选地,在车身壳体上开设通孔,并将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在所述通孔内,使导电基座与车身壳体内的导电层电连接。上述结构便于导电基座安装在车身上或是由车身上拆除,解决因为车身材料而造成导电基座与车身壳体的连接障碍,进而提高汽车负载设备与车身壳体的连接强度,以提高电负载设备与车身壳体之间的电流传输效果,进而提高接地效果。
可选地,汽车负载设备的负极通过导电线束连接接地片,并将所述接地片通过螺帽固定在导电基座的基底上,进而连接车身壳体内的导电层,上述结构可提高汽车负载设备与车身壳体连接的便捷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汽车接地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车身接地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车身接地系统中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车身接地系统中导电基座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2车身接地系统中弹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车身接地系统中导电基座和车身壳体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随着汽车发展需要,汽车车身材料由传统钣金材料向轻质,且具有高强度的碳纤维等材料发展。但碳纤维材料电阻值较大,致使车身导电性能较差,不利于汽车接地过程中电流传输;此外,碳纤维材料表面往往还涂覆有树脂材料,不利于通过焊接等方式在车身上形成螺柱以连接车身和汽车负载设备,上述原因均影响汽车接地的效果,降低汽车安全性能。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接地系统。
所述车身接地系统中,在用于接地的车身壳体内安装导电层,且所述导电层至少部分表面露出于所述车身壳体;
在所述车身壳体表面安装导电基座,所述导电基座与露出所述车身壳体的导电层接触,且所述导电基座连接汽车负载设备使所述负载设备与导电层电连接;所述导电基座和车身壳体之间设置弹性部件,用于将所述导电基座固定在所述车身壳体上,且所述弹性部件远离所述导电基座的一端贯穿所述车身壳体,并在所述弹性部件远离所述导电基座一端的导电条,所述导电条位于所述车身壳体未设置有导电基座一侧;
在所述导电基座上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导线的一端连接汽车电瓶的正极,电磁线圈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汽车的负载设备的负极;所述电磁线圈用于在通电后形成对所述导电条产生吸附力的磁场。
设置在车身壳体中的导电层通过导电基座连接汽车负载设备,用于电流在车身内传输,从而减低车身壳体的材料对于电流传输的影响,如即使车身壳体采用电阻值较大的碳纤维材料,也不会影响电流在车身内传输效果;
而且,所述导电基座通过贯穿所述车身壳体的弹性部件安装在车身上,从而解决难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在车身上设置用于实现汽车负载设备和车身电流传输的螺柱的问题;
此外,导电基座上安装一电磁线圈,且所述电磁线圈的导线一端连接汽车电瓶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汽车的负载设备的负极。在汽车启动时,所述电磁线圈在通电后,所述电磁线圈形成对所述导电条产生吸附力的磁场,以提高对弹性部件的挤压力度,加强导电基座与车身壳体内导电层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电流在汽车电瓶、汽车负载端以及车身壳体内的导电层之间传输稳定性,进而提高汽车接地的可靠性;当汽车熄火后,电磁线圈不再通电,电磁线圈不再产生对于导电条的吸附力,降低了导电基座与导电层的连接强度,从而降低了电流在汽车电瓶,汽车负载端以及车身壳体内的导电层之间传输稳定性,进而有效降低汽车熄火时,汽车车身的静态电流,从而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车身接地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图2至图6是本发明车身接地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先参考图2,本实施例车身接地系统,包括:
车身壳体70,连接于地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身壳体70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可选地,在所述车身壳体70表面还涂覆有树脂材料,但本发明对所述车身壳体的材料并不做限定,任何适用于车身壳体的材料均适用于本发明。
在所述车身壳体70内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用于连接汽车的负载设备,使得电流可在车身壳体70内顺畅传输,从而克服车身壳体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而不利于电流传输的缺陷,提高汽车接地效果。
所述导电层至少部分表面露出于所述车身壳体70,该露出的部分用于连接导电基座,以实现导电层与汽车负载设备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身壳体70为多层层叠的碳纤维材料层结构,所述导电层80夹设在多层碳纤维材料层之间。
结合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身壳体70包括三层碳纤维材料层,具体结构包括:
第一碳纤维材料层71,覆盖在所述第一碳纤维材料层71上的第二碳纤维材料层72,以及覆盖在所述第二碳纤维材料层72上的第三碳纤维材料层73。
