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77620B - 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77620B
CN106677620B CN201610064708.2A CN201610064708A CN106677620B CN 106677620 B CN106677620 B CN 106677620B CN 201610064708 A CN201610064708 A CN 201610064708A CN 106677620 B CN106677620 B CN 1066776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wheel
locking device
operating
screw
inn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647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77620A (zh
Inventor
鲍成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6/09754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708028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677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7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77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7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7/00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 E05B37/20Puzzle locks, e.g. of labyrinth type; Fasteners with hidden or secret actuating mechanis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0045Silencing devices; Noise reduction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所述锁闭装置包括至少一定位元件和一内套本体。所述内套本体具有一安装腔和连通于所述安装腔的侧部的至少一操作通道,每个所述定位元件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定位通道;其中,在一螺接件的驱动端被插入所述安装腔时,所述螺接件的设于所述驱动端的锁槽在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对应于每个所述操作通道,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元件能够被操作使所述定位元件的一部分自所述内套本体的所述操作通道被移动至和被保持于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锁槽,从而藉由所述锁闭装置隐藏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

Description

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锁闭装置,特别涉及一用于螺接件的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诸如螺丝等螺接件是用来紧固或者连接两个以上物体的装置,其中该螺接件包括一驱动端和一螺接端,通过该驱动端能够徒手或者使用诸如螺丝刀、扳手等五金工具操作该螺接端连接两个以上该物体,或者将该螺接端从两个以上该物体上拆卸下来。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转动该螺接件的该驱动端使该螺接端做与该驱动端同步的转动,而使该螺接端螺接两个以上该物体或者将该螺接端从两个以上该物体上拆卸下来。由于该螺接件方便被操作和在紧固或者连接两个以上物体时可靠性比较高,从而使得该螺接件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机械设备上都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然而,该螺接件在紧固或者连接两个以上该物体时也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例如,当该螺接件被用于紧固或者连接两个以上物体时,该螺接件的该螺接端被隐藏在物体的内部,而该螺接件的该驱动端却被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从而任何人都有可能徒手或者使用五金工具来操作该驱动端,以通过该驱动端将该螺接端从该物体中转动而拆卸出来,从而导致该螺接件的功能丧失。该螺接件存在的这个弊端使得该螺接件对于诸如机械设备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是非常危险的。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在螺接件的螺接端被螺接于目标物体时,所述锁闭装置被安装于所述螺接件的驱动端,以使所述驱动端被隐藏于所述锁闭装置的内部,从而在没有将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驱动端拆卸时,任何人都无法将所述螺接件从目标物体上拆卸而解螺接。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所述锁闭装置具有一装配状态和一开启状态,在所述锁闭装置被操作自所述装配状态向所述开启状态切换时,所述锁闭装置的各个机构之间不会产生任何机械噪音,从而所述锁闭装置能够避免在被操作时通过监听器而获得所述锁闭装置的状态,以保证所述锁闭装置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所述锁闭装置只有在获得授权后才能够被操作自所述装配状态向所述开启状态切换。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在所述锁闭装置没有获得授权时,所述锁闭装置在被操作时只能够做相对于所述螺接件的转动,以使所述锁闭装置无法受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锁闭装置无法被从所述螺接件上直接拆卸,从而提高所述锁闭装置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所述锁闭装置包括至少一定位元件和一内套本体,所述内套本体具有一安装腔和在所述安装腔的侧部连通于所述安装腔的至少一操作通道,每个所述定位元件分别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操作通道,通过操作每个所述定位元件而改变每个所述定位元件在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的位置,能够使所述锁闭装置在所述装配状态和所述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具有至少一锁槽,当所述驱动端插入所安装腔且所述驱动端的每个所述锁槽在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对应于每个所述操作通道时,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元件被操作而使所述定位元件的一部分自所述内套本体的所述操作通道被移动至和被保持于所述锁槽,以阻止所述锁闭装置被从所述螺接件上拆卸。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在所述锁闭装置没有货的授权而施力于所述锁闭装置时,每个所述定位元件只能够沿着每个所述锁槽形成的轨道转动,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与所述螺接件之间没有受力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在所述锁闭装置获得授权且被操作从所述螺接件上拆卸的过程中,被保持于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锁槽的所述定位元件能够被自动地移离所述内套本体的所述安装腔,以使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装配状态切换到所述开启状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所述锁闭装置包括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的外部的至少一环形的码盘本体,每个所述码盘本体分别具有至少一容纳槽,其中每个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处于同一个平面,当所述锁闭装置处于所述装配状态时,每个所述码盘本体的内壁阻止每个所述定位元件从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锁槽内被移离,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被保持于安装在所述螺接件的状态,当所述锁闭装置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每个所述码盘本体被操作使每个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容纳槽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以使每个所述定位元件能够被移离所述螺接件的每个所述锁槽,从而将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螺接件上拆卸。