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6337B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6337B
CN106576337B CN201580042733.4A CN201580042733A CN106576337B CN 106576337 B CN106576337 B CN 106576337B CN 201580042733 A CN201580042733 A CN 201580042733A CN 106576337 B CN106576337 B CN 1065763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csi
base station
signal
d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27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6337A (zh
Inventor
原田浩树
武田和晃
永田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576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6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6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6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利用DRS来检测小型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抑制用户终端的功耗增加。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用户终端是能够与形成小区的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接收从多个小区分别被发送的检测测量信号;控制单元,选择在接收到的检测测量信号中包含的同步信号;以及接收处理单元,基于所选择的同步信号,测量在接收到的检测测量信号中包含的信道状态测量信号。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应用于下一代通信系统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成为了标准(非专利文献1)。在LTE中,作为多址方式,在下行线路(下行链路)使用基于O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方式,在上行线路(上行链路)使用基于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方式。此外,以从LTE的进一步的宽带域化以及高速化为目的,还研究LTE的后继系统(例如,有时还称为LTE advanced或者LTEenhancement(以下,称为“LTE-A”)),且成为了标准(Rel.10/11)。
在LTE-A系统中,正在研究在具有半径为几公里左右的宽范围的覆盖范围区域的宏小区内,形成具有半径为几十米左右的局部的覆盖范围区域的小型小区(例如,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等)的HetNet(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此外,还研究在HetNet中,在宏小区和小型小区间不仅利用同一频带的载波,还利用不同频带的载波。
进而,正在研究在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Rel.12以后)中,导入与小型小区检测(小型小区发现(small cell discovery))有关的新的机制。具体来说,用户终端检测由小型小区发送的检测测量信号,实现同步、测量等。另外,该检测测量信号也可以被称为发现参考信号(DRS: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当在DRS中包含信道状态测量信号(例如,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基于同步定时而检测该信道状态测量信号,并进行测量。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接收了来自多个小型小区的DRS的用户终端有时检测多个同步定时。在该情况下,若对所检测到的所有的定时试行CSI-RS检测,则导致用户终端的负担增大,存在用户终端的电池消耗增大的顾虑。
本发明鉴于这一点而完成,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在利用DRS而检测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抑制用户终端的功耗增加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用户终端的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接收包含同步信号以及信道状态测量信号的检测测量信号、以及包含与同步信号有关的第一识别符的信息;以及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使得检测与所述第一识别符对应的所述同步信号,并测量与该同步信号关联的所述信道状态测量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利用DRS来检测小型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抑制用户终端的功耗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HetNet的概念说明图。
图2是DRS的信号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正交的CSI-RS资源分配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同步组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方案#2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方案#3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HetNet的概念说明图。HetNet被构成为,包含形成宏小区的无线基站(以下,还称为宏基站(MeNB))、形成小型小区的无线基站(以下,还称为小型基站(SeNB))、以及能够与这些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如图1所示,在HetNet中,小型小区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为地理上与宏小区重复。
作为HetNet的运行方式,可设想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双重连接(DC:Dual Connectivity)等多个方案。CA是将多个频率块(还称为分量载波(CC:ComponentCarrier)、载波、小区等)进行整合而进行宽带域化的技术。各CC具有例如最大20MHz的带宽,在整合最大5个CC的情况下实现最大100MHz的宽带域。
DC在将多个CC(或小区)进行整合而进行宽带域化这一点上与CA相同。另一方面,在CA中,以CC(或小区)间通过理想回程(Ideal backhaul)而连接,且能够进行延时非常小的协调控制作为前提,相对于此,在DC中,设想小区间通过不能忽略延时的非理想回程(Non-ideal backhaul)而连接的情形。
从而,在DC中,各小区在不同的无线基站中被运行,用户终端连接到在不同的无线基站中被运行的不同频率的小区(或CC)而进行通信。因此,在应用DC的情况下,多个调度器被独立设置,该多个调度器对各自管辖的1个以上的小区(CC)的调度进行控制。因此,DC又被称为基站间CA(eNB间CA)。另外,在DC中,也可以对独立设置的每个调度器(即无线基站)应用载波聚合(eNB内CA)。
在CA/DC的运行方式中,例如,能够将宏小区作为主小区(PCell)而利用,将小型小区作为副小区(SCell)而利用。在此,主小区(PCell)是在进行CA/DC的情况下对RRC连接或切换进行管理的小区,需要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反馈信号等的UL传输的小区。主小区中上下链路均始终被设定。副小区(SCell)是在应用CA/DC时对主小区追加而设定的其他小区。副小区中不仅能够只设定下行链路,还能够同时设定上下行链路。
