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3286B - 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3286B
CN106663286B CN201580036631.1A CN201580036631A CN106663286B CN 106663286 B CN106663286 B CN 106663286B CN 201580036631 A CN201580036631 A CN 201580036631A CN 106663286 B CN106663286 B CN 106663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pipe
data
tube
metal pi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66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3286A (zh
Inventor
松田裕也
田中孝宪
池田正美
八品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663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3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3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3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01N17/006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of met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24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etermining value of torque or twisting moment for tightening a nut or other member which is similarly stress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a)具备: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a),其接收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识别数据;利用状况接收部(12a),其接收与利用金属管的状况有关的利用状况数据;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a),其对将表示金属管各自的特性的管固有数据与识别数据相关联地记录的数据记录部(2)进行访问,来获取与识别数据对应的管固有数据;管决定部(14a),其基于管固有数据以及利用状况数据来从多个金属管中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以及输出部(15a),其输出与所决定的金属管有关的信息。

Description

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计算机对与金属管有关的数据进行处理来实现金属管的利用辅助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商和顾客共享制造钢材时产生的品质信息的品质信息管理方法。例如,日本特开2003-84822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一种管理方法:钢材的制造商将制造该钢材时产生的品质信息存储到数据库,顾客在线读出所存储的品质信息。
另外,针对利用数据库管理的钢管的品质信息也提出了技术方案。例如,日本特开2010-13939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针对制造出的钢材获得析出物等的组成的信息、析出物等的尺寸的信息以及所关注的元素的固溶量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信息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析出/固溶信息被作为管理数据库进行保存。
关于用于在制造工序中识别钢管的技术,例如国际公开第2008/015871号中记载了在要被实施管的螺纹切削的预定部位加工形成标识符的例子。日本特开2008-250714号公报中记载了对无缝钢管的管体或管端保护器安装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例子。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的现有技术,能够向金属管的使用者提供各个金属管的产品信息。然而,针对在要利用制造出的金属管的状况下如何选择及如何配置特性有微妙差异的金属管,没有提出用于提供作为指南的信息的方案。例如,油井用的金属管中使用满足规定好的规格的多个金属管,但是在满足规格的多个金属管之间,也有时在尺寸、耐压性能等特性上存在微妙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得到表示各金属管的特性的信息,也难以在现场考虑油井坑内的环境和各金属管的特性来决定多个金属管的适当的配置。
因此,本申请公开一种计算机系统,能够提供对适当地利用具有与利用金属管的状况相符的特性的金属管有益的信息。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具备:金属管信息接收部,其接收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识别数据;利用状况接收部,其接收与利用所述金属管的状况有关的利用状况数据;管固有数据获取部,其对将表示金属管各自的特性的管固有数据与识别数据相关联地记录的数据记录部进行访问,来获取与由所述金属管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识别数据对应的管固有数据;管决定部,其基于所述利用状况数据以及由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管固有数据,来从所述多个金属管中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以及输出部,其输出与由所述管决定部决定的金属管有关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公开,能够实现如下一种计算机系统:能够提供对适当地利用具有与利用金属管的状况相符的特性的金属管有益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的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服务器1中构建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a的情况下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a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用户终端3中构建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b的情况下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b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包含管固有数据的表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决定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决定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决定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决定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决定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决定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将实施方式2、3以及4组合后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具备:金属管信息接收部,其接收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识别数据;利用状况接收部,其接收与利用所述金属管的状况有关的利用状况数据;管固有数据获取部,其对将表示金属管各自的特性的管固有数据与识别数据相关联地记录的数据记录部进行访问,来获取与由所述金属管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识别数据对应的管固有数据;管决定部,其基于所述利用状况数据以及由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管固有数据,来从所述多个金属管中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以及输出部,其输出与由所述管决定部决定的金属管有关的信息。
