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4616A - 变量叶片泵 - Google Patents

变量叶片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4616A
CN106574616A CN201580039690.4A CN201580039690A CN106574616A CN 106574616 A CN106574616 A CN 106574616A CN 201580039690 A CN201580039690 A CN 201580039690A CN 106574616 A CN106574616 A CN 106574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ring
pressing member
vane pump
discharge
interconne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96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4616B (zh
Inventor
羽广卓
羽广卓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74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4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4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4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4/00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 F04C14/18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characterised by varying the volume of the working chamber
    • F04C14/22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characterised by varying the volume of the working chamber by changing the eccentricity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4/00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 F04C14/28Safety arrangements;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F04C15/06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3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在现有的变量叶片泵中,在凸轮环从相对于转子向与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一侧时,工作流体会滞留于压缩室内,存在压缩室变为高温的问题。该变量叶片泵具有连通部(31),该连通部(31)构成为:在凸轮环(7)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10)一侧时,即在变量叶片泵从全流状态变为止流状态时,使压缩室(9)与凸轮环(7)径向外侧的外侧空间(11)从不连通的状态变为连通的状态。

Description

变量叶片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量叶片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量叶片泵具有:环状的凸轮环;转子,该转子配置于凸轮环的内侧;多片叶片,该多片叶片分别以能进退的方式配置于多个切槽,多个该切槽形成于转子的外周面,该多片叶片与凸轮环的内周面抵接而形成多个压缩室;端面构件,该端面构件配置于凸轮环和转子的端面;以及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按压凸轮环。端面构件形成有:吸入孔,该吸入孔将工作流体(例如油)供给至压缩室;以及排出孔,该排出孔使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排出。在该变量叶片泵中,凸轮环被按压构件按压,由此,凸轮环相对于转子向与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而且,若运转开始而使转子旋转,则配置于切槽的叶片根据其位置进退,在吸入侧,压缩室扩大而使工作流体供给至压缩室,在排出侧,压缩室缩小而使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排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3153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如上所述的变量叶片泵中,存在如下的情况:例如在压力保持时等,压缩室内的压力上升而使压缩室内的压力大于按压构件的按压力,从而使凸轮环移动至按压构件一侧。