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7678A - 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7678A
CN106657678A CN201710114725.7A CN201710114725A CN106657678A CN 106657678 A CN106657678 A CN 106657678A CN 201710114725 A CN201710114725 A CN 201710114725A CN 106657678 A CN106657678 A CN 106657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sed call
terminal installation
information
missed
cal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47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凯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147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7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7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767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6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logging of communication history, e.g. outgoing or incoming calls, missed calls, messages or UR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装置,包括: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以及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若判断为是,则以预设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采用本发明提供主动式的、形象化的来电提醒方法,不仅能够及时通知用户其终端存在未接来电,避免用户错过重要未接来电,还能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需的通讯工具。用户在使用手机时,通常会有手机不在身边或者因环境嘈杂而错过来电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对于未接来电终端通常在主界面相应的图标上显示未接来电数量以提醒用户存在未接来电,但这需要用户操作手机才能获知,如果用户一段时间内不操作手机,则无法获知有未接来电;而针对用户关机情况下的来电提醒,主要依赖于运营商提供的来电提醒服务,其通过短信提醒未接来电的相关信息,例如主叫方的电话号码和来电时间等,但是,这种提醒方式也依赖于用户的主动读取,与上述来电提醒方式类似,如果用户一段时间内不操作手机则无法获知有未接来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用以主动地和形象化地提醒用户其终端存在未接来电,避免用户漏掉重要未接来电信息,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应用于终端装置,包括:
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以及
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
若判断为是,则以预设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包括:
在终端装置处于非正常通信状态时,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所述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包括:
判断终端装置是否从非正常通信状态切换至正常通信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以预设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以及重复播报所述未接来电号码对应的来电铃声或者预设铃声;或者
以声音、振动或图像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或者
根据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
较佳地,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之后,所述未接来电提醒方法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作用于来电界面上的电话回拨操作,则根据电话回拨操作对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进行呼叫。
可选地,所述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包括:
接收来电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来电呼叫请求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或者
接收并获取通信运营商所发送的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未接来电提醒系统,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
输出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是,则以预设方式输出所述监控单元获取到的所述未接来电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单元,具体用于在终端装置处于非正常通信状态时,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终端装置是否从非正常通信状态切换至正常通信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以及重复播报所述未接来电号码对应的来电铃声或者预设铃声;或者以声音、振动或图像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或者根据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
较佳地,所述未接来电提醒装置还包括呼叫单元,其中:
所述呼叫单元,用于在所述输出单元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之后,如果接收到作用于来电界面上的电话回拨操作,则根据电话回拨操作对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进行呼叫。
可选地,所述监控单元,还用于接收来电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来电呼叫请求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或者接收并获取通信运营商所发送的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以及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若判断为是,则以预设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采用本发明提供主动式的、形象化的来电提醒方法,不仅能够及时通知用户其终端存在未接来电,避免用户错过重要未接来电,还能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未接来电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未接来电提醒方法中根据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应用于关机状态下的流程示意图;
图1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应用于关机状态下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未接来电提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用以主动地和形象化地提醒用户其终端存在未接来电,避免用户漏掉重要未接来电信息,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中,需要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术语中:
1、非正常通信状态,是指关机、飞行模式、停机或者终端装置的通信接收能力低于预设值。
2、正常通信状态,是指开机状态、终端装置在话费充足的条件下,能够正常接/打电话、发送/接收短信和正常上网等。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未接来电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较佳地,在终端装置处于非正常通信状态时,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可以运行于终端装置中,在终端装置处于关机或飞行模式或通讯信号不好的条件下,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关机状态或飞行模式下,终端装置后台运行一个底层程序(类似系统级时间或闹钟在关机状态下继续运行的原理),该程序可以实现监控并记录或者获取该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待开机或切换至正常模式后,根据记录或获取的未接来电信息进行提示。
