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1255B - 比较点设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比较点设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1255B
CN106531255B CN201611225079.3A CN201611225079A CN106531255B CN 106531255 B CN106531255 B CN 106531255B CN 201611225079 A CN201611225079 A CN 201611225079A CN 106531255 B CN106531255 B CN 106531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coil
comparison point
output level
pre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50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31255A (zh
Inventor
刘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Inje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Inje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Inje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Inje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250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312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31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1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31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1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7/00Monitoring; Testing ; Maintaining
    • G21C17/10Structural combination of fuel element, control rod, reactor core, or moderator structure with sensitive instruments, e.g. for measuring radioactivity, strain
    • G21C17/12Sensitive element forming part of control el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比较点设置方法及装置,属于核电站测量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比较点设置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当比较点的第一电平处于第一状态时,判断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关系,若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第一预设关系,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比较点的第一电平。当比较点的第二电平处于第二状态时,判断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关系,若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第二预设关系,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通过实时对比较点的更新,减小了比较点的误差,有效提高了棒位测量装置适用性。

Description

比较点设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测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比较点设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能源技术中,核能发电技术已经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核能发电中,棒束控制组件位置深度改变对于反应堆的控制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目前,棒束控制组件位于一回路高位高压环境中,对其位置的测量普遍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通过棒位测量装置的测量,能够获取用于作为控制比较点的比较点。由于获取的比较点固定,在设备老化导致其因数参数发生改变后,原有的比较点则不再具备较高的参考性。需要重新测量新的比较点,故极大的降低了棒位测量装置的适用性。此外,若更换棒位测量装置,也需要重新测量新的比较点,故也极大的降低了棒位测量装置的适用性。
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棒位测量装置在实际使用的适用性是目前业界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较点设置方法及装置,其能够有效提高棒位测量装置适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比较点设置方法,应用于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所述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包括:多组线圈和控制棒,每组所述线圈依次排列,所述控制棒在所述线圈中移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当比较点的第一电平处于第一状态时,判断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当所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处于第二状态时,判断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比较点设置装置,应用于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所述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包括:多组线圈和控制棒,每组所述线圈依次排列,所述控制棒在所述线圈中移动,所述装置包括: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比较点的第一电平处于第一状态时,判断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处于第二状态时,判断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控制棒在线圈中移动时,根据比较点之前所处状态。若比较点之前处于第一状态,当获取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了第一预设关系,则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比较点的第一电平。若比较点之前处于第二状态,当获取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了第二预设关系,则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通过实时对比较点的更新,以及对比较点电平的更新,能够获取控制棒在每次移动时,比较点精确的实时位置和实时电平状态。因此,减小了比较点的误差,有效提高了棒位测量装置适用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比较点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比较点设置方法中步骤S200的子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比较点设置方法中步骤S300的子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比较点设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比较点设置装置中第一处理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比较点设置装置中第一处理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比较点设置装置中第二处理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比较点设置装置中第二处理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标:100-比较点设置装置;110-采集模块;120-第一处理模块;121-第一匹配单元;122-第一处理单元;1221-第一判断子单元;1222-第一更新子单元;130-第二处理模块;131-第二匹配单元;132-第二处理单元;1321-第二判断子单元;1322-第二更新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耦合”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该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所测量的结果能够用于判断控制棒在反应堆中的深度。具体的,该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包括:线圈、控制棒和主控装置。线圈为多组,线圈组数的总数可以为奇数个,每组线圈均和相邻的线圈反向并联。控制棒能够位于多组线圈中,并在多组线圈中移动。主控装置具有信号处理能力,其为本方法的执行主体。当控制棒位于线圈中时,被控制棒穿过的线圈,该线圈由于电磁感应而处于工作状态,从而输出高电平。多组线圈中,若偶数组线圈被控制棒穿过,处于工作状态,所有工作的线圈产生的信号由于反向并联的结构而相互抵消,故主控装置能够获取到所有工作的线圈输出的低电平。多组线圈中,若奇数组线圈被控制棒穿过,处于工作状态,所有工作的线圈产生的信号由于反向并联的结构,能够相互抵消至剩下一个线圈所输出的信号,故主控装置能够获取到所有工作的线圈输出的高电平。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比较点设置方法的方法流程,该比较点设置方法能够应用于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若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预设关系,则更新比较点的电平。
