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9309B -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9309B
CN106559309B CN201510617769.2A CN201510617769A CN106559309B CN 106559309 B CN106559309 B CN 106559309B CN 201510617769 A CN201510617769 A CN 201510617769A CN 106559309 B CN106559309 B CN 1065593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ata interaction
information
data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77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9309A (zh
Inventor
陈紫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177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59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59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9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9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9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06Q20/108Remote banking, e.g. home bank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属于网络技术领域。包括:执行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接收第三用户登录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交互请求,数据交互请求是第一终端显示数据交互信息、并在检测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发送的;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以使第一终端显示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在接收到第三用户与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发送第一数据和账户信息;接收第一数据和账户信息,执行第三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该方案减少了用户操作难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用户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用户之间交互的数据可以是图片、视频、文本、转账数额、支付数额等等。
按照相关的数据交互方法,第一用户若要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需要首先获知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在终端中输入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和数据后,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携带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和数据的数据交互请求,由服务器完成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
上述数据交互方法中,第一用户只能在获知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后,才能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但有时第一用户无法预先获知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这时第一用户无法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从而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应用在服务器端,包括:
执行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所述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接收第三用户登录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交互请求,所述数据交互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数据交互信息、并在检测到所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发送的;
将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账户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账户信息,执行所述第三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
具体的,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具体包括:
生成与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所述第二用户、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二数据和所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生成所述数据交互信息;
获取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
在所述用户组中发布所述数据交互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将设定时段内所述用户组中产生的数据交互信息按照设定规则进行排序,得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
在所述用户组中发布所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
可选的,还包括:
执行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的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数据交互信息是否允许被公开的两个选项,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两个选项,并在接收到被选中的选项后发送;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被选中的选项;
若所述被选中的选项为所述数据交互信息允许被公开,则执行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应用在终端,包括:
显示服务器发布的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所述数据交互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执行完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发布的、且携带与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检测到所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交互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接收第三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以使所述服务器执行所述第三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
可选的,还包括:
显示所述服务器发布的数据交互信息队列,所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是所述服务器将设定时段内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产生的数据交互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排序后得到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应用在服务器端,包括:
发布单元,用于执行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所述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用户登录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交互请求,所述数据交互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数据交互信息、并在检测到所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发送的;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账户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账户信息,执行所述第三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
具体的,所述发布单元,用于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具体用于:
生成与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所述第二用户、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二数据和所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生成所述数据交互信息;
获取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
在所述用户组中发布所述数据交互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布单元,还用于:
将设定时段内所述用户组中产生的数据交互信息按照设定规则进行排序,得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
在所述用户组中发布所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
可选的,还包括执行单元,用于:
执行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的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数据交互信息是否允许被公开的两个选项,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两个选项,并在接收到被选中的选项后发送;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被选中的选项;
若所述被选中的选项为所述数据交互信息允许被公开,则转向所述发布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应用在终端,包括: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服务器发布的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所述数据交互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执行完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发布的、且携带与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交互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接收第三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以使所述服务器执行所述第三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还用于:
显示所述服务器发布的数据交互信息队列,所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是所述服务器将设定时段内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产生的数据交互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排序后得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执行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所述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接收第三用户登录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交互请求,所述数据交互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数据交互信息、并在检测到所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发送的;将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账户信息;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账户信息,执行所述第三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该方案中,由于服务器会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群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并且该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第三用户若需要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通过第一终端选中该数据交互提示信息,服务器会主动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三用户无需提前获知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也可以实现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相对于相关技术,减少了用户操作难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S11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该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在服务器中,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1:执行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各种软件应用系统应运而生,其中,完成用户之间数据交互的软件应用系统是最为常见的一类。软件应用系统通常包括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终端,当用户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互时,可以通过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终端来实现。例如,支付宝、钉钉、阿里旺旺(旺信)、QQ、微信等等是目前常用的软件应用系统。
发送数据的用户作为第一用户,接收数据的用户作为第二用户,第二用户可以是一个用户也可以是多个用户。由服务器来执行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数据交互,在执行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服务器可以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为了便于其它用户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可以在该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下面以软件应用系统为支付宝为例进行说明。当软件应用系统为支付宝时,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可以是第一用户的支付宝朋友圈,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可以进行转账,服务器执行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转账时,可以相应地在第一用户的支付宝朋友圈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转账信息,并且在转账信息中携带与第二用户对应的转账提示信息,该转账提示信息可以是“我也给他转账”;当然,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还可以进行图片交互、视频交互、音频交互、文本交互等等,服务器执行的步骤是相同的,只是发布的数据交互信息和数据交互提示信息不同,这里不再赘述。
S12:接收第三用户登录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交互请求,数据交互请求是第一终端显示数据交互信息、并在检测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发送的。
服务器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后,该用户组中的第三用户登录的第一终端会显示该数据交互信息,第三用户可以是用户组中任意一个用户。若第三用户也要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可以选中该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第一终端检测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交互请求。
S13: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以使第一终端显示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在接收到第三用户与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由于数据交互提示信息是与第二用户对应的,因此,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交互请求后,会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显示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后,第三用户可以在第一终端上输入与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第一终端会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与第一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第一数据可以是转账数额、图片、视频、音频、文本等等。
S14:接收第一数据和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执行第三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
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和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会执行第三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服务器执行完第三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可以重复执行S11-S14。
该方案中,由于服务器会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群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并且该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第三用户若需要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通过第一终端选中该数据交互提示信息,服务器会主动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三用户无需提前获知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也可以实现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相对于相关技术,减少了用户操作难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体的,S11中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的实现过程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1:生成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的呈现方式可以是按钮、链接等等多种形式,相应地,服务器根据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的呈现方式以及第二用户生成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S112:根据第一用户、第二用户、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二数据和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生成数据交互信息。
可以将第一用户、第二用户、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二数据和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进行组合得到数据交互信息。下面以一个示例进行说明,若第一用户是“快乐的鱼”,第二用户是“宽广无限”,第二数据是1000元人民币,数据交互提示信息为“向宽广无限转账”,那么最终生成的数据交互信息为“快乐的鱼向宽广无限转账1000元人民币,向宽广无限转账”,“向宽广无限转账”可以是按钮、链接等等多种形式。
第二数据可以是转账数额、图片、视频、音频、文本等等。
S113:获取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
可以在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该用户组可以是第一用户设定的,也可以是系统自动设定的。
S114:在用户组中发布数据交互信息。
由于在用户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该用户组中的第三用户可以获取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从而可以实现第三用户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相对于相关技术,可以减少用户操作难度,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将设定时段内用户组中产生的数据交互信息按照设定规则进行排序,得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在用户组中发布数据交互信息队列。
设定规则和设定时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可以统计在过去一个月内用户组中每个用户的转账数额,然后按照转账数额的大小对用户组内的数据交互信息进行排序,得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并在用户组中发布。
发布数据交互信息队列的方式有助于用户组中的每个用户直观了解该用户组中每个用户的数据交互情况,从而可以作为参考,来决定与哪个用户进行数据交互,从而节省了用户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该方法的流程如图3所示,在如图1所示的数据交互方法的基础上,还包括:
S15:执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时,向第一用户登录的第二终端发送数据交互信息是否允许被公开的两个选项,以使第二终端显示两个选项,并在接收到被选中的选项后发送。
S16: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被选中的选项,若被选中的选项为数据交互信息允许被公开,则执行S11;若被选中的选项为数据交互信息不允许被公开,则执行S17。
S17:流程结束。
在执行S11之前,可以首先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允许公开数据交互信息,具体过程为,服务器向第一用户登录的第二终端发送数据交互信息是否允许被公开的两个选项,第二终端显示这两个选项,第一用户进行选择,第二终端将第一用户选中的选项发送给服务器,若被选中的选项为数据交互信息允许被公开,才会执行S11,若被选中的选项为数据交互信息不允许公开,则不会执行S11。由于第一用户可以决定是否公开数据交互信息,增加了用户的可选性以及数据交互的灵活性,进而可以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两个选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一个选项为允许在用户组中公开,一个选项为不允许在用户组中公开;一个选项为允许对某个用户公开,另一个选项为不允许对某个用户公开。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再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该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在终端中,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41:显示服务器发布的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数据交互信息是服务器执行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发布的、且携带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S42:检测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交互请求,以使服务器发送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S43:显示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S44:接收第三用户与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以使服务器执行第三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
该方案中,由于服务器会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群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并且该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第三用户若需要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通过第一终端选中该数据交互提示信息,服务器会主动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三用户无需提前获知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也可以实现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相对于相关技术,减少了用户操作难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服务器发布数据交互信息队列时,终端可以显示服务器发布的数据交互信息队列,数据交互信息队列是服务器将设定时段内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产生的数据交互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排序后得到的。
