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6252A - 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6252A
CN106576252A CN201580040955.2A CN201580040955A CN106576252A CN 106576252 A CN106576252 A CN 106576252A CN 201580040955 A CN201580040955 A CN 201580040955A CN 106576252 A CN106576252 A CN 106576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wireless base
control
inform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09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田和晃
诸我英之
安部田贞行
高桥秀明
W.A.哈普萨里
陈岚
柳生健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576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62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Abstract

根据随着时间或者地理而变动的业务,在基站间应用波束成型控制。能够经由回程与周边的无线基站交换控制信息的无线基站,具有:发送接收单元,经由回程信令而发送接收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在控制信息中包含的周边的无线基站以及本基站的业务信息以及与天线波束成型有关的信息,对周边的无线基站和本基站的双方或者其中一方的天线波束图案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成为规范(非专利文献1)。在LTE中,作为多址方式,在下行线路(下行链路)中使用基于O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方式,在上行线路(上行链路)中使用基于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方式。
以从LTE的进一步的宽带化以及高速化为目的,还研究LTE的后继系统。有时也将LTE的后继系统例如称为LTE advanced或者LTE enhancement(以下,记载为“LTE-A”)。
在LTE-A系统中,正在研究在具有半径为几公里左右的宽范围的覆盖范围区域的宏小区内形成具有半径为几十米左右的局部的覆盖范围区域的小型小区(例如,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等)的HetNet(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非专利文献2)。在HetNet中,还研究在宏小区(宏基站)和小型小区(小型基站)间不仅使用同一频带,还使用不同频带的载波。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非专利文献2:3GPP TR 36.814“E-UTRA 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physical layer aspects”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小型小区的课题,可举出根据小型小区的设置条件或用户分布的偏倚而在业务分布上产生偏倚,没有成为始终最合适的区域。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在基站间没有规定与天线波束成型有关的回程信令,所以无法进行考虑了周边基站的波束图案等的波束成型控制。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随着时间或者地理而变动的业务,在基站间应用波束成型控制的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无线基站是能够经由回程与周边的无线基站交换控制信息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具有:发送接收单元,经由回程信令而发送接收所述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在所述控制信息中包含的所述周边的无线基站以及本基站的业务信息以及与天线波束成型有关的信息,对所述周边的无线基站和本基站的双方或者其中一方的天线波束图案进行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根据随着时间或者地理而变动的业务,在基站间应用波束成型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HetNet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小型小区的配置例的图。
图3是表示小型小区的配置例的图。
图4是天线方向图(Antenna pattern)的信息的概念图。
图5是表示双重连接的例的图。
图6是说明第一控制方法的图。
图7是说明第二控制方法的图。
图8是说明第三控制方法的图。
图9是说明第四控制方法的图。
图10是说明第五控制方法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HetNet的概念图。如图1所示,HetNet是宏小区和小型小区的至少一部分在地理上重复而配置的无线通信系统。HetNet包括作为形成宏小区的无线基站的宏基站、作为形成小型小区的无线基站的小型基站、以及与宏基站以及小型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而构成。
一般,用户分布或业务不均匀,随着时间或者地点而变动。因此,在宏小区内配置多个小型小区的情况下,设想小型小区以密度或环境根据地点而不同的方式(稀疏和密集(Sparse and Dense))来配置。例如,考虑在较多用户终端集中的车站或购物中心等中提高小型小区的配置密度,在用户终端不集中的地点降低小型小区的配置密度。这样,对于业务的激增,通过将低发送功率的小型小区以高密度地配置,能够增大容量。
在图1所示的HetNet中,在宏小区中,使用例如800MHz或2GHz等相对低的频带的载波。通过利用低频带载波,宏小区容易取宽的覆盖范围,能够在现有(Rel.8至11)的用户终端也能够连接的频率下运行。由此,宏小区能够作为全部用户终端始终连接的小区而覆盖宽范围的区域。
在图1所示的HetNet中,在小型小区中,使用例如3.5GHz等相对高的频带的载波。通过利用高频带载波,小型小区能够利用宽带域,所以在尽力而为型中能够进行数据的有效率的卸载。因此,小型小区作为卸载高业务区域的用户终端的小区而局部地配置。
在图1所示的HetNet中,宏小区(宏基站)和小型小区(小型基站)间经由回程链路而连接。设想多个小型小区间也经由回程链路而连接。考虑宏基站和小型基站间、或者小型基站间的连接通过光纤或非光纤(X2接口)等有线连接而进行。
宏小区层建立控制面(Control-plane)的连接而确保覆盖范围或移动性。高密度小型小区层通过建立专用于数据的用户面(User-plane)的连接而增大容量,增大用户终端的吞吐量。
图2是表示小型小区的配置例的图。作为小型小区的课题,举出根据小型小区的设置条件或用户分布的偏倚而在业务分布上产生偏倚,并非始终成为最合适的区域。作为现有技术的干扰对策,有基于倾斜控制的干扰避免。但是,由于小型小区因有关设置的制约等而没有如现有的宏小区那样进行小区规划,所以在不均匀地配置的小型小区中的倾斜控制是比较困难的。
如图3所示,考虑根据随着时间而变动的业务分布,通过倾斜控制而调整区域,此外,通过天线的波束图案或角度的控制而调整形状,从而自适应地形成小型小区的区域。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在基站间没有规定与天线波束成型有关的回程信令,所以无法进行考虑了周边基站的波束图案等的波束成型控制。本发明人发现了根据随着时间或者地理而变动的业务,在基站间应用波束成型控制而改善吞吐量。
