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2533A - 分切加工装置以及分切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切加工装置以及分切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2533A
CN106662533A CN201580035025.8A CN201580035025A CN106662533A CN 106662533 A CN106662533 A CN 106662533A CN 201580035025 A CN201580035025 A CN 201580035025A CN 106662533 A CN106662533 A CN 106662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ming
pattern
polarization
surface side
craw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50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廷槐
西原伸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62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2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分切加工装置(100)一边使用第一检测装置(106)进行蛇行控制一边进行光学膜(F1)的分切加工。第一检测装置(106)包括:第一支承体(111),其对光学膜(F1)的第一面进行支承;第一光源部(112a),其从光学膜(F1)的第二面侧朝向位于第一反射面(RS)上的光学膜(F1)照射光;第一偏振板(112c),其设置于从第一光源部(112a)朝向光学膜(F1)的光的光路上;第一摄像部(112b),其从光学膜(F1)的第二面侧拍摄位于第一反射面(RS)上的光学膜(F1)的反射光像;以及第一图案检测部(114),其基于由第一摄像部(112b)拍摄到的光学膜(F1)的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第一反射面(RS)上的多个偏振图案列(F14a、F14b)。

Description

分切加工装置以及分切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切加工装置以及分切加工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4年6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4-134629号而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显示立体图像的方式,已知被称作FPR(Film Patterned Retarder)方式的方式。在FPR方式的3D液晶显示器中,为了将右眼用图像与左眼用图像分离,在液晶面板的表面配置有被称作FPR膜的图案化相位差膜(参照专利文献1)。
FPR膜包括右眼用偏振图案列和左眼用偏振图案列。右眼用偏振图案列以及左眼用偏振图案列与液晶面板的右眼用像素列以及左眼用像素列对应而交替配置。右眼用偏振图案列和左眼用偏振图案列的慢轴的方向彼此正交。有时在配置有右眼用偏振图案列和左眼用偏振图案列的有效区域的外侧配置对准用的偏振图案列。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324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FPR膜上以微细的宽度形成有多个偏振图案列。因此,在将FPR膜切断为规定的宽度或形状、将FPR膜贴合于液晶面板时,必须准确地检测偏振图案列的位置,并基于该位置对FPR膜进行对准。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从FPR膜的下表面侧照射光并利用相机从FPR膜的上表面侧进行拍摄的装置来作为偏振图案列的检测装置。
在FPR膜与光源之间配置有偏振板,在FPR膜与相机之间从FPR膜侧起依次配置有相位差板(1/4波长板)及偏振板。右眼用偏振图案列和左眼用偏振图案列沿着膜的长度方向延伸。伴随着FPR膜的卷出以及输送而连续地检测这些偏振图案列。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由于在FPR膜的下表面侧设置光源,因此无法在FPR膜的下表面侧配置支承体。因而,必须在FPR膜不被支承体支承的不稳定的位置进行偏振图案列的检测。也考虑在支承体设置贯通孔,但仅凭借穿过贯通孔的光则无法充分地对FPR膜进行照明。
另外,在FPR膜的最表面设置有防护膜、分隔膜等保护膜。保护膜具有双折射性,会产生意外的相位差。若不存在保护膜,则右眼用偏振图案列和左眼用偏振图案列显示为明图案和暗图案,但若存在保护膜,则明图案与暗图案的对比度降低,无法明确地区别两者。因此,在进行光学测定之前,需要花费对保护膜进行剥离等的工夫。
另外,FPR膜贴合于液晶面板的显示面侧的偏振板的表面,但最近也在研究将通过偏振板和FPR膜一体化而成的偏振板一体型的FPR膜贴合于液晶面板的表面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由于偏振板的面内的光学轴的偏差,上述的明图案与暗图案的对比度进一步降低,更加难以区别两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偏振图案列而进行分切加工的分切加工装置以及分切加工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装置对从第一面侧朝向第二面侧依次设置有相位差层、偏振片层、以及包括慢轴的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偏振图案列的图案化相位差层而成的长条状的光学膜进行分切加工,所述分切加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膜供给部,其将所述光学膜沿着该光学膜的长度方向放出;第一检测装置,其检测由所述膜供给部放出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第一蛇行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以及切断部,其在比由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将所述光学膜沿着与该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分切线切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支承体,其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面,在所述第一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第一光源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朝向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第一偏振板,其设置于从所述第一光源部朝向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光的光路上;第一摄像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第一图案检测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一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对所述第一偏振板的偏振轴与所述偏振图案列的慢轴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部。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装置中,可以是,所述分切加工装置包括:第二检测装置,其在比由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检测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以及第二蛇行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在比由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支承体,其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面,在所述第二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二反射面,该第二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第二光源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朝向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第二偏振板,其设置于从所述第二光源部朝向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光的光路上;第二摄像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第二图案检测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二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对所述第二偏振板的偏振轴与所述偏振图案列的慢轴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的第二调整部。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通过使所述膜供给部放出所述光学膜的位置沿着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移动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蛇行,所述第二蛇行控制部通过使对所述光学膜进行支承的引导辊的旋转轴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倾斜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装置对从第一面侧朝向第二面侧依次设置有相位差层、包括慢轴的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偏振图案列的图案化相位差层、以及偏振片层而成的长条状的光学膜进行分切加工,所述分切加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膜供给部,其将所述光学膜沿着该光学膜的长度方向放出;第一检测装置,其检测由所述膜供给部放出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第一蛇行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以及切断部,其在比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靠所述光学膜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将所述光学膜沿着与该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分切线切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支承体,其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面,在所述第一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第一光源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朝向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第一摄像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第一图案检测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一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装置中,可以是,所述分切加工装置包括:第二检测装置,其在比由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检测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以及第二蛇行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在比由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支承体,其