在上述结构中,利用金属管信息接收部和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得表示多个金属管各自的特性的管固有数据。管决定部基于该管固有数据以及与利用金属管的状况有关的利用状况数据,来从多个金属管中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由此,能够将具有与利用金属管的状况相符的特性的金属管决定为要利用的金属管。利用输出部输出与所决定的金属管有关的信息。因此,能够提供对与利用状况和金属管的特性相应的适当的金属管的利用有益的信息。
所述管决定部能够决定已被决定为要利用的金属管的多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由此,能够提供用于根据金属管的利用状况将多个金属管适当地连接的信息。例如,能够提供能够适当地配置与配置金属管的环境相符的多个金属管的信息。
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的所述管固有数据能够包含所述金属管各自的特性的实测值或根据该实测值计算出的值。通过使用基于实测值的管固有数据,能够考虑金属管各自的实际的特性来决定与利用状况相符的金属管。
也可以是,所述利用状况数据包含表示配置金属管的地下的环境的数据,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的所述管固有数据包含表示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压性能的数据。在该情况下,所述管决定部能够基于所述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地下的环境以及所述管固有数据表示的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压性能,来决定具有与所述地下的环境相应的耐压性能的金属管的配置,由此决定所述多个金属管中的至少两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由此,能够提供用于适当地配置具有与配置金属管的地下的环境相符的耐压性能的金属管的信息。
也可以是,所述利用状况数据包含表示配置金属管的地下的环境的数据,所述管固有数据包含表示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腐蚀性能的数据。在该情况下,所述管决定部能够基于所述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地下的环境以及所述管固有数据表示的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腐蚀性能,来决定具有与所述地下的环境相应的耐腐蚀性能的金属管的配置,由此决定所述多个金属管中的至少两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由此,能够提供用于适当地配置具有与配置金属管的地下的环境相符的耐腐蚀性能的金属管的信息。
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的所述管固有数据也可以包含表示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尺寸和形状的数据。在该情况下,所述管决定部能够基于所述管固有数据表示的尺寸和形状来决定所述多个金属管中的至少两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由此,能够提供用于将具有彼此匹配的尺寸和形状的金属管连接的信息。
所述利用状况数据也可以包含表示所述金属管的加工品所要求的性能的数据。在该情况下,所述管决定部能够从所述多个金属管中决定具有与所述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所述加工品所要求的性能相应的特性的至少一个金属管。由此,能够提供用于选择适于加工品的金属管的信息。
也可以是,所述利用状况数据包含金属管的长度的上限值,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的所述管固有数据包含所述金属管的长度的实测值。所述管决定部能够从所述多个金属管中决定具有不超过所述上限值的长度的实测值的至少一个金属管。由此,能够提供具有实际上不超过上限值的长度的金属管的信息。
也可以是,所述利用状况数据包含表示在配置所述金属管的环境中通过制造工序被紧固后的金属管的螺纹接头松动的风险的程度的数据,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的所述管固有数据包含表示所述多个金属管的螺纹接头的紧固力矩的数据。在该情况下,所述管决定部通过决定具有与由所述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风险的程度相应的紧固力矩的金属管的配置,来决定所述多个金属管中的至少两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由此,能够提供用于在配置金属管的状况下根据螺纹松动的风险的程度来配置具有适当的紧固力矩的金属管的信息。
也可以是,所述利用状况数据包含表示在配置所述金属管的环境中金属管断裂或腐蚀变薄的断裂腐蚀风险的程度的数据,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的所述管固有数据包含表示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伤痕的数据。在该情况下,所述管决定部通过决定具有与所述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所述断裂腐蚀风险的程度相应的伤痕的金属管的配置,来决定所述多个金属管中的至少两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由此,能够提供能够基于配置金属管的环境中的断裂腐蚀风险以及金属管的伤痕的程度来进行适当的金属管的配置的信息。
所述管固有数据也可以包含表示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长度和重量的数据。在该情况下,所述管决定部能够在制作出多组将规定数量的金属管连接而得到的金属管组的情况下,以使该多组的金属管组中的连接起来的规定数量的金属管的长度和重量接近均等的方式决定各组中要连接的规定数量的金属管的组合。由此,能够提供用于在制作多组将多个金属管连接而得到的金属管组时使连接起来的金属管的长度和重量在多组中均等的信息。
上述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的动作方法也包含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另外,用于使计算机实现上述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的各部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程序以及记录有金属管利用辅助程序的非临时性的(non-transitory)记录介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加同一附图标记并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系统结构例>
图1是表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的系统的结构例的图。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服务器1与用户终端3能够经由网络进行通信。服务器1能够对数据记录部2进行访问。从制造商终端4也能够访问数据记录部2。用户终端3能够读取对金属管5附加的识别标记7。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例如既能够在服务器1中构成,也能够在用户终端3中构成。
表示金属管各自的特性的管固有数据与识别数据相关联地记录于数据记录部2。数据记录部2例如能够由能够从服务器1进行访问的记录装置(存储器(storage))构成。管固有数据例如能够包含金属管的实测尺寸以及各种检查或试验的结果等的实测值或基于实测值的值。基于实测值的值例如是根据实测值计算出的表示金属管的性能的值等。作为一例,管固有数据能够以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的表的形式记录于数据记录部2。此外,管固有数据的数据形式并不限于特定的形式。例如经由制造商终端4来输入管固有数据。
<服务器中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的结构例>
图2是表示在服务器1中构建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a的情况下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服务器1中构建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a具备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a、利用状况接收部12a、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a、管决定部14a以及输出部15a。用户终端3具有读取部31和用户界面部32,其中,该读取部31用于读取金属管5的识别标记,该用户界面部32用于向用户进行显示以及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a接收由用户终端3读入的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识别数据。例如,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a将从用户终端3传送来的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识别数据保存到服务器1的存储器中,并将上述识别数据设为能够从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a和管决定部14a进行访问的状态。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a对数据记录部2进行访问,来获取与由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a接收到的识别数据对应的管固有数据。