较佳地,本发明提供了两种方法来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分别为:
第一种方法:监控来电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来电呼叫请求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这种实施方式下,在终端处于非正常通信状态时,可以模拟终端装置的正常通信状态,接收通信运营商发送的语音呼叫请求,并记录来电号码和呼叫时间作为终端装置在未接来电信息,由此获得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这种实施方式下,还可以由用户预先选择应答信息,例如“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等,根据用户的设置模拟用户应答主叫方,具体实施时,应答信息可以为语音信息,也可以为短消息。
第二种方法:获取通信运营商所发送的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或者主动向通信运营商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这种实施方式下,在检测到终端装置由非正常通信状态切换至正常通信状态时,通过监控通信运营商向终端装置发送的未接来电提醒短消息,从未接来电提醒短消息中获取终端装置在处于非正常通信状态下的未接来电信息,或者在监控到终端装置由非正常通信状态切换至正常通信状态时,主动从通信运营商获取终端装置在处于非正常通信状态时间段内的未接来电信息,例如未接来电号码和呼叫时间等。
S12、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3;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11。
具体实施时,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可以理解为判断终端装置是否从非正常通信状态切换至正常通信状态。例如,判断终端装置是否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状态,或者判断终端装置是否从飞行模式切换至正常模式,或者判断终端装置是否从其通信接收能力低于预设值切换至其通信接收能力高于预设值等。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13,即以预设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如果判断为否,表明当前终端装置还处于关机状态或者处于飞行模式,或者当前终端装置其通信能力还低于预设值等,则继续执行步骤S11,即继续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S13、以预设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在以预设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时,提出三种方式来输出未接来电信息,以下分别介绍之:
方式一:获取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以及重复播报所述未接来电号码对应的来电铃声或者预设铃声。
例如,在关机状态下,执行步骤S11和S12后,在步骤S12判断结果为是时,即当终端装置开机时,获取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将所述未接来电号码与通讯录进行匹配,如果确定出该未接来电号码在通讯录中,则根据关机时记录的未接来电号码并获取该未接来电号码对应的铃声,然后重复播放未接来电号码对应的来电铃声;如果该未接来电号码不在通讯录中,则可以按照用户设置的通用铃声提示用户,由此可以主动提醒用户存在未接来电,使得用户可以及时回复该未接来电号码,提高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具体实施时,可以按照预设周期或按照预设提醒次数重复进行提示,直至该未接来电被处理,例如,用户接听该未接来电或者拒绝该未接来电。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在用户开机后及时通知用户未接来电,避免了用户错过一些重要来电,同时还避免了用户夜间被一些无关紧要的讯息所打扰,提高了用户体验。
方式二:以声音、振动或图像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
具体实施时,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一段声音,待用户终端装置状态切换时,如切换至正常通信状态时,利用该声音定期或按照预设提醒次数提醒终端用户,或者采用振动的方式定期或按照预设提醒次数提醒用户,还可以利用声音和振动组合方式定期或按照预设提醒次数提醒用户,以及在获取终端装置未接来电信息时,根据获取的终端装置未接来电信息生成相应的图像,待用户终端装置切换到正常通信状态时,以图像的方式定期或按照预设提醒次数展现给用户。
方式三:根据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
具体实施时,在用户终端装置状态切换时,如用户开机时,可以根据步骤S11获取的未接来电信息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其来电界面图可参考图1b所示,用户看到该来电界面时,形象化地提醒用户存在未接来电,使得用户及时回拨未接来电,提高用户体验。
具体实施时,由于当下骚扰电话盛行,因此,在对未接来电进行提醒时,如果未接来电为骚扰电话但是仍然重复提醒用户,这显然会降低用户体验,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实施中,在执行步骤S13之前,可以先将步骤S11中获得的未接来电号码与终端装置中的通讯录进行匹配,如果该未接来电号码在通讯录中,则可以按照上述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提醒用户,如果该未接来电号码不在通讯录中,则可以不进行提醒,或者由用户预先设置对于陌生电话号码的提示方式,例如,只提示一次,或者不提醒等等。由此可以避免向用户长时间重复提醒一些骚扰电话。
具体实施时,在执行步骤S11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时,不可避免的会占用存储空间,为了防止长时间存储的未接来电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未接来电信息进行筛选,判断终端装置记录的未接来电信息的存储时间,如果其存储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则将该未接来电提醒信息删除,不再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醒终端用户,终端用户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的来电提醒方法查询未接来电,由此可以提高终端装置的存储空间利用率。
具体实施时,如果用户长时间处于关机状态,为了避免在用户开机后向用户提醒一些无关紧要的未接来电信息,提高用户体验,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在终端装置由关机到开机这一时间内,可以对未接来电信息进行筛选,将记录的来电次数超过预设次数的未接来电信息以步骤S13描述的方式提醒用户,或者将记录的来电次数和该来电号码在通讯录内的未接来电信以步骤S13描述的方式提醒用户;过滤掉其它不在通讯录中的未接来电信息或者来电次数小于预设次数的未接来电信息。
进一步地,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之后,所述未接来电提醒方法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作用于来电界面上的电话回拨操作,则根据电话回拨操作对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进行呼叫。
具体实施时,该来电界面具有可操作功能,用户在看到该来电界面时,可以按下该界面上的回拨键,即图1b中的回拨键,终端装置在检测到该回拨操作时,对未接来电号码进行呼叫,操作简便,形象直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向终端用户呈现未接来电信息,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的方式都可以应用于本发明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在监控到终端装置存在未接来电时,获取该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然后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以预设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不仅主动且形象地提醒了用户其终端装置存在未接来电,还避免了用户漏掉一些重要未接来电,更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以终端装置处于关机状态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c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终端装置处于关机状态时,监控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
例如,用户A夜间用户睡觉,将终端装置关机时(关机时间段为22:00-7:00),通过在终端装置后台模拟开机状态,当用户B向用户A发起语音呼叫请求时,通信运行商能够检测到用户A的终端装置处于开机状态(模拟开机状态),然后可以将用户B发起的语音呼叫请求发送给用户A的终端装置,由此,可以监控到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并记录。
S102、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如果是,执行步骤S103,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101。