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面,在所述第二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二反射面,该第二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第二光源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朝向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第二摄像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第二图案检测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二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装置中,可以是,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通过使所述膜供给部放出所述光学膜的位置沿着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移动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蛇行,所述第二蛇行控制部通过使对所述光学膜进行支承的引导辊的旋转轴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倾斜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方法对从第一面侧朝向第二面侧依次设置有相位差层、偏振片层、以及包括慢轴的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偏振图案列的图案化相位差层而成的长条状的光学膜进行分切加工,所述分切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膜供给步骤,在该膜供给步骤中,将所述光学膜沿着该光学膜的长度方向放出;第一检测步骤,在该第一检测步骤中,检测通过所述膜供给步骤放出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在该第一蛇行控制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以及切断步骤,在该切断步骤中,在比通过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将所述光学膜沿着与该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分切线切断,所述第一检测步骤包括:第一支承步骤,在该第一支承步骤中,由第一支承体支承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该第一支承体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面,在所述第一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第一照射步骤,在该第一照射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经由第一偏振板朝向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第一摄像步骤,在该第一摄像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第一图案检测步骤,在该第一图案检测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一摄像步骤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方法中,可以是,所述第一检测步骤包括对所述第一偏振板的偏振轴与所述偏振图案列的慢轴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步骤。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方法中,可以是,所述分切加工方法包括:第二检测步骤,在该第二检测步骤中,在比通过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检测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以及第二蛇行控制步骤,在该第二蛇行控制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二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在比通过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所述第二检测步骤包括:第二支承步骤,在该第二支承步骤中,由第二支承体支承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该第二支承体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面,在所述第二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二反射面,该第二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第二照射步骤,在该第二照射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经由第二偏振板朝向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第二摄像步骤,在该第二摄像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第二图案检测步骤,在该第二图案检测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二摄像步骤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方法中,可以是,所述第二检测步骤包括对所述第二偏振板的偏振轴与所述偏振图案列的慢轴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的第二调整步骤。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方法中,可以是,在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中,使通过所述膜供给步骤放出所述光学膜的位置沿着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移动,由此控制所述光学膜的蛇行,在所述第二蛇行控制步骤中,通过使对所述光学膜进行支承的引导辊的旋转轴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倾斜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方法对从第一面侧朝向第二面侧依次设置有相位差层、包括慢轴的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偏振图案列的图案化相位差层、以及偏振片层而成的长条状的光学膜进行分切加工,所述分切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膜供给步骤,在该膜供给步骤中,将所述光学膜沿着该光学膜的长度方向放出;第一检测步骤,在该第一检测步骤中,检测通过所述膜供给步骤放出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在该第一蛇行控制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以及切断步骤,在该切断步骤中,在比通过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将所述光学膜沿着与该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分切线切断,所述第一检测步骤包括:第一支承步骤,在该第一支承步骤中,由第一支承体支承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该第一支承体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面,在所述第一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第一照射步骤,在该第一照射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朝向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第一摄像步骤,在该第一摄像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第一图案检测步骤,在该第一图案检测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一摄像步骤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方法中,可以是,所述分切加工方法包括:第二检测步骤,在该第二检测步骤中,在比通过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检测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以及第二蛇行控制步骤,在该第二蛇行控制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二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在比通过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所述第二检测步骤包括:第二支承步骤,在该第二支承步骤中,由第二支承体支承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该第二支承体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面,在所述第二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二反射面,该第二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第二照射步骤,在该第二照射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朝向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第二摄像步骤,在该第二摄像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第二图案检测步骤,在该第二图案检测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二摄像步骤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分切加工方法中,可以是,在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中,使通过所述膜供给步骤放出所述光学膜的位置沿着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移动,由此控制所述光学膜的蛇行,在所述第二蛇行控制步骤中,通过使对所述光学膜进行支承的引导辊的旋转轴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倾斜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高精度地检测偏振图案列而进行分切加工的分切加工装置以及分切加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切加工装置的简要图。
图2是设置于分切加工装置的第一检测装置的简要图。
图3是第一检测装置的概念图。
图4是表示光学膜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光学膜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光学膜的反射光像的光量分布以及色分布的图。
图7是适用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切加工装置的第一检测装置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切加工装置100的简要图。
图2是设置于分切加工装置100的第一检测装置106的简要图。
图3是第一检测装置106的概念图。
图4是表示光学膜F1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光学膜F1的一例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分切加工装置100包括膜供给部101、膜卷取部102、103、废边卷取部104、第一蛇行控制部105、第一检测装置106、第二蛇行控制部107、第二检测装置108、切断部109以及控制装置110。