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所述锁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码盘本体,每个所述码盘本体被相互重叠地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的外部,当操作靠近所述锁闭装置的高端部的所述码盘本体转动时,其他的所述码盘本体被驱动依次转动而使每个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容纳槽均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能够自所述装配状态切换到所述开启状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所述锁闭装置包括一操作本体,所述操作本体被重叠地设置于所述码盘本体,当所述操作本体被操作转动时,所述操作本体能够驱动每个所述码盘本体转动,以在仅操作所述操作本体时就能够使每个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容纳槽均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所述操作本体包括一操作部和被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的一信息部,所述操作部被重叠地设置于所述码盘本体以通过所述操作部操作每个所述本体,所述信息部能够接受一操作信息使以使所述锁闭装置得到授权,从而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的方式能够使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装配状态切换到所述开启状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所述锁闭装置包括至少一隔垫本体,所述隔垫本体被设置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之间和被设置于所述码盘本体和所述操作部之间,以阻止每个所述码盘本体和所述操作本体被操作转动时产生机械噪音。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所述锁闭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操作空间和连通于所述操作空间的一操作开口,每个所述码盘本体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以使被重叠地设置于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操作本体的操作元件能够自所述操作开口延伸出,从而通过所述操作开口使所述操作本体的所述信息部获得授权和通过所述操作部操作每个所述码盘本体转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锁闭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定位元件;和
一内套本体,其中所述内套本体具有一安装腔和连通于所述安装腔的侧部的至少一操作通道,每个所述定位元件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定位通道;其中,在一螺接件的驱动端被插入所述安装腔时,所述螺接件的设于所述驱动端的锁槽在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对应于每个所述操作通道,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元件能够被操作使所述定位元件的一部分自所述内套本体的所述操作通道被移动至和被保持于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锁槽,从而藉由所述锁闭装置隐藏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内套本体进一步包括一延伸部,所述安装腔沿着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自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且在所述延伸部的一个端部形成所述安装腔的开口,每个所述操作通道分别沿着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被间隔地设于所述延伸部,以使每个所述操作通道在所述安装腔的侧部连通于所述安装腔,其中所述螺接件的所述螺接端通过所述开口被插入所述安装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锁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环形的码盘本体,其中每个所述码盘本体分别的内壁凹陷形成至少一容纳槽,每个所述码盘本体被重叠地套装于所述延伸部的外部,以使每个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容纳槽分别与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从而每个所述码盘本体能够被转动以选择性地使每个所述码盘本体的内壁和所述容纳槽中的一个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内套本体进一步包括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向四周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延伸部的被设有所述开口的端部,其中每个所述码盘本体被重叠地设置于所述阻挡部,以使每个所述码盘本体的内壁和所述容纳槽中的一个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每个所述码盘本体具有两个所述容纳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码盘本体包括一限位元件和延伸于所述限位元件的至少一侧的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其中每个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被重叠地套装于所述延伸部的外部,并且相邻所述码盘本体的每个第一驱动元件相互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锁闭装置还包括一操作本体,其中所述操作本体包括一操作部和被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的一信息部,所述操作部被重叠地设置于所述码盘本体且被设置能够驱动所述码盘本体,其中,在所述信息部接收一操作信息而使所述锁闭装置获得授权后,所述操作部能够被操作以驱动每个所述码盘本体依次转动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在装配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锁闭装置还包括一操作本体,其中所述操作本体进一步包括一操作部,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
一操作元件;
至少一第二驱动元件;以及
一中间元件,其中所述操作元件和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分别一体地延伸于所述中间元件的两侧,其中所述中间元件被重叠地设置于所述码盘本体,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的每个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相互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操作本体进一步包括一信息部,所述信息部被设置于所述操作部,其中,在所述信息部接收一操作信息而使所述锁闭装置获得授权后,所述操作部能够被操作以驱动每个所述码盘本体依次转动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在装配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操作部包括:
一操作元件;
至少一第二驱动元件;以及
一中间元件,其中所述操作元件和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分别一体地延伸于所述中间元件的两侧,其中所述中间元件被重叠地设置于所述码盘本体,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的每个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相互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锁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环形的隔垫本体,其中每个所述隔垫本体被设置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之间和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中间元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锁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环形的隔垫本体,其中每个所述隔垫本体被设置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之间和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中间元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内套本体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分别沿着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被间隔地设于所述延伸部的外部,并且每个所述定位槽位于相邻所述操作通道之间,其中每个所述隔垫本体的内侧部分别被定位于每个所述定位槽,每个所述隔垫本体的外侧部被设置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之间和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中间元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锁闭装置还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
一操作空间;
一操作开口;以及