在所述第二碳纤维材料层72内开设有凹槽721,用于安装所述导电层80。
在所述第三碳纤维材料层73上还开设有导电层开孔75,所述导电层开孔75与所述导电层80相对应,在所述第一碳纤维材料层71、第二碳纤维材料层72和第三碳纤维材料层73层叠组合后,所述导电层开口75露出部分嵌于所述第二碳纤维材料层72内的导电层80。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80的材料为铜。
结合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基座100安装在所述第三碳纤维材料层73表面,所述导电基座100包括导电衔接点24,所述导电衔接点24与露出所述车身壳体70的导电层80接触,使所述导电基座100与所述导电片80接触,从而在所述导电基座100通电后与所述导电层80电连接。
再结合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基座100包括基底20,所述基底20包括与所述车身壳体70相对的下端面,所述导电衔接点24凸起于所述下端面上,当所述导电基座100安装在所述车身壳体70上后,所述导电衔接点24与露出所述车身壳体70的导电层80接触。
参考图2和图3,所述车身接地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导电基座100和车身壳体70之间的弹性部件60,所述弹性部件60用于将所述导电基座100固定在所述车身壳体7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6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底20的下端面上,且所述弹性部件60远离所述导电基座100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车身壳体70,从而将所述导电基座100固定在所述车身壳体70上。
所述弹性部件60将所述导电基座100固定在所述车身壳体70上后,使所述导电基座100上的导电衔接点24抵住所述导电层80,同时在所述导电衔接点24周边,位于所述导电基座100和车身壳体70之间形成间隙。通过压缩所述弹性部件60可提高所述导电衔接点24与导电层80之间的结合强度,且所述导电衔接点24与导电层80结合越紧密,导电基座100通电后,导电基座100与导电层80之间电流传输越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60的材料为橡胶。但本发明对所述弹性部件60的材料并不做限定。
结合参考图5,图5为所述弹性部件6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60为柱状结构,在所述弹性部件60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62,使所述弹性部件60沿轴向包括第一凸起部61,中间凹槽部和第二凸起部63。
在所述第一凸起部61上开设有固定孔64,在所述基底20上设有固定销22,所述固定销22插入所述固定孔64中,从而将所述弹性部件60固定在所述导电基座100上。
在所述车身壳体70上开设有通孔74,所述弹性部件60的第二凸起63穿过所述通孔74,将所述弹性部件60嵌入所述通孔74内,从而将所述弹性部件60固定在所述车身壳体70上。
结合参考图3,在所述第一碳纤维材料层7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41,在所述第二碳纤维材料层7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742,在所述第三碳纤维材料层73上开设有第三通孔743。所述第一通孔741、第二通孔743和第三通孔743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碳纤维材料层71、第二碳纤维材料层72和第三碳纤维材料层73层叠组合后,所述第一通孔741、第二通孔743和第三通孔743组成所述通孔74。
再结合参考图6,所述图6为导电基座100和车身壳体70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74包括互相导通的固定部75和安装部76。所述安装部76的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弹性部件60的第二凸起部63的尺寸;所述固定部75的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弹性部件60的中间凹槽部和所述第一凸起部61的尺寸。使用时,所述第二凸起部63由所述通孔74的安装部76穿过所述车身壳体70,之后将所述弹性部件60的移动至所述通孔74的固定部75内,使所述固定部75侧壁的嵌入所述中间凹槽部内,从而将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在所述车身壳体70上。
可选地,在所述基底20上安装有多个所述弹性部件60,所述多个弹性部件60以所述导电衔接点24为圆心呈圆环形布置。
在所述车身壳体70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多个弹性部件60对应的通孔74,用于固定所述弹性部件60,将所述导电基座100安装在车身壳体70上。
使用时,将各弹性部件60的第二凸起部63穿过各通孔74的安装部76,且使所述固定部75的开口与所述弹性部件60的中间凹槽部相对应,此时所述导电基座100的导电衔接点24与露出车身壳体70的导电层80相接处,之后转动所述导电基座100,使所述弹性部件60的中间凹槽部进入所述固定部75,且使固定部75的侧壁嵌入所述弹性部件60的中间凹槽部内。基于所述第二凸起部63和第一凸起部61尺寸大于所述通孔74的固定部75的尺寸,即使沿所述弹性部件60的轴向移动所述弹性部件60也不会致使所述弹性部件60由所述车身壳体70上脱落。
