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15587A - 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15587A
CN106515587A CN201611130587.3A CN201611130587A CN106515587A CN 106515587 A CN106515587 A CN 106515587A CN 201611130587 A CN201611130587 A CN 201611130587A CN 106515587 A CN106515587 A CN 106515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rearview mirror
signal
signal processor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305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15587B (zh
Inventor
林玲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teoric Rise Of Chongq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teoric Rise Of Chongq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teoric Rise Of Chongq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teoric Rise Of Chongq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305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155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15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15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15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15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7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yieldable to excessive external force and provided with an indexed use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1/36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airba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方法中使用了带防撞测风装置的后视镜,该装置能够提前预判后视镜部分是否会发生撞击,若会发生撞击,则信号处理器快速发出信号,信号传递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上,进而实现后视镜快速的自动收折,扩大两车之间的距离;且在行车过程中压力传感器不断的收集空气阻力信息,对后视镜的收折进行控制,避免过大的空气阻力造成后视镜折损。本方案能防止车子在较窄的道路上会车后视镜相撞。

Description

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安装在汽车上时,后视镜处于汽车的最左侧和最右侧,所以左边后视镜的最左端到右边后视镜的最右端的距离为汽车的最大宽度,汽车在行驶时,汽车的行驶宽度受到后视镜的限制,若遇到在较窄的路段会车时,容易造成相擦的情况,后视镜易受到撞击。现目前大多数的后视镜都能够弯折,在后视镜受到冲击时,后视镜能够快速弯折,能够有效的降低后视镜的折损情况。
以上的情况,是后视镜已经受到撞击后,被动的实现弯折,弯折过程中导致后视镜破碎损坏,且当车子的相对速度较大时,后视镜会在冲击下形成飞溅的碎片,容易导致驾驶人员受伤;且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后视镜会受到空气阻力,当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时,该阻力也容易导致后视镜的弯折部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以防止在车子在较窄的道路上会车后视镜相撞时,后视镜被冲击折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一种带有防撞测风装置的后视镜,包括壳体、矩形的镜子、气泵、可伸缩的波纹板、弯折部、信号处理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气泵、保护气囊、接触传感器、报警器和第三控制器,所述镜子的一边与壳体的一边铰接,镜子的其他边通过波纹板与壳体的其他边连接,且波纹板与镜子和壳体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镜子和波纹板围成容置空腔,容置空腔内设气囊,气囊与气泵连接;所述弯折部穿过波纹板与镜子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气囊的一端与气囊连通,保护气囊的另一端穿过壳体,且接触传感器设置在保护气囊远离壳体的一端内,所述壳体中部的表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弯折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气泵连接,所述报警器与第三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压力传感器、接触传感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均与信号处理器连接;
步骤2:行车时,有物体触碰到接触传感器时,接触传感器将接触信号传递到信号处理器中,信号处理器用在0.01~0.03s内进行信号的处理和传递;
步骤3:信号处理器传递的信号控制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在0.01~0.03s内控制弯折部弯折,第二控制器在0.01~0.03s内控制气泵抽出气囊和保护气囊内的气体;
步骤4:同时压力传感器每隔0.05~0.1s测定一次壳体表面每平方厘米受到的空气阻力,然后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到信号处理器中,当信号处理器收到的空气阻力值为8~10N/cm2时,信号处理器在0.01~0.03s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控制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在0.01~0.03s内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声;