而且,若凸轮环的中心位置与转子的中心位置一致,则即便转子旋转,压缩室的大小也不发生变化,因此,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几乎不从排出孔排出,工作流体滞留于压缩室内,存在压缩室变为高温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量叶片泵,该变量叶片泵在凸轮环从相对于转子向与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一侧时,能防止压缩室变为高温。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发明的变量叶片泵具备:环状的凸轮环;转子,该转子配置于上述凸轮环的内侧,并且该转子在外周面上具有在周向上离散配置的多个切槽;多片叶片,该多片叶片分别以能进退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多个切槽,该多片叶片与上述凸轮环的内周面抵接而形成多个压缩室;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配置于上述凸轮环的径向外侧,并且按压上述凸轮环;以及连通部,该连通部构成为:在上述凸轮环从相对于上述转子向与上述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上述按压构件一侧时,使上述压缩室与上述凸轮环的径向外侧的外侧空间从不连通的状态变为连通的状态。
在该变量叶片泵中,凸轮环从相对于转子向与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一侧,从而使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变为几乎不从排出孔排出的状态时,连通了压缩室与外侧空间,因此,和压缩室与外侧空间不连通的情况相比,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容易排出至外侧空间。因此,温度较低的工作流体从吸入孔向压缩室供给得较多,从而降低了压缩室内的温度。因此,在凸轮环从相对于转子向与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一侧时,能防止压缩室变为高温。
第二发明的变量叶片泵是在第一发明的变量叶片泵的基础上,具有端面构件,该端面构件配置于上述凸轮环和上述转子的端面;上述连通部配置于上述端面构件的上述按压构件一侧,并且在上述凸轮环从相对于上述转子向与上述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上述按压构件一侧时,该连通部从被上述凸轮环堵塞的状态变为不被上述凸轮环堵塞的状态,由此,该连通部使上述压缩室与上述外侧空间连通。
在该变量叶片泵中,利用凸轮环从相对于转子向与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一侧来使压缩室与外侧空间连通,因此,能容易地使压缩室与外侧空间连通。
第三发明的变量叶片泵是在第二发明的变量叶片泵的基础上,上述连通部是形成于上述端面构件的两端面中靠上述凸轮环一侧的端面的槽。
在该变量叶片泵中,连通部是形成于端面构件的两端面中靠凸轮环一侧的端面的槽,因此,容易设置连通部。
第四发明的变量叶片泵是在第二或第三发明的变量叶片泵的基础上,上述端面构件具有吸入孔,该吸入孔将工作流体供给至上述压缩室,上述连通部中能与上述压缩室连通的开口部在周向上远离上述吸入孔而配置。
在该变量叶片泵中,连通部的开口部在周向上远离吸入孔而配置,因此,能防止从吸入孔供给至压缩室的工作流体抄捷径而立刻从连通部排出。
第五发明的变量叶片泵是在第四发明的变量叶片泵的基础上,上述开口部与上述吸入孔之间的距离比所有上述压缩室的周向长度长。
在该变量叶片泵中,连通部的开口部与吸入孔之间的距离比所有压缩室的周向长度长,因此,连通部的开口部和吸入孔不会同时向一个压缩室开口。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从吸入孔供给至压缩室的工作流体抄捷径而立刻从连通部排出。
第六发明的变量叶片泵是在第五发明的变量叶片泵的基础上,具有缺口,该缺口从上述吸入孔朝向上述开口部一侧延伸,上述开口部与上述缺口之间的距离比所有上述压缩室的周向长度长。
在该变量叶片泵中,连通部的开口部与缺口之间的距离比所有压缩室的周向长度长,因此,能防止从缺口供给至压缩室的工作流体抄捷径而立刻从连通部排出。
第七发明的变量叶片泵是在第四至第六发明中任一发明的变量叶片泵的基础上,上述端面构件具有排出孔,该排出孔在周向上远离上述吸入孔而配置,并且使上述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排出,上述开口部在周向上配置于上述吸入孔与上述排出孔之间。
在该变量叶片泵中,连通部的开口部在周向上配置于吸入孔与排出孔之间,因此,与开口部在周向上位于与吸入孔或排出孔相同位置的情况相比,容易设置开口部。
第八发明的变量叶片泵是在第一至第七发明中任一发明的变量叶片泵的基础上,在内部配置有上述凸轮环的壳体具有排放孔,该排放孔配置于上述按压构件一侧,并且将上述外侧空间内的工作流体排出至外部。
在该变量叶片泵中,从连通部排出至凸轮环径向外侧的外侧空间的工作流体从排放孔排出,因此,不必重新设置将从连通部排出至凸轮环径向外侧的外侧空间的工作流体排出的排放孔。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获得以下效果。
在第一发明中,凸轮环从相对于转子向与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一侧,从而使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变为几乎不从排出孔排出的状态时,连通了压缩室与外侧空间,因此,和压缩室与外侧空间不连通的情况相比,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容易排出至外侧空间。因此,温度较低的工作流体从吸入孔向压缩室供给得较多,从而降低了压缩室内的温度。因此,在凸轮环从相对于转子向与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一侧时,能防止压缩室变为高温。