膜供给部101对卷取光学膜F1而成的坯料卷R1进行保持,并且将光学膜F1沿着其长度方向放出。在从膜供给部101放出的光学膜F1的输送路径FCL上,从输送方向上游侧起依次配置有第一蛇行控制部105、第一检测装置106、第二蛇行控制部107、第二检测装置108以及切断部109。
分切加工装置100一边通过第一蛇行控制部105以及第二蛇行控制部107来控制光学膜F1的蛇行,一边沿着分切线SL1、SL2、SL3(参照图5)对光学膜F1进行分切加工。
如图5所示,光学膜F1是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交替地包含有效区域AC和周边区域SR的长条状的膜。有效区域AC例如是与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对置的部分,周边区域SR是与位于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周边部的周边区域对置的部分。
在有效区域AC,与液晶面板的多个像素列对应地设置有慢轴的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偏振图案列DPAa、DPAb。在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交替地配置有显示右眼用图像的右眼用像素列和显示左眼用图像的左眼用像素列。因此,在有效区域AC交替地配置有与右眼用像素列对应的右眼用偏振图案列DPAa和与左眼用像素列对应的左眼用偏振图案列DPAb。
在周边区域SR交替地配置有慢轴的方向与右眼用偏振图案列DPAa平行的第一偏振图案列APAa和慢轴的方向与左眼用偏振图案列DPAb平行的第二偏振图案列APAb。设置于周边区域SR的偏振图案列APAa、APAb可以单独地或与设置于有效区域AC的偏振图案列DPAa、DPAb一起作为用于对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进行检测的基准而使用。为了使偏振图案列APAa、APAb的检测容易,例如设置于周边区域SR的偏振图案列APAa、APAb中的至少一个偏振图案列的宽度可以设为比设置于有效区域AC的偏振图案列DPAa、DPAb的宽度宽。
光学膜F1具有与多张(在图5中例如两张)液晶面板相应的宽度。使用分切加工装置100沿着分切线SL1、SL2、SL3将光学膜F1切断。分切线SL1、SL2、SL3被设定在周边区域SR内。由此,光学膜F1被分割成多个具有与一张液晶面板相应的宽度的长条状膜。分切线SL1、SL2、SL3例如被设定于在周边区域SR设置的偏振图案列APAa、APAb的分界线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分切加工而被切断的分切线的位置只要不存在加工上(生产上)的问题,就以细的线被切断。
返回图1,使用第一检测装置106来检测从膜供给部101放出的光学膜F1的刚放出后的行进位置。第一检测装置106检测设置于光学膜F1的多个偏振图案列APAa、APAb、DPAa、DPAb(参照图5)。控制装置110基于由第一检测装置106检测出的多个偏振图案列APAa、APAb、DPAa、DPAb的位置(例如偏振图案列APAa、APAb、DPAa、DPAb的分界线的位置),来检测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的偏移,控制第一蛇行控制部105而控制光学膜F1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使用第二检测装置108来检测由第一蛇行控制部105控制了蛇行后的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第二检测装置108检测设置于光学膜F1的多个偏振图案列APAa、APAb、DPAa、DPAb(参照图5)。控制装置110基于由第二检测装置108检测出的多个偏振图案列APAa、APAb、DPAa、DPAb的位置(例如偏振图案列APAa、APAb、DPAa、DPAb的分界线的位置),来检测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的偏移,控制第二蛇行控制部107而控制光学膜F1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第一蛇行控制部105例如基于由第一检测装置106以及控制装置110检测出的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的偏移,来使由膜供给部101放出光学膜F1的位置(坯料卷R1的位置)沿着光学膜F2的宽度方向移动。通过第一蛇行控制部105来粗略地控制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的偏移。
第二蛇行控制部107例如基于由第二检测装置108以及控制装置110检测出的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的偏移来使支承光学膜F1的第一引导辊115以及第二引导辊116相对于光学膜F1的输送方向倾斜。第一引导辊115与第二引导辊116以旋转轴彼此平行的方式配置。第二蛇行控制部107使第一引导辊115和第二引导辊116的旋转轴的方向相对于光学膜F1的行进方向一体地倾斜。由此,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在宽度方向上被微调,使得光学膜F1在预先设定的行进位置上行进。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蛇行控制部107也可以是使支承光学膜F1的一根引导辊的旋转轴的方向相对于光学膜F1的输送方向倾斜的结构。
向切断部109输送的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被第一蛇行控制部105以及第二蛇行控制部107精密地控制。第一蛇行控制部105以及第二蛇行控制部107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的结构。作为第一蛇行控制部105,优选与第二蛇行控制部107相比能够较大程度地调整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作为第二蛇行控制部107,优选与第一蛇行控制部105相比能够精密地调整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
另外,第一蛇行控制部105、第一检测装置106、第二蛇行控制部107以及第二检测装置108的配置不限定于上述配置。第一检测装置106可以配置在第一蛇行控制部105的上游侧,也可以配置在第一蛇行控制部105的下游侧。第二检测装置108可以配置在第二蛇行控制部107的上游侧,也可以配置在第二蛇行控制部107的下游侧。第二检测装置108在比由第一蛇行控制部105对光学膜F1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且比由切断部109切断光学膜F1的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处检测光学膜F1的多个偏振图案列APAa、APAb、DPAa、DPAb即可。
第二蛇行控制部107在比由第一蛇行控制部105对光学膜F1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且比由切断部109切断光学膜F1的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处控制光学膜F1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即可。
切断部109沿着图5中所示的分切线SL1、SL2、SL3切断光学膜F1。切断部109例如可以由切断刃、激光切割器等构成。切断部109以与分切线SL1、SL2、SL3的配置间隔相同的间隔在光学膜F1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多个。控制装置110通过第一蛇行控制部105以及第二蛇行控制部107来控制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以在切断部109的正下方配置分切线SL1、SL2、SL3。切断部109在比由第一蛇行控制部105以及第二蛇行控制部107对光学膜F1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将光学膜F1沿着与其输送方向平行的分切线SL1、SL2、SL3切断。
被切断部109沿着宽度方向分割后的光学膜F1中的包含有效区域AC的部分由膜卷取部102、103卷取,作为具有与一张液晶面板对应的宽度的长条状膜的坯料卷R2、R3而提供。被切断部109分割后的光学膜F1中的不包含有效区域AC的部分被废边卷取部104卷取并被废弃。
以下,使用图2以及图3来说明第一检测装置106以及第二检测装置108的结构。第一检测装置106与第二检测装置108的结构相同。因而,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第一检测装置106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检测装置106包括第一支承体111、第一摄像单元112、第一图案检测部114以及第一调整部113。第一检测装置106对光学膜F1所含的偏振图案列APAa、APAb、DPAa、DPAb(参照图5)进行检测。
光学膜F1至少包括相位差层F20、偏振片层F16以及图案化相位差层F14。从光学膜F1的第一面(由第一支承体111支承的一侧的面)侧朝向第二面(与由第一支承体111支承的一侧相反侧的面)侧依次设置相位差层F20、偏振片层F16以及图案化相位差层F14。光学膜F1中的除相位差层F11以外的部分是光学膜主体部F21。
图案化相位差层F14包括慢轴RTAX的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偏振图案列F14a、F14b。图案化相位差层F14例如包括慢轴RTAX的方向彼此正交的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和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从光学膜F1的法线方向观察,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的慢轴RTAX例如相对于偏振片层F16的偏振轴(透射轴)PLAX1顺时针地形成45°的角度。从光学膜F1的法线方向观察,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慢轴RTAX例如相对于偏振片层F16的偏振轴PLAX1逆时针地形成45°的角度。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和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在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交替配置。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与图5的偏振图案列APAa以及偏振图案列DPAa对应,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与图5的偏振图案列APAb以及偏振图案列DPAb对应。
相位差层F20作为光学膜主体部F21的保护膜(分隔膜)而以能够剥离的方式设置于光学膜主体部F21。保护膜通常通过双轴延伸来制造,具有双折射性。保护膜与图案化相位差层F14、偏振片层F16等相比,相位差未被充分控制。因此,保护膜对透过图案化相位差层F14后的光施加非意图的相位差。这样的相位差会使光学测定的精度降低而应该被排除,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积极地利用这样的相位差来进行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检测。关于这点在后面进行叙述。
光学膜F1可以包括相位差层F20、偏振片层F16以及图案化相位差层F14以外的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将图4所示的光学膜F2的一部分或全部用作光学膜F1。
图4的光学膜F2在厚度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相位差层(保护膜)F11、基材层F12、光取向层F13、图案化相位差层F14、第一粘接层F15、偏振片层F16、第二粘接层F17、偏振片保护层F18、粘合层F19以及第二相位差层(分隔膜)F20。光学膜F2中的除第一相位差层F11和第二相位差层F20以外的部分是光学膜主体部F21。
以下说明光学膜F2的具体的结构。
<偏振片层>
偏振片层F16具有使入射的光中的具有某一方向的振动面的光透过、吸收具有与该某一方向正交的振动面的光。经由偏振片层F16射出的光是直线偏振光。
作为偏振片层F16,例如可以使用经由如下工序而制造的偏振膜,所述工序是指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单轴延伸的工序、通过用二色性色素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染色而吸附二色性色素的工序、用硼酸水溶液对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处理的工序、以及在硼酸水溶液的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
