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5098B - 涡旋光束产生方法、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涡旋光束产生方法、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5098B
CN106575098B CN201480081159.9A CN201480081159A CN106575098B CN 106575098 B CN106575098 B CN 106575098B CN 201480081159 A CN201480081159 A CN 201480081159A CN 106575098 B CN106575098 B CN 1065750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lectric
low
oval
index layer
dielectric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11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5098A (zh
Inventor
王健
杜竫
贺继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75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5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5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5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8Surface plasmon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 G02B27/141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using dichroic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9Beam shaping, e.g. changing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2B27/0938Using specific optical elements
    • G02B27/095Re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7/0955Lenses
    • G02B27/0961Lens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9Beam shaping, e.g. changing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2B27/0938Using specific optical elements
    • G02B27/0977Reflective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used for 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56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arranged along two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a plane, e.g. honeycomb arrangement of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olograms
    • G03H1/1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olograms using modulated reference beam
    • G03H1/12Spatial modulation, e.g. ghost imaging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KTECHNIQUE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RRADIATION DEVICES; GAMMA RAY OR X-RAY MICROSCOPES
    • G21K1/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e.g. focusing or moder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涡旋光束器件包括:金属反射镜(101)、低折射率层(102)以及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103)。低折射率层(102)覆盖在金属反射镜(101)上,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103)嵌在低折射率层(102)中。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103)按阵列方式排布,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103)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103)的厚度相同,低折射率层(102)的厚度大于椭圆电介质单元(103)的厚度。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103)的外表面与低折射率层(102)的外表面平齐,椭圆电介质单元(103)的外表面和低折射率层(102)的外表面均为距离金属反射镜(101)较远的一面,低折射率层(102)的折射率小于椭圆电介质单元(103)的折射率。还公开了一种涡旋光束器件制备方法及一种涡旋光束产生方法。

Description

涡旋光束产生方法、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调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旋光束产生方法、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束除携带线性动量外,还可以携带角动量,其中角动量又包括自旋角动量(英文:Spin Angular Momentum,简称:SAM)和轨道角动量(英文:Orbital Angular Momentum,简称:OAM)。SAM通常与光子的自旋相关表现为圆偏振,其取值可以为相比之下,OAM与螺旋形相位波联系在一起。1992年,Allen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具有螺旋相位因子的光束,其每个光子携带的OAM为该值是SAM的l倍,其中为方位角。
近年来OAM应用在通信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SAM只有两个取值不同,OAM的可以在(-∞,+∞)内任意取值,而且不同OAM之间易于区分,所以利用OAM通信可以极大提高通信容量和谱效率。为此,含有OAM的涡旋光束的产生和探测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在涡旋光束产生领域已经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研究,产生涡旋光束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采用V天线阵列进行涡旋光束的产生。
V天线阵列中的V天线由金属V型结构和硅衬底构成,金属V型结构生长在硅村底上。当入射光照射到金属V天线上时会引起表面等离子震荡,散射光具有特定的振幅相位。散射光的振幅相位与金属V天线的臂长以及夹角相关,通过设计V天线的臂长以及夹角,可以使一束高斯光束入射到V天线阵列上时,散射出的散射光具有OAM,从而产生涡旋光束。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能够产生涡旋光束的V天线结构尺寸较小,不利于工艺制备;同时由于V天线为金属结构,金属结构会对入射光产生吸收,造成较大损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V天线结构尺寸较小,不利于工艺制备,且会造成较大损耗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旋光束产生方法、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旋光束产生器件,所述器件包括:
金属反射镜、低折射率层以及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所述低折射率层覆盖在所述金属反射镜上,所述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嵌在所述低折射率层中,且所述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按阵列方式排布,所述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每个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短轴和长轴均大于50nm,
