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7710B - 减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7710B
CN106687710B CN201580047440.5A CN201580047440A CN106687710B CN 106687710 B CN106687710 B CN 106687710B CN 201580047440 A CN201580047440 A CN 201580047440A CN 106687710 B CN106687710 B CN 106687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omer
vibration absorber
intermediate member
abutting part
absorb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74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87710A (zh
Inventor
泷川由浩
长井大树
伊藤和广
轮嶋雅树
坂本贵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87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7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87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7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34Wound springs
    • F16F15/13469Combinations of dampers, e.g. with multiple plates, multiple spring sets, i.e. complex configurations
    • F16F15/13476Combinations of dampers, e.g. with multiple plates, multiple spring sets, i.e. complex configurations resulting in a stag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e.g. with multiple intermediate plates
    • F16F15/13484Combinations of dampers, e.g. with multiple plates, multiple spring sets, i.e. complex configurations resulting in a stag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e.g. with multiple intermediate plates acting on multiple sets of springs
    • F16F15/13492Combinations of dampers, e.g. with multiple plates, multiple spring sets, i.e. complex configurations resulting in a stag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e.g. with multiple intermediate plates acting on multiple sets of springs the sets of springs being arranged at substantially the same radi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23Wound springs
    • F16F15/12353Combinations of dampers, e.g. with multiple plates, multiple spring sets, i.e. complex configurations
    • F16F15/1236Combinations of dampers, e.g. with multiple plates, multiple spring sets, i.e. complex configurations resulting in a stag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e.g. with multiple intermediat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4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34Wound springs
    • F16F15/13469Combinations of dampers, e.g. with multiple plates, multiple spring sets, i.e. complex configurations
    • F16F15/13476Combinations of dampers, e.g. with multiple plates, multiple spring sets, i.e. complex configurations resulting in a stag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e.g. with multiple intermediat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masses freely rotating with the system, i.e. uninvolved in transmitting driveline torque, e.g. rotative dynamic dampers
    • F16F15/140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masses freely rotating with the system, i.e. uninvolved in transmitting driveline torque, e.g. rotative dynamic dampers the rotation being limited with respect to the driving means
    • F16F15/145Masses mounted with play with respect to driving means thus enabling free movement over a limited ran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5/00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H45/02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40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in which the or each axially-movable member is pressed exclusively against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00Special features for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D2300/22Vibration dam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8/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e.g. variability, frequency-dependence
    • F16F2228/001Specific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numerical form or in the form of equations
    • F16F2228/005Material properties, e.g. moduli
    • F16F2228/007Material properties, e.g. moduli of solids, e.g. hardn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8/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e.g. variability, frequency-dependence
    • F16F2228/06Stiffness
    • F16F2228/066Variable stiffn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5/00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H45/02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2045/0221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with damp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5/00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H45/02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2045/0273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he friction surface of the lock-up clutch
    • F16H2045/0294Single disk type lock-up clutch, i.e. using a single disc engaged between friction members

Abstract

减振装置(10)包括:驱动部件(11)、从动部件(16)、第一中间部件(12)、第二中间部件(14)、在驱动部件(11)与第一中间部件(12)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外侧弹簧(SP11)、在第一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6)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二外侧弹簧(SP12)、在驱动部件(11)与第二中间部件(14)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内侧弹簧(SP21)、在第二中间部件(14)与从动部件(16)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二内侧弹簧(SP22)以及在第一中间部件(12)与第二中间部件(14)之间传递扭矩的中间弹簧(SPm),来自发动机(EG)的扭矩传递于驱动部件(11)。

Description

减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发明涉及具有传递来自发动机的扭矩的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的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上述的减振装置,公知有与扭矩转换器关联使用的双通道减振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减振装置中,从发动机和锁止离合器到输出毂这段振动路径被分割成两个平行的振动路径B和C,两个振动路径B、C分别具有一对弹簧和配置于该一对弹簧之间的单独的中间凸缘。另外,为了使两个振动路径的固有频率不同,扭矩转换器的涡轮结合于振动路径B的中间凸缘,从而振动路径B的中间凸缘的固有频率小于振动路径C的中间凸缘的固有频率。在上述的减振装置中,在锁止离合器连接的情况下,来自发动机的振动进入减振装置的两个振动路径B、C。然后,若某频率的发动机振动到达包含结合于涡轮的中间凸缘的振动路径B,则在振动路径B的从中间凸缘至输出毂之间,振动的相位相对于输入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此时,振动路径C的中间凸缘的固有频率大于振动路径B的中间凸缘的固有频率,因此进入振动路径C的振动不产生相位的漂移(偏移)而传递至输出毂。如上,将从振动路径B传递至输出毂的振动的相位与从振动路径C传递至输出毂的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从而能够使输出毂处的振动衰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506006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为了提高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双通道减振器的振动衰减性能,而需要调整各中间凸缘的两侧的弹性体的弹簧常数、各中间凸缘的重量,以合理地设定振动路径B和C的固有频率。然而,若欲调整弹性体的弹簧常数以使振动路径B和C的固有频率合理化,则将导致双通道减振器整体的刚性较大地变动。另外,若欲调整中间凸缘、结合于该中间凸缘的涡轮的重量以使两个固有频率合理化,则将导致凸缘、涡轮的重量乃至于扭矩转换器整体的重量增加。因此,在上述双通道减振器中,为了提高振动衰减性能而合理地设定振动路径B和C的固有频率是不容易的,因应该被衰减的振动的频率有所不同,即使通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减振装置,也不能使该振动良好地衰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发明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高的振动衰减性能的减振装置。
本公开的减振装置在具有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来自发动机的扭矩传递至输入构件,该减振装置具备:第一中间构件、第二中间构件、在上述输入构件与上述第一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弹性体、在上述第一中间构件与上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二弹性体、在上述输入构件与上述第二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三弹性体、在上述第二中间构件与上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四弹性体以及在上述第一中间构件与上述第二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五弹性体。
在该减振装置中,能够相对于允许第一~第五弹性体中全部弹性体的挠曲的状态,在装置整体设定两个固有频率。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解析,明确了:包含该第一~第五弹性体的减振装置的固有频率伴随着第五弹性体的刚性降低而变小;与相对于第一~第四弹性体的刚性的变化而言的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变化相比,相对于第五弹性体的刚性的变化而言的该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变化大幅度地变小。因此,在该减振装置中,调整第五弹性体的刚性,从而能够合理地保持该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并且抑制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的重量(惯性力矩)的增加,且合理地设定装置整体的两个固有频率。其结果,在该减振装置中,能够良好地提高振动衰减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起步装置的简要构成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起步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构成构件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构成构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构成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扭矩传递路径的示意图。
图7是例示发动机的转速与减振装置的输出构件的理论上的扭矩变动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是例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第一弹性体的刚性与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以及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9是例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第二弹性体的刚性与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以及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0是例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第三弹性体的刚性与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以及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1是例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第四弹性体的刚性与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以及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2是例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第五弹性体的刚性与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以及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3是例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第一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与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以及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4是例示发动机的转速与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以及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的相位差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本公开的减振装置的弹性体的扭矩分担比与振动衰减性能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6是例示发动机的转速与考虑了迟滞的情况下的减振装置的输出构件的扭矩变动的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本公开的减振装置10的起步装置1的简要构成图,图2是表示起步装置1的剖视图。这些附图所示的起步装置1搭载于具备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内燃机)EG的车辆,除了减振装置10之外,还包含连结于发动机EG的曲轴的前盖3、固定于前盖3的泵轮(输入侧流体传动构件)4、能够与泵轮4同轴地旋转的涡轮(输出侧流体传动构件)5、连结于减振装置10并且固定于作为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双离合变速器(DCT)、混合动力变速器、或者作为减速器的变速器(动力传递装置)TM的输入轴IS的作为动力输出部件的减振毂7、锁止离合器8等。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之外,“轴向”基本上表示起步装置1、减振装置10的中心轴(轴心)的延伸方向。另外,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之外,“径向”基本上表示起步装置1、减振装置10、该减振装置10等的旋转构件的径向,即从起步装置1、减振装置10的中心轴向与该中心轴正交的方向(径向)延伸的直线的延伸方向。另外,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之外,“周向”基本上表示起步装置1、减振装置10、该减振装置10等的旋转构件的周向,即沿着该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的方向。
如图2所示,泵轮4具有紧密地固定于前盖3的泵壳40和配设于泵壳40的内表面的多个泵叶片41。如图2所示,涡轮5具有涡轮壳50和配设于涡轮壳50的内表面的多个涡轮叶片51。涡轮壳50的内周部借助多个铆钉固定于涡轮毂52。涡轮毂52被减振毂7支承为能够自如旋转,该涡轮毂52(涡轮5)的在起步装置1的轴向上的移动被减振毂7与安装于该减振毂7的卡环限制。
泵轮4与涡轮5相互对置,在两者之间同轴地配置有对工作油(工作流体)从涡轮5向泵轮4的流动进行整流的导叶6。导叶6具有多个导叶叶片60,导叶6的旋转方向因单向离合器61而被设定为仅为一个方向。该泵轮4、涡轮5以及导叶6形成使工作油循环的环面(环状流路),作为具有扭矩放大功能的扭矩转换器(流体传动装置)发挥功能。但是,在起步装置1中,也可以省略导叶6、单向离合器61,而使泵轮4和涡轮5作为液力联轴节发挥功能。
锁止离合器8能执行经由减振装置10连结前盖3与减振毂7的锁止,并且能解除该锁止。在本实施方式中,锁止离合器8构成为单片油压式离合器,并具有锁止活塞(动力输入部件)80,该锁止活塞(动力输入部件)80配置于前盖3的内部且位于该前盖3的靠发动机EG侧的内壁面附近,并且以能够沿轴向自如移动的方式嵌合于减振毂7。另外,如图2所示,在锁止活塞80的外周侧且靠前盖3侧的面粘贴有摩擦材料81。另外,在锁止活塞80与前盖3之间划分有经由工作油供给路、形成于输入轴IS的油路连接于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锁止室(卡合油室)85。
从泵轮4和涡轮5的轴心侧(单向离合器61的周边)经由形成于输入轴IS的油路等朝向径向外侧向泵轮4和涡轮5(环面)供给的来自油压控制装置的工作油能够流入锁止室85内。因此,若由前盖3与泵轮4的泵壳划出的流体传动室9内和锁止室85内保持为等压,则锁止活塞80不向前盖3侧移动,从而锁止活塞80不会与前盖3摩擦卡合。与此相对,若通过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对锁止室85内进行减压,则锁止活塞80因压力差而朝向前盖3移动,与前盖3摩擦卡合。由此,前盖3(发动机EG)经由锁止活塞80、减振装置10连结于减振毂7。此外,作为锁止离合器8,也可以采用至少包含一片摩擦卡合片(多个摩擦件)的多片油压式离合器。在该情况下,该多片油压式离合器的离合器鼓或者离合器毂作为动力输入部件发挥功能。