在第二发明中,利用凸轮环从相对于转子向与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一侧来使压缩室与外侧空间连通,因此,能容易地使压缩室与外侧空间连通。
在第三发明中,连通部是形成于端面构件的两端面中靠凸轮环一侧的端面的槽,因此,容易设置连通部。
在第四发明中,连通部的开口部在周向上远离吸入孔而配置,因此,能防止从吸入孔供给至压缩室的工作流体抄捷径而立刻从连通部排出。
在第五发明中,连通部的开口部与吸入孔之间的距离比所有压缩室的周向长度长,因此,连通部的开口部和吸入孔不会同时向一个压缩室开口。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从吸入孔供给至压缩室的工作流体抄捷径而立刻从连通部排出。
在第六发明中,连通部的开口部与缺口之间的距离比所有压缩室的周向长度长,因此,能防止从缺口供给至压缩室的工作流体抄捷径而立刻从连通部排出。
在第七发明中,连通部的开口部在周向上配置于吸入孔与排出孔之间,因此,与开口部在周向上位于与吸入孔或排出孔相同位置的情况相比,容易设置开口部。
在第八发明中,从连通部排出至凸轮环径向外侧的外侧空间的工作流体从排放孔排出,因此,不必重新设置将从连通部排出至凸轮环径向外侧的外侧空间的工作流体排出的排放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变量叶片泵的纵剖图。
图2是沿图1所示的II-II线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a)是示出凸轮环位于相对于转子向与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的情况的图,图3(b)是示出凸轮环的中心位置与转子的中心位置一致的情况的图。
图4是图3(b)所示的A部放大图。
图5是第一侧板(端面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变量叶片泵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变量叶片泵的结构]
变量叶片泵1作为例如液压设备的液压供给源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变量叶片泵1的外侧被壳体2覆盖。在壳体2的内部,旋转轴3通过轴承2A和轴承2B被枢轴支承成旋转自如。圆筒状的转子5经由键4以能与旋转轴3一体地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旋转轴3。在转子5的外周面设置有环状排列的多个切槽6(在该变量叶片泵1中为13个)。多个切槽6在轴向上贯通转子5,且沿着放射方向设置,并在周向上以大致等间隔配置。此外,在转子5的径向外侧配置有环状(圆环状)的凸轮环7。
在多个切槽6中配置有多片叶片8(在该变量叶片泵1中为13片),该多片叶片8以能在各切槽6内沿径向进退的方式配置。多片叶片8通过由转子5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与凸轮环7的内周面抵接,从而形成多个压缩室9。在该变量叶片泵1中,通过相邻的2片叶片8、转子5、凸轮环7以及后述的2个侧板(第一侧板21以及第二侧板22)形成13个压缩室9。另外,转子5、凸轮环7、叶片8等配置于由壳体2的内周面12形成的剖视呈圆形的空间。此外,旋转轴3、转子5以及叶片8绕图1的箭头方向旋转。
在凸轮环7的径向外侧配置有按压构件10,该按压构件10与凸轮环7的外周面抵接,并从凸轮环7的径向外侧按压凸轮环7。该按压构件10配置于按压构件收容部13,该按压构件收容部13从壳体2的内周面12朝径向外侧延伸。该按压构件收容部13形成有排放孔14,该排放孔14将外侧空间11内的工作流体(例如油)排出外部。
如图1所示,按压构件10由弹性构件15(在该变量叶片泵1中为弹簧构件)和活塞16构成。此外,在按压构件10的与凸轮环7相反的一侧配置有螺栓构件17。在该变量叶片泵1中,通过使螺栓构件17沿着转子5的径向变位,由活塞16对凸轮环7作用的弹性构件15的弹力发生变化,从而对从压缩室9内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排出压力进行调整。如图1所示,在该变量叶片泵1中,凸轮环7配置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即,凸轮环7的中心位置相对于转子5的中心位置靠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此时,凸轮环7中与按压构件10相反一侧的外周面与壳体2的内周面12抵接。
如图2所示,在凸轮环7和转子5的两端面配置有圆筒状的第一侧板21(端面构件)和圆筒状的第二侧板22。在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在这些贯通孔中插通有旋转轴3。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侧板21(端面构件)具有:吸入孔23,该吸入孔23向压缩室9供给工作流体(例如油);排出孔24,该排出孔24使压缩室9内的工作流体排出;以及连通部31,该连通部31将压缩室9内的工作流体排出至凸轮环7的径向外侧的外侧空间11。吸入孔23与未图示的吸入端口连接,排出孔24与未图示的排出端口连接。
