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0209A - 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00209A
CN106600209A CN201610997827.3A CN201610997827A CN106600209A CN 106600209 A CN106600209 A CN 106600209A CN 201610997827 A CN201610997827 A CN 201610997827A CN 106600209 A CN106600209 A CN 106600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user
creating
reques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978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16109978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002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00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02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与装置。本发明获取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的群组创建请求,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最后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通过根据群组创建请求,从候选用户中自动筛选出合适的用户以生成群组,这种方法能够一键生成群组,减少了群组建立的步骤,简化了人工操作,尤其是便于项目交流讨论,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技术。
背景技术
当公司内部开始执行一个新项目时,往往需要公司内的多个部门相互合作执行;在有些情况下,可能仅需从各个部门内抽调一两名适合的员工来参与该项目。因此,需要快速便捷地为上述人员来搭建沟通渠道。
在现有技术中,公司或企业内部的群体交流多通过群组进行,而现有的群组大多依靠用户手动操作来建立并通过用户手动添加群组成员,或者,仅是依据公司或企业部门等架构来进行自动建立群组。因此,当在执行新项目时,由于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跨部门协作,因此无法根据部门架构来自动建立群组,换言之,无法快速便捷的搭建相应的沟通渠道,降低了公司内部沟通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与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b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c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
可选地,所述步骤a包括:
-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条或多条群组描述信息;
a1根据所述群组描述信息,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可选地,所述步骤a1包括:
-提取所述群组描述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根据所述关键词,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可选地,所述步骤b包括:
b1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将一个或多个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可选地,所述步骤b1包括:
-获取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历史输入记录;
-根据所述历史输入记录,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步骤b1包括:
-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关联用户;
-根据所述关联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步骤a包括:
-获取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根据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以及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确定与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x从所述群组用户中确定与所述群组相对应的群组管理用户。
可选地,所述步骤x包括:
-基于所述群组用户的用户活跃度、用户属性信息、用户级别信息中的至少任一项,从所述群组用户中确定与所述群组相对应的群组管理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创建装置,其中,该创建装置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确定装置,用于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生成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
可选地,所述获取装置包括:
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条或多条群组描述信息;
需求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群组描述信息,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可选地,所述需求确定单元用于:
-提取所述群组描述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根据所述关键词,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装置包括:
属性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匹配单元,用于将一个或多个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可选地,所述属性确定单元用于:
-获取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历史输入记录;
-根据所述历史输入记录,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属性确定单元用于:
-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关联用户;
-根据所述关联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装置用于:
-获取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根据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以及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确定与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
可选地,该创建装置还包括:
管理确定装置,用于从所述群组用户中确定与所述群组相对应的群组管理用户。
可选地,所述管理确定装置用于:
-基于所述群组用户的用户活跃度、用户属性信息、用户级别信息中的至少任一项,从所述群组用户中确定与所述群组相对应的群组管理用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获取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的群组创建请求,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最后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从而提出了一种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通过根据群组创建请求,从候选用户中自动筛选出合适的用户以生成群组,这种方法能够一键生成群组,减少了群组建立的步骤,简化了人工操作,尤其是便于项目交流讨论,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创建装置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创建装置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在上下文中所称“创建装置”即为“计算机设备”,也称为“电脑”,是指可以通过运行预定程序或指令来执行数值计算和/或逻辑计算等预定处理过程的智能电子设备,其可以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由处理器执行在存储器中预存的存续指令来执行预定处理过程,或是由ASIC、FPGA、DSP等硬件执行预定处理过程,或是由上述二者组合来实现。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智能手机、PDA等;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由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的云,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可单独运行来实现本发明,也可接入网络并通过与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设备的交互操作来实现本发明。