作为涉及自适应的区域控制的控制信号,使用X2信令。或者,作为控制信号,也可以使用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OBSAI(开放式基础标准架构计划(Open Base Standard Architecture Initiative))或者OAM(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接口。CPRI是与在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和BDE(基站数字处理设备(Base station Digital processingEquipment))间的前程(front haul)线路中传送的信息有关的接口规格。OBSAI是基站内部的功能单元间接口规格。例如,可以举出BDE和有线侧接口间的接口规格等。OAM接口是维护监视用的装置与网络装置间(基站、核心装置)的接口规格。
涉及自适应的区域控制的控制信号包括天线倾斜、水平方向的波束、发送功率、天线方向图、资源利用率、平均吞吐量值等信息。
在天线倾斜的信息中,包括倾斜的角度信息的绝对值、倾斜的角度信息的变动值(+2degree、+1degree、-2degree…)等。
在水平方向的波束的信息中,包括与波束的朝向有关的角度信息的绝对值、与波束的朝向有关的角度信息的变动值(+2degree、+1degree、-2degree…)、与波束宽度有关的角度信息的绝对值、与波束宽度有关的角度信息的变动值(+2degree、+1degree、-2degree…)等。
天线方向图的信息是倾斜信息、水平方向的波束方向以及波束宽度的信息、发送功率的信息的组合。作为天线方向图的信息,例如在“图案A”中包括倾斜角45°、波束方向120°、波束宽度30°、发送功率20dBm等信息。由于进行信令通知的只是“图案A”这样的信息,所以该信息的内容在各基站中已事先设定(preconfigure)。
图4是天线方向图的信息的概念图。如图4所示,根据倾斜角度而获得天线增益的最大值的角度不同。
平均吞吐量值是指预计平均吞吐量值或者过去的平均吞吐量值。
涉及自适应的区域控制的控制信号设想为基站或者小区固有的信令,但也可以与UE ID绑定而作为用户终端固有的信令。例如,UE ID#1可以设为倾斜角20°,UE ID#2可以设为倾斜角30°。
进一步,控制信号的粒度可以设为以资源块(RB)或者子带(SB)为单位。此外,也可以加上子帧(SF)或时间信息。例如,子帧#0至4可以设为倾斜角20°,子帧#5至10可以设为倾斜角30°。
以下,如图5所示,考虑在不同的基站间捆绑不同的频率(图5中为F1和F2)的双重连接(Dual connectivity)的情况下的控制。在应用双重连接的情况下,独立地设置了多个调度器,该多个调度器(例如,宏小区基站MeNB具有的调度器以及小型小区基站SeNB具有的调度器)控制各自管辖的1个以上的小区的调度。
用户终端UE通过异频或者同频测量,将频带F2的小型小区的测量报告(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报告给宏小区基站MeNB。
(第一控制方法)
宏小区基站MeNB观察RSRP(RSRQ)以及用户终端数目(缓存量等),对各小型小区基站SeNB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或波束方向以及波束宽度进行控制。在图6A所示的例中,业务集中在无线基站eNB#3中。
表1表示与周边基站的业务量有关的信息或与天线波束图案有关的信息。通过将这样的信息经由回程在基站间共享,能够进行考虑了业务的变动或周边基站的波束图案的更合适的波束成型控制。
[表1]
表1中粗体字的x表示服务小区。
如表1所示,宏小区基站MeNB控制业务量多的小型小区基站SeNB(无线基站eNB#3)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变深,且业务量少的周边小型小区基站SeNB(无线基站eNB#1、#2、#4)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变浅。由此,能够使业务流向无线基站eNB#3的周边小区(参照图6B)。
“使倾斜角变深”意味着,例如将倾斜角从20°增大到30°。“使倾斜角变浅”意味着,例如将倾斜角从20°减少到10°。
如表1所示的、倾斜角下降/上升这样的信息相当于在上述的天线倾斜的信息中包含的倾斜的角度信息的变动值。此外,宏小区基站MeNB也可以对各小型小区基站SeNB通知倾斜的角度信息的绝对值。
此外,如表1所示,宏小区基站MeNB也可以进行控制,使得将业务量多的小型小区基站SeNB(无线基站eNB#3)的天线波束图案的波束方向设为270deg,将波束宽度设为120deg,将业务量少的周边小型小区基站SeNB(无线基站eNB#1、#2、#4)的天线波束图案的波束方向以及波束宽度设为全向。
如表1所示的、波束方向以及波束宽度的信息相当于在上述的水平方向的波束的信息中包含的与波束的朝向有关的角度信息的绝对值、与波束宽度有关的角度信息的绝对值。
(第二控制方法)
宏小区基站MeNB观察RSRP(RSRQ)以及用户终端数目(缓存量等),对各小型小区基站SeNB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或波束方向以及波束宽度进行控制。在图7A所示的例中,业务集中在无线基站eNB#3中。
表2表示与周边基站的业务量有关的信息或与天线波束图案有关的信息。通过将这样的信息经由回程在基站间共享,能够进行考虑了业务的变动或周边基站的波束图案的更合适的波束成型控制。
[表2]
表2中粗体字的x表示服务小区。
如表2所示,宏小区基站MeNB控制业务量多的小型小区基站SeNB(无线基站eNB#3)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变浅,且业务量少的周边小型小区基站SeNB(无线基站eNB#1、#2、#4)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变深。由此,能够降低干扰且改善高业务区域的SINR(信号对干扰加噪声功率比(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power Ratio))以及吞吐量(参照图7B)。
(第三控制方法)
宏小区基站MeNB也可以观察RSRP(RSRQ)、用户终端数目(缓存量等)以及位置信息(定时提前类型1、2等),确定用户终端组的位置,对各小型小区基站SeNB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波束方向以及波束宽度进行控制。
在图8A所示的例中,宏小区基站MeNB确定用户终端组的位置,对作为小型小区基站的无线基站eNB#2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波束方向以及波束宽度进行控制。
在图8B所示的例中,用户终端组的位置从图8A所示的例发生了变更。宏小区基站MeNB确定用户终端组的位置,对作为小型小区基站的无线基站eNB#2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波束方向以及波束宽度进行控制。
在上述第一控制方法至第三控制方法的例中,设想宏小区基站MeNB和小型小区基站SeNB间的交换。相对于此,也可以设想在不应用载波聚合或双重连接的单一连接中的无线基站间或者小型基站之间的交换或在应用载波聚合或双重连接时的小型基站之间的交换。
(第四控制方法)
也可以在无线基站eNB中观察业务而自主地进行控制,并将控制的结果或未来的操作通知给各无线基站eNB。在图9A所示的例中,无线基站eNB#1对各无线基站通知使本基站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变深。同样地,无线基站eNB#3对各无线基站通知使本基站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变浅。无线基站eNB#4对各无线基站通知使本基站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变深。
这样,通过基于与周边的天线波束图案有关的信息的控制,能够降低干扰且改善高业务区域的SINR以及吞吐量(参照图9B)。
(第五控制方法)
也可以在无线基站eNB中观察业务而自主地进行控制,并对各无线基站通知希望如何控制。在图10A所示的例中,无线基站eNB#1以及#4对无线基站eNB#3通知以进行使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变浅的控制。无线基站eNB#3对无线基站eNB#1以及#4通知以进行使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变深的控制。
通过这样的控制,能够降低干扰且改善高业务区域的SINR以及吞吐量(参照图10B)。
如以上所说明,通过将与周边基站的业务量有关的信息或与天线波束图案有关的信息等经由回程在基站间共享,能够进行与业务相应的波束成型控制,能够改善吞吐量。