步骤5:当步骤3中的信号处理器收到的空气阻力值大于10N/cm2时,信号处理器在0.01~0.03s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三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在0.01~0.03s内控制弯折部弯折,第二控制器在0.01~0.03s内控制气泵抽出气囊和保护气囊内的气体,第三控制器在0.01~0.03s内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声;
步骤6:当后视镜不再处于步骤2~5的情况时,驾驶人员打开后视镜开关,开关作用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控制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三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将弯折部展开,第二控制器控制气泵对气囊和保护气囊充气,同时第三控制器关闭报警器。
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1、步骤1和2中,由于后视镜结构的特殊性,在后视镜即将相撞时,位于保护气囊内的接触传感器能最先接触到撞击过来的物体,接触传感器能够预先判断是否发生撞击,将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接收到会产生撞击的信号,进而控制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快速的控制弯折部弯折,第二控制器控制气泵抽出气囊和保护气囊内的气体,缩短壳体到镜子之间的距离,镜子与壳体之间的波纹板被压缩,缩小后视镜的厚度,能有效的躲避撞击过来的物体;特别适用于会车过程中,道路较窄的情况,能扩大两车之间的间距,避免后视镜被撞击;2、步骤3和4中是压力传感器能快速的测定后视镜表面上受空气阻力作用的情况,在汽车行不断加速程中,空气阻力会不断变大,后视镜单位面积上所受的空气阻力变大,后视镜的弯折部的受力也变大,过大的空气阻力可能会导致后视镜被动弯折,发生危险;后视镜内的压力传感器会在行驶过程中不断的测定空气阻力,对空气阻力的大小进行判断,对后视镜能够承受的空气阻力极限值进行提醒,让驾驶人员安全加速,保证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本使用方法,能够快速的预判后视镜是否会发生撞击,能通过后视镜的自动收折来避免后视镜被撞击,保证行车的安全性,且在行驶过程中不断的反馈后视镜所受的空气阻力,避免空气阻力过大,造成后视镜损坏。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步骤3中,信号处理器收到的空气阻力值为9N/cm2。通过上述设置,当信号处理器收到的空气阻力值为9N/cm2时,即可启动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声,提示驾乘人员,注意安全驾驶,还能有效的避免后视镜被过大的空气阻力作用后损坏。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步骤3中,压力传感器每隔0.08s测定一次壳体表面上受到的空气阻力。通过上述设置,由于空气阻力的变化较快,所以每次测定空气阻力的间隔时间为0.08s,实现对空气阻力灵敏的监控。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步骤3~6中,第一控制器在0.02s内控制气泵,第二控制器在0.02s内控制弯折部,第三控制器在0.02s内控制报警器。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气泵、弯折部和报警器的快速控制,能够应对会车时速度较快的情况,加快后视镜的收折速度。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步骤2~6中,信号处理器在0.02s内进行信号的处理和传递。通过上述设置,信号处理器对信号能实现快速处理,进而后续的各个控制器能够快速反应,缩短自动收折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实施例的信号传递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0、导风槽101、压力传感器20、第三控制器201、报警器202、接触传感器30、弯折部40、第一控制器401、气囊50、第二控制器501、气泵502、保护气囊60、镜子70、信号处理器80、波纹板9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带有防撞测风装置的后视镜,包括壳体10、矩形的镜子70、波纹板90、弯折部40、保护气囊60、信号处理器80、接触传感器30、第一控制器401、第二控制器501、报警器202和第三控制器201。壳体10的左侧与镜子70铰接,壳体10的其他三边与镜子70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波纹板90,波纹板90与壳体10和镜子70均为固定连接;壳体10、镜子70和波纹板90围成容置空腔,容置空腔内设气囊50,气囊50右侧与气泵502连接,能将快速的气泵502将气囊50内的空气抽出,且能缩小壳体10和镜子70之间的距离,将后视镜占据的空间最小化。弯折部40穿过波纹板90与镜子70固定连接。
保护气囊60的下端与气囊50连通,保护气囊60的上端穿过壳体10,接触传感器30设置在保护气囊60的上端内,且保护气囊60的上端距离壳体10表面10cm,保护气囊60和气囊50内都充满空气,接触传感器30位于保护气囊60的最外端,当接触传感器30被触碰时,保护气囊60被挤压,被挤压的同时保护接触传感器30不被冲击力破坏。
壳体10的表面中心设有压力传感器20,壳体10上设有导风槽101,导风槽101绕压力传感器20周向设置,能够有效的减小后视镜受到的阻力,增强后视镜的适应性。
第一控制器401与弯折部40连接,第二控制器501与气泵502连接,压力传感器20、接触传感器30、第一控制器401、第二控制器501、报警器202和第三控制器201均与信号处理器80连接,实现信号的顺利传递。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行车时,有物体触碰到接触传感器30时,接触传感器30将接触信号传递到信号处理器80中,信号处理器80用在0.02s内进行信号的处理和传递;
步骤2:信号处理器传递的信号控制第一控制器401和第二控制器501,第一控制器401在0.02s内控制弯折部40弯折,第二控制器501在0.02s内控制气泵502抽出气囊50和保护气囊60内的气体;
步骤3:同时压力传感器20每隔0.08s测定一次壳体10表面上的空气阻力,然后压力传感器20将信号传递到信号处理器80中,当信号处理器80收到的空气阻力值为9N/cm2时,信号处理器80在0.02s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控制第三控制器201,第三控制器201在0.02s内控制报警器202发出警报声;
