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7323A -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7323A
CN106507323A CN201710004525.6A CN201710004525A CN106507323A CN 106507323 A CN106507323 A CN 106507323A CN 201710004525 A CN201710004525 A CN 201710004525A CN 106507323 A CN106507323 A CN 106507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module
message
target trajectory
handl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45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君杰
强志强
郭振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045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73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07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7323A/zh
Priority to US15/803,348 priority patent/US20180191895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36Arrangements for screening incoming calls, i.e. evalu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all before deciding whether to answer i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60Type of objects
    • G06V20/64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6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called number at the calling subscriber's 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382Text-based messaging services in telephone networks such as PSTN/ISDN, e.g. User-to-User Signalling or Short Message Service for fix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4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subscribers;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convers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2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features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H04M2203/2038Call context not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35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information services provided via a voice call
    • H04M2203/357Autocues for dialog assist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42/00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 H04M2242/14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with services dependent on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42/00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 H04M2242/28Services making use of subscriber schedule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设备,所述通话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运动轨迹;确定所述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发送所述消息指令并挂断通话。根据本申请公开的方法和设备,可在来电时、去电时或通话进行时快捷发送不同消息,提高消息发送的效率,增强用户的操作便利性。该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当用户不方便接听电话时,一般会选择挂断电话,并且仅能通过编辑短信的方式告知来电者挂断电话的原因。同样,在用户给联系人去电时或与联系人正在通话时,若挂断电话,仅能通过编辑短信告诉联系人去电事项或挂断电话的原因,操作十分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如在通话终端触控屏幕上的不同方向滑动,不同手势动作,不同眼部动作,或者不同面部动作等,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实现1)不便接听来电的情况下挂断电话并告知对方挂断的原因;2)去电被挂断电话的情况下,告知对方来电方基本消息;3)在通话进行过程中,因特殊情况而中途挂断,告知对方挂断原因。该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运动轨迹;
确定所述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
发送所述消息指令并挂断通话。
较佳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包括根据所述目标运动轨迹的部分或全部确定对应的消息指令。
较佳地,所述获取目标运动轨迹包括:
在接收所述通话时,获取目标运动轨迹;或,
在发出所述通话时,获取目标运动轨迹;或,
在所述通话进行中,获取目标运动轨迹。
较佳地,所述获取目标运动轨迹之前,还包括:
设置所述目标运动轨迹与所述消息指令的对应关系。
较佳地,所述目标运动轨迹包括:一维运动轨迹、二维运动轨迹、三维运动轨迹中的至少一个。
较佳地,所述消息指令包括:文字、语音、图片中的至少一个。
较佳地,所述发送所述消息指令并挂断通话之前,还包括:确认接收方可接收所述消息指令。
较佳地,所述消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挂断通话的原因。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话处理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确定模块、消息处理模块、挂断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运动轨迹,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所述消息处理模块用于发出所述消息指令,所述挂断模块用于挂断通话。