(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进行上述的波束成型控制的无线通信方法。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具备多个无线基站10(11以及12)、以及位于由各无线基站10所形成的小区内且构成为能够与各无线基站10进行通信的多个用户终端20。无线基站10分别连接到上位站装置30,并经由上位站装置30连接到核心网络40。
在图11中,无线基站11例如由具有相对宽的覆盖范围的宏基站构成,形成宏小区C1。无线基站12由具有局部的覆盖范围的小型基站构成,形成小型小区C2。另外,无线基站11以及12的数目并不限定于图11所示的数目。
在宏小区C1以及小型小区C2中,可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频带。此外,无线基站11以及12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光纤、X2接口)而相互连接。
也可以在无线基站11和无线基站12之间、无线基站11和其他无线基站11之间或者无线基站12和其他无线基站12之间,应用双重连接(DC)或者载波聚合(CA)。
用户终端20是支持LTE、LTE-A等各种通信方式的终端,可以不仅包括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固定通信终端。用户终端20能够经由无线基站10与其他用户终端20执行通信。
在上位站装置30中,例如包括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下行链路的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广播信道(PBCH)等。通过PDSCH而传输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预定的SIB(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 Block))。通过PDCCH、EPDCCH而传输下行控制信息(DCI)。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上行链路的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等。通过PUSCH而传输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10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2所示,无线基站10具备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1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接口单元106。
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10被发送到用户终端20的用户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接口单元106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被进行PDCP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并被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103。此外,关于下行控制信号,也被进行信道编码或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等发送处理,并被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103。
各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按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而被输出的下行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放大器单元102将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发送接收天线101发送。在发送接收单元103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发射机/接收机、发送接收电路或者发送接收装置。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信号,在各发送接收天线101中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102中进行放大,在各发送接收单元103中进行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发送接收单元103将涉及自适应的区域控制的基站间的控制信号通过回程信令而发送接收。发送接收单元103接收从用户终端10发送的测量报告。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输入的上行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FFT处理、IDFT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并经由接口单元106而转发给上位站装置30。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或释放等呼叫处理、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的管理。
接口单元106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光纤、X2接口)而与相邻无线基站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回程信令)。或者,接口单元106经由预定的接口而与上位站装置30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1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的主要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3所示,无线基站1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至少包括控制单元301、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302、下行数据信号生成单元303、映射单元304、解映射单元305、信道估计单元306、上行控制信号解码单元307、上行数据信号解码单元308和判定单元309而构成。
控制单元301对在PDSCH中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在PDCCH和扩展PDCCH(EPDCCH)的双方或者其中一方中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参考信号等的调度进行控制。此外,控制单元301还进行在PRACH中传输的RA前导码、在PUSCH中传输的上行数据、在PUCCH或者PUSCH中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上行参考信号的调度的控制(分配控制)。与上行链路信号(上行控制信号、上行用户数据)的分配控制有关的信息使用下行控制信号(DCI)而被通知给用户终端20。
控制单元301基于来自上位站装置30的指令信息或来自各用户终端20的反馈信息,控制对于下行链路信号以及上行链路信号的无线资源的分配。即,控制单元301具有作为调度器的功能。在控制单元301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者控制装置。
控制单元301基于在控制信号中包含的周边的无线基站以及本基站的业务信息以及与天线波束成型有关的信息,对周边的无线基站和本基站的双方或者其中一方的天线波束图案进行控制。