步骤4:当步骤3中的信号处理器80收到的空气阻力值大于10N/cm2时,信号处理器80在0.02s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控制器401、第二控制器501和第三控制器201,第一控制器401在0.02s内控制弯折部40弯折,第二控制器501在0.02s内控制气泵502抽出气囊50和保护气囊60内的气体,第三控制器201在0.02s内控制报警器202发出警报声;
步骤5:当后视镜不再处于步骤1~4的情况时,驾驶人员打开后视镜开关,开关作用信号处理器80,信号处理器80控制第一控制器401、第二控制器501和第三控制器201,第一控制器401将弯折部40展开,第二控制器501控制气泵502对气囊50和保护气囊60充气,第三控制器201关闭报警器20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5)

1.一种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一种带有防撞测风装置的后视镜,包括壳体、矩形的镜子、气泵、可伸缩的波纹板、弯折部、信号处理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气泵、保护气囊、接触传感器、报警器和第三控制器,所述镜子的一边与壳体的一边铰接,镜子的其他边通过波纹板与壳体的其他边连接,且波纹板与镜子和壳体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镜子和波纹板围成容置空腔,容置空腔内设气囊,气囊与气泵连接;所述弯折部穿过波纹板与镜子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气囊的一端与气囊连通,保护气囊的另一端穿过壳体,且接触传感器设置在保护气囊远离壳体的一端内,所述壳体中部的表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弯折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气泵连接,所述报警器与第三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压力传感器、接触传感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均与信号处理器连接;
步骤2:行车时,有物体触碰到接触传感器时,接触传感器将接触信号传递到信号处理器中,信号处理器用在0.01~0.03s内进行信号的处理和传递;
步骤3:信号处理器传递的信号控制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在0.01~0.03s内控制弯折部弯折,第二控制器在0.01~0.03s内控制气泵抽出气囊和保护气囊内的气体;
步骤4:同时压力传感器每隔0.05~0.1s测定一次壳体表面上的空气阻力,然后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到信号处理器中,当信号处理器收到的空气阻力值为8~10N/cm2时,信号处理器在0.01~0.03s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控制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在0.01~0.03s内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声;
步骤5:当步骤3中的信号处理器收到的空气阻力值大于10N/cm2时,信号处理器在0.01~0.03s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三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在0.01~0.03s内控制弯折部弯折,第二控制器在0.01~0.03s内控制气泵抽出气囊和保护气囊内的气体,第三控制器在0.01~0.03s内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声;
步骤6:当后视镜不再处于步骤2~5的情况时,驾驶人员打开后视镜开关,开关作用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控制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三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将弯折部展开,第二控制器控制气泵对气囊和保护气囊充气,同时第三控制器关闭报警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信号处理器收到的空气阻力值为9N/c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压力传感器每隔0.08s测定一次壳体表面上受到的空气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6中,第一控制器在0.02s内控制气泵,第二控制器在0.02s内控制弯折部,第三控制器在0.02s内控制报警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6中,信号处理器在0.02s内进行信号的处理和传递。
CN201611130587.3A 2016-12-09 2016-12-09 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06515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30587.3A CN106515587B (zh) 2016-12-09 2016-12-09 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30587.3A CN106515587B (zh) 2016-12-09 2016-12-09 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15587A true CN106515587A (zh) 2017-03-22
CN106515587B CN106515587B (zh) 2019-04-30

Family

ID=58342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30587.3A Active CN106515587B (zh) 2016-12-09 2016-12-09 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1558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1436A (zh) * 2019-07-10 2019-11-22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防撞击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