S103、根据记录的未接来电信息判断未接来电号码是否存在于终端装置的通讯录中,如果是,执行步骤S104,否则,执行步骤S106。
S104、获取未接来电号码对应的电话铃声。
其中,该电话铃声可以由用户针对未接来电进行设置的或者该电话铃声还可以是用户为该未接来电号码设置的专属铃声,如果用户未设置则可以获取通用电话铃声。
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用户可以针对通讯录中不同的联系人设置不同的电话铃声,也可以对联系人进行分组,不同组别设置不同的电话铃声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具体实施时,只需根据用户的设置,获取未接来电号码对应的铃声或者未接来电号码所在组别对应的铃声等等。
S105、重复播报所述未接来电号码对应的来电铃声。
具体实施时,步骤S105中,还可以声音、振动或图像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或者根据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
当采用根据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之后,用户A可以根据该来电界面判断是否需要回拨电话,如果需要则按下图1b所示的回拨键,终端装置检测到回拨操作后,向未接来电号码发起语音呼叫。
S106、不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或者以预设的关于陌生号码的提示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
具体实施时,如果判断出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电话号码不在终端装置的通讯录中,可以不输出未接来电信息或者以预设的关于陌生号码的提示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例如关于陌生号码的提示方式可以为按照预设次数(可以为1次)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由此可以防止持续提醒一些骚扰电话。
至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主动式形象化的未接来电提醒方法,使得用户A可以尽快回拨用户B的电话,提高了用户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在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时,可以定期或者按照预设提醒次数向用户A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以终端装置处于关机状态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d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终端装置处于关机状态时,监控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
具体实施时,参考步骤S101描述的监控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过程。
S202、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如果是,执行步骤S203,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201。
S203、根据记录的未接来电信息判断未接来电号码是否存在于终端装置的通讯录中,如果是,执行步骤S204,否则,执行步骤S207。
S204、根据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
具体实施时,可参考图1b中的来电显示界面,以此来电显示界面提醒终端用户。待终端用户看到该显示界面时,如果该未接来电号码是重要联系人,则终端用户可以直接点击图1b中的回拨键直接对该未接来电进行呼叫,提高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在以步骤S204的方式提醒用户时,可以定期根据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还可以定期且以预设提醒次数根据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在预设次数到达时,则不再提醒终端用户。
S205、判断是否接收到作用于来电界面上的电话回拨操作,如果是,执行步骤S206,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204。
S206、根据电话回拨操作对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进行呼叫。
终端装置在检测到用户点击回拨键操作时,则可对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进行呼叫。
当然,还可以以其他显示界面提醒用户,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的方式都可以应用于本发明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S207、不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或者以预设的关于陌生号码的提示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
步骤S207的实施过程可参考步骤S106的实施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终端装置还可以在其处于开机状态时(假如早上7点开机),从运营商获取开机前即22:00-7:00间的未接来电信息,然后再按照上述步骤S13描述的方法向用户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实施例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未接来电提醒系统,由于上述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未接来电提醒方法相似,因此上述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未接来电提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监控单元21、判断单元22和输出单元23,其中:
监控单元21,用于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判断单元22,用于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
输出单元23,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22判断为是,则以预设方式输出所述监控单元21获取到的所述未接来电信息。
进一步地,所示监控单元21,具体用于在终端装置处于非正常通信状态时,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22,具体用于判断终端装置是否从非正常通信状态切换至正常通信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单元23,具体用于获取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以及重复播报所述未接来电号码对应的来电铃声或者预设铃声;或者以声音、振动或图像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或者根据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
较佳地,所述未接来电提醒系统还包括呼叫单元24,其中:
所示呼叫单元,用于在所述输出单元23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之后,如果接收到作用于来电界面上的电话回拨操作,则根据电话回拨操作对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进行呼叫。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各部分按照功能划分为各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应用于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以及
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
若判断为是,则以预设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包括:
在终端装置处于非正常通信状态时,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所述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包括:
判断终端装置是否从非正常通信状态切换至正常通信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预设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以及重复播报所述未接来电号码对应的来电铃声或者预设铃声;或者
以声音、振动或图像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或者
根据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之后,所述未接来电提醒方法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作用于来电界面上的电话回拨操作,则根据电话回拨操作对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进行呼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包括:
接收来电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来电呼叫请求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或者
接收并获取通信运营商所发送的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6.一种未接来电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终端装置是否存在状态切换;
输出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是,则以预设方式输出所述监控单元获取到的所述未接来电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未接来电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具体用于在终端装置处于非正常通信状态时,监控并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终端装置是否从非正常通信状态切换至正常通信状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未接来电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以及重复播报所述未接来电号码对应的来电铃声或者预设铃声;或者以声音、振动或图像方式输出所述未接来电信息;或者根据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未接来电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呼叫单元,其中:
所述呼叫单元,用于在所述输出单元在终端装置的当前显示界面上显示来电界面之后,如果接收到作用于来电界面上的电话回拨操作,则根据电话回拨操作对所述未接来电信息对应的未接来电号码进行呼叫。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未接来电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还用于接收来电呼叫请求,并根据所述来电呼叫请求获取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或者接收并获取通信运营商所发送的终端装置的未接来电信息。
CN201710114725.7A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 Withdrawn CN106657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4725.7A CN106657678A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4725.7A CN106657678A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7678A true CN106657678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46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4725.7A Withdrawn CN106657678A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767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9423A (zh) * 2018-12-28 2019-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闹钟设置方法及柔性终端
CN110362374A (zh) * 2019-07-11 2019-10-22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2828B1 (en) * 2001-04-02 2005-04-19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Missed call notification to cellular telephone using short text messaging
CN1980279A (zh) * 2005-12-10 2007-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漏话业务的一种实现方法
CN105657133A (zh) * 2014-11-12 2016-06-0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手机通讯通知提醒系统与方法
CN106454768A (zh) * 2015-08-07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漏话提醒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及漏话提醒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2828B1 (en) * 2001-04-02 2005-04-19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Missed call notification to cellular telephone using short text messaging
CN1980279A (zh) * 2005-12-10 2007-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漏话业务的一种实现方法
CN105657133A (zh) * 2014-11-12 2016-06-0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手机通讯通知提醒系统与方法
CN106454768A (zh) * 2015-08-07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漏话提醒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及漏话提醒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9423A (zh) * 2018-12-28 2019-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闹钟设置方法及柔性终端
CN109739423B (zh) * 2018-12-28 2022-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闹钟设置方法及柔性终端
CN110362374A (zh) * 2019-07-11 2019-10-22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0547B (zh) 蓝牙耳机的休眠方法及装置
CN103795840A (zh) 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及便携式终端
US20080045176A1 (en) Intelligent Redialing with Presence Information
CN102131011A (zh) 获知被叫终端状态的方法、终端及状态服务器
CN105306727A (zh) 一种移动终端接听电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27147A (zh) 响一声就挂电话防火墙
CN107864297A (zh) 群组添加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156303A (zh) 通知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320529A (zh) 一种信息接收处理方法及语音通信设备
CN10407954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管理服务器
CN102946460A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信息提示方法
CN104427479A (zh) 一种提示呼叫状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055404A (zh) 通知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092809A (zh) 通话录音方法、通话录音播放方法及其相应装置
CN106657678A (zh) 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7018227A (zh) 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262895A (zh) 一种终端的提醒方法和装置
US6707895B2 (en) Telephone line management system
CN103945063A (zh) 一种耳机模式切换装置和切换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4427099B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通信终端
CN105635436B (zh) 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742450A (zh)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US576834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eening telephone calls in response to an answering device beep tone
CN104010066A (zh) 语音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14629984A (zh) 一种来电管理方法及其相应的产品、储存介质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