正在研究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LTE Rel.12以后)中,导入与小型小区检测(小型小区发现(small cell discovery))有关的新的机制。具体来说,用户终端检测由小型小区发送的检测测量信号,实现同步、测量等。另外,该检测测量信号也可以被称为发现参考信号(DRS: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图2是DRS的信号结构的说明图。DRS能够由在规定的期间N被发送的多个信号的组合构成。DRS通过DL(下行)子帧、或TDD(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的特殊子帧中的DwPTS(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被发送。规定的期间N例如最大为5ms(5个子帧),但并不限于此。此外,DRS以规定的周期M被发送。规定的周期M例如为40、80、160ms,但并不限于此。N以及M也可以分别被称为DRS测量期间(或DRS时间(DRS时机(DRSoccasion)))以及DRS周期。
DRS能够由现有系统(例如,LTE Rel.11)中的同步信号(PSS(主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副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和C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的组合、或者现有系统中的同步信号(PSS/SSS)和CRS和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的组合等构成。例如,图2所示的DRS的一例在第一个子帧包含PSS/SSS/CRS,在第二个子帧包含CRS/CSI-RS,在第3~5个子帧包含CRS。另外,DRS并不限于这些结构。例如,DRS也可以包含新的参考信号(包含将现有的参考信号进行了变形的信号)。
用户终端从网络(例如,宏基站)被设定(configure)利用了DRS的测量(基于DRS的测量(DRS based measurement))。该设定例如通过DRS检测用的辅助信息而被通知。辅助信息包含DRS检测所需的信息,例如,可以包含小型小区和宏小区的同步状态、小型小区的识别符(ID)列表、DRS的发送频率、发送定时(例如,DRS测量期间、DRS周期)、发送功率、天线端口数目、信号结构等。另外,辅助信息可以从宏基站被发送,也可以从小型基站被发送。此外,辅助信息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被发送,也可以通过广播信息被发送。
网络能够对用户终端按照频率而设定DMTC(发现测量定时配置(DiscoveryMeasurement Timing Configuration))。DMTC至少包含DRS周期、以及以PCell的定时作为基准的DRS测量定时的偏移。也就是说,用户终端根据从网络被通知的DMTC,能够掌握DRS测量期间的定时或周期,但DRS测量期间内的各参考信号实际的接收定时利用DRS测量期间内的PSS/SSS进行检测。
在此,在DRS中包含的PSS和SSS在小型小区检测时的小区搜索的初始阶段中被使用。具体来说,PSS被用于码元定时的同步、以及小型小区的本地识别符的检测。此外,SSS被用于无线帧的同步、以及小型小区的组识别符的检测。此外,可通过PSS以及SSS取得小型小区的物理小区ID(PCID: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被设定了基于DRS的测量的用户终端可以假设(assume)为PSS/SSS/CRS被包含于DRS测量期间内。此外,也可以假设为在各小区的DRS中,在DRS测量期间内PSS/SSS分别被包含一个码元。此外,也可以假设为在DRS测量期间内的所有的DL子帧中,CRS被发送。
用户终端在从网络进一步被设定了CSI-RS测量的情况下,也可以假设为除了PSS/SSS/CRS之外,CSI-RS被包含于DRS测量期间内。被设定的CSI-RS结构例如可以是信号功率测量用资源(CSI-RS资源),也可以是干扰功率测量用资源(CSI-IM(干扰测量(Interference Measurement))资源)。具体来说,CSI-RS资源可以表示非零功率CSI-RS,CSI-IM资源可以表示零功率CSI-RS。
用户终端也可以从无线基站被通知表示CSI-RS测量用的无线资源的CSI-RS结构(CSI-RS设定(configuration))。此外,也可以被通知CSI-RS的映射结构(CSI-RS RE设定(configuration))。此外,可以设为相对子帧偏移按照每个CSI-RS结构而不同的结构。在此,相对子帧偏移是SSS被发送的子帧和CSI-RS被发送的子帧之间的偏移。另外,设在DRS测量期间内,每1个小区在1个子帧发送CSI-RS,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规定的CSI-RS结构中,在DRS测量期间内的多个的子帧中CSI-RS被发送。
用户终端通过CRS和/或CSI-RS测量,测量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等。用户终端将测量结果与所测量的小区的物理小区ID和/或TP确定(TP identification)信息一并报告给无线基站(例如,宏基站)。TP确定信息是按每个TP而不同的信息,例如,能够利用CSI-RS的资源元素结构(RE设定(configuration))、加扰ID(scrambling ID)、子帧偏移(subframe offset)、覆盖码(cover code)以及它们的组合。如此,通过利用DRS,用户终端识别各发送点(例如,各小型小区),从而能够反馈测量结果。
当DRS中包含信道状态测量信号(例如,CSI-RS)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基于DRS测量期间中包含的规定的同步定时(PSS/SSS的定时),检测信道状态测量信号,并进行测量。利用CSI-RS的测量的用例中,假设多个发送点(TP:Transmission Point)(例如,无线基站、小区等)同步,且各发送点利用相互正交的CSI-RS资源。另外,“多个TP同步”可以表示由多个TP发送的信号被完全同步接收,也可以表示持有循环前缀长度以下的偏移而被接收。
图3是表示正交的CSI-RS资源分配的一例的图。在图3中,示出了同步的多个小区(小区#1-#3)中CSI-RS被分配的发送信号的无线资源、以及用户终端中的接收信号的无线资源。在图3的例中,在由某小区(TP)发送CSI-RS的资源中,周边的其他小区(TP)不进行该资源中的信号发送(静默(muting)),从而进行直交化。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在单一的FFT定时接收并检测由同步的各小区(TP)发送的CSI-RS。
但是,接收了来自多个小型小区的DRS的用户终端有时检测多个同步定时(PSS/SSS定时)。例如,是各发送点不同步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若关于所检测的所有的定时对CSI-RS测量进行试行(例如,一边切换FFT(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的定时一边重复进行测量),则用户终端的负担会增大,存在用户终端的电池消耗增加的顾虑。
因此,本发明人们想到了在利用DRS来检测小区(例如,小型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当用户终端检测了多个PSS/SSS定时的情况下,适当地决定用于CSI-RS检测用(测量用)的PSS/SSS定时。由此,在利用DRS来检测小型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即使在用户终端在DRS测量期间内检测多个同步定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用户终端中的测量负载的增大,因此能够抑制用户终端的电池消耗增加。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举例说明由小型基站形成的小型小区被配置于由宏基站形成的宏小区内的HetNet的运行方式中,利用DRS来检测小型小区的情况,但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利用检测的PSS/SSS中的最强的(例如,接收功率最大、接收质量最高等的)PSS/SSS定时,对DRS测量期间内的CSI-RS进行检测。根据该结构,用户终端无需从现有的装置结构进行较大变更就能够从多个PSS/SSS定时决定一个定时,因此能够既抑制用户终端的安装成本增大,又实施CSI-RS的检测。第一实施方式适于所有的小区(TP)同步的情况。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从网络向用户终端通知能够用于CSI-RS检测用的定时的PSS/SSS的识别符(例如,PCID)。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与发送CSI-RS的同步小区(TP)组(簇)的PSS/SSS定时不同的定时发送PSS/SSS的小区存在于相同的频率,也能够通过上述识别符进行区分。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上述通知中能够利用“同步组”。在此,同步组是能够作为在DRS中包含的CSI-RS检测用定时的基准来利用的与PSS/SSS有关的信息。例如,与PSS/SSS有关的信息可以包含能够应用相同接收FFT定时的PSS/SSS有关的PCID组(PCID set)。