减振装置10在发动机EG与变速器TM之间使振动衰减,如图1所示,包含驱动部件(输入构件)11、第一中间部件(第一中间构件)12、第二中间部件(第二中间构件)14以及从动部件(输出构件)16,作为同轴地相对旋转的旋转构件(旋转部件即旋转质量体)。另外,减振装置10包含配置于驱动部件11与第一中间部件12之间并传递转矩(旋转方向的扭矩)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两个)第一外侧弹簧(第一弹性体)SP11、配置于第一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6之间并传递转矩(旋转方向的扭矩)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两个)第二外侧弹簧(第二弹性体)SP12、配置于驱动部件11与第二中间部件14之间并传递转矩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三个)第一内侧弹簧(第三弹性体)SP21、配置于第二中间部件14与从动部件16之间并传递转矩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三个)第二内侧弹簧(第四弹性体)SP22以及配置于第一中间部件12与第二中间部件14之间并传递转矩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两个)中间弹簧(第五弹性体)SPm,作为扭矩传递构件(扭矩传递弹性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第二内侧弹簧SP22以及中间弹簧SPm,采用以具有在不施加负载时笔直地延伸的轴心的方式卷绕为螺旋状的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直线型螺旋弹簧。由此,与使用弧形螺旋弹簧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弹簧SP11~SPm沿着轴心更加适当地伸缩,而使因在传递扭矩的弹簧与旋转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引起的迟滞减小,即,使向驱动部件11输入的扭矩增加时的输出扭矩与向驱动部件11输入的扭矩减少时的输出扭矩之间的差减少。迟滞能够通过在向驱动部件11输入的扭矩增加的状态下且在减振装置10的扭转角成为规定角度时从从动部件16被输出的扭矩、与在向驱动部件11输入的扭矩减少的状态下且在减振装置10的扭转角成为上述规定角度时从从动部件16被输出的扭矩间的差值来定量。此外,弹簧SP11~SPm的至少任一者也可以是弧形螺旋弹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以及中间弹簧SPm例如以SP11、SP12、SPm、SP11、SP12、SPm的顺序沿着减振装置10(第一中间部件12)的周向排列,并且以接近起步装置1的外周的方式配设于流体传动室9内的外周侧区域。如上,将中间弹簧SPm配置为与外周侧的第一外侧弹簧SP11和第二外侧弹簧SP12沿着周向排列,从而能够良好地确保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以及中间弹簧SPm的行程。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逐个成对(直列地发挥作用),并且以沿着减振装置10(第二中间部件14)的周向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设于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中间弹簧SPm的径向内侧,而被弹簧SP11、SP12、SPm包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刚性即弹簧常数设为“k11”,将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刚性即弹簧常数设为“k12”,将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刚性即弹簧常数设为“k21”,将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刚性即弹簧常数设为“k22”时,以满足k11≠k21且k11/k21≠k12/k22的方式选择弹簧常数k11、k12、k21、k22。更加详细而言,弹簧常数k11、k12、k21、k22满足k11/k21<k12/k22和k11<k12<k22<k21的关系。另外,在将中间弹簧SPm的刚性即弹簧常数设为“km”时,弹簧常数k11、k12、k21、k22、km满足k11<km<k12<k22<k21的关系。
如图2所示,减振装置10的驱动部件11包含固定于锁止离合器8的锁止活塞80的环状的第一片部件(第一输入部件)111、被减振毂7支承(调心)为能够自如旋转、连结于第一片部件111并与之一体旋转的环状的第二片部件(第二输入部件)112以及配置为比第二片部件112接近涡轮5并且借助多个铆钉123连结(固定)于第二片部件112的环状的第三片部件(第三输入部件)113。由此,驱动部件11(即第一片部件111、第二片部件112以及第三片部件113)与锁止活塞80一体地旋转,并通过锁止离合器8的卡合来连结前盖3(发动机EG)与减振装置10的驱动部件11。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片部件111具有借助多个铆钉固定于锁止活塞80的外周侧的内表面(未粘贴摩擦材料81的面)的环状的固定部111a、从固定部111a的外周部沿轴向延伸突出的小尺寸的筒状部111b、沿周向隔开间隔(等间隔)地从筒状部111b的自由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突出并且以与固定部111a分离的方式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四个)弹簧抵接部(第一抵接部)111c、以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从筒状部111b的自由端部向轴向延伸突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12个)卡合凸部111e。如图2所示,供第一片部件111固定的锁止活塞80被形成于减振毂7的圆筒状的第一支承部71支承为能够自如旋转。
第二片部件112构成为板状的环状部件,配置为比第三片部件113接近锁止活塞80,并且被形成于减振毂7的圆筒状的第二支承部72支承为能够自如旋转。如图2所示,减振毂7的第二支承部72形成为以比第一支承部71接近涡轮5的方式在减振装置10的轴向上相对于该第一支承部71错开。另外,第二支承部72具有大于第一支承部71的外径,并设置于该第一支承部71的径向外侧。
另外,第二片部件112具有分别呈圆弧状延伸并且沿周向隔开间隔(等间隔地)配设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三个)弹簧收容窗112w(参照图3和图4)、分别沿着对应的弹簧收容窗112w的内周缘延伸并且沿周向隔开间隔(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三个)弹簧支承部112a、分别沿着对应的弹簧收容窗112w的外周缘延伸并且沿周向隔开间隔(等间隔地)排列且在第二片部件112的径向上与对应的弹簧支承部112a对置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三个)弹簧支承部112b、以及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三个)弹簧抵接部(第二抵接部)112c。第二片部件112的多个弹簧抵接部112c在沿着周向相互邻接的弹簧收容窗112w(弹簧支承部112a、112b)之间各设置一个。另外,在第二片部件112的外周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12个)卡合凹部112e,在各卡合凹部112e具有径向的松动地嵌合有第一片部件111的对应的卡合凸部111e。将卡合凸部111e嵌合于卡合凹部112e,从而第一片部件111和第二片部件112能够沿径向相对移动。
第三片部件113也构成为板状的环状部件。第三片部件113具有分别呈圆弧状延伸并且沿周向隔开间隔(等间隔地)配设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三个)弹簧收容窗、分别沿着对应的弹簧收容窗的内周缘延伸并且沿周向隔开间隔(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三个)弹簧支承部113a、分别沿着对应的弹簧收容窗的外周缘延伸并且沿周向隔开间隔(等间隔地)排列且在第三片部件113的径向上与对应的弹簧支承部113a对置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三个)弹簧支承部113b、以及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三个)弹簧抵接部(第三抵接部)113c。第三片部件113的多个弹簧抵接部113c在沿着周向相互邻接的弹簧支承部113a、113b(弹簧收容窗)之间各设置一个。
如图2所示,第一中间部件12包含弹性体支承部件121与连结部件122。弹性体支承部件121形成为环状,支承(引导)第一外侧弹簧SP11和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外周部、靠锁止活塞80侧(发动机EG侧)的侧部(图2的右侧的侧部)、靠涡轮5侧(变速器TM侧)的侧部的外周侧。弹性体支承部件121被驱动部件11的第一片部件111的筒状部111b支承(调心)为能够自如旋转,并配置于流体传动室9内的外周侧区域。如上,将第一中间部件12配置于流体传动室9内的外周侧区域,从而能够更加增大该第一中间部件12的惯性力矩(惯性)。另外,弹性体支承部件121具有沿周向隔开间隔配设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隔开180°间隔的两个)弹簧抵接部121c。各弹簧抵接部121c沿轴向从弹性体支承部件121的靠锁止活塞80侧的侧部向涡轮5侧延伸突出。
构成第一中间部件12的连结部件122具有通过例如熔接固定于涡轮5的涡轮壳50的环状的固定部122a、沿周向隔开间隔并沿轴向从该固定部122a的外周部延伸突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隔开180°间隔的两个)第一弹簧抵接部122c、从固定部122a的外周部的第一弹簧抵接部122c之间向轴向延伸突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四个)第二弹簧抵接部122d以及沿轴向从固定部122a的内周部向与第一弹簧抵接部122c和第二弹簧抵接部122d同侧延伸突出的小尺寸圆筒状的支承部122s。连结部件122的多个第二弹簧抵接部122d以每组两个(一对)相互接近的方式相对于该连结部件122的轴心形成为对称(参照图3),相互成对的两个第二弹簧抵接部122d隔开例如与中间弹簧SPm的自然长度对应的间隔对置。
第二中间部件14具有环状的被支承部14a、沿周向隔开间隔并沿轴向从该被支承部14a的内周部延伸突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隔开120°间隔的三个)第一弹簧抵接部14c以及沿轴向从被支承部14a的外周部向与第一弹簧抵接部14c同侧延伸突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四个)第二弹簧抵接部14d。第二中间部件14的多个第二弹簧抵接部14d以每组两个(一对)相互接近的方式相对于该第二中间部件14的轴心形成为对称(参照图3),相互成对的两个第二弹簧抵接部14d隔开例如与中间弹簧SPm的自然长度对应的间隔对置。
如图2所示,第二中间部件14配置为被支承部14a位于驱动部件11的第三片部件113与涡轮5的轴向之间,并被固定于涡轮5的第一中间部件12的连结部件122支承为能够自如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中间部件14的被支承部14a形成有供连结部件122的支承部122s嵌合的凹部,第二中间部件14被该支承部122s支承为能够自如旋转。另外,第二中间部件14的被支承部14a与支承部122s的顶端抵接,从而限制第二中间部件14向涡轮5侧的移动。另外,在第三片部件113的外周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从靠涡轮5侧的表面向第二中间部件14侧突出的多个移动限制突部113s。因此,第二中间部件14的被支承部14a与第三片部件113的移动限制突部113s抵接,从而限制第二中间部件14向与涡轮5分离的方向(锁止活塞80侧)的移动。
从动部件16构成为板状的环状部件,如图2所示,在轴向上,配置于驱动部件11的第二片部件112与第三片部件113之间,并且借助铆钉固定于减振毂7(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支承部72)。由此,从动部件16与减振毂7一体地旋转。从动部件16具有分别呈圆弧状延伸并且沿周向隔开间隔(等间隔地)配设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三个)弹簧收容窗、以接近该从动部件16的内周缘的方式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三个)内侧弹簧抵接部(内侧抵接部)16ci以及在比多个内侧弹簧抵接部16ci靠径向外侧沿周向隔开间隔(等间隔地)排列并且沿轴向从涡轮5侧向锁止活塞80侧延伸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四个)外侧弹簧抵接部(外侧抵接部)16co。从动部件16的多个内侧弹簧抵接部16ci在沿着周向相互邻接的弹簧收容窗之间各设置一个。
如图2所示,第一外侧弹簧SP11和第二外侧弹簧SP12被第一中间部件12的弹性体支承部件121支承为逐个成对(直列地发挥作用)并且沿着该第一中间部件12的周向交替地排列。另外,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驱动部件11的第一片部件111的弹簧抵接部111c与对应的第一外侧弹簧SP11或者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端部抵接。另外,如图3所示,弹性体支承部件121的各弹簧抵接部121c相互邻接并在成对(直列地发挥作用)的第一外侧弹簧SP11和第二外侧弹簧SP12之间与两者的端部抵接。另外,连结部件122的各第一弹簧抵接部122c也如图3所示相互邻接并在成对的第一外侧弹簧SP11和第二外侧弹簧SP12之间与两者的端部抵接。
即,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各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一端部(图3的靠中间弹簧SPm侧的端部)与驱动部件11的对应的弹簧抵接部111c抵接,各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另一端部(图3的靠第二外侧弹簧SP1两侧的端部)与第一中间部件12的对应的弹簧抵接部121c和第一弹簧抵接部122c抵接。另外,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各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一端部(图3的靠第一外侧弹簧SP11侧的端部)与第一中间部件12的对应的弹簧抵接部121c和第一弹簧抵接部122c抵接,各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另一端部(图3的靠中间弹簧SPm侧的端部)与驱动部件11的对应的弹簧抵接部111c抵接。
另外,从动部件16的各外侧弹簧抵接部16co与驱动部件11的各弹簧抵接部111c相同地,在对应的第一外侧弹簧SP11或者第二外侧弹簧SP12之间与两者的端部抵接。即,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一端部(靠中间弹簧SPm侧的端部)和与该第一外侧弹簧SP11成对的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另一端部(靠中间弹簧SPm侧的端部),分别与从动部件16的对应的外侧弹簧抵接部16co抵接。其结果是,从动部件16经由多个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一中间部件12(弹性体支承部件121和连结部件122)、多个第二外侧弹簧SP12连结于驱动部件11。
另外,第一中间部件12的连结部件122固定于涡轮5,因此第一中间部件12与涡轮5被连结为一体地旋转。如上,将涡轮5(以及涡轮毂52)连结于第一中间部件12,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该第一中间部件12的实际的惯性力矩(弹性体支承部件121、连结部件122以及涡轮5等的惯性力矩的合计值)。另外,连结涡轮5与配置于第一内侧弹簧SP21以及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径向外侧(即流体传动室9内的外周侧区域)的第一中间部件12,从而能够不使连结部件122在轴向上通过涡轮5与驱动部件11的第三片部件113、第一内侧弹簧SP21以及第二内侧弹簧SP22之间。由此,能够更加良好地抑制减振装置10进而起步装置1的轴向长度的增加。
另一方面,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片部件112的多个弹簧支承部112a分别从内周侧支承(引导)对应的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各一个)的靠锁止活塞80侧的侧部。另外,多个弹簧支承部112b分别从外周侧支承(引导)对应的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靠锁止活塞80侧的侧部。另外,如图2所示,第三片部件113的多个弹簧支承部113a分别从内周侧支承(引导)对应的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各一个)的靠涡轮5侧的侧部。另外,多个弹簧支承部113b分别从外周侧支承(引导)对应的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靠涡轮5侧的侧部。即,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以逐个成对(直列地发挥作用)并且沿周向(第二中间部件14的周向)交替地排列的方式被构成驱动部件11的第二片部件112的弹簧支承部112a、112b和第三片部件113的弹簧支承部113a、113b支承。
另外,如图3所示,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第二片部件112的各弹簧抵接部112c被互不相同的弹簧收容窗112w(弹簧支承部112a、112b、113a、113b)支承而在不成对(不直列地发挥作用)的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之间与两者的端部抵接。相同地,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第三片部件113的各弹簧抵接部113c也是在被互不相同的弹簧支承部112a、112b、113a、113b(弹簧收容窗)支承(不成对)的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之间与两者的端部抵接。另外,如图3所示,第二中间部件14的各第一弹簧抵接部14c在相互成对(直列地发挥作用)的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之间与两者的端部抵接。
即,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各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一端部与驱动部件11的对应的弹簧抵接部112c、113c抵接,各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另一端部与第二中间部件14的对应的第一弹簧抵接部14c抵接。另外,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各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一端部与第二中间部件14的对应的第一弹簧抵接部14c抵接,各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另一端部与驱动部件11的对应的弹簧抵接部112c、113c抵接。此外,在第一弹簧抵接部14c与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另一端部之间以及第一弹簧抵接部14c与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一端部之间也可以如图3所示配置弹簧片Ss。
另外,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从动部件16的各内侧弹簧抵接部16ci,与驱动部件11的弹簧抵接部112c、113c相同地,在不成对(不直列地发挥作用的)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之间与两者的端部抵接。由此,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各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上述一端部还与从动部件16的对应的内侧弹簧抵接部16ci抵接,各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上述另一端部还与从动部件16的对应的内侧弹簧抵接部16ci抵接。其结果,从动部件16经由多个第一内侧弹簧SP21、第二中间部件14、多个第二内侧弹簧SP22连结于驱动部件11。
而且,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各中间弹簧SPm被第一中间部件12(连结部件122)的一对第二弹簧抵接部122d从两侧支承,并且被第二中间部件14的一对第二弹簧抵接部14d从两侧支承。由此,第一中间部件12与第二中间部件14经由多个中间弹簧SPm相互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中间弹簧SPm的端部与第二弹簧抵接部14d、122d之间配置有弹簧片Ss。