CN114655121A (zh) * 2022-03-17 2022-06-24 深圳市百盛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后视镜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后视镜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7856Y (zh) * 1998-09-16 1999-11-10 蒋建亭 可拆卸防碰撞防摔的自行车后视镜
US20070019426A1 (en) * 2005-06-14 2007-01-25 Uken John T Mirror assembly for vehicle
CN200977890Y (zh) * 2006-10-31 2007-11-21 魏伯东 后视镜改良结构
CN203305900U (zh) * 2013-06-20 2013-11-27 余姚市利佛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CN203739761U (zh) * 2013-12-25 2014-07-30 长安大学 一种防碰撞式公交车后视镜
CN204978425U (zh) * 2015-06-30 2016-01-20 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后视镜的防撞型传动片
CN205768996U (zh) * 2016-06-03 2016-12-07 黄传芳 汽车防撞后视镜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7856Y (zh) * 1998-09-16 1999-11-10 蒋建亭 可拆卸防碰撞防摔的自行车后视镜
US20070019426A1 (en) * 2005-06-14 2007-01-25 Uken John T Mirror assembly for vehicle
CN200977890Y (zh) * 2006-10-31 2007-11-21 魏伯东 后视镜改良结构
CN203305900U (zh) * 2013-06-20 2013-11-27 余姚市利佛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CN203739761U (zh) * 2013-12-25 2014-07-30 长安大学 一种防碰撞式公交车后视镜
CN204978425U (zh) * 2015-06-30 2016-01-20 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后视镜的防撞型传动片
CN205768996U (zh) * 2016-06-03 2016-12-07 黄传芳 汽车防撞后视镜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1436A (zh) * 2019-07-10 2019-11-22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防撞击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
CN110481436B (zh) * 2019-07-10 2022-07-22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防撞击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
CN114655121A (zh) * 2022-03-17 2022-06-24 深圳市百盛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后视镜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后视镜
CN114655121B (zh) * 2022-03-17 2023-06-30 深圳市百盛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后视镜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后视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15587B (zh) 201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58531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минимизации травм объекта при столкновении с транспортным средством
CN104943645B (zh) 形状自适应的乘客安全气囊
CN107161100B (zh) 一种行人安全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3395401B (zh) 汽车尾部安全气囊系统
CN107161098A (zh) 一种汽车安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129510A (zh) 一种防止行人小腿下潜的保护装置及方法
KR101109279B1 (ko) 보행자 보호 장치용 트리거 신호의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05438104A (zh) 一种汽车侧面碰撞主动防护装置
CN101804800A (zh) 一种汽车正面碰撞主动保护系统
CN106515587A (zh) 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8725348A (zh) 用于车辆的安全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203372177U (zh) 应用在汽车上的主动行人保护系统
EP2581243B1 (en) Controlled collapse of car windshield
CN109910808A (zh) 一种避免误触发安全气囊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JP4501869B2 (ja) 歩行者保護装置
CN105216726B (zh) 安全气囊控制方法和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US20080315626A1 (en) Passive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JP5104689B2 (ja) 車両用衝突検知装置
US20200180538A1 (en) Diagnostic pedestrian protec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5922957A (zh) 一种双向防护的汽车前保险杠
KR100630841B1 (ko) 보행자 보호 에어백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06264906U (zh) 后视镜防撞测风装置
CN105196939A (zh) 汽车主动安全多层多组外防撞气囊装置
CN108909668A (zh) 气囊约束系统及方法
CN214215575U (zh) 无人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