吸入孔23相对于按压构件10的中心线延长的线L1(参照图5)配置于靠俯视左侧的位置,并且以与多个压缩室9连通的方式沿着周向延伸。因此,吸入孔23的周向长度比各压缩室9的周向长度长。此处,压缩室9的周向长度是指压缩室9径向最外侧的周向长度。在吸入孔23的两端部中,转子5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25是工作流体向压缩室9的供给开始的供给开始点,转子5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26是工作流体向压缩室9的供给结束的供给结束点。在第一侧板21的两端面中的凸轮环7一侧的端面形成有例如V字型的缺口27(notch),该缺口27从吸入孔23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25朝向连通部31的后述第二开口部33一侧延伸。通过该缺口27,工作流体从比吸入孔23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25靠上游侧的位置逐渐供给至压缩室9内,因此,在吸入孔23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25处,可防止压缩室9的压力急剧上升。另外,缺口27也可以贯通第一侧板21。
排出孔24在周向上远离吸入孔23而配置,详细而言,排出孔24相对于按压构件10的中心线延长的线L1(参照图5)配置于靠与吸入孔23相反一侧(俯视右侧)的位置。该排出孔24以与多个压缩室9连通的方式沿着周向延伸。因此,排出孔24的周向长度比各压缩室9的周向长度长。在排出孔24的两端部中,转子5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28是工作流体从压缩室9内的排出开始的排出开始点,转子5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29是工作流体从压缩室9内的排出结束的排出结束点。另外,吸入孔23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25与排出孔24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29之间的周向距离、吸入孔23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26与排出孔24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28之间的周向距离在周向上比压缩室9的周向长度长。
连通部31构成为:在凸轮环7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10一侧时,使压缩室9与外侧空间11从不连通的状态变为连通的状态。此处,压缩室9与外侧空间11实际上通过凸轮环7与两个侧板(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之间的微小间隙始终连通,但在本发明中视为:即使凸轮环7与两个侧板(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之间存在微小间隙,该微小间隙也并不连通压缩室9和外侧空间11。
该连通部21是沿着径向延伸的槽,并形成于第一侧板21(端面构件)的两端面中的凸轮环7一侧的端面且第一侧板21的按压构件10一侧。另外,如图5所示,按压构件10一侧是指俯视时比线L2靠按压构件10一侧,其中,线L2与按压构件10的中心线延长的线L1正交,且通过转子5的中心。
如图3至图5所示,该连通部31是长度方向的长度比凸轮环7的宽度长的槽,并且具有向外侧空间11开口的第一开口部32和能向压缩室9开口的第二开口部33。在本发明中,该第二开口部33相当于连通部中能与压缩室连通的开口部。无论是在如图3(a)所示凸轮环7位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的状态下,还是在如图3(b)所示凸轮环7的中心位置与转子5的中心位置一致的状态下,第一开口部32始终向外侧空间11开口。
另一方面,如图3(a)所示,在凸轮环7位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时,在俯视下,第二开口部33的全部区域与凸轮环7重叠。因此,第二开口部33被凸轮环7堵塞,第二开口部33不向压缩室9开口。另一方面,若凸轮环7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参照图3(a))移动到凸轮环7的中心位置与转子5的中心位置一致的位置(参照图3(b))为止的任何地点(实际上是凸轮环7的中心位置与转子5的中心位置一致的位置的稍前方),则第二开口部33变为不被凸轮环7堵塞的状态,第二开口部33向压缩室9开口。其结果是,连通了压缩室9与外侧空间11。而且,即便在凸轮环7移动至凸轮环7的中心位置与转子5的中心位置一致的位置的状态下,压缩室9与外侧空间11也会继续保持连通的状态。
此处,如图3(a)所示,在凸轮环7位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时为如下的状态:压缩室9内的压力小于规定压力,工作流体从吸入孔23供给至压缩室9,且压缩室9内的工作流体从排出孔24排出。在该变量叶片泵1中,将该状态称作全流状态。另一方面,在压力保持时等,压缩室9内的压力变为规定压力以上并且压缩室9内的压力大于弹性构件15的弹力时为如下的状态:如图3(b)所示,凸轮环7的中心位置与转子5的中心位置一致,压缩室9内的工作流体几乎不从排出孔24排出。在该变量叶片泵1中,将该状态称作止流状态。