所述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厚度相同,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厚度,每个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外表面与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外表面平齐,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外表面和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外表面均为距离所述金属反射镜较远的一面,
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折射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反射镜为金反射镜、银反射镜或铝反射镜,所述低折射率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或SiO2层,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为Si单元或Si3N4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反射镜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0nm,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00nm,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nm。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两个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中心距离大于或等于1μm。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组成的阵列大小为10×10。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生长一电介质层;
在所述电介质层上刻蚀出多个椭圆图案,得到椭圆电介质单元,刻蚀的厚度与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相等,所述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按阵列方式排布,所述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每个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短轴和长轴均大于50nm;
在刻蚀后的所述电介质层上生长一低折射率层,所述低折射率层充满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间的空隙,且所述低折射率层覆盖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折射率;
在所述低折射率层上生长一金属反射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反射镜为金反射镜、银反射镜或铝反射镜,所述低折射率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或SiO2层,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为Si单元或Si3N4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反射镜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0nm,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00nm,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nm。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两个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中心距离大于或等于1μm。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涡旋光束产生方法,采用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偏振光束垂直照射到所述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
采用偏振分光镜或检偏器分离所述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反射光,得到涡旋光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覆盖在金属反射镜上的低折射率层和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按阵列方式排布,且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即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方向相同,当入射光照射在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时,引起了椭圆电介质单元的谐振,从而改变了反射光的振幅和相位,即反射光中有一部分光的振幅相位会受到调制,且偏振方向与入射光垂直,即得到了OAM光束;采用电介质材料作为阵列的单元,对入射光吸收较少,损耗小;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长轴大小和短轴大小与涡旋光束的振幅关系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长轴大小和短轴大小与涡旋光束的相位关系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阶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二阶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四阶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九阶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生长电介质层后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刻蚀后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生长低折射率层后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生长金属反射镜后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参见图1和2,该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包括:
金属反射镜101、低折射率层102以及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103,低折射率层102覆盖在金属反射镜101上,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103嵌在低折射率层102中,且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103按阵列方式排布,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103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103的短轴和长轴均大于50nm。
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103的厚度相同,低折射率层102的厚度大于椭圆电介质单元103的厚度,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103的外表面与低折射率层102的外表面平齐,椭圆电介质单元103的外表面和低折射率层102的外表面均为距离金属反射镜101较远的一面。