具体的,更新比较点电平的流程包括:步骤S100、步骤S200和步骤S300。
步骤S100:获取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
控制棒在多组线圈中移动而产生深度的改变时,被控制棒穿过的线圈的组数能在奇数个和偶数个之间改变。比较点设置装置能够在控制棒的移动过程中,持续的获取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由于控制棒在多组线圈中移动,该输出电平能够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渐变,并包括高电平和低电平,其中高电平和低电平均为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若控制棒在移动之前,控制棒穿过奇数个线圈,线圈输出的为高电平。控制棒在移动时,主控装置获取到线圈输出的电平则能够由高电平逐渐减小。当控制棒移动至穿过下一个线圈时,即穿过偶数个线圈。则主控装置获取到的电平减小至低电平。若控制棒继续移动,主控装置获取到线圈输出的电平则能够由低电平再逐渐增加。当控制棒移动至再穿过下一个线圈时,即又穿过奇数个线圈。则主控装置获取到的电平增加至高电平。
步骤S200:当比较点的第一电平处于第一状态时,判断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
比较点设置于线圈上或线圈与线圈之间,比较点能够用于作为判断控制棒深度的临界参考点。比较点具有一定的电平大小,比较点位于不同位置,其所具有的电平可包括: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第一电平小于高电平,第二电平大于低电平。该电平能够作为参考,通过判断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比较点的电平之间的大小关系,则能够获得控制棒的深度。
当控制棒的初始位置为穿过一定数量的奇数个线圈,则控制棒在该位置所对应的比较点的电平为第一电平,主控装置能够获知该比较点处于第一电平所对应的第一状态“1”。若控制棒由初始位置开始移动,主控装置获取线圈的输出电平开始逐渐减小。主控装置根据比较点的第一状态,能够判断控制棒在移动过程中,获取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关系。当主控装置获取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逐渐减小至满足第一预设关系的状态时,该状态也对应了控制棒通过移动而位于新的一个位置。此时,主控装置能够判断该位置为一个新的比较点,故将之前位置的比较点更新为该位置为比较点。并根据前一组线圈的输出电平的幅值,即根据控制棒位于初始位置时所穿过的最后一个线圈的输出电平的高电平,以更新比较点的第一电平。
步骤S200:当所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处于第二状态时,判断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
当控制棒的初始位置为穿过一定数量的偶数个线圈,则控制棒在该位置所对应的比较点的电平为第二电平,主控装置能够获知该比较点处于第二电平所对应的第二状态“0”。若控制棒由该初始位置开始移动,主控装置获取线圈的输出电平开始逐渐增加。主控装置根据比较点的第二状态,能够判断控制棒在移动过程中,获取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关系。当主控装置获取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逐渐增加至满足第二预设关系的状态时,该状态也对应了控制棒通过移动而位于新的一个位置。此时,主控装置能够判断该位置为一个新的比较点,故将之前位置的比较点更新为该位置为比较点。并根据前一组线圈的输出电平的幅值,即根据控制棒位于初始位置时所穿过的最后一个线圈的输出电平的低电平,以更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更新比较点的第一电平S200的方法流程。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第二电平匹配而满足第一预设关系,则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比较点的第一电平。
具体的,更新比较点的第一电平的子流程包括:步骤S210和步骤S220。
步骤S210:将获取的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当前线圈的前一比较点输出的第二电平匹配;
当控制棒的初始位置为穿过一定数量的奇数个线圈,则控制棒在该位置所对应的比较点的电平为第一电平。而该比较点的前一个比较点的电平则为第二电平。当控制棒开始移动后,随着控制棒的移动,主控装置能够持续获取线圈的输出电平,且获取的线圈输出电平大小开始逐渐减小。在控制棒的移动过程中,主控装置能够将获取的线圈的输出电平和前一个比较点的第二电平进行匹配。
S220: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
随着控制棒的不断移动,当获取的线圈的输出电平减小至触发小于第二电平时,此时,主控装置能够根据控制棒位于初始位置时,比较点处于第一电平所对应的第一状态“1”,判断输出电平小于第二电平,即判定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第二电平匹配满足第一预设关系。此时输出电平的状态也对应了控制棒通过移动而位于新的一个位置。主控装置能够判断该位置为一个新的比较点,故将之前位置的比较点更新为该位置为比较点。再者,主控装置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高电平,通过第一计算模型则能够更新现比较点的第一电平。其中,第一计算模型为:BH=VL*(1-J)。BH为比较点的第一电平;VL为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高电平或低电平;J为控制棒的非线性度,其可以为0.2。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更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S300的方法流程。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第一电平匹配而满足第二预设关系,则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
具体的,更新比较点的第一电平的子流程包括:步骤S310和步骤S320。
步骤S310:将获取的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当前线圈的前一比较点输出的第一电平匹配;
当控制棒的初始位置为穿过一定数量的偶数个线圈,则控制棒在该位置所对应的比较点的电平为第二电平。而该比较点的前一个比较点的电平则为第二电平。当控制棒开始移动后,随着控制棒的移动,主控装置能够持续获取线圈的输出电平,且获取的线圈输出电平大小开始逐渐增加。在控制棒的移动过程中,主控装置能够将获取的线圈的输出电平和前一个比较点的第一电平进行匹配。
S320: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一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
随着控制棒的不断移动,当获取的线圈的输出电平减小至触发大于第一电平时,此时,主控装置能够根据控制棒位于初始位置时,比较点处于第二电平所对应的第二状态“0”,判断输出电平大于第一电平,即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一电平匹配满足第二预设关系。此时输出电平的状态也对应了控制棒通过移动而位于新的一个位置。主控装置能够判断该位置为一个新的比较点,故将之前位置的比较点更新为该位置为比较点。再者,主控装置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低电平,通过第二计算模型则能够更新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其中,第二计算模型为:BL=VL*(1+J)。BL为比较点的第二电平,VL为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高电平或低电平;J为控制棒的非线性度,其可以为0.2。
如下表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该比较点设置方法的示例。
其中,编号为由一端至另一端每组线圈依次的编号。幅值为控制棒依次穿过线圈,且对应编号的线圈为控制棒最后一个穿过的线圈时,主控装置所获取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
若控制棒初始状态为位于最后穿过5号线圈的位置。在该位置,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为V5为高电平的11伏特。此位置所对应的比较点处于第一状态“1”。前一个位置设置的比较点的BL为已知,该位置的比较点的BH也为已知。