此外,同步组除了PCID组之外,还可以包含表示基于PCID组所表示的PSS/SSS而检测的特定的CSI-RS的信息。例如,表示特定的CSI-RS的信息可以是CSI-RS设定ID(CSI-RSconfiguration ID)组。CSI-RS设定ID(CSI-RS configuration ID)可以在CSI-RS的结构信息中被通知。此外,当CSI-RS的结构信息不被通知的情况下,用户终端针对与CSI-RS有关的参数(例如,资源元素结构、子帧偏移、覆盖码、扰码ID的任一个或它们的组合),可以基于现有的事先信息来识别与CSI-RS设定ID(CSI-RS configuration ID)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该事先信息可以从无线基站向用户终端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或广播信息被通知。
另外,同步组可以包含与应用的频率(例如,小型小区的载波频率)有关的信息。或者也可以在对于各频率的测量结构信息(MeasObjectEUTRA)中包含同步组。在这些情况下,能够设为同步组按频率而不同的结构。另外,同步组中包含的各ID组由1个以上的ID构成。
同步组可以对用户终端设定多个。例如,当需要对利用CSI-RS的多个簇利用不同的FFT定时的情况下,优选设定多个同步组。
当在1个同步组中包含PCID组(PCID set)以及CSI-RS设定ID(CSI-RSconfiguration ID)组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将与该PCID组有关的PSS/SSS定时的任一个作为CSI-RS设定ID(CSI-RS configuration ID)组所表示的各CSI-RS的检测用定时而公共地利用。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同步组的一例的图。图4A表示对用户终端设定的多个同步组(同步组#0、#1、…)。同步组#0作为PCID而表示包含#X的多个PCID,作为CSI-RS设定ID(CSI-RS configuration ID)而表示包含#Y的多个ID。同步组#1作为PCID而表示包含#Z的多个PCID,作为CSI-RS设定ID(CSI-RS configuration ID)而表示包含#W的多个ID。在该情况下,例如#Y表示的CSI-RS能够利用#X所表示的PSS/SSS定时而检测,#W表示的CSI-RS能够利用#Z所表示的PSS/SSS定时而检测。
此外,当在1个同步组中仅包含PCID组(PCID set)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将与该PCID组有关的PSS/SSS定时的任一个都能够作为所有的CSI-RS检测用定时来公共地利用。例如,在规定的频率,所有的小区同步的情况下,通过在同步组中仅包含PCID组,与在同步组中包含CSI-RS设定ID(CSI-RS configuration ID)组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信令量。
图4B表示对用户终端设定的1个同步组(同步组#0)。同步组#0作为PCID而表示包含#X的多个PCID。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利用#X所表示的PSS/SSS定时检测CSI-RS。
此外,用户终端在即便CSI-RS测量被设定也不接收同步组的情况下,能够假设为规定的频率内的所有的小区(TP)同步。在该情况下,所检测到的PSS/SSS定时的任一个都能够公共地作为所有的CSI-RS检测用定时来利用。在该情况下,由于不需要通知同步组,因此能够大幅降低信令量。
如以上那样,根据第二实施方式,通过设计通知,能够抑制信令量增大,且还支持存在多个同步簇的方案,因此能够提高运行的灵活性。
另外,当同步组从宏小区被通知给用户终端的情况下,优选通知与宏小区重复的所有小型小区有关的同步组。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通知用户终端附近的一部分小型小区有关的同步组。
另外,同步组中,也可以代替PCID组而包含能够确定小型小区的其他的信息。此外,在同步组中,也可以代替CSI-RS设定ID(CSI-RS configuration ID)组而包含被分配CSI-RS的无线资源有关的其他的信息。
以下,针对在利用DRS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被假设的具体的多个方案,进行应用了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的说明。
方案#1是频率内的所有小区(TP)同步的环境。第一实施方式能够支持方案#1。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不被通知就能够假设所有的小区(TP)同步,因此与其他的方案相比,能够大幅减少信令量。
方案#2是在频率内发送CSI-RS的小区(TP)全部同步,且还存在在除此之外的定时进行操作的小区的环境。具体来说,是发送CSI-RS的小区(TP)在簇内同步,在簇间也同步的环境。在此,小型小区簇(Small cell cluster)是指同步的1个以上的小型小区组。
图5是表示方案#2的一例的图。图5A是表示方案#2的小区的结构的图。如图5A所示,用户终端在与宏小区之间对控制信号进行发送接收。此外,用户终端从各小型小区接收DRS。小型小区簇#1以及#2是在DRS测量期间发送CSI-RS的小区组,在这些簇内以及簇间所有的小型小区同步。另一方面,小型小区#1以及#2是在各DRS测量期间不发送CSI-RS的小区,小型小区簇#1以及#2的任一个都不同步。图5B表示方案#2的DRS测量期间中的各小区的PSS/SSS。同步的小型小区簇#1以及#2在簇内以及簇间成为相同PSS/SSS定时。
在方案#2中,在小型小区利用的频率,需要1个CSI-RS检测用定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用户终端中的小型小区簇#1或#2的PSS/SSS的接收功率比小型小区#1以及#2的PSS/SSS的接收功率大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检测CSI-RS。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能够用于CSI-RS检测用定时的PSS/SSS的PCID组,向用户终端通知小型小区簇#1以及#2中包含的各小型小区的PCID组,从而用户终端能够掌握合适的CSI-RS的检测定时。在该情况下,如图4B所示,作为同步组包含这些PCID组而通知即可,可以不包含CSI-RS设定ID(CSI-RSconfiguration ID)。
方案#3是在频率内发送CSI-RS的小区(TP)的一部分(例如,簇间)不同步,还存在在其他的定时进行操作的小区的环境。具体来说,是发送CSI-RS的小区(TP)在簇内同步,但在簇间不同步的环境。
图6是表示方案#3的一例的图。图6A是表示方案#3的小区的结构的图。图6A除了小型小区簇#1以及#2在各簇内同步但在簇间不同步这一点之外,与图5A相同。图6B表示方案#3的DRS测量期间的各小区的PSS/SSS。同步的小型小区簇#1以及#2在各自的簇内是相同的PSS/SSS定时,但在簇间成为不同的PSS/SSS定时。
在方案#3中,在小型小区利用的频率中,需要与各簇分别对应的CSI-RS检测用定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用户终端中的小型小区簇#1(#2)的PSS/SSS的接收功率比小型小区#1和#2以及小型小区簇#2(#1)的PSS/SSS的接收功率大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检测小型小区簇#1(#2)的CSI-RS。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同步的每个CSI-RS组,将PSS/SSS的PCID组进行关联而通知给用户终端,从而用户终端能够掌握合适的CSI-RS的检测定时。在该情况下,如图4A所示,作为某同步组而包含小型小区簇#1的PCID以及CSI-RS设定ID(CSI-RS configuration ID),且作为其他的同步组而包含小型小区簇#2的PCID以及CSI-RS设定ID(CSI-RS configuration ID)从而进行通知即可。
(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上述第1和/或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可以分别单独应用,也可以进行组合而应用。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图7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包括例如LTE系统、或者SUPER 3G、LTE-A系统等的系统。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应用将LTE系统的系统带宽设为1个单位的多个的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作为一体的载波聚合(CA)和/或双重连接(DC)。另外,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被称为IMT-Advanced,也可以被称为4G、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等。
图7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具有形成宏小区C1的无线基站(宏基站)11、以及被配置于宏小区C1内,并形成比宏小区C1窄的小型小区C2的无线基站(小型基站)12a-12c。此外,宏小区C1以及各小型小区C2中配置有用户终端20。
