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27158A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27158A
CN106627158A CN201611110294.9A CN201611110294A CN106627158A CN 106627158 A CN106627158 A CN 106627158A CN 201611110294 A CN201611110294 A CN 201611110294A CN 106627158 A CN106627158 A CN 106627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wiring harness
high pressure
main part
voltage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102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群
赵玉风
倪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102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271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27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271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高压配电盒;高压线束连接装置,所述高压线束连接装置通过高压总正主线和高压总负主线与所述高压配电盒相连;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用电设备分别通过高压总正分支线和高压总负分支线与高压线束连接装置相连。根据本发明的车辆有效降低了高压线束的使用,高压线束的走向、结构以及布置都非常简单,高压线束的使用成本和整车的重量得到了降低,且便于高压线束的检查和维修。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高压电源主要由动力电池组提供,其通过高压配电盒内部的总正极/总负极接触器控制高压电源的输出,高压电源由高压配电盒分配后通过高压电缆传输给高压用电设备。当电动汽车装有多个大功率用电设备并且布置位置比较分散时,高压电缆的走向、结构以及布置方式比较困难,且高压线缆的用量较大,成本以及整车的重量都会增加,同时不便于高压电缆的维修和检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有效降低了高压线束的使用,高压线束的走向、结构以及布置都非常简单,高压线束的使用成本和整车的重量得到了降低,且便于高压线束的检查和维修。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高压配电盒;高压线束连接装置,所述高压线束连接装置通过高压总正主线和高压总负主线与所述高压配电盒相连;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用电设备分别通过高压总正分支线和高压总负分支线与高压线束连接装置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高压线束连接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用于将所述高压总正主线和所述高压总负主线分成多个所述高压总正分支线和多个所述高压总负分支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高压线束连接装置还包括:主连接器,所述主连接器连接在所述高压配电盒与所述主体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高压线束连接装置还包括:多个分连接器,每个所述分连接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用电设备和所述主体部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体部包括:防水外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分连接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断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多个所述第一通断阀相连以控制多个所述第一通断阀的通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连接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通断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通断阀相连以控制所述第二通断阀的通断。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高压线束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压线束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高压配电盒110,
高压线束连接装置120,主体部121,主连接器122,分连接器123,
用电设备130,
高压总正主线141,高压总负主线142,
高压总正分支线151,高压总负分支线1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的高压电源主要由动力电池组提供,其通过高压配电盒内部的总正极/总负极接触器控制高压电源的输出,高压电源由高压配电盒分配后通过高压电缆传输给高压用电设备。
目前高压线缆的布置如图1所示,当电动汽车装有多个大功率用电设备130’(例如,多个驱动电机等)并且布置位置比较分散时,由于高压配电盒110’与用电设备130’直接相连,因此高压电缆的走向、结构以及布置方式比较困难,且高压线缆的用量较大,成本以及整车的重量都会增加,同时不便于高压电缆的维修和检查,。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的高压线缆布置简洁,且用量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辆的重量和成本。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高压配电盒110、高压线束连接装置120和用电设备130。
其中,高压配电盒110与车辆上的动力电池组相连,动力电池组将电量传递给高压配电盒110。
如图2所示,高压线束连接装置120通过高压总正主线141和高压总负主线142与高压配电盒110相连,用电设备130为多个,且多个用电设备130分别通过高压总正分支线151和高压总负分支线152与高压线束连接装置120相连。
换言之,高压线束连接装置120与高压配电盒110之间只有两根高压线束(即,高压总正主线141和高压总负主线142),高压线束连接装置120靠近多个用电设备130,然后多个用电设备130与高压线束连接装置120通过较短的高压总正分支线151和高压总负分支线152相连。
由此,避免了用电设备130无论远近都需要与高压配电盒110相连的状况,有效降低了高压线束的使用,高压线束的走向、结构以及布置都非常简单,高压线束的使用成本和整车的重量得到了降低,且便于高压线束的检查和维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高压线束连接装置120包括主体部121,主体部121用于将高压总正主线141和高压总负主线142分隔成多个高压总正分支线151和多个高压总负分支线152。由此,可以方便多个用电设备130与主体部121相连,用电过程简洁、方便,提高了用电安全性。
进一步地,高压线束连接装置120还包括主连接器122,主连接器122连接在高压配电盒110与主体部121之间。换言之,高压总正主线141和高压总负主线142首先接入到主连接器122上,然后在通过线路连接至主体部121。
更进一步地,高压线束连接装置120还包括多个分连接器123,多个分连接器123分别与对应的用电设备130和主体部121相连。
由主体部121分为较小的高压线束首先与多个分连接器123相连,然后多个分连接器123通过高压总正分支线151和高压总负分支线152与用电设备130相连。
也就是说,高压电从高压配电盒110流出后,依次经过主连接器122、主体部121和分连接器123,最后到达用电设备13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21包括防水外壳,防水外壳可以有效保护其内部的铜排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了主体部121的工作稳定性。
另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高压线束连接装置120,因此高压配电盒110不再需要具有同样功能的连接器,因此高压配电盒110的体积减小,高压配电盒110占用的空间得到了降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分连接器123与主体部121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断阀(未示出),第一通断阀为多个且与多个用电设备一一对应,主连接器122与主体部121之前设置有第二通断阀(未示出)。
