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8748A -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58748A CN106358748A CN201610937651.2A CN201610937651A CN106358748A CN 106358748 A CN106358748 A CN 106358748A CN 201610937651 A CN201610937651 A CN 201610937651A CN 106358748 A CN106358748 A CN 1063587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aw
- crop
- sowing
- dry land
- overlay fil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tep1、春玉米播种前一年的前茬作物收获后,将前茬作物秸秆粉碎埋到土层中,或者将前茬作物秸秆直接平放在垄沟里降解;Step2、向前述旱地施入复合肥和缓释尿素,或者施入腐熟有机肥;Step3、对埋藏粉碎的作物秸秆的旱地进行平垄覆膜,或者对直接平放作物秸秆的旱地进行起垄覆膜;Step4、秸秆还田后一年的4月中下旬,播种春玉米的种子,播种后,采用常规方法对作物进行田间管理。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作物产量,还可以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降水的利用率,为生态循环农业提供了新途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属于作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保水、防病、抗虫、防盐碱、抑制杂草、提高产量等作用,在农业领域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覆盖作物涵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林树、花草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北方旱区春玉米种植中,地膜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而且避免了因雨水直接冲淋土壤表面造成的土壤侵蚀,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然而,地膜覆盖在促进作物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生物量,增加了作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量。但是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养分,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由此可见,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地膜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优势,避免不利影响,以及如何实现旱作农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相关科研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所以,在总结相同领域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原有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作物产量,还可以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降水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春玉米播种前一年的前茬作物收获后,将前茬作物秸秆粉碎埋到土层中,或者将前茬作物秸秆直接平放在垄沟里降解;
Step2:向前述旱地施入复合肥和缓释尿素,或者施入腐熟有机肥;
Step3:对埋藏粉碎的作物秸秆的旱地进行平垄覆膜,或者对直接平放作物秸秆的旱地进行起垄覆膜;
Step4:秸秆还田后一年的4月中下旬,播种春玉米的种子,播种后,采用常规方法对作物进行田间管理。
前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1中,秸秆的还田量为4500-7500kg/hm2。
前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粉碎的作物秸秆,其获得方法为:当秸秆的含水量低于10%时,利用机械将秸秆粉碎成5-8cm小段,然后在秸秆上喷施腐解菌剂,喷施腐解菌剂10-15天后,再在秸秆上施撒肥料,最后再将秸秆埋到土层之中。
前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粉碎的作物秸秆的埋藏的深度≤25cm。
前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腐解菌剂为金秸秆腐熟EM菌剂2500-4000倍液。
前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2中,前述复合肥的施入量为350-550kg/hm2,前述缓释尿素的施入量为450-600kg/hm2。
前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3中,覆膜的时间为春玉米播种前一年的9月初至10月中下旬。
前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平垄覆膜时,地膜的宽度为80-110cm,相邻两条地膜边沿相距30cm;起垄覆膜时,垄底宽30-50cm,垄高15-30cm,膜沟宽20cm。
前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4中,春玉米的种植密度为4500-5500株/亩,播种量为18-24kg/hm2,每穴2粒种子,播种深度为4-5cm,播种后按压播种穴,浅覆土,重镇压。