当控制棒向6位置移动时,线圈输出电平U减小。当控制棒移动至线圈输出电平U触发U<BL时,则判断控制棒移动至此处的位置为新的比较点,从而更新比较点的BH=V5*(1-J),并将更新的比较点处于第二状态“0”进行输出。
当控制棒移动至6位置时,记录幅值V7为11.5伏特。
通过上述的比较点的设置过程,其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灵活且精确的对比较点进行动态设置。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比较点设置装置100,该比较点设置装置包括:采集模块110、第一处理模块120和第二处理模块130。
采集模块110,用于获取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
第一处理模块120;用于当比较点的第一电平处于第一状态时,判断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
第二处理模块130;用于当所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处于第二状态时,判断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
请参阅图5,该比较点设置装置中的第一处理模块120包括:第一匹配单元121和第一处理单元122。
第一匹配单元121;用于将获取的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当前线圈的前一比较点输出的第二电平匹配;
第一处理单元122;用于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
请参阅图6,该比较点设置装置中的第一处理单元122包括:第一判断子单元1221和第一更新子单元1222。
第一判断子单元1221;用于当触发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小于所述第二电平时,判定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
第一更新子单元1222;用于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通过第一计算模型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
请参阅图7,该比较点设置装置中的第二处理模块130包括:第二匹配单元131和第二处理单元132。
第二匹配单元131;用于将获取的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当前线圈的前一比较点输出的第一电平匹配;
第二处理单元132,用于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一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
请参阅图8,该比较点设置装置中的第二处理单元132包括:第二判断子单元1321和第二更新子单元1322。
第二判断子单元1321;用于当触发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大于所述第一电平时,判定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一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
第二更新子单元1322;用于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通过第二计算模型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比较点设置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包括:多组线圈和控制棒,每组线圈依次排列,控制棒在所述线圈中移动。控制棒在线圈中移动时,根据比较点之前所处状态。若比较点之前处于第一状态,当获取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了第一预设关系,则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比较点的第一电平。若比较点之前处于第二状态,当获取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了第二预设关系,则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通过实时对比较点的更新,以及对比较点电平的更新,能够获取控制棒在每次移动时,比较点精确的实时位置和实时电平状态。因此,减小了比较点的误差,有效提高了棒位测量装置适用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比较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所述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包括:多组线圈和控制棒,每组所述线圈依次排列,所述控制棒在所述线圈中移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
当比较点的第一电平处于第一状态时,判断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
当所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处于第二状态时,判断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
所述第一状态为当所述控制棒的第一初始位置为穿过一定数量的奇数个线圈,所述控制棒在所述第一初始位置所对应的比较点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所对应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当所述控制棒的第二初始位置为穿过一定数量的偶数个线圈,所述控制棒在所述第二初始位置所对应的比较点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所对应的状态,所述第一预设关系为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小于前一个比较点的第二电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为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大于前一个比较点的第一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较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比较点的第一电平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的步骤,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当前线圈的前一比较点输出的第二电平匹配;
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比较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的步骤,包括:
当触发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小于所述第二电平时,判定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
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通过第一计算模型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较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处于第二状态时,获取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的步骤,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当前线圈的前一比较点输出的第一电平匹配;
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一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比较点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一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的步骤,包括:
当触发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大于所述第一电平时,判定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一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
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通过第二计算模型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
6.比较点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所述核电站棒位测量装置包括:多组线圈和控制棒,每组所述线圈依次排列,所述控制棒在所述线圈中移动,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比较点的第一电平处于第一状态时,判断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根据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比较点的第二电平处于第二状态时,判断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关系,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