低折射率层102的折射率小于椭圆电介质单元103的折射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覆盖在金属反射镜上的低折射率层和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按阵列方式排布,且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即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方向相同,当入射光照射在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时,引起了椭圆电介质单元的谐振,从而改变了反射光的振幅和相位,即反射光中有一部分光的振幅相位会受到调制,且偏振方向与入射光垂直,即得到了OAM光束;采用电介质材料作为阵列的单元,对入射光吸收较少,损耗小;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生产。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参见图3和4,该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包括:
金属反射镜201、低折射率层202以及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203,低折射率层202覆盖在金属反射镜201上,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203嵌在低折射率层202中,且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203按阵列方式排布,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短轴和长轴均大于50nm。
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厚度相同,低折射率层202的厚度大于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厚度,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外表面与低折射率层202的外表面平齐,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外表面和低折射率层202的外表面均为距离金属反射镜201较远的一面。
低折射率层202的折射率小于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折射率。
低折射率层202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即低折射率层202的折射率不小于空气的折射率。
其中,低折射率层202为电介质材料层。
其中,按阵列方式排布是指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203与相邻的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中心距离相等。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203与相邻的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中心距离相等时,保证了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椭圆电介质单元分布均匀,使调制后的涡旋光束强度均衡。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金属反射镜201可以为金反射镜、银反射镜或铝反射镜。金属反射镜201也可以是由能够反射入射光的其他金属制成的反射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低折射率层202可以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英文: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层或SiO2层。当然低折射率层202也可以是折射率小于电介质层的其他材料。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椭圆电介质单元203可以为Si单元或Si3N4单元。椭圆电介质单元203也可以是折射率大于低折射率层的其他材料。本实施例中,椭圆电介质单元采用电介质材料,使得该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对入射光吸收比金属小(金属会对光产生共振吸收),使得光的损耗小。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金属反射镜20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0nm,低折射率层20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00nm,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nm。为了方便生产制造,金属反射镜201的厚度在100至1000nm之间,低折射率层202的厚度在400至2000nm之间,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厚度在300至1000nm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组成的阵列最小为10×10,以保证入射光可以被调制产生涡旋光束。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短轴和长轴均大于50nm。由于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尺寸较小,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分辨率高,因此该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产生的涡旋光束的分辨率高。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两个椭圆电介质单元203的中心距离大于或等于1μm。为了方便生产制造,其中心距离在1至2μm之间。容易知道,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小于两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中心距离。
当入射光垂直入射到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时,受调制的反射光垂直从涡旋光束产生器件表面射出。为了便于将调制得到的涡旋光束与未被调制的反射光分离开来,可以在调制前将入射光的偏振方向调节至与椭圆长轴所在的直线成一定夹角,这样当入射光受到调制后,被调制得到的涡旋光束与入射光的偏振方向正交,而未被调制的反射光偏振态与入射光是一样的,因此涡旋光束与未被调制的反射光的偏振方向正交,从而采用偏振分光镜或检偏器等器件实现分离。优选地,该夹角可以选用±45°,当夹角为±45°时,不仅便于将涡旋光束与未被调制的反射光分离,同时由于入射光沿椭圆长轴和短轴所在直线方向的偏振分量相同,使得反射光在这两个偏振分量所受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中椭圆电介质单元的调制程度相同,且此时反射光能受到最大程度的调制,即调制出的涡旋光束的相位范围大。
其中,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对入射光的调制过程具体如下:线偏振的入射光照射到椭圆电介质单元上时,引起了椭圆电介质单元的谐振,从而改变了反射光的振幅和相位。
当然,前述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椭圆电介质单元长轴间夹角大小对调制出的涡旋光束的相位范围影响有限,调制出的涡旋光束的相位主要与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短轴大小相关,如图5和6所示为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大小a和短轴大小b与相位(P)以及长轴大小a和短轴大小b与振幅(A)的关系,该关系可以通过模拟得到。在实际制造涡旋光束产生器件时,各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大小(长短轴大小)根据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确定,即各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大小与待产生的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中对应位置的点的相位相对应。