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3294A - 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13294A CN106613294A CN201710081259.7A CN201710081259A CN106613294A CN 106613294 A CN106613294 A CN 106613294A CN 201710081259 A CN201710081259 A CN 201710081259A CN 106613294 A CN106613294 A CN 1066132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year
- spring
- corn
- maiz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第一年玉米收获后地膜不回收,第二年继续使用,一次覆膜两次使用,同时还采取垄作和秸秆还田方式。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一次覆膜两次使用,既提高了地膜的利用率,又减少了地膜残留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与一膜一年一用模式相比减少了冬季农田裸地水分无用蒸发、提高了旱区农业的产投比,是一种旱作农业绿色环保的种植方法;(2)秸秆还田不仅减少了土壤无效蒸发引起的水分散失,对北方旱区农田水分保持和提高水分利用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有效的调节了土壤的水、肥、气、热内环境,同时还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使种地与养地有机结合,符合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属于作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作为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2年全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已经达到3500万hm2,单产约6t/hm2,总产达2.11亿吨。
地膜覆盖是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地膜技术使用以前,我国西北、东北旱作区,由于积温偏低和水资源匮乏等条件的制约,玉米无法大面积推广种植。地膜技术出现以来,不仅克服了以上难题,而且减少了玉米种植的田间作业程序,并使玉米保持一个较高的产量水平,提高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据估算,2012年全国有667万hm2-800万hm2玉米采取了地膜覆盖技术,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1/4以上。
但是,随着地膜的普及和应用,地膜残留问题日益凸显,调查显示,长期覆膜农田中地膜残留量为71.9kg/hm2-259.1kg/hm2,从区域上看,西北农田土壤中残膜量要远远高于华北和西南地区。
残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阻碍土壤毛管水和自然水的渗透,影响土壤吸湿性,降低土壤通透性,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土壤肥力等。
此外,土壤残膜还会导致作物出苗慢,出苗率下降,甚至降低农产品的品质。
由此可见,地膜残留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合理使用地膜和加强对地膜的回收多级利用是今后地膜在农业领域健康应用的重要内容。
然而,现有的公开技术主要是从农机方面考虑,针对地膜机械化回收对农机进行研究、设计和实用性探究,以及从地膜材料角度研制可降解地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从种植方法考虑,提供一种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该方法既能够提高地膜的利用率、减少地膜残留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又能够有效调节土壤的水、肥、气、热内环境,同时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种植春玉米之前,对田地进行翻耕和施肥;
Step2:翻耕后,对田地进行起垄,垄幅总宽90cm-110cm、大垄宽60cm-70cm、小垄宽30cm-40cm、垄间距15cm、垄高15cm,起垄的同时对田地进行覆盖地膜,采取双垄全膜覆盖模式;
Step3:覆盖地膜之后,在垄沟处播种,每穴2粒种子,当地平均年降水量小于350mm时,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5.25万株/hm2,当地平均年降水量大于等于350mm且小于450mm时,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6.0万株/hm2,当地平均年降水量大于等于450mm时,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6.75万株/hm2;
Step4:覆盖地膜7天后,在地膜上打渗水孔;
Step5:种子长成幼苗后,对幼苗进行田间管理;
Step6:对第一年的春玉米进行合理晚收,地膜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将春玉米砍倒的秸秆直接平铺在覆盖着地膜的田地上;