一插入口,其中所述操作开口和所述插入口分别在所述操作空间的两端连通于所述操作空间,其中每个所述定位元件、每个所述码盘本体、所述内套本体和所述操作本体分别自所述插入口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操作空间,并且所述操作部的所述操作元件通过所述操作开口自所述操作空间被延伸出,从而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能够通过所述操作元件操作每个所述定位元件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具有连通于所述操作开口的一接受腔,所述操作本体的所述操作部的所述操作元件通过所述操作开口自所述操作空间被延伸至和被保持于所述接受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定位元件是球状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码盘本体的数量是三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操作通道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定位元件的直径尺寸,从而所述操作通道允许所述定位元件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操作通道被移动至所述安装腔和阻止所述定位元件的全部通过所述操作通道被移动至所述安装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锁闭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螺接件的驱动端插入一内套本体的一安装腔;
(b)使至少一定位元件的一部分自被设于所述内套本体的侧部的至少一操作通道被移动至和被保持于所述螺接件的被设于所述驱动端的锁槽,以使所述锁闭装置处于装配状态而隐藏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以及
(c)驱动每个所述定位元件自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从所述螺接件的每个所述锁槽内脱离,以使所述锁闭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所述步骤(b)中,
(b.1)转动被套装于所述内套本体的外部的至少一码盘本体;和
(b.2)所述码盘本体的内壁驱动所述定位元件以使所述定位元件的一部分自所述内套本体的所述操作通道被移动至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的所述锁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步骤:
(b.3)使至少一个所述码盘本体的内壁被保持于对应于所述操作通道的位置,以藉由所述码盘本体的内壁使所述定位元件被保持于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的所述锁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所述步骤(c)中,
(c.1)转动所述码盘本体,以使所述码盘本体的容纳槽对应于所述操作通道;和
(c.2)驱动所述定位元件自所述内套本体的所述操作通道进入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容纳槽,以使所述定位元件从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的所述锁槽内脱离,从而将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螺接件上拆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所述步骤(c.2)中,在使所述锁闭装置沿着所述螺接件的长度方向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的用于形成所述锁槽的外壁挤压所述定位元件,以使所述定位元件自所述操作通道进入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容纳槽,从而使所述定位元件被移离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的所述锁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所述步骤(c.1)之前还包括步骤:
发送一操作信号至一操作本体的一信息部,以使所述锁闭装置获得猴拳;和
操作所述操作本体的一操作部,以驱动所述码盘本体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的内套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的内套本体被沿着中间位置剖开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的码盘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的操作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的壳体被沿着中间位置剖开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的处于装配状态时被沿着中间位置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处于装配状态时被沿着横向方向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的处于开启状态时被沿着中间位置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的处于开启状态时被沿着横向方向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9B,依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锁闭装置被阐明,其中所述锁闭装置包括一内套本体10和至少一定位元件20。所述内套本体10具有一安装腔11和连通于所述安装腔11的侧部的至少一操作通道12,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分别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元件20可以被实施为一个至少一端为半球状的圆柱体。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元件20可以被实施为一个球状体。优选地,当所述定位元件20被实施为球状体时,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操作通道12的直径尺寸小于定位元件20的直径尺寸,这样,所述操作通道12允许所述定位元件20的一部分通过而进入所述安装腔11,而阻止所述定位元件20的全部通过而进入所述安装腔11。
本发明的所述锁闭装置被可拆卸地安装于一螺接件100,以保证在所述锁闭装置没有从所述螺接件100上拆卸时,任何人无法徒手或者使用诸如螺丝刀、扳手等五金工具将所述螺接件100从目标物体上拆卸下来。
具体地说,所述螺接件100包括一驱动端101、一螺接端102以及设于所述驱动端101的至少一锁槽103,通过所述驱动端101可以将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螺接端102以旋转的方式螺接于目标物体或者从目标物体上拆卸。当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螺接端102被螺接于目标物体时,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暴露在外部环境。将本发明的所述锁闭装置安装于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以使所述驱动端101被插入和被保持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安装腔101,并且使每个所述锁槽103在所述安装腔101的内部对应于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02,从而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能够被操作使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的一部分分别自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被移动至和被保持于所述插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2,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能够被保持于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和隐藏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也就是说,在没有将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拆卸时,任何人都无法徒手或者使用五金工具将所述螺接件100从目标物体上拆卸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锁闭装置没有获得授权而拆卸所述锁闭装置时,所述锁闭装置的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分别沿着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形成的轨道转动,从而在所述锁闭装置和所述螺接件100之间没有受力点,以阻止所述锁闭装置被非法从所述螺接件100上拆卸。
也就是说,所述锁闭装置具有一装配状态和一开启装置,并且所述锁闭装置适于被操作以在所述装配状态和所述开启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锁闭装置处于所述装配状态时,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元件20被操作以使所述定位元件20的一部分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操作通道12被移动至和被保持于所述安装腔11,相应地,当所述锁闭装置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分别被操作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被移离所述安装腔1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锁闭装置处于所述装配状态时,所述定位元件20被同时保持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安装腔11和所述操作通道12。