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通过使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而得到。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了可以是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即聚乙酸乙烯酯以外,还可以是乙酸乙烯酯和能够与之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作为能够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具有铵基的丙烯酰胺类等。
作为二色性色素,例如可以使用碘、二色性的有机染料。在作为二色性色素使用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含有碘以及碘化钾的水溶液并染色的方法。
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单轴延伸可以在二色性色素的染色之前进行,也可以与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同时地进行,也可以在二色性色素的染色之后、例如在硼酸处理期间进行。
偏振片层F16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平均厚度为5μm以上且40μm以下。
<图案化相位差层>
图案化相位差层F14将入射的直线偏振光以两种偏振状态的光的形式射出。图案化相位差层F14形成于光取向层F13上。
光取向层F13对具有液晶性的材料(以下称作液晶材料)具有取向限制力。光取向层F13使用聚合性的光取向材料而形成。作为光取向材料,可以使用因被偏振光曝光而显现取向限制力的材料。通过在对光取向材料曝光偏振光而显现取向限制力的基础上使之聚合,从而形成保持有取向限制力的光取向层F13。作为这样的光取向材料,可以使用通常已知的材料。
光取向层F13例如包括取向限制力的方向彼此正交的第一取向区域和第二取向区域。第一取向区域和第二取向区域分别沿着与光学膜F2的一边平行的方向呈带状延伸。第一取向区域和第二取向区域在与自身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交替设置。
图案化相位差层F14包括与光取向层F13的第一取向区域对应的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以及与第二取向区域对应的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与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慢轴彼此正交。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使直线偏振光变化为第一圆偏振光。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使直线偏振光变化为旋转方向与第一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不同的第二圆偏振光。
图案化相位差层F14使用具有聚合性的官能团的液晶材料而形成。图案化相位差层F14通过如下方式得到,即根据光取向层F13所具有的第一取向区域以及第二取向区域的取向限制力而沿着两个方向排列液晶材料,而且,使液晶材料所具有的聚合性的官能团反应,维持所使用的液晶材料的液晶相并使之固化。作为这样的聚合性的液晶材料,可以使用通常已知的材料。
<基材层>
基材层F12用作对光取向层F13以及图案化相位差层F14进行支承的基材。光取向层F13以及图案化相位差F14通过在基材层F12的表面涂敷光取向材料以及液晶材料而形成。
作为基材层F12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举出三醋酸纤维素(TAC)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包含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的聚烯烃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等。
基材层F12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平均厚度为4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偏振片保护层>
作为偏振片保护层F18的形成材料,可以使用与上述的基材层F12同样的材料。作为这样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三醋酸纤维素(TAC)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包含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的聚烯烃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等。
偏振片保护层F18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平均厚度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
<粘接层>
第一粘接层F15以及第二粘接层F17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举出以使用了聚乙烯醇系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的组成物作为主要成分而溶解于水中得到的材料或者分散于水中得到的水系粘接剂、含有光固化性树脂和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等的无溶剂的光固化性粘接剂。作为第一粘接层F15以及第二粘接层F17的形成材料,从制造时的体积收缩少、厚度的控制容易这一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光固化性粘接剂,更优选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
作为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只要以能够呈液态状涂敷的状态进行供给,则可以使用在以往偏振板的制造中使用的各种粘接剂。就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而言,从耐气候性、聚合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含有阳离子聚合性的化合物、例如环氧化合物、更具体而言如日本特开2004-245925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在分子内不具有芳香环的环氧化合物来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成分之一的粘接剂。
作为这样的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以双酚A的二缩水甘油基醚作为代表例的对芳香族环氧化合物的原料即芳香族多羟基化合物进行核氢化、并使其缩水甘油基醚化而得到的氢化环氧化合物、在分子内至少具有一个与脂环式环结合的环氧基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以脂肪族多羟基化合物的缩水甘油基醚为代表例的脂肪族环氧化合物等。
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除了配入有以环氧化合物为代表例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以外,还配入有聚合引发剂、尤其是用于因紫外线的照射而产生阳离子种或路易斯酸进而引发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的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而且,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也可以配入通过加热来引发聚合的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以及光敏化剂等各种添加剂。
第一粘接层F15以及第二粘接层F17的形成材料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但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在能够得到适度的粘接力这一前提下,优选使用相同的粘接剂来形成第一粘接层F15以及第二粘接层F17。
第一粘接层F15以及第二粘接层F17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平均厚度为0.5μm以上且5μm以下。
<粘合层>
粘合层F19例如用于将光学膜主体部F21贴合于液晶面板的显示面。作为形成粘合层F19的粘合剂,例如可以举出以丙烯酸系树脂、硅酮系树脂、聚酯、聚氨酯、聚醚等作为基底树脂的粘合剂。其中,以丙烯酸系树脂作为基底树脂的丙烯酸系粘合剂在光学透明性上优异,能保持适度的润湿性和凝聚力,而且耐气候性、耐热性等优异,且在加热、加湿的条件下不容易产生浮起、剥落等剥离问题,因此优选使用。
构成丙烯酸系粘合剂的丙烯酸系树脂优选使用酯部分具有甲基、乙基、丁基、或2-乙基己基那样的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与(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那样的含有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丙烯酸系共聚物。
含有这样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粘合层F19在贴合于液晶面板之后因存在某种不良情况而需要剥离时,能够不在玻璃基板上产生胶糊残留等而比较容易地剥离。丙烯酸系共聚物的玻化温度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0℃以下。另外,该丙烯酸系共聚物具有通常10万以上的重均分子量。
粘合层F19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平均厚度为1μm以上且40μm以下。
<第一相位差层>
第一相位差层(保护膜)F11与基材层F12一起保护图案化相位差层F14。第一相位差层F11被设为相对于基材层F12剥离自如。
第一相位差层F11可以使用在透明树脂膜上形成粘合-剥离性的树脂层或附着性的树脂层而赋予弱粘合性的相位差层。作为透明树脂膜,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以及聚丙烯那样的热塑性树脂的挤出膜、将它们组合而成的共挤膜、将它们单轴或双轴地延伸而得到的膜等。作为透明树脂膜,优选使用透明性以及均质性优异且廉价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乙烯的单轴或双轴延伸膜。
作为粘合-剥离性的树脂层,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系粘合剂、天然橡胶系粘合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树脂系粘合剂、聚异丁烯系粘合剂、乙烯醚系树脂粘合剂、硅酮系树脂粘合剂等。另外,作为附着性的树脂层,例如可以举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等。作为粘合-剥离性的树脂层,优选使用透明性优异的丙烯酸系粘合剂。
第一相位差层F11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平均厚度为15μm以上且75μm以下。
<第二相位差层>
第二相位差层(分隔膜)F20覆盖粘合层F19而保护粘合层F19。第二相位差层F20被设置为相对于粘合层F19剥离自如。作为第二相位差层F20,可以使用与第一相位差层F11同样的透明树脂膜。
第二相位差层F20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平均厚度为15μm以上且75μ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将光学膜F2用作光学膜F1。但是,也可以将从光学膜F2例如剥离第一相位差层F11而得到的膜用作光学膜F1。
返回图2以及图3,第一支承体111具有与光学膜F1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圆柱状的第一支承面111a。第一支承体111例如是构成光学膜F1的输送路径FCL(参照图1)的多个输送辊中的一个。第一支承体111在支承光学膜F1的第一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图4的第二相位差层F20的上表面)的同时,伴随着光学膜F1的输送而旋转。