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由控制单元301决定了分配的下行控制信号(PDCCH信号和EPDCCH信号的双方或其中一方)。具体而言,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令,生成用于通知下行链路信号的分配信息的下行链路分配和用于通知上行链路信号的分配信息的上行链路许可。在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302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或者信号生成电路。
下行数据信号生成单元303生成由控制单元301决定了对于资源的分配的下行数据信号(PDSCH信号)。对由下行数据信号生成单元303所生成的数据信号,根据基于来自各用户终端20的CSI等而决定的编码率、调制方式,进行编码处理、调制处理。
映射单元304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令,控制在下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302中生成的下行控制信号和在下行数据信号生成单元303中生成的下行数据信号对于无线资源的分配。在映射单元304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映射电路或者映射器。
解映射单元305对从用户终端20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解映射,分离上行链路信号。信道估计单元306根据在解映射单元305中所分离的接收信号中包含的参考信号,估计信道状态,并将所估计的信道状态输出到上行控制信号解码单元307、上行数据信号解码单元308。
上行控制信号解码单元307对通过上行控制信道(PRACH、PUCCH)而从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信号(送达确认信号等)进行解码,并输出到控制单元301。上行数据信号解码单元308对通过上行共享信道(PUSCH)而从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进行解码,并输出到判定单元309。判定单元309基于上行数据信号解码单元308的解码结果,进行重发控制判定(A/N判定)并将结果输出到控制单元301。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20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4所示,用户终端20具备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2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和应用单元205。
关于下行链路的数据,在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中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202中被放大,并在发送接收单元203中进行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FFT处理、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在该下行链路的数据中,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被转发给应用单元205。应用单元205进行与比物理层或MAC层更高的层有关的处理等。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数据中,广播信息也被转发给应用单元205。在发送接收单元203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发射机/接收机、发送接收电路或者发送接收装置。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单元205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被进行重发控制(HARQ:混合(Hybrid)ARQ)的发送处理、信道编码、预编码、DFT处理、IFFT处理等,并被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之后,放大器单元202将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发送接收天线201而发送。
图15是用户终端2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的主要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5所示,用户终端2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至少包括控制单元401、上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402、上行数据信号生成单元403、映射单元404、解映射单元405、信道估计单元406、下行控制信号解码单元407、下行数据信号解码单元408和判定单元409而构成。
控制单元401基于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PDCCH信号)或对于接收到的PDSCH信号的重发控制判定结果,控制上行控制信号(A/N信号等)或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从无线基站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号从下行控制信号解码单元407输出,重发控制判定结果从判定单元409输出。在控制单元401中,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者控制装置。
上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生成上行控制信号(送达确认信号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等反馈信号)。上行数据信号生成单元4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生成上行数据信号。另外,控制单元401在从无线基站通知的下行控制信号中包括上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指示上行数据信号生成单元403生成上行数据信号。在上行控制信号生成单元402中,能够应用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或者信号生成电路。
映射单元404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控制上行控制信号(送达确认信号等)和上行数据信号对于无线资源(PUCCH、PUSCH)的分配。
解映射单元405对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进行解映射,从而分离下行链路信号。信道估计单元406根据在解映射单元405中所分离的接收信号中包含的参考信号,估计信道状态,并将所估计的信道状态输出到下行控制信号解码单元407、下行数据信号解码单元408。
下行控制信号解码单元407对通过下行控制信道(PDCCH)而被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PDCCH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调度信息(对于上行资源的分配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401。此外,在下行控制信号中包括与反馈送达确认信号的小区有关的信息或与有无应用RF调整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也输出到控制单元401。
下行数据信号解码单元408对通过下行共享信道(PDSCH)而被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进行解码,并输出到判定单元409。判定单元409基于下行数据信号解码单元408的解码结果,进行重发控制判定(A/N判定)且将结果输出到控制单元401。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附图中图示的大小或形状等并不限定于此,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除此之外,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就能够适当变更而实施。