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所处的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VPN网络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创建装置”可以仅是用户设备,即由用户设备来执行相应的操作;也可以仅是网络设备,即由网络设备来执行相应的操作;也可以是由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或服务器相集成来组成,即由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相配合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等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计算机设备或网络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创建装置”可包含在即时通讯装置中。其中,本发明所述的创建装置可由计算机设备的生产厂商或销售服务商预先安装至该计算机设备,也可由计算机设备从服务器加载到计算机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任何可用于实现本发明中的功能的装置,无论是否被加载至计算机设备中,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本发明可应用于移动端与非移动端,例如,当用户使用手机或PC时,均可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或装置来进行群组的创建。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还应当提到的是,在一些替换实现方式中,所提到的功能/动作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标示的顺序发生。举例来说,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相继示出的两幅图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来执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创建装置示意图;其中,所述创建装置包括获取装置1、确定装置2、生成装置3。
具体地,所述获取装置1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所述确定装置2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所述生成装置3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
所述获取装置1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具体地,所述获取装置1通过与用户直接交互,或者与其他能够提供群组创建请求的设备进行交互,以获取一个或多个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包含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所述直接包含方式例如通过列表等形式,列举出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或者通过选择的方式,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中,选择所需要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等;所述间接包含方式例如用户提交一个或多个群组主题信息,所述获取装置1基于对所述群组主题的分析,确定与该群组主题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即为该待创建的群组的群组成员应当具有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例如,若需要创建一个“JAVA开发项目群组”,则其所需要的用户的用户属性应为“具有JAVA开发技能”等。
优选地,所述获取装置1可以获取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根据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以及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确定与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
具体地,所述获取装置1可以通过与用户直接交互,或者与其他能够提供群组创建请求的设备进行交互,以获取一个或多个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包含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所述直接包含方式与所述间接包含方式与前述的直接包含或间接包含的方式相同或相似,故在此不再赘述,并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然后,所述获取装置1可以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以各个初始群组创建请求所包含的用户属性需求信息,对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进行处理,以确定与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然后并根据所述子群组创建请求,确定与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创建请求。
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若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为一个,则可以将其分解成为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例如,当某公司需要建立某个项目群组时,根据项目中不同功能的分工,可以将其划分为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
若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为多个,则可以将其分别分解成为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即每个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分别对应于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例如,第一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含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美工、JAVA开发、JS开发”等,第二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含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美工、C开发、JS开发”,则可以将第一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划分为“美工”、“JAVA开发”、“JS开发”三个子群组创建请求,第二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划分为“美工”、“C开发”、“JS开发”三个子群组创建请求,因此,一共生成了六个子群组创建请求。
或者,若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为多个,则可以将其整体分解为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即基于多个初始群组创建请求所对应的用户属性需求信息,将其打乱重组为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例如,第一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含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美工、JAVA开发、JS开发”等,第二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含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美工、C开发、JS开发”,则可以划分为“美工”、“JAVA开发”、“JS开发”、“C开发”共四个子群组创建请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所述子群组创建请求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为便于举例,上文中的子群组创建请求中仅包含了一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但这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子群组创建请求中可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例如,继上例,与所述第一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以及所述第二初始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子群组创建请求可以被划分为“美工”和“开发”两个,其中,“美工”对应的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为“美工”,“开发”所对应的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为“JAVA开发、JS开发、C开发”等。