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a能够通过将与由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a接收到的识别数据相关联地记录的管固有数据从数据记录部2中读出,来获取管固有数据。
利用状况接收部12a从用户终端3接收与利用金属管的状况有关的利用状况数据。利用状况接收部12a能够将从用户终端3传送来的利用状况数据保存到服务器1的存储器中。利用状况数据例如能够设为表示金属管的利用状况的状态或利用金属管时的环境的状态的数据。在用户终端3中从用户输入利用状况数据。
管决定部14a基于由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a获取到的管固有数据以及由利用状况接收部12a接收到的利用状况数据,来从用由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a接收到的识别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中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管决定部14a也可以进一步决定已被决定为要利用的金属管的多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管决定部14a例如能够通过对利用状况数据与金属管的管固有数据进行比较来决定具有适于由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状况的特性的金属管或金属管的连接顺序。作为一例,管决定部14a能够基于根据利用状况数据决定的条件与由管固有数据表示的金属管各自的特性或连接起来的金属管组的特性的比较结果,来决定适当的金属管或金属管的连接顺序。
输出部15a向用户终端3发送与由管决定部14a决定的金属管有关的信息。输出部15a例如能够向用户终端3发送由管决定部14a决定的金属管的识别数据或表示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数据。
<动作例>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a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通过由用户终端3的读取部31读取金属管5的例如二维码(2Dcord)等识别标记7,来将金属管的识别数据读入到用户终端3(Op1)。用户终端3向服务器1发送识别数据(Op2)。服务器1的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a从用户终端3接收识别数据(s1)。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a能够向用户终端3指示读入多个金属管的识别数据以及向服务器1发送识别数据。或者,用户终端3还能够不等待来自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a的指示就将要利用的金属管的查询与多个金属管的识别数据及利用状况数据一起发送到服务器1。
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a将s1中接收到的识别数据作为检索关键字来对数据记录部2中的数据库进行检索(s2)。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a获取与s1中接收到的识别数据对应的管固有数据来作为检索结果。
在用户终端3中,经由用户界面部32而从用户输入利用状况数据或成为利用状况数据的基础的数据(Op3)。例如输入想要投放金属管的井的条件等金属管的有效利用条件来作为利用状况数据。用户终端3向服务器1发送利用状况数据(Op4)。利用状况接收部12a从用户终端3接收利用状况数据(s3)。s3的利用状况数据的接收也可以在s2或s1之前进行。利用状况接收部12a能够向用户终端3请求利用状况数据。例如,利用状况接收部12a能够向用户终端3发送成为用户能够输入利用状况数据的画面的基础的数据,并使用户终端3显示该画面。
在此,作为一例,对在s3中接收到与配置金属管的环境有关的数据来作为利用状况数据的情况进行说明。作为与配置金属管的环境有关的数据,例如能够列举配置金属管的位置的压力、地下的深度、地质、或者通过管的气体中的规定成分的量、螺纹松动的风险的程度、或者断裂的风险的程度等。
管决定部14a基于s2中获取到的管固有数据以及s3中接收到的利用状况数据,来从由s1中接收到的识别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中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s4)。例如,在接收到示出表示配置金属管的空间内的环境的环境值(例如压力等)的分布的数据来作为利用状况数据的情况下,管决定部14a能够基于管固有数据表示的表示各金属管的性能的性能值(例如耐压性能)以及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环境值来决定金属管的配置。
作为一例,管决定部14a能够通过对配置金属管的空间内的各位置分配具有与该位置的环境值相匹配的性能值的金属管来决定配置。具体地说,管决定部14a能够基于管固有数据的性能值对多个金属管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后的多个金属管按顺序分配到与环境值相应的配置位置。或者,管决定部14a能够以使排列有多个金属管的情况下的各金属管的性能值与环境值的不匹配程度小的方式,决定多个金属管的连接顺序。
输出部15a向用户终端3发送s4中决定的要利用的金属管或要利用的金属管的连接顺序(s5)。输出部15a能够使用户终端3显示与s4中决定的要利用的金属管有关的信息(Op5)。
<用户终端中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的结构例>
图4是表示在用户终端3中构建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b的情况下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用户终端3中构建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b具备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b、利用状况接收部12b、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b、管决定部14b以及输出部15b。用户终端3具有读取部31和用户界面部32(称为UI部32),其中,该读取部31用于读取金属管5的识别标记7,该用户界面部32用于向用户进行显示以及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b与UI部32和读取部31协作地获取由读取部31读入的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识别数据。例如,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b能够经由UI部32向用户发出指示,以进行金属管5的识别标记7的读取操作。另外,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b能够基于经由UI部32输入的来自用户的读取指示对读取部31进行控制,来使读取部31读取多个金属管5的识别标记7。由读取部31读取到的识别数据被保存到用户终端3的存储器中,并能够从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b和管决定部14b进行访问。
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b经由服务器1对数据记录部2进行访问,来获取与由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b接收到的识别数据对应的管固有数据。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b能够向服务器1发送管固有数据的请求和识别数据。服务器1接收来自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b的请求,并从数据记录部2获取与发送来的识别数据对应的管固有数据。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b能够从服务器1接收从数据记录部2获取到的管固有数据后保存到存储器中。或者,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b能够将服务器1中检索到的管固有数据设为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b或管决定部14b能够进行参照的状态。在该情况下,未必一定需要将管固有数据保存到用户终端3的存储器中。
利用状况接收部12b经由UI部32从用户接收与利用金属管的状况有关的利用状况数据的输入。利用状况接收部12b例如能够使UI部32显示供用户输入成为利用状况数据的基础的信息的画面。
管决定部14b基于由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b获取到的管固有数据以及由利用状况接收部12b接收到的利用状况数据,来从用由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b接收到的识别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中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管决定部14b的结构能够设为与管决定部14a相同。