在所述车身壳体上开设通孔74,并将所述弹性部件60嵌入所述通孔74内,从而将所述导电基座100安装在车身壳体70上的结构,解决因为车身壳体70的材料而造成导电基座100与车身壳体的连接障碍,提高汽车负载设备与车身的连接强度,以提高汽车的电负载设备与车身之间的电流传输效果,进而提高接地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基座100连接汽车的负载设备,从而使所述负载设备电连接所述导电片80,汽车发动后,实现汽车负载端接地。
再次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汽车负载设备与所述导电基座100的连接结构包括:
所述车身接地系统还包括接地片40,所述接地片40通过导电线束52连接汽车负载设备的负极。
所述导电基座10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底20上的导电螺柱21,所述导电螺柱21与所述导电衔接点24电连接;所述接地片40通过螺帽23固定在所述导电螺柱21上,且所述接地片40与所述导电螺柱21电接触,从而使所述负载设备与所述导电基座10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接地系统包括多个接地片40。所述多个接地片40通过多条的导电线束分别与多个负载设备的负极电连接,以使各负载设备与所述导电基座100电连接,进而连接所述车身壳体70内的导电层80。
可选地,所述多个接地片40呈层叠状固定在所述导电螺柱21上,所述螺帽23固定在所述多个接地片40上方,将所述多个接地片40固定在所述导电基座100上。
汽车负载设备的负极通过导电线束连接接地片40,并将所述接地片40通过螺帽23固定在导电基座的基底20上,进而连接车身壳体内的导电层80的结构可提高汽车负载设备与车身壳体连接的便捷度。
结合参考图2和图4,在所述导电基座100上安装有电磁线圈30。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线圈30套设在所述基底20的侧壁上。所述电磁线圈30的导线31绕导电螺柱21的轴向缠绕在所述基底20的侧壁上。
所述电磁线圈40的导线31的一端311通过导电线束51连接汽车电瓶的正极,导线31的另一端312连接汽车的负载设备的负极。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31的另一端312通过导电线束与接地片40连接,从而使所述导线31的另一端312连接负载设备的负极。
在所述弹性部件60远离所述导电基座100的一端安装有导电条90,且所述导电条90位于所述车身壳体70未设置有导电基座一侧,即所述导电基座100与所述导电条90分别位于所述车身壳体70的两侧。
结合参考图5,所述导电条90的安装在所述弹性部件60上的具体结构包括:
在所述弹性部件60的第二凸起63上开设有导电条安装孔65,所述导电条90插入所述导电条安装孔65内,从而固定在所述弹性部件60上。
使用时,在汽车启动,所述电磁线圈30通电后,所述电磁线圈30通过电磁转化形成对所述导电条90产生吸附力的磁场,电磁线圈30对所述导电条90的吸附力,提高对弹性部件60的挤压力度,加强导电基座100的导电衔接点24与车身壳体70内导电层80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电流在汽车电瓶、汽车负载端以及车身壳体内的导电层80之间传输稳定性,进而提高汽车接地的可靠性;而且,在汽车熄火后,电磁线圈30不再通电,电磁线圈30不再产生对于导电条90的吸附力,降低了导电基座100与导电层80间的连接强度,从而降低了电流在汽车电瓶,汽车负载端以及车身壳体内的导电层80之间传输稳定性,进而有效降低汽车熄火时,汽车车身的静态电流,从而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导电条90的长度大于所述导电条安装孔65的深度,使所述导电条90安装在所述导电条安装孔65内后,部分导电条90露在所述弹性部件60外部,从而降低所述弹性部件60在所述电磁线圈30通电后,电磁线圈30产生的对于导电条90吸附力的干扰,提高通电后的电磁线圈30产生的磁场对于所述导电条90的吸附力。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壳体,连接于地端;
安装在所述车身壳体内的导电层,且所述导电层至少部分表面露出于所述车身壳体;
安装在所述车身壳体表面的导电基座,所述导电基座与露出所述车身壳体的导电层接触,且所述导电基座连接汽车负载设备使所述负载设备与导电层电连接;
安装在所述导电基座和车身壳体之间的弹性部件,用于将所述导电基座固定在所述车身壳体上,所述弹性部件远离所述导电基座的一端贯穿所述车身壳体;
安装在所述弹性部件远离所述导电基座一端的导电条,且所述导电条位于所述车身壳体未设置有所述导电基座的一侧;
安装在所述导电基座上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导线的一端连接汽车电瓶的正极,电磁线圈的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汽车的负载设备的负极;所述电磁线圈用于在通电后形成对所述导电条产生吸附力的磁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座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包括与所述车身壳体相对的下端面,所述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下端面上,且使所述下端面和车身壳体间形成间隙;
凸起于所述述下端面上的导电衔接点,所述导电衔接点与所述导电层接触;所述电磁线圈套设在所述基底的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座连接汽车负载设备使所述负载设备与导电层电连接的结构包括:
所述车身接地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导电基座上接地片;
