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15451B - 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无帽檐组合仪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无帽檐组合仪表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15451B CN106515451B CN201611111694.1A CN201611111694A CN106515451B CN 106515451 B CN106515451 B CN 106515451B CN 201611111694 A CN201611111694 A CN 201611111694A CN 106515451 B CN106515451 B CN 1065154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m
- combination instrument
- hat
- hat combination
- eyesp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7/00—Dash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无帽檐组合仪表和车辆,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驾驶员坐姿以及眼点范围;确定车辆前挡风玻璃的上边缘,根据光线反射原理,通过所述眼点范围的视线观看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上边缘确定光线入射区域;确定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将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设置在所述光线入射区域和所述驾驶员之间,且使得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中心和所述眼点范围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表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关系式:85°≤α≤95°。由此,可以避免无帽檐组合仪表在前挡风玻璃上形成虚像,可以使得驾驶员在夜间的视野清晰,可以保证驾驶员在夜间的驾驶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以及通过该设计方法得到的无帽檐组合仪表和具有该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设计趋势中,有一部分汽车造型大胆突破,取消了无帽檐组合仪表中帽檐的设计。但是,驾驶员驾驶这一类汽车时,晚上在前挡风玻璃上会出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虚像,影响驾驶员对路况的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可以使得前挡风玻璃不会出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虚像。
本发明进一步地公开了一种无帽檐组合仪表。
本发明进一步地还公开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驾驶员坐姿以及眼点范围;确定车辆前挡风玻璃的上边缘,根据光线反射原理,通过所述眼点范围的视线观看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上边缘确定光线入射区域;确定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将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设置在所述光线入射区域和所述驾驶员之间,且使得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中心和所述眼点范围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表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关系式:85°≤α≤95°。
根据本发明的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可以避免无帽檐组合仪表在前挡风玻璃上形成虚像,可以使得驾驶员在夜间的视野清晰,可以保证驾驶员在夜间的驾驶安全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区别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中心和所述眼点范围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表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关系式:α=90°。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根据光线反射原理,所述眼点范围的视线观看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上边缘时具有最小反射角和最大反射角,根据所述最小反射角和最大反射角得到最小入射角和最大入射角,所述最小入射角和所述最大入射角之间的区域为所述光线入射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确定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眩目校核:确认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到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光线反射区域与所述眼点范围是否部分重合,如果未重合,则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合格,如果重合,则在所述光线入射区域和所述驾驶员之间调节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确定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眩目校核:确认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到车身顶盖的光线反射区域与所述眼点范围是否部分重合,如果重合,则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合格,如果未重合,则在所述光线入射区域和所述驾驶员之间调节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无帽檐组合仪表,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为所述的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设计得到。
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有益效果与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所述的无帽檐组合仪表。
所述车辆的有益效果与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附图说明
图1-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的各步骤对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驾驶员 10;眼点范围 20;
前挡风玻璃 30;上边缘 31;无帽檐组合仪表 40;
最小反射角 α1;最大反射角 α2;最小入射角 β1;最大入射角 β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设计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设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如图1所示,确定驾驶员10坐姿以及眼点范围20。需要说明的是,眼点范围20即眼椭圆,对于驾驶员10坐姿和眼点范围2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已知技术可以直接得到或者通过计算间接得到。
S2、如图2所示,确定车辆前挡风玻璃30的上边缘31,根据光线反射原理,通过眼点范围20的视线观看前挡风玻璃30的上边缘31确定光线入射区域。这样,根据眼点范围20的位置和前挡风玻璃30的上边缘31反向推出可以反射到眼点范围20内的光线的极限位置。
根据光线反射原理,眼点范围20的视线观看前挡风玻璃30的上边缘31时具有最小反射角α1和最大反射角α2,根据最小反射角α1和最大反射角α2得到最小入射角β1和最大入射角β2,最小入射角β1和最大入射角β2之间的区域为光线入射区域。其中,最小反射角α1等于最小入射角β1,最大反射角α2等于最大入射角β2。
S3、如图3所示,确定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位置:将无帽檐组合仪表40设置在光线入射区域和驾驶员1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无帽檐组合仪表40设置在光线入射区与和驾驶员10之间,这样无帽檐组合仪表40在发出的光线即使通过前挡风玻璃30的上边缘31也无法反射到眼点范围20内,在驾驶员10的视野内将不会在前挡风玻璃30上接收到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显示虚像,从而可以提高驾驶员10的视野清晰性,可以提高驾驶员10的驾驶安全性。
而且如图3所示,使得无帽檐组合仪表40中心和眼点范围20中心的连线与无帽檐组合仪表40表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关系式:85°≤α≤95°。这样可以使得驾驶员10能够直观且清楚地观察到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显示内容,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无帽檐组合仪表40反射向前挡风玻璃30的光线,可以提高驾驶员10的驾车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3所示,无帽檐组合仪表40中心和眼点范围20中心的连线与无帽檐组合仪表40表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关系式:α=90°。
S4、如图4所示,眩目校核:确认无帽檐组合仪表40到前挡风玻璃30的光线反射区域与眼点范围20是否部分重合,如果未重合,即无帽檐组合仪表40到前挡风玻璃30的光线不能反射到眼点范围20内,那么眼角范围将不会在前挡风玻璃30上接收到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虚像,说明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位置合格,如果重合,即无帽檐组合仪表40到前挡风玻璃30的一部分光线将反射到眼点范围20内,驾驶员10能够看到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虚像,则在光线入射区域和驾驶员10之间调节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位置。
当然,眩目校核也并不显如此,也可以以下述方法进行眩目校核检测。