进一步地,参考图8A和图9A,在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被插入和被保持于所述锁闭装置的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安装腔11时,所述螺接件100的至少一个所述锁槽103在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安装腔11的内部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至少一个所述操作通道12。在后续,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元件20被操作以使所述定位元件20的一部分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操作通道12被移动至和被保持于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锁槽103,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处于所述装配状态而被装配于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以隐藏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相对应地,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可以分别被操作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被移离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以使所述锁闭装置自所述装配状态被切换至所述开启状态而将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螺接件100上拆卸。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锁闭装置处于所述装配状态时,所述定位元件20被同时保持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操作通道12和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锁槽103,从而所述定位元件20在没有被移离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锁槽103时能够阻止所述锁闭装置被操作沿着所述螺接件100的长度方向做相对于所述螺接件100的运动而将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螺接件100上拆卸。
优选地,在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被插入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安装腔11时,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在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安装腔11的内部分别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从而在后续,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均能够被操作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被移动至和被保持于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以使所述锁闭装置处于所述装配状态而被装配于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
参考图4B,所述内套本体10包括一延伸部14,其中所述延伸部14可以被实施为一个圆柱体,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安装腔11沿着所述延伸部14的长度方向自所述延伸部14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且在所述延伸部14的一个端部形成所述安装腔11的开口111。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沿着所述延伸部14的长度方向分别被间隔地设于所述延伸部14,其中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在所述安装腔11的侧部连通于所述安装腔11。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本体10还可以包括一阻挡部13,所述阻挡部13在所述延伸部14的设有所述安装腔11的所述开口111的端部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延伸部14的外壁。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13和所述延伸部14的横截面的形状均是圆形,并且所述阻挡部13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延伸部14的直径尺寸。参考图2和图3,所述锁闭装置包括至少一码盘本体30,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分别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延伸部4的外部,其中所述码盘本体30呈环形,这样可以使所述码盘本体30被保持于套装在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延伸部14外部的状态。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被保持于套装在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延伸部14外部的所述码盘本体30被所述阻挡部13支撑,以防止所述码盘本体30从所述延伸部14滑脱。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分别具有至少一容纳槽31,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容纳槽31分别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处于同一个平面,以在使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的每个所述容纳槽31能够分别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优选地,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包括被对称地设于所述码盘本体30的内壁的两个所述容纳槽31。
在所述锁闭装置处于所述装配状态时,至少一个所述码盘本体30的内壁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至少一个所述操作通道12,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码盘本体30能够阻止相应位置的所述定位元件20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操作通道12从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锁槽103内被移离,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保持于被装配于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的状态。在所述锁闭装置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的一个所述容纳槽31分别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能够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从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内被移离,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能够被从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上拆卸。
在所述锁闭装置自所述装配状态向所述开启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被转动以使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的一个所述容纳槽31分别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施力于所述锁闭装置以使所述锁闭装置沿着所述螺接件100的长度方向产生相对于所述螺接件100的运动趋势时,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被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的用于形成每个所述锁槽103的外壁挤压以使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进入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容纳槽31,从而使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分别被操作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从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脱离,当继续施力于所述锁闭装置时,所述锁闭装置能够沿着所述螺接件100的长度方向产生相对于所述螺接件100的位移,从而将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螺接件100上拆卸。