第一支承体111在第一支承面111a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使从第二面侧向第一面侧透过光学膜F1后的光反射的反射面RS(第一反射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支承体111例如是被实施了镜面加工的金属制的辊,第一支承面111a整体成为反射面RS,但第一支承体111的结构不限定于此。反射面RS的材料、结构不特别限定。反射面RS可以通过对第一支承体111的表面进行镜面加工而形成,也可以通过将金属反射膜、反射式偏振板等反射构件配置于第一支承体111的表面而形成。另外,可以是第一支承面111a整体成为反射面RS,也可以是仅第一支承面111a的一部分区域成为反射面RS。
第一摄像单元112包括第一光源部112a、第一摄像部112b以及第一偏振板112c。第一摄像单元112例如以使透过一个偏振图案列而由反射面RS反射的光透过同一个偏振图案列而入射到第一摄像部112b的方式,使第一光源部112a与第一摄像部112b接近并一体地保持该第一光源部112a以及第一摄像部112b。
第一光源部112a从光学膜F1的第二面(图4的第一相位差层F11的下表面)侧朝向位于反射面上的光学膜F1照射光。第一偏振板112c设置于从第一光源部112a朝向光学膜F1的光的光路上。从第一光源部112a照射出的光透过第一偏振板112c而转换为直线偏振光。作为第一光源部112a,可以使用LED等公知的光源。第一光源部112a例如朝向光学膜F1照射白色光,但第一光源部112a所照射的光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根据光学膜F1所含的相位差层F20、图案化相位差层F14以及偏振片层F16、第一偏振板112c的相位差、波长分散特性等而从第一光源部112a照射适当波长的光。
第一摄像部112b从光学膜F1的第二面侧拍摄位于反射面RS上的光学膜F1的反射光像。作为第一摄像部112b,可以使用CCD相机等公知的摄像单元。
第一图案检测部114基于光学膜F1的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反射面RS上的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APAa、DPAa)以及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APAb、DPAb),提取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分界线的位置信息。作为第一图案检测部114,可以使用公知的图像处理单元。由第一摄像部112b拍摄到的反射光像的图像信号被第一图案检测部114转换为数字数据化后的图像数据,并被实施颜色提取处理、二值化处理等公知的图像处理。
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与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慢轴RTAX相对于第一偏振板112c的偏振轴(透射轴)PLAX2所成的方向彼此不同。因此,就透过第一偏振板112c、图案化相位差层F14、偏振片层F16以及相位差层F20并由反射面RS反射、进而再次透过相位差层F20、偏振片层F16以及图案化相位差层F14后的光的亮度、颜色而言,透过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后的光的亮度、颜色与透过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后的光的亮度、颜色不同。因而,第一图案检测部114基于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与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反射光像的亮度或颜色的差异来检测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和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
例如,如图6中的(a)以及(b)所示,在从第一光源部112a照射白色光时,产生如下现象:透过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而向第一摄像部112b入射的光的红色R的光量大,与此相对,透过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而向第一摄像部112b入射的光的绿色G的光量小。第一图案检测部114通过对反射光像的图像数据实施颜色提取处理、二值化处理等公知的图像处理来检测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以及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可以选择使用颜色提取处理、二值化处理中的任一方,也可以一并使用两者。例如,第一图案检测部114通过在反射光像的图像数据中提取具有更明亮地显示的颜色(在图6中,例如为红色R)的部分,并对所提取的图像数据进一步进行二值化处理,由此将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和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作为明图案和暗图案而检测出。颜色提取处理、二值化处理的算法已知有许多个,不限定于特定的检测方法。
第一光源部112a也可以为了调整多个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反射光像的对比度(反射光像的亮度之比)而照射红色、绿色等颜色的光。例如,若从第一光源部112a照射红色R的光,则几乎不含有红色R的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反射光像成为黑色。因而,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的反射光像的亮度与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反射光像的亮度之比(以下,称作“第一偏振图案列与第二偏振图案列的反射光像的对比度”)变大,容易检测出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和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
第一光源部112a也可以照射绿色G的光。但是,使用照射更明亮地显示的颜色(在图6中例如为红色R)的第一光源部112a对于提高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与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反射光像的对比度方面更为有利。
如上所述,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与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反射光像的对比度根据向光学膜F1入射的光的波长而不同。从第一光源部112a照射的光的波长可以设定为如下波长:该波长使得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与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反射光像的对比度同照射白色光的情况相比相对地变大。
第一调整部113调整第一偏振板112c的偏振轴PLAX2与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慢轴RTAX的相对角度。通过由第一调整部113调整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以及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慢轴RTAX相对于第一偏振板112c的偏振轴PLAX2所成的角度,由此能够增大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与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反射光像的非对称性(颜色、亮度等的差异)。因而,第一图案检测部114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位于反射面上的偏振图案列F14a、F14b。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偏振板112c的偏振轴PLAX2与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慢轴RTAX的相对角度的调整例如可以由第一调整部113以如下方式进行:在将第一偏振板112c贴附于能够旋转的夹具后,作业者一边确认光学膜F1的反射光像,一边使贴附于能够旋转的夹具的第一偏振板112c连同夹具一起旋转。在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步骤:作业者一边确认光学膜F1的反射光像一边使夹具旋转,在判断为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与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非对称性变得最大的位置使夹具的旋转停止。另一方面,上述的相对角度的调整也可以通过第一调整部113以利用省略图示的马达等使夹具旋转的方式自动地进行。另外,上述的相对角度的调整也可以按每次工序来实施,但也可以是,在坯料卷(参照图1中的附图标记R1)更换时确认光学膜F1的反射光像,在该反射光像的非对称性大的情况下不进行相对角度的调整,而仅在非对称性小且图案识别不良时进行调整。
控制装置110取得第一图案检测部114所提取的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分界线的位置信息。控制装置110基于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分界线的位置信息来确认光学膜F1相对于第一支承体111的配置位置。控制装置110基于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位置(例如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分界线的位置)来检测实际的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相对于预先设定的行进位置偏移了何种程度。控制装置110通过图1所示的第一蛇行控制部105使膜供给部101沿着与光学膜F1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移动,以减小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的偏移。
控制装置110构成为包括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包括CPU等运算处理部、以及存储器、硬盘等存储部。第一图案检测部114的功能通过运算处理部来实现。控制装置110包括能够执行计算机系统与外部的装置之间的通信的接口,综合控制膜供给部101、膜卷取部102、103、废边卷取部104、第一蛇行控制部105、第一检测装置106、第二蛇行控制部107、第二检测装置108以及切断部109等外部装置的动作。
第二检测装置108的结构与第一检测装置106同样。第二检测装置108包括第二支承体117、第二摄像单元118、第二图案检测部120以及第二调整部119。第二支承体117是与第一支承体111相同的结构,第二摄像单元118是与第一摄像单元112相同的结构,第二图案检测部120是与第一图案检测部114相同的结构,第二调整部119是与第一调整部113相同的结构。
第二检测装置108与第一检测装置106同样地,利用第二摄像单元118对由第二支承体117的反射面RS(第二反射面)反射后的光学膜F1的反射光像进行拍摄,并基于该摄像结果来检测位于反射面RS上的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APAa、DPAa)以及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APAb、DPAb),提取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与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分界线的位置信息。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分切加工装置100中,作为第一检测装置106以及第二检测装置108,使用上述结构的装置。在第一检测装置106以及第二检测装置108中,使透过图案化相位差层F14以及偏振片层F16后的光经由相位差层F20而入射到反射面RS,使由反射面RS反射后的光再次经由相位差层F20而入射到偏振片层F16以及图案化相位差层F14。因此,在由摄像部112b、118b拍摄的反射光像中,与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和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对应地显示颜色、亮度不同的多个图案列。因而,若对该反射光像的图像数据实施颜色提取处理、二值化处理等图像处理,则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和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