较佳的,所述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话连接建立请求,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出通话连接建立请求。
较佳地,所述设备还包括设置模块,所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目标运动轨迹与所述消息指令的对应关系。
较佳地,所述设备还包括确认模块,所述确认模块用于确认接收方可接收所述消息指令。
较佳地,所述消息指令模块还用于触发所述挂断模块。
有益效果:
该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在来电状态下的通话终端显示界面;
图2为现有技术在去电状态下的通话终端显示界面;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通话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通话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2-7提供的根据滑动动作轨迹的部分确定对应的消息指令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2-7提供的根据手势动作轨迹的部分确定对应的消息指令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2-7提供的根据滑动动作轨迹的全部确定对应的消息指令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通话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通话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通话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通话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通话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8提供的一种通话处理设备组成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9提供的一种通话处理设备组成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10提供的一种通话处理设备组成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11提供的一种通话处理设备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特点以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中,当有来电呼叫时,通话终端一般显示为三个选项:接听,挂断,信息,如图1所示。用户不方便接听来电时,可以选择信息图标或者滑动上拉消息菜单,即会出现终端预设或者用户设置的消息,如“会议中”、“稍后回复”等,用户需要选择相应的消息内容才能触发消息的发送并挂断来电。上述方法需要采用多个步骤完成,给用户的操作带来较多不便,尤其在开车或开会的时候,而且紧急情况下很容易选错预设的消息,造成更大的困扰或麻烦。而当用户呼叫其他用户时,通话终端一般显示一个选项:挂断,如图2所示。如遇对方不便接听挂断来电时,用户通常只能选择结束呼叫,选择其他时间再次呼叫或者编辑消息告知对方去电情况,并等待对方的回复。上述方法使得用户操作十分繁琐。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话处理方法,流程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获取目标运动轨迹。
目标运动轨迹可以是用户手指(或触控笔)在触控屏幕上进行滑动轨迹,或者用户手指、眼部、面部等动作的轨迹,用于触发快捷消息指令的发送。
具体的,例如可以是通过通话终端上的触摸屏获取用户手指在不同时刻位于触摸屏的位置,进而获取用户手指的运动轨迹,如向左滑动、向右滑动等;也可以通过视频采集器获取用户手指、眼球、面部在不同时刻在图像中的位置,进而获取用户手指、眼部、面部的运动轨迹,如手指向左移动、手指向右移动、眼球向左移动、眼球向右移动、面部向上运动等。
步骤302:确定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
对应的消息指令,是指根据已设置的目标运动轨迹与消息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的消息指令,例如手指(触控笔)在触控屏幕上向某一方向滑动对应的消息指令为“会议中”,向另一方向滑动对应的消息指令为“稍后回复”,等等。
具体的,根据预设的目标运动轨迹与消息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出该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
步骤303:发送消息指令并挂断通话。
通话可以是接收到的通话连接建立请求,可以是发出的通话连接建立请求,也可以是已经建立的通话连接。发送消息指令可以是向通话的接收方发送该消息指令。
该通话处理方法,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应用于来电时,流程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接收通话连接建立请求。
通话连接建立请求即接收通话,可以是基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通话服务中的通话建立请求,例如来自另一入网通话终端向本实施例中的通话终端,通过拨打本实施例中的通话终端的号码发起的通话连接建立请求,也可以是基于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通话服务中的通话建立请求,例如即时通讯软件中,来自安装该即时通讯类软件的另一通话终端向本实施例中的通话终端发起的通话连接建立请求。
步骤402:获取目标运动轨迹。
目标运动轨迹可以是一维运动轨迹、二维运动轨迹、三维运动轨迹中的至少一个。一维运动轨迹可以是用户手指(或触控笔)在触控屏幕上进行滑动的轨迹;二维运动轨迹可以是用户手势动作的轨迹;三维运动轨迹可以是用户眼部、面部等动作的轨迹。
具体的,例如可以是通过通话终端上的触摸屏获取用户手指在不同时刻位于触摸屏的位置,进而获取用户手指的运动轨迹,如向左滑动、向右滑动等;也可以通过视频采集器获取用户手指、眼球、面部在不同时刻在图像中的位置,进而获取用户手指、眼部、面部的运动轨迹,如手指向左移动、手指向右移动、眼球向左移动、眼球向右移动、面部向上运动等。
步骤403:确定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
确定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具体包括:根据目标运动轨迹的部分或全部确定对应的消息指令,部分可以是前部分、中部分或后部分。当前不少智能移动智能终端可以实现手指(触控笔)在触控屏幕上滑动、或者手势动作实现通话的建立或挂断,因此目标运动轨迹可以是在现有可直接挂断通话的滑动、手势动作等的基础上增加与消息指令对应的目标运动轨迹,如图5和6,如在现有的滑动挂断通话的前部分、中部分或后部分再向某一预设方向滑动触发消息指令;也可以是独立于现有可直接挂断通话的滑动、手势动作等之外,直接由与消息指令对应的目标运动轨迹触发消息指令,如图7。
