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8451B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8451B
CN106668451B CN201710130976.4A CN201710130976A CN106668451B CN 106668451 B CN106668451 B CN 106668451B CN 201710130976 A CN201710130976 A CN 201710130976A CN 106668451 B CN106668451 B CN 1066684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weight
rhizoma anemarrhenae
root b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309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8451A (zh
Inventor
李卫民
朱贺年
冯毅凡
玉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shengtang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shengtang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shengtang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shengtang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309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68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68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8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8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8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1Astragalus (milkvet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5Araliaceae (Ginseng family), e.g. ivy, aralia, schefflera or tetrapanax
    • A61K36/258Panax (ginse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8Pueraria (kudzu)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0Moraceae (Mulberry family), e.g. breadfruit or fig
    • A61K36/605Morus (mulber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6Liliaceae (Lily family), e.g. daylily, plantain lily, Hyacinth or narcissus
    • A61K36/8964Anemarrhen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9Poaceae or Gramineae (Grass family), e.g. bamboo, corn or sugar cane
    • A61K36/8994Coix (Job's tea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芪12~45份、知母12~45份、桑白皮6~36份。本发明所述组合物配方科学,各成分协同作用,具有较好的降尿酸、降血脂效果,能有效治疗痛风病、高尿酸血症伴高脂血症,无毒副作用,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长期服用。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尤其是一种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致尿酸生成增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现代医学己经明确痛风的发病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而使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直接相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而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体内尿酸增高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膜、软骨、骨质或/和伴有肾脏、皮下、其他组织的尿酸盐沉积而引起组织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血尿酸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特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糖、脂肪、蛋白质摄入量明显增加,痛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除了侵犯骨和关节,还容易累及肾脏和心血管系统,高尿酸血症及原发性痛风与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呈显著正相关。从临床实践来看,多数痛风病人不仅血尿酸值增高,而且血脂值也较高。而且痛风易反复发作,临床无治疗痛风的特效药。
目前对痛风并无特效的理想防治措施。对痛风的预防主要是限制高嘌呤食物,控制饮酒,在治疗上既要控制急性发作的关节炎,又要长期治疗高尿酸血症,预防痛风石沉积。临床常用药物分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和纠正高尿酸血症两类,前者有秋水仙碱、非菌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它们能快而有效地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后者有丙磺舒、苯澳马隆和别嘌呤醇。但这些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如:苯澳马隆可导致严重的肝损害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别嘌呤醇是唯一在临床上使用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的生成,但其可致皮肤过敏、肝损伤、威胁生命的超敏变态反应综合症等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具有较好的降尿酸、降血脂作用,无毒副作用,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长期服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芪12~45份、知母12~45份、桑白皮6~36份。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各成分协同作用,采用科学配方,降尿酸效果好,无副作用,具体各成分的疗效如下:
黄芪:与黄芪补气固表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造血功能。改善物质代谢、增强性腺功能、抗应激、延缓衰老等作用,黄芪还具有强心、调节血压、抗病毒性心肌炎、保肝、抗溃疡等作用。(1)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2)可以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黄芪能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黄芪多糖也能刺激NK细胞的增殖,并使细胞体变大,黄芪对NK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淋巴细胞产生7-干扰素所介导的,黄芪对NK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与其诱导的抗病毒活性相平行。黄芪并能增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IL-2的反应性,使外周血淋巴细胞受IL-2刺激后其增殖指数增高;(3)可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黄芪能明显增强细胞免疫,促进PHA、COnA、PWM(美洲商陆)引起的淋巴细胞转化;(4)可以保肝;(5)可以增加红细胞数;(6)增强抗疲劳的作用;(7)减缓自然衰老的作用;(8)调节血压等。
知母:(1)用于温病,邪在气分,高热、烦渴的气分实热证,有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竹叶配伍有协同之效;(2)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有清泄肺火,滋阴润肺之效;(3)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者,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与黄柏相须为用;(4)既能清泄肺胃之火,又能滋养肺肾之阴,故宜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同山药、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桑白皮:(1)降压作用;(2)利尿作用;(3)镇静镇痛作用;(4)抗炎、抗菌作用;(5)抑制血小板聚集;(6)降糖等作用。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芪12~35份、知母12~35份、桑白皮6~20份。
更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芪12~20份、知母12~20份、桑白皮6~15份。本申请发明人经过大量尝试发现,上述成分的组合物降尿酸、降血脂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还包含葛根、薏苡仁、三七中的至少一种。
葛根: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等;葛根供药用,葛根提取类黄酮物质与桑叶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结合形成一种新物质——洗胰清糖素,具有降血糖、血脂、抗炎等作用。此外,还有以下功效:1.提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恢复正常肝脏机能,促进胆汁分泌,防止脂肪在肝脏堆积;2.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肝脏解毒功能,防止酒精对肝脏的损伤;3.对高血脂形成的冠状动脉硬化,通过改善心肌缺血状态,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4.对高血脂形成的脑动脉硬化,通过改善脑缺血状态,防治脑梗塞、偏瘫、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疾病;5.强化肝胆细胞自身免疫功能,抵抗病毒入侵。
薏苡仁:1.对心血管的影响:抑制呼吸中枢,使末梢血管特别是肺血管扩张;2.抗肿瘤:尤以脾虚湿盛的消化道肿瘤及痰热挟湿的肺癌更为适宜;3.增强免疫力和抗炎作用,薏苡仁油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4.降血糖:可起到扩张血管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是对高血压、高血糖有特殊功效;5.抑制骨骼肌的收缩:薏仁可抑制骨骼肌收缩,能减少肌肉之挛缩,缩短其疲劳曲线;能抑制横纹肌之收缩;6.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具有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对风湿痹痛患者有良效;7.降血钙、延缓衰老,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8.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三七:有止血、抗血栓、促进造血、抗脑缺血、抗心律失常、抗炎、保肝、抗肿瘤、镇痛等功效。
本发明将葛根、薏苡仁、三七中的至少一种与黄芪、知母、桑白皮复配混合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组合物的降尿酸、降血脂效果。
优选地,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葛根时,葛根的重量份为9~45份;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薏苡仁时,薏苡仁的重量份为6~36份;当所述组合物包含三七时,三七的重量份为3~18份。
更优选地,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葛根时,葛根的重量份为9~30份;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薏苡仁时,薏苡仁的重量份为6~20份;当所述组合物包含三七时,三七的重量份为3~12份。
更优选地,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葛根时,葛根的重量份为9~20份;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薏苡仁时,薏苡仁的重量份为6~15份;当所述组合物包含三七时,三七的重量份为3~9份。
优选地,当所述组合物包含三七时,所述黄芪、知母、桑白皮、三七的重量比为:黄芪:知母:桑白皮:三七=5:5:3:1。
优选地,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葛根时,所述黄芪、知母、桑白皮、葛根的重量比为:黄芪:知母:桑白皮:葛根=5:5:3:5。
优选地,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薏苡仁时,所述黄芪、知母、桑白皮、薏苡仁的重量比为:黄芪:知母:桑白皮:薏苡仁=5:5:3:3。
本申请发明人经过大量尝试,发现上述成分及比例的各成分共同使用,发挥协同作用,具有更好的降尿酸、降血脂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芪15份、知母15份、桑白皮9份、葛根15份、薏苡仁9份、三七3份。此成分的组合物相互作用,降尿酸、降血脂效果最好。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在降尿酸方面的应用。可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将上述中药组合物制成颗粒剂、丸剂、片剂、胶囊等剂型。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痛风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尿酸高引起的痛风、高尿酸伴高血脂症等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药品和保健食品长期使用,安全有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配方科学,各成分协同作用,具有较好的降尿酸、降血脂效果,能有效治疗痛风病、高尿酸血症伴高脂血症,无毒副作用,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长期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黄芪15份、知母15份、桑白皮9份、葛根15份、薏苡仁9份、三七3份。