具体地,根据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确定各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大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根据涡旋光束的阶数确定相位分布图,例如图7-图10依次为一阶、二阶、四阶和九阶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根据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阵列在相位分布图上对应取点,例如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的阵列为10×10,则在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上按阵列10×10取点;然后分别找出每个点的相位对应的a、b值,即得到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的阵列中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大小a和短轴大小b。选择选取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大小a和短轴大小b时,可能存在一个相位值对应多个a或b的值,此时在多个取值中选取能够保证涡旋光束振幅一致的a和b的取值,其中,涡旋光束的阶数与相位对应,L阶涡旋光束的相位为2Lπ。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方向相同,可以保证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的夹角固定,使得入射光受到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调制的程度相等,从而保证了按涡旋光束相位分布图选取的a、b值所设计的器件可以产生涡旋光束。
另外,不同波长的高斯光束(入射光),其转化为涡旋光束的转化率也不相同,当高斯光束波长从1500nm变化到1600nm时,从高斯光束到涡旋光束的转化率高于60%,尤其当低折射率层202厚度为150nm时,高斯光束波长在1550nm附近时,从高斯光束到OAM光束的转化率能达到90%。
进一步地,该涡旋光束产生器件还包括覆盖在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203外表面上的二氧化硅衬底,该二氧化硅衬底可以对该器件起保护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覆盖在金属反射镜上的低折射率层和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按阵列方式排布,且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即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方向相同,当入射光照射在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时,引起了椭圆电介质单元的谐振,从而改变了反射光的振幅和相位,即反射光中有一部分光的振幅相位会受到调制,且偏振方向与入射光垂直,即得到了OAM光束;采用电介质材料作为阵列的单元,对入射光吸收较少,损耗小;椭圆电介质单元尺寸小,分辨率高;由于低折射率层的存在,低折射率层相当于在椭圆电介质单元与金属反射镜之间增加了一个传播距离,当入射光第一次入射到椭圆电介质单元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透射,透射的光能在低折射率层之间来回反射,当光在低折射率层之间来回反射时能增加受椭圆电介质单元的调制几率,也就提高了入射光转化为受调制光的转化率,因此该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涡旋光束转化率高,且该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对入射光的波长要求较低,增大了可用波长范围;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生产。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制备方法,参见图11,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在衬底上生长一电介质层。
步骤302:在电介质层上刻蚀出多个椭圆图案,得到椭圆电介质单元,刻蚀的厚度与电介质层的厚度相等,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按阵列方式排布,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短轴和长轴均大于50nm。
步骤303:在刻蚀后的电介质层上生长一低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充满椭圆电介质单元间的空隙,且低折射率层覆盖椭圆电介质单元,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大于椭圆电介质单元,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椭圆电介质单元的折射率。
步骤304:在低折射率层上生长一金属反射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覆盖在金属反射镜上的低折射率层和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按阵列方式排布,且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即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方向相同,当入射光照射在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时,引起了椭圆电介质单元的谐振,从而改变了反射光的振幅和相位,即反射光中有一部分光的振幅相位会受到调制,且偏振方向与入射光垂直,即得到了OAM光束;采用电介质材料作为阵列的单元,对入射光吸收较少,损耗小;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生产。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制备方法,参见图12,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英文:Plasma Enhanced ChemicalVapor Deposition,简称:PECVD)工艺在二氧化硅衬底上生长一电介质层。
如图13所示,在二氧化硅衬底500上生长一层电介质层501。在其他实施例中,衬底还可以是其他材料,但衬底的折射率必须小于电介质层的折射率。
其中,电介质层可以为Si层或Si3N4层。电介质层也可以是折射率大于低折射率层的其他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nm。为了方便生产制造,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厚度在300至1000nm之间。优选地,该电介质层的厚度为400nm。
步骤402:采用电子束曝光(英文: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简称:EBL)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英文:Inductive Coupled Plasma,简称:ICP)工艺在电介质层上刻蚀出多个椭圆图案,得到椭圆电介质单元,刻蚀的厚度与电介质层的厚度相等,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按阵列方式排布,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短轴和长轴均大于50nm。
如图14所示,对电介质层501进行刻蚀后得到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502。
其中,按阵列方式排布是指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与相邻的椭圆电介质单元的中心距离相等。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与相邻的椭圆电介质单元的中心距离相等时,保证了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椭圆电介质单元分布均匀,使调制后的涡旋光束强度均衡。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椭圆电介质单元组成的阵列最小为10×10,以保证入射光可以被调制产生涡旋光束。
步骤403:在刻蚀后的电介质层上生长一低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充满椭圆电介质单元间的空隙,且低折射率层覆盖椭圆电介质单元,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大于椭圆电介质单元,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椭圆电介质单元的折射率。
如图15所示,在刻蚀后的椭圆电介质单元502上生长(例如采用旋涂)一层低折射率层503,低折射率层503覆盖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502,且充满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502间空隙。