另外,如图1所示,减振装置10包含限制第一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6的相对旋转和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挠曲的第一止动器21、限制第二中间部件14与从动部件16的相对旋转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挠曲的第二止动器22以及限制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6的相对旋转的第三止动器23。第一止动器21和第二止动器22构成为,在从发动机EG传递至驱动部件11的输入扭矩到达小于与减振装置10的最大扭转角θmax对应的扭矩T2(第二阈值)的预先决定的扭矩(第一阈值)T1的阶段,大致同时地限制对应的旋转构件的相对旋转和弹簧的挠曲。另外,第三止动器23构成为,在输入驱动部件11的扭矩到达与最大扭转角θmax对应的扭矩T2的阶段,限制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6的相对旋转。由此,减振装置10具有两个阶段(两个等级)的衰减特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止动器21由沿周向隔开间隔地沿轴向从构成第一中间部件12的连结部件122朝向锁止活塞80延伸突出的多个止动器部122x和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于从动部件16的外周部并呈圆弧状延伸的多个切口部161x构成。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第一中间部件12(连结部件122)的各止动器部122x配置为插通于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于第二中间部件14的被支承部14a的外周部的多个圆弧状的狭缝14v中的任意狭缝,并且在从动部件16的对应的切口部161x内不与从动部件16的将该切口部161x的两侧端部划分出来的壁面抵接。由此,若伴随着第一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6相对旋转,使连结部件122的各止动器部122x与将切口部161x的两侧端部划分出来的壁面中的一者抵接,则限制第一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6的相对旋转和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挠曲。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直至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6的相对旋转受到第三止动器23的限制之前的这段期间,第一中间部件12的各止动器部122x与第二中间部件14的将狭缝14v的两侧端部划分出来的壁面不会形成抵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二止动器22由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于第二中间部件14的被支承部14a的内周部并呈圆弧状延伸的多个狭缝14x和从从动部件16沿周向隔开间隔朝向涡轮5沿轴向延伸突出的多个止动器部162x构成。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从动部件16的各止动器部162x配置为插通于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于驱动部件11的第三片部件113的外周部的多个圆弧状的狭缝113v中的任意狭缝,并且在第二中间部件14的对应的狭缝14x内,不与第二中间部件14的将该狭缝14x的两侧端部划分出来的壁面抵接。由此,若伴随着第二中间部件14与从动部件16相对旋转,从动部件16的止动器部162x与第二中间部件14的将狭缝14x的两侧端部划分出来的壁面中的一者抵接,则限制第二中间部件14与从动部件16的相对旋转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挠曲。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直至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6的相对旋转受第三止动器23限制之前的这段期间,从动部件16的各止动器部162x与第三片部件113的将狭缝113v的两侧端部划分出来的壁面不抵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三止动器23由安装于将构成驱动部件11的第二片部件112和第三片部件113连结起来的多个铆钉的卡圈和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于从动部件16并呈圆弧状延伸的多个切口部163x构成。在减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多个铆钉123和卡圈配置为,在从动部件16的对应的切口部163x内,不与从动部件16的将该切口部163x的两侧端部划分出来的壁面抵接。由此,若伴随着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6相对旋转,上述的各卡圈与将切口部163x的两侧端部划分出来的壁面中的一者抵接,则限制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6的相对旋转。
接下来,对减振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起步装置1中,在解除锁止离合器8的锁止时,例如,从发动机EG传递至前盖3的转矩(动力)经由泵轮4、涡轮5、第一中间部件12、第二外侧弹簧SP12、从动部件16、减振毂7这样的路径、泵轮4、涡轮5、第一中间部件12、中间弹簧SPm、第二中间部件14、第二内侧弹簧SP22、从动部件16、减振毂7这样的路径,向变速器TM的输入轴IS传递。与此相对,若通过起步装置1的锁止离合器8执行锁止,则从发动机EG经由前盖3和锁止离合器8(锁止活塞80)传递至驱动部件11的转矩(输入扭矩)经由弹簧SP11~SPm的全部传递至从动部件16和减振毂7,直至输入驱动部件11的扭矩到达上述扭矩T1,换句话说,在允许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第二内侧弹簧SP22、中间弹簧SPm全部挠曲的期间,都经由弹簧SP11~SPm的全部传递至从动部件16和减振毂7。
即,在锁止的执行过程中,在直至输入扭矩到达扭矩T1之前的这段期间,第一外侧弹簧(第一弹性体)SP11从驱动部件11向第一中间部件12传递转矩,第二外侧弹簧(第二弹性体)SP12从第一中间部件12向从动部件16传递转矩。另外,第一内侧弹簧(第三弹性体)SP21从驱动部件11向第二中间部件14传递转矩,第二内侧弹簧(第四弹性体)SP22从第二中间部件14向从动部件16传递转矩。因此,减振装置10如图6所示,具有包含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一中间部件12以及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第一扭矩传递路径P1和包含第一内侧弹簧SP21、第二中间部件14以及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第二扭矩传递路径P2,作为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6之间的扭矩传递路径。
另外,在减振装置10中,如上述那样,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弹簧常数k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弹簧常数k12、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弹簧常数k21以及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弹簧常数k22满足k11<k12<k22<k21的关系。因此,若在锁止的执行过程中,在输入扭矩到达扭矩T1之前的这段期间,向驱动部件11传递扭矩,则如图6所示,第二中间部件14相对于第一中间部件12向旋转方向(车辆前进时的旋转方向)的行进方向侧(下游侧)(稍微)扭转。由此,中间弹簧SPm被第二中间部件14的相互成对的第二弹簧抵接部14d中的位于上述旋转方向上的与行进方向侧相反一侧的第二弹簧抵接部14d,朝向第一中间部件12的相互成对的第二弹簧抵接部122d中的靠旋转方向的行进方向侧的第二弹簧抵接部14d按压。即,在锁止的执行过程中,在输入扭矩到达扭矩T1之前的这段期间,中间弹簧SPm将从驱动部件11经由第一内侧弹簧SP21传递至第二中间部件14的扭矩的一部分(平均扭矩的一部分)传递至第一中间部件12。因此,减振装置10具有包含第一内侧弹簧SP21、第二中间部件14、中间弹簧SPm、第一中间部件12以及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第三扭矩传递路径P3。
其结果,在锁止的执行过程中,在直至输入驱动部件11的扭矩到达上述扭矩T1之前的这段期间,经由第一扭矩传递路径P1、第二扭矩传递路径P2以及第三扭矩传递路径P3,从驱动部件11向从动部件16传递扭矩。更加详细而言,在允许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第二内侧弹簧SP22以及中间弹簧SPm全部挠曲的期间,对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有来自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转矩和来自第一内侧弹簧SP21、第二中间部件14以及中间弹簧SPm的转矩。另外,对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有来自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转矩。而且,在允许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第二内侧弹簧SP22以及中间弹簧SPm全部挠曲的期间,通过弹簧SP11~SPm衰减(吸收)传递至驱动部件11的扭矩的变动。由此,传递至驱动部件11的输入扭矩比较小,从而能够良好地提高该驱动部件11的转速较低时的减振装置10的振动衰减性能。
另外,若输入驱动部件11的扭矩到达上述扭矩T1而使第一止动器21和第二止动器22动作,则通过第一止动器21限制第一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6的相对旋转和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挠曲,通过第二止动器22限制第二中间部件14与从动部件16的相对旋转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挠曲。由此,第一中间部件12和第二中间部件14相对于从动部件16的相对旋转被限制,从而中间弹簧SPm的挠曲也被限制。因此,送向输入驱动部件11的扭矩到达上述扭矩T1之后,第一外侧弹簧SP11与第一内侧弹簧SP21并列地发挥作用而衰减(吸收)传递至驱动部件11的扭矩的变动,直到该输入扭矩到达上述扭矩T2,则使第三止动器23动作。
继续,对减振装置10的设计顺序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在减振装置10中,在允许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第二内侧弹簧SP22、中间弹簧SPm全部挠曲时,在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6之间,经由弹簧SP11~SPm的全部传递扭矩(平均扭矩)。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如上那样具有既不是串联形式也不是并列形式而是复杂的扭矩的传递路径的减振装置10进行潜心研究、解析,其结果为,发现了上述的减振装置10在允许弹簧SP11~SPm全部挠曲时,在装置整体具有两个固有频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解析,在减振装置10中,当与传递至驱动部件11的振动的频率对应地产生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小的固有频率(低转速侧(低频侧)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部件12和第二中间部件14以相同相位振动时的第一中间部件12上的共振)时,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相位也会逐渐与从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相位错开。因此,伴随着在产生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小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后,驱动部件11的转速增高,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和从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
基于上述的见解,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包含处于因锁止的执行而从发动机(内燃机)EG向驱动部件11传递有扭矩的状态下的减振装置10的振动系统,构建了下式(1)那样的运动方程式。其中,在式(1)中,“J1”是驱动部件11的惯性力矩,“J21”是第一中间部件12的惯性力矩,“J22”是第二中间部件14的惯性力矩,“J3”是从动部件16的惯性力矩。另外,“θ1”是驱动部件11的扭转角,“θ21”是第一中间部件12的扭转角,“θ22”是第二中间部件14的扭转角,“θ3”是从动部件16的扭转角。另外,“k1”是在驱动部件11与第一中间部件12之间并列地发挥作用的多个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合成弹簧常数,“k2”是在第一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6之间并列地发挥作用的多个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合成弹簧常数,“k3”是在驱动部件11与第二中间部件14之间并列地发挥作用的多个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合成弹簧常数,“k4”是在第二中间部件14与从动部件16之间并列地发挥作用的多个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合成弹簧常数,“k5”是在第一中间部件12与第二中间部件14之间并列地发挥作用的多个中间弹簧SPm的合成弹簧常数(刚性),“kR”是配置于从动部件16至车辆的车轮之间的变速器TM、驱动轴等的刚性即弹簧常数,“T”是从发动机EG传递至驱动部件11的输入扭矩。
[数式1]
另外,本发明的发明人假定为输入扭矩T如下式(2)所示那样周期性地振动,并且假定为驱动部件11的扭转角θ1、第一中间部件12的扭转角θ21、第二中间部件14的扭转角θ22以及从动部件16的扭转角θ3如下式(3)所示那样周期性地响应(振动)。其中,式(2)和式(3)中的“ω”是输入扭矩T的周期性的变动(振动)的角频率,在式(3)中,“Θ1”是伴随着来自发动机EG的扭矩的传递而产生的驱动部件11的振动的振幅(振动振幅,即最大扭转角),“Θ21”是伴随着向驱动部件11传递来自发动机EG的扭矩而产生的第一中间部件12的振动的振幅(振动振幅),“Θ22”是伴随着向驱动部件11传递来自发动机EG的扭矩而产生的第二中间部件14的振动的振幅(振动振幅),“Θ3”是伴随着向驱动部件11传递来自发动机EG的扭矩而产生的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振幅(振动振幅)。基于上述的假定,将式(2)和式(3)代入式(1),从两边约去“sinωt”,从而能够获得下式(4)的恒等式。
[数式2]
T=T0sinωt…(2)
然后,本发明的发明人着眼于若式(4)中的从动部件16的振动振幅Θ3为零,则来自发动机EG的振动被减振装置10衰减而理论上不会向比从动部件16靠后级侧的变速器TM、驱动轴等传递振动。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根据上述的观点,针对振动振幅Θ3求解式(4)的恒等式,并且Θ3=0,从而获得下式(5)所示的条件式。在式(5)的关系成立的情况下,从驱动部件11经由第一扭矩传递路径P1、第二扭矩传递路径P2以及第三扭矩传递路径P3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来自发动机EG的振动相互抵消,从而从动部件16的振动振幅Θ3理论上为零。
[数式3]
根据上述的解析结果,在具有上述那样的构成的减振装置10中,能够理解为,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相位与从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相位因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小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的产生而错开(翻转)180度使两振动相互抵消,从而如图7所示,能够设定从动部件16的振动振幅Θ3(扭矩变动)理论上为零的反共振点A。另外,将反共振点A的频率设为“fa”,若向上述式(5)代入“ω=2πfa”,则反共振点A的频率fa如下式(6)那样表示。此外,图7例示发动机EG的转速与本公开的减振装置和省略了中间弹簧SPm的减振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减振装置,以下,称为“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的从动部件的理论上(假定为不存在迟滞的情况下)的振动振幅(扭矩变动)的关系。
[数式4]
另一方面,若假定为驱动部件11的扭转角θ1与从动部件16的扭转角θ2为零且驱动部件11和从动部件16的位移均为零,则能够将式(1)如下式(7)那样变形。另外,假定为第一中间部件12和第二中间部件14如下式(8)所示那样谐振动,将式(8)代入式(7),从两边约去“sinωt”,从而能够获得下式(9)的恒等式。
[数式5]
在第一中间部件12和第二中间部件14谐振动的情况下,振幅Θ21和Θ22均不为零,因此式(9)的左边的方阵的行列式为零,从而下式(10)的条件式必须成立。上述的式(10)是减振装置10的两个固有角频率的平方值ω2的2次方程式。因此,减振装置10的两个固有角频率ω1、ω2如下式(11)和(12)所示表示,从而ω1<ω2成立。其结果,若将产生共振点A的共振(共振点R1)的频率,即,第一中间部件12的固有频率设为“f21”,将在比反共振点A靠高转速侧产生的共振(共振点R2)的频率,即,第二中间部件14的固有频率设为“f22”,则低转速侧(低频侧)的固有频率f21如下式(13)那样表示,高转速侧(高频侧)的固有频率f22(f22>f21)如下式(14)那样表示。
[数式6]
另外,允许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第二内侧弹簧SP22以及中间弹簧SPm全部挠曲时的减振装置10的等效刚性keq能够如下那样求得。即,若假定为向驱动部件11传递T=T0的恒定的输入扭矩(静态外力),并且假定为下式(15)所示那样的相互平衡的关系成立,则将T=T0和式(15)代入式(1),从而能够获得下式(16)的恒等式。
[数式7]
另外,在扭矩T0、减振装置10的等效刚性keq、驱动部件11的振动振幅(扭转角)Θ1、从动部件16的振动振幅(扭转角)Θ3之间,T0=keq·(Θ1-Θ3)的关系成立。另外,若针对振动振幅(扭转角)Θ1和Θ3,求解式(16)的恒等式,则“Θ1-Θ3”如下式(17)那样表示。因此,根据T0=keq·(Θ1-Θ3)和式(17),减振装置10的等效刚性keq如下式(18)那样表示。
[数式8]
本发明的发明人相对于如上述那样获得的减振装置10的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f21、反共振点A的频率fa以及等效刚性keq的解析结果示于图8~图13。图8~图13保持将合成弹簧常数k1、k2、k3、k4、k5、第一中间部件12的惯性力矩J21以及第二中间部件14的惯性力矩J22中的任一个参数以外的参数,分别形成恒定值(固定值)的状态下,分别表示仅使该选出的任一个参数发生变化时的固有频率f21、反共振点A的频率fa以及等效刚性keq的变化方式。
在保持将减振装置10的合成弹簧常数k2、k3、k4、k5以及惯性力矩J21、J22分别形成恒定值的状态下,仅使第一外侧弹簧(第一弹性体)SP11的合成弹簧常数(刚性)k1变化的情况下,固有频率f21以及反共振点A的频率fa的变化方式为,如图8所示,在合成弹簧常数k1越大时,则它们越是增大,伴随着合成弹簧常数k1变小,它们逐渐变小。与此相对,等效刚性keq的变化方式为,如图8所示,若使合成弹簧常数k1从预先变得适合的值稍微增加,则该等效刚性keq猛增,若使合成弹簧常数k1从该适合值稍微减少,则该等效刚性keq骤减。即,等效刚性keq相对于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合成弹簧常数k1的变化所出现的变化(变化程度)非常大。
另外,在保持将减振装置10的合成弹簧常数k1、k3、k4、k5以及惯性力矩J21、J22分别形成恒定值的状态下,仅使第二外侧弹簧(第二弹性体)SP12的合成弹簧常数(刚性)k2变化的情况下,固有频率f21和反共振点A的频率fa的变化方式为,如图9所示,也是在合成弹簧常数k2越大时,则它们越是增大,伴随着合成弹簧常数k2变小,它们逐渐变小。另外,等效刚性keq的变化方式为,如图9所示,若使合成弹簧常数k2从预先变得适合的值稍微增加,则等效刚性keq猛增,若使合成弹簧常数k2从该适合值稍微减少,则等效刚性keq骤减。即,等效刚性keq相对于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合成弹簧常数k2的变化所出现的变化(变化程度)也非常大。
另一方面,在保持将减振装置10的合成弹簧常数k1、k2、k4、k5以及惯性力矩J21、J22分别形成恒定值的状态下,仅使第一内侧弹簧(第三弹性体)SP21的合成弹簧常数(刚性)k3变化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固有频率f21伴随着合成弹簧常数k3增大而稍微增大(大致保持为恒定),反共振点A的频率fa在合成弹簧常数k3越小时则越是增大,并伴随着合成弹簧常数k3增大而逐渐变小。另外,等效刚性keq的变化方式为,如图10所示,若使合成弹簧常数k3从预先变得适合的值稍微减少,则等效刚性keq骤减,若使合成弹簧常数k3从该适合值稍微增加,则等效刚性keq猛增。即,等效刚性keq相对于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合成弹簧常数k3的变化所出现的变化(变化程度)也非常大。
另外,在保持将减振装置10的合成弹簧常数k1、k2、k3、k5以及惯性力矩J21、J22分别形成恒定值的状态下,仅使第二内侧弹簧(第四弹性体)SP22的合成弹簧常数(刚性)k4变化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也是固有频率f21伴随着合成弹簧常数k4增大而稍微增大(大致保持为恒定),反共振点A的频率fa在合成弹簧常数k4越小时则越是增大,并伴随着合成弹簧常数k4增大而逐渐变小。另外,如图11所示,等效刚性keq的变化方式为,若使合成弹簧常数k4从预先变得适合的值稍微减少,则等效刚性keq骤减,若使合成弹簧常数k4从该适合值稍微增加,则等效刚性keq猛增。即,等效刚性keq相对于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合成弹簧常数k4的变化所出现的变化(变化程度)也非常大。
然后,在保持将减振装置10的合成弹簧常数k1、k2、k3、k4以及惯性力矩J21、J22分别形成恒定值的状态下,仅使中间弹簧(第五弹性体)SPm的合成弹簧常数(刚性)k5变化的情况下,固有频率f21和反共振点A的频率fa的变化方式为,如图12所示,在合成弹簧常数k5越大时,则它们越是增大,伴随着合成弹簧常数k5变小,它们逐渐变小。另外,与某合成弹簧常数k5对应的固有频率f21与反共振点A的频率fa之差(fa-f21)的变化方式为,如图12所示,伴随着合成弹簧常数k5增大,该差值逐渐增大。另外,在仅使中间弹簧SPm的合成弹簧常数k5变化的情况下,等效刚性keq的变化方式为,如图12所示,在合成弹簧常数k5越大时,则等效刚性keq越是增大,伴随着合成弹簧常数k5变小,等效刚性keq逐渐变小。即,与等效刚性keq相对于合成弹簧常数(刚性)k1、k2、k3、k4的变化所出现的变化(变化程度)相比,等效刚性keq相对于中间弹簧SPm的合成弹簧常数(刚性)k5的变化所出现的变化(变化程度)大幅度地变小。