前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平垄覆膜时,在地膜上播种两行玉米,行距为30-40cm,株距为20-30cm;起垄覆膜时,每垄播种一行玉米,每行玉米的株距为20-30cm。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通过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良了土壤结构,能够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并且还减少了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2)通过秋覆膜,减少了冬季和春季农田水分的无效损失,进而为玉米春播及后期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环境;
(3)将秸秆还田与地膜秋季覆盖相结合,不仅发挥了地膜的积极作用,而且规避了单纯使用地膜造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的问题;
(4)通过垄沟种植,提高了降水的集雨效率,增加了接收太阳辐射的地表面积,有利于土壤温度的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前茬秸秆粉碎还田并秋季平垄覆膜后种植春玉米的示意图;
图2是前茬秸秆覆盖还田并秋季起垄覆膜后种植春玉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1:平垄覆膜种植春玉米
实施地点:辽宁省阜蒙县(该县最高海拔831.4m,最低海拔45.8m,年均温度7.2℃,无霜期15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左右,5-9月份降水量425mm,占全年的85%)。
玉米品种:适宜当地资源的“辽单1211”和适应性广的“郑单958”。
Step1、秸秆还田
春玉米播种前一年的前茬作物收获后,将前茬作物秸秆粉碎埋到土层中,具体如下:
当秸秆的含水量低于10%时,利用机械将秸秆粉碎成5-8cm小段,然后在秸秆上喷施腐解菌剂(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金秸秆腐熟EM菌剂2500倍液,可适当提高至4000倍液),喷施腐解菌剂10天(可适当延长至15天)后,再在秸秆上施撒肥料,最后再将秸秆均匀埋到土层之中,埋藏的深度≤25cm。
通过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良土壤结构,能够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并且还可以减少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秸秆的还田量为4500kg/hm2,在此还田量下可以实现产消一体化,并节约劳动力。
秸秆粉碎后再使用腐解菌,不仅有利于秸秆深埋、加快秸秆分解,而且还能杀死秸秆上寄生的病原菌。
Step2、旱地施肥
秸秆处理后,依据平衡施肥的原则,向埋有粉碎的秸秆的旱地施入复合肥和缓释尿素,其中,复合肥的施入量为350kg/hm2,缓释尿素的施入量为450kg/hm2。深松以25-35cm为宜,达到将秸秆深埋到土层的目的,耕后精细整地镇压。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施入腐熟有机肥亦是不错的选择。
一般施入足量专用底肥后,不再需要后期追肥。
Step3、平垄覆膜
春玉米播种前一年的9月初至10月中下旬,对埋藏粉碎的作物秸秆的旱地进行平垄覆膜,参照图1,具体如下:
在土地翻耕后,顺着田地走势进行平垄覆膜,地膜的宽度为80-110cm,相邻两条地膜边沿相距30cm。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所使用的地膜是厚度不低于0.008mm(一般为0.008-0.010mm)且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黑色地膜。
覆盖地膜后、播种前,注意防止牲畜践踏。
与传统播种期进行地膜覆盖相比,秋覆膜可以实现农田水分的跨季节调控与高效利用,有利于减少冬季和春季农田水分的无效损失,提高降雨的利用率,进而为玉米春播及后期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环境,提高作物出苗率,最终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生产与生态保护平衡发展。
将秸秆还田与地膜秋季覆盖相结合,不仅发挥了地膜的积极作用,而且通过秸秆还田减少了农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储量,规避了单纯使用地膜造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的问题。
此外,将秸秆还田与地膜秋季覆盖相结合,对于北方旱作农业区而言,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减轻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减少了冬季裸露的土壤面积,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Step4、播种种子
秸秆还田后一年的4月中下旬(4月20日),播种春玉米的种子,春玉米的种植密度为5000株/亩,播种量为20kg/hm2,用玉米点播器将种子穴播在垄上,每穴2粒种子,播种深度为4-5cm,播种后按压播种穴,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浅覆土,重镇压,防止播种孔大量蒸发水分和土壤板结降低出苗率。针对平垄覆膜这种情况,参照图1:
在地膜上播种两行玉米,行距为30-40cm,株距为20-30cm。
通过垄沟种植,可以提高降水的集雨效率,增加接收太阳辐射的地表面积,有利于土壤温度的升高。
播种后,采用常规方法对作物进行田间管理,播种后及出苗前,可对旱地喷雾用量为1620-1890g/hm2的乙草胺乳油,用于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在播种8-10天后,每隔4天对缺苗处补种或者移栽玉米幼苗,并在补种或移栽处补充水份;春玉米的种子出苗后幼苗长到3-5片叶子时,在长出两棵苗的空穴里除去病、弱的幼苗,保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壮苗;为了防止玉米早衰,对生长过程中的苗株追肥或者喷施叶面肥;在玉米生长中后期,进行病虫害玉米螟、大斑病、小斑病等的防治工作。