在该变量叶片泵1中,若从凸轮环7位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时、即从全流状态变为凸轮环7的中心位置与转子5的中心位置一致时、即止流状态,则压缩室9与外侧空间11从不连通的状态变为连通的状态,因此,在止流状态时,与没有连通部的现有的变量叶片泵相比,压缩室9内的工作流体容易泄漏至外侧空间11。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连通部31的第二开口部33(开口部)在周向上配置于吸入孔23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25与排出孔24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29之间。因此,连通部31的第二开口部33在周向上远离吸入孔23而配置。此外,周向上的第二开口部33与吸入孔23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25之间的距离比各压缩室9的周向长度长,此外,周向上的第二开口部33与缺口27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也比各压缩室9的周向长度长。
此外,如图1所示,连通部31的第一开口部32位于按压构件10的附近,即在周向上位于按压构件收容部13的两端13a、13b之间,因此,从连通部31的第一开口部32形成喷流而排出的油不易撞上壳体2的内周面12。因此,可防止从连通部31的第一开口部32形成喷流而排出的油撞上壳体2的内周面12而对壳体2施加负载。此外,连通部31的第一开口部32位于排放孔14的附近,即在周向上位于按压构件收容部13的两端13a、13b之间,因此,从连通部31的第一开口部32排出的油容易从排放孔14排出至外部。
[变量叶片泵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3对变量叶片泵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该变量叶片泵1中,如图3(a)所示,在凸轮环7位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的情况下,若运转开始而使转子5旋转,则配置于切槽6的叶片8根据其位置进退,在配置有吸入孔23的吸入侧,压缩室9逐渐扩大而使工作流体从吸入孔23供给至吸入孔23,在配置有排出孔24的排出侧,压缩室9逐渐缩小而使压缩室9内的工作流体从排出孔24排出(全流状态)。在该情况下,连通部31的第一开口部32向外侧空间11开口,但连通部31的第二开口部33(开口部)不向压缩室9开口,因此,几乎没有工作流体(例如油)从连通部31排出至外侧空间11。因此,不会浪费压缩室9内的工作流体。
另一方面,在例如压力保持时等,若压缩室9内的压力变为规定压力以上,并且压缩室9内的压力大于弹性构件15的弹力,则凸轮环7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10一侧。而且,若凸轮环7的中心位置与转子5的中心位置一致,则即便转子5旋转,压缩室9的大小也不发生变化,压缩室9内的工作流体变为不排出的状态(止流状态)。在该情况下,连通部31的第一开口部32和第二开口部33分别向外侧空间11和压缩室9开口,因此,压缩室9内的工作流体容易从连通部31排出至外侧空间11。其结果是,与从连通部31排出至外侧空间11的工作流体的量相应,新的工作流体从吸入孔23供给至压缩室9,因此,可防止压缩室9变为高温。
另外,在金属构件的加工精度没那么高的变量叶片泵中,即使在凸轮环的中心位置与转子的中心位置一致而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不从排出孔排出的情况下,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也会从凸轮环与端面构件之间的间隙泄漏至外侧空间,因此,会向压缩室供给温度较低的工作流体。因此,存在本发明的连通部31时,更容易防止压缩室内变为高温,但即便没有本发明的连通部31时,压缩室内也不易变为高温。
但是,随着近年来加工精度的提高,在金属构件的加工精度较高的变量叶片泵中,凸轮环与端面构件之间的间隙十分小,因此,在凸轮环的中心位置与转子的中心位置一致时,工作流体几乎不会从凸轮环与端面构件之间的流路泄漏出来。因此,工作流体滞留于压缩室内,从而压缩室变为高温。因此,通过应用本发明的连通部31,与金属构件的加工精度不那么高的变量叶片泵相比,能获得较高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变量叶片泵的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量叶片泵1中,具有以下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量叶片泵1中,在凸轮环7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10一侧,而使压缩室9内的工作流体变为几乎不从排出孔24排出的状态时,连通了压缩室9与外侧空间11,因此,与压缩室9与外侧空间11不连通的情况相比,压缩室9内的工作流体容易排出至外侧空间11。因此,温度较低的工作流体从吸入孔23向压缩室9供给得较多,从而降低了压缩室9内的温度。因此,在凸轮环7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10一侧时,能防止压缩室9变为高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变量叶片泵1中,利用凸轮环7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10一侧来使压缩室9与外侧空间11连通,因此,能利用容易的结构将连通压缩室9与外侧空间11的流路做得较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变量叶片泵1中,连通部31是形成于第一侧板21(端面构件)的两端面中靠凸轮环7一侧的端面的槽,因此,更容易设置连通部3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变量叶片泵1中,连通部31的第二开口部33(开口部)在周向上远离吸入孔23而配置,因此,能防止从吸入孔23供给至压缩室9的工作流体抄捷径而立刻从连通部31排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变量叶片泵1中,连通部31的第二开口部33(开口部)与吸入孔23之间的距离比所有压缩室9的周向长度长,因此,连通部31的第二开口部33和吸入孔23不会同时向一个压缩室9开口。