Step7:第二年春季,移走田地上未完全分解的春玉米的秸秆,在同一块田地上直接种植春玉米,种植密度与第一年相同,当地平均年降水量小于350mm时,将种子播种在垄沟内,播种位置为第一年的春玉米两个相邻播种处中间的位置,或者,移除第一年收获后残留的根茬,将种子播种在第一年的春玉米播种处;当地平均年降水量大于等于350mm时,将种子播种在垄上;
Step8:播种春玉米的同时进行施肥,第二年的播种位置在垄沟内时,施肥位置为第二年相邻播种处中间的位置,第二年的播种位置在垄上时,施肥位置为第一年的播种处,施肥后覆土;
Step9:追肥、除草、防虫;
Step10:对第二年春玉米进行晚收,收获后及时移除第一年覆盖的地膜。
前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1中,施玉米免追专用复合肥,用量为650kg/hm2-850kg/hm2。
前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2中,地膜使用的是宽1.2m-1.5m、厚0.008mm-0.010mm、断裂伸长率纵横≥100%的黑色或者白色的地膜。
前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2中,边覆膜边喷施乙草胺,用量为1080g/hm2-1350g/hm2。
前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3中,在播种之前,用浓度为0.04%芸苔素内酯水剂浸湿种子24h,晾干后再进行播种。
前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5中,田间管理具体如下:
幼苗长出四片叶子时,进行间苗或者补苗;
玉米大斑病和/或小斑病发病初期,施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00倍液;
玉米大喇叭口期,将1.5%-3%辛硫磷颗粒剂装在玉米大喇叭口位置,每颗玉米苗装1g-2g颗粒剂;
幼苗抽雄前,用0.04%芸苔素内酯水剂1.25ml-2.5ml兑水50kg,喷幼苗的全株。
前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6中,将春玉米的秸秆顺着垄沟方向直接平铺在田地上。
前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9中,追肥的具体操作为:
在春玉米具有6片-8片叶时,喷施浓度为0.2%的硫酸锌水溶液,每次每亩用量为40kg-60kg;
在苗期,追施磷肥P2O5,用量为90kg/hm2-108kg/hm2;
在苗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施纯氮,用量为180kg/hm2-240kg/hm2。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第一年玉米收获后,不将地膜回收,第二年继续使用,一次覆膜两次使用,既提高了地膜的利用率,又减少了地膜残留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与一膜一年一用模式相比减少了冬季农田裸地水分无用蒸发、提高了旱区农业的产投比,是一种旱作农业绿色环保的种植方法;
(2)采取垄作和秸秆还田方式,不仅减少了土壤无效蒸发引起的水分散失,对北方旱区农田水分保持和提高水分利用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有效的调节了土壤的水、肥、气、热内环境,同时还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使种地与养地有机结合,符合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年平均降水量<350mm时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规划图;
图2是年平均降水量≥350mm时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规划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1
试验地点:甘肃陇东地区。
试验面积:20亩。
推广面积:2000亩。
当地年平均降水量:400mm-550mm。
种植规划模式:如图2所示。
第一年:
(1)整地
4月中下旬,种植春玉米之前,利用翻耕施肥一体化机械对田地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0cm-25cm。土地要整细耙平,配合耙耱等保墒措施。
(2)施肥
翻耕的同时,利用翻耕施肥一体化机械对田地进行施肥,施玉米免追专用复合肥,用量为650kg/hm2。
(3)起垄
翻耕后,使用开沟起垄覆膜一体化机械对田地进行起垄,垄幅总宽90cm、大垄宽60cm、小垄宽30cm、垄间距15cm、垄高15cm。
(4)覆膜
起垄的同时,利用开沟起垄覆膜一体化机械对田地进行覆盖地膜,采取双垄全膜覆盖模式,地膜与垄面紧贴,压实,并且边覆膜边喷施乙草胺,用量为1080g/hm2。
地膜使用的是宽1.2m、厚0.008mm、断裂伸长率纵横≥100%的黑色地膜。
(5)播种
覆盖地膜之后,在适宜春玉米播种的时期及时播种,播种的位置在垄沟处,每穴2粒种子,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6.75万株/hm2。
种子选择株型紧凑、耐干旱、抗倒伏、不易早衰的品种,例如:郑单958、先正达408、沈单16。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选择的品种是郑单958。
在播种之前,用浓度为0.04%芸苔素内酯水剂40000倍液浸湿种子24h,捞出晾干后再进行播种。
(6)打孔
覆盖地膜7天后,用铁钉在地膜上打渗水孔。
(7)田间管理
种子长成幼苗后,对幼苗进行田间管理,与普通玉米地膜覆盖种植一致,具体如下:
幼苗长出四片叶子时,进行间苗或者补苗,确保种植密度适宜;