本申请基于在2014年7月23日申请的特愿2014-149889。该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基站,能够经由回程与周边的无线基站交换控制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具有:
发送接收单元,经由回程信令而发送接收所述控制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在所述控制信息中包含的所述周边的无线基站以及本基站的业务信息以及与天线波束成型有关的信息,对所述周边的无线基站和本基站的双方或者其中一方的天线波束图案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与天线倾斜以及水平方向的波束有关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信息中,包括天线倾斜、水平方向的波束、发送功率、天线方向图、资源利用率、平均吞吐量值中的任一个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业务量多的无线基站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增大,且控制业务量少的无线基站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减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业务量多的无线基站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减少且控制业务量少的无线基站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增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业务信息中,包括用户终端数目以及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组的位置,从而对各无线基站的天线波束图案的倾斜角、波束方向以及波束宽度进行控制。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控制单元的无线基站是宏小区基站,所述宏小区基站对各小型小区基站的天线波束图案进行控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对本基站的天线波束图案进行控制,
所述发送接收单元将所述控制的结果通知给所述周边的无线基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周边的无线基站的天线波束图案进行控制,
所述发送接收单元将所述控制的结果通知给所述周边的无线基站。
10.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用于能够经由回程与周边的无线基站交换控制信息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经由回程信令而发送接收所述控制信息的步骤;以及
基于在所述控制信息中包含的所述周边的无线基站以及本基站的业务信息以及与天线波束成型有关的信息,对所述周边的无线基站和本基站的双方或者其中一方的天线波束图案进行控制的步骤。
CN201580040955.2A 2014-07-23 2015-07-14 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65762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9889 2014-07-23
JP2014-149889 2014-07-23
PCT/JP2015/070113 WO2016013446A1 (ja) 2014-07-23 2015-07-14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6252A true CN106576252A (zh) 2017-04-19

Family

ID=55162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0955.2A Pending CN106576252A (zh) 2014-07-23 2015-07-14 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08479A1 (zh)
JP (1) JP6715768B2 (zh)
CN (1) CN106576252A (zh)
WO (1) WO20160134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43272B2 (en) * 2016-02-16 2020-08-11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US9893828B2 (en) * 2016-02-23 2018-02-1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Signal power/quality measurement from digital RF/IF interface
WO2018092375A1 (ja) * 2016-11-17 2018-05-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156662B (zh) * 2016-12-02 202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WO2018211627A1 (ja) * 2017-05-17 2018-11-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200205180A1 (en) * 2017-08-10 2020-06-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KR102072285B1 (ko) * 2018-01-23 2020-02-03 한국과학기술원 대역 내 무선 백홀을 이용한 다계층 이종망의 상하향 링크 간섭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0401981B (zh) * 2018-04-25 2021-12-2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相关设备
US11425526B2 (en) * 2019-09-17 2022-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 indication of spatially proximate UEs
US11350313B1 (en) * 2020-09-03 2022-05-31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control of uplink communication from a dual-connected device, based on antenna pattern efficiency per connection
US11356863B1 (en) * 2020-12-10 2022-06-07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Dynamic antenna beam management
FI20215133A1 (en) * 2021-02-10 2022-04-01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RADIO RADIATION SELECTION FOR CELLULAR ACCESS NODES
US11930541B2 (en) * 2022-03-01 2024-03-12 Cisco Technology, Inc. Coordinating best effort traffic to an associationless, overhead mesh of access point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29411A2 (en) * 2006-09-08 2008-03-13 Designart Networks Ltd Access point planning mechanism
