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0666A - 蓄热系统以及蓄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蓄热系统以及蓄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0666A
CN106560666A CN201510695199.9A CN201510695199A CN106560666A CN 106560666 A CN106560666 A CN 106560666A CN 201510695199 A CN201510695199 A CN 201510695199A CN 106560666 A CN106560666 A CN 106560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orage
capsule
temperature
storage tank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51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沅根
洪亨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Application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 Application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 Application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Te Application Ltd By Shar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60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06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系统,包括:蓄热槽,其具备多个在球形状壳体内部收容有溶解有成核剂的液体的胶囊;冷冻机,其冷却供给向所述蓄热槽的制冷剂,以便冷却所述胶囊内部的液体;以及压缩空气喷射部,其向所述蓄热槽内部喷射压缩空气,以便向所述胶囊施加冲击并使围绕所述胶囊的制冷剂发生紊流,从而使所述胶囊内部液体的过冷却状态最小化。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通过向胶囊施加物理冲击,在对胶囊内部液体进行冰冻时,能够最小化过冷却状态。

Description

蓄热系统以及蓄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系统(heat storage system)以及蓄热方法(heat storagemethod)。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利用冰蓄热的蓄热系统是指:利用深夜电力在深夜启动冷冻机来冻结冰,将其保存,并在白天利用由冻结的冰带来的冷气进行制冷的系统。由于利用深夜电力,因此可以减少制冷费,利用冰蓄热的蓄热系统与其他制冷系统相比能够连续进行额定容量运转,因此更加稳定、高效且环保。
现有的蓄热系统中蓄热槽具有多个胶囊,该胶囊是在球状壳体内部填充溶解了成核剂的液体(例如,水)而成,由此防止收容于胶囊内部的液体(以下,也称为胶囊内部液体)过冷却的方式。
但是,基于大量生产胶囊的制造工序的特性,现有的蓄热系统具有难以将成核剂以均匀的比例投入到胶囊内部的问题,还具有难以从外部确认上述问题的缺点。
此外,在收容于胶囊的液体的温度急剧下降的情况下,所述收容于胶囊的液体被过冷却而无法实现结晶化,而是维持液体状态,因此为了使胶囊内部液体成为固体状态,即为了使其结冰,需要将比胶囊内部液体的相变温度(冰点)更低的温度的制冷剂投入到蓄热槽,由此现有的蓄热系统具有冷冻机的容量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作为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系统以及利用其的蓄热方法,其除了在胶囊溶解成核剂的化学方法以外,向胶囊施加物理性冲击而最小化过冷却状态。
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作为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蓄热系统,其包括:蓄热槽,其具备多个在球形状壳体内部收容有溶解有成核剂的液体的胶囊;冷冻机,其冷却供给向所述蓄热槽的制冷剂,以便冷却所述胶囊内部的液体;以及压缩空气喷射部,其向所述蓄热槽内部喷射压缩空气,以便向所述胶囊施加冲击并使围绕所述胶囊的制冷剂发生紊流,从而使所述胶囊内部液体的过冷却状态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包括测量从所述蓄热槽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使得能够算出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为了最小化所述胶囊内部液体的过冷却状态,所述压缩空气喷射部在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下降而达到相变温度时向所述蓄热槽喷射压缩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压缩空气喷射部在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从相变温度下降并上升而重新达到相变温度的时间内喷射压缩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包括控制部,其以根据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所述压缩空气喷射部自动向所述蓄热槽喷射压缩空气的方式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压缩空气喷射部可以包括:压缩空气喷射管,其具备插入所述蓄热槽内部并喷射压缩空气的多个管;以及压缩机,其向所述压缩空气喷射管供给压缩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压缩空气喷射管包括:多个垂直管,其相互间隔地、垂直配置于所述蓄热槽,并以向相邻的胶囊施加冲击并在围绕胶囊的制冷剂形成紊流的方式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孔;以及连接管,其连接所述多个垂直管和所述压缩机以供给压缩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以包括:制冷剂供给步骤,其向蓄热槽供给在冷却机冷却的制冷剂,所述蓄热槽具备多个在球形状壳体内部收容有溶解有成核剂的液体的胶囊;温度测量步骤,其测量所述胶囊内部的液体温度;以及压缩空气喷射步骤,其根据在所述温度测量阶段测量的胶囊内部的液体温度,向所述蓄热槽内部喷射压缩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所述压缩空气喷射步骤,在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下降而达到相变温度时向所述蓄热槽喷射压缩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所述压缩空气喷射步骤,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从相变温度下降并上升而重新达到相变温度为止向所述蓄热槽喷射压缩空气。