另外,在保持将减振装置10的合成弹簧常数k1、k2、k3、k4、k5以及第二中间部件14的惯性力矩J22分别形成恒定值的状态下,仅使第一中间部件12的惯性力矩J21变化的情况下,固有频率f21和反共振点A的频率fa的变化方式为,如图13所示,在惯性力矩J21越小时,则它们越增大,伴随着惯性力矩J21增大,它们逐渐变小。另外,即使仅使第一中间部件12的惯性力矩J21变化,如图13所示,也是等效刚性keq大致保持为恒定。此外,虽省略图示,但在保持将减振装置10的合成弹簧常数k1、k2、k3、k4、k5以及第一中间部件12的惯性力矩J21分别形成恒定值的状态下,仅使第二中间部件14的惯性力矩J22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仅使第一中间部件12的惯性力矩J21变化的情况相同的结果。
如根据上述的解析结果明确的那样,使中间弹簧SPm的刚性降低(缩小弹簧常数km和合成弹簧常数K5),从而能够更加缩小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f21(参照式(13))、反共振点A的频率fa(参照式(6))。相反,提高中间弹簧SPm的刚性(增大弹簧常数km以及合成弹簧常数K5),从而也能够更加增大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f21与反共振点A的频率fa之差(fa-f21)。另外,即使降低中间弹簧SPm的刚性(即使缩小弹簧常数km和合成弹簧常数K5),等效刚性keq也不会大幅度地降低。因此,在减振装置10中,调整中间弹簧SPm的刚性(弹簧常数km和合成弹簧常数K5),从而能够与针对驱动部件11的最大输入扭矩对应地合理地保持等效刚性keq,并且抑制第一中间部件12和第二中间部件14的重量(即、惯性力矩J21、J22)的增加,且合理地设定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f21和反共振点A的频率fa。另外,降低第一外侧弹簧SP11和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刚性(缩小弹簧常数k11、k12和合成弹簧常数K1、K2),从而能够更加缩小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f21、反共振点A的频率fa。另外,提高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刚性(增大弹簧常数k21、k22和合成弹簧常数K3、K4),从而能够更加缩小反共振点A的频率fa。
然后,在搭载作为行驶用动力的产生源的发动机(内燃机)EG的车辆中,使锁止转速Nlup更加降低而提前将来自发动机EG的扭矩以机械构造传递至变速器TM,从而能够提高发动机EG与变速器TM之间的动力传递效率,由此更加提高发动机EG的燃料消耗效率。但是,在能够成为锁止转速Nlup的设定范围的500rpm~1500rpm左右的低转速区域中,从发动机EG经由锁止离合器传递至驱动部件11的振动增大,特别地在搭载三缸或四缸发动机之类的减小气缸数量的发动机的车辆中,振动等级的增加尤为显著。因此,为了不在锁止的执行时、刚执行完执行之后,有较大的振动传递至变速器TM等,则需要在执行锁止的状态下使将来自发动机EG的扭矩(振动)传递至变速器TM的减振装置10整体(从动部件16)的锁止转速Nlup附近的转速区域内的振动等级更加降低。
鉴于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基于针对锁止离合器8确定的锁止转速Nlup,以在发动机EG的转速处于500rpm~1500rpm的范围(锁止转速Nlup的假定设定范围)内时形成上述的反共振点A的方式构成减振装置10。若将“n”设为发动机(内燃机)EG的缸数,则与反共振点A的频率fa对应的发动机EG的转速Nea能表示为Nea=(120/n)·fa。因此,在减振装置10中,以满足下式(19)的方式,选择、设定多个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合成弹簧常数k1、多个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合成弹簧常数k2、多个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合成弹簧常数k3、多个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合成弹簧常数k4、多个中间弹簧SPm的合成弹簧常数k5、第一中间部件12的惯性力矩J21(考虑(加和)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被连结的涡轮5等的惯性力矩,以下相同)以及第二中间部件14的惯性力矩J22。即,在减振装置10中,基于反共振点A的频率fa(以及锁止转速Nlup),选择、设定弹簧SP11~SPm的弹簧常数k11、k12、k21、k22、km、第一中间部件12的惯性力矩J21以及第二中间部件14的惯性力矩J22
[数式9]
如上,将从动部件16的振动振幅Θ3理论上能够为零(能够更加降低振动)的反共振点A设定于500rpm~1500rpm的低转速区域(锁止转速Nlup的假定设定范围)内,从而如图7所示,能够使产生反共振点A的共振(为了形成反共振点A而不得不产生的共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中间部件12的共振,参照图7的共振点R1)以包含于锁止离合器8的非锁止区域(参照图7的双点划线)的方式更加向低转速侧(低频侧)漂移。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假想了,第一中间部件12的共振(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小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使用减振装置10的转速区域不出现。另外,如图7所示,与减振装置10的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小的固有频率(第一中间部件12的固有频率)对应的转速变得低于锁止离合器8的锁止转速Nlup,与减振装置10的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大的固有频率(第二中间部件14的固有频率)对应的转速变得高于锁止转速Nlup。由此,从由锁止离合器8执行锁止的时刻开始,能够利用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和从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
在以满足上述式(19)的方式构成减振装置10时,优选产生反共振点A的共振(参照图7的共振点R1)的频率小于该反共振点A的频率fa,并且以成为尽可能小的值的方式选择、设定弹簧常数k11、k12、k21、k22、km、惯性力矩J21、J2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0中,以满足上述的k11<km<k12<k22<k21的关系的方式决定弹簧常数k11、k12、k21、k22、km的值。
即,在减振装置10中,以使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f21与反共振点A的频率fa变得更小的方式,将中间弹簧SPm的弹簧常数km、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弹簧常数k11以及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弹簧常数k12决定为较小。另外,以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f21变得更小的方式,将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弹簧常数k1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弹簧常数k22决定为较大。由此,能够更加缩小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f21与反共振点A的频率fa,并能在更低转速侧(低频侧)设定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和从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的转速带(频带)的起点。另外,将该转速带的起点设定于低转速侧,从而也能够在低转速侧设定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相位与从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的转速(频率)。其结果,能够允许进一步低的转速下的锁止,并且进一步提高低转速区域中的振动衰减性能。
另外,在减振装置10中,如图7所示,若在反共振点A附近产生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衰减峰值之后使发动机EG的转速提得更高,则产生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大的固有频率的共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中间部件14的共振,参照图7的共振点R2),从而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与从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成为相同相位。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0中,在产生了上述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小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第一中间部件12的共振)之后,直到产生了该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大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第二中间部件14的共振)的期间,利用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和从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因此,优选以在比反共振点A靠高转速侧(高频侧)产生的共振的频率更加增大的方式,选择、设定弹簧常数(合成弹簧常数)k1、k2、k3、k4、k5、惯性力矩J21、J22。由此,能够使该共振(共振点R2)在振动不易显现的高转速区域侧产生,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低转速区域的减振装置10的振动衰减性能。
另外,在减振装置10中,为了使锁止转速Nlup附近的振动衰减性能更加提高,而需要使该锁止转速Nlup和与共振点R2对应的发动机EG的转速尽可能地分离。因此,在以满足式(19)的方式构成减振装置10时,优选以满足Nlup≤(120/n)·fa(=Nea)的方式选择、设定弹簧常数k1、k2、k3、k4、k5、惯性力矩J21、J22。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振动向变速器TM的输入轴IS的传递,并且执行由锁止离合器8进行的锁止,并且在锁止的执行后,通过减振装置10使来自发动机EG的振动极其良好地衰减。
如上述那样,基于反共振点A的频率fa设计减振装置10,从而能够极其良好地提高减振装置10的振动衰减性能。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解析,在将锁止转速Nlup规定为例如1000rpm上下的值的情况下,以满足例如900rpm≤(120/n)·fa≤1200rpm的方式构成减振装置10,从而能够确认在实用方面能够获得极其良好的结果。
另外,如根据式(13)和式(14)明确的那样,减振装置10的两个固有频率f21、f22受第一中间部件12和第二中间部件14双方的惯性力矩J21、J22的影响。即,在减振装置10中,第一中间部件12与第二中间部件14经由中间弹簧SPm相互连结,因此在第一中间部件12和第二中间部件14双方作用有来自中间弹簧SPm的力(参照图6的空心箭头),从而第一中间部件12的振动与第二中间部件14的振动协同动作(两者的振动相互影响)。如上,第一中间部件12的振动与第二中间部件14的振动协同动作,从而固有频率f21、f22受第一中间部件12和第二中间部件14双方的惯性力矩J21、J22的影响。因此,在减振装置10中,能够抑制第一中间部件12和第二中间部件14的重量即惯性力矩J21、J22的增加,并且使两个固有频率f21、f22中较小的一者的共振容易向低转速侧即非锁止区域漂移,以在驱动部件11的转速更低的状态下更加良好地产生从动部件16处的振动的相互抵消的方式设定固有频率f21、f22与反共振点A的频率fa。
另外,在减振装置10中,两个固有频率f21、f22受第一中间部件12和第二中间部件14双方的惯性力矩J21、J22的影响,因此,通过调整第一中间部件12和第二中间部件14的惯性力矩J21、J22,则如图7所示,能够将反共振点A的频率fa形成为与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的反共振点的频率fa′相同程度的值,并且与上述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相比,本实施方式使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f21(共振点R1)容易向非锁止区域的更低转速侧漂移。由此,在减振装置10中,与比较例的减振装置(参照图7的虚线)相比,能够使反共振点A附近的振动等级更加降低。如上,更加缩小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f21,来使反共振点A附近的振动等级更加降低,从而即使在伴随着具有闭缸功能的发动机EG的减缸运转的执行而使来自该发动机EG的振动的次数降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锁止转速Nlup保持为更低。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解析,明确通过中间弹簧SPm使第一中间部件12和第二中间部件14相互连结而使两者的振动协同动作,从而从上述第一扭矩传递路径P1、第二扭矩传递路径P2以及第三扭矩传递路径P3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容易相互抵消,进而能够更加缩小反共振点A附近的从动部件16的实际的振动振幅、能够减少第二外侧弹簧SP12与第二内侧弹簧SP22之间的扭矩振幅(扭矩变动)之差(使两者的扭矩振幅更加接近)。因此,在减振装置10中,能够允许更低的转速下的锁止(发动机EG与驱动部件11的连结),并且更加提高来自发动机EG的振动常常增大的低转速区域的振动衰减性能。
此处,在上述式(13)中,若k5=0,则省略中间弹簧SPm的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的第一中间部件的固有频率f21′如下式(20)那样表示,在上述式(14)中,若k5=0,则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的第二中间部件的固有频率f22′如下式(21)那样表示。如根据式(20)和式(21)所明确的那样,在比较例的减振装置中,第一中间部件的固有频率f21′不受第二中间部件的惯性力矩J22的影响,第二中间部件的固有频率f22′不受第一中间部件的惯性力矩J21的影响。根据该点,能够理解为在减振装置10中,与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相比,能够提高第一中间部件12的固有频率f21和第二中间部件14的固有频率f22的设定的自由度。
[数式10]
另外,在上述式(6)中,若k5=0,则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的反共振点的频率fa′如下式(22)那样表示。若将式(6)与式(22)相比较,则在弹簧常数k1、k2、k3、k4、惯性力矩J21、J22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的反共振点的频率fa′小于减振装置10的反共振点A的频率fa。但是,在减振装置10中,主要适当地选择第一中间部件12的惯性力矩J21和第二中间部件14的惯性力矩J22,从而能够容易地设定为与比较例的减振装置(参照图7的虚线)的反共振点的频率fa′相同程度的值。
[式1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0中,第一中间部件12构成为惯性力矩J21大于第二中间部件14的惯性力矩J22,另外,与涡轮5连结为与之一体旋转。由此,能够进一步缩小低频侧的固有频率f21,使反共振点A附近的振动等级更加降低。另外,若将第一中间部件12连结于涡轮5并使之与涡轮5一体旋转,则能够更加增大该第一中间部件12的实际的惯性力矩J21(第一中间部件12、涡轮5等的惯性力矩的合计值)。由此,能够进一步缩小低频侧的固有频率f21,将该第一中间部件12的共振点设定于更低转速侧(低频侧)。
至此,对假定为不存在迟滞的减振装置10的基本的设计顺序进行了说明,但在包含多个弹簧SP11、SP12、SP21、SP22、SPm的减振装置10中,消除迟滞实际上是极其困难的。另外,即使在包含第一扭矩传递路径P1和第二扭矩传递路径P2的减振装置10中,也是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相位相对于从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的频率可能因迟滞而出现了从理论值向高频侧(高转速侧)偏移。而且,若产生上述的相位翻转的向高频侧的偏移,则凭借来自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振动与来自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振动间的相互抵消,使从动部件16的振动振幅最小的频率也出现了向高频侧(高转速侧)偏移。鉴于此,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减振装置10、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的相对于低频侧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所引起的振动的相位翻转的迟滞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调查。
本发明的发明人首先针对使理论上的反共振点的频率fa′(参照上述式(18))与由减振装置整体和车辆的驱动轴的振动所引起的共振(在驱动部件与驱动轴之间产生的振动所引起的共振)的频率ftag大致一致的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的模型进行模拟,对低频侧的固有频率f21′的共振所引起的振动的相位变化进行了验证。图14中利用虚线表示针对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的模拟结果。如图14所示,明确在比较例的减振装置中,两个扭矩传递路径的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的频率fr′如图中虚线表示的那样,出现了比应该被衰减的振动的频率ftag(与其对应的发动机转速)向高频侧(高转速侧)偏移。因此,考虑为比较例的减振装置无法使该减振装置整体与车辆的驱动轴的振动所引起的共振良好地衰减。
另外,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使理论上的反共振点A的频率fa(参照上述式(6))与由减振装置10整体和车辆的驱动轴的振动所引起的共振的频率ftag(与比较例的情况相同的值)大致一致的减振装置10的模型进行模拟,对减振装置10的低频侧的固有频率f21的共振所引起的振动的相位变化进行验证。图14中利用实线表示针对减振装置10的模拟结果。如根据图14的模拟结果明确的那样,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减振装置10中,与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相比,能够良好地减少相对于低频侧的固有频率f21下的共振所引起的振动的相位翻转的迟滞的影响。
即,在包含中间弹簧SPm的减振装置10中,通过如上述那样,调整第一中间部件12的惯性力矩J21和第二中间部件14的惯性力矩J22,从而能够使低频侧的固有频率f21下的共振,即,第一中间部件12的共振容易向低频侧漂移。另外,在减振装置10中,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弹簧常数k11、k12、k21、k22满足k11<k21且k11/k21≠k12/k22的关系。由此,能够经由包含中间弹簧SPm的第三扭矩传递路径P3从第二中间部件14向第一中间部件12传递扭矩(平均扭矩的一部分),从而能够减少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扭矩分担,而缩小弹簧常数k11(低刚性化),通过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伴随着低刚性的轻型化,而使在该第一外侧弹簧SP11与旋转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降低。因此,能够使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迟滞降低,如在图14中由较细的实线表示的那样,能够使固有频率f21下的共振,即,第一中间部件12的共振所引起的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第一扭矩传递路径P1的振动)的相位翻转迅速结束(使相位变化的角度变得急剧)。其结果,在减振装置10中,使迟滞对相位翻转的影响减少,从而如在图14中由实线表示的那样,能够使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相位相对于从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的频率fr,比应该被衰减的振动的频率ftag向低频侧(低转速侧)漂移。
另外,在减振装置10中,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以及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弹簧常数k11、k12、k21、k22满足k11/k21<k12/k22和k11<k12<k22<k21的关系。在上述的关系成立的情况下,经由包含中间弹簧SPm的第三扭矩传递路径P3从第二中间部件14向第一中间部件12传递扭矩(平均扭矩的一部分),从而被第一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6之间的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的扭矩增加。另外,在理论上,输入驱动部件11的扭矩T(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传递扭矩和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传递扭矩之和)等于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传递扭矩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传递扭矩之和。因此,在满足k11/k21<k12/k22和k11<k12<k22<k21的关系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缩小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扭矩分担,而更加缩小第一外侧弹簧SP11的弹簧常数k11(低刚性化),并且进一步缩小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弹簧常数k12(低刚性化)。因此,在减振装置10中,凭借第一外侧弹簧SP11和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伴随着低刚性的轻型化,更加缩小在两者与旋转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即迟滞,并且能够使固有频率f21的共振,即,第一中间部件12的共振更加向低频侧漂移。其结果,如在图14中由粗实线表示的那样,能够使由上述频率fr的迟滞引起的向高频侧的偏移更加良好地减少。