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将上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剂。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黄芪12份、知母20份、桑白皮6份、葛根9份。
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将上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剂。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黄芪20份、知母35份、桑白皮15份、薏苡仁6份。
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将上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剂。
实施例4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黄芪35份、知母12份、桑白皮20份、三七9份。
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将上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剂。
实施例5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黄芪45份、知母45份、桑白皮36份、葛根45份、薏苡仁36份。
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将上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剂。
实施例6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黄芪25份、知母25份、桑白皮15份、葛根20份、薏苡仁15份。
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将上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剂。
实施例7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黄芪30份、知母30份、桑白皮18份、薏苡仁20份、三七18份。
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将上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剂。
实施例8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黄芪35份、知母35份、桑白皮21份、葛根30份、三七12份。
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将上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剂。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8所制备得到的片剂药剂的降尿酸、降血脂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1、病例选择标准
(1)临床表现为卒然发生拇趾、趾趾关节或足背红肿热痛,常于夜间突然发病,且体温低于38℃;
(2)血尿酸(UA)高于7.0mg/dl;
(3)总胆固醇(TC)高于5.20mmo1/L,甘油三酯(TG)高于1.70mmo1/L;
同时具备以上三项,年龄在28-70岁者。
2.治疗方案
将符合上述标准的270例痛风高尿酸伴高血脂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8组实施例组和1组对照组,每组30例。
(1)实施例组:分别将实施例1~8制备得到的片剂分别用于实施例组1~8的临床试验。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疗程:用药4周。
(2)对照组:别嘌呤醇片。第1周:每次0.05g(半片),每日3次;第2周:每次0.1g(1片),每日3次;第2-4周:每次0.2-0.3g(2-3片),每日3次。疗程:用药4周。
3.治疗结果
服药期间饮食不需要节制,用药4周后,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血尿酸、血脂检测。
(1)一般情况观察
实施例组:基本无卒然发生拇趾、趾趾关节或足背红肿热痛现象,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体质增强,无不良反应。
对照组:基本无卒然发生拇趾、趾趾关节或足背红肿热痛现象,关节功能部分恢复,但用药期间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过敏等不良反应。
(2)检测数据比较
分别测定实施例1~8组患者自身服药后尿酸降低的平均值及每组中的典型案例的前后血尿酸值对照,详见表1:
尿酸值的单位为u mol/L,尿酸值是利用上海荣盛试剂盒酶法进行检测测定。
表1降尿酸效果监测数据结果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组的降尿酸效果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不但降尿酸效果优于对照组,而且无任何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在用药期间,部分患者有不良反应;此外,研究发现对照组无降低血脂功能,而实施例组中均还有较好的降血脂功能,典型患者为:在饮食不节制的情况下服药一个月后血脂、尿酸恢复正常值(原只是偏高),其中最典型的是同型半胱氨酸41.4→22.1(临床正常数值15)、谷氨酰转肽酶74→54(临床正常数值40)。
此外,从表1中的数据还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降尿酸效果比其他实施例组效果好,实施例6组次之。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对按照表2中的各成分(以重量份计)及含量制备的药剂的降尿酸、降血脂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方法和实施例9相同,这里以黄芪、知母、桑白皮、葛根的不同重量比为例,探讨不同的比例对降尿酸效果的影响。
表2不同含量的各成分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组1~3均只含有黄芪、知母、桑白皮三种成分,由降尿酸值可以看出,对照组3的效果好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这说明黄芪、知母、桑白皮的重量比为5:5:3时,降尿酸效果好于其他比例;同时,可以看出,对照组4~7和实验组1~6的降尿酸效果好于对照组1~3,这说明当所述组合物中还包含葛根、薏苡仁、三七中的至少一种时,降尿酸效果优于只含有黄芪、知母、桑白皮三种成分的组合物;整体来看,实验组的降尿酸效果普遍好于对照组,这说明当黄芪、知母、桑白皮、葛根的重量比为5:5:3:5时,所述组合物的降尿酸优于相同成分的其他含量比值组合物的降尿酸效果,同时可以看出,当所述组合物同时包含黄芪、知母、桑白皮、葛根、薏苡仁、三七,且六者的比例为5:5:3:5:3:1时,降尿酸效果最好,实施例9中的实施例1组数据也恰好验证了这一结论。