输出部15b经由UI部32向用户输出与由管决定部14b决定的金属管有关的信息。例如,通过输出部15b在用户终端3所具备的显示器(未图示)中显示与要利用的金属管有关的信息。
<动作例>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b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b获取由用户终端3的读取部31读取到的多个金属管的识别数据(s1b)。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b能够对读取部31和UI部32进行控制来辅助进行用户读入金属管的识别标记的操作。
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b向服务器1发送s1b中获取到的识别数据,并请求管固有数据的检索(s2b-1)。服务器1对将识别数据与管固有数据相关联地记录的数据记录部2中的数据库进行检索(Op6)。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b从服务器1接收与s1b中获取到的识别数据对应的管固有数据来作为检索结果(s2b-2)。由此,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b能够经由服务器1对数据记录部2进行访问。此外,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b也可以接收用于对管固有数据进行访问的数据来代替管固有数据。
利用状况接收部12b从用户接收利用状况数据的输入(s3b)。s3b的利用状况数据的接收也可以在s2b-1、s2b-2或s1b之前执行。例如,利用状况接收部12b能够使UI部32显示用户能够输入利用状况数据的画面。
在s3b中,作为利用状况数据,例如能够与上述图3的s3的例子同样地获取与配置金属管的环境有关的数据。在此,作为其它例,对s3b中将表示金属管的利用条件的数据作为利用状况数据输入的情况进行说明。作为表示金属管的利用条件的数据,例如能够列举要利用的金属管的数量、要连接的金属管的数量、金属管长度的上限值、加工金属管时要求的性能值、将多个金属管连接起来作为一组金属管来利用时的一组金属管的数量等。
管决定部14b基于s2b-2中获取到的管固有数据以及s3b中获取到的利用状况数据,来从由s1b中获取到的识别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中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s4b)。例如,在获取到表示金属管的利用条件(例如要利用的金属管的根数)的数据来作为利用状况数据的情况下,管决定部14b能够决定满足利用条件的金属管或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或者能够决定满足利用条件且特性良好的金属管或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
输出部15b将s4b中决定的要利用的金属管或要利用的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经由UI部32显示于用户终端3的显示器(s5b)。
根据上述的图2和图4所示的结构例以及图3和图5所示的动作例,能够在用户终端中提示符合用户利用金属管时要求的条件的金属管或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因此,用户能够适当地利用具有与利用状况相符的特性的金属管。
例如,向用户交付的金属管满足预先决定的规格。在满足规格的多个金属管中,各金属管的尺寸实测值、无损检查成绩、机械特性的实测值、成分值等在规格公差内存在差异的情形多。能够将表示这种金属管各自的固有特性的数据用作管固有数据。在该情况下,用户在利用金属管的现场能够通过利用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对由用户终端3读入的多个金属管的识别数据进行处理而获知与现场的利用状况以及现场存在的金属管各自的特性相应的金属管或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
此外,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动作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能够将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b的各部和数据记录部2设置于一台用户终端3中。即,还能够使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单机地进行动作。或者,还能够将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b的各部分散地配置在多个计算机中。例如,也可以在用户终端3和服务器1中构成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b。
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a、10b的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a、11b、利用状况接收部12a、12b、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a、13b、管决定部14a、14b以及输出部15a、15b能够使用服务器1或用户终端3的计算机来实现。即,能够通过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从ROM或RAM等存储器读出的程序来实现上述的各部。此外,安装于服务器1或用户终端3的应用程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以能够执行上述各部的动作。
<金属管的识别标记的结构例>
对在上述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a、10b中由用户终端3读取的金属管5的识别标记7的例子进行说明。金属管5的识别标记7的方式并不限于特定的方式,但是例如能够设为RFID标签或二维码。二维码例如能够通过喷墨印刷、标签封条、使用激光的打印、刻印等而形成于金属管5的表面。喷墨印刷能够获得读取性(可视性)高的二维码,对金属管的性能的影响也小,耐久性优异。另外,喷墨印刷作业环境和打印速度与其它方式相比也是更有利的。在使用激光的打印中,能够获得耐久性优异的二维码。
识别标记7的位置没有特别地限定,但是能够通过将识别标记7设置于金属管的外侧表面的多个位置来排除读取的位置依赖性。例如能够在形成金属管的圆柱的圆周方向和轴向上分别在多个位置分散地设置识别标记。
<数据记录部2的数据的例子>
图6是表示包含管固有数据的表的一例的图。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将管识别数据、管规格数据以及管固有数据相关联地记录。在一行中,管识别数据、利用该识别数据识别出的管的管规格数据以及管固有数据被记录为一份数据。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管ID中除了包含作为用于识别各个金属管的识别数据的管个体ID以外,还包含订单ID、浇铸ID等用于识别金属管的流通路径、制造工序的ID。管规格数据包含表示金属管所满足的技术特征的数据。管固有数据包含表示金属管各自固有的特性的数据。在本例中,将表示规格公差内的特性的个体差异的管固有数据与表示金属管的规格的管规格数据区分开。此处例示的管固有数据除了包含金属管的尺寸和形状的实测值以及作为各种测定、试验或检查的结果的实测值以外,还包含基于这些实际值得到的值。例如,能够使用管实测外径(10)、管实测壁厚(11)、管实测椭圆率(13)以及YS拉伸强度(15)来计算图6的抗崩裂计算值(19)。另外,能够使用实测成分值(9)和HRC硬度(16)来计算耐腐蚀系数计算值(20)。此外,还能够将规格数据和基于实测值的数据这双方合在一起设为管固有数据。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a、10b使用图6所示的管固有数据来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或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的具体例进行叙述。此外,以下,在不将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a与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b特别区分开的情况下,省略附图标记a、b而统称为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对于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10的各部的附图标记,也同样省略a、b。
(实施方式2)
<决定具有与地下的环境相应的耐压性能的金属管的配置的处理例>
图7是表示决定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利用状况接收部12获取表示配置金属管的环境的环境数据来作为利用状况数据(s11)。作为环境数据,例如能够获取表示配置金属管的油井的深度、油井坑角度、压力分布、压力与深度之间的关系、地质等的数据。
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获取表示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压性能的耐压性能数据来作为管固有数据(s12)。作为耐压性能数据,例如能够获取表示针对外压的抗压性能的抗崩裂强度、拉伸强度或HRC硬度等。