优选地,所述获取装置1包括请求获取单元(未示出)以及需求确定单元(未示出)。其中,所述请求获取单元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条或多条群组描述信息;所述需求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群组描述信息,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具体地,所述请求获取单元通过与用户直接交互,或者与其他能够提供群组创建请求的设备进行交互,以获取一个或多个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本身可以是群组描述信息,例如,若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为“手机应用开发群组”,则“手机应用开发”本身即为群组描述信息;或者,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可以包含一条或多条群组描述信息,如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含“手机应用开发”、“手机应用UI设计”等群组描述信息。
然后,所述需求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群组描述信息,直接将所述群组描述信息作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或者,优选地,所述需求确定单元对所述群组描述信息进行分析,对所述群组描述信息中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并根据所述关键词以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或者,优选地,所述需求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群组描述信息的相关内容或所述关键词的相关内容,以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例如,若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为“手机应用开发群组”,则可首先提取“手机开发”作为关键词,并直接把“手机开发”作为用户属性需求信息;进一步地,还可以基于“手机开发”确定该关键词的需求为“JAVA”开发,从而将“JAVA开发”作为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所述确定装置2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具体地,所述确定装置2通过与各个候选用户直接交互,或者是与能够提供所述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的设备相交互,以获取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特长、技能、等级、所拥有的物品等任意可以与该用户相关联的个人信息。
或者,所述确定装置2根据所述候选用户的相关信息,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然后,所述确定装置2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以确定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然后将上述匹配的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例如,若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为“iPhone7用户”,则将用户属性信息中包含“iPhone”的候选用户作为群组用户;若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为“美工”,则将用户属性信息中包含“平面设计”的候选用户作为群组用户等。
所述生成装置3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
具体地,所述生成装置3根据所确定的群组用户,将一个或多个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若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仅包含有一个群组创建请求,则将上述群组用户均作为该群组的成员;若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对应于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则根据各个子群组创建请求,将所述群组用户作为相对应的子群组的群组成员。
优选地,所生成的群组还可以包含以下一项或多项内容:
-所述群组具有与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特殊标识,如群组头像、群组名称、群组编号等。
-若通过自动或手动的方式为该群组新增或删除成员,则群组内所对应的用户自动更新;例如,若新增候选用户,则根据所述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将其添加到相对应的群组中;若删除候选用户,则将所述候选用户从其所对应的群组中删除;
在此,当增加成员后,可根据设置,允许或禁止其查看群内历史聊天记录;当删除成员后,可根据设置,保留或删除其在群组内的对话。
-所生成的群组可以在一种或多种关联应用中进行查询,如可在通讯录中进行查询等。
优选地,所述创建装置还包括管理确定装置(未示出),其中,所述管理确定装置从所述群组用户中确定与所述群组相对应的群组管理用户。
具体地,所述管理确定装置可以从所述群组用户中,选择该群组创建请求的发起人作为所述群组管理用户;也可以从所述群组用户中随机确定一名群组用户以作为所述群组管理用户;还可以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或群内活跃信息等来确定所述群组管理用户。
优选地,所述管理确定装置还可以基于所述群组用户的用户活跃度、用户属性信息、用户级别信息中的至少任一项,从所述群组用户中确定与所述群组相对应的群组管理用户。
其中,所述用户活跃度可以根据该用户的加群时间、发言频率、发言内容等进行判断;所述用户级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用户在群组中的级别信息或是该用户在公司或群体中的实际级别(如岗位级别或行政级别等);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即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特长、技能、等级、所拥有的物品等任意可以与该用户相关联的个人信息等。
例如,所述管理确定装置可选择用户活跃度最高的用户作为所述群组管理用户,或者选择用户级别信息最高的用户作为所述群组管理用户;或者,所述管理确定装置可以综合考虑一种或多种参数,如综合考虑用户活跃度、用户属性信息与该群组的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的匹配度、用户级别信息等,将其进行加权排序,并将排序最高的群组用户作为所述群组管理用户。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所述管理确定装置可根据用户请求或群组的需求来确定所述群组管理用户,如若所述群组管理用户离职、不负责该群组或有其他情况时,所述管理确定装置可自行对该群组的群组管理用户进行更新。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创建装置示意图;其中,所述创建装置包括获取装置1’、确定装置2’、生成装置3’,所述确定装置2’包括属性确定单元21’和匹配单元22’。
具体地,所述获取装置1’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所述属性确定单元21’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所述匹配单元22’将一个或多个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所述生成装置3’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
其中,所述获取装置1’与所述生成装置3’与图1中所述对应装置相同或相似,故在此不再赘述,并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所述属性确定单元21’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具体地,所述属性确定单元21’可以基于用户自行设置、他人设置、所述候选用户所加入或加入过的历史群组、所述候选用户的输入记录等信息,确定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例如,所述候选用户可以通过自行输入或选择的方式,为自己输入或选择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信息;其他用户,如该候选用户的好友等,也可以通过自行输入或选择的方式,为该候选用户输入或选择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信息;若所述候选用户加入或加入过一个或多个历史群组,则可以将所述历史群组所对应的属性信息作为该候选用户的属性等。
优选地,所述属性确定单元21’获取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历史输入记录;根据所述历史输入记录,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具体地,所述属性确定单元21’通过与所述候选用户相交互,或者与能够提供所述候选用户所对应的历史输入记录的其他设备相交互,以获取所述候选用户所对应的历史输入记录;其中,所述历史输入记录可以是所述用户在任意设备中的输入记录,也可以是所述用户在各个已加入的群组中的输入记录等。
然后,所述属性确定单元21’根据所述历史输入记录,对所述历史输入记录进行分析,如对所述历史输入记录进行拆词与统计,以确定所述历史输入记录中的输入关键词,从而将所提取的输入关键词作为所述候选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
优选地,所述属性确定单元21’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关联用户;根据所述关联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具体地,所述属性确定单元21’还可以根据所述候选用户的好友信息、社交信息等,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关联用户;或者,所述属性确定单元21’可根据在已加入的群组中与其他用户的交互信息(如对话、引用等),将与所述候选用户的互动频率超过一定阈值的用户作为所述关联用户等。