试验结果:春玉米产量提高30%左右,水分利用率提高50%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实施例2:起垄覆膜种植春玉米
实施地点:辽宁省阜蒙县(该县最高海拔831.4m,最低海拔45.8m,年均温度7.2℃,无霜期15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左右,5-9月份降水量425mm,占全年的85%)。
玉米品种:适宜当地资源的“辽单1211”和适应性广的“郑单958”。
Step1、秸秆还田
春玉米播种前一年的前茬作物收获后,将前茬作物秸秆直接平放在垄沟里降解,秸秆的还田量为7500kg/hm2。
Step2、旱地施肥
向直接平放秸秆的旱地施入复合肥和缓释尿素,其中,复合肥的施入量为550kg/hm2,缓释尿素的施入量为600kg/hm2。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施入腐熟有机肥亦是不错的选择。
Step3、平垄覆膜
春玉米播种前一年的9月初至10月中下旬,对直接平放秸秆的旱地进行起垄覆膜,此种方法简便、易行,参照图2,具体如下:
用开沟器起垄机起垄,垄底宽30-50cm,垄高15-30cm,膜沟宽20cm,起垄后覆盖地膜。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所使用的地膜是厚度不低于0.008mm且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黑色地膜。
覆盖地膜后在播种前注意防止牲畜践踏。
Step4、播种种子
秸秆还田后一年的4月中下旬,播种春玉米的种子,春玉米的种植密度为5500株/亩,播种量为18kg/hm2,每穴2粒种子,播种深度为4-5cm,播种后按压播种穴,浅覆土,重镇压,针对起垄覆膜这种情况,参照图2:
每垄播种一行玉米,每行玉米的株距为20-30cm。
播种后,采用常规方法对作物进行田间管理,播种后及出苗前,可对旱地喷雾用量为1620-1890g/hm2的乙草胺乳油,用于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在播种8-10天后,每隔4天对缺苗处补种或者移栽玉米幼苗,并在补种或移栽处补充水份;春玉米的种子出苗后幼苗长到3-5片叶子时,在长出两棵苗的空穴里除去病、弱的幼苗,保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壮苗;为了防止玉米早衰,对生长过程中的苗株追肥或者喷施叶面肥;在玉米生长中后期,进行病虫害玉米螟、大斑病、小斑病等的防治工作。
试验结果:春玉米产量提高30%左右,水分利用率提高50%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此外,我们还在东北的东部(春玉米的种子选用的品种为“吉单631”、“辽单568”、“先玉335”和“吉单271”)和北部(春玉米的种子选用的品种为“吉单517”、“龙单51”、“东农253”和“先正达408”)做了相关的试验,试验结果基本上都是:春玉米产量提高30%左右,水分利用率提高50%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作物产量,还可以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降水的利用率,为生态循环农业提供了新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春玉米播种前一年的前茬作物收获后,将前茬作物秸秆粉碎埋到土层中,或者将前茬作物秸秆直接平放在垄沟里降解;
Step2:向前述旱地施入复合肥和缓释尿素,或者施入腐熟有机肥;
Step3:对埋藏粉碎的作物秸秆的旱地进行平垄覆膜,或者对直接平放作物秸秆的旱地进行起垄覆膜;
Step4:秸秆还田后一年的4月中下旬,播种春玉米的种子,播种后采用常规方法对作物进行田间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1中,秸秆的还田量为4500-7500kg/h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粉碎的作物秸秆,其获得方法为:当秸秆的含水量低于10%时,利用机械将秸秆粉碎成5-8cm小段,然后在秸秆上喷施腐解菌剂,喷施腐解菌剂10-15天后,再在秸秆上施撒肥料,最后再将秸秆埋到土层之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的作物秸秆的埋藏的深度≤25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解菌剂为金秸秆腐熟EM菌剂2500-4000倍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2中,所述复合肥的施入量为350-550kg/hm2,所述缓释尿素的施入量为450-600kg/h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3中,覆膜的时间为春玉米播种前一年的9月初至10月中下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平垄覆膜时,地膜的宽度为80-110cm,相邻两条地膜边沿相距30cm;起垄覆膜时,垄底宽30-50cm,垄高15-30cm,膜沟宽2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4中,春玉米的种植密度为4500-5500株/亩,播种量为18-24kg/hm2,每穴2粒种子,播种深度为4-5cm,播种后按压播种穴,浅覆土,重镇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平垄覆膜时,在地膜上播种两行玉米,行距为30-40cm,株距为20-30cm;起垄覆膜时,每垄播种一行玉米,每行玉米的株距为20-3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37651.2A CN106358748A (zh) | 2016-10-24 | 2016-10-24 |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37651.2A CN106358748A (zh) | 2016-10-24 | 2016-10-24 |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58748A true CN106358748A (zh) | 2017-02-01 |
Family