玉米大斑病和/或小斑病发病初期,施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用于防治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玉米大喇叭口期,将3%辛硫磷颗粒剂装在玉米大喇叭口位置,每颗玉米苗装1g-2g颗粒剂,用于防治玉米螟和粘虫;
幼苗抽雄前,用0.04%芸苔素内酯水剂1.25ml兑水50kg,喷幼苗的全株。
(8)收获
对第一年的春玉米进行合理的晚收,田地里的地膜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将春玉米砍倒的秸秆顺着垄沟方向直接平铺在覆盖着地膜的田地上。
第二年:
(1)播种
种植春玉米前,移走田地上未完全分解的春玉米的秸秆(放在垄沟内),在同一块田地上直接种植春玉米,种植密度与第一年相同,将种子播种在垄上,用玉米点播器进行点播,每穴2粒玉米种子。
(2)施肥
播种春玉米的同时进行施肥,施肥位置为第一年玉米残留的根茬处,用点播施肥器施肥,施肥深度为10cm-15cm,施肥后覆土。
(3)追肥
第二年春玉米的田间管理注重追肥,具体如下:
在春玉米具有6片-8片叶时,喷施浓度为0.2%的硫酸锌水溶液,每次每亩用量为40kg,以防止春玉米缺锌;
在苗期,追施磷肥(P2O5),用量为90kg/hm2;
在苗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三次等量追施纯氮,总用量为180kg/hm2(纯氮);
(4)除草、防虫
第二年春玉米病虫害防治与第一年相同,但要做好沟内杂草防治工作,春玉米出苗前,施用除草剂;春玉米出苗后,人工除草。
(5)收获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第二年春玉米尽可能进行晚收,收获后及时移除第一年覆盖的地膜,避免造成土壤污染。
经计算,本发明的方法使第二年春玉米播种时土壤含水量提高2%,产量达6.9t/hm2,并且人工投入减少1500元/hm2以上。
实施例2
试验地点:甘肃会宁县。
试验面积:20亩。
推广面积:2000亩。
当地年平均降水量:300mm。
种植规划模式:如图1所示。
第一年:
(1)整地
4月中下旬,种植春玉米之前,利用翻耕施肥一体化机械对田地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0cm-25cm。土地要整细耙平,配合耙耱等保墒措施。
(2)施肥
翻耕的同时,利用翻耕施肥一体化机械对田地进行施肥,施玉米免追专用复合肥,用量为850kg/hm2。
(3)起垄
翻耕后,使用开沟起垄覆膜一体化机械对田地进行起垄,垄幅总宽110cm、大垄宽70cm、小垄宽40cm、垄间距15cm、垄高15cm。
(4)覆膜
起垄的同时,利用开沟起垄覆膜一体化机械对田地进行覆盖地膜,采取双垄全膜覆盖模式,地膜与垄面紧贴,压实,并且边覆膜边喷施乙草胺,用量为1350g/hm2。
地膜使用的是宽1.5m、厚0.010mm、断裂伸长率纵横≥100%的白色地膜。
(5)播种
覆盖地膜之后,在适宜春玉米播种的时期及时播种,播种的位置在垄沟处,每穴2粒种子,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5.25万株/hm2。
种子选择株型紧凑、耐干旱、抗倒伏、不易早衰的品种,例如:郑单958、先正达408、沈单16。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选择的品种是郑单958。
在播种之前,用浓度为0.04%芸苔素内酯水剂40000倍液浸湿种子24h,捞出晾干后再进行播种。
(6)打孔
覆盖地膜7天后,用铁钉在地膜上打渗水孔。
(7)田间管理
种子长成幼苗后,对幼苗进行田间管理,与普通玉米地膜覆盖种植一致,具体如下:
幼苗长出四片叶子时,进行间苗或者补苗,确保种植密度适宜;
玉米授粉后,喷雾代森铵,用量675kg/hm2,用于防治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玉米大喇叭口期,将1.5%辛硫磷颗粒剂装在玉米大喇叭口位置,每颗玉米苗装1g-2g,用于防治玉米螟和粘虫;
幼苗抽雄前,用0.04%芸苔素内酯水剂2.5ml兑水50kg,喷幼苗的全株。
(8)收获
对第一年的春玉米进行合理的晚收,地膜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将春玉米砍倒的秸秆顺着垄沟方向直接平铺在覆盖着地膜的田地上。
第二年:
(1)播种
种植春玉米前,移走田地上未完全分解的春玉米的秸秆(放在垄上),在同一块田地上直接种植春玉米,种植密度与第一年相同,用玉米点播器进行点播播种,将种子播种在垄沟内,播种位置为第一年的春玉米两个相邻播种处中间的位置,每穴2粒种子。
(2)施肥
播种春玉米的同时进行施肥,施肥深度为10cm-15cm,施肥后覆土。
第二年的播种位置在垄沟内时,施肥位置为第二年相邻播种处中间的位置,用点播施肥器施肥;
第二年的播种位置在垄上时,施肥位置为第一年的播种处,用点播施肥器施肥。
(3)追肥
第二年春玉米的田间管理注重追肥,具体如下:
在春玉米具有6片-8片叶时,喷施浓度为0.2%的硫酸锌水溶液,每亩每次用量为60kg,以防止春玉米缺锌;
在苗期,追施磷肥(P2O5),用量为108kg/hm2;
在苗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三次等量追施纯氮,总用量为240kg/hm2(纯氮)。
(4)除草、防虫
第二年春玉米病虫害防治与第一年相同,但要做好沟内杂草防治工作,春玉米出苗前,施用除草剂;春玉米出苗后,人工除草。
(5)收获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第二年春玉米尽可能进行晚收,收获后及时移除第一年覆盖的地膜,避免造成土壤污染。
经计算,本发明的方法使第二年春玉米播种时土壤含水量提高3%,产量达8.3t/hm2,并且人工投入减少1000元/hm2以上。
实施例3
试验地点:甘肃永昌县。
试验面积:20亩。
推广面积:2000亩。
当地年平均降水量:260mm。
种植规划模式:如图1所示。
第一年:
(1)整地