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所述关联用户的确定赶紧为距离,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他确定关联用户的方式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并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然后,所述属性确定单元21’可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确定为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或者,进一步地,可根据所述关联用户与所述候选用户的关联关系,从所述关联用户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信息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以确定为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例如,若所述候选用户为某个部门的负责人,则可以将该部门职员的工作内容信息作为所述候选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若所述候选用户与另一个用户频繁交互,则所述属性确定单元21’可以基于另一个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进一步地,还可以结合交互内容信息,将所述另一个用户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信息作为所述候选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
所述匹配单元22’将一个或多个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具体地,所述匹配单元22’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以确定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然后将上述匹配的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地,在步骤S1中,所述创建装置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在步骤S2中,所述创建装置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在步骤S3中,所述创建装置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
在步骤S1中,所述创建装置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具体地,在步骤S1中,所述创建装置通过与用户直接交互,或者与其他能够提供群组创建请求的设备进行交互,以获取一个或多个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包含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所述直接包含方式例如通过列表等形式,列举出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或者通过选择的方式,从预置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中,选择所需要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等;所述间接包含方式例如用户提交一个或多个群组主题信息,所述创建装置基于对所述群组主题的分析,确定与该群组主题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即为该待创建的群组的群组成员应当具有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例如,若需要创建一个“JAVA开发项目群组”,则其所需要的用户的用户属性应为“具有JAVA开发技能”等。
优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创建装置可以获取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根据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以及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确定与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
具体地,在步骤S1中,所述创建装置可以通过与用户直接交互,或者与其他能够提供群组创建请求的设备进行交互,以获取一个或多个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包含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所述直接包含方式与所述间接包含方式与前述的直接包含或间接包含的方式相同或相似,故在此不再赘述,并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然后,在步骤S1中,所述创建装置可以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以各个初始群组创建请求所包含的用户属性需求信息,对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进行处理,以确定与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然后并根据所述子群组创建请求,确定与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创建请求。
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若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为一个,则可以将其分解成为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例如,当某公司需要建立某个项目群组时,根据项目中不同功能的分工,可以将其划分为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
若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为多个,则可以将其分别分解成为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即每个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分别对应于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例如,第一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含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美工、JAVA开发、JS开发”等,第二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含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美工、C开发、JS开发”,则可以将第一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划分为“美工”、“JAVA开发”、“JS开发”三个子群组创建请求,第二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划分为“美工”、“C开发”、“JS开发”三个子群组创建请求,因此,一共生成了六个子群组创建请求。
或者,若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为多个,则可以将其整体分解为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即基于多个初始群组创建请求所对应的用户属性需求信息,将其打乱重组为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例如,第一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含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美工、JAVA开发、JS开发”等,第二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含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美工、C开发、JS开发”,则可以划分为“美工”、“JAVA开发”、“JS开发”、“C开发”共四个子群组创建请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所述子群组创建请求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为便于举例,上文中的子群组创建请求中仅包含了一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但这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子群组创建请求中可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例如,继上例,与所述第一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以及所述第二初始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子群组创建请求可以被划分为“美工”和“开发”两个,其中,“美工”对应的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为“美工”,“开发”所对应的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为“JAVA开发、JS开发、C开发”等。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S11(未示出)以及步骤S12(未示出)。其中,在步骤S11中,所述创建装置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条或多条群组描述信息;在步骤S12中,所述创建装置根据所述群组描述信息,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具体地,在步骤S11中,所述创建装置通过与用户直接交互,或者与其他能够提供群组创建请求的设备进行交互,以获取一个或多个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本身可以是群组描述信息,例如,若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为“手机应用开发群组”,则“手机应用开发”本身即为群组描述信息;或者,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可以包含一条或多条群组描述信息,如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含“手机应用开发”、“手机应用UI设计”等群组描述信息。