所述第一状态为当所述控制棒的第一初始位置为穿过一定数量的奇数个线圈,所述控制棒在所述第一初始位置所对应的比较点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所对应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当所述控制棒的第二初始位置为穿过一定数量的偶数个线圈,所述控制棒在所述第二初始位置所对应的比较点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所对应的状态,所述第一预设关系为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小于前一个比较点的第二电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为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大于前一个比较点的第一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比较点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匹配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当前线圈的前一比较点输出的第二电平匹配;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比较点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当触发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小于所述第二电平时,判定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关系;
第一更新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通过第一计算模型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一电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比较点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当前线圈的前一比较点输出的第一电平匹配;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一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比较点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当触发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大于所述第一电平时,判定所述当前线圈的输出电平和所述第一电平匹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关系;
第二更新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前一组线圈输出电平的幅值,通过第二计算模型更新所述比较点的所述第二电平。
CN201611225079.3A 2016-12-27 2016-12-27 比较点设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5312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5079.3A CN106531255B (zh) 2016-12-27 2016-12-27 比较点设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5079.3A CN106531255B (zh) 2016-12-27 2016-12-27 比较点设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1255A CN106531255A (zh) 2017-03-22
CN106531255B true CN106531255B (zh) 2017-12-08

Family

ID=58337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5079.3A Active CN106531255B (zh) 2016-12-27 2016-12-27 比较点设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3125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0741A (zh) * 2010-05-31 2010-09-2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电站棒位测量系统脉宽调制闭环反馈调节主电流控制器
CN102411999A (zh) * 2011-11-30 2012-04-11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探测器
CN104751919A (zh) * 2015-03-03 2015-07-01 山东美核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核电控制棒棒位显示系统及其抗干扰显示方法
CN106059310A (zh) * 2016-06-29 2016-10-26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用于高压超级电容的电源变换装置降功率输出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31137B2 (en) * 2011-06-14 2016-08-30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Servic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onitoring control rods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0741A (zh) * 2010-05-31 2010-09-2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电站棒位测量系统脉宽调制闭环反馈调节主电流控制器
CN102411999A (zh) * 2011-11-30 2012-04-11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探测器
CN104751919A (zh) * 2015-03-03 2015-07-01 山东美核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核电控制棒棒位显示系统及其抗干扰显示方法
CN106059310A (zh) * 2016-06-29 2016-10-26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用于高压超级电容的电源变换装置降功率输出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1255A (zh)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5174B (zh) 一种获取心式变压器漏磁场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99737A (zh) 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退补电量获取方法
CN106291407A (zh) 一种变压器剩磁检测、消除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205238B (zh) 基于pscad/emtdc软件的变压器电磁暂态仿真建模方法
CN105652147B (zh) 一种单/双回输电线路全线高精度故障测距方法
CN105184673A (zh) 一种配电网图模文件可视化离线校核方法
Stojkovic Computer-aided design in powe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software tools
CN104111376A (zh) 一种变电站接地网特性参数的数值计算与分析方法
CN106531255B (zh) 比较点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10188480A (zh) 一种直流偏磁条件下铁磁材料的磁滞特性模拟分析系统和方法
CN107621562B (zh) 一种用于分析窃电的单相表分流准确判断方法
CN111553080B (zh) 一种配电台区负荷动态等值非机理模型参数闭环辨识方法
CN112711865A (zh) 一种输电线路感应电仿真精细化建模方法
CN104750882A (zh) 用于电气布线线束制造用钉板图生成方法
CN112183004B (zh) 一种基于cdegs的电网感应电压分析方法
CN114548012A (zh) 基于三维频率响应曲线质心分析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诊断方法
CN108521128B (zh) 电力系统静态电压安全域边界的快速搜索方法
CN106446483A (zh) 一种大电流超导导体自场有限元分析方法
CN109254187A (zh) 一种确定变电站系统短路电流的系统及方法
CN103472415A (zh) 一种空心电抗器空间磁场的缩比实验方法
Du et al. Automated replacement scheme of DC transformer bushing based on laser scanning profile: design and experiment
CN109975625B (zh) 研究电力变压器短路辐向失稳关键因素的试验方法和装置
CN111400910A (zh) 四角塔通信基站系统的雷电流分流特性计算方法
CN111737875A (zh) 有功功率不平衡率分析诊断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CN109038493A (zh) 一种主变比率制动特性差动保护的调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