ID=57896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37651.2A Pending CN106358748A (zh) | 2016-10-24 | 2016-10-24 |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58748A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13294A (zh) * | 2017-02-15 | 2017-05-10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 |
CN107548913A (zh) * | 2017-09-29 | 2018-01-09 | 翟笃震 | 一种春玉米与夏熟大豆套种的方法 |
CN108738458A (zh) * | 2018-06-28 | 2018-11-06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一种秸秆双层控盐与表层冰菜脱盐的盐碱地复合改良方法 |
CN108934842A (zh) * | 2018-07-09 | 2018-12-07 | 沈阳农业大学 | 玉米耕免交错秸秆带状还田栽培方法 |
CN109717028A (zh) * | 2019-03-02 | 2019-05-07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玉米大豆秸秆全量还田的间轮作种植方法 |
CN109717016A (zh) * | 2019-01-09 | 2019-05-07 | 贵州师范大学 | 一种用于喀斯特高寒山区作物的水肥耦合高产栽培方法 |
CN109757147A (zh) * | 2019-03-14 | 2019-05-17 | 扬州大学 | 一种缓解土壤盐渍化的秸秆利用方法 |
CN110150061A (zh) * | 2019-06-13 | 2019-08-23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 一种干旱灌区玉米秸秆带状覆膜还田的方法 |
CN110663485A (zh) * | 2019-10-31 | 2020-01-10 |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一种旱地秸秆粉碎全覆盖垄作穴播马铃薯绿色栽培方法 |
CN110946047A (zh) * | 2019-12-23 | 2020-04-03 |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一种旱地秸秆覆盖垄侧(宽幅)沟播作物栽培方法 |
CN112889604A (zh) * | 2021-01-18 | 2021-06-04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 一种旱地玉米休闲期整秸秆覆盖保墒种植方法 |
CN112889603A (zh) * | 2021-01-13 | 2021-06-04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一种玉米条还条种密植栽培方法 |
CN113099966A (zh) * | 2021-04-09 | 2021-07-13 | 新疆农业大学 | 一种作物秸秆间接还田链接种植特色植物的方法 |
CN113228868A (zh) * | 2021-05-12 | 2021-08-10 | 北京市昌平区植保植检站 | 一种残体废弃物处理和重茬土壤绿色生态修复集成技术 |
CN115413539A (zh) * | 2022-09-26 | 2022-12-02 | 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 秸秆反应堆结合施肥缓解大棚哈密瓜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3198A (zh) * | 2013-10-19 | 2014-02-19 | 甘肃农业大学 | 全膜双垄沟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方法 |
CN104620800A (zh) * | 2013-11-15 | 2015-05-20 | 哈尔滨派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玉米种植技术方法 |
CN105052459A (zh) * | 2015-07-29 | 2015-11-18 | 李新华 | 一种玉米种植方法 |
CN105230324A (zh) * | 2015-11-11 | 2016-01-13 | 奉节县农技站 | 一种玉米栽培方法 |
-
2016
- 2016-10-24 CN CN201610937651.2A patent/CN10635874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3198A (zh) * | 2013-10-19 | 2014-02-19 | 甘肃农业大学 | 全膜双垄沟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方法 |
CN104620800A (zh) * | 2013-11-15 | 2015-05-20 | 哈尔滨派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玉米种植技术方法 |
CN105052459A (zh) * | 2015-07-29 | 2015-11-18 | 李新华 | 一种玉米种植方法 |
CN105230324A (zh) * | 2015-11-11 | 2016-01-13 | 奉节县农技站 | 一种玉米栽培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刘霞等主编: "《夏玉米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技术100问》", 31 January 2015,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黄毅等: "《旱地玉米土肥水联合跨季节调控操作技术》", 《新农业》 *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13294A (zh) * | 2017-02-15 | 2017-05-10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旱地春玉米一膜两用的种植方法 |
