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29097A - 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29097A
CN106529097A CN201611176706.9A CN201611176706A CN106529097A CN 106529097 A CN106529097 A CN 106529097A CN 201611176706 A CN201611176706 A CN 201611176706A CN 106529097 A CN106529097 A CN 106529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wire
harness
laying method
wiring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767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炜
王悦
王奇涛
王海涛
张岩
连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Priority to CN2016111767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290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29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29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6Cables, cable trees or wire harn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属于飞机总体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零部件三维模型数据库;所述三维模型数据库包括:线束模型、卡箍及支架,所述线束模型由插头、后附件电线接头及线束分支构成;步骤二、对已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电气属性定义;步骤三、根据已定义好的电气属性将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装配并安装到各成品、设备上的插座或者飞机结构上;步骤四、依照敷设方法进行线束敷设、负线和搭接线连接及防插错处理及高温区处理;步骤五、对三维线束敷设进行标注。本发明采用全三维敷设方法,对于飞机状态了解更直观,提高协调及设计效率,线束敷设全三维设计也提高生产装配效率,从而减少生产装配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总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飞机系统大量增加,海量数据的交联致使飞机线束急剧增加,重量较重,敷设空间日趋不足,原线束敷设设计采用传统二维图纸设计,二维图不形象不准确的缺点逐渐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采用线束敷设全三维技术方案,对飞机线束长度准确、布局合理及减重带来收益,大大提高协调及设计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零部件三维模型数据库;
所述三维模型数据库包括:线束模型、卡箍及支架,所述线束模型由插头、后附件电线接头及线束分支构成;
步骤二、对已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电气属性定义;
步骤三、根据已定义好的电气属性将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装配并安装到飞机结构三维模型中的各成品、设备上的插座或者飞机结构上;
步骤四、依照敷设方法进行线束敷设、负线和搭接线连接及防插错处理及高温区处理;
步骤五、对三维线束敷设进行标注。
优选地,对所述线束颜色进行定义:
其中,常温区线束的颜色为深绿色,高温区线束的颜色为橙色,光缆的颜色为浅蓝色。
优选地,所述线束分支直径不大于40mm,线束组直径不超过100mm;
在所述线束分支直径小于10mm时,对应线束分支长度不小于200mm,
所述线束分支直径大于10mm,对应线束分支长度不小于300mm。
优选地,所述一个线束对应一个线束模型,所述线束分支为树叉型结构,不能形成封闭图形。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电气属性定义为零部件三维模型的装配方法和线束在零部件三维模型的起始点及方向。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依据线束传送信号性质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通路和卡箍安装。
优选地,所述步骤五中,所述敷设三维标注包含结构图号、每个结构通孔或卡箍内的线束名称、特殊工艺要求、负线电线线号及相邻敷设区的图号和名称。
本发明的技术有益效果:本发明替代了传统二维图纸设计形式,真实直观形象,对于飞机状态了解更直观,综合保障更便捷,提高协调及设计效率,线束敷设全三维设计也提高生产装配效率,从而减少生产装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飞机线束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零部件三维模型数据库;
在CATIA环境中建立三维模型数据库,包括:线束模型、卡箍及支架,所述线束模型由插头、后附件电线接头及线束分支构成;
线束分支不能形成封闭图形,即飞机线束应为树杈型结构,线束与其它模型之间不应存在干涉现象;线束建模时应保证一个模型对应一个线束(或分支),即不应将多个线束建成一个模型;多根线束分支经过卡箍时,允许多个线束分支之间有小部分干涉现象,但不允许多个线束分支同时在一点平行重合。
线束分支直径不大于40mm,允许线束分支(线束长度大于1000mm)的局部直径增大到70mm,为了便于敷设和较好的维修性,多个线束分支组成的线束组的直径不应超过100mm。
线束分支直径在10mm以下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直径在10mm以上时长度应不小于300mm。
线束的颜色应区别环控导管、液压导管、燃油导管等其他管路组件,线束颜色定义如下:
深绿色代表常温区线束的颜色,橙色代表高温区颜色,浅蓝色代表光缆;
2)对已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电气属性定义;
所述电气属性定义即零部件的装配方法、线束在零部件三维模型的起始点及方向,可以使多个零部件通过预先设定好的属性定义,系统自动装配,实现零部件三维模型的快速装配。
3)根据已定义好的电气属性将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装配并安装到各成品、设备上的插座或者飞机结构上;
4)依照敷设方法进行线束敷设、负线和搭接线连接及防插错处理及高温区处理;
敷设方法的具体在线束敷设、负线和搭接线连接及防插错处理及高温区处理举例说明:
a)、线束敷设
线束路径应便于线束与机上设备连接,应便于维修人员接近线束,但不应容易被机上人员踩坏或碰伤;线束敷设应整齐有序,不允许个别线束松弛、绷紧或扭绞;接向电连接器的线束分支禁止弯曲;安装在活动部分的或有相对运动部件上的线束应按需要留有一定的活动余量。
线束应布置在液压、燃油等系统导管上方;在液压油有可能落到的线束上的部位,要用布带或用氟塑料带缠绕线束2~3层且应在三维标注的附注中写明此项要求。
接向带减震装置的设备的线束或敷设在减震装置周围的线束、卡箍不应防碍减震装置的工作。
当线束穿过壁板,隔板和框上的孔时,线束用卡箍固定在孔附近,或将卡箍安装在孔上;
对于电连接器的安装,禁止使用“Ω”型的卡箍来固定,禁止将方盘电连接器随线束主干线绑扎。
在可能有水或其它液体滴落到线束和电连接器上的地方,以及在保护套(如胶布套管)内可能积聚冷凝水的地方,敷设时应使线束向下弯曲,并在线束的弯曲部位下面保护套上,做1~4个直径为3~5mm的孔,且在三维标注的附注中写明此项要求。
尽量将光缆与其它飞机线束分开敷设,以避免敷设及维护过程中误伤光缆,敷设时禁止采用尼龙系带绑扎线束组。
用卡箍对光缆(或多根光缆)单独固定时,用自粘带对光缆束进行保护,并应避免出现局部压伤光缆的情况。
b)负线和搭接线的连接;
负线螺栓或负线板把负线接到飞机机体的主结构上,并靠近有负线引出的成品、设备。
电线截面大于20mm2的负线,应通过带负线螺栓的接线板连接到飞机主结构上,不应直接连接到飞机主结构上,禁止将负线直接接到飞机蒙皮上以及镁合金零部件上。
交流和直流应分别接地,电源线和信号线也应分别接地,不可共用一个接地螺钉,避免因接地点接触电阻的电压降造成干扰。敏感电路和高电平干扰电路也不能共用一根接地线、接地点或一个接地螺钉;搭接线禁止接到已固定好其它负线的负线板上,禁止将负线和搭接线连接在一起。
c)防插错处理;
在工艺连接器集中安装处,为防止插错,敷设设计者应检查是否有型号相同的插头/插座。对型号相同的插头/插座应提醒线束设计者更改连接器键位或壳体号。
在毗邻安装的成品、设备之间存在相同型号的插头/插座时,若无法更改其连接器键位或壳体号,则应使其两插头的敷设路径不同或线束分支的长度不同并在标注中明确要求,从而避免插错。
当上述措施均无法实施时,线束分别作颜色标识加以区分。
对于接向不同的接线柱或安装螺母处的电线接头,为了防止连接错误,可采取选用不同的螺纹直径或螺钉长度等措施。
d)高温区处理
敷设按高温区处理的区域包括:中央舱、左右尾梁、左右发动机舱、中尾梁、垂尾、左右平尾;
分别敷设在常温区与高温区的线束从电线、保护套管、焊料等制造材料到固定用卡箍等,都应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如高温区的线束不应选用带不耐高温的橡胶垫片的卡箍来固定。
5)对三维线束敷设进行标注;
敷设三维标注包含结构图号、每个结构通孔或卡箍内的线束名称、特殊工艺要求、负线电线线号及相邻敷设区的图号和名称。
a)标注结构的图号
引用图形中抽取的参考曲面要完整,能够表达出整个舱区的全貌;与卡箍、支架直接连接的参考曲面及表征空间相对位置的主要框、梁等结构件必须更改命名;借助导管安装电缆卡箍时,标注出导管的图号。
b)每个结构通孔或卡箍内的线束名称(或线束号);
当一个或一组线束连续通过若干卡箍而没有其他线束加入或减少时,至少有一处卡箍应标注线束名称或线束号。
c)特殊工艺要求:如线束通孔或结构锐边处必须加以保护并标注保护方式;
d)对于负线板上所固定的负线(含单独固定在飞机结构上的搭接线)应进行三维标注,应标注出每一个接线柱上的负线的电线线号(或搭接线的电线线号),而非仅通过装配树显示。对于交流地,应在电线线号的后面标注“交流地”字样。
e)在两个敷设区的接口处,要标明相邻敷设区的敷设图号和名称。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零部件三维模型数据库;
所述三维模型数据库包括:线束模型、卡箍及支架,所述线束模型由插头、后附件电线接头及线束分支构成;
步骤二、对已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电气属性定义;
步骤三、根据已定义好的电气属性将建立的零部件三维模型进行装配并安装到飞机结构三维模型中的各成品、设备上的插座或者飞机结构上;
步骤四、依照敷设方法进行线束敷设、负线和搭接线连接及防插错处理及高温区处理;
步骤五、对三维线束敷设进行标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敷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线束颜色进行定义:
其中,常温区线束的颜色为深绿色,高温区线束的颜色为橙色,光缆的颜色为浅蓝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敷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分支直径不大于40mm,线束组直径不超过100mm;
在所述线束分支直径小于10mm时,对应线束分支长度不小于200mm,
所述线束分支直径大于10mm,对应线束分支长度不小于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敷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线束对应一个线束模型,所述线束分支为树叉型结构,不能形成封闭图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敷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电气属性定义为零部件三维模型的装配方法和线束在零部件三维模型的起始点及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敷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依据线束传送信号性质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通路和卡箍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敷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所述敷设三维标注包含结构图号、每个结构通孔或卡箍内的线束名称、特殊工艺要求、负线电线线号及相邻敷设区的图号和名称。
CN201611176706.9A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 Pending CN1065290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6706.9A CN106529097A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6706.9A CN106529097A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29097A true CN106529097A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40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76706.9A Pending CN106529097A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2909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2165A (zh) * 2017-06-23 2017-11-07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过孔电缆敷设方法
