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4830B -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4830B
CN106504830B CN201611044736.4A CN201611044736A CN106504830B CN 106504830 B CN106504830 B CN 106504830B CN 201611044736 A CN201611044736 A CN 201611044736A CN 106504830 B CN106504830 B CN 106504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metal nano
layer
nano net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447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04830A (zh
Inventor
郭秋泉
赵呈春
胡明俊
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membran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membran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membranes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membranes Inc
Priority to CN2016110447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4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04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4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04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4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金属层的蒸镀;S2、高分子层的涂覆;S3、分离和移转;S4、高分子层的去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制备的金属纳米网均匀性好、重复率高、结构容易控制。(2)带有铝基的单通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制备时间仅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缩短了生产时间。(3)在移转过程中,以高分子材料层作为支撑,提高了转移过程中的成功率。(4)分离后的铝基表面规则凹坑结构可以完美保留,经简单处理,可以直接进行阳极氧化得到规则的纳米孔结构,从而实现了铝基的重复利用。(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少,制备时间短,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具体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纳米网是指具有微纳尺度孔径金属多孔薄膜,构成材料包括如金、银、铂、钛、镍