步骤404:发送消息指令并挂断通话。
消息指令可以是文字、语音、图片中的至少一个,可表达“会议中”、“稍后回复”等。发送方式可以是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方式,例如短信、彩信等,也可以是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即时通讯方式,例如微信等。
消息指令用于指示挂断通话的原因。
通话可以是接收到的通话连接建立请求,也可以是已经建立的通话连接。
本申请中的通话终端,可以是移动通信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等;也可以是固话通话终端。
该通话处理方法,在接收到呼叫时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应用于来电时,流程如图8所示,该方法在实施例2方法的“接收通话连接建立请求”步骤之前增加:
步骤801:设置目标运动轨迹与消息指令的对应关系。
例如手指(触控笔)在触控屏幕上向某一方向滑动对应“会议中”消息指令的发送,向另一方向滑动对应“稍后回复”消息指令的发送,或者单手移动(或者拖拽手势,等等)对应“驾车中”消息指令的发送,单手挥动(或者握拳手势,等等)对应“短信、微信联系”消息指令的发送,或者眼球向某一方向移动(或者眼睛眨一下,等等)对应“稍后回复”消息指令的发送,眼球向另一方向移动(或者眼睛连续眨两下,等等)对应“驾车中”消息指令的发送,等等。不同类型的目标运动轨迹可以对应同一消息指令,也可以对应不同消息指令,比如手指(触控笔)滑动和眼球移动都对应“会议中”或“驾车中”消息指令的发送。
该通话处理方法,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还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设置的灵活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应用于来电时,流程如图9所示,该方法在实施例3方法的“发送消息指令并挂断通话”步骤之前增加:
步骤905:确认接收方可接收消息指令。
确认接收方可接收消息指令,可以是判断接收方的通话号码信息(如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等),也可以是判断接收方的通话方式(无线、有线网络等)。该步骤主要为避免消息指令资源的浪费,如对方无法接收消息指令则直接挂断通话。
该通话处理方法,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还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应用于去电时,流程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1:发出通话连接建立请求。
通话连接建立请求即发出通话,可以是基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通话服务中的通话建立请求,例如来自另一入网通话终端向本实施例中的通话终端,通过拨打本实施例中的通话终端的号码发起的通话连接建立请求,也可以是基于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通话服务中的通话建立请求,例如即时通讯软件中,来自安装该即时通讯类软件的另一通话终端向本实施例中的通话终端发起的通话连接建立请求。发出通话连接建立请求之后接收方可以是未接通状态、无应答状态,也可以是接通后挂断状态、短暂应答后挂断状态。
步骤1002:获取目标运动轨迹。
目标运动轨迹如实施例2可以是一维运动轨迹、二维运动轨迹、三维运动轨迹中的至少一个。一维运动轨迹可以是用户手指(或触控笔)在触控屏幕上进行滑动的轨迹;二维运动轨迹可以是用户手势动作的轨迹;三维运动轨迹可以是用户眼部、面部等动作的轨迹。
具体的,例如可以是通过通话终端上的触摸屏获取用户手指在不同时刻位于触摸屏的位置,进而获取用户手指的运动轨迹,如向左滑动、向右滑动等;
也可以通过视频采集器获取用户手指、眼球、面部在不同时刻在图像中的位置,进而获取用户手指、眼部、面部的运动轨迹,如手指向左移动、手指向右移动、眼球向左移动、眼球向右移动、面部向上运动等。
步骤1003:确定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
确定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如实施例2具体包括:根据目标运动轨迹的部分或全部确定对应的消息指令,部分可以是前部分、中部分或后部分。当前不少智能移动智能终端可以实现手指(触控笔)在触控屏幕上滑动、或者手势动作实现通话的建立或挂断,因此目标运动轨迹可以是在现有可直接挂断通话的滑动、手势动作等的基础上增加与消息指令对应的目标运动轨迹,如图5和6,如在现有的滑动挂断通话的前部分、中部分或后部分再向某一预设方向滑动触发消息指令;也可以是独立于现有可直接挂断通话的滑动、手势动作等之外,直接由与消息指令对应的目标运动轨迹触发消息指令,如图7。
步骤1004:发送消息指令并挂断通话。
消息指令如实施例2可以是文字、语音、图片中的至少一个,可表达“XXX来电”、“收到请回复”等。发送方式可以是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方式,例如短信、彩信等,也可以是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即时通讯方式,例如微信等。
消息指令用于指示挂断通话的原因。
通话可以是发出的通话连接建立请求,也可以是已经建立的通话连接。
该通话处理方法,在拨号时,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应用于去电时,流程如图11所示,该方法在实施例5方法的“发出通话连接建立请求”步骤之前增加:
步骤1101:设置目标运动轨迹与消息指令的对应关系。
例如手指(触控笔)在触控屏幕上向某一方向滑动对应“会议中”消息指令的发送,向另一方向滑动对应“稍后回复”消息指令的发送,或者单手移动(或者拖拽手势,等等)对应“驾车中”消息指令的发送,单手挥动(或者握拳手势,等等)对应“短信、微信联系”消息指令的发送,或者眼球向某一方向移动(或者眼睛眨一下,等等)对应“稍后回复”消息指令的发送,眼球向另一方向移动(或者眼睛连续眨两下,等等)对应“驾车中”消息指令的发送,等等。不同类型的目标运动轨迹可以对应同一消息指令,也可以对应不同消息指令,比如手指(触控笔)滑动和眼球移动都对应“会议中”或“驾车中”消息指令的发送。
该通话处理方法,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还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设置的灵活性。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应用于去电时,流程如图12所示,该方法实施例6方法的“发送消息指令并挂断通话”步骤之前增加:
步骤1205:确认接收方可接收消息指令.
确认接收方可接收消息指令,可以是判断接收方的通话号码信息(如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等),也可以是判断通话方式(如电信、无线有线网络等)。该步骤主要为避免消息指令资源的浪费,如对方无法接收消息指令则直接挂断通话。
容易理解的是,针对实施例1-实施例7中的通话处理方法,同样可适用于通话进行中来获取目标运动轨迹,这里不做限定。
该通话处理方法,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还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话处理设备,组成如图13所示,包括获取模块1301、确定模块1302、消息处理模块1303、挂断模块1304。