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从吸入孔23供给至压缩室9的工作流体抄捷径而立刻从连通部31排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变量叶片泵1中,连通部31的第二开口部33(开口部)与缺口27(notch)之间的距离比所有压缩室9的周向长度长,因此,能防止从缺口27供给至压缩室9的工作流体抄捷径而立刻从连通部31排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变量叶片泵1中,连通部31的第二开口部33(开口部)在周向上位于吸入孔23与排出孔24之间,因此,与第二开口部33在周向上位于与吸入孔23或排出孔24相同位置的情况相比,容易设置第二开口部3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变量叶片泵1中,在内部配置有凸轮环7的壳体2具有排放孔14,该排放孔14配置于按压构件10一侧,并且将外侧空间11内的工作流体排出至外部,因此,不必重新设置将从连通部31排出至凸轮环7外侧的工作流体排出的排放孔。
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该认为,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来限定,而应由权利要求书来限定,此外,还包含了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形成于第一侧板21(端面构件)的连通部31使压缩室9与外侧空间11连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只要在凸轮环7从相对于转子5向与按压构件10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10一侧时连通了压缩室9与外侧空间11,则连通部也可以形成于凸轮环。例如,连通部也可以是连通凸轮环的内周面与外周面的贯通孔,或者是配置于凸轮环的端面且连通凸轮环的内周面与外周面的贯通槽,使得在全流状态下(参照图3(a))凸轮环内周面的开口被转子堵塞,而在止流状态下(参照图3(b))凸轮环内周面的开口打开。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连通部31配置于第一侧板21(端面构件)的情况下,连通部31的第二开口部33(开口部)在周向上配置于吸入孔23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25与排出孔24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29之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连通部位于按压构件一侧,则连通部可以设于任何位置。因此,只要连通部不与排出孔连通,则连通部也可以在周向上位于与排出孔相同的位置,只要连通部不与吸入孔连通,则连通部也可以在周向上位于与吸入孔相同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多个切槽6而使多个压缩室9的周向长度都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通过不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多个切槽6而使多个压缩室9的周向长度不同。在该情况下,优选连通部的开口部与吸入孔之间的距离比所有压缩室的周向长度长,而且,优选连通部的开口部与缺口之间的距离比所有压缩室的周向长度长。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叶片8和压缩室9形成13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叶片和压缩室只要是多个,则可以是任意个。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具有从吸入孔23朝向连通部31的第二开口部33(开口部)一侧延伸的缺口27(notch)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没有缺口。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连通部31为槽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连通部也可以是形成于端面构件的孔。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排放孔14形成于壳体2的按压构件收容部1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排放孔只要是位于按压构件一侧,则可以形成于壳体的任何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吸入孔23、排出孔24以及连通部31形成于第一侧板21(端面构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吸入孔、排出孔以及连通部也可以配置于凸轮环和转子的两端面所配置的端面构件的任一方。因此,既可以是例如吸入孔、排出孔以及连通部分别配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也可以是例如吸入孔和排出孔配置于第一侧板,连通部配置于第二侧板。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利用本发明,在凸轮环从相对于转子向与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按压构件一侧时,能防止压缩室变为高温。