CN102792751A (zh) * 2010-03-17 2012-11-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未许可或共享频谱上的、小区之间的尽力而为无线回程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161587A1 (ja) * 2012-04-27 2013-10-3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3491553A (zh) * 2012-06-08 2014-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6768A (ja) * 1994-06-10 1995-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
JPH0965419A (ja) * 1995-08-25 1997-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通信制御装置
JP2000022618A (ja) * 1998-07-03 2000-01-21 Hitachi Ltd 基地局およびアンテナビームの制御方法
US7809403B2 (en) * 2001-01-19 2010-10-05 The Directv Group, Inc. Stratospheric platform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daptive antennas
JP2004253849A (ja) * 2003-02-18 2004-09-09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JP5482889B2 (ja) * 2010-03-15 2014-05-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
US8649418B1 (en) * 2013-02-08 2014-02-11 CBF Networks, Inc. Enhancement of the channel propagation matrix order and rank for a wireless channel
US9735940B1 (en) * 2012-04-12 2017-08-15 Tarana Wireless, Inc.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optimizing the capacity of adaptive array systems
US9497785B2 (en) * 2014-06-02 2016-11-15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exchanging beamforming information for a dual connection to user equip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29411A2 (en) * 2006-09-08 2008-03-13 Designart Networks Ltd Access point planning mechanism
CN102792751A (zh) * 2010-03-17 2012-11-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未许可或共享频谱上的、小区之间的尽力而为无线回程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161587A1 (ja) * 2012-04-27 2013-10-3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3491553A (zh) * 2012-06-08 2014-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调整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13446A1 (ja) 2016-01-28
JP6715768B2 (ja) 2020-07-01
US20170208479A1 (en) 2017-07-20
JPWO2016013446A1 (ja) 2017-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6252A (zh) 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0645622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cell selectio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917710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9838908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50087324A1 (en)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134239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886398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60337993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256153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6664649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US20180084540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667591A (zh) 异构网络中的自适应ul-dl tdd配置
JP6161347B2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817945B2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5453663A (zh) 用户终端、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748919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60013921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664741A (zh)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340345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参考信号发送方法
CN107925921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615807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432014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706488A (zh) 中央控制站、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CN105103638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Khirallah et al. On energy efficiency of joint transmissio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in LTE-advanc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