另外,在上述减振装置10中,第一外侧弹簧SP11和第二外侧弹簧SP12配置为沿着该减振装置10的周向排列,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以沿着该周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于第一外侧弹簧SP11和第二外侧弹簧SP12的径向内侧。因此,能够使减振装置10的轴向长度更加缩短,并且使外周侧的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低刚性化,而使两者的迟滞减少,并且能够使作用于内周侧的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离心力降低,而使两者的迟滞减少。因此,在减振装置10中,能够使装置整体的迟滞良好地减少。
图15是表示分别被从驱动部件11传递扭矩的第一外侧弹簧SP11和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扭矩分担比γ1、分别向从动部件16传递扭矩的第二外侧弹簧SP12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扭矩分担比γ2以及减振装置10的振动衰减性能的关系的说明图。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扭矩分担比γ1、γ2与输入至驱动部件11的扭矩T为不足上述扭矩T1的规定值时(允许弹簧SP11、SP12、SP21、SP22、SPm全部挠曲时)的减振装置10的振动衰减性能的关系也进行了解析。在将第一外侧弹簧SP11从驱动部件11向第一中间部件12传递的扭矩设为“T11”,将第一内侧弹簧SP21从驱动部件11向第二中间部件14传递的扭矩设为“T21”时,扭矩分担比γ1被表示为γ1=T11/(T11+T21)。在将第二外侧弹簧SP12从第一中间部件12向从动部件16传递的扭矩设为“T12”,将第二内侧弹簧SP22从第二中间部件14向从动部件16传递的扭矩设为“T22”时,扭矩分担比γ2被表示为γ2=T12/(T12+T22)。另外,如上述那样,在输入扭矩T与扭矩T11、T21、T12、T21之间,理论上,T=T11+T21=T12+T22的关系成立。此外,在该解析中,减振装置10的振动衰减性能也与图7等相同地,基于从动部件16的振动振幅(扭矩变动)进行了评价。
如减振装置10那样,在经由包含中间弹簧SPm的第三扭矩传递路径P3从第二中间部件14向第一中间部件12传递扭矩(平均扭矩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扭矩分担比γ1、γ2包含于在图15中位于表示γ1=γ2的线段的图中上侧的区域X内(窗帘表示γ1=γ2的线段上之外)。上述的区域X是γ1<γ2,即,T11/(T11+T21)<T12/(T12+T22)的关系成立的区域。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解析求得弹簧SP11、SP12、SP21、SP22、SPm的卷径、轴向长度的增加,即能够抑制减振装置10的大型化,并且良好地确保振动衰减性能的区域X内的范围。
而且,解析的结果是,明确了在扭矩分担比γ1,γ2包含于图15所示的区域Y内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减振装置10的大型化,并且良好地确保振动衰减性能。区域Y是满足γ1<γ2、0.07≤γ1=T11/(T11+T21)≤0.28以及0.12≤γ2=T12/(T12+T22)≤0.42的区域。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解析,明确了在扭矩分担比γ1、γ2包含于图15所示的区域Y内的区域Z内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减振装置10的振动衰减性能。区域Z是大致满足γ1<γ2、0.1≤γ1=T11/(T11+T21)≤0.25以及0.13≤γ2=T12/(T12+T22)≤0.39的区域。因此,减振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满足γ1<γ2、0.07≤γ1=T11/(T11+T21)≤0.28以及0.12≤γ2=T12/(T12+T22)≤0.42,更加优选满足γ1<γ2、0.1≤γ1=T11/(T11+T21)≤0.25以及0.13≤γ2=T12/(T12+T22)≤0.39。
另外,若将中间弹簧SPm在第一中间部件12和第二中间部件14之间传递的扭矩设为“Tm”,则γ2-γ1=Tm/(T11+T21)=Tm/(T12+T22)。上述的值(γ2-γ1)表示中间弹簧SPm的传递扭矩相对于输入扭矩T(从动部件16被输出的扭矩)所占的比例,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解析,明确了满足0<γ2-γ1≤0.35,能够抑制减振装置10的大型化,并且良好地确保振动衰减性能。此外,也可以说是,T11+T21=T12+T22的关系因损失等而不能严格意义上成立,因此减振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满足0<γ2-γ1≤0.35和0<Tm/(T12+T22)≤0.35中的任意一者。
图16是例示发动机EG的转速与考虑了迟滞的情况下的省略了减振装置10和中间弹簧SPm的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的从动部件的振动振幅(扭矩变动)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在图16中,实线表示考虑了减振装置10的从动部件的振动振幅(扭矩变动)的迟滞的模拟结果,虚线表示考虑了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的从动部件的振动振幅(扭矩变动)的迟滞的模拟结果。上述的模拟所使用的减振装置10的模型,是通过满足k11<km<k12<k22<k21的关系与γ1<γ2、0.07≤γ1=T11/(T11+T21)≤0.28以及0.12≤γ2=T12/(T12+T22)≤0.42的关系,并且以理论上的反共振点A的频率fa与由上述的减振装置10整体和车辆的驱动轴的振动所引起的共振的频率ftag大致一致的方式决定各种参数而进行构建。另外,模拟所使用的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的模型,是通过以理论上的反共振点的频率fa′与由该减振装置整体和车辆的驱动轴的振动所引起的共振的频率ftag(与减振装置10的情况相同的值)大致一致的方式决定各种参数而进行构建。
如图16所示,在减振装置10中,与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相比,能够使产生反共振点A的低频侧的固有频率f21的共振,即第一中间部件12的共振加向低频侧漂移而与该反共振点A分离。因此,在减振装置10中,能够理解为使反共振点A的频率fa更加接近应该被衰减的振动(共振)的频率ftag,从而与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相比,能够极其良好地提高振动衰减性能。其结果,在包含减振装置10的起步装置1中,与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相比,能够将锁止离合器8的锁止转速Nlup设定于更低转速侧(例如,低于与频率ftag对应的发动机EG的转速的转速)。即,以满足k11<km<k12<k22<k21的方式选择弹簧常数k11、k12、k21、k22、km,从而能够经由中间弹簧SPm从第二中间部件14向第一中间部件12合理地传递扭矩,而极其良好地提高减振装置10的振动衰减性能。
此外,在上述减振装置10中,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弹簧常数K21大于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弹簧常数K22(k22<k21),但不限定于此。即,为了使减振装置10的设计变得容易,也可以使第一内侧弹簧SP21的弹簧常数K21、卷径、轴向长度之类的参数与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弹簧常数K22、卷径、轴向长度之类的参数相同(k22=k21)。另外,在减振装置10中,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以及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弹簧常数k11、k12、k21、k22也可以以满足k21<k11且k11/k21≠k12/k22,更加详细而言满足k21<k22<k12≤k11的关系的方式被选择。即,中间弹簧SPm也可以将从驱动部件11经由第一外侧弹簧SP11传递至第一中间部件12的扭矩的一部分(平均扭矩的一部分)传递至第二中间部件14。在该情况下,减振装置10可以构成为第二中间部件14的惯性力矩J22大于第一中间部件12的惯性力矩J21,第二中间部件14也可以连结于涡轮5并与之一体旋转。
另外,在减振装置10中,中间弹簧SPm的弹簧常数km也可以被设定为小于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以及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弹簧常数k11、k12、k21、k22。即,低转速侧(低频侧)的固有频率f21、反共振点A的频率fa如上述那样伴随着中间弹簧SPm的合成弹簧常数k5变小而变小(参照图12)。因此,若使中间弹簧SPm的弹簧常数(刚性)km小于弹簧常数k11、k12、k21、k22,则能够进一步缩小固有频率f21与频率fa。而且,即使采用上述的构成,也能够将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和从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的转速带的起点设定于更低转速侧。此外,将该转速带的起点设定于低转速侧,从而能够将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相位与从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的转速(频率)也设定于低转速侧(低频侧)。在该情况下,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以及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弹簧常数k11、k12、k21、k22也可以至少满足k11≠k21且k11/k21≠k12/k22的关系。另外,在该情况下,弹簧常数k11、k12、k21、k22可以满足k11/k21<k12/k22或者k12/k22<k11/k21的关系,也可以满足k11<k12<k22≤k21或者k21<k22<k12≤k11的关系。
另外,在减振装置10中,中间弹簧SPm的弹簧常数km也可以决定为大于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弹簧常数k11、k12、k21、k22。即,低转速侧(低频侧)的固有频率f21与反共振点A的频率fa之差(fa-f21)如上述那样伴随着中间弹簧SPm的合成弹簧常数k5增大而增大(参照图12)。因此,若使中间弹簧SPm的弹簧常数(刚性)km大于弹簧常数k11、k12、k21、k22,则通过增大固有频率f21与频率fa之差(fa-f21),能够使从第二外侧弹簧SP1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以及从第二内侧弹簧SP22传递至从动部件16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的转速带,即,使从动部件16的振动等级能够良好地降低的范围更宽。
在该情况下,以固有频率f21与反共振点A的频率fa更小,并且两者的差(fa-f21)更大的方式,调整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以及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弹簧常数k11、k12、k21、k22较佳。,从为了更加缩小固有频率f21与反共振点A的频率fa而设定弹簧常数k11、k12、k21、k22的数值的容易程度来看,上述的构成中应用于针对驱动部件11的最大输入扭矩比较小、所要求的等效刚性keq比较低的减振装置,是有利的。在该情况下,第一外侧弹簧SP11、第二外侧弹簧SP12、第一内侧弹簧SP21以及第二内侧弹簧SP22的弹簧常数k11、k12、k21、k22也可以至少满足k11≠k21且k11/k21≠k12/k22的关系。另外,在该情况下,弹簧常数k11、k12、k21、k22可以满足k11/k21<k12/k22或者k12/k22<k11/k21的关系,也可以满足k11<k12<k22≤k21或者k21<k22<k12≤k11的关系。
另外,在减振装置10中,中间弹簧SPm也可以配设为沿着周向与第一内侧弹簧SP21和第二内侧弹簧SP22排列。另外,也可以是减振装置10在第一扭矩传递路径P1、第二扭矩传递路径P2以及第三扭矩传递路径P3的基础上,进一步包含例如与第一扭矩传递路径P1和第二扭矩传递路径P2并列设置的至少一个扭矩传递路径。另外,在减振装置10的例如第一扭矩传递路径P1和第二扭矩传递路径P2的至少任一者也可以分别追加设置至少一组的中间部件和弹簧(弹性体)。
另外,在起步装置1中,在执行使发动机EG与变速器TM的输入轴(驱动部件11)的实际滑移速度(实际旋转速度差)与目标滑移速度一致的滑移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上述反共振点A的频率fa与在执行滑移控制时产生的抖振的频率fs一致,或是将上述反共振点A的频率fa设定于该抖振的频率fs的附近的值。由此,能够使在执行滑移控制时产生的抖振更加减少。此外,若将一体旋转的锁止活塞80和驱动部件11的惯性力矩设为“Jpd”,则使用该惯性力矩Jpd和减振装置10的等效刚性keq,能够将抖振的频率fs表示为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公开的减振装置在具有输入构件(11)与输出构件(16),来自发动机(EG)的扭矩传递至输入构件(11),该减振装置(10)具备:第一中间构件(12)、第二中间构件(14)、在上述输入构件(11)与上述第一中间构件(12)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弹性体(SP11)、在上述第一中间构件(12)与上述输出构件(16)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二弹性体(SP12)、在上述输入构件(11)与上述第二中间构件(14)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三弹性体(SP21)、在上述第二中间构件(14)与上述输出构件(16)之间传递扭矩的第四弹性体(SP22)以及在上述第一中间构件(12)与上述第二中间构件(14)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五弹性体(SPm)。
在本公开的减振装置中,能够相对于允许第一~第五弹性体全部挠曲的状态,在装置整体设定两个固有频率。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解析,明确了包含这些第一~第五弹性体的减振装置的固有频率伴随着第五弹性体的刚性降低而变小;或者是与相对于第一~第四弹性体的刚性的变化而出现的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变化相比,相对于第五弹性体的刚性的变化而出现的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的变化大幅度地变小。因此,在本公开的减振装置中,通过调整第五弹性体的刚性,从而能够合理地保持减振装置的等效刚性,并且抑制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的重量(惯性力矩)的增加,且合理地设定装置整体的两个固有频率。其结果,在本公开的减振装置中,能够良好地提高振动衰减性能。
更加详细而言,在本公开的减振装置中,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由第一中间构件、第一弹性体以及第二弹性体形成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并且由第二中间构件、第三弹性体以及第四弹性体形成第二扭矩传递路径。另外,本公开的减振装置,在第一~第四弹性体的基础上,还包含第五弹性体,利用该第五弹性体在第一中间构件与第二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在上述的减振装置中,能够相对于允许第一~第五弹性体全部挠曲的状态,在装置整体设定两个固有频率。在如上那样地在装置整体设定两个固有频率的情况下,若与传递至输入构件的振动的频率对应地暂时产生该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小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则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的相位与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的相位逐渐错开。因此,伴随着在产生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小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后,输入构件的转速增高,则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从上述第二弹性体传递至上述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上述第四弹性体传递至上述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而且,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的相位与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两振动相互抵消,从而能够设定输出构件的振动振幅理论上为零的反共振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解析,还明确了低转速侧(低频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伴随着第五弹性体的刚性降低而变小、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与反共振点的频率之差伴随着第五弹性体的刚性提高而增大。因此,在本公开的减振装置中,调整第五弹性体的刚性,从而能够与针对输入构件的最大输入扭矩对应地合理地保持等效刚性,抑制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的重量(惯性力矩)的增加,且合理地设定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和反共振点的频率。即,通过对第五弹性体的刚性的调整,更加缩小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与反共振点的频率,从而能够将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的转速带(频率带)的起点设定于更低转速侧,将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的相位与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的转速(频率)设定于更低转速侧。另外,通过对第五弹性体的刚性的调整,增大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与反共振点的频率之差,从而也能够使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的转速带更宽。其结果,在本公开的减振装置中,能够通过该减振装置使上述反共振点的频率更加接近应该衰减的振动(共振)的频率,从而能够使振动衰减性能良好地提高。
另外,经由上述第一~第五弹性体(SP11、SP12、SP21、SP22、SPm)的全部从上述输入构件(11)向上述输出构件(16)传递扭矩时的上述第一中间构件(12)的固有频率(f21)与经由上述第一~第五弹性体(SP11、SP12、SP21、SP22、SPm)的全部从上述输入构件(11)向上述输出构件(16)传递扭矩时的上述第二中间构件(14)的固有频率(f22)也可以互不相同。即,本公开的减振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产生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的固有频率中较小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后,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此外,在本公开的减振装置中,第一中间构件与第二中间构件经由第五弹性体相互被连结,因此第一中间构件的振动与第二中间构件的振动协同动作(两者的振动相互影响)。由此,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的固有频率分别受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双方的惯性力矩的影响,因此能够抑制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的重量(惯性力矩)的增加,并且使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的固有频率中较小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容易向低转速侧漂移。此外,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的固有频率中较小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也可以假定为在使用减振装置的转速区域不出现。
如上述那样,在经由上述第一~第五弹性体(SP11、SP12、SP21、SP22、SPm)的全部从上述输入构件(11)向上述输出构件(16)传递扭矩时,从上述第二弹性体(SP12)传递至上述输出构件(16)的振动和从上述第四弹性体(SP22)传递至上述输出构件(16)的振动中的一者也可以抵消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