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即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不小于空气的折射率。
其中,低折射率层为电介质材料层。
其中,低折射率层可以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PMMA层或SiO2层。当然低折射率层也可以是折射率小于电介质层的其他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00nm。为了方便生产制造,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在400至2000nm之间。优选地,该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550nm。
步骤404:在低折射率层上生长一金属反射镜。
如图16所示,在低折射率层503表面生长一层金属反射镜504。
其中,金属反射镜可以为金反射镜、银反射镜或铝反射镜。金属反射镜也可以是能够反射入射光的其他金属。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反射镜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0nm。为了方便生产制造,金属反射镜的厚度在100至1000nm之间。优选地,该金属反射镜的厚度为100nm。
在本实施例中,椭圆电介质单元的短轴和长轴均大于50nm。由于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尺寸较小,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分辨率高,因此该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产生的涡旋光束的分辨率高。任意两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中心距离大于或等于1μm。为了方便生产制造,其中心距离在1至2μm之间。容易知道,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小于两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中心距离。
整个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尺寸与所用单元结构数量有关,例如硅椭圆电介质单元数量为m×n个,则整个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尺寸至少为m×nμm2
当入射光垂直入射到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时,受调制的反射光垂直从涡旋光束产生器件表面射出。为了便于将调制得到的涡旋光束与未被调制的反射光分离开来,可以在调制前将入射光的偏振方向调节至与椭圆长轴所在的直线成一定夹角,这样当入射光受到调制后,被调制得到的涡旋光束与入射光的偏振方向正交,而未被调制的反射光偏振态与入射光是一样的,因此涡旋光束与未被调制的反射光的偏振方向正交,从而采用偏振分光镜或检偏器等器件实现分离。优选地,该夹角可以选用±45°,当夹角为±45°时,不仅便于将涡旋光束与未被调制的反射光分离,同时由于入射光沿椭圆长轴和短轴所在直线方向的偏振分量相同,使得反射光在这两个偏振分量所受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中椭圆电介质单元的调制程度相同,且此时反射光能受到最大程度的调制,即调制出的涡旋光束的相位范围大。
其中,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对入射光的调制过程具体如下:线偏振的入射光照射到椭圆电介质单元上时,引起了椭圆电介质单元的谐振,从而改变了反射光的振幅和相位。
当然,前述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椭圆电介质单元长轴间夹角大小对调制出的涡旋光束的相位范围影响有限,调制出的涡旋光束的相位主要与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短轴大小相关,再次参见图5和6所示。在实际制造涡旋光束产生器件时,各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大小(长短轴大小)根据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确定,即各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大小与待产生的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中对应位置的点的相位相对应。具体地,根据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确定各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大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根据涡旋光束的阶数确定相位分布图;根据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阵列在相位分布图上对应取点,例如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的阵列为10×10,则在涡旋光束的相位分布图上按阵列10×10取点;然后分别找出每个点的相位对应的a、b值,即得到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的阵列中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大小a和短轴大小b。选择选取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大小a和短轴大小b时,可能存在一个相位值对应多个a或b的值,此时在多个取值中选取能够保证涡旋光束振幅一致的a和b的取值,其中,涡旋光束的阶数与相位对应,L阶涡旋光束的相位为2Lπ。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方向相同,可以保证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的夹角固定,使得入射光受到每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调制的程度相等,从而保证了按涡旋光束相位分布图选取的a、b值所设计的器件可以产生涡旋光束。
另外,不同波长的高斯光束(入射光),其转化为涡旋光束的转化率也不相同,当高斯光束波长从1500nm变化到1600nm时,从高斯光束到涡旋光束的转化率高于60%,尤其当低折射率层厚度为150nm时,高斯光束波长在1550nm附近时,从高斯光束到OAM光束的转化率能达到90%。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覆盖在金属反射镜上的低折射率层和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按阵列方式排布,且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即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方向相同,当入射光照射在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时,受椭圆电介质单元与光束相互作用的影响,反射光中有一部分光的振幅相位会受到调制,且偏振方向与入射光垂直,即得到了OAM光束;采用电介质材料作为阵列的单元,对入射光吸收较少,损耗小;椭圆电介质单元尺寸小,分辨率高;由于低折射率层的存在,低折射率层相当于在椭圆电介质单元与金属反射镜之间增加了一个传播距离,当入射光第一次入射到椭圆电介质单元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透射,透射的光能在低折射率层之间来回反射,当光在低折射率层之间来回反射时能增加受椭圆电介质单元的调制几率,也就提高了入射光转化为受调制光的转化率,因此该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涡旋光束转化率高,且该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对入射光的波长要求较低,增大了可用波长范围;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生产。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旋光束产生方法,参见图17,该方法采用如实施例一或二中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实现,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采用偏振光束垂直照射到所述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