4月中下旬,种植春玉米之前,利用翻耕施肥一体化机械对田地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0cm-25cm。土地要整细耙平,配合耙耱等保墒措施。
(2)施肥
翻耕的同时,利用翻耕施肥一体化机械对田地进行施肥,施玉米免追专用复合肥,用量为600kg/hm2。
(3)起垄
翻耕后,使用开沟起垄覆膜一体化机械对田地进行起垄,垄幅总宽100cm、大垄宽65cm、小垄宽35cm、垄间距15cm、垄高15cm。
(4)覆膜
起垄的同时,利用开沟起垄覆膜一体化机械对田地进行覆盖地膜,采取双垄全膜覆盖模式,地膜与垄面紧贴,压实。
地膜使用的是宽1.3m、厚0.009mm、断裂伸长率纵横≥100%的黑色地膜。
(5)播种
覆盖地膜之后,在适宜春玉米播种的时期及时播种,播种的位置在垄沟处,每穴2粒种子,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5.25万株/hm2。
种子选择株型紧凑、耐干旱、抗倒伏、不易早衰的品种,例如:郑单958、先正达408、沈单16。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选择的品种是先正达408。
在播种之前,用浓度为0.04%芸苔素内酯水剂40000倍液浸湿种子24h,捞出晾干后再进行播种。
(6)打孔
覆盖地膜7天后,用铁钉在地膜上打渗水孔。
(7)田间管理
种子长成幼苗后,对幼苗进行田间管理,与普通玉米地膜覆盖种植一致,具体如下:
幼苗长出四片叶子时,进行间苗或者补苗,确保种植密度适宜;
玉米授粉后,喷雾代森铵,用量675kg/hm2,用于防治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玉米大喇叭口期,将1.5%辛硫磷颗粒剂装在玉米大喇叭口位置,每颗玉米苗装1g-2g,用于防治玉米螟和粘虫;
幼苗抽雄前,用0.04%芸苔素内酯水剂2.0ml兑水50kg,喷幼苗的全株。
(8)收获
对第一年的春玉米进行合理的晚收,地膜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将春玉米砍倒的秸秆顺着垄沟方向直接平铺在覆盖着地膜的田地上。
第二年:
(1)播种
种植春玉米前,移走田地上未完全分解的春玉米的秸秆(放在垄上),在同一块田地上直接种植春玉米,种植密度与第一年相同,移除第一年收获后残留的根茬,将种子播种在第一年的春玉米播种处,用玉米点播器播种,每穴2粒种子。
(2)施肥
播种春玉米的同时进行施肥,施肥位置为第二年相邻播种处中间的位置,用点播施肥器施肥,施肥深度为10cm-15cm,施肥后覆土。
(3)追肥
第二年春玉米的田间管理注重追肥,具体如下:
在春玉米具有6片-8片叶时,喷施浓度为0.2%的硫酸锌水溶液,每亩每次用量为70kg,以防止春玉米缺锌;
在苗期,追施磷肥(P2O5),用量为80kg/hm2;
在苗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三次等量追施纯氮,总用量为180kg/hm2(纯氮)。
(4)除草、防虫
第二年春玉米病虫害防治与第一年相同,但要做好沟内杂草防治工作,春玉米出苗前,施用除草剂;春玉米出苗后,人工除草。
(5)收获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第二年春玉米尽可能进行晚收,收获后及时移除第一年覆盖的地膜,避免造成土壤污染。
经计算,本发明的方法使第二年春玉米播种时土壤含水量提高2.5%,产量达8.1t/hm2。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方法不仅使农业产投比提高,而且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在年降雨量250mm-500mm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区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种植春玉米之前,对田地进行翻耕和施肥;
Step2:翻耕后,对田地进行起垄,垄幅总宽90cm-110cm、大垄宽60cm-70cm、小垄宽30cm-40cm、垄间距15cm、垄高15cm,起垄的同时对田地进行覆盖地膜,采取双垄全膜覆盖模式;
Step3:覆盖地膜之后,在垄沟处播种,每穴2粒种子,当地平均年降水量小于350mm时,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5.25万株/hm2,当地平均年降水量大于等于350mm且小于450mm时,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6.0万株/hm2,当地平均年降水量大于等于450mm时,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6.75万株/hm2;
Step4:覆盖地膜7天后,在地膜上打渗水孔;
Step5:种子长成幼苗后,对幼苗进行田间管理;
Step6:对第一年的春玉米进行合理晚收,地膜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将春玉米砍倒的秸秆直接平铺在覆盖着地膜的田地上;
Step7:第二年春季,移走田地上未完全分解的春玉米的秸秆,在同一块田地上直接种植春玉米,种植密度与第一年相同,当地平均年降水量小于350mm时,将种子播种在垄沟内,播种位置为第一年的春玉米两个相邻播种处中间的位置,或者,移除第一年收获后残留的根茬,将种子播种在第一年的春玉米播种处;当地平均年降水量大于等于350mm时,将种子播种在垄上;
Step8:播种春玉米的同时进行施肥,第二年的播种位置在垄沟内时,施肥位置为第二年相邻播种处中间的位置,第二年的播种位置在垄上时,施肥位置为第一年的播种处,施肥后覆土;
Step9:追肥、除草、防虫;
