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33C - 空气调节器地址设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器地址设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33C
CN1066533C CN92110671A CN92110671A CN1066533C CN 1066533 C CN1066533 C CN 1066533C CN 92110671 A CN92110671 A CN 92110671A CN 92110671 A CN92110671 A CN 92110671A CN 1066533 C CN1066533 C CN 10665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side device
signal
heat source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2110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914A (zh
Inventor
西田圭二
诹访一良
持田顺一
熊仓正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92110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33C/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5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3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自动设定在一个热源侧装置上接有多台利用侧装置的空气调节器中的各利用侧装置的固有地址。利用侧装置向热源侧装置发出地址设定请求信号,热源侧装置响应该信号,把未使用的地址作为发信目的地址,发出地址设定信号,利用侧装置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该地址设定信号,把该地址设定信号的发信目的地址作为自己固有地址登录下来。这样的地址设定过程,各装置依次把时间错开,便能自动地设定利用侧装置的地址。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器地址设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1台热源侧装置上接有多台利用侧装置的空气调节器中,利用热源侧装置与它的利用侧装置之间交换控制信号的过程对利用侧装置的地址进行的自动设定。
在这样的空气调节器上,先有技术的地址自动设定方法载于日本特许公开昭60-165453号公报中。该公报所记载的是利用各装置均有的开关等地址设定手段进行设定。
在这样用开关等地址设定手段来设定地址时,这种地址设定工作必须在设置空气调节器时完成。如果忘记设定或者设定错了(地址设重了),空气调节器启动时就会出故障。
对于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地址设定方法在设置空气调节器时能自动设定地址,从而消除了人工设定地址造成的问题。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地址自动设定方法,在一台热源侧装置上接有多台具有固有地址的利用侧装置,连接得使彼此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线交换信号的空气调节器中,在设定各利用侧装置的地址时,利用侧装置向热源侧装置输出发信源地址设定请求信号,热源侧装置响应这一地址设定请求信号,输出把未使用的地址作为发信目的地址的地址设定信号,发出了地址设定请求信号的利用侧装置,从发出地址设定请求信号的时刻起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这个地址设定信号,在此期间,把这个地址设定信号中设定的发信目的地址作为该利用侧装置地址存储起来。
另外,各利用侧装置均具有信号输出控制装置,当各装置发出的信号重叠时,经随机决定的延迟时间过去之后再次输出信号。
再者,在热源侧装置上,设有一个开关,用来设定该热源侧装置所接利用侧装置的台数,当该开关所设定的台数的地址设置结束时,热源侧装置会发出利用侧装置地址全部设定完毕的信号。
利用这样构成的空气调节器地址自动设定方法,对设置后的热源侧装置及利用侧装置供给电源时,就会自动地对利用侧装置进行地址设定。
图1是说明利用本发明的控制利用侧装置的微处理器的与地址设定有关的主要动作的流程图。
图2是表示控制使用本发明的热源侧装置的微处理器与地址设定有关的主要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接线关系的略图。
图4是一张时间图表,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热源侧装置及利用侧装置的地址设定过程。
其中符号统一说明如下:
1.热源侧装置    7.遥控器
2.利用侧装置    8.遥控器
3.利用侧装置    9.遥控器
4.利用侧装置    10.信号线
5.利用侧装置    11.信号线
6.遥控器        12.信号线
                 14.信号线
                 15.信号线