将高斯光束的偏振方向调节至与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所在直线成固定角度,得到上述偏振光束。优选地,该固定角度可以为±45°角,当夹角为±45°时,不仅便于将涡旋光束与未被调制的反射光分离,同时由于入射光沿椭圆长轴和短轴所在直线方向的偏振分量相同,使得反射光在这两个偏振分量所受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中椭圆电介质单元的调制程度相同,且此时反射光能受到最大程度的调制,即调制出的涡旋光束的相位范围大。
步骤602:采用偏振分光镜或检偏器分离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反射光,得到涡旋光束。
偏振分光镜或检偏器设置在入射光光路上,入射光穿过偏振分光镜或检偏器垂直照射在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入射光经过涡旋光束产生器件调制得到反射光,该反射光包括未被调制的反射光和被调制的涡旋光束,偏振分光镜或检偏器对反射光中的涡旋光束进行分离,改变其传播方向。如图18所示,入射光5A穿过偏振分光镜或检偏器5B照射在涡旋光束产生器件5C上,产生反射光5D,反射光5D通过偏振分光镜或检偏器5B时,其中未被调制的反射光5E方向不变,被调制的涡旋光束5F改变方向,即被分离出来。
本实施例中,当入射光垂直入射到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时,受调制的反射光垂直从涡旋光束产生器件表面射出。当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椭圆长轴所在的直线夹角为±45°时,入射光沿椭圆长短轴所在直线方向的偏振分量相同,因而这两个偏振分量所受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调制程度相同,反射光能受到最大程度的调制;且当入射光照射到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后,受到调制后的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偏振方向正交,而没有受调制的反射光偏振态与入射光是一样的,从而便于将其与未被调制的反射光分离开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包括:
金属反射镜、低折射率层以及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所述低折射率层覆盖在所述金属反射镜上,所述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嵌在所述低折射率层中,且所述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按阵列方式排布,所述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每个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短轴和长轴均大于50nm,所述按阵列方式排布是指每个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与相邻的椭圆电介质单元的中心距离相等;
所述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厚度相同,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厚度,每个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外表面与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外表面平齐,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外表面和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外表面均为距离所述金属反射镜较远的一面,
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镜为金反射镜、银反射镜或铝反射镜,所述低折射率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或SiO2层,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为Si单元或Si3N4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镜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0nm,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00nm,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中心距离大于或等于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组成的阵列大小为10×10。
6.一种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生长一电介质层;
在所述电介质层上刻蚀出多个椭圆图案,得到椭圆电介质单元,刻蚀的厚度与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相等,所述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按阵列方式排布,所述多个椭圆电介质单元的长轴所处直线平行或重合,每个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短轴和长轴均大于50nm,所述按阵列方式排布是指每个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与相邻的椭圆电介质单元的中心距离相等;
在刻蚀后的所述电介质层上生长一低折射率层,所述低折射率层充满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间的空隙,且所述低折射率层覆盖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折射率;
在所述低折射率层上生长一金属反射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镜为金反射镜、银反射镜或铝反射镜,所述低折射率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或SiO2层,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为Si单元或Si3N4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镜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0nm,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00nm,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0n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椭圆电介质单元的中心距离大于或等于1μm。
10.一种涡旋光束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偏振光束垂直照射到所述涡旋光束产生器件上;
采用偏振分光镜或检偏器分离所述涡旋光束产生器件的反射光,得到涡旋光束。
CN201480081159.9A 2014-10-10 2014-10-10 涡旋光束产生方法、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575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8293 WO2016054803A1 (zh) 2014-10-10 2014-10-10 涡旋光束产生方法、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5098A CN106575098A (zh) 2017-04-19
CN106575098B true CN106575098B (zh) 2019-05-24

Family

ID=55652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1159.9A Active CN106575098B (zh) 2014-10-10 2014-10-10 涡旋光束产生方法、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1505B2 (zh)
EP (1) EP3200028B1 (zh)
CN (1) CN106575098B (zh)
WO (1) WO20160548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38525B2 (en) * 2018-07-16 2024-07-16 Or-Ment Llc Electromagnetic wave medical imaging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s