CN107548913A (zh) * | 2017-09-29 | 2018-01-09 | 翟笃震 | 一种春玉米与夏熟大豆套种的方法 |
CN108738458A (zh) * | 2018-06-28 | 2018-11-06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一种秸秆双层控盐与表层冰菜脱盐的盐碱地复合改良方法 |
CN108934842B (zh) * | 2018-07-09 | 2021-07-27 | 沈阳农业大学 | 玉米耕免交错秸秆带状还田栽培方法 |
CN108934842A (zh) * | 2018-07-09 | 2018-12-07 | 沈阳农业大学 | 玉米耕免交错秸秆带状还田栽培方法 |
CN109717016A (zh) * | 2019-01-09 | 2019-05-07 | 贵州师范大学 | 一种用于喀斯特高寒山区作物的水肥耦合高产栽培方法 |
CN109717028A (zh) * | 2019-03-02 | 2019-05-07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玉米大豆秸秆全量还田的间轮作种植方法 |
CN109757147A (zh) * | 2019-03-14 | 2019-05-17 | 扬州大学 | 一种缓解土壤盐渍化的秸秆利用方法 |
CN110150061A (zh) * | 2019-06-13 | 2019-08-23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 一种干旱灌区玉米秸秆带状覆膜还田的方法 |
CN110663485A (zh) * | 2019-10-31 | 2020-01-10 |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一种旱地秸秆粉碎全覆盖垄作穴播马铃薯绿色栽培方法 |
CN110946047A (zh) * | 2019-12-23 | 2020-04-03 |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一种旱地秸秆覆盖垄侧(宽幅)沟播作物栽培方法 |
CN112889603A (zh) * | 2021-01-13 | 2021-06-04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一种玉米条还条种密植栽培方法 |
CN112889604A (zh) * | 2021-01-18 | 2021-06-04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 一种旱地玉米休闲期整秸秆覆盖保墒种植方法 |
CN113099966A (zh) * | 2021-04-09 | 2021-07-13 | 新疆农业大学 | 一种作物秸秆间接还田链接种植特色植物的方法 |
CN113228868A (zh) * | 2021-05-12 | 2021-08-10 | 北京市昌平区植保植检站 | 一种残体废弃物处理和重茬土壤绿色生态修复集成技术 |
CN115413539A (zh) * | 2022-09-26 | 2022-12-02 | 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 秸秆反应堆结合施肥缓解大棚哈密瓜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 |
CN115413539B (zh) * | 2022-09-26 | 2023-10-13 | 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 秸秆反应堆结合施肥缓解大棚哈密瓜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58748A (zh) |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 | |
CN105284394B (zh) | 一种半干旱地区防治玉米茎腐病高产种植方法 | |
CN105103919A (zh) | 一种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起垄微沟种植方法 | |
CN102326486A (zh) | 一种紫番薯的种植技术 | |
CN109042163A (zh) | 一种冬小麦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方法 | |
CN105724035A (zh) | 一种盐碱地小麦宽垄沟播栽培技术 | |
CN105284390B (zh) | 一种幼龄桉树间种花生的种植方法 | |
CN103340078A (zh) | 甜瓜地膜全覆盖栽培方法 | |
CN103583195A (zh) | 一种玉米地膜栽培方法 | |
CN102948318A (zh) | 一种高海拔旱作蚕豆栽培方法 | |
CN106941907A (zh) |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二茬免耕种植冬油菜的方法 | |
CN108849316A (zh) | 玉米-香菜-洋葱高效栽培套种方法 | |
CN114747438B (zh) | 一种玉米伴生绿肥毛叶苕子的栽培方法 | |
CN108713435A (zh) | 一种有机茶的栽培方法 | |
US11516956B2 (en) | Method for maize cultivation in black soil area of Northeast China | |
CN109874627A (zh) | 一种春花生生物降解地膜滴灌种植方法 | |
CN109588222A (zh) | 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 | |
CN111631094B (zh) | 一种旱地两年三熟高效种植方法 | |
CN105532220A (zh) | 一种黑花生的种植方法 | |
CN110881389B (zh) | 一种耐干旱甘蔗粉垄耕作种植方法 | |
CN109122129A (zh) | 一种冬小麦凸凹种植方法 | |
CN113197023A (zh) | 一种向日葵沟膜垄植种植方法 | |
CN112602547A (zh) | 玉米免耕留茬补水播种方法 | |
CN109452107A (zh) | 一种旱地玉米调温抗旱保护性耕作方法 | |
CN112042352B (zh) | 一种旱地全膜微垄沟播冬小麦高效施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