下面用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3是表示用信号线把热源侧装置和利用侧装置连接起来的状态的电气接线图。在该图中,1是热源侧装置,2~5是利用侧装置,这些利用侧装置2~5可以在同一间房间内,也可以在各自不同的房间内。
6-9是遥控器,分别用信号线12~15与利用侧装置2~5相连。信号线包括由利用侧装置向遥控器提供直流电源的两根电力线和利用侧装置与遥控器之间信号交换用的一根信号线。因此,利用从遥控器6~9发出的各种信号,就能控制与遥控器相连的利用侧装置的运转、冷暖房方式、温度设定值设定,甚至于运转的开/停等。
10和11是信号线,用来连接热源侧装置1和利用侧装置2~5,使之能彼此收发信号。因此,任一台装置发出的信号,所有装置均能接收。
图1是说明利用侧装置(任一台利用侧装置均可)的地址设定动作的流程图。该流程图表示指挥利用侧装置动作的微处理器的主要动作。首先,在步骤S1处,微处理器开始供电,进行上电复位。接着在步骤S2,微处理器进行初始化,亦即进行各常数的初始设定。例如,空气调节器运转是为停、冷房运转方式、时钟设为12点00分。
接着在步骤S3,判断热源侧装置是否在启动。亦即,判断控制热源侧装置的微处理器是否处于初始化已经结束的动作状态。作为这一判断,可根据对利用侧装置发出的信号是否作出响应来判断。
接着在步骤S4,设定延迟时间T。该延迟时间是以温度检测用的A/D转换器最初得出的值为依据得出的时间与基本时间之和。因此,各利用侧装置依各自条件而设定不同的延迟时间。
步骤S5等待该时间T过去。就是说,用计时器对该时间进行计时,判断时间是否已经过去。
经过延迟时间T便进入步骤S6和S7,在信号线10和11输出地址设定信号。作为地址设定信号的一个例子,它是由目的地址(DA)=10(热源侧装置固有地址固定为10)、源地址(SA)=1B(1B表示地址未定)和命令(C)=56(表示地址设定控制的命令)构成。另外,数据(D)是说明空气调节器当前状态的数据(热交换器能力、运转状态,A/D转换器检出的热交换器温度和室温)。
随着该信号的发出,步骤S8判断信号是否冲突。就是说,判断利用侧的其他装置或热源侧装置是否在同一时间也发出了信号。信号发生冲突时,就有发出的信号发生了畸变的问题,这个信号冲突的判断,是在输出信号的同时在信号线10和11上接收信号,判断收到的信号与输出的信号是否一致来实现的。如果信号发生冲突,则返回步骤S4,经规定的延迟时间后再次重复上述步骤,再次发出信号。
这个动作一直重复至步骤S9处判定信号发信结束为止。
接着,若信号发信结束,则在步骤S10和S11处判断在规定的时间S内是否收到信号。收不到信号时,返回步骤S4,重复进行上述步骤。另外,所定时间S是在步骤S11处用计时器计时。
若收到了信号,则进到步骤S12,判断所收到的信号是否满足SA=10,C=64的条件。
当满足该步骤S12的条件时,在步骤S13把收到的信号中的DA值作为固有地址存入ADD。然后在步骤S14处进行DA=10,SA=ADD,C=56的设定。
在步骤S15~S19中输出该信号。信号的输出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同,故此说明从略。
在步骤S20处判断所设定的固有地址与利用侧的其他装置的地址是否重复。该判断是判断利用侧其他装置发信中的ADD中所存的地址与本身的固有地址是否一致。如果地址一致,便判明地址重复,在步骤S21清除自己的值,再次向热源侧装置请求再次地址设定。输入了从热源侧装置发出表示地址设定结束的信号时,进入步骤S22,结束地址设定,开始正常运转。
图2是说明控制热源侧装置动作的微处理器与地址设定有关的主要动作的流程图。在该流程图中,步骤S31处是微处理器开始上电,进行上电复位。
接着在步骤S32进行微处理器初始化,亦即进行各常数的初始设定。例如,初始设定压缩机关、风扇电机关、四通阀初始设定为冷房状态。在此初始化的同时,输入设定利用侧装置所接台数用的开关的设定值。该开关设定的台数的利用侧装置地址设定完成时,即可判断地址设定工作结束。
接着在步骤S33判断热源侧装置是否已经启动。亦即判断控制利用侧装置的微处理器是否已处于初始化已结束的动作状态。这个判断是判断对利用侧装置输出的信号进行响应的次数是否达到了初始化时读入的开关设定值。
步骤S33判断确认利用侧装置已全部启动后进入步骤S34。在该步骤处进行热源侧装置是否收到信号的判断,若收到信号则进入步骤S35。
在步骤S35处,判断所收到的信号中命令(C)是否等于56,是满足C=56时,则开始地址设定动作。
在步骤S36处,当接收的信号满足SA=1B,DA=10的条件时,进行步骤S37~S39。在步骤S37处,把选出赋与利用侧装置的地址存入ADD。这个选择是依次从未使用的地址中选序号小的。例如,00,01,02,03直至开关所设的值。在步骤S38,S39处,设置DA,SA和C的值,并在信号线10和11上输出这个信号。
在步骤S40处,满足收到的信号中SA=ADD,DA=10的条件时,亦即原先在步骤S37~S39设定并输出的信号中目的地址与这次在接收到的信号源地址一致时,进入步骤S41,把该信号中的源地址(SA)作为登录完毕的地址登录在存储部分。
在步骤S42处,判断这样的地址设定动作次数已经达到开关所设定的利用侧装置台数,若设定台数的地址设定工作均已完成,则进入步骤S43。
在步骤S43处,发出表示利用侧装置地址全部设定结束的信号,转入正常运行。
图4是用图1,图2所示的流程图作出利用侧装置地址自动设定时的时间图表。在这个时间表上,热源侧装置的地址(AD)是固定的,而利用侧装置的地址是在00~03中任意分配的,因此地址AD=00~03的装置对应利用侧的哪一台装置,在设定地址时是不确定的。另外,从遥控器的显示中可知道被分配的地址。
首先,若已确认热源侧装置和利用侧装置已启动,则各利用侧装置在随机决定的时间内,在信号线上输出表示地址设定的信号。图4时间表是以延迟时间(T0~T3)中T0<T1<T2<T3的关系成立为条件确定的。
延迟时间T0过去时,利用侧装置在信号线10和11上发出由“101 B56”组成的地址设定请求信号。这时热源侧装置处于可以接收信号的状态,故收到在信号线10和11上输出的信号。