在所述锁闭装置自所述开启状态向所述装配状态切换的过程中,使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被插入和被保持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安装腔11,并且使所述螺接件100的至少一个所述锁槽103在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安装腔11的内部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至少一个所述操作通道12。转动所述码盘本体30以使所述码盘本体30的内壁驱动所述定位元件20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操作通道12被移动至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锁槽103,此时,所述码盘本体30的内壁使所述定位元件20被同时保持于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锁槽103和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操作通道12,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被装配于所述螺接件100。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锁闭装置未获得授权时,如果直接施力于所述锁闭装置,则由于所述定位元件20被同时保持于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锁槽103和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操作通道12而阻止所述锁闭装置被从所述螺接件100上拆卸。优选地,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分别呈环形,这样,在本发明的所述锁闭装置未获得授权时,如果直接施力于所述锁闭装置,则只能够使所述锁闭装置做相对于所述螺接件100的转动而不会提供一个受力位,从而无法将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螺接件100上拆卸,以此来确保本发明的所述锁闭装置在被使用时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锁闭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码盘本体30,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被相互重叠地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延伸部14的外部,当靠近所述锁闭装置的高端部的所述码盘本体30被操作而转动时,其他的所述码盘本体30被驱动依次转动,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在所述装配状态和所述开启状态之间切换。更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锁闭装置可以包括三个被相互重叠地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延伸部14的外部的所述码盘本体30,相对应地,所述内套本体10具有三个所述操作通道12,并且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在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延伸部4的外部分别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具有不同数量的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锁闭装置具有不同的复杂度,因此,所述锁闭装置的所述码盘本体30的数量适于根据需要被选择和被提供。
参考图2和图5,所述码盘本体30包括被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延伸部14的外部的一环形的限位元件32和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33,每个所述第一驱动元件33分别一体地延伸于所述限位元件32的至少一个侧部,所述限位元件32被设有所述容纳槽31,其中所述限位元件32能够被转动以使所述限位元件32的内壁和所述容纳槽31选择性地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操作通道12,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33能够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31相互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当任意一个所述码盘本体30被操作而转动时,相邻所述码盘本体30能够被同步地驱动而转动。
参考图2和图6,所述锁闭装置包括一操作本体40,所述操作本体40包括一操作部41和被设置于所述操作部41的一信息部42,所述操作部41被重叠地设置于位于所述锁闭装置的高端部的所述码盘本体30且能够在被操作时驱动所述码盘本体30转动,所述信息部42能够接收一操作信息而使所述锁闭装置获得授权。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中,只有在所述操作本体40的所述信息部42接收到正确的所述操作信息而使所述锁闭装置获得授权后,才允许通过所述操作本体40的所述操作部41驱动所述码盘本体30转动的方式使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装配状态向所述开启状态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41包括一操作元件411、一中间元件412以及至少一第二驱动元件413,所述操作元件411和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13分别一体地延伸于所述中间元件412的两侧部,其中所述操作部41的所述中间元件412被重叠地设置于位于所述锁闭装置的高端部的所述码盘本体30,以使所述操作部41的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13与位于所述锁闭装置的高端部的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33相互作用。在所述操作本体40的所述信息部42接收所述操作信息而使所述锁闭装置获得授权后,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41的所述操作元件411能够依次驱动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转动而使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容纳槽31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从而使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能够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进入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容纳槽31而使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从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内脱离,进而使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装配状态被切换到所述开启状态。
相应地,当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被插入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安装腔11而使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在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安装腔11的内部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时,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41的所述操作元件411能够依次驱动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转动而使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限位元件32的内壁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限位元件32的内壁能够阻止所述定位元件20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操作通道12从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搜草103内脱离,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被保持于所述装配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将所述锁闭装置装配于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并且使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开启状态切换到所述装配状态时,所述锁闭装置可以不用获得授权。