所述负载设备的负极通过导电线束连接所述接地片,以电连接所述导电基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座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底上的导电螺柱,所述导电螺柱与所述导电衔接点电连接;所述接地片通过螺帽固定在所述导电螺柱上,且与所述导电螺柱电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接地系统包括多个接地片,所述多个接地片通过多条的导电线束分别与多个负载设备的负极电连接,以使各负载设备电连接所述导电基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地片呈层叠状固定在所述导电螺柱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部件上开设有固定孔,在所述基底上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插入所述固定孔内,用以将弹性部件固定在所述导电基座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部件上开设有导电条安装孔,所述导电条插入所述导电条安装孔内从而固定在所述弹性部件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条的长度大于所述导电条安装孔的深度,使所述导电条安装在所述导电条安装孔内后,部分露在所述弹性部件。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柱状结构,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使所述弹性部件沿轴向包括第一凸起部,中间凹槽部和第二凸起部;
所述车身壳体嵌入所述中间凹槽部,从而将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车身壳体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一凸起部固定在所述导电基座上,所述第二凸起部用于安装所述导电条;
所述车身壳体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弹性部件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互相导通的固定部和安装部;
所述固定部的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中间凹槽部内的尺寸,使得固定部侧壁的车身壳体嵌入所述中间凹槽部内,用以将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在所述车身壳体上;
所述安装部的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尺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上安装有多个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多个弹性部件以所述导电衔接点为圆心呈圆环形布置;
在所述车身壳体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多个弹性部件对应的所述通孔。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壳体包括多层层叠的碳纤维材料层,所述导电层位于多层所述碳纤维材料层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层层叠的碳纤维材料层结构包括:第一碳纤维材料层、覆盖在所述第一碳纤维材料层上的第二碳纤维材料层,以及覆盖在所述第二碳纤维材料层上的第三碳纤维材料层;
所述导电基座安装在所述第三碳纤维材料层表面;
在所述第二碳纤维材料层内开设有凹槽,用于安装所述导电层;
在所述第三碳纤维材料层上还开设有导电层开孔,用于露出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碳纤维材料层内的导电层。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的材料为橡胶。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的材料为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52097.4A CN106696874B (zh) | 2015-07-28 | 2015-07-28 | 车身接地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52097.4A CN106696874B (zh) | 2015-07-28 | 2015-07-28 | 车身接地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96874A CN106696874A (zh) | 2017-05-24 |
CN106696874B true CN106696874B (zh) | 2019-04-09 |
Family
ID=58900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52097.4A Active CN106696874B (zh) | 2015-07-28 | 2015-07-28 | 车身接地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696874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8029993A1 (de) * | 2008-06-24 | 2010-01-14 | Audi Ag | Vorrichtung zur Anbringung einer Masseleitung |