若相位差层F20未设置于图案化相位差层F14与反射面RS之间,则由摄像部112b、118b拍摄的反射光像成为整面黑的图像。因而,无法检测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和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通过将相位差层F20设置于图案化相位差层F14与反射面RS之间,由此产生从偏振片层F16泄漏的光,就该光的颜色、亮度而言,透过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后的光的颜色、亮度与透过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后的光的颜色、亮度不同。
相位差层F20与图案化相位差层F14、偏振片层F16等相比,其相位差未被充分控制,因此在光学测定中多会产生不良情况。因此,需要在光学测定之前花费工夫预先将相位差层剥离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积极地利用相位差层F20的相位差,从而不剥离相位差层F20地检测偏振图案列F14a、F14b。因此,能够提供可高精度且高效地检测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调整部113、119来增大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与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反射光像的非对称性。因而,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检测精度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分切加工装置100基于由第一检测装置106以及第二检测装置108检测出的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位置(例如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分界线的位置),来控制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行进位置的控制。另外,使用第一蛇行控制部105和第二蛇行控制部107分两个阶段进行行进位置的控制,因此能够将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的偏移基本上消除。因而,减小了因行进位置的偏移而误将有效区域AC切断的可能性,成品率提高。另外,能够缩窄考虑了行进位置的偏移的剩余部分(周边区域)的宽度,因此光学膜F1的浪费变少,制造成本降低。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适用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切加工装置的第一检测装置130的概念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于第一支承体111的光学膜F1的姿势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基于该姿势的差异,第一检测装置130的结构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检测装置106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检测装置130包括第一支承体111、第一摄像单元131以及第一图案检测部114。第一支承体111将光学膜F1以光学膜F1的图案化相位差层F21比偏振片层F16靠下侧配置的姿势支承。就光学膜F1而言,在将由第一支承体111支承的一侧的面设为第一面,将与由第一支承体111支承的一侧相反侧的面设为第二面时,光学膜F1从第一面侧朝向第二面侧依次包括第一相位差层F11、图案化相位差层F14以及偏振片层F16。
第一摄像单元131包括第一光源部112a和第一摄像部112b。
在本实施方式中,偏振片层F16配置于图案化相位差层F14与第一光源部112a之间,因此无需在第一光源部112a与光学膜F1之间另行配置偏振板。因此,能够省略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第一偏振板112c以及第一调整部113。
第一图案检测部114基于光学膜F1的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反射面RS上的偏振图案列F14a、F14b,提取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分界线的位置信息。由第一摄像部112b拍摄的反射光像的图像信号被第一图案检测部114转换为数字数据化后的图像数据,并被实施颜色提取处理、二值化处理等公知的图像处理。
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和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慢轴RTAX相对于偏振片层F16的偏振轴PLAX所成的方向彼此不同。因此,就透过偏振片层F16、图案化相位差层F14以及相位差层F11并由反射面RS反射、进而再次透过相位差层F11、图案化相位差层F14以及偏振片层F16后的光的亮度、颜色而言,透过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后的光的亮度、颜色与透过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后的光的亮度、颜色不同。因而,第一图案检测部114基于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与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反射光像的亮度或颜色的差异,来检测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和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
虽然省略图示,但第二检测装置的结构也与第一检测装置130相同。在第二检测装置中,也可以省略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第二偏振板118c以及第二调整部119。在第二检测装置中,由第二支承体117支承的光学膜F1的姿势也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能够基于由第二摄像部118b拍摄的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与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的反射光像的亮度或颜色的差异,来检测第一偏振图案列F14a和第二偏振图案列F14b。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积极利用相位差层F11的相位差,从而不剥离相位差层F11地检测偏振图案列F14a、F14b。因此,能够提供可高精度且高效地检测偏振图案列F14a、F14b的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并且,通过使用这样的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来控制光学膜F1的行进位置,由此能够提供可高精度地进行行进位置的控制的分切加工装置以及分切加工方法。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在上述的例子中示出的各结构构件的各种形状、组合等仅为一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基于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图案化相位差层所含的偏振图案列,说明了两种偏振图案列。但是,图案化相位差层所含的偏振图案列不限定于两种,也可以设为三种以上。在该情况下,多个偏振图案列的反射光像彼此的亮度、颜色等也不同。因而,图案检测部能够基于多个偏振图案列的反射光像的亮度或颜色的差异来检测多个偏振图案列。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分切加工装置以及分切加工方法,能够提供可高精度地检测偏振图案列而进行分切加工的分切加工装置以及分切加工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100…分切加工装置、101…膜供给部、105…第一蛇行控制部、106…第一检测装置、107…第二蛇行控制部、108…第二检测装置、109…切断部、111…第一支承体、111a…第一支承面、112a…第一光源部、112b…第一摄像部、112c…第一偏振板、113…第一调整部、114…第一图案检测部、115…第一引导辊、116…第二引导辊、117…第二支承体、117a…第二支承面、118a…第二光源部、118b…第二摄像部、118c…第二偏振板、119…第二调整部、120…第二图案检测部、F1、F2…光学膜、F11…第一相位差层(相位差层)、F14…图案化相位差层、F14a、F14b、APAa、APAb、DPAa、DPAb…偏振图案列、F16…偏振片层、F20…第二相位差层(相位差层)、RS…反射面、SL1、SL2、SL3…分切线。

Claims (16)

1.一种分切加工装置,其对从第一面侧朝向第二面侧依次设置有相位差层、偏振片层、以及包括慢轴的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偏振图案列的图案化相位差层而成的长条状的光学膜进行分切加工,
所述分切加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膜供给部,其将所述光学膜沿着该光学膜的长度方向放出;
第一检测装置,其检测由所述膜供给部放出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第一蛇行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以及
切断部,其在比由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将所述光学膜沿着与该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分切线切断,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支承体,其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面,在所述第一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
第一光源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朝向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
第一偏振板,其设置于从所述第一光源部朝向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光的光路上;
第一摄像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
第一图案检测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一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加工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对所述第一偏振板的偏振轴与所述偏振图案列的慢轴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切加工装置,其中,
所述分切加工装置包括:
第二检测装置,其在比由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检测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以及
第二蛇行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在比由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
第二支承体,其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面,在所述第二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二反射面,该第二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
第二光源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朝向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
第二偏振板,其设置于从所述第二光源部朝向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光的光路上;