参考图2和图3,所述锁闭装置还包括被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延伸部14的外部的至少一隔垫本体50,其中每个所述隔垫本体50分别被设置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限位元件32之间和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限位元件32与所述操作本体40的所述操作部41的所述中间元件412之间,并且每个所述隔垫本体50能够阻止相邻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限位元件32之间和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限位元件32与所述操作本体40的所述操作部41的所述中间元件412之间在被操作时产生机械摩擦,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锁闭装置能够避免被听音器监听而获得所述锁闭装置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隔垫本体50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橡胶,以阻止相邻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限位元件32之间和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限位元件32与所述操作本体40的所述操作部41的所述中间元件412之间在被操作时产生机械摩擦,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锁闭装置能够避免被听音器监听而获得所述锁闭装置的状态。
参考图4A、图4B、图8A和图9A,所述内套本体10具有至少一定位槽15,每个所述定位槽15分别沿着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延伸部14的长度方向被间隔地设于所述延伸部14其位于相邻所述操作通道12之间,其中每个所述隔垫本体50的内侧部被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定位槽13,每个所述隔垫本体50的外侧部被设置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限位元件32之间和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限位元件32和所述操作本体40的所述操作部41的所述中间元件412之间,以阻止相邻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限位元件32之间和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限位元件32与所述操作本体40的所述操作部41的所述中间元件412之间在被操作时产生机械摩擦,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锁闭装置能够避免被听音器监听而获得所述锁闭装置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隔垫本体50具有弹性且设有一个开口51,以在将所述隔垫本体50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定位槽15时,所述开口51能够使得所述隔垫本体50的尺寸被拉大而使所述隔垫本体50被套装在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延伸部13,在将所述隔垫本体50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定位槽15后,所述隔垫本体50能够回复至初始形状而使所述隔垫本体50的内侧部被定位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定位槽15,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所述锁闭装置被使用时,所述隔垫本体50的位置不会出现滑动,以保证所述锁闭装置在被使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内套本体10、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所述操作本体40和每个所述隔垫本体50形成所述锁闭装置的主体部分。
参考图2、图7A和图7B,所述锁闭装置包括被套装于所述锁闭装置的主体部分外部的一壳体60,所述壳体60具有一操作空间61、一操作开口62以及一插入口63,其中所述操作开口62和所述插入口63分别在所述壳体60的高端部和低端部连通于所述操作空间61。所述内套本体10、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所述操作本体40和每个所述隔垫本体50能够自所述插入口63被设置于所述操作空间61,并使所述操作本体40的所述操作部41的所述操作元件411自所述操作空间61藉由所述操作开口62延伸至所述壳体60的外部环境,从而所述壳体60的所述操作开口62使所述操作本体40的所述信息部42获得授权和通过所述操作部41的所述操作元件411操作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在所述壳体60的所述操作空间61内转动,而使所述锁闭装置在所述装配状态和所述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60的高端部还设有连通于所述操作开口62的一接受腔64,所述操作本体40的所述操作部41的所述操作元件411自所述操作空间61藉由所述操作开口62被延伸至和被保持于所述接受腔64,以防止被装配于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锁闭装置的所述操作本体40被损坏。
参考图8A和图8B,所述锁闭装置处于所述装配状态的结构被展示,其中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被插入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安装腔11,以使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在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安装腔11的内部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分别被同时保持于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和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此时,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阻止所述锁闭装置被施力时从所述螺接件100上被拆卸。优选地,当所述锁闭装置被施力时,所述锁闭装置做相对于所述螺接件100的转动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没有受力位置以保证所述锁闭装置在被使用时的可靠性。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限位元件32的内壁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操作通道12以阻止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所述操作通道12从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内脱离,以确保所述锁闭装置处于所述装配状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操作本体40的所述信息部42接收所述操作信息后使所述锁闭装置获得授权,并且通过转动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能够使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装配状态切换到所述开启状态。参考图9A和图9B,所述锁闭装置处于所述开启状态的结构被阐述,其中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的一个所述容纳槽31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施力于所述锁闭装置以使所述锁闭装置沿着所述螺接件100的的长度方向产生相对于所述螺接件100的运动趋势,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的用于形成每个所述锁槽103的外壁挤压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以使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进入每个所述码盘本体30的所述容纳槽31,从而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脱离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继续施力于所述锁闭装置置能够将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螺接件100上拆卸。
参考图10,本发明还提供一个操作所述锁闭装置的方法1000,其中所述操作方法100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0,(a)将一螺接100件的驱动端101插入一内套本体10的一安装腔11;
步骤1020,(b)使至少一定位元件20的一部分自被设于所述内套本体10的侧部的至少一操作通道12被移动至和被保持于所述螺接件100的被设于所述驱动端101的锁槽103,以使所述锁闭装置处于装配状态而隐藏所述螺接件100的所述驱动端101;以及
步骤1030(c),驱动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0自所述内套本体10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12从所述螺接件100的每个所述锁槽103内脱离,以使所述锁闭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5)

1.一用于螺接件的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定位元件;和
一内套本体,其中所述内套本体具有一安装腔和连通于所述安装腔的侧部的至少一操作通道,每个所述定位元件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其中,在一螺接件的驱动端被插入所述安装腔时,所述螺接件的设于所述驱动端的锁槽在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对应于每个所述操作通道,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元件能够被操作使所述定位元件的一部分自所述内套本体的所述操作通道被移动至和被保持于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锁槽,从而藉由所述锁闭装置隐藏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其中所述内套本体进一步包括一延伸部,所述安装腔沿着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自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且在所述延伸部的一个端部形成所述安装腔的开口,每个所述操作通道分别沿着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被间隔地设于所述延伸部,以使每个所述操作通道在所述安装腔的侧部连通于所述安装腔,其中所述螺接件的螺接端通过所述开口被插入所述安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环形的码盘本体,其中每个所述码盘本体分别的内壁凹陷形成至少一容纳槽,每个所述码盘本体被重叠地套装于所述延伸部的外部,以使每个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容纳槽分别与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从而每个所述码盘本体能够被转动以选择性地使每个所述码盘本体的内壁和所述容纳槽中的一个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闭装置,其中所述内套本体进一步包括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向四周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延伸部的被设有所述开口的端部,其中每个所述码盘本体被重叠地设置于所述阻挡部,以使每个所述码盘本体的内壁和所述容纳槽中的一个对应于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锁闭装置,其中每个所述码盘本体具有两个所述容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锁闭装置,其中所述码盘本体包括一限位元件和延伸于所述限位元件的至少一侧的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其中每个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被重叠地套装于所述延伸部的外部,并且相邻所述码盘本体的每个第一驱动元件相互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锁闭装置,还包括一操作本体,其中所述操作本体包括一操作部和被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的一信息部,所述操作部被重叠地设置于所述码盘本体且被设置能够驱动所述码盘本体,其中,在所述信息部接收一操作信息而使所述锁闭装置获得授权后,所述操作部能够被操作以驱动每个所述码盘本体依次转动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在装配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锁闭装置,还包括一操作本体,其中所述操作本体进一步包括一操作部,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
一操作元件;
至少一第二驱动元件;以及
一中间元件,其中所述操作元件和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分别一体地延伸于所述中间元件的两侧,其中所述中间元件被重叠地设置于所述码盘本体,其中所述码盘本体包括一限位元件和延伸于所述限位元件的至少一侧的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的每个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相互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闭装置,其中所述操作本体进一步包括一信息部,所述信息部被设置于所述操作部,其中,在所述信息部接收一操作信息而使所述锁闭装置获得授权后,所述操作部能够被操作以驱动每个所述码盘本体依次转动从而使所述锁闭装置在装配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闭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
一操作元件;
至少一第二驱动元件;以及
一中间元件,其中所述操作元件和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分别一体地延伸于所述中间元件的两侧,其中所述中间元件被重叠地设置于所述码盘本体,其中所述码盘本体包括一限位元件和延伸于所述限位元件的至少一侧的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的每个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相互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环形的隔垫本体,其中每个所述隔垫本体被设置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之间和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中间元件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环形的隔垫本体,其中每个所述隔垫本体被设置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之间和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中间元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闭装置,其中所述内套本体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分别沿着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被间隔地设于所述延伸部的外部,并且每个所述定位槽位于相邻所述操作通道之间,其中每个所述隔垫本体的内侧部分别被定位于每个所述定位槽,每个所述隔垫本体的外侧部被设置于相邻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之间和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限位元件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中间元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闭装置,还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
一操作空间;
一操作开口;以及
一插入口,其中所述操作开口和所述插入口分别在所述操作空间的两端连通于所述操作空间,其中每个所述定位元件、每个所述码盘本体、所述内套本体和所述操作本体分别自所述插入口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操作空间,并且所述操作部的所述操作元件通过所述操作开口自所述操作空间被延伸出,从而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能够通过所述操作元件操作每个所述定位元件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闭装置,还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
一操作空间;
一操作开口;以及
一插入口,其中所述操作开口和所述插入口分别在所述操作空间的两端连通于所述操作空间,其中每个所述定位元件、每个所述码盘本体、所述内套本体和所述操作本体分别自所述插入口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操作空间,并且所述操作部的所述操作元件通过所述操作开口自所述操作空间被延伸出,从而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能够通过所述操作元件操作每个所述定位元件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闭装置,还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
一操作空间;
一操作开口;以及
一插入口,其中所述操作开口和所述插入口分别在所述操作空间的两端连通于所述操作空间,其中每个所述定位元件、每个所述码盘本体、所述内套本体和所述操作本体分别自所述插入口被可操作地设置于所述操作空间,并且所述操作部的所述操作元件通过所述操作开口自所述操作空间被延伸出,从而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能够通过所述操作元件操作每个所述定位元件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闭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具有连通于所述操作开口的一接受腔,所述操作本体的所述操作部的所述操作元件通过所述操作开口自所述操作空间被延伸至和被保持于所述接受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锁闭装置,其中所述定位元件是球状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锁闭装置,其中所述码盘本体的数量是三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锁闭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通道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定位元件的直径尺寸,从而所述操作通道允许所述定位元件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操作通道被移动至所述安装腔和阻止所述定位元件的全部通过所述操作通道被移动至所述安装腔。
20.一用于螺接件的锁闭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螺接件的驱动端插入一内套本体的一安装腔;
(b)使至少一定位元件的一部分自被设于所述内套本体的侧部的至少一操作通道被移动至和被保持于所述螺接件的被设于所述驱动端的锁槽,以使所述锁闭装置处于装配状态而隐藏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以及
(c)驱动每个所述定位元件自所述内套本体的每个所述操作通道从所述螺接件的每个所述锁槽内脱离,以使所述锁闭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其中,所述内套本体进一步包括一延伸部,所述安装腔沿着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自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且在所述延伸部的一个端部形成所述安装腔的开口,每个所述操作通道分别沿着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被间隔地设于所述延伸部,以使每个所述操作通道在所述安装腔的侧部连通于所述安装腔,其中所述螺接件的螺接端通过所述开口被插入所述安装腔。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
(b.1)转动被套装于所述内套本体的外部的至少一码盘本体;和
(b.2)所述码盘本体的内壁驱动所述定位元件以使所述定位元件的一部分自所述内套本体的所述操作通道被移动至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的所述锁槽。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步骤:
(b.3)使至少一个所述码盘本体的内壁被保持于对应于所述操作通道的位置,以藉由所述码盘本体的内壁使所述定位元件被保持于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的所述锁槽。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
(c.1)转动所述码盘本体,以使所述码盘本体的容纳槽对应于所述操作通道;和
(c.2)驱动所述定位元件自所述内套本体的所述操作通道进入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容纳槽,以使所述定位元件从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的所述锁槽内脱离,从而将所述锁闭装置从所述螺接件上拆卸。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2)中,在使所述锁闭装置沿着所述螺接件的长度方向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的用于形成所述锁槽的外壁挤压所述定位元件,以使所述定位元件自所述操作通道进入所述码盘本体的所述容纳槽,从而使所述定位元件被移离所述螺接件的所述驱动端的所述锁槽。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1)之前还包括步骤:
发送一操作信号至一操作本体的一信息部,以使所述锁闭装置获得猴拳;和
操作所述操作本体的一操作部,以驱动所述码盘本体转动。
CN201610064708.2A 2015-11-10 2016-01-29 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06677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7547 WO2017080288A1 (zh) 2015-11-10 2016-08-31 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0860 2015-11-10
CN201510760860X 2015-11-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7620A CN106677620A (zh) 2017-05-17
CN106677620B true CN106677620B (zh) 2020-05-19

Family

ID=569275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93320.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91671U (zh) 2015-11-10 2016-01-29 锁闭装置
CN201610064708.2A Active CN106677620B (zh) 2015-11-10 2016-01-29 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93320.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91671U (zh) 2015-11-10 2016-01-29 锁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559167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91671U (zh) * 2015-11-10 2016-09-21 上海圣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闭装置
CN106639654B (zh) * 2016-11-08 2019-04-02 深圳市兰洋科技有限公司 密码锁锁芯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08820U (zh) * 2011-05-26 2012-01-11 温宜玲 快拆结构改良
CN202867510U (zh) * 2012-10-19 2013-04-10 天广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拆螺栓
JP5766490B2 (ja) * 2011-04-07 2015-08-19 株式会社日立物流 セキュリティ・ボルト装置
WO2015158179A1 (zh) * 2014-04-18 2015-10-22 上海圣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螺接装置
CN205591671U (zh) * 2015-11-10 2016-09-21 上海圣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66490B2 (ja) * 2011-04-07 2015-08-19 株式会社日立物流 セキュリティ・ボルト装置
CN202108820U (zh) * 2011-05-26 2012-01-11 温宜玲 快拆结构改良
CN202867510U (zh) * 2012-10-19 2013-04-10 天广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拆螺栓
WO2015158179A1 (zh) * 2014-04-18 2015-10-22 上海圣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螺接装置
CN205591671U (zh) * 2015-11-10 2016-09-21 上海圣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1671U (zh) 2016-09-21
CN106677620A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8606B2 (en) Cable locking system
CN106677620B (zh) 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EP1845298A3 (de) Kupplung für rohrförmige Elemente
KR101821656B1 (ko) 체결 조립체
US10087609B2 (en) Double-acting tamper-resistant aerator and aerator system
CN204876822U (zh) 操作手柄
US9518678B2 (en) Electrical feedback device for valves
WO2007002763A3 (en)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employing video primitives
WO2009040657A3 (en) Bronchoscope adapter and method
WO2007127905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monitoring of print systems
US20160169616A1 (en) Positioning control mechanism of expandable baton
US8748759B2 (en) Circuit breaker lockout
US20070175745A1 (en) Fuse block with improved unidirectional operator
US9006577B2 (en) Apparatus for detachable attachment of an electrical conductor to a current transformer housing
WO2013044903A3 (de)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753387B2 (en) Ball pin connector
US20050040019A1 (en) Fuse block with integral door sensing rotary disconnect
US11154982B2 (en)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securing a robot arm to a support structure
CN108020402A (zh) 快速连接器检测工具和方法
KR101555983B1 (ko) 중립 위치 오 조립 방지기능이 향상된 차량용 클록 스프링 장치
CN102072231A (zh) 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的固定件
JP2005325864A (ja) 管接続構造
WO2017080288A1 (zh) 锁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10577835B2 (en) Cable lockout assembly
WO2018023848A1 (zh) 螺接装置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