获取模块1301用于获取目标运动轨迹,即获取用户手指(或触控笔)在触控屏幕上进行滑动轨迹,或者用户手势、眼部、面部等动作的轨迹;确定模块1302用于确定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即根据通话终端已设置的目标运动轨迹与消息指令之间的关系,确定对应的消息指令内容,例如手指在触控屏幕上向某一方向滑动对应“会议中”消息的发送,向另一方向活动对应“稍后回复”消息的发送,等等;消息处理模块1303用于发出消息指令;挂断模块1304用于挂断通话。
该通话处理设备,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话处理设备,组成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8设备基础上还包括接收模块1401和发送模块1402。
接收模块1401用于接收通话连接建立请求,即用于接收通话;发送模块1402用于发出通话连接建立请求,即用于发出通话。
该通话处理设备,在拨号或接收到呼叫时,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话处理设备,组成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9设备基础上还包括设置模块1501。
设置模块1501用于设置目标运动轨迹与消息指令的对应关系,例如手指(触控笔)在触控屏幕上向某一方向滑动对应“会议中”消息的发送,向另一方向滑动对应“稍后回复”消息的发送,等等。
该通话处理设备,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还通过设置模块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设置的灵活性。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话处理设备,组成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10通话设备基础上还包括确认模块1607。
确认模块1607用于确认接收方可接收消息指令,即通过判断接收方的通话号码信息(如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等),或者通话方式(如电信、无线有线网络等),以确定接收方可接收消息指令,避免资源浪费。
容易理解的是,针对实施例8-实施例11中的通话处理设备,同样可适用于通话进行中来获取目标运动轨迹,这里不做限定。
该通话处理设备,通过不同的目标运动轨迹,快捷触发预先设定的不同消息指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还通过确认模块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运动轨迹;
确定所述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
发送所述消息指令并挂断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运动轨迹的部分或全部确定对应的消息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运动轨迹包括:
在接收所述通话时,获取目标运动轨迹;或,
在发出所述通话时,获取目标运动轨迹;或,
在所述通话进行中,获取目标运动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运动轨迹之前还包括:
设置所述目标运动轨迹与所述消息指令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运动轨迹包括:一维运动轨迹、二维运动轨迹、三维运动轨迹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断通话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指令包括:文字、语音、图片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认接收方可接收所述消息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话处理方法,发送所述消息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挂断通话的原因。
9.一种通话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消息处理模块、挂断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运动轨迹,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运动轨迹对应的消息指令,所述消息处理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消息指令,所述挂断模块用于挂断通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话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话连接建立请求,所述发送模块发出通话连接建立请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话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设置模块,所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目标运动轨迹与所述消息指令的对应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话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确认模块,所述确认模块用于确认接收方可接收所述消息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话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处理模块还用于触发所述挂断模块。
CN201710004525.6A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65073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4525.6A CN106507323A (zh)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
US15/803,348 US20180191895A1 (en) 2017-01-04 2017-11-03 Phone cal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4525.6A CN106507323A (zh)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7323A true CN106507323A (zh) 2017-03-15

Family

ID=58345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4525.6A Pending CN106507323A (zh)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91895A1 (zh)