按照实施例10中的方法,分别对黄芪、知母、桑白皮、三七的重量比以及黄芪、知母、桑白皮、薏苡仁的重量比,对降尿酸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了同样的研究结果:当黄芪、知母、桑白皮、三七的重量比为5:5:3:1时的降尿酸效果,明显优于黄芪、知母、桑白皮、三七为其他重量比的降尿酸效果;当黄芪、知母、桑白皮、薏苡仁的重量比为5:5:3:3时的降尿酸效果,明显优于黄芪、知母、桑白皮、薏苡仁为其他重量比的降尿酸效果。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黄芪12~45份;知母12~45份;桑白皮6~36份;葛根、薏苡仁、三七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葛根时,葛根的重量份为9~45份;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薏苡仁时,薏苡仁的重量份为6~36份;当所述组合物包含三七时,三七的重量份为3~18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黄芪12~20份;知母12~20份;桑白皮6~15份;葛根、薏苡仁、三七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葛根时,葛根的重量份为9~20份;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薏苡仁时,薏苡仁的重量份为6~15份;当所述组合物包含三七时,三七的重量份为3~9份。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包含三七时,所述黄芪、知母、桑白皮、三七的重量比为:黄芪:知母:桑白皮:三七=5:5:3:1。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葛根时,所述黄芪、知母、桑白皮、葛根的重量比为:黄芪:知母:桑白皮:葛根=5:5:3:5。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包含薏苡仁时,所述黄芪、知母、桑白皮、薏苡仁的重量比为:黄芪:知母:桑白皮:薏苡仁=5:5:3:3。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降尿酸、降血脂的药物中的应用。
8.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710130976.4A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06668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0976.4A CN106668451B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0976.4A CN106668451B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8451A CN106668451A (zh) 2017-05-17
CN106668451B true CN106668451B (zh) 2018-06-15

Family

ID=58828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0976.4A Active CN106668451B (zh) 2017-03-07 2017-03-07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684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1601A (zh) * 2018-10-15 2018-12-28 云南五道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痛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75028B (zh) * 2020-05-13 2022-03-04 南阳中农高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防治小鹅痛风的复方中药口服液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9799A (zh) * 2007-12-11 2008-06-18 周鑫 健肾息风茶
CN101703708A (zh) * 2009-11-10 2010-05-12 卢速江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9799A (zh) * 2007-12-11 2008-06-18 周鑫 健肾息风茶
CN101703708A (zh) * 2009-11-10 2010-05-12 卢速江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医药治疗痛风病的研究进展;孙晶等;《中医药信息》;20160930;第33卷(第5期);126-12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8451A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6115B (zh)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功能食品
CN1857475A (zh) 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213451A (zh) 改善人体微循环障碍的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5024A (zh) 一种向日葵花粉固体饮料及制备方法
CN1294852C (zh) 降火滋阴饮料
CN106668451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67135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保健品及制备方法
CN102526276B (zh) 一种降压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75254C (zh) 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抗疲劳的抵抗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7154A (zh) 一种治疗“三高”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62070A (zh) 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4173458A (zh) 一种具有防治高尿酸血症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3407A (zh) 理机降糖胶囊
CN102125124A (zh) 防治高血压的中药保健茶
CN102451260A (zh) 一种具有缓解疲劳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8355055A (zh)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
CN108641868A (zh) 核桃仁茯苓配制酒
CN1660387A (zh) 调理人体内脏各器官机能平衡的保健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33997A (zh) 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保健羊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948451A (zh) 一种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0612A (zh) 一种调理高血压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9518A (zh) 一种降血压的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102198434B1 (ko) 천연식물을 이용한 고지혈증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 조성물, 그 제조방법 및 제제
CN102327304B (zh) 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50160A (zh) 芪丹通脉片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