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9583A - 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9583A
CN106559583A CN201611089880.XA CN201611089880A CN106559583A CN 106559583 A CN106559583 A CN 106559583A CN 201611089880 A CN201611089880 A CN 201611089880A CN 106559583 A CN106559583 A CN 106559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callback
calling terminal
terminal
ab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898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9583B (zh
Inventor
汤进
赵建凯
李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898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595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59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9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9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9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27Quality of service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09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for lines also used for data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54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in networks
    • H04M3/2263Network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36Statistical metering, e.g. recording occasions when traffic exceeds capacity of tru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根据所述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生成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本公开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不能准确衡量出运营商基础通话线路的质量的问题,优化了用户使用回呼通话的体验。

Description

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话回呼技术是一种通过第三方平台的运营商基础通话线路实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通话的技术,回呼通话质量受网络传输线路和运营商基础通话线路影响,因此很难有效判断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回呼通话质量。相关技术中,可以随机抽样对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进行录音,由测试人员人工监听通话录音来测试回呼通话质量,但是相关技术侵犯了用户通话隐私,而且随机抽样检测到的回呼通话质量不能代表所有回呼通话的质量,也不能准确衡量出运营商基础通话线路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用以通过确定每一通回呼通话的回呼通话质量确定运营商基础通话线路的回呼通话质量以及质量比较差通话线路的区域范围,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能准确衡量出运营商基础通话线路的质量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可包括:
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
根据所述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生成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包括:
通过查询异常通话列表,确定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所述异常通话列表用于记录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异常回呼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被叫终端标识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时,确定是否能够建立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通话;
如果不能成功建立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将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标记为异常回呼通话,并且将所述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和被叫终端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异常通话列表。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如果建立了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则监听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
在检测到所述通话断开时,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以及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
如果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没有再次请求建立通话,则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为非异常回呼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如果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根据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包括:
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是否监听到所述主叫终端发送的呼叫被叫终端的回呼请求;
如果监听到所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则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包括:
向主叫终端发送获取通话信息的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主叫终端根据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通过解析所述响应消息确定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是否在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建立了非回呼电话;
如果建立了非回呼电话,则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回呼业务的管理装置,可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提示模块,被配置为生成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查询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查询异常通话列表,确定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所述异常通话列表用于记录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异常回呼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被叫终端标识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时,确定是否能够建立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通话;
添加模块,被配置为在不能成功建立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时,将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标记为异常回呼通话,并且将所述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和被叫终端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异常通话列表。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统计模块,被配置为在建立了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后,监听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通话断开时,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以及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
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四确定模块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没有再次请求建立通话时,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为非异常回呼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时,根据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确定模块包括:
监听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是否监听到所述主叫终端发送的呼叫被叫终端的回呼请求;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监听子模块监听到所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时,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确定模块包括:
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向主叫终端发送获取通话信息的请求消息;
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主叫终端根据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解析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解析所述响应消息确定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是否在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建立了非回呼通话;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解析子模块确定建立了非回呼通话时,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回呼业务的管理装置,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
根据所述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生成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根据设定时间段内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可以确定回呼通话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业务质量比较差的地理范围,并且可以生成提示消息以反映回呼通话服务器所提供的回呼业务的质量以及发生问题的通话线路,进而实现有针对性地优化回呼通话质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能准确衡量出运营商基础通话线路的质量的问题,优化了用户使用回呼通话的体验。