CN (1) CN10650732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5862A (zh) * 2017-06-27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来电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64270A (zh) * 2017-10-13 2018-03-3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4768A (zh) * 2018-05-31 2019-12-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25060B2 (en) 2017-09-07 2020-11-03 Verizon Medi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targeted content across user channels
US11682387B2 (en) 2020-11-24 2023-06-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gital sentiment signature gener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9712A (zh) * 2013-09-23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发送短消息方法、装置与终端
CN105245712A (zh) * 2015-10-15 2016-01-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来电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6022252A (zh) * 2016-05-17 2016-10-1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指纹快速回复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87987A (zh) * 2015-08-25 2017-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9712A (zh) * 2013-09-23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发送短消息方法、装置与终端
CN106487987A (zh) * 2015-08-25 2017-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245712A (zh) * 2015-10-15 2016-01-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来电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6022252A (zh) * 2016-05-17 2016-10-1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指纹快速回复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5862A (zh) * 2017-06-27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来电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64270A (zh) * 2017-10-13 2018-03-3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4768A (zh) * 2018-05-31 2019-12-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91895A1 (en) 2018-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07323A (zh)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880514B (zh) 一种调用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WO20040599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xed mode personal communication
CN104202342B (zh) 可视化语音通话系统及通话方法
CN106658678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蓝牙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05306757A (zh) 一种交互同步的多方通话方法和系统
CN103905674A (zh) 应用于互联网与电信网双网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02611871A (zh) 视频通话的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数字电视接收终端
CN105682056B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以及装置、系统
CA2784651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wireless device for reestablishing a call
CN104918127A (zh) 一种视频文件共享方法、终端设备及视频文件共享系统
CN105307227A (zh) 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307269B (zh) 将两方通话转为电话会议的方法、应用服务器和系统
CN101699883A (zh) 一种来电转移系统及其来电转移的方法
CN104348814A (zh) 一种强插/强拆业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应用服务器
CN105120524A (zh)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337079B (zh) 一种5g网络通信的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服务器
CN110505355A (zh) 一种建立三方通话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20525B (zh)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1155398B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通讯系统
CN102655631A (zh) 一种信息通知方法、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
KR20100020152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통화 이벤트에 따른 부가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10493737B (zh) 一种建立三方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67624A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10602430B (zh) 视频同步方法、终端、彩铃平台、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