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冷却蓄热槽而将胶囊冰冻时,向胶囊施加物理冲击,从而能够使收容于胶囊内部的液体的过冷却状态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通过最小化过冷却状态,能够提高冷冻机的效率,并通过增加蓄热槽的蓄热率,能够提高整个系统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胶囊周围的制冷剂(盐水)形成由压缩空气而引起的紊流(),从而能够提升在胶囊的热传导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由于过冷却状态最小化,因此不仅冰冻时的系统性能提高,在解冻()时的系统性能也将提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不仅在冰冻时会在胶囊周围的制冷剂(盐水)产生紊流,在解冻时也能够产生紊流,由此能够提高热传导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蓄热系统的简略图。
图2是放大图1的蓄热槽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缩空气喷射部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垂直管的立体图。
图5是图示了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蓄热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所附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均是适合于理解本发明蓄热系统及蓄热方法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适用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或者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被所说明的实施例限制,而是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
参考图1及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蓄热系统100包括:蓄热槽110,其具备多个胶囊(C),该胶囊在球形状壳体内部收容有溶解了成核剂的液体;冷冻机,其为了冷却所述胶囊内部的液体而冷却向所述蓄热槽110供给的制冷剂;以及压缩空气喷射部130,其向所述蓄热槽110内部喷射压缩空气,以便向所述胶囊施加冲击并使围绕所述胶囊的制冷剂发生紊流,从而使所述胶囊内部液体的过冷却状态最小化。
首先,作为一实施例,所述蓄热槽110所具备的胶囊是在例如水的液体中溶解成核剂(常温结冰材料)并将其密封在球形状塑料容器而成,使得例如容易与供给到所述蓄热槽110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此外,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蓄热槽110在其内部收容多个所述胶囊,在冷却机120冷却的制冷剂S1流入所述蓄热槽110时,所述胶囊与制冷剂热交换,使收容于所述胶囊内部的液体(以下称为“胶囊内部液体”)凝固,从而储存冰蓄热。
作为一个例子,在所述胶囊内部液体是水的情况下,在电力需求少的夜间启动冷却机120冷却制冷剂,并使制冷剂流入所述蓄热槽110,由此将收容于所述胶囊内部的水变化为冰。并且,在电力需求多的白天,利用冻结的冰的冷气,通过热交换器160而在从所述蓄热槽110排出的低温的制冷剂S1与将流入想要制冷的使用场所的制冷剂S3间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制冷。
但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缩空气喷射部130,为了最小化所述胶囊内部液体的过冷却状态,向所述蓄热槽110内部喷射压缩空气。
参考图3及图2,作为一实施例,所述压缩空气喷射部130可以具有:压缩空气喷射管131,其多个管插入所述蓄热槽110的内部,喷射压缩空气;压缩机132,其向所述压缩空气喷射管131供给压缩空气。
其中,作为一实施例,所述压缩空气喷射管131包括:多个垂直管131a,其彼此间隔地、垂直配置于所述蓄热槽110;连接管131b,其连接所述多个垂直管131a和所述压缩机132以供给压缩空气。
此外,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个垂直管131a的端部可以开放,使得在所述压缩机132压缩的空气能够供给到所述蓄热槽110,而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多个垂直管131a可以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孔。
由此,如果在所述压缩机132压缩的空气通过所述连接管131b供给到多个垂直管131a时,可通过形成在所述多个垂直管131a的孔h和开放的端部排出压缩空气,向与所述垂直管131a接触或相邻的胶囊施加冲击,能够最小化胶囊内部液体的过冷却状态。
然而,在图3及图4图示的压缩空气喷射部130仅相当于一实施例,能够采用具有向收容于所述蓄热槽110的胶囊喷射压缩空气来施加物理冲击的结构的各种实施例。
另外,通过排出的压缩空气,在围绕胶囊的制冷剂(盐水(Brine))形成紊流,能够有效地实现制冷剂和胶囊内部液体之间的热交换。
此外,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蓄热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测量从所述蓄热槽110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40,使得能够算出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其中,通过热交换可使胶囊内部液体和制冷剂的温度相同或接近,由此可通过测量制冷剂的温度来估算出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
此外,为了最小化胶囊内部液体的过冷却状态,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缩空气喷射部130可以基于所述胶囊内部温度而在设定的时机喷射压缩空气。
首先,图5是表示对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胶囊内部液体进行冷却时的温度变化的曲线图。首先,用虚线表示的温度曲线I2是不喷射压缩空气时的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分布曲线,用实线表示的温度曲线I1是在以下时间供给压缩空气后测量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的曲线。