并且,在确定确定接收到的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对应的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时,可通过是否能够建立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确定,还可通过在回呼通话的关联行为,例如,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是否又重新请求建立通话、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每次通话的时长等确定,因此可实现灵活地确定回呼请求对应的回呼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提高了确定回呼通话的通话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确定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时,可确定是否再次请求建立回呼电话,也可确定是否建立普通通话,由此可准确获取回呼通话的关联行为,进而准确地确定出回呼通话的通话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确定是否建立普通通话时,可向主叫终端发送请求消息,主叫终端中回呼通话应用可以是一个系统应用,因此可获取到主叫终端的普通通话的通话记录,进而向服务器返回主叫终端的普通电话的通话记录,由此服务器可确定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建立了非回呼通话。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的场景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示出的确定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二示出的确定是否再次建立回呼通话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二示出的确定是否建立非回呼通话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回呼业务的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回呼业务的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适用于回呼业务的管理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的场景图;该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可以应用在服务器(例如:回呼业务服务器)上,如图1A所示,该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设定时间段可以为一天、两天、一周、一月等设定时间段。
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查询异常通话列表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异常通话列表用于记录设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异常回呼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被叫终端标识信息。在一实施例中,主叫终端标识信息和被叫终端标识信息用于确定通话线路,进而还可以确定出异常回呼通话所属区域,也即,可以确定出回呼通话质量影响的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异常回呼通话可以为回呼通话异常的通话,可以通过回呼通话的关联行为来确定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例如,在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之后,没有办法接通与主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或者没有办法接通与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或者,在建立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成功建立回呼通话之后,由于通话语音不清楚而导致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进行短时间,如30秒钟的通话后即断开通话并且后续连续拨号、连续断开通话的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图2所示实施例,确定回呼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这里先不详述。
在一实施例中,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可以根据所统计的异常回呼通话的数量与总的回呼通话的数量计算得到。
在一实施例中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可以根据主叫终端标识信息和被叫终端标识信息确定。
在步骤102中,根据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确定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存储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与回呼业务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如果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小于0.05,则可确定回呼业务质量好,如果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大于0.3,则可确定回呼业务质量差。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可确定出经常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问题通话线路,进而实现有针对性地维护通话线路。
在步骤103中,生成提示消息,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在一实施例中,提示消息可以为文字提示消息;在还一实施例中,提示消息可以为声音提示消息;在再一实施例中,提示消息可以为界面提示消息,在又一实施例中,提示消息可以为文字提示消息、声音提示消息和界面提示消息中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主叫终端110(主叫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向服务器120发送回呼请求时,服务器120通过自动回呼技术接通主叫终端110和被叫终端130(被叫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也可以为座机,这里以智能手机示意),也即,分别建立与主叫终端110之间的第一连接,和与被叫终端130之间的第二联接,如果服务器120不能成功接通主叫终端110和被叫终端130,则可确定当前的回呼通话为异常回呼通话,而在主叫终端110和被叫终端130成功建立通话时,如果通话质量差,则可能断开回呼通话,并且在预设时间阈值内,如30秒钟内再次拨号以建立通话,由此服务器120可根据主叫终端110和被叫终端130的回呼通话关联行为确定回呼通话的质量,并且在确定回呼通话为异常回呼通话时将主叫终端110的标识信息和被叫终端130的标识信息添加至异常通话列表,进而可以实现服务器120根据异常通话列表中的信息有效确定服务器120所提供的回呼业务的质量以及问题线路区域。
本实施例中,根据设定时间段内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可以确定回呼通话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业务质量比较差的地理范围,并且可以生成提示消息以反映回呼通话服务器所提供的回呼业务的质量以及发生问题的通话线路,进而实现有针对性地优化回呼通话质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能准确衡量出运营商基础通话线路的质量的问题,优化了用户使用回呼通话的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包括:
通过查询异常通话列表,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异常通话列表用于记录设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异常回呼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被叫终端标识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时,确定是否能够建立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通话;
如果不能成功建立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将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标记为异常回呼通话,并且将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和被叫终端标识信息添加至异常通话列表。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如果建立了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则监听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
在检测到通话断开时,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以及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
如果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没有再次请求建立通话,则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为非异常回呼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如果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根据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包括:
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是否监听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呼叫被叫终端的回呼请求;
如果监听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则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包括:
向主叫终端发送获取通话信息的请求消息;
接收主叫终端根据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通过解析响应消息确定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是否在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建立了非回呼电话;
如果建立了非回呼电话,则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示出的确定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服务器确定回呼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在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时,确定是否能够建立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通话,如果不能成功建立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则执行步骤202,如果建立了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则执行步骤203。
在一实施例中,成功建立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通话可以理解为成功建立服务器和主叫终端之间的第一连接并且成功建立服务器和被叫终端之间的第二连接。
在步骤202中,将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标记为异常回呼通话,并且将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和被叫终端标识信息添加至异常通话列表,流程结束。
在步骤203中,监听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监听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可以及时检测到通话是否断开,并且确定出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时长,如果通话时长非常短,如小于15秒钟,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为异常回呼通话。
在步骤204中,在检测到通话断开时,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以及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如果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没有再次请求建立通话,则执行步骤205,如果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则执行步骤206。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时间阈值可以为一个比较短的时间,例如,30秒、1分钟。
在一实施例中,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再次建立的通话可以为回呼通话,如果在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再次向服务器发送呼叫被叫终端的回呼请求,则可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回呼通话可以参见图3A所示实施例,这里先不详述;在又一实施例中,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再次建立的通话也可以为普通通话,是否建立普通通话,可以通过向主叫终端发送请求消息确定,参见图3B所示实施例,这里先不详述。