然后,在步骤S12中,所述创建装置根据所述群组描述信息,直接将所述群组描述信息作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或者,优选地,在步骤S12中,所述创建装置对所述群组描述信息进行分析,对所述群组描述信息中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并根据所述关键词以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或者,优选地,在步骤S12中,所述创建装置根据所述群组描述信息的相关内容或所述关键词的相关内容,以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例如,若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为“手机应用开发群组”,则可首先提取“手机开发”作为关键词,并直接把“手机开发”作为用户属性需求信息;进一步地,还可以基于“手机开发”确定该关键词的需求为“JAVA”开发,从而将“JAVA开发”作为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在步骤S2中,所述创建装置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具体地,在步骤S2中,所述创建装置通过与各个候选用户直接交互,或者是与能够提供所述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的设备相交互,以获取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特长、技能、等级、所拥有的物品等任意可以与该用户相关联的个人信息。
或者,在步骤S2中,所述创建装置根据所述候选用户的相关信息,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然后,在步骤S2中,所述创建装置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以确定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然后将上述匹配的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例如,若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为“iPhone7用户”,则将用户属性信息中包含“iPhone”的候选用户作为群组用户;若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为“美工”,则将用户属性信息中包含“平面设计”的候选用户作为群组用户等。
在步骤S3中,所述创建装置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
具体地,在步骤S3中,所述创建装置根据所确定的群组用户,将一个或多个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若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仅包含有一个群组创建请求,则将上述群组用户均作为该群组的成员;若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对应于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则根据各个子群组创建请求,将所述群组用户作为相对应的子群组的群组成员。
优选地,所生成的群组还可以包含以下一项或多项内容:
-所述群组具有与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特殊标识,如群组头像、群组名称、群组编号等。
-若通过自动或手动的方式为该群组新增或删除成员,则群组内所对应的用户自动更新;例如,若新增候选用户,则根据所述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将其添加到相对应的群组中;若删除候选用户,则将所述候选用户从其所对应的群组中删除;
在此,当增加成员后,可根据设置,允许或禁止其查看群内历史聊天记录;当删除成员后,可根据设置,保留或删除其在群组内的对话。
-所生成的群组可以在一种或多种关联应用中进行查询,如可在通讯录中进行查询等。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4(未示出),其中,在步骤S4中,所述创建装置从所述群组用户中确定与所述群组相对应的群组管理用户。
具体地,在步骤S4中,所述创建装置可以从所述群组用户中,选择该群组创建请求的发起人作为所述群组管理用户;也可以从所述群组用户中随机确定一名群组用户以作为所述群组管理用户;还可以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或群内活跃信息等来确定所述群组管理用户。
优选地,在步骤S4中,所述创建装置还可以基于所述群组用户的用户活跃度、用户属性信息、用户级别信息中的至少任一项,从所述群组用户中确定与所述群组相对应的群组管理用户。
其中,所述用户活跃度可以根据该用户的加群时间、发言频率、发言内容等进行判断;所述用户级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用户在群组中的级别信息或是该用户在公司或群体中的实际级别(如岗位级别或行政级别等);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即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特长、技能、等级、所拥有的物品等任意可以与该用户相关联的个人信息等。
例如,在步骤S4中,所述创建装置可选择用户活跃度最高的用户作为所述群组管理用户,或者选择用户级别信息最高的用户作为所述群组管理用户;或者,在步骤S4中,所述创建装置可以综合考虑一种或多种参数,如综合考虑用户活跃度、用户属性信息与该群组的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的匹配度、用户级别信息等,将其进行加权排序,并将排序最高的群组用户作为所述群组管理用户。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所述步骤S4可根据用户请求或群组的需求来确定所述群组管理用户,如若所述群组管理用户离职、不负责该群组或有其他情况时,所述步骤S4可自行对该群组的群组管理用户进行更新。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地,在步骤S1′中,所述创建装置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在步骤S21′中,所述创建装置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在步骤S22′中,所述创建装置将一个或多个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在步骤S3′中,所述创建装置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
其中,所述步骤S1’与所述步骤S3’与图3中所述对应步骤相同或相似,故在此不再赘述,并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在步骤S21′中,所述创建装置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具体地,在步骤S21′中,所述创建装置可以基于用户自行设置、他人设置、所述候选用户所加入或加入过的历史群组、所述候选用户的输入记录等信息,确定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例如,所述候选用户可以通过自行输入或选择的方式,为自己输入或选择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信息;其他用户,如该候选用户的好友等,也可以通过自行输入或选择的方式,为该候选用户输入或选择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信息;若所述候选用户加入或加入过一个或多个历史群组,则可以将所述历史群组所对应的属性信息作为该候选用户的属性等。
优选地,在步骤S21′中,所述创建装置获取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历史输入记录;根据所述历史输入记录,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具体地,在步骤S21′中,所述创建装置通过与所述候选用户相交互,或者与能够提供所述候选用户所对应的历史输入记录的其他设备相交互,以获取所述候选用户所对应的历史输入记录;其中,所述历史输入记录可以是所述用户在任意设备中的输入记录,也可以是所述用户在各个已加入的群组中的输入记录等。
然后,在步骤S21′中,所述创建装置根据所述历史输入记录,对所述历史输入记录进行分析,如对所述历史输入记录进行拆词与统计,以确定所述历史输入记录中的输入关键词,从而将所提取的输入关键词作为所述候选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
优选地,在步骤S21′中,所述创建装置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关联用户;根据所述关联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具体地,在步骤S21′中,所述创建装置还可以根据所述候选用户的好友信息、社交信息等,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关联用户;或者,在步骤S21′中,所述创建装置可根据在已加入的群组中与其他用户的交互信息(如对话、引用等),将与所述候选用户的互动频率超过一定阈值的用户作为所述关联用户等。