(符号说明)
1 变量叶片泵
2 壳体
5 转子
6 切槽
7 凸轮环
8 叶片
9 压缩室
10 按压构件
11 外侧空间
14 排放孔
21 第一侧板(端面构件)
23 吸入孔
24 排出孔
27 缺口
31 连通部
33 第二开口部(开口部)。

Claims (8)

1.一种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具备:
环状的凸轮环;
转子,该转子配置于所述凸轮环的内侧,并且该转子在外周面上具有在周向上离散配置的多个切槽;
多片叶片,该多片叶片分别以能进退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多个切槽,该多片叶片与所述凸轮环的内周面抵接而形成多个压缩室;
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配置于所述凸轮环的径向外侧,并且按压所述凸轮环;以及
连通部,该连通部构成为:在所述凸轮环从相对于所述转子向与所述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所述按压构件一侧时,使所述压缩室与所述凸轮环的径向外侧的外侧空间从不连通的状态变为连通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
具有端面构件,该端面构件配置于所述凸轮环和所述转子的端面;
所述连通部配置于所述端面构件的所述按压构件一侧,并且在所述凸轮环从相对于所述转子向与所述按压构件相反的一侧偏心的位置移动至所述按压构件一侧时,该连通部从被所述凸轮环堵塞的状态变为不被所述凸轮环堵塞的状态,由此,该连通部使所述压缩室与所述外侧空间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是形成于所述端面构件的两端面中靠所述凸轮环一侧的端面的槽。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面构件具有吸入孔,该吸入孔将工作流体供给至所述压缩室;
所述连通部中能与所述压缩室连通的开口部在周向上远离所述吸入孔而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吸入孔之间的距离比所有所述压缩室的周向长度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面构件具有缺口,该缺口从所述吸入孔朝向所述开口部一侧延伸;
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缺口之间的距离比所有所述压缩室的周向长度长。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面构件具有排出孔,该排出孔在周向上远离所述吸入孔而配置,并且使所述压缩室内的工作流体排出;
所述开口部在周向上配置于所述吸入孔与所述排出孔之间。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在内部配置有所述凸轮环的壳体具有排放孔,该排放孔配置于所述按压构件一侧,并且将所述外侧空间内的工作流体排出至外部。
CN201580039690.4A 2014-07-31 2015-07-29 变量叶片泵 Active CN1065746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6373A JP5983687B2 (ja) 2014-07-31 2014-07-31 可変ベーンポンプ
JP2014-156373 2014-07-31
PCT/JP2015/071533 WO2016017710A1 (ja) 2014-07-31 2015-07-29 可変ベーンポン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4616A true CN106574616A (zh) 2017-04-19
CN106574616B CN106574616B (zh) 2018-11-16

Family

ID=55217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9690.4A Active CN106574616B (zh) 2014-07-31 2015-07-29 变量叶片泵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83687B2 (zh)
KR (1) KR101739721B1 (zh)
CN (1) CN106574616B (zh)
WO (1) WO20160177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09135B2 (ja) * 2016-09-16 2020-06-10 Kyb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型ベーンポンプ
KR20220138747A (ko) 2021-04-06 2022-10-13 주식회사 하이드텍 공작기계의 유압유니트용 가변용량 베인펌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0560A (ja) * 1998-10-13 2000-04-25 Kayaba Ind Co Ltd ベーンポンプ