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多个第一通断阀和第二通断阀相连,进而可以通过控制多个第一通断阀和二通断阀的通断,保证配电的顺利进行,另外在需要对高压线束连接装置120进行检修时,可以关闭对应的第一通断阀或第二通断阀。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高压线束布置简洁、减少了高压线束的使用,进而降低了整车的成本和重量,同时便于对高压线束进行检查和维修。此外,高压配电盒110的体积得到了降低,节省了高压配电盒110的布置空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压配电盒;
高压线束连接装置,所述高压线束连接装置通过高压总正主线和高压总负主线与所述高压配电盒相连;
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用电设备分别通过高压总正分支线和高压总负分支线与高压线束连接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线束连接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用于将所述高压总正主线和所述高压总负主线分成多个所述高压总正分支线和多个所述高压总负分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线束连接装置还包括:主连接器,所述主连接器连接在所述高压配电盒与所述主体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线束连接装置还包括:多个分连接器,每个所述分连接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用电设备和所述主体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防水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连接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断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多个所述第一通断阀相连以控制多个所述第一通断阀的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通断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通断阀相连以控制所述第二通断阀的通断。
CN201611110294.9A 2016-12-06 2016-12-06 车辆 Pending CN1066271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0294.9A CN106627158A (zh) 2016-12-06 2016-12-06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0294.9A CN106627158A (zh) 2016-12-06 2016-12-06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27158A true CN106627158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20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10294.9A Pending CN106627158A (zh) 2016-12-06 2016-12-06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2715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2937A (ja) * 1996-03-18 1997-12-02 Yazaki Corp 車両用電源分配装置
EP1832474A2 (de) * 2006-03-08 2007-09-12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nisches Steuerungssystem, Kabelstrang und Stecker
CN204258206U (zh) * 2014-11-26 2015-04-0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用分线盒
CN104608709A (zh) * 2014-09-05 2015-05-13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控制箱线束转接板及高压控制箱
JP2016007994A (ja) * 2014-06-26 2016-01-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両用電源システム
CN105383419A (zh) * 2014-08-26 2016-03-0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车载电源控制系统、线束和车载电源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2937A (ja) * 1996-03-18 1997-12-02 Yazaki Corp 車両用電源分配装置
EP1832474A2 (de) * 2006-03-08 2007-09-12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nisches Steuerungssystem, Kabelstrang und Stecker
JP2016007994A (ja) * 2014-06-26 2016-01-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両用電源システム
CN105383419A (zh) * 2014-08-26 2016-03-0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车载电源控制系统、线束和车载电源控制装置
CN104608709A (zh) * 2014-09-05 2015-05-13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控制箱线束转接板及高压控制箱
CN204258206U (zh) * 2014-11-26 2015-04-0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用分线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23097U (zh) 纯电动汽车的高压动力控制系统的集成总成和动力系统
CN105383412B (zh) 车辆的电力分配系统
US8427816B2 (en) Low-voltage and high-voltage integrated junction box
US7109604B2 (en)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electrical energy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US8559149B2 (en) Modular primary distribution contact board
CN106585421B (zh)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
CN102398524B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电力管理装置
DE102016013490A1 (de) Bordlade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zum Laden einer Traktionsbatterie
CN102856797B (zh) 易检修紧凑型高压配电盒
EP3838649A1 (en) Distribution box and electrical vehicle
CN112351906A (zh) 电源系统
CN102229327A (zh) 汽车供电系统
CN111204241B (zh) 用于将充电外围控制器集成到未电流隔离的充电装置中的方法和系统
CN206633943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动车低压配电盒
CN204801535U (zh) 集成式动力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4002693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高压箱
CN105633486A (zh) 电池系统的高压盒、电池系统和车辆
CN109228868A (zh) 高压配电盒及电动汽车
CN102923070B (zh) 电动汽车用高压配电系统
CN106627158A (zh) 车辆
CN107492693A (zh) 动力电池包、车辆及充电方法
CN217294267U (zh) 车辆集成式电源控制系统及车辆电源集成装置
CN214874640U (zh) 一种汽车高压分线盒
CN205417197U (zh) 一种纯电动轿车用智能化高压配电装置
CN203660310U (zh) 车用底盘配电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