另外,上述第五弹性体(SPm)也可以将从上述输入构件(11)经由上述第三弹性体(SP21)传递至上述第二中间构件(14)的扭矩的一部分或者从上述输入构件(11)经由上述第一弹性体(SP11)传递至上述第一中间构件(12)的扭矩的一部分向上述第一中间构件(12)或者上述第二中间构件(11)传递。由此,能够减少第一弹性体或者第三弹性体的扭矩分担,而使该第一弹性体或者第三弹性体的刚性降低。因此,缩小在第一弹性体与旋转构件之间或者在第三弹性体与旋转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即迟滞),能够使上述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小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所引起的从第二弹性体或者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的相位翻转迅速地结束。其结果,能够使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的相位与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的频率的迟滞所引起的向高频侧的偏移减少,而使减振装置的振动衰减性能良好地提高。
另外,在将上述第一弹性体(SP11)的刚性设为“k11”,将上述第二弹性体(SP12)的刚性设为“k12”,将上述第三弹性体(SP21)的刚性设为“k21”,将上述第四弹性体(SP22)的刚性设为“k22”时,上述第一~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11、k12、k21、k22也可以被选择为满足k11≠k21且k11/k21≠k12/k22。由此,在允许第一~第五弹性体全部挠曲时,除了上述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和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之外,还能够经由包含第一弹性体、第一中间构件、第五弹性体、第二中间构件以及第四弹性体的第三扭矩传递路径,或者经由第三弹性体、第二中间构件、第五弹性体、第一中间构件以及第二弹性体的第三扭矩传递路径,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
另外,上述第一~第四弹性体(SP11、SP12、SP21、SP22)的刚性k11、k12、k21、k22也可以选择为满足k11/k21<k12/k22。由此,除了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和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之外,还能够经由包含第三弹性体、第二中间构件、第五弹性体、第一中间构件以及第三弹性体的第三扭矩传递路径,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
另外,上述第一~第四弹性体(SP11、SP12、SP21、SP22)的刚性k11、k12、k21、k22也可以选择为满足k11<k12<k22≤k21。在如上构成的减振装置中,在允许第一~第五弹性体全部挠曲时,除了上述第一扭矩传递路径和第二扭矩传递路径之外,还经由包含第三弹性体、第二中间构件、第五弹性体、第一中间构件以及第二弹性体的第三扭矩传递路径,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而且,以满足k11<k12<k22≤k21的方式选择刚性k11、k12、k21、k22,从而能够更加缩小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并且也进一步缩小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由此,能够更加缩小在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与旋转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即迟滞),并且使上述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小的固有频率下的共振(第一中间构件的共振)向更低频侧漂移。其结果,能够使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的相位相对于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的频率的迟滞所引起的向高频侧的偏移更加良好地减少。此外,第一~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11、k12、k21、k22也可以被选择为满足k21<k11且k11/k21≠k12/k22,更加详细而言,满足k21<k22<k12≤k11。即,k11≠k21且k11/k21≠k12/k22这种关系基于k11<k12<k22≤k21这种关系与k21<k22<k12≤k11这种关系双方。
另外,在将上述第五弹性体(SPm)的刚性设为“km”时,上述第一~第五弹性体的刚性k11、k12、k21、k22、km也可以被选择为满足k11<km<k12<k22≤k21。由此,能够经由第五弹性体从第二中间构件向第一中间构件合理地传递扭矩,而使减振装置的振动衰减性能极其良好地提高。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五弹性体(SPm)的刚性(km)大于上述第一~第四弹性体(SP11、SP12、SP21、SP22)的刚性k11、k12、k21、k22。即,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与反共振点的频率之差如上述那样,伴随着第五弹性体的刚性提高而增大。因此,若使第五弹性体的刚性大于第一~第四弹性体的刚性,则通过增大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与反共振点的频率之差,能够使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的转速带更宽,即能够使输出构件的振动等级良好地降低的范围更宽。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五弹性体(SPm)的刚性(km)小于上述第一~第四弹性体(SP11、SP12、SP21、SP22)的刚性k11、k12、k21、k22。即,低转速侧(低频侧)的固有频率、反共振点的频率如上述那样伴随着第五弹性体的刚性降低而变小。因此,若使第五弹性体的刚性小于第一~第四弹性体的刚性,则更加缩小低转速侧的固有频率与反共振点的频率,能够将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的转速带(频率带)的起点设定于更低转速侧,将两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的转速(频率)设定于更低转速侧。
另外,上述第一中间构件(12)的惯性力矩也可以大于上述第二中间构件(14)的惯性力矩。由此,能够更加缩小减振装置的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小的一者,使反共振点附近的振动等级更加降低。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一中间构件(12)连结为与涡轮(5)一体旋转,该涡轮(5)与泵轮(4)一同构成流体传动装置。由此,能够更加增大第一中间构件的实际的惯性力矩(惯性力矩的合计值),因此能够进一步缩小减振装置的两个固有频率中较小的一者。
另外,上述减振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在将上述第一弹性体(SP11)传递的扭矩设为“T11”,将上述第二弹性体(SP12)传递的扭矩设为“T12”,将上述第三弹性体(SP21)传递的扭矩设为“T21”,将上述第四弹性体(SP22)传递的扭矩设为“T22”时,满足T11/(T11+T21)<T12/(T12+T22)、0.07≤T11/(T11+T21)≤0.28以及0.12≤T12/(T12+T22)≤0.42。由此,能够抑制减振装置的大型化,并且良好地确保振动衰减性能。
另外,上述减振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在将上述第五弹性体(SPm)传递的扭矩设为“Tm”时,满足0<Tm/(T11+T21)≤0.35以及0<Tm/(T12+T22)≤0.35中的至少任一者。
另外,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第五弹性体(SP11、SP12、SP21、SP22、SPm)的弹簧常数(合成弹簧常数)k1、k2、k3、k4、k5与上述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12、14)的惯性力矩(J21、J22)也可以基于上述输出构件(16)的振动振幅为零的反共振点的频率决定。由此,能够使传递至输入构件的振动极其良好地衰减。
另外,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第五弹性体(SP11、SP12、SP21、SP22、SPm)的弹簧常数(合成弹簧常数)k1、k2、k3、k4、k5与上述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12、14)的惯性力矩(J21、J22)也可以基于上述反共振点的频率与上述发动机(EG)的缸数(n)决定。由此,能够使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常常增大的低转速区域的减振装置的振动衰减性能更加提高。
另外,上述减振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在将上述输出构件(16)的振动振幅为零的反共振点的频率设为“fa”,将上述发动机(EG)的缸数设为“n”时,满足500rpm≤(120/n)·fa≤1500rpm。如上,将能够使输出构件的振动振幅更加降低的反共振点设定于500rpm~1500rpm的低转速区域内,从而能够允许更低的转速的发动机与输入构件的连结,并且能够使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常常增大的低转速区域的减振装置的振动衰减效果更加提高。另外,产生反共振点的共振(为了形成反共振点而不得不产生的共振)的频率小于该反共振点的频率,并且以成为尽可能小的值的方式构成减振装置,从而能够更加缩小反共振点的频率,允许进一步低的转速的发动机与输入构件的连结。而且,以在比反共振点靠高转速侧(高频侧)产生的共振的频率更加增大的方式构成减振装置,从而能够使该共振在振动不易显现的高转速区域侧产生,进而能够使减振装置的在低转速区域中的振动衰减效果进一步提高。
另外,上述减振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在将锁止离合器(8)的使上述发动机(EG)与上述输入构件(11)连结的锁止转速设为“Nlup”时,满足Nlup≤(120/n)·fa。由此,能够在通过锁止离合器连结发动机与输入构件时,或是在刚将两者连结之后,利用减振装置极其良好地衰减来自发动机的振动。
另外,上述减振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满足900rpm≤(120/n)·fa≤1200rpm。
另外,上述反共振点的频率fa也可以由上述式(6)表示。
另外,上述减振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不限制上述第一~第五弹性体(SP11、SP12、SP21、SP22、SPm)的挠曲,直至传递至上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T)成为预先决定的阈值(T1)以上。由此,传递至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比较小,能够使该输入构件的转速较低时的减振装置的振动衰减性能良好地提高。
另外,上述减振装置(10)可以进一步具备限制上述第一中间构件(12)与上述输出构件(16)的相对旋转的第一止动器(21)、限制上述第二中间构件(14)与上述输出构件(16)的相对旋转的第二止动器(22)以及限制上述输入构件(11)与上述输出构件(16)的相对旋转的第三止动器(23),上述第一止动器和第二止动器(21、22)可以在上述输入扭矩(T)到达上述阈值(T1)时,限制上述第一中间构件与上述输出构件(16)的相对旋转或者限制第二中间构件(12、14)与上述输出构件(16)的相对旋转,上述第三止动器(23)也可以在上述输入扭矩(T)到达大于上述阈值(T1)的第二阈值(T2)时,限制上述输入构件(11)与上述输出构件(16)的相对旋转。由此,能够使减振装置具有两个阶段的衰减特性。
另外,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弹性体(SP11、SP12、SP21、SP22)可以为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可以为直线型螺旋弹簧,也可以为弧形螺旋弹簧。
另外,上述第五弹性体(SPm)也可以为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可以为直线型螺旋弹簧,也可以为弧形螺旋弹簧。
另外,上述输入构件(11)也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一弹性体(SP11)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111c)和与上述第三弹性体(SP21)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112c、113c),上述输出构件(16)也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二弹性体(SP12)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16co)和与上述第四弹性体(SP22)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16ci),上述第一中间构件(12)也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121c、122c)、与上述第二弹性体(SP12)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121c、122c)以及与上述第五弹性体(SPm)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122d),上述第二中间构件(14)也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三弹性体(SP21)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14c)、与上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14c)以及与上述第五弹性体(SPm)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14d)。
另外,上述输出构件(16)直接或者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TM)的输入轴(IS),上述输入构件(11)也可以起作用(直接或者间接地)连结于内燃机的输出轴。
另外,对上述输入构件(11)可以经由锁止离合器(8)传递来自上述发动机(EG)的扭矩,上述锁止离合器(8)的锁止转速(Nlup)可以高于经由上述第一~第五弹性体(SP11、SP12、SP21、SP22、SPm)的全部从上述输入构件(11)向上述输出构件(16)传递扭矩时的与上述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12、14)的固有频率(f21、f22)中较小的一者对应的转速,也可以低于与较大的一者对应的转速。如上所述,将与第一中间构件和第二中间构件的固有频率中较小的一者对应的转速包含于锁止离合器的非锁止区域,从而能够从通过锁止离合器执行锁止的时刻开始,利用从第二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第四弹性体传递至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
另外,上述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SP11、SP12)可以配置为沿着上述减振装置(10)的周向排列,上述第三弹性体和第四弹性体(SP21、SP22)也可以以沿着上述周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于上述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SP11、SP12)的径向内侧。由此,能够使减振装置的轴向长度更加缩短,并且使外周侧的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低刚性化,而使该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的迟滞减少,并且使作用于内周侧的第三弹性体和第四弹性体的离心力降低,而使该第三弹性体和第四弹性体的迟滞减少。因此,在上述的减振装置中,能够使装置整体的迟滞良好地减少。另外,上述第五弹性体(SPm)也可以配置为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弹性体(SP11、SP12)沿着上述周向排列。由此,能够良好地确保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以及第五弹性体的行程。
而且,本公开的发明丝毫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言而喻能够在本公开的外延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始终只不过是发明内容一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的一方式,不限定发明内容一栏所记载的各技术特征。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公开的发明能够在减振装置的制造领域等中利用。

Claims (127)

1.一种减振装置,其具有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来自发动机的扭矩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
所述减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中间构件、
第二中间构件、
在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弹性体、
在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二弹性体、
在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二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三弹性体、
在所述第二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四弹性体、以及
在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所述第二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五弹性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全部从所述输入构件向所述输出构件传递扭矩时的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固有频率,与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全部从所述输入构件向所述输出构件传递扭矩时的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固有频率互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全部从所述输入构件向所述输出构件传递扭矩时,从所述第二弹性体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所述第四弹性体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从所述第二弹性体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所述第四弹性体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全部从所述输入构件向所述输出构件传递扭矩时,从所述第二弹性体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所述第四弹性体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一者,抵消从所述第二弹性体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和从所述第四弹性体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中的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将从所述输入构件经由所述第三弹性体传递至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扭矩的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第一中间构件,或者将从所述输入构件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传递至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扭矩的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第二中间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将从所述输入构件经由所述第三弹性体传递至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扭矩的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第一中间构件,或者将从所述输入构件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传递至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扭矩的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第二中间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将从所述输入构件经由所述第三弹性体传递至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扭矩的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第一中间构件,或者将从所述输入构件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传递至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扭矩的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第二中间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将从所述输入构件经由所述第三弹性体传递至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扭矩的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第一中间构件,或者将从所述输入构件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传递至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扭矩的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第二中间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11”,将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12”,将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21”,将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22”时,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被选择为,满足k11≠k21且k11/k21≠k12/k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被选择为,满足k11/k21<k12/k2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被选择为,满足k11<k12<k22≤k2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被选择为,满足k11<k12<k22≤k21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m”时,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km被选择为,满足k11<km<k12<k22≤k21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m”时,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km被选择为,满足k11<km<k12<k22≤k21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m”时,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km被选择为,满足k11<km<k12<k22≤k21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m”时,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km被选择为,满足k11<km<k12<k22≤k21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小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小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