发布数据交互信息队列的方式有助于用户组中的每个用户直观了解该用户组中每个用户的数据交互情况,从而可以作为参考,来决定与哪个用户进行数据交互,从而节省了用户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分别介绍了以服务器和终端为执行主体的数据交互方法,下面介绍在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终端组成的数据交互系统中的数据交互方法。该数据交互方法的应用场景有很多,下面以服务器实现用户之间的转账为例进行说明。假设,第一用户和第三用户属于支付宝朋友圈中的一个用户组,第二用户不属于该用户组,第一用户登录的是第二终端,第三用户登录的是第一终端,如图5所示,该方法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51:服务器执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转账时,向第二终端发送转账信息是否允许被公开的两个选项。
S52:第二终端显示两个选项,接收到被选中的选项后发送给服务器。
S53:服务器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被选中的选项,若被选中的选项为转账信息允许被公开,则执行S54;若被选中的选项为转账信息不允许被公开,则执行S59。
S54:服务器执行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转账后,生成与第二用户对应的转账提示信息,根据第一用户、第二用户、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二转账数额和转账提示信息生成转账信息,获取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在用户组中发布转账信息。
可以将第一用户、第二用户、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二转账数额和转账提示信息进行组合得到转账信息。下面以一个示例进行说明,若第一用户是“快乐的鱼”,第二用户是“宽广无限”,第二转账数额是1000元人民币,转账提示信息为“向宽广无限转账”,那么最终生成的转账信息为“快乐的鱼向宽广无限转账1000元人民币,向宽广无限转账”,“向宽广无限转账”可以是按钮、链接等等多种形式。
S55:第一终端显示转账信息、并在检测到转账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向服务器发送转账请求。
S56: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转账请求,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
由于转账提示信息是与第二用户对应的,因此,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转账请求后,会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
S57:第一终端显示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在接收到第三用户与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转账数额后,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转账数额和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第一终端显示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后,第三用户可以在第一终端上输入与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转账数额,第一终端会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与第一转账数额发送给服务器。
S58: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转账数额和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执行第三用户到第二用户的转账。
S59:流程结束。
该方案中,由于服务器会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群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转账信息,并且该转账信息中携带与第二用户对应的转账提示信息,第三用户若需要与第二用户进行转账,通过第一终端选中该转账提示信息,服务器会主动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三用户无需提前获知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也可以实现到第二用户的转账,相对于相关技术,减少了用户操作难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交互供装置,该装置与如图1所示的数据交互方法相对应,应用在服务器中,该装置的结构如6图所示,包括:
发布单元61,用于执行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第一接收单元62,用于接收第三用户登录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交互请求,数据交互请求是第一终端显示数据交互信息、并在检测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发送的;
发送单元63,用于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以使第一终端显示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在接收到第三用户与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发送第一数据和账户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64,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和账户信息,执行第三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
该方案中,由于服务器会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群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并且该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第三用户若需要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通过第一终端选中该数据交互提示信息,服务器会主动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三用户无需提前获知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也可以实现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相对于相关技术,减少了用户操作难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体的,上述发布单元61,用于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具体用于:
生成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根据第一用户、第二用户、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二数据和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生成数据交互信息;
获取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
在用户组中发布数据交互信息。
可选的,上述发布单元61,还用于:
将设定时段内用户组中产生的数据交互信息按照设定规则进行排序,得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
在用户组中发布数据交互信息队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数据交互装置,该装置与图6所示的装置相同的单元省略不表。该装置的结构如图7所示,在如图6所示的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执行单元65,用于:
执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时,向第一用户登录的第二终端发送数据交互信息是否允许被公开的两个选项,以使第二终端显示两个选项,并在接收到被选中的选项后发送;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被选中的选项;
若被选中的选项为数据交互信息允许被公开,则转向发布单元。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交互供装置,该装置与如图4所示的数据交互方法相对应,应用在终端中,该装置的结构如8图所示,包括:
第一显示单元81,用于显示服务器发布的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数据交互信息是服务器执行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发布的、且携带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82,用于检测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交互请求,以使服务器发送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第二显示单元83,用于显示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84,用于接收第三用户与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以使服务器执行第三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
该方案中,由于服务器会在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群组中发布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并且该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第三用户若需要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通过第一终端选中该数据交互提示信息,服务器会主动将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三用户无需提前获知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也可以实现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相对于相关技术,减少了用户操作难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上述第一显示单元81,还用于:
显示服务器发布的数据交互信息队列,数据交互信息队列是服务器将设定时段内与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产生的数据交互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排序后得到的。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应用在服务器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执行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所述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接收第三用户登录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交互请求,所述数据交互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数据交互信息、并在检测到所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发送的,所述第三用户为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的一个用户;
将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账户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账户信息,执行所述第三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具体包括:
生成与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所述第二用户、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二数据和所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生成所述数据交互信息;
获取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
在所述用户组中发布所述数据交互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设定时段内所述用户组中产生的数据交互信息按照设定规则进行排序,得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
在所述用户组中发布所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执行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的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数据交互信息是否允许被公开的两个选项,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两个选项,并在接收到被选中的选项后发送;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被选中的选项;