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所述关联用户的确定赶紧为距离,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他确定关联用户的方式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并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然后,在步骤S21′中,所述创建装置可将所述关联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确定为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或者,进一步地,可根据所述关联用户与所述候选用户的关联关系,从所述关联用户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信息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以确定为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例如,若所述候选用户为某个部门的负责人,则可以将该部门职员的工作内容信息作为所述候选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若所述候选用户与另一个用户频繁交互,则在步骤S21′中,所述创建装置可以基于另一个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进一步地,还可以结合交互内容信息,将所述另一个用户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信息作为所述候选用户的用户属性信息。
在步骤S22′中,所述创建装置将一个或多个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具体地,在步骤S22′中,所述创建装置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以确定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然后将上述匹配的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目的计算机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一部分可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通过该计算机的操作,可以调用或提供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而调用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可能被存储在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记录介质中,和/或通过广播或其他信号承载媒体中的数据流而被传输,和/或被存储在根据所述程序指令运行的计算机设备的工作存储器中。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该装置运行基于前述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8)

1.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b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c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包括:
-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条或多条群组描述信息;
a1根据所述群组描述信息,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1包括:
-提取所述群组描述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根据所述关键词,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包括:
b1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将一个或多个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1包括:
-获取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历史输入记录;
-根据所述历史输入记录,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1包括:
-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关联用户;
-根据所述关联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包括:
-获取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根据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以及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确定与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x从所述群组用户中确定与所述群组相对应的群组管理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x包括:
-基于所述群组用户的用户活跃度、用户属性信息、用户级别信息中的至少任一项,从所述群组用户中确定与所述群组相对应的群组管理用户。
10.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创建装置,其中,该创建装置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确定装置,用于将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生成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群组用户,生成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创建装置,其中,所述获取装置包括:
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条或多条群组描述信息;
需求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群组描述信息,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创建装置,其中,所述需求确定单元用于:
-提取所述群组描述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根据所述关键词,确定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创建装置,其中,所述确定装置包括:
属性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匹配单元,用于将一个或多个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将与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确定为与所述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用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创建装置,其中,所述属性确定单元用于:
-获取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所对应的历史输入记录;
-根据所述历史输入记录,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创建装置,其中,所述属性确定单元用于:
-确定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关联用户;
-根据所述关联用户所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确定与所述候选用户相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所述的创建装置,其中,所述获取装置用于:
-获取初始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属性需求信息;
-根据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以及所述用户属性需求信息,确定与所述初始群组创建请求相对应的群组创建请求,其中,所述群组创建请求中包括多个子群组创建请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创建装置,其中,该创建装置还包括:
管理确定装置,用于从所述群组用户中确定与所述群组相对应的群组管理用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创建装置,其中,所述管理确定装置用于:
-基于所述群组用户的用户活跃度、用户属性信息、用户级别信息中的至少任一项,从所述群组用户中确定与所述群组相对应的群组管理用户。