第二摄像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
第二图案检测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二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切加工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对所述第二偏振板的偏振轴与所述偏振图案列的慢轴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的第二调整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分切加工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通过使所述膜供给部放出所述光学膜的位置沿着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移动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蛇行,
所述第二蛇行控制部通过使对所述光学膜进行支承的引导辊的旋转轴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倾斜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6.一种分切加工装置,其对从第一面侧朝向第二面侧依次设置有相位差层、包括慢轴的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偏振图案列的图案化相位差层、以及偏振片层而成的长条状的光学膜进行分切加工,
所述分切加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膜供给部,其将所述光学膜沿着该光学膜的长度方向放出;
第一检测装置,其检测由所述膜供给部放出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第一蛇行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以及
切断部,其在比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靠所述光学膜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将所述光学膜沿着与该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分切线切断,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支承体,其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面,在所述第一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
第一光源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朝向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
第一摄像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
第一图案检测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一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切加工装置,其中,
所述分切加工装置包括:
第二检测装置,其在比由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检测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以及
第二蛇行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在比由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
第二支承体,其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面,在所述第二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二反射面,该第二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
第二光源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朝向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
第二摄像部,其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
第二图案检测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二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切加工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蛇行控制部通过使所述膜供给部放出所述光学膜的位置沿着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移动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蛇行,
所述第二蛇行控制部通过使对所述光学膜进行支承的引导辊的旋转轴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倾斜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9.一种分切加工方法,对从第一面侧朝向第二面侧依次设置有相位差层、偏振片层、以及包括慢轴的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偏振图案列的图案化相位差层而成的长条状的光学膜进行分切加工,
所述分切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膜供给步骤,在该膜供给步骤中,将所述光学膜沿着该光学膜的长度方向放出;
第一检测步骤,在该第一检测步骤中,检测通过所述膜供给步骤放出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在该第一蛇行控制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以及
切断步骤,在该切断步骤中,在比通过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将所述光学膜沿着与该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分切线切断,
所述第一检测步骤包括:
第一支承步骤,在该第一支承步骤中,由第一支承体支承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该第一支承体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面,在所述第一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
第一照射步骤,在该第一照射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经由第一偏振板朝向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
第一摄像步骤,在该第一摄像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
第一图案检测步骤,在该第一图案检测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一摄像步骤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切加工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步骤包括对所述第一偏振板的偏振轴与所述偏振图案列的慢轴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分切加工方法,其中,
所述分切加工方法包括:
第二检测步骤,在该第二检测步骤中,在比通过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检测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以及
第二蛇行控制步骤,在该第二蛇行控制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二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在比通过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所述第二检测步骤包括:
第二支承步骤,在该第二支承步骤中,由第二支承体支承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该第二支承体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面,在所述第二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二反射面,该第二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
第二照射步骤,在该第二照射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经由第二偏振板朝向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
第二摄像步骤,在该第二摄像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
第二图案检测步骤,在该第二图案检测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二摄像步骤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切加工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步骤包括对所述第二偏振板的偏振轴与所述偏振图案列的慢轴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的第二调整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分切加工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中,使通过所述膜供给步骤放出所述光学膜的位置沿着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移动,由此控制所述光学膜的蛇行,
在所述第二蛇行控制步骤中,通过使对所述光学膜进行支承的引导辊的旋转轴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倾斜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14.一种分切加工方法,对从第一面侧朝向第二面侧依次设置有相位差层、包括慢轴的方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偏振图案列的图案化相位差层、以及偏振片层而成的长条状的光学膜进行分切加工,
所述分切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膜供给步骤,在该膜供给步骤中,将所述光学膜沿着该光学膜的长度方向放出;
第一检测步骤,在该第一检测步骤中,检测通过所述膜供给步骤放出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在该第一蛇行控制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以及
切断步骤,在该切断步骤中,在比通过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将所述光学膜沿着与该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分切线切断,
所述第一检测步骤包括:
第一支承步骤,在该第一支承步骤中,由第一支承体支承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该第一支承体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面,在所述第一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
第一照射步骤,在该第一照射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朝向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
第一摄像步骤,在该第一摄像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