首先观察用虚线表示的喷射压缩空气前的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曲线I2,如果制冷剂从冷却机120流入蓄热槽110,则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下降,先是下降至相变温度T1以下,后到达最低温度T2
在该情况下,就时间而言,在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从相变温度T1下降到最低温度T2的区间t1-t3上,胶囊内部液体处于过冷却状态,而从脱离最低温度T2的时间t3开始过冷却状态被消除,因此最低温度T2相当于过冷却被消除的温度(以下称为“过冷却消除温度”)。
此外,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在上升到相变温度T1之后,才会下降至过冷却消除温度T2以下。
在这里,在从脱离过冷却消除温度T2的时间t3开始至重新达到过冷却消除温度T2的区间t5上,胶囊内部液体发生相变化,在温度下降至过冷却消除温度T2以下的时间t5以后,凝固为固体的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可根据流入至所述蓄热槽110的制冷剂的温度而下降至与所述制冷剂的温度相似的温度。
但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缩空气喷射部130,在以不喷射压缩空气的状态启动冷却机120并将制冷剂供给到所述蓄热槽110而进行冰冻()时,从所述收容于胶囊内部的液体的温度下降并达到相变温度T1的时间t1开始,至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下降后,在过冷却消除温度T2之后上升而重新达到相变温度T1的时间t4为止,将压缩空气喷射到蓄热槽110。
其结果,参考图5,如果对喷射压缩空气后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参考用实线表示的温度曲线I1而进行观察时,则过冷却消除温度从原来的T2上升到T3,在制冷剂使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下降到比T2高的温度T3以下的情况下,就能够使胶囊内部液体脱离过冷却状态,由此即使减少冷冻机的输出,也能够使胶囊内部液体脱离过冷却状态。
另外,胶囊内部液体在时间t2-t3内过冷却,该时间t2-t3比在不喷射压缩空气的情况下过冷却状态持续的时间t1-t3短,因此能使过冷却的时间最小化。
即,过冷却状态最小化意味着:随着过冷却消除温度的上升,不仅不用提高冷冻机的输出,反而减少冷冻机的输出也能够消除胶囊内部液体的过冷却并使其凝固为固体,不仅如此,还能够减少脱离过冷却状态的时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蓄热系统100还包括:以所述压缩空气喷射部130在上述的区间喷射的方式,根据所述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而自动地向所述蓄热槽110内部喷射压缩空气的控制部150。
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蓄热方法。
参考图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蓄热方法S100包括:制冷剂供给步骤S110,其将在冷却机120冷却的制冷剂供给到蓄热槽110,其中,在该蓄热槽110收容有多个胶囊,该胶囊是在球形状壳体内部收容有溶解了成核剂的液体而成;温度测量步骤S120,其测量所述胶囊内部的液体温度;以及压缩空气喷射步骤S130,其根据在所述温度测量步骤测量的胶囊内部的液体温度,向所述蓄热槽110喷射压缩空气。
在这里,将所述蓄热槽110所具备的胶囊冰冻时,在所述制冷剂供给步骤S110驱动冷却机120,并从冷却机120将低温的制冷剂供给到所述蓄热槽110,使胶囊冰冻。
此时,作为一实施例,在所述温度测量阶段S120可以测量从所述蓄热槽110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而测量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
此外,根据在所述温度测量步骤S120测量的所述胶囊内部液体温度,在所述压缩空气喷射步骤S130中,如上所述,从收容于所述胶囊内部的液体的温度下降并达到相变温度T1的时间t1开始,至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下降后,在过冷却消除温度T2之后上升而重新达到相变温度T1的时间t4为止,向蓄热槽110喷射压缩空气。
至此,本发明图示并说明了特定的实施例,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脱离基于权利要求书的本发明的精神或领域,则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以及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容易知晓的。
符号说明
100:蓄热系统
110:蓄热槽
120:冷却机
130:压缩空气喷射部
131:压缩空气喷射管
131a:垂直管
131b:连接管
132:压缩机
140:温度传感器
150:控制部
160:热交换器

Claims (10)

1.一种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热槽,其具备多个在球形状壳体内部收容有溶解了成核剂的液体的胶囊;
冷冻机,其冷却向所述蓄热槽供给的制冷剂,以便冷却所述胶囊内部的液体;以及
压缩空气喷射部,其向所述蓄热槽内部喷射压缩空气,以便向所述胶囊施加冲击并使围绕所述胶囊的制冷剂发生紊流,从而使所述胶囊内部液体的过冷却状态最小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其用于测量从所述蓄热槽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以便能够算出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为了最小化所述胶囊内部液体的过冷却状态,所述压缩空气喷射部在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下降而达到相变温度时向所述蓄热槽喷射压缩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空气喷射部在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从相变温度下降后,重新上升而重新达到相变温度的时间内喷射压缩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部,其根据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以使所述压缩空气喷射部自动向所述蓄热槽喷射压缩空气的方式对所述压缩空气喷射部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空气喷射部包括:
压缩空气喷射管,其具备插入所述蓄热槽内部并喷射压缩空气的多个管;以及
压缩机,其向所述压缩空气喷射管供给压缩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空气喷射管包括:
多个垂直管,其相互间隔地、垂直配置于所述蓄热槽,并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孔,以便向相邻的胶囊施加冲击并在围绕胶囊的制冷剂形成紊流;以及
连接管,其连接所述多个垂直管和所述压缩机,以供给压缩空气。
8.一种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剂供给步骤,向蓄热槽供给在冷却机冷却的制冷剂,所述蓄热槽具备多个在球形状壳体内部收容有溶解了成核剂的液体的胶囊;
温度测量步骤,测量所述胶囊内部的液体温度;以及
压缩空气喷射步骤,根据在所述温度测量步骤测量的胶囊内部的液体温度,向所述蓄热槽内部喷射压缩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空气喷射步骤中,在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下降而达到相变温度时向所述蓄热槽喷射压缩空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空气喷射步骤中,至胶囊内部液体的温度从相变温度下降后,重新上升而达到相变温度为止,向所述蓄热槽喷射压缩空气。
CN201510695199.9A 2015-10-05 2015-10-22 蓄热系统以及蓄热方法 Pending CN1065606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39797A KR101597309B1 (ko) 2015-10-05 2015-10-05 축열 시스템 및 축열 방법
KR10-2015-0139797 2015-10-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0666A true CN106560666A (zh) 2017-04-12

Family

ID=55449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5199.9A Pending CN106560666A (zh) 2015-10-05 2015-10-22 蓄热系统以及蓄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597309B1 (zh)
CN (1) CN10656066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18808B1 (ko) 2018-11-29 2020-06-05 씨케이이엔지 주식회사 분할형 아이스캡슐 축열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28239A (ja) * 1998-07-08 2000-01-28 Takahashi Kogyo Kk 蓄熱式融氷冷水装置
KR20100119383A (ko) * 2009-04-30 2010-11-09 (주)에이티피이엔지 초음파 발생장치를 갖는 빙축열조 및 그의 과냉각 방지방법
CN102575910A (zh) * 2009-10-13 2012-07-11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蓄热装置
CN103673706A (zh) * 2012-08-28 2014-03-26 株式会社东芝 蓄热装置、空调装置以及蓄热方法
WO2014196163A1 (ja) * 2013-06-03 2014-12-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蓄冷熱交換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5579A (ja) * 1998-08-13 2000-02-25 Toshiba Corp カプセル式氷蓄熱装置
KR100283122B1 (ko) * 1998-11-04 2001-03-02 황한규 빙축열 냉동 시스템용 물 교란장치
JP2000205774A (ja) * 1999-01-13 2000-07-28 Toshiba Corp カプセル式蓄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28239A (ja) * 1998-07-08 2000-01-28 Takahashi Kogyo Kk 蓄熱式融氷冷水装置
KR20100119383A (ko) * 2009-04-30 2010-11-09 (주)에이티피이엔지 초음파 발생장치를 갖는 빙축열조 및 그의 과냉각 방지방법
CN102575910A (zh) * 2009-10-13 2012-07-11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蓄热装置
CN103673706A (zh) * 2012-08-28 2014-03-26 株式会社东芝 蓄热装置、空调装置以及蓄热方法
WO2014196163A1 (ja) * 2013-06-03 2014-12-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蓄冷熱交換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97309B1 (ko)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82844A1 (en) Ice 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1798553B1 (ko) 냉장고용 제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JP6128452B1 (ja) 急速冷凍方法及び急速冷凍装置
CN104697267B (zh) 水冷式双制冷型半导体蓄冷保温箱
CN106568264A (zh) 具有蓄冷功能的快速降温箱
US20150000311A1 (en) Fast ice making device
AU2014344215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tiguous ice body in a ground-freezing process
CN104006594B (zh) 淡水/海水两用的管状冰制冰机及其制冰工艺
EP3908119A1 (en) Ice maker
CN210801490U (zh) 蓄冷供冷一体化装置
CN106560666A (zh) 蓄热系统以及蓄热方法
CN102538340A (zh) 冰箱及该冰箱的速冻方法
CN211432379U (zh) 一种快速的冷冻装置及其冷饮机
CN207881316U (zh) 冷藏冷冻双功能疫苗柜
CN204574314U (zh) 基于超声波的蓄冷空调系统
CN208688048U (zh) 一种低成本直冷式制冰机
KR101667531B1 (ko) 식품 동결장치
CN205980417U (zh) 制冷系统
CN218400355U (zh) 一种用于冷链车的相变箱降温装置
JP2007309556A (ja) 冷凍装置および冷凍方法
CN204027054U (zh) 一种冷水机组
CN105637079A (zh) 用于在制造食品、优选地制造饮料、具体地制造啤酒的过程中将热从介质传递给热载体的方法和系统及相应的用途
JPH04165277A (ja) 蓄熱用製氷装置
CN216926661U (zh) 一种水滴结冰可视化实验装置
CN219550919U (zh) 一种盐水制冷冷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