CN101678802A (zh) * | 2006-09-18 | 2010-03-24 | 自动电缆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机动车辆用接地线 |
CN101783446A (zh) * | 2009-01-16 | 2010-07-21 |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 电气接地装置 |
CN202716825U (zh) * | 2012-07-25 | 2013-02-06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搭铁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10245B2 (ja) * | 2002-12-20 | 2007-11-21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アース端子接続構造 |
JP4143025B2 (ja) * | 2003-11-27 | 2008-09-03 |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 アース電線接続構造 |
-
2015
- 2015-07-28 CN CN201510452097.4A patent/CN1066968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78802A (zh) * | 2006-09-18 | 2010-03-24 | 自动电缆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机动车辆用接地线 |
DE102008029993A1 (de) * | 2008-06-24 | 2010-01-14 | Audi Ag | Vorrichtung zur Anbringung einer Masseleitung |
CN101783446A (zh) * | 2009-01-16 | 2010-07-21 |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 电气接地装置 |
CN202716825U (zh) * | 2012-07-25 | 2013-02-06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搭铁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96874A (zh) | 2017-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63376B2 (en) | Printed circuit board for sensing voltage drop | |
KR20200059000A (ko) | 복합형 전류 측정장치 | |
JP2009059663A (ja) | 蓄電池ユニット | |
CN104247587A (zh) | 具有pcb和两个外壳部分的电子单元 | |
WO2024109647A1 (zh) | 汽车电子电器连接结构及汽车 | |
US9412990B2 (en) |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a cell connector and an electronic unit of a battery system | |
CN106696874B (zh) | 车身接地系统 | |
CN205069920U (zh) | 车辆内金属印刷电路板安装用汇流条 | |
US20180015705A1 (en) | Structural component forming an electrical power source, structural component with an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tructural component forming an electrical power source and/or an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electrical wiring system and aircraft component | |
JP5376475B2 (ja) | セルモジュールアセンブリーの電圧センシングのための接触パッド及びセルモジュールアセンブリー | |
CN208085501U (zh) | 一种集成信号线路的直流充电枪 | |
US11567103B2 (en) | Testing device | |
CN205407773U (zh) | 智能开关模块 | |
CN205646248U (zh) | 内外双重面接触高可靠的大电流接触件 | |
CN206380180U (zh) | Pcb板间的电气连接及固定装置 | |
CN208142487U (zh) | 电池模块采样带与电池模块母排连接结构 | |
CN110326177A (zh) | 固定用具 | |
CN209981643U (zh) | 直流充电插座用充电检测电阻集成结构 | |
CN108418057B (zh) | 一种滤波接插件及汽车 | |
CN216752235U (zh) |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多层线路板 | |
CN201742640U (zh) | 一种可承载大电流的印制线路板 | |
CN218896512U (zh) | 一种限流电阻装置 | |
CN220606140U (zh) | 一种低成本的软性电路板结构 | |
CN221177999U (zh) | 一种电路板、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 |
CN218929384U (zh) | 一种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