管决定部14基于耐压性能值来对用由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获取到的识别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进行排列顺序(排序)(s13)。管决定部14基于排列顺序后的金属管的顺序和环境数据来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s14)。
例如,管决定部14基于作为利用状况数据获取到的环境数据来决定配置金属管的地下的各位置处的压力或金属管所要求的耐压性能的程度。而且,管决定部14能够以在地下的与其它位置相比压力或所要求的耐压性能高的位置处配置具有比其它金属管的耐压性能高的耐压性能的金属管的方式,决定多个金属管的连接顺序。具体地说,管决定部14能够将配置金属管的空间分为压力或所要求的耐压性能不同的多个区间,并从压力或所要求的耐压性能高的空间起按顺序分配s13中被排序后的金属管。
或者,管决定部14能够基于将多个金属管连接起来配置在地下的情况下的各金属管的耐压性能与该位置处的压力或所要求的耐压性能的比较结果,来对多个连接图案执行评价针对压力的匹配程度的处理,并决定匹配程度最高的连接图案。此时,管决定部14也可以使用组合最优化算法。
输出部15将表示由管决定部14决定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数据作为表示要投放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投放顺序的数据输出(s15)。
在图7所示的处理中,管决定部14能够基于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地下的环境以及管固有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压性能,来决定具有与地下的环境相应的耐压性能的金属管的配置。例如,在配置金属管的油井坑内,所要求的抗崩裂性能根据深度、地层位置不同而不同。用户通过将油井的深度、地层位置的数据作为利用状况数据输入,能够获得与油井的压力环境匹配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投放顺序。
(实施方式3)
<决定具有与地下的环境相应的耐腐蚀性能的金属管的配置的处理例>
图8是表示决定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利用状况接收部12获取表示配置金属管的环境的环境数据来作为利用状况数据(s21)。作为环境数据,例如能够获取表示配置金属管的油井总长内的压力、温度、地质、气体或泥水中含有的规定物质的成分量等的数据。
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获取表示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腐蚀性能的耐腐蚀性能数据来作为管固有数据(s22)。作为耐腐蚀性能数据,例如能够获取耐腐蚀系数、实测壁厚等。
管决定部14基于连接起来的多个金属管的耐压性能值以及环境数据来计算各金属管的寿命(s23)。例如,能够基于根据由管固有数据表示的金属管的耐腐蚀系数求出的腐蚀速度、管实测壁厚以及配置有金属管的位置处的腐蚀环境(由环境数据表示)来计算金属管的寿命。管决定部14对s23中计算出的寿命进行评价(s24)。基于该评价结果来判断是否满足结束处理的条件(s25),在不满足结束处理的条件的情况下,变更金属管的连接顺序(s26),重复进行s23~s25的处理。由此,例如管决定部14能够决定金属管的寿命最长(或近似于最长的值)的金属管的连接顺序。
输出部15将表示由管决定部14决定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数据作为表示要投放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投放顺序的数据输出(s27)。
在图8所示的处理中,管决定部14能够基于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地下的环境以及管固有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腐蚀性能,来决定具有与地下的环境相应的耐腐蚀性能的金属管的配置。例如,在配置金属管的油井坑内,所要求的耐腐蚀性能根据深度、地层位置不同而不同。用户通过将油井的深度、地层的数据作为利用状况数据输入,能够获得与油井的腐蚀环境匹配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投放顺序。
(实施方式4)
<决定金属管的适当的连接关系的处理例>
图9是表示决定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利用状况接收部12获取金属管的连接条件来作为利用状况数据(s31)。作为连接条件,例如能够获取表示要连接的金属管的根数等的数据。
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例如获取用由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获取到的识别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各自的尺寸和形状的实测值来作为管固有数据(s32)。例如,作为管固有数据,能够获取管实测外径、管实测壁厚以及管实测椭圆率等。
管决定部14对尺寸和形状近似的金属管进行分组(s33),基于分组来决定要连接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s34)。在此,以满足s31中输入的连接条件的方式来决定要连接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
例如,管决定部14能够在s33中选择连接条件表示的根数的金属管,并对这些金属管进行分组。而且,管决定部14能够决定s33中决定的各组内的金属管的连接顺序,并且能够决定组之间的连接顺序。在决定组内的连接顺序时,例如能够计算彼此连接的金属管的外径之差、壁厚之差以及椭圆率之差,并能够决定这些差整体上变小那样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连接关系。在决定组之间的连接顺序时,也同样能够通过计算并评价在组之间彼此连接的金属管的外径之差、壁厚之差以及椭圆率之差来决定连接顺序。在使彼此连接的金属管的外径之差、壁厚之差以及椭圆率整体为最小或最小的近似值的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决定处理中,例如能够使用组合最优化算法。
输出部15输出表示由管决定部14决定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数据(s35)。
在图9所示的处理中,管决定部14能够基于管固有数据表示的尺寸和形状来决定要利用的多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例如在如管线用管等那样的需要进行焊接接合的金属管中,有时外径、壁厚、椭圆率等的微妙差异对焊接后的管的品质有影响。用户能够通过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例如获知对管线用管进行焊接接合时的最佳的接合顺序。
(实施方式5)
<决定适于加工的金属管的处理例>
图10是表示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利用状况接收部12获取表示金属管的加工品所要求的条件的条件数据来作为利用状况数据(s41)。作为条件数据,例如能够获取表示金属管的加工品所要求的尺寸或特性的数据。利用状况接收部12也可以向用户提示能够作为利用状况数据指定的尺寸或特性的项目。例如能够向用户提示记录于数据记录部2中的管固有数据的项目。
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例如获取用由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获取到的识别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各自的尺寸和机械特性的实测值来作为管固有数据(s42)。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例如能够获取与由s41中获取到的条件数据表示的尺寸或特性对应的项目的管固有数据。
管决定部14对s42中获取到的各金属管的尺寸和机械特性的实测值与s41中输入的条件数据进行比较(s43),并基于比较结果来从多个金属管中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s44)。输出部15输出表示由管决定部14决定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数据(s45)。
在图10所示的处理中,管决定部14能够从多个金属管中决定具有与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加工品所要求的性能相应的特性的至少一个金属管。例如,用户有时以被交付的金属管为原材料来制造加工品。用户能够通过输入加工品所需要的金属管的特性来立刻获知具有最适合作为加工品的原材料的尺寸、机械特性的金属管。
(实施方式6)
<决定不超过长度上限的金属管的处理例>
图11是表示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利用状况接收部12获取金属管的长度的上限值来作为利用状况数据(s51)。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获取用由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获取到的识别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各自的管实测长度来作为管固有数据(s52)。管决定部14选择管实测长度不超过s51中获取到的上限值的金属管(s53)。输出部15输出表示s53中选择出的金属管的数据(s54)。