用户终端20能够连接于无线基站11以及无线基站12双方。用户终端20可假设通过CA或DC而同时使用利用不同的频率的宏小区C1和小型小区C2。例如,能够从无线基站11对用户终端20,发送与无线基站12的DRS检测有关的辅助信息(例如,小型小区的识别符(ID)列表)。此外,在进行CA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由1个无线基站(例如,无线基站11)对宏小区以及小型小区的调度进行控制的结构。
另外,用户终端20也可以设为不与无线基站11连接,与无线基站12连接的结构。例如,可以设为无线基站12通过独立(Stand-alone)而与用户终端20连接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无线基站12对小型小区的调度进行控制。
在宏小区中,能够在相对低的频带(例如,2GHz)利用带宽窄的载波(被称为现有载波、传统载波(Legacy carrier)等)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在小型小区,能够在相对高的频带(例如,3.5GHz、5GHz等)利用带宽宽的载波,也可以利用与宏小区相同的载波。能够设为无线基站11和无线基站12之间(或者,两个无线基站12间)有线连接(光纤、X2接口等)或无线连接的结构。
无线基站11以及各无线基站12分别连接到上位站装置30,经由上位站装置30被连接到核心网络40。另外,上位站装置30中包括例如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并不限定于此。此外,各无线基站12也可以经由无线基站11连接到上位站装置30。
另外,无线基站11例如是具有相对宽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宏基站、汇聚节点、eNB(eNodeB)、发送接收点等。此外,无线基站12是具有局部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小型基站、微型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家庭基站(HeNB:HomeeNodeB)、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发送接收点等。以下,当不区分无线基站11以及12的情况下,统称为无线基站10。各用户终端20是支持LTE、LTE-A等各种通信方式的终端,不仅包括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固定通信终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能够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对上行链路能够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子载波),对各子载波映射数据而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将系统带宽对每个终端分割为由一个或连续的资源块组成的带域,多个终端相互利用不同的带域,从而降低终端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另外,上行和下行的无线接入方式并不限于这些的组合。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下行链路的信道,可利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被共享的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广播信道(PBCH: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下行L1/L2控制信道等。通过PDSCH,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规定的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被传输。此外,通过PBCH,同步信号或MIB(主管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等被传输。
下行L1/L2控制信道包含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EPDCCH(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Indicator Channel))、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Channel))等。通过PDCCH,包含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等被传输。通过PCFICH,用于PDCCH的OFDM码元数目被传输。通过PHICH,对于PUSCH的HARQ的送达确认信号(ACK/NACK)被传输。EPDCCH可以与PDSCH(下行共享数据信道)频分复用,与PDCCH同样地被用于传输DCI等。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上行链路的信道,利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被共享的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等。通过PUSCH,传输用户数据、高层控制信息。此外,通过PUCCH,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等被传输。通过PRACH,用于建立与小区的连接的随机接入前导码(RA前导码)被传输。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10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无线基站10具有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1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以及传输路径接口106。另外,发送接收单元103由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构成。
要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10向用户终端20被发送的用户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关于用户数据,进行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重发控制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Inverse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等发送处理而被转发到各发送接收单元103。此外,关于下行控制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等发送处理而被转发到各发送接收单元103。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广播信息等),对用户终端20通知用于由无线基站10形成的小区中的通信的控制信息(系统信息)。该用于小区中的通信的信息中,例如,包含上行链路中的系统带宽、下行链路中的系统带宽等。
各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按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而被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而发送。在发送接收单元103中被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器单元102放大而从发送接收天线101发送。发送接收单元1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发射机/接收机、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信号,在各发送接收天线101被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被放大器单元102放大。各发送接收单元103接收在放大器单元102中被放大后的上行信号。发送接收单元103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从而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此外,发送接收单元103接收来自用户终端20的包含与PUSCH发送有关的规定的信息的信号,并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被输入的上行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ourier Transform)处理、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Inverse 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并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被转发到上位站装置30。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或释放等呼叫处理、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的管理。