CN1403711A (zh) * 2001-08-31 2003-03-19 尤尼西亚Jkc控制系统株式会社 变量泵
US20070280842A1 (en) * 2006-05-30 2007-12-06 Showa Corporation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JP2009121331A (ja) * 2007-11-14 2009-06-04 Hitachi Ltd 可変容量型ベーンポンプ
CN102900668A (zh) * 2011-07-26 2013-01-30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容量可变型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2580U (ja) * 1983-08-09 1985-03-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型ベ−ンポンプ
JPH0544657A (ja) * 1991-08-20 1993-02-23 Sanwa Seiki Co Ltd ベ−ンポンプの押しのけ容積制御方法
JP2007315349A (ja) 2006-05-29 2007-12-06 Nachi Fujikoshi Corp モニタリングスイッチ機構付可変ベーンポンプ
US9651289B2 (en) 2010-08-30 2017-05-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pump device, heat pump system, and a control method of three-phase invert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0560A (ja) * 1998-10-13 2000-04-25 Kayaba Ind Co Ltd ベーンポンプ
CN1403711A (zh) * 2001-08-31 2003-03-19 尤尼西亚Jkc控制系统株式会社 变量泵
US20070280842A1 (en) * 2006-05-30 2007-12-06 Showa Corporation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JP2009121331A (ja) * 2007-11-14 2009-06-04 Hitachi Ltd 可変容量型ベーンポンプ
CN102900668A (zh) * 2011-07-26 2013-01-30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容量可变型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39721B1 (ko) 2017-05-24
CN106574616B (zh) 2018-11-16
WO2016017710A1 (ja) 2016-02-04
JP2016033349A (ja) 2016-03-10
KR20170020934A (ko) 2017-02-24
JP5983687B2 (ja) 2016-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2929B2 (en) Pressure balanced rotation spool valve
CN106574616A (zh) 变量叶片泵
EP2464872A2 (en) Balanced pressure, variable displacement, dual lobe, single ring, vane pump
US9879670B2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vane pump
WO2022166045A1 (zh) 一种用于子母叶片泵的侧板及双作用子母叶片泵
US9644626B2 (en) Vane pump
JP6071121B2 (ja) 可変容量型ベーンポンプ
JP5721521B2 (ja) 内接ギヤ式オイルポンプ
US2705459A (en) Pump
US9062550B2 (en) Vane pump
JP6438576B2 (ja) ベーンポンプおよびこれを構成するカムリング内部のプロファイル決定方法
EP3056727B1 (en) Hydraulic machine
US20160265527A1 (en) Oil pump
JP2015137564A (ja) ベーン型圧縮機
CN210800670U (zh) 变排量叶片式机油泵
US20210095566A1 (en) Internal gear pump
JP2007120435A (ja) ベーンポンプ
JP6115156B2 (ja) 内接ギアポンプ
US20120042774A1 (en) Displacement assembly for a fluid device
US20130089456A1 (en) Cartridge Style Binary Vane Pump
US10415565B2 (en) Vane cell machine
JP2020533516A (ja) 油供給通路チャネルを備えた単一ベーン・ロータリー真空ポンプ
JP2019507280A (ja) 遠心吸入式ハイブリッドベーン流体機械
CN105464974A (zh) 一种进排油腔分油盘
CN114483578A (zh) 变排量叶片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