CN201610997827.3A 2016-11-11 2016-11-11 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与装置 Pending CN1066002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97827.3A CN106600209A (zh) 2016-11-11 2016-11-11 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97827.3A CN106600209A (zh) 2016-11-11 2016-11-11 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0209A true CN106600209A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90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97827.3A Pending CN106600209A (zh) 2016-11-11 2016-11-11 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0020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3224A (zh) * 2017-05-02 2017-12-19 朱小军 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768914A (zh) * 2018-12-29 2019-05-17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讨论组头像信息修改方法及系统
CN109787785A (zh) * 2019-02-01 2019-05-21 杭州来布科技有限公司 群组管理方法、后台服务器及终端
CN111628876A (zh) * 2020-05-22 2020-09-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建立群组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087371A (zh) * 2020-09-10 2020-12-1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群组的搜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91074A (zh) * 2020-10-16 2021-01-29 深圳市富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群聊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0431A (zh) * 2014-12-27 2015-04-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群组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4869048A (zh) * 2014-02-24 2015-08-26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微博数据的分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01816A (zh) * 2014-03-05 2015-09-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和系统
CN105808771A (zh) * 2016-03-22 2016-07-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群组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9048A (zh) * 2014-02-24 2015-08-26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微博数据的分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01816A (zh) * 2014-03-05 2015-09-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提供多人聊天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80431A (zh) * 2014-12-27 2015-04-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群组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5808771A (zh) * 2016-03-22 2016-07-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群组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3224A (zh) * 2017-05-02 2017-12-19 朱小军 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768914A (zh) * 2018-12-29 2019-05-17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讨论组头像信息修改方法及系统
CN109787785A (zh) * 2019-02-01 2019-05-21 杭州来布科技有限公司 群组管理方法、后台服务器及终端
CN111628876A (zh) * 2020-05-22 2020-09-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建立群组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628876B (zh) * 2020-05-22 2023-04-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建立群组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087371A (zh) * 2020-09-10 2020-12-1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群组的搜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87371B (zh) * 2020-09-10 2022-11-1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群组的搜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91074A (zh) * 2020-10-16 2021-01-29 深圳市富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群聊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12291074B (zh) * 2020-10-16 2023-05-16 深圳市富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群聊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00209A (zh) 一种用于自动创建群组的方法与装置
US8127236B2 (en) Virtual universe subject matter expert assistance
Koch et al. May AI? Design ideation with cooperative contextual bandits
US8214375B2 (en) Manual and automatic techniques for finding similar users
US8055656B2 (en) Generating a user-specific search index of content with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RU2314559C2 (ru)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е элементов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интерфейса в упрощенном виде
US930546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opic based virtual environments and expertise detection
CN109271525A (zh) 用于生成知识图谱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210061B (zh) 加标签的搜索结果维护
CN102542129A (zh) 一种3d场景展示系统
Tonkinwise Design away
EP1812307A2 (en) Team based row level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CN103971416A (zh) 将3d场景分割为由计算资源处理的多个区域
CN106407239A (zh) 用于推荐及辅助推荐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JP5223865B2 (ja) 知識発見支援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983219B2 (en) Instructional design tool
CN106156275A (zh) 一种拆单查询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317721A1 (en) Enterprise mobile application for managing sales activites
CN107045504A (zh) 提供与功能组件相关联的搜索建议项的方法与装置
JP2005284548A (ja) 創造発想支援装置、創造発想支援方法、創造発想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9683939A (zh) 组件对象更新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US20130305173A1 (en) Rules library for sales playbooks
Eklund From Trash to Treasure: exploring how video games are moving from popular culture to cultural heritage
Firdaus et al. Digital repository for design knowledge reuse
JP2003524845A (ja) オブジェクト特徴付けデータセットを使用する電子商取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