在图11所示的处理中,管决定部14能够从多个金属管中决定具有不超过上限值的长度的实测值的至少一个金属管。例如,用户有时在将购入的金属管的一部分运输到目的地时将金属管保存在集装箱中。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能够通过向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输入能够保存在集装箱中的金属管的长度的上限值来获知能够成为运输对象的金属管。
(实施方式7)
<决定具有与螺纹松动的风险相应的力矩的金属管的配置的处理例>
图12是表示决定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利用状况接收部12获取表示在配置金属管的环境中通过制造工序被紧固后的金属管的螺纹接头松动的风险的程度的风险数据来作为利用状况数据(s61)。作为风险数据,能够获取表示投放金属管的井的构造或配置金属管的环境中的重新紧固风险的水平等的数据。
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获取表示彼此连接的多个金属管的螺纹接头的紧固力矩值的力矩数据来作为管固有数据(s62)。例如,作为力矩数据,能够获取螺纹紧固力矩值等。
管决定部14基于力矩值来对用由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获取到的识别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进行排列顺序(排序)(s63)。管决定部14基于排列顺序后的金属管的顺序和风险数据来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s64)。
例如,管决定部14基于作为利用状况数据获取到的风险数据来决定配置金属管的空间的各位置处的风险的程度。而且,管决定部14能够以在配置空间中的与其它位置相比风险高的位置配置具有比其它金属管的力矩高的力矩的金属管的方式,决定多个金属管的连接顺序。具体地说,管决定部14能够将配置金属管的空间分为风险的水平不同的多个区间,并从风险的水平高的空间起按顺序分配s63中被排序后的金属管。
或者,管决定部14能够基于将多个金属管连接配置的情况下的各金属管的力矩值与该位置处的风险的程度的比较结果,来对多个连接图案执行评价针对风险的匹配程度的处理,并决定匹配程度最高的连接图案。此时,管决定部14也可以使用组合最优化算法。
输出部15将表示由管决定部14决定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数据作为表示要投放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投放顺序的数据输出(s65)。
在图12所示的处理中,管决定部14能够决定具有与由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螺纹松动的风险的程度相应的紧固力矩的金属管的配置。例如,油井用的金属管有时以将螺纹接头紧固后的状态出厂,其中,该螺纹接头的两端被实施了外螺纹加工,其中一端被实施了内螺纹加工。另外,有时根据投放金属管的油井构造的不同而存在螺纹松动的风险高的部位。例如在向油井投放金属管时,用户能够通过向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输入油井构造来获得表示根据风险分配接头以适当的力矩值被紧固后的金属管的配置的信息。其结果,能够优先对与其它部位相比螺纹松动的风险高的部位分配力矩值高于其它金属管的力矩值的金属管。进而,能够降低制造工序中已被紧固的部分松动所引起的风险。
(实施方式8)
<根据断裂、腐蚀变薄风险来决定金属管的配置的处理例>
图13是表示决定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利用状况接收部12获取表示在配置金属管的环境中金属管的断裂或腐蚀变薄的断裂腐蚀风险的程度的风险数据来作为利用状况数据(s71)。作为风险数据,例如能够获取表示投放金属管的空间的构造、配置金属管的空间内的压力的分布或空间的各位置处的腐蚀条件的水平等的数据。
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获取表示多个金属管各自的伤痕的程度的检查数据来作为管固有数据(s72)。在此,成为管固有数据的对象的伤痕例如能够设为金属管的制造或提供使用中产生的不期望的裂纹、孔等不连续部分。或者,能够将不期望的不连续部分中的被判定为超过规定的基准的部分或被判定为缺陷的部分设为对象。设为对象的伤痕的形态没有特别地限定,但是例如能够将在表面开口的伤痕、内部产生的空间等各种形态的伤痕设为对象。伤痕的程度例如能够通过伤痕的深度、大小或形状等表示能够检测的伤痕的程度的值来表示。作为一例,能够获取根据最大缺陷深度或最大伤痕深度等的检测结果得到的值来作为检查数据。
管决定部14基于表示伤痕的程度的值来对用由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获取到的识别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进行排列顺序(排序)(s73)。管决定部14基于排列顺序后的金属管的顺序和风险数据来决定要利用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s74)。
例如,管决定部14基于作为利用状况数据而获取到的风险数据来决定配置金属管的空间的各位置处的断裂或腐蚀变薄的风险的程度。而且,管决定部14能够以在配置空间内的与其它位置相比断裂或腐蚀变薄的风险高的位置配置与其它金属管相比伤痕的程度低的金属管的方式,决定多个金属管的连接顺序。具体地说,管决定部14能够将配置金属管的空间分为断裂或腐蚀变薄的风险的水平不同的多个区间,并从风险的水平高的空间起按顺序分配s73中被排序后的金属管。
或者,管决定部14能够基于将多个金属管连接配置的情况下的各金属管的伤痕的程度与该位置处的断裂或腐蚀变薄的风险的程度的比较结果,来对多个连接图案执行评价针对风险的匹配程度的处理,并决定匹配程度最高的连接图案。此时,管决定部14也可以使用组合最优化算法。
输出部15将表示由管决定部14决定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数据作为表示要投放的金属管以及这些金属管的投放顺序的数据输出(s75)。
在图13所示的处理中,管决定部14能够决定具有与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断裂或腐蚀变薄的风险的程度相应的伤痕的金属管的配置。例如有时通过金属管的无损检查(NDI)来检测合格范围内的深度的伤痕。在上述例子中,通过有效利用这种检测出的伤痕的数据,能够降低实际利用金属管时的断裂或腐蚀变薄的风险。例如在向油井投放金属管时,用户能够通过向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输入油井条件来获得表示根据断裂或腐蚀变薄的风险分配适当的金属管的配置的信息。其结果,例如能够避免在与其它位置相比断裂、腐蚀变薄的风险高的位置配置具有深伤痕的金属管。
(实施方式9)
<决定将规定数量的金属管连接为一组的情况下的金属管组合的处理例>
图14是表示决定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利用状况接收部12获取将多个金属管连接起来作为一组金属管利用时的一组金属管的数量N(N设为自然数)来作为利用状况数据(s81)。
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获取表示多个金属管各自的长度或重量的数据来作为管固有数据(s82)。在此,作为一例,对获取管实测长度来作为管固有数据的情况进行说明。
管决定部14针对将用由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获取到的识别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中的N根金属管连接为一组的情况下的多组金属管组分别计算连接起来的N根金属管的长度(s83)。管决定部14计算并评价多组将N根金属管连接后的金属管的长度的偏差的程度(s84)。基于该评价结果来判断是否满足结束处理的条件(s85),在不满足结束处理的条件的情况下,变更金属管的连接顺序(s86),重复进行s83~s85的处理。由此,管决定部14能够决定N根金属管连接后的金属管的长度在多组中均等的各组金属管的组合。
输出部15输出表示由管决定部14决定的各组金属管的组合的数据(s87)。此外,上述例子是获取金属管的长度来作为管固有数据的例子,但作为管固有数据,还能够获取金属管的重量来代替金属管的长度,或者除了金属管的长度以外,还获取金属管的重量。在该情况下,管决定部14能够决定金属管的重量在多组中均接近均等或者长度和重量这双方在多组中均接近均等那样的组合。
在图14所示的处理中,管决定部14能够在制作出多组将规定数量的金属管连接而得到的金属管组的情况下以使该多组金属管组中的连接起来的规定数量的金属管的长度或重量接近均等的方式决定各组中要连接的规定数量的金属管的组合。例如在向油井坑内插入金属管时,有时预先将N根(例如三根)连接为一组后插入。用户例如能够通过向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输入一组的根数N来获得表示使N根连接后的金属管的长度或重量均等那样的各组金属管的组合的信息。通过使该N根连接后的金属管的长度和/或重量在多组中均等,能够改善插入效率以及减轻对插入设备的负担。
(实施方式10)
<根据多个项目的条件来决定适当的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例>
还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2~9所示的处理中的至少两个处理组合。图15是表示将实施方式2、3以及4组合后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利用状况接收部12获取表示配置金属管的环境的环境数据来作为利用状况数据(s91)。作为环境数据,例如能够获取表示配置金属管的油井的深度、压力分布、压力与深度之间的关系、地质或者气体或泥水中含有的规定物质的成分量等的数据。