根据收到的这个信号,热源侧装置进行地址选择。这时,任何一台利用侧装置的地址均来设定,故将最小值“00”选择作为设定地址,地址一选出热源侧装置便将此选出的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在信号线10,11上输出地址设定信号。
发出信号“101 B56”的利用侧装置,输出该信号后,在规定的时间(S)内处于接收信号的待机状态。该利用侧装置在此待机状态中若收到热源侧装置在信号线上输出的信号,便将它所收到的信号的目的地址作为本装置的固有地址登录下来,并把该地址作为源地址,在信号线上输出信号“100056”。
热源侧装置通过信号线收到把作为目的地址选择设定的地址被作为源地址的信号,据此即确认选择设定的地址已被设定为利用侧装置的地址,于是转入接收信号的待机状态,准备下一个地址设定。
另外,设定了地址的使用侧装置,在收到表示地址设定结束的信号之前,判断是否发生地址重复。发生地址重复时,把自己的地址清除,向热源侧装置再次请求地址设定。发生这种地址重复的情况是,例如热源侧装置不能收到利用侧装置输出的信号,便是地址双重指定的情况。
接着,经过延迟时间T1之后,另一台利用侧装置在信号线10、11上发出地址设定请求信号“101 B56”,进行与前述相同的地址设定。这时热源侧装置已将利用侧装置“00”进行地址登录了,便把下一个地址“01”赋与发出该信号的利用侧地址。
下面同样地把利用侧装置的地址设为“02”,“03”,若利用侧装置已全部设定结束(开关设定的利用侧装置台数,与进行地址登录的利用侧装置台数一致时,判定地址设定结束),则在信号线10、11上发出表示地址设定结束的信号,转入正常运转。
另外,设置延迟时间T0~T3为能结束上述一连串的地址设定过程的间隔(20mm秒程度)
使用这样构成的空气调节器时,当热源侧装置及利用侧装置启动时,各利用侧装置分别经随机设定的延迟时间后向热源侧装置发出设定地址的信号,热源侧装置进行地址选择设定,因此这个延迟时间短,自动地依次进行地址设定。
因此,不是对利用侧装置逐个进行地址设定,只要利用信号线连接以及给各装置分别供电便可逐个对利用侧装置自动地进行地址设定,这样,就不会出现手工设定地址时重复设定的情况,故能缩短空气调节器设置工作的时间,并防止空气调节器发生异常动作。

Claims (3)

1.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地址设定方法,用以在将一台热源侧装置和多台利用侧装置,通过信号线能交换信号而连接起来的空气调节器中,分别在各利用侧装置中设定特有的地址,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在各利用侧装置设定地址时,上述各利用侧装置在随机地决定的延迟时间后,对所述热源侧装置,输出地址设定要求的信号;
上述热源侧装置响应于该地址设定要求信号,将未使用的地址设定为发信地址,并输出该地址设定信号,
上述输出了地址设定要信号的利用侧装置,在从输出所述地址设定要求信号时开始在所定时间内收到了所述地址设定信号的情况下,将收到了所述地址设定信号的发信地址作为该利用侧装置的地址而予以设定,并将上述设定于利用侧装置的地址确定为发信源,并输出确认信号;
上述热源侧装置收到了所述确认信号后,将该发信源地址作为使用完毕的地址而予以登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地址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侧装置,在其输出的信号与其他的装置所输出的信号重叠时,在经过了随机决定的延迟时间后再次输出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地址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侧装置在以设定上述利用侧装置的台数的开关所设定的台数的地址设定完毕后,对所有利用侧装置输出地址设定完毕的信号。
CN92110671A 1992-09-11 1992-09-11 空气调节器地址设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53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2110671A CN1066533C (zh) 1992-09-11 1992-09-11 空气调节器地址设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2110671A CN1066533C (zh) 1992-09-11 1992-09-11 空气调节器地址设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14A CN1083914A (zh) 1994-03-16
CN1066533C true CN1066533C (zh) 2001-05-30

Family

ID=4944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21106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533C (zh) 1992-09-11 1992-09-11 空气调节器地址设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33C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95852A (ja) * 1989-12-25 1991-08-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制御装置