传输路径接口106经由规定的接口,与上位站装置30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此外,传输路径接口106也可以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光纤、X2接口)与相邻无线基站10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反馈信令)。例如,传输路径接口106在与相邻无线基站10之间,可以发送接收DRS检测所需的信息(例如,DRS测量期间、DRS周期)等。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10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9中,主要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无线基站10设为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的功能块。
如图9所示,无线基站1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具有控制单元(调度器)3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映射单元303以及接收处理单元304。
控制单元(调度器)301对要通过PDSCH被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要通过PDCCH和/或扩展PDCCH(EPDCCH)被传输的下行控制信号的调度(例如,资源分配)进行控制。此外,还进行系统信息、同步信号、C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等下行参考信号等的调度的控制。此外,对上行参考信号、要通过PUSCH被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要通过PUCCH和/或PUSCH被发送的上行控制信号、要通过PRACH被发送的RA前导码等的调度进行控制。控制单元301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
无线基站11(宏基站)中的控制单元301进行控制,以使对用户终端20设定(configure)基于DRS的测量(DRS based measurement)。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控制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以及映射单元303以使通知DRS检测用的辅助信息。
此外,无线基站11(宏基站)中的控制单元301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取得与形成在宏小区中包含的小型小区的各无线基站12(小型基站)的基于DRS的测量有关的信息。具体来说,取得各小型小区的同步状态、小区ID、CSI-RS结构等。在该情况下,控制单元301基于在规定的频率内发送CSI-RS的各小区的同步状态,决定同步组,并控制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以及映射单元303以使生成包含所决定的同步组的信号而通知给用户终端20。
此外,无线基站11(宏基站)中的控制单元301也可以基于用户终端20的DRS测量期间的测量结果,决定用户终端20要连接的小型小区。在该情况下,控制单元301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对无线基站12进行通知以使与用户终端20连接,并控制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以及映射单元303,以使经由发送接收单元103,向用户终端20通知在小型小区中与上述无线基站12连接的意思。
无线基站12(小型基站)中的控制单元301控制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以及映射单元303,以使在规定的频率内发送DRS。此外,控制单元301也可以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在与宏基站或其他的小型基站之间对与基于DRS的测量有关的信息进行发送接收。
另外,无线基站11中的控制单元301还可以具有无线基站12中的控制单元301的功能。此外,无线基站12中的控制单元301还可以具有无线基站11中的控制单元301的功能。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令,生成DL信号(下行控制信号、下行数据信号、下行参考信号等),从而输出到映射单元303。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令,生成用于通知下行信号的分配信息的DL分配以及用于通知上行信号的分配信息的UL许可。此外,对下行数据信号,按照基于来自各用户终端20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等被决定的编码率、调制方案等而进行编码处理、调制处理。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或信号生成电路。
映射单元3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令,将在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中被生成的下行信号映射到无线资源,从而输出到发送接收单元103。映射单元1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映射电路或映射器。
接收处理单元304对从用户终端被发送的UL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通过PUSCH被发送的数据信号等)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此外,接收处理单元304也可以利用接收到的信号,测量接收功率(RSRP)或信道状态。另外,处理结果或测量结果也可以被输出到控制单元301。接收处理单元304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处理/测量器或信号处理/测量电路。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用户终端20具有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2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以及应用单元205。另外,发送接收单元203也可以由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构成。
在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中被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202中被放大。各发送接收单元203接收在放大器单元202中被放大后的下行信号。发送接收单元203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从而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
发送接收单元203能够在小型小区中进行UL和/或DL信号的发送接收。例如,发送接收单元203在小型小区中接收DRS(检测测量用信号),并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另外,发送接收单元203也可以在宏小区中能够进行UL/DL信号的发送接收。例如,发送接收单元203也可以在宏小区中接收同步组,并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发送接收单元2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发射机/接收机、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