利用状况接收部12基于获取到的利用状况数据来决定配置金属管的场所的各位置处的压力条件和腐蚀条件(s92)。例如,将配置金属管的空间分为多个区域,并决定各区域内的压力或所要求的耐压性能的值以及表示腐蚀环境的值。此外,该决定也可以由管决定部14执行。
管固有数据获取部13获取表示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压性能、耐腐蚀性能、尺寸以及形状的数据来作为管固有数据(s93)。作为一例,能够获取抗崩裂强度、耐腐蚀系数、管实测壁厚、管实测外径以及管实测椭圆率来作为管固有数据。
管决定部14通过对将多个金属管按某种顺序连接配置的情况下的各金属管的耐压性能与该金属管的配置位置处的压力条件进行比较,来计算各金属管的从耐压的观点来看的程度(耐压匹配值)(s94)。另外,管决定部14通过对将多个金属管按某种顺序连接配置的情况下的各金属管的耐腐蚀性能与该金属管的配置位置处的腐蚀条件进行比较,来计算各金属管的从耐腐蚀的观点来看的程度(耐腐蚀匹配值)(s95)。并且,管决定部14通过计算各金属管与同各金属管连接的其它金属管之间的尺寸之差和形状之差,来计算金属管彼此的连接的匹配程度(连接匹配值)(s96)。
管决定部14对s94中计算出的耐压匹配值、s95中计算出的耐腐蚀匹配值以及s96中计算出的连接匹配值进行评价(s97)。基于该评价结果来判断是否满足结束处理的条件(s98),在不满足结束处理的条件的情况下,变更金属管的连接顺序(s99),重复进行s23~s25的处理。由此,例如管决定部14能够决定从耐压、耐腐蚀以及连接关系的观点来看最佳(或近似于最佳)的金属管的连接顺序。
此外,在s98的结束条件中,除了包含上述的评价结果以外,还包含s99的连接顺序变更处理的重复次数或评价结果变动的程度等。另外,在s99中的变更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处理中,既能够基于s97的评价结果来判断连接顺序有无变更,也能够通过规定的概率来判断有无变更。
在s97中判断为满足结束处理的条件的情况下,输出部15输出表示管决定部14在s99中决定的金属管的连接顺序的数据(s100)。
在图15所示的处理中,管决定部14能够基于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环境以及管固有数据表示的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压性能、耐腐蚀性能、尺寸及形状来决定金属管的连接顺序,以使得与利用金属管的环境匹配且尺寸和形状相互匹配的金属管彼此连接。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作为本发明的金属管,除了以铁、镍为主要成分的钢管以外,任何材料的金属管均能够成为对象。另外,金属管的用途也并不限定于油井管和管线用管。
数据记录部2中记录的数据并不限于在上述例子中列举出的数据。例如,表示金属管的流通路径、捆包记录的数据也能够与金属管的识别数据相关联地记录。作为一例,能够将用于确定捆包中捆束好的多个金属管的识别数据的数据记录于数据记录部2中。在该情况下,金属管信息接收部11只通过接收由用户终端3读取到的成捆的多个金属管中的至少一个金属管的识别数据,就能够确定该捆金属管中包含的多个金属管的识别数据。即使在捆束了多个金属管的状态下,用户也只通过读取位于捆包的外侧的一根金属管的识别标记就能够指定多个被捆束好的金属管。

Claims (13)

1.一种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具备:
金属管信息接收部,其接收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识别数据;
利用状况接收部,其接收与利用所述金属管的状况有关的利用状况数据,其中,所述利用状况数据包括示出表示配置金属管的空间内的环境的环境值的分布的数据;
管固有数据获取部,其对将表示金属管各自的特性的管固有数据与识别数据相关联地记录的数据记录部进行访问,来获取与由所述金属管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识别数据对应的管固有数据,其中,所述管固有数据包括表示各金属管的性能的性能值;
管决定部,其通过基于所述环境值以及所述性能值的比较结果,对配置金属管的空间内的各位置分配具有与所述位置的环境值相匹配的性能值的金属管,来决定多个金属管的配置;以及
输出部,其输出与由所述管决定部决定的金属管有关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决定部决定已被决定为要利用的金属管的多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的所述管固有数据包含所述金属管各自的特性的实测值或根据该实测值计算出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状况数据包含表示配置金属管的地下的环境的数据,
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的所述管固有数据包含表示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压性能的数据,
所述管决定部基于所述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地下的环境以及所述管固有数据表示的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压性能,来决定具有与所述地下的环境相应的耐压性能的金属管的配置,由此决定所述多个金属管中的至少两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状况数据包含表示配置金属管的地下的环境的数据,
所述管固有数据包含表示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腐蚀性能的数据,
所述管决定部基于所述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地下的环境以及所述管固有数据表示的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耐腐蚀性能,来决定具有与所述地下的环境相应的耐腐蚀性能的金属管的配置,由此决定所述多个金属管中的至少两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的所述管固有数据包含表示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尺寸和形状的数据,
所述管决定部基于所述管固有数据表示的尺寸和形状,来决定所述多个金属管中的至少两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状况数据包含表示所述金属管的加工品所要求的性能的数据,
所述管决定部从所述多个金属管中决定具有与所述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所述加工品所要求的性能相应的特性的至少一个金属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状况数据包含金属管的长度的上限值,
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的所述管固有数据包含所述金属管的长度的实测值,
所述管决定部从所述多个金属管中决定具有不超过所述上限值的长度的实测值的至少一个金属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状况数据包含表示在配置所述金属管的环境中通过制造工序被紧固后的金属管的螺纹接头松动的风险的程度的数据,
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的所述管固有数据包含表示所述多个金属管的螺纹接头的紧固力矩的数据,
所述管决定部通过决定具有与由所述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风险的程度相应的紧固力矩的金属管的配置,来决定所述多个金属管中的至少两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状况数据包含表示在配置所述金属管的环境中金属管断裂或腐蚀变薄的断裂腐蚀风险的程度的数据,
所述管固有数据获取部获取的所述管固有数据包含表示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伤痕的数据,
所述管决定部通过决定具有与所述利用状况数据表示的所述断裂腐蚀风险的程度相应的伤痕的金属管的配置,来决定所述多个金属管中的至少两个金属管的连接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固有数据包含表示所述多个金属管各自的长度或重量的数据,
所述管决定部在制作出多组将规定数量的金属管连接而得到的金属管组的情况下,以使所得到的多组金属管组中的连接起来的规定数量的金属管的长度或重量均等的方式决定各组中要连接的规定数量的金属管的组合。
12.一种动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动作方法是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的动作方法。
13.一种非临时性的记录介质,其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
CN201580036631.1A 2014-07-04 2015-06-17 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 Active CN1066632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9073 2014-07-04