CN109216943B (zh) * 2018-08-03 2022-07-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调相的方向可控混合模态涡旋波束产生装置
CN109066279B (zh) 2018-09-07 2024-03-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模式谐振的全光纤涡旋光激光器
CN110703436B (zh) * 2019-10-18 2021-08-10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方向可控的椭圆光学涡旋阵列掩模板的设计方法
CN114336075B (zh) * 2022-01-10 2022-11-22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涡旋电磁超表面结构及其涡旋电磁波产生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3289A1 (en) * 2011-01-27 2012-08-02 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 Optical devices with spiral aperiodic structures for circularly symmetric light scattering
CN103792605A (zh) * 2013-12-11 2014-05-14 南京大学 叉形液晶光栅的制备及其在生成涡旋光束中的应用
CN103984103A (zh) * 2014-02-18 2014-08-13 上海大学 一种利用计算全息图产生涡旋光束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73690U (zh) * 2010-03-25 2010-12-1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复合光学涡旋的产生装置
US20120307247A1 (en) * 2011-05-31 2012-12-06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Method And System
WO2013033591A1 (en) * 2011-08-31 2013-03-07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Amplitude, phase and polarization plate for photonics
IN2012DE00869A (zh) * 2012-03-24 2015-07-17 Director General Defence Res & Dev Org
WO2014039487A1 (en) * 2012-09-04 2014-03-13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Ultra-thin, planar, plasmonic metadevices
CN103969738B (zh) * 2013-01-28 2017-06-06 无锡万润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螺旋偏孔融嵌芯涡旋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3289A1 (en) * 2011-01-27 2012-08-02 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 Optical devices with spiral aperiodic structures for circularly symmetric light scattering
CN103792605A (zh) * 2013-12-11 2014-05-14 南京大学 叉形液晶光栅的制备及其在生成涡旋光束中的应用
CN103984103A (zh) * 2014-02-18 2014-08-13 上海大学 一种利用计算全息图产生涡旋光束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00028A1 (en) 2017-08-02
US20170212282A1 (en) 2017-07-27
EP3200028B1 (en) 2018-12-12
CN106575098A (zh) 2017-04-19
EP3200028A4 (en) 2017-10-11
US10101505B2 (en) 2018-10-16
WO2016054803A1 (zh) 2016-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5098B (zh) 涡旋光束产生方法、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Lepeshov et al. Hybrid nanophotonics
US20200218012A1 (en) Silicon-based optical antenna with reflective lay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Burresi et al. Complex photonic structures for light harvesting
Eyderman et al. Solar light trapping in slanted conical-pore photonic crystals: Beyond statistical ray trapping
CN105629364B (zh) 一种波长选择型超表面器件
CN106847797B (zh) 一种贵金属纳米颗粒-量子点阵列发光器件制备方法
US20100259826A1 (en) Planar plasmonic device for light reflection, diffusion and guiding
Molet et al. Ultrathin Semiconductor Superabsorbers from the Visible to the Near‐Infrared
Wang et al. Plasmonic helical nanoantenna as a converter between longitudinal fields 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waves
CN110289345A (zh) 一种定向发射且可调控的极化激元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3687459B (zh) 基于金属纳米筛超表面的近场多通道等离子体涡旋生成器
CN111029421A (zh) 一种实现近红外光吸收增强的微纳米阵列结构
CN102193126A (zh) 宽带低电场增强反射金属介电光栅
CN103235417B (zh)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薄膜型光准直器
CN107390305A (zh) 双频带全光吸收器结构
Yao et al. Analysis of focusing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wave using fabry-perot cavity
Li et al. Design of broadband high efficiency absorption antenna based on metamaterial nano-ring array
Burford et al. Plasmonic enhancement of irregular shape nano-patch for thin film silicon solar cells
Qang et al. Dynamic control of polarization conversion based on borophene nanostructures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bands
CN108318964A (zh) 一种在太赫兹频率实现高吸收的超材料光纤
Catchpole et al. Novel applications for surface plasmons in photovoltaics
Herter Photonic Structures for Systems with Silicon Solar Cells and Upconverters
Panda et al. Enhancement of Quantum Efficiency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Through Whispering Gallery Modes from Titanium Oxide Micro‐Resonators
Muhammad et al. Optimization of highly efficient random grating thin-film solar cell using modified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