在步骤205中,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为非异常回呼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非异常回呼通话可以理解为正常回呼通话,即通话质量达标的回呼通话。
在步骤206中,根据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在短时间内的连续拨号的次数以及每一次通话时长确定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例如,在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断开回呼通话之后又连续拨号3次以上,并且每次回呼通话的时长都不超过1分钟,则可确定为异常回呼通话,即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线路为问题通话线路。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确定接收到的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对应的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时,可通过是否能够建立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确定,还可通过在回呼通话的关联行为,例如,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是否又重新请求建立通话、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每次通话的时长等确定,因此可实现灵活地确定回呼请求对应的回呼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提高了确定回呼通话的通话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二示出的确定是否再次建立回呼通话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二示出的确定是否建立非回呼通话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图3A以服务器确定是否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回呼通话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3A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是否监听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呼叫被叫终端的回呼请求。
在步骤302中,如果预设时间阈值内监听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则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图3B以服务器确定主叫终端是否和被叫终端建立非回呼通话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3B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11中,向主叫终端发送获取通话信息的请求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通话信息可以理解为通话记录,也即,每次通话的通话时间和通话对端的标识信息,例如,2016年11月25号拨打135********号码,通话11分钟。
在一实施例中,请求消息可以携带通话时间信息,以限制所获取的通话信息所在的时间段,例如,请求消息中指示获取2016年11月25号10点到12点之间的通话信息。
在步骤312中,接收主叫终端根据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主叫终端中的回呼应用程序可以为系统应用,由此主叫终端中的回呼应用程序可以直接获取主叫终端中的通话信息,并且在接收到回呼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消息时返回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携带有主叫终端的通话信息。
在步骤313中,通过解析响应消息确定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是否在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建立了非回呼电话。
在步骤314中,如果建立了非回呼电话,则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时,可确定是否再次请求建立回呼电话,也可确定是否建立普通通话,由此可准确获取回呼通话的关联行为,进而准确地确定出回呼通话的通话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与前述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回呼业务的管理装置及其所应用的服务器的实施例。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回呼业务的管理装置的框图,应用在服务器上,回呼业务的管理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10,被配置为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
第二确定模块420,被配置为根据第一确定模块410确定的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确定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提示模块430,被配置为生成提示消息,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回呼业务的管理装置的框图,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410包括:
查询子模块411,被配置为通过查询异常通话列表,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异常通话列表用于记录设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异常回呼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被叫终端标识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440,被配置为在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时,确定是否能够建立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通话;
添加模块450,被配置为在不能成功建立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时,将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标记为异常回呼通话,并且将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和被叫终端标识信息添加至异常通话列表。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统计模块460,被配置为在建立了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后,监听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
第四确定模块470,被配置为在检测到通话断开时,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以及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
第五确定模块480,被配置为在第四确定模块470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没有再次请求建立通话时,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为非异常回呼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490,被配置为在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时,根据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确定模块470包括:
监听子模块471,被配置为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是否监听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呼叫被叫终端的回呼请求;
第一确定子模块472,被配置为在监听子模块471监听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时,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确定模块470包括:
发送子模块473,被配置为向主叫终端发送获取通话信息的请求消息;
接收子模块474,被配置为接收主叫终端根据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解析子模块475,被配置为通过解析响应消息确定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是否在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建立了非回呼通话;
第二确定子模块476,被配置为在解析子模块47确定建立了非回呼通话时,确定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适用于回呼业务的管理装置的框图,本实施例的装置可应用在服务器上,如应用在回呼服务器上。
参照图6,装置600包括处理组件6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6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部件6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6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6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
装置6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6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6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650被配置为将装置6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658。装置6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632的操作系统,例如Android、IOS、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其中,当存储器632中的指令由处理组件622执行时,使得装置600能够执行下述方法,包括:
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
根据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确定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生成提示消息,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
根据所述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生成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包括:
通过查询异常通话列表,确定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所述异常通话列表用于记录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异常回呼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被叫终端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时,确定是否能够建立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通话;
如果不能成功建立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将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标记为异常回呼通话,并且将所述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和被叫终端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异常通话列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建立了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则监听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
在检测到所述通话断开时,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以及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