JP2014139073 2014-07-04
PCT/JP2015/067484 WO2016002520A1 (ja) 2014-07-04 2015-06-17 金属管利用支援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3286A CN106663286A (zh) 2017-05-10
CN106663286B true CN106663286B (zh) 2021-01-05

Family

ID=55019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6631.1A Active CN106663286B (zh) 2014-07-04 2015-06-17 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0966B2 (zh)
EP (1) EP3166067A4 (zh)
JP (1) JP5839153B1 (zh)
CN (1) CN106663286B (zh)
RU (1) RU2665328C2 (zh)
WO (1) WO20160025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1017A (zh) * 2020-12-25 2021-03-26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蛇形管焊缝标识追溯系统
CN114319165A (zh) * 2021-12-28 2022-04-12 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预制混凝土涵管止水构件监测处理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5195A (en) * 1988-08-29 1990-06-1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orrosion-erosion trend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 system
CN103676825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维护辅助系统、维护辅助装置及维护辅助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1629B2 (ja) * 2001-09-14 2011-09-14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鋼材の品質情報管理方法
GB2475195A (en) * 2005-11-28 2011-05-11 Weatherford Lamb Method of invoicing for the actual wear to a tubular member
WO2008015871A1 (fr) 2006-07-31 2008-02-07 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gestion des informations d'historique de la fabrication de tube,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utilisant le procédé de gestion
JP5070906B2 (ja) * 2007-03-30 2012-11-14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シームレス鋼管の生産管理方法
JPWO2009072483A1 (ja) * 2007-12-05 2011-04-21 株式会社ニコン 観察装置および観察方法
JP5417830B2 (ja) * 2008-12-12 2014-02-19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鋼材の品質管理方法および鋼材の製造方法
JP5212070B2 (ja) * 2008-12-12 2013-06-19 株式会社大林組 常用井戸及び常用井戸の構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5195A (en) * 1988-08-29 1990-06-1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orrosion-erosion trend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 system
CN103676825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维护辅助系统、维护辅助装置及维护辅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665328C2 (ru) 2018-08-29
JP5839153B1 (ja) 2016-01-06
WO2016002520A1 (ja) 2016-01-07
US10190966B2 (en) 2019-01-29
JPWO2016002520A1 (ja) 2017-04-27
RU2016151731A3 (zh) 2018-08-06
EP3166067A1 (en) 2017-05-10
EP3166067A4 (en) 2017-11-15
RU2016151731A (ru) 2018-08-06
CN106663286A (zh) 2017-05-10
US20170138838A1 (en) 2017-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4218B2 (en) Electromagnetic assessment of multiple conductive tubulars
CN106663286B (zh) 金属管利用辅助系统
US20140200831A1 (en) Pipe Damage Interpretation System
NO339464B1 (no) Fremgangsmåter for å bruke sanntids-inspeksjonsdata for å forbedre sikkerheten ved rørspiraloperasjoner
JP6849626B2 (ja) 携帯端末を用いた設備点検システム及び設備点検方法
US20180266992A1 (en) Quantifying tubing defect severity
US11235427B2 (en) Method of testing ERW pipe weld seam for susceptibility to hydrogen embrittlement
US20160231280A1 (en) Monitoring Pipe Conditions
Newbury et al. Qualification of TMCP Pipe for Severe Sour Service: Mitigation of Local Hard Zones
Sakonder et al. Directional dependence of critical axial strain in X65 pipeline steel subject to combined internal pressure and bending loading
CN104462806A (zh) 一种非金属管寿命预测方法
CN108548611A (zh) 用于环境试验箱检测的多通道温度巡检方法及巡检仪
CN115983718B (zh) 汽车空气悬架生产质检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330950C (zh) 测量气缸体二重连接区残余应力的方法
Belachew et al. Strength assessment of a corroded pipeline through the burst test: Case study
US20190114579A1 (en) Accessing pip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Adrichem Coiled tubing failure statistics used to develop tub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JP5157756B2 (ja) 水素脆化の検査方法
US9885555B2 (en) Pipeline ident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apparatus
CN205981031U (zh) 一种测量管道直径的工具
US20190114586A1 (en) Implementation of pip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Rodrigues et al. Strain analysis of thin pipe pressure vessels using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CN106896152B (zh) 裂纹缺陷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90287060A1 (en) Implementation of pip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KR102483381B1 (ko) 적외선을 이용한 자동차 엔진밸브 마찰용접부의 불량 검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Nippon Iron & Stee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