若所述被选中的选项为所述数据交互信息允许被公开,则执行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的步骤。
5.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应用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服务器发布的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所述数据交互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执行完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发布的、且携带与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检测到所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交互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接收第三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以使所述服务器执行所述第三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所述服务器发布的数据交互信息队列,所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是所述服务器将设定时段内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产生的数据交互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排序后得到的。
7.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应用在服务器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布单元,用于执行完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所述数据交互信息中携带与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用户登录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交互请求,所述数据交互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数据交互信息、并在检测到所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发送的,所述第三用户为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的一个用户;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账户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账户信息,执行所述第三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布单元,用于在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发布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具体用于:
生成与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所述第二用户、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二数据和所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生成所述数据交互信息;
获取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
在所述用户组中发布所述数据交互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布单元,还用于:
将设定时段内所述用户组中产生的数据交互信息按照设定规则进行排序,得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
在所述用户组中发布所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执行单元,用于:
执行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时,向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的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数据交互信息是否允许被公开的两个选项,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两个选项,并在接收到被选中的选项后发送;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被选中的选项;
若所述被选中的选项为所述数据交互信息允许被公开,则转向所述发布单元。
11.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应用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服务器发布的第一用户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信息,所述数据交互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执行完所述第一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后发布的、且携带与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交互提示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数据交互提示信息被选中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交互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接收第三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交互的第一数据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账户信息,以使所述服务器执行所述第三用户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还用于:
显示所述服务器发布的数据交互信息队列,所述数据交互信息队列是所述服务器将设定时段内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用户组中产生的数据交互信息按照设定规则排序后得到的。
CN201510617769.2A 2015-09-24 2015-09-24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559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7769.2A CN106559309B (zh) 2015-09-24 2015-09-24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7769.2A CN106559309B (zh) 2015-09-24 2015-09-24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9309A CN106559309A (zh) 2017-04-05
CN106559309B true CN106559309B (zh) 2019-10-11

Family

ID=58414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7769.2A Active CN106559309B (zh) 2015-09-24 2015-09-24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593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2841B (zh) * 2019-03-15 2021-05-28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服务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9026A (zh) * 2013-04-11 2013-06-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交互式系统中的通信方法、系统及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4539571A (zh) * 2014-07-30 2015-04-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身份鉴权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CN104811458A (zh) * 2014-01-23 2015-07-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9026A (zh) * 2013-04-11 2013-06-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交互式系统中的通信方法、系统及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4811458A (zh) * 2014-01-23 2015-07-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4539571A (zh) * 2014-07-30 2015-04-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身份鉴权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9309A (zh)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3185B (zh) 多数据类型通信系统
US10581786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affecting user associations in over the top (OTT) service platforms
US20170048171A1 (en) Messenger-linked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social graph of a messenger platform
US2017010495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erence calling using personal URL
US202003879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ll backup and takeover using web and mobile interfaces
CN103997454B (zh) 一种日志信息的使用方法和设备
US20130252595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CN105184945B (zh) 一种排队取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和服务端
RU2014122032A (ru) Служба мгновенных сообщений и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ряда услуг, оказываемых службой мгновенных сообщений
JP2009545898A (ja) 課金通知付加サービス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6789596A (zh) 一种信息关注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9274510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客户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3563344A (zh) 用于使用联系人的存在性状态加入会议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58065A (zh) 一种多媒体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US20140187218A1 (en) Managing group calling from a wireless mobile application
CN113765932B (zh)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209396A (zh) 匹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639566A (zh) 一种开放式的即时通信聊天机器人系统
US8730847B1 (en) Conferencing using a mobile device
US955999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ing contents from web-based browser to a recipient device using 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 (XMPP)
CN105959320B (zh) 基于机器人的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03402033B (zh) 基于云计算的呼叫座席单技能分配系统及分配方法
JP2008109657A5 (zh)
CN103092870A (zh) 网络通信系统中的联系人关系数据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3873354B (zh) 一种即时通信客户端及服务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55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