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对被输入的基带信号,进行FFT处理、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被转发到应用单元205。应用单元205进行与比物理层或MAC层上位的层有关的处理等。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数据中,广播信息也被转发到应用单元205。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单元205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被进行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信道编码、预编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IFFT处理等而被转发到各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被输出的基带信号向无线频带变换而发送。在发送接收单元203中被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器单元202放大,并从发送接收天线201被发送。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11中,主要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用户终端20能够设为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的功能块。
如图11所示,用户终端2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包含控制单元4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映射单元403、接收处理单元404。
控制单元401从接收处理单元404取得从无线基站10被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通过PDCCH/EPDCCH被发送的信号)以及下行数据信号(通过PDSCH被发送的信号)。控制单元401基于下行控制信号或判定了是否需要对于下行数据信号的重发控制的结果等,对上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等)或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单元401进行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以及映射单元403的控制。另外,控制单元401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为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
此外,控制单元401基于从接收处理单元404被输入的与基于DRS的测量的设定有关的信息,对接收处理单元404中的,从小型基站(例如,无线基站12)被发送的DRS的检测进行控制。例如,控制单元401基于DMTC(发现测量定时设定(Discovery Measurement TimingConfiguration)),控制接收处理单元404以适当的DRS测量期间或DRS周期进行DRS的接收处理。
控制单元401为了作为CSI-RS检测用的定时的基准来利用,选择在DRS中包含的PSS/SSS的任一个。例如,控制单元401选择在DRS中包含的最强的(例如,RSRP最大、RSRQ最大等的)PSS/SSS,并进行控制,以使将该PSS/SSS所示的定时用于CSI-RS的检测用(第一实施方式)。
此外,控制单元401选择与能够在从无线基站10通知的CSI-RS检测用的定时中使用的PSS/SSS的ID或ID组对应的PSS/SSS,并进行控制以使将该PSS/SSS所表示的定时用于CSI-RS的检测用(第二实施方式)。例如,当从发送接收单元203经由接收处理单元404而被输入的同步组包含PCID组以及CSI-RS设定ID(CSI-RS configuration ID)组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01,用户终端能够将与该PCID组有关的PSS/SSS定时的任一个公共地用作CSI-RS设定ID(CSI-RS configuration ID)组所表示的各CSI-RS的检测用定时。
控制单元401基于所选择的同步信号(例如,PSS/SSS)所表示的定时,向接收处理单元404指示在DRS中包含的信道状态测量信号(例如,CSI-RS)的测量。
此外,控制单元401进行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以及映射单元403的控制,以使将从接收处理单元404被输入的CRS以及CSI-RS的测量结果(例如,RSRP、RSRQ、RSSI)与所测量的小区的物理小区ID以及TP确定(TP identification)信息一并报告给无线基站10。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生成UL信号(上行控制信号、上行数据信号、上行参考信号等),从而输出给映射单元403。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生成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等的上行控制信号。此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生成上行数据信号。例如,当从无线基站10被通知的下行控制信号中包含有UL许可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01向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指示生成上行数据信号。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或信号生成电路。
映射单元4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将在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中被生成的上行信号映射到无线资源,从而输出给发送接收单元203。映射单元4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识而说明的映射电路或映射器。
接收处理单元404对DL信号(例如,从无线基站被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通过PDSCH被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等),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在从无线基站10接收了与基于DRS的测量的设定有关的信息等的情况下,接收处理单元404将其输出给控制单元401。此外,接收处理单元404可以利用所接收的信号对接收功率(RSRP)、信道状态进行测量。具体来说,接收处理单元404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进行在DRS中包含的CRS或CSI-RS的检测、测量等。另外,处理结果或测量结果也可以被输出到控制单元401。接收处理单元404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处理/测量器或信号处理/测量电路。
此外,接收处理单元404进行在来自无线基站10(例如,无线基站11)的信号中包含的、与基于DRS的测量(DRS based measurement)的设定(configure)有关的信息的接收处理。接收处理单元404将在接收信号中包含的DMTC(发现测量定时设定(DiscoveryMeasurement Timing Configuration))等DRS检测用的辅助信息输出给控制单元40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利用的块图表示功能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结构单元)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此外,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并未被特别限定。即,各功能块可以由物理上结合的1个装置实现,也可以将物理上分离的2个以上的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并由这些多个装置实现。
例如,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的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利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PL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等硬件来实现。此外,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也可以由包含处理器(CPU)、网络连接用的通信接口、存储器、保持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的计算机装置实现。
在此,处理器、存储器等通过可对信息进行通信的总线被连接。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例如是软盘、光磁盘、ROM、EPROM、CD-ROM、RAM、硬盘等存储介质。此外,程序也可以经由电通信线路从网络被发送。此外,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也可以包含输入键等输入装置、显示器等输出装置。