Step10:对第二年春玉米进行晚收,收获后及时移除第一年覆盖的地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1中,施玉米免追专用复合肥,用量为650kg/hm2-850kg/h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2中,地膜使用的是宽1.2m-1.5m、厚0.008mm-0.010mm、断裂伸长率纵横≥100%的黑色或者白色的地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2中,边覆膜边喷施乙草胺,用量为1080g/hm2-1350g/h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3中,在播种之前,用浓度为0.04%芸苔素内酯水剂浸湿种子24h,晾干后再进行播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5中,田间管理具体如下:
幼苗长出四片叶子时,进行间苗或者补苗;
玉米大斑病和/或小斑病发病初期,施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00倍液;
玉米大喇叭口期,将1.5%-3%辛硫磷颗粒剂装在玉米大喇叭口位置,每颗玉米苗装1g-2g颗粒剂;
幼苗抽雄前,用0.04%芸苔素内酯水剂1.25ml-2.5ml兑水50kg,喷幼苗的全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6中,将春玉米的秸秆顺着垄沟方向直接平铺在田地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9中,追肥的具体操作为:
在春玉米具有6片-8片叶时,喷施浓度为0.2%的硫酸锌水溶液,每次每亩用量为40kg-60kg;
在苗期,追施磷肥P2O5,用量为90kg/hm2-108kg/hm2;
在苗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施纯氮,用量为180kg/hm2-240kg/hm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81259.7A CN106613294A (zh) | 2017-02-15 | 2017-02-15 | 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81259.7A CN106613294A (zh) | 2017-02-15 | 2017-02-15 | 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13294A true CN106613294A (zh) | 2017-05-10 |
Family
ID=58846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81259.7A Pending CN106613294A (zh) | 2017-02-15 | 2017-02-15 | 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613294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50262A (zh) * | 2018-03-30 | 2018-08-28 | 贾娟娟 | 一种一膜两年用免耕两年三茬种植方法 |
CN110122219A (zh) * | 2019-06-05 | 2019-08-16 | 甘肃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土壤耕层构建的全膜双垄沟一膜两年用玉米种植方法 |
CN112703978A (zh) * | 2020-12-31 | 2021-04-27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一种干旱半干旱区紫苏残膜膜侧穴播高产栽培方法 |
CN114698498A (zh) * | 2022-03-31 | 2022-07-05 | 山西农业大学 | 一种玉米地膜覆盖区域适宜性区划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2162A (zh) * | 2010-05-07 | 2010-09-08 |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全膜双垄沟播种方法 |
CN101822186A (zh) * | 2010-05-07 | 2010-09-08 |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双垄沟地膜一年两用的方法 |
CN105103915A (zh) * | 2015-09-15 | 2015-12-02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 一种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栽培方法 |
CN105284394A (zh) * | 2015-11-24 | 2016-02-03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半干旱地区防治玉米茎腐病高产种植方法 |
CN106358748A (zh) * | 2016-10-24 | 2017-02-01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 |
-
2017
- 2017-02-15 CN CN201710081259.7A patent/CN10661329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2162A (zh) * | 2010-05-07 | 2010-09-08 |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全膜双垄沟播种方法 |
CN101822186A (zh) * | 2010-05-07 | 2010-09-08 |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双垄沟地膜一年两用的方法 |