第一图案检测步骤,在该第一图案检测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一摄像步骤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分切加工方法,其中,
所述分切加工方法包括:
第二检测步骤,在该第二检测步骤中,在比通过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检测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以及
第二蛇行控制步骤,在该第二蛇行控制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二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的位置,在比通过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对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进行控制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处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所述第二检测步骤包括:
第二支承步骤,在该第二支承步骤中,由第二支承体支承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该第二支承体具有对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一面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面,在所述第二支承面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二反射面,该第二反射面使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一面侧透过所述光学膜后的光反射;
第二照射步骤,在该第二照射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朝向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照射光;
第二摄像步骤,在该第二摄像步骤中,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第二面侧拍摄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光学膜的反射光像;以及
第二图案检测步骤,在该第二图案检测步骤中,基于通过所述第二摄像步骤拍摄到的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反射光像来检测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上的所述多个偏振图案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切加工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蛇行控制步骤中,使通过所述膜供给步骤放出所述光学膜的位置沿着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移动,由此控制所述光学膜的蛇行,
在所述第二蛇行控制步骤中,通过使对所述光学膜进行支承的引导辊的旋转轴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倾斜来控制所述光学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
CN201580035025.8A 2014-06-30 2015-06-25 分切加工装置以及分切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66625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4629 2014-06-30
JP2014-134629 2014-06-30
PCT/JP2015/068326 WO2016002618A1 (ja) 2014-06-30 2015-06-25 スリット加工装置およびスリット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2533A true CN106662533A (zh) 2017-05-10

Family

ID=55019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5025.8A Pending CN106662533A (zh) 2014-06-30 2015-06-25 分切加工装置以及分切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6002618A1 (zh)
CN (1) CN106662533A (zh)
TW (1) TW201606363A (zh)
WO (1) WO201600261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8792A (zh) * 2020-07-15 2020-11-13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cd面板表面偏光片内切切割精度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42679A (ja) * 2011-05-20 2012-12-10 Sony Corp 光学装置、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3015563A (ja) * 2011-06-30 2013-01-24 Nippon Zeon Co Ltd パターン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評価方法
JP2014062817A (ja) * 2012-09-21 2014-04-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パターン検出装置、パターン検出方法
JP2014095617A (ja) * 2012-11-09 2014-05-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パターン測定装置およびパターン測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4301A (ja) * 2002-05-31 2003-12-03 Sumitomo Chem Co Ltd 偏光フィルム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5474869B2 (ja) * 2010-09-03 2014-04-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を有する積層体ストリップ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815492B2 (ja) * 2011-11-01 2015-11-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3d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2015163999A (ja) * 2012-06-18 2015-09-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繰返模様画像の解析システム及び方法、繰返構造図の解析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42679A (ja) * 2011-05-20 2012-12-10 Sony Corp 光学装置、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3015563A (ja) * 2011-06-30 2013-01-24 Nippon Zeon Co Ltd パターン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評価方法
JP2014062817A (ja) * 2012-09-21 2014-04-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パターン検出装置、パターン検出方法
JP2014095617A (ja) * 2012-11-09 2014-05-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パターン測定装置およびパターン測定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8792A (zh) * 2020-07-15 2020-11-13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cd面板表面偏光片内切切割精度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6363A (zh) 2016-02-16
JPWO2016002618A1 (ja) 2017-04-27
WO2016002618A1 (ja) 2016-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5230B (zh) 偏光膜、光学功能膜层叠体及制造方法、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TWI572693B (zh) 附有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CN102043278B (zh) 连续制造液晶显示元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43279B (zh) 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及装置
CN103221876B (zh) 光学元件
JP6499115B2 (ja) 偏光板
CN102043277A (zh) 信息存储读出运算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31254A (zh) 光学面板组装体的连续制造方法及装置
CN102385088A (zh) 在矩形形状的面板上依次贴合具有偏振膜的光学膜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61843A (zh) 偏振膜、偏振板及液晶面板
KR20110043459A (ko) 패터닝된 위상차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272149B (zh) 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TW201211633A (en) Fabrication method of laminate, phase shift layer fabrication method and phase shift layer
TW201513954A (zh) 端面加工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WO2016002624A1 (ja) 検出装置、検出方法、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CN106575009A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6662533A (zh) 分切加工装置以及分切加工方法
CN106461563A (zh) 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CN100365449C (zh) 制造偏振器的方法、偏振器、偏振板和图像显示器
KR20200047266A (ko) 광학 필름의 결함 검사 방법 및 장치
CN106019445A (zh) 偏振片
US20160246067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attern retarder
KR102420286B1 (ko) 화상 생성 방법 및 화상 합성 방법
CN108121027A (zh) 带保护膜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US20160377774A1 (en) Laminate, stretched lamin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tretched lamin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film laminate having polarizing film using the same, and polarizing fil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