如果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没有再次请求建立通话,则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为非异常回呼通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根据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包括:
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是否监听到所述主叫终端发送的呼叫被叫终端的回呼请求;
如果监听到所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则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包括:
向主叫终端发送获取通话信息的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主叫终端根据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通过解析所述响应消息确定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是否在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建立了非回呼电话;
如果建立了非回呼电话,则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8.一种回呼业务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提示模块,被配置为生成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查询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查询异常通话列表,确定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所述异常通话列表用于记录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发生的异常回呼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被叫终端标识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时,确定是否能够建立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通话;
添加模块,被配置为在不能成功建立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时,将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标记为异常回呼通话,并且将所述通话的主叫终端标识信息和被叫终端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异常通话列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统计模块,被配置为在建立了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后,监听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通话断开时,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是否再次请求建立通话以及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
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四确定模块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没有再次请求建立通话时,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为非异常回呼通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时,根据再次请求建立通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长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的通话是否为异常回呼通话。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包括:
监听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是否监听到所述主叫终端发送的呼叫被叫终端的回呼请求;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监听子模块监听到所述主叫终端发送的回呼请求时,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包括:
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向主叫终端发送获取通话信息的请求消息;
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主叫终端根据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
解析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解析所述响应消息确定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是否在通话断开后的预设时间阈值内建立了非回呼通话;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解析子模块确定建立了非回呼通话时,确定所述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终端之间再次请求建立通话。
15.一种回呼业务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设定时间段内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
根据所述发生异常回呼通话的频率以及异常回呼通话所属通话线路,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生成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所述服务器的回呼业务质量以及回呼问题通话线路。
CN201611089880.XA 2016-11-30 2016-11-30 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559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9880.XA CN106559583B (zh) 2016-11-30 2016-11-30 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9880.XA CN106559583B (zh) 2016-11-30 2016-11-30 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9583A true CN106559583A (zh) 2017-04-05
CN106559583B CN106559583B (zh) 2019-07-16

Family

ID=58446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89880.XA Active CN106559583B (zh) 2016-11-30 2016-11-30 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5958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4876A2 (fr) * 1995-11-15 1997-05-21 France Telecom Test de cellule dans un réseau de télécommunication cellulaire
CN101656970A (zh) * 2008-08-19 2010-02-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电路状态的判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60919A (zh) * 2013-11-15 2014-02-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语音业务的质量评估方法及设备
CN104125346A (zh) * 2013-04-27 2014-10-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语音质量的告警方法和装置
CN104968024A (zh) * 2015-04-29 2015-10-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话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4876A2 (fr) * 1995-11-15 1997-05-21 France Telecom Test de cellule dans un réseau de télécommunication cellulaire
CN101656970A (zh) * 2008-08-19 2010-02-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电路状态的判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25346A (zh) * 2013-04-27 2014-10-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语音质量的告警方法和装置
CN103560919A (zh) * 2013-11-15 2014-02-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语音业务的质量评估方法及设备
CN104968024A (zh) * 2015-04-29 2015-10-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话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9583B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90869B1 (ko) 셀룰러 통신 디바이스에 대한 사용자-선택 가능 상태 표시
US7546121B2 (en) Test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5119877B (zh) 语音验证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20030013441A1 (en) Tracking dropped communications
CN104967557A (zh) 通信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5516436A (zh) 通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941328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805520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grated voice quality measur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1888654A (zh) 一种通话质量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US6470075B1 (en) Automatic monitoring servic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04184871B (zh) 一种提示骚扰电话号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77956A (zh) 一种信息提示方法和装置
US930743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S messaging verification
CN109995950A (zh) 电话外呼的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KR20130059278A (ko) 인터액티브 ars 음성 메뉴 접속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접속 방법
CN106559583A (zh) 回呼业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59433B (zh) 一种呼叫排队分发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8449517A (zh) 基于一号多卡业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US672488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uring connection of TTY telephone calls to a call center
CN109195155B (zh) 双卡终端用户标识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30388B (zh) 一种人工话务系统中提高接续效率的方法
CN104427088A (zh) 通信通知控制系统及方法
TWI701917B (zh) 客戶體驗弱區定位裝置及其使用方法與工單處理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WO2017109748A4 (en) A method for augmenting existing call-completion solutions
CN101472254A (zh) 确定预约号码、控制预约回拨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