无线基站10以及用户终端20的功能结构可以通过上述的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两者的组合来实现。处理器通过使操作系统进行操作而控制用户终端的整体。此外,处理器从存储介质向存储器读出程序、软件模块或数据,并按照它们执行各种处理。在此,该程序也可以是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操作的程序。例如,用户终端20的控制单元401可以通过被存储在存储器中且在处理器中操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针对其他的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实现。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本发明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过的实施方式。例如,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可以单独利用,也可以进行组合而利用。本发明能够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而不脱离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决定的本发明的宗旨以及范围。从而,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意义。
本申请基于2014年8月8日申请的特愿2014-162313。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6)

1.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单元,接收包含第一识别符和第二识别符的组的信息,所述第一识别符与同步信号有关,所述第二识别符与对应于所述同步信号的信道状态测量信号有关;以及
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使得基于与该组的所述第一识别符对应的所述同步信号,测量通过该组的所述第二识别符而确定的信道状态测量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识别符是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设定(configuration)ID(CSI-RSconfiguration ID)。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识别符是物理小区ID。
4.一种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具有:
发送单元,发送包含具有第一识别符和第二识别符的组的信息,所述第一识别符与同步信号有关,所述第二识别符与对应于所述同步信号的信道状态测量信号有关;以及
接收单元,基于与所述第一识别符对应的所述同步信号,从用户终端接收通过所述第二识别符确定的信道状态测量信号的测量结果。
5.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包含具有第一识别符和第二识别符的组的信息的步骤,所述第一识别符与同步信号有关,所述第二识别符与对应于所述同步信号的信道状态测量信号有关;以及
进行控制,以使得基于与该组的所述第一识别符对应的所述同步信号,测量通过该组的所述第二识别符而确定的信道状态测量信号的步骤。
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含形成小区的无线基站、以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
CN201580042733.4A 2014-08-08 2015-08-05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Active CN1065763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2313A JP6093736B2 (ja) 2014-08-08 2014-08-08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4-162313 2014-08-08
PCT/JP2015/072222 WO2016021634A1 (ja) 2014-08-08 2015-08-05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6337A CN106576337A (zh) 2017-04-19
CN106576337B true CN106576337B (zh) 2020-04-07

Family

ID=55263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2733.4A Active CN106576337B (zh) 2014-08-08 2015-08-05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21343B2 (zh)
EP (1) EP3197225B1 (zh)
JP (1) JP6093736B2 (zh)
CN (1) CN106576337B (zh)
MX (1) MX2017001787A (zh)
WO (1) WO20160216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57737B1 (en) * 2016-05-12 2022-11-02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
US11297519B2 (en) * 2016-07-05 2022-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measurement
CN109792738B (zh) * 2016-09-29 2023-05-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0800349B (zh) * 2017-04-28 2023-07-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基站、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9030927A1 (ja) * 2017-08-10 2019-02-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9030928A1 (ja) * 2017-08-10 2019-02-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206605B2 (en) * 2017-08-25 2021-1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overy procedures for multi-band operation
EP4243507A3 (en) * 2017-10-11 2023-11-22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801919B (zh) * 2018-01-11 2024-03-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系统
CN110167129B (zh) * 2018-02-13 2020-12-01 清华大学 定位基站的时钟同步方法和装置
US20210076343A1 (en) * 2018-04-05 2021-03-11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base station
US11818795B2 (en) * 2018-05-10 2023-11-14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WO2020065885A1 (ja) * 2018-09-27 2020-04-0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7247223B2 (ja) * 2018-12-20 2023-03-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ノード、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220078847A1 (en) * 2019-01-09 2022-03-10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7323629B2 (ja) * 2019-10-04 2023-08-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WO2022021168A1 (zh) * 2020-07-29 2022-0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与装置、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和终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119A (zh) * 2012-01-19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载波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86687C2 (ru) * 2010-02-17 2013-06-27 ЗетТиИ (ЮЭсЭй) ИНК. Способы и системы для csi-rs-передачи в системах по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ому стандарту lte