CN109063381A (zh) * 2018-09-14 2018-12-21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cad平台的汽车线束工艺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2149262A (zh) * 2020-08-25 2020-12-29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束线及集束线三维设计模型构建方法
CN114239142A (zh) * 2021-12-15 2022-03-25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复杂线束敷设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9988A (zh) * 2013-07-15 2013-11-20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对飞机线束的安装状况以样板进行模拟的方法以及其样板
CN104239610A (zh) * 2014-08-26 2014-12-24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直升机综合试验台的三维布线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9988A (zh) * 2013-07-15 2013-11-20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对飞机线束的安装状况以样板进行模拟的方法以及其样板
CN104239610A (zh) * 2014-08-26 2014-12-24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直升机综合试验台的三维布线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邰忠天等: "飞机电气系统数字化设计流程优化研究", 《航空科学技术》 *
邹炜: "飞机线束敷设全三维设计流程", 《中国航空学会总体专业分会飞机发展与设计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2165A (zh) * 2017-06-23 2017-11-07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过孔电缆敷设方法
CN107332165B (zh) * 2017-06-23 2019-01-18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过孔电缆敷设方法
CN109063381A (zh) * 2018-09-14 2018-12-21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cad平台的汽车线束工艺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9063381B (zh) * 2018-09-14 2023-01-24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cad平台的汽车线束工艺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2149262A (zh) * 2020-08-25 2020-12-29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束线及集束线三维设计模型构建方法
CN112149262B (zh) * 2020-08-25 2022-05-10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束线及集束线三维设计模型构建方法
CN114239142A (zh) * 2021-12-15 2022-03-25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复杂线束敷设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4239142B (zh) * 2021-12-15 2024-03-15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复杂线束敷设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9097A (zh) 一种飞机线束敷设方法
CN104932065B (zh) 光纤配线模块内无pcb板的光纤系统及光纤配线方法
CN105808856B (zh) 电气设备布线信息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4953313B (zh) 用于实现电连接的光纤连接装置、电连接器、控制线
CN102663180A (zh) 配网单线图绘图方法
CN103399988B (zh) 对飞机线束的安装状况以样板进行模拟的方法以及其样板
CN100490023C (zh) 束线装配装置和束线装配方法
CN212518213U (zh) 一种和谐型电力机车操纵台布线板
CN105278046A (zh) 物体识别方法及装置
CN204424657U (zh) 一种线束装配工作台
CN103606866A (zh) 分点式二级配电箱
CN104854589B (zh) 用于工业场所的电厂的综合设计的系统
CN206773703U (zh) 一种电缆快速缚设系统
CN105511025B (zh) 石英塑料复合光纤组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CN201859682U (zh) 一种螺旋双色绝缘线芯
CN203503370U (zh) 一种光电复合缆
CN215183186U (zh) 一种具有线束套的航空线
CN105140835A (zh) 一种idc机房六类线固线器
CN206349099U (zh) 自动画线控制系统
KR101824595B1 (ko) 복합케이블을 이용한 전력 및 데이터 신호 분배 시스템
CN211454328U (zh) 汽车整车控制器
CN205002305U (zh) 空调信号传输装置及包括其的空调
CN110245422B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编程技术的线束图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204359879U (zh) 一种直升机仪表系统电缆原位转接测试装置
CN211126382U (zh) 一种多头通信线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