CN105103915A (zh) * | 2015-09-15 | 2015-12-02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 一种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栽培方法 |
CN105284394A (zh) * | 2015-11-24 | 2016-02-03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半干旱地区防治玉米茎腐病高产种植方法 |
CN106358748A (zh) * | 2016-10-24 | 2017-02-01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植保员手册》编绘组: "《植保员手册》", 31 May 2014,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周志勇: "山旱地全膜春玉米冬小麦一膜两用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 |
夏声广等: "《鲜食玉米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生态图谱》", 31 August 2015, 广东科技出版社 *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玉米栽培学》", 30 September 2004,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赵泽普: "张掖市甘州区制种玉米全膜双垄沟灌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与信息》 * |
高广金: "《玉米栽培实用新技术》", 30 June 2010,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50262A (zh) * | 2018-03-30 | 2018-08-28 | 贾娟娟 | 一种一膜两年用免耕两年三茬种植方法 |
CN110122219A (zh) * | 2019-06-05 | 2019-08-16 | 甘肃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土壤耕层构建的全膜双垄沟一膜两年用玉米种植方法 |
CN112703978A (zh) * | 2020-12-31 | 2021-04-27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一种干旱半干旱区紫苏残膜膜侧穴播高产栽培方法 |
CN114698498A (zh) * | 2022-03-31 | 2022-07-05 | 山西农业大学 | 一种玉米地膜覆盖区域适宜性区划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75494B (zh) | 双季超级稻标准化栽培方法 | |
CN103503659B (zh) | 玉米高产种植方法 | |
CN104145618B (zh) | 采用稻田紫云英与秸秆还田节肥提高双季稻产量的方法 | |
CN106982640B (zh) | 一种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秸秆粉碎还田下玉米机直播方法 | |
CN102498835B (zh) | 一种大蒜的保护性栽培方法 | |
CN102273368B (zh) | 油菜花荚期还田做绿肥提高水稻产量的种植方法 | |
CN103299817B (zh) | 一种鱼腥草的保护性栽培方法 | |
CN103314764B (zh) | 一种农作物沟膜垄秸复合式覆盖栽培方法 | |
CN106358748A (zh) |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 | |
CN104350991A (zh) | 一种稻茬小麦半免耕机开沟撒播栽培方法 | |
CN103583198B (zh) | 全膜双垄沟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方法 | |
CN104718962B (zh) | 黄淮海麦区小麦“两深一浅”简化高效栽培方法 | |
CN104472292A (zh) | 一种超级杂交稻的栽培方法 | |
CN102986398A (zh) | 一种全膜覆盖玉米的种植方法 | |
CN106613294A (zh) | 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 | |
CN104255104B (zh) | 草原粉垄聚水丰草耕作方法 | |
CN103385145A (zh) | 一种陆稻的保护性栽培方法 | |
CN105075607A (zh) | 一种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 | |
CN109618848A (zh) | 一种水稻旱播湿管方法 | |
CN109005818A (zh) | 秸秆覆盖新式耕整地、免耕补水播种保苗综合栽培方法 | |
CN109122129A (zh) | 一种冬小麦凸凹种植方法 | |
CN113197023A (zh) | 一种向日葵沟膜垄植种植方法 | |
CN106856942A (zh) | 一种砂姜黑土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一播全苗方法 | |
CN103875409B (zh) | 一种对新整理耕地进行稻草易地还田的马铃薯培肥方法 | |
CN107047026A (zh) | 一种金铁锁的铺膜密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