JPH03244954A (ja) * 1990-02-22 1991-10-31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アドレス設定装置
JPH04177044A (ja) * 1990-11-09 1992-06-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調システムの自動アドレス制御装置
JPH04177045A (ja) * 1990-11-09 1992-06-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調システムの自動アドレス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95852A (ja) * 1989-12-25 1991-08-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制御装置
JPH03244954A (ja) * 1990-02-22 1991-10-31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アドレス設定装置
JPH04177044A (ja) * 1990-11-09 1992-06-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調システムの自動アドレス制御装置
JPH04177045A (ja) * 1990-11-09 1992-06-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調システムの自動アドレス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14A (zh) 1994-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3156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ing and binding a network address of a ballast
US20040217718A1 (en) Digital addressable electronic ballast and control unit
US20190384248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 fixtures
CN113280478B (zh) 空调系统的组网方法、空调系统、空调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84442C (zh) 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533C (zh) 空气调节器地址设定方法
US5805926A (en) System for controller maintains table showing actuators and sensors and accordingly assigning addresses and adds to table if actuators and sensors were added during same time
KR100345587B1 (ko) 다수의모듈을구비한제어시스템,제어수단,및모듈
CN111023262B (zh) 一种Modbus协议转换装置及多联机集控系统
CN1184441C (zh) 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708256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アドレス設定装置
CN1066534C (zh) 空气调节器地址设定方法
CN1784933A (zh) 数字可寻址电子镇流器和控制单元
CN1213570C (zh) 家庭网络系统的家电设备地址设定方法
JP2005188883A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機におけるアドレス設定方法
CN1392997A (zh) 确定一行对象中由脉冲转发器产生的所需对象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JP280157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20030031626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및 그 셋팅방법
JPH0623869Y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動作確認装置
KR970002001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어드레스설정방법
JP2654140B2 (ja) 遠隔監視制御システムの端末機能設定方式
IES61657B2 (en) A process control method
CN117671927A (zh) 一种基于动态设备地址的抄表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4301770A (zh) 一种采用串口方式下的模块自组网系统及方法
CN1661975A (zh) 家庭网络系统的时间设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