WO2013015646A2 (ko) * 2011-07-27 2013-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화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0009785B2 (en) * 2012-03-05 2018-06-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measurement re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133645A1 (ko) * 2012-03-07 2013-09-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계층적 빔 포밍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391573B (zh) * 2012-05-07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US8982693B2 (en) * 2012-05-14 2015-03-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6171015B2 (ja) * 2012-09-16 2017-07-2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協調的送信を支援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データを受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9713060B2 (en) * 2012-11-07 2017-07-18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Small cell initial access and physical cell identity determination
CN104995855B (zh) * 2013-01-17 2018-10-19 英特尔Ip公司 长期演进无线网络中的时分双工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模式
WO2014148811A1 (ko) * 2013-03-19 2014-09-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을 제거하고 데이터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585108B1 (en) * 2013-04-03 2021-12-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ell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s for small cell deployments
US9374719B2 (en) * 2013-04-03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RS) handling for network assist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20160295500A1 (en) * 2013-09-25 2016-10-06 Nec Corporation Discovery period configuration for small cell on/off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119A (zh) * 2012-01-19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载波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small-cell discovery》;ETRI;《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2bis;R1-131141》;20130406;第2.2节 *
View on DRS based cell identification requirements;Samsung;《3GPP TSG-RAN WG4 Meeting #71 Ad-hoc;R4-71AH-0061》;20140618;第2-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97225B1 (en) 2019-10-23
EP3197225A1 (en) 2017-07-26
WO2016021634A1 (ja) 2016-02-11
JP2016039524A (ja) 2016-03-22
EP3197225A4 (en) 2018-02-28
US20170230854A1 (en) 2017-08-10
CN106576337A (zh) 2017-04-19
JP6093736B2 (ja) 2017-03-08
MX2017001787A (es) 2017-04-27
US10321343B2 (en)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6337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US10757637B2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064480B2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664741B (zh)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148791B (zh) 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80254868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JP7001583B2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CN107432014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WO2017038894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210345262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4698020A (zh) 终端、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12805932A (zh)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1935720A (zh) 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WO2016121914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384346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7204287B2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US9918272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local area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678352B2 (en) User terminal
JPWO2017038672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50119027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local area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WO2016017357A1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