S4、如图4所示,眩目校核:确认无帽檐组合仪表40到车身顶盖的光线反射区域与眼点范围20是否部分重合,如果重合,即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虚像形成在车身顶盖上,不会形成在前挡风玻璃30上,则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位置合格,如果未重合,则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虚像未能够形成在车身顶盖上,应该形成在前挡风玻璃30上,则需要在光线入射区域和驾驶员10之间调节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眩目校核可以结合应用,从而可以保证眩目校核的结果准确性,可以保证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位置合理性。
调节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位置直至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虚像不显示在前挡风玻璃30上。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设计方法,可以避免无帽檐组合仪表40在前挡风玻璃30上形成虚像,可以使得驾驶员10在夜间的视野清晰,可以保证驾驶员10在夜间的驾驶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帽檐组合仪表40,该无帽檐组合仪表40为上述无帽檐组合仪表40的设计方法设计得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无帽檐组合仪表4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驾驶员坐姿以及眼点范围;
确定车辆前挡风玻璃的上边缘,根据光线反射原理,通过所述眼点范围的视线观看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上边缘确定光线入射区域;
确定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将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设置在最小反射角α1和最小入射角β1之间,且使得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中心和所述眼点范围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表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关系式:85°≤α≤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中心和所述眼点范围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表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关系式:α=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光线反射原理,所述眼点范围的视线观看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上边缘时具有最小反射角和最大反射角,根据所述最小反射角和最大反射角得到最小入射角和最大入射角,所述最小入射角和所述最大入射角之间的区域为所述光线入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眩目校核:确认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到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光线反射区域与所述眼点范围是否部分重合,如果未重合,则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合格,如果重合,则在所述光线入射区域和所述驾驶员之间调节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眩目校核:确认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到车身顶盖的光线反射区域与所述眼点范围是否部分重合,如果重合,则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合格,如果未重合,则在所述光线入射区域和所述驾驶员之间调节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的位置。
6.一种无帽檐组合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帽檐组合仪表为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设计得到。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帽檐组合仪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11694.1A CN106515451B (zh) | 2016-12-06 | 2016-12-06 | 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无帽檐组合仪表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11694.1A CN106515451B (zh) | 2016-12-06 | 2016-12-06 | 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无帽檐组合仪表和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15451A CN106515451A (zh) | 2017-03-22 |
CN106515451B true CN106515451B (zh) | 2018-12-21 |
Family
ID=58341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111694.1A Active CN106515451B (zh) | 2016-12-06 | 2016-12-06 | 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无帽檐组合仪表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154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70482A (zh) * | 2018-05-11 | 2019-11-19 | 上海轩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对安全驾驶视野影响的校核方法 |
CN115056650A (zh) * | 2022-06-17 | 2022-09-16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一种避免夜间成像问题的无帽檐结构组合仪表布置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90605B2 (ja) * | 2001-07-26 | 2010-06-3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載用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US7280282B2 (en) * | 2005-03-09 | 2007-10-09 | Yazaki Corporation | Display apparatus for vehicle |
JP5392470B2 (ja) * | 2009-01-30 | 2014-01-22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用表示装置 |
CN104477033A (zh) * | 2014-11-27 | 2015-04-01 |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组合仪表及车辆 |
-
2016
- 2016-12-06 CN CN201611111694.1A patent/CN10651545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15451A (zh) | 2017-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40116B (zh) | 一种一体式的抬头显示装置 | |
CN206615076U (zh) | 一种分体式抬头显示装置 | |
CN206856500U (zh) | 一种一体式的抬头显示装置 | |
US11662766B2 (en) | Touch-sensitive screen | |
JP6706802B2 (ja) | 表示システム、電子ミラー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移動体 | |
WO2008143209A1 (ja) | 車両用合わせガラス | |
US9075229B2 (en) | Cover of head up display and housing including the cover | |
CN204172769U (zh) | 一种用于汽车上的hud成像显示装置 | |
CN106515451B (zh) | 无帽檐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无帽檐组合仪表和车辆 | |
US20120052264A1 (en) | Wind shield glass for display and method thereof | |
WO2015098558A1 (ja) | 死角補助装置 | |
CN106585380B (zh) | 组合仪表的设计方法、组合仪表和车辆 | |
CN107407811B (zh) | 平视显示器 | |
US2221449A (en) | Rear vision mirror | |
CN206664444U (zh) | 一种克服汽车视野盲区的外后视镜 | |
CN107907999B (zh) | 增强现实抬头显示装置以及消重影方法 | |
US8177283B2 (en) | Glass for a vehicle dashboard | |
CN106080404A (zh) | 一种光学无盲区汽车后视镜 | |
US20170102547A1 (en) | Head-mounted device | |
CN207274550U (zh) | 一种防眩光防反光后视镜 | |
JP2016083946A (ja) | 車両用表示装置 | |
CN204895303U (zh) | 一种防雨雪汽车外后视镜 | |
JP6933111B2 (ja) | 車両のインナーミラー | |
EP1935721A1 (en) | Indirect visual device of vehicle | |
US20190034743A1 (en) | Dashboard embedded driver monitoring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esign method of combination instrument without brim, combination instrument without brim and vehic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Pledgee: Suzhou Trust Co., Ltd. Pledgor: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99000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