2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小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
2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小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k11、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k12、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k21、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22
25.根据权利要求1~8、10~2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大于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
2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大于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
27.根据权利要求1~8、10~24、26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涡轮连结,并与所述涡轮一体旋转,所述涡轮与泵轮一同构成流体传动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涡轮连结,并与所述涡轮一体旋转,所述涡轮与泵轮一同构成流体传动装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涡轮连结,并与所述涡轮一体旋转,所述涡轮与泵轮一同构成流体传动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1~8、10~24、26、28、29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11”,将所述第二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12”,将所述第三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21”,将所述第四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22”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
T11/(T11+T21)<T12/(T12+T22)、
0.07≤T11/(T11+T21)≤0.28以及
0.12≤T12/(T12+T22)≤0.42。
3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11”,将所述第二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12”,将所述第三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21”,将所述第四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22”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
T11/(T11+T21)<T12/(T12+T22)、
0.07≤T11/(T11+T21)≤0.28以及
0.12≤T12/(T12+T22)≤0.42。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11”,将所述第二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12”,将所述第三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21”,将所述第四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22”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
T11/(T11+T21)<T12/(T12+T22)、
0.07≤T11/(T11+T21)≤0.28以及
0.12≤T12/(T12+T22)≤0.42。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11”,将所述第二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12”,将所述第三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21”,将所述第四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22”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
T11/(T11+T21)<T12/(T12+T22)、
0.07≤T11/(T11+T21)≤0.28以及
0.12≤T12/(T12+T22)≤0.42。
34.根据权利要求1~8、10~24、26、28、29、31~3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五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m”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
0<Tm/(T11+T21)≤0.35以及0<Tm/(T12+T22)≤0.35中的至少任一者。
3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五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m”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
0<Tm/(T11+T21)≤0.35以及0<Tm/(T12+T22)≤0.35中的至少任一者。
3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五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m”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
0<Tm/(T11+T21)≤0.35以及0<Tm/(T12+T22)≤0.35中的至少任一者。
37.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五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m”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
0<Tm/(T11+T21)≤0.35以及0<Tm/(T12+T22)≤0.35中的至少任一者。
38.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五弹性体传递的扭矩设为“Tm”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
0<Tm/(T11+T21)≤0.35以及0<Tm/(T12+T22)≤0.35中的至少任一者。
39.根据权利要求1~8、10~24、26、28、29、31~33、35~3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振幅为零的反共振点的频率,决定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弹簧常数与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和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
4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振幅为零的反共振点的频率,决定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弹簧常数与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和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
4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振幅为零的反共振点的频率,决定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弹簧常数与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和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
4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振幅为零的反共振点的频率,决定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弹簧常数与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和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
4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振幅为零的反共振点的频率,决定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弹簧常数与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和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
44.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振幅为零的反共振点的频率,决定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弹簧常数与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和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
4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反共振点的频率与所述发动机的缸数,决定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弹簧常数与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和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
46.根据权利要求40~4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反共振点的频率与所述发动机的缸数,决定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弹簧常数与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和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振幅为零的反共振点的频率设为“fa”,将所述发动机的缸数设为“n”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
500rpm≤(120/n)·fa≤1500rpm。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振幅为零的反共振点的频率设为“fa”,将所述发动机的缸数设为“n”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
500rpm≤(120/n)·fa≤1500rpm。
49.根据权利要求45、47或48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锁止离合器的将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输入构件连结的锁止转速设为“Nlup”,将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振幅为零的反共振点的频率设为“fa”,将所述发动机的缸数设为“n”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
Nlup≤(120/n)·fa。
50.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锁止离合器的将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输入构件连结的锁止转速设为“Nlup”,将所述输出构件的振动振幅为零的反共振点的频率设为“fa”,将所述发动机的缸数设为“n”时,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
Nlup≤(120/n)·fa。
51.根据权利要求47、48或50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900rpm≤(120/n)·fa≤1200rpm。
52.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装置构成为,满足900rpm≤(120/n)·fa≤1200rpm。
53.根据权利要求47、48、50、52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共振点的频率fa由下式(1)表示,
其中,在式(1)中,“k1”是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k2”是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k3”是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k4”是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k5”是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J21”是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J22”是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
[式(1)]
54.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共振点的频率fa由下式(1)表示,
其中,在式(1)中,“k1”是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k2”是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k3”是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k4”是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k5”是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J21”是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J22”是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
[式(1)]
55.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共振点的频率fa由下式(1)表示,
其中,在式(1)中,“k1”是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k2”是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k3”是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k4”是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k5”是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J21”是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J22”是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惯性力矩,
[式(1)]
56.根据权利要求1~8、20~24、26、28、29、31~33、35~38、40~45、47、48、50、52、54、5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限制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挠曲,直至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成为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
5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限制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挠曲,直至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成为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
5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限制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挠曲,直至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成为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
5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限制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挠曲,直至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成为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
60.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限制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挠曲,直至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成为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
61.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限制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挠曲,直至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成为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
6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限制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挠曲,直至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成为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
63.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限制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挠曲,直至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成为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
64.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限制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挠曲,直至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成为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
65.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限制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挠曲,直至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成为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
66.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限制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挠曲,直至传递至所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成为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
6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进一步具备:
限制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相对旋转的第一止动器、
限制所述第二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相对旋转的第二止动器、以及
限制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相对旋转的第三止动器,
所述第一止动器和所述第二止动器在所述输入扭矩到达所述阈值时,限制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相对旋转或者所述第二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相对旋转,所述第三止动器在所述输入扭矩到达大于所述阈值的第二阈值时,限制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相对旋转。
68.根据权利要求57~66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进一步具备:
限制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相对旋转的第一止动器、
限制所述第二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相对旋转的第二止动器、以及
限制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相对旋转的第三止动器,
所述第一止动器和所述第二止动器在所述输入扭矩到达所述阈值时,限制所述第一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相对旋转或者所述第二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相对旋转,所述第三止动器在所述输入扭矩到达大于所述阈值的第二阈值时,限制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的相对旋转。
69.根据权利要求1~8、10~24、26、28、29、31~33、35~38、40~45、47、48、50、52、54、55、57~67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输出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二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7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输出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二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7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输出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二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7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输出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二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7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输出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二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74.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输出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二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7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输出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二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76.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输出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二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77.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输出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二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78.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输出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二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79.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输出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二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80.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输出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和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一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二中间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五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
81.根据权利要求1~8、10~24、26、28、29、31~33、35~38、40~45、47、48、50、52、54、55、57~67、70~80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8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8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84.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8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8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87.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8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89.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90.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91.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92.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93.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94.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95.根据权利要求1~8、10~24、26、28、29、31~33、35~38、40~45、47、48、50、52、54、55、57~67、70~80、82~9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9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9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9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99.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10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10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102.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103.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104.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10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106.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107.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108.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109.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弹性体为螺旋弹簧。
110.根据权利要求1~8、10~24、26、28、29、31~33、35~38、40~45、47、48、50、52、54、55、57~67、70~80、82~94、96~109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1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1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1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1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16.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1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18.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19.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20.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21.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22.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23.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24.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25.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入轴。
126.根据权利要求111~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经由锁止离合器,对所述输入构件传递来自所述发动机的扭矩,
所述锁止离合器的锁止转速,高于与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全部从所述输入构件向所述输出构件传递扭矩时的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固有频率和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固有频率这两者中较小的一者对应的转速,且低于与所述二者中较大的一者对应的转速。
127.根据权利要求110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经由锁止离合器,对所述输入构件传递来自所述发动机的扭矩,
所述锁止离合器的锁止转速,高于与经由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全部从所述输入构件向所述输出构件传递扭矩时的所述第一中间构件的固有频率和所述第二中间构件的固有频率这两者中较小的一者对应的转速,且低于与所述二者中较大的一者对应的转速。
CN201580047440.5A 2014-09-12 2015-09-14 减振装置 Active CN1066877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6845 2014-09-12
JP2014186845 2014-09-12
JP2015071793 2015-03-31
JP2015071610 2015-03-31
JP2015-071610 2015-03-31
JP2015-071793 2015-03-31
JP2015115845 2015-06-08
JP2015-115845 2015-06-08
JP2015147598 2015-07-27
JP2015-147598 2015-07-27
PCT/JP2015/076065 WO2016039483A1 (ja) 2014-09-12 2015-09-14 ダン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7710A CN106687710A (zh) 2017-05-17
CN106687710B true CN106687710B (zh) 2019-07-05

Family

ID=55459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7440.5A Active CN106687710B (zh) 2014-09-12 2015-09-14 减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09483B2 (zh)
EP (1) EP3159574B1 (zh)
JP (1) JP6269847B2 (zh)
KR (1) KR101914885B1 (zh)
CN (1) CN106687710B (zh)
WO (1) WO20160394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5002846B4 (de) * 2014-08-08 2018-12-20 Aisin Aw Co., Ltd. Startervorrichtung
WO2016039483A1 (ja) 2014-09-12 2016-03-17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US20180080522A1 (en) * 2015-03-31 2018-03-22 Aisin Aw Co., Ltd. Damper device
US10364864B2 (en) * 2015-06-08 2019-07-30 Aisin Aw Co., Ltd. Damper device
JP2017166585A (ja) * 2016-03-16 2017-09-21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JP2018054062A (ja) * 2016-09-30 2018-04-0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CN107504116B (zh) * 2017-08-28 2023-09-19 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限制三个方向振幅的减振器系统
FR3078460B1 (fr) * 2018-02-27 2020-01-31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Systeme et procede de detection du fonctionnement du moteur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US10955025B2 (en) * 2018-05-31 2021-03-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powertrain variable vibration absorber assembly
CN112762156A (zh) * 2019-11-05 2021-05-07 法雷奥凯佩科液力变矩器(南京)有限公司 用于液力联接装置的阻尼系统、液力联接装置和机动车辆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6788A1 (en) * 2008-10-17 2010-04-22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Double path torsional damper
DE102009013965A1 (de) * 2009-03-19 2010-09-23 Daimler Ag Dämpfungseinrichtung
CN103299106A (zh) * 2011-03-30 2013-09-1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减震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44471B2 (ja) * 2009-03-30 2013-11-2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アップダンパ装置
CN104169611B (zh) 2012-04-26 2017-03-08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起步装置
WO2016039483A1 (ja) 2014-09-12 2016-03-17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US20180080522A1 (en) * 2015-03-31 2018-03-22 Aisin Aw Co., Ltd. Damper device
US10364864B2 (en) * 2015-06-08 2019-07-30 Aisin Aw Co., Ltd. Dampe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6788A1 (en) * 2008-10-17 2010-04-22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Double path torsional damper
DE102009013965A1 (de) * 2009-03-19 2010-09-23 Daimler Ag Dämpfungseinrichtung
CN103299106A (zh) * 2011-03-30 2013-09-1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减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59574B1 (en) 2018-04-18
US10309483B2 (en) 2019-06-04
JPWO2016039483A1 (ja) 2017-04-27
JP6269847B2 (ja) 2018-01-31
EP3159574A4 (en) 2017-08-09
EP3159574A1 (en) 2017-04-26
CN106687710A (zh) 2017-05-17
KR101914885B1 (ko) 2018-11-02
US20170227088A1 (en) 2017-08-10
KR20170029538A (ko) 2017-03-15
WO2016039483A1 (ja) 2016-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7710B (zh) 减振装置
CN107429787B (zh) 减振装置
CN106536970B (zh) 减振装置
CN107110323B (zh) 减振装置
CN107709827B (zh) 阻尼器装置
CN106536991B (zh) 减振装置
CN108603565A (zh) 阻尼器装置
CN107709829B (zh) 阻尼器装置
CN109790905A (zh) 减震装置
CN106662231B (zh) 减振装置
CN109891123A (zh) 减震器装置
CN107614935A (zh) 减振装置
CN108700171A (zh) 减振装置
CN109715977A (zh) 减振装置
CN106536990A (zh) 起步装置
CN108700170A (zh) 减振装置和起步装置
CN109790904A (zh) 减振装置
CN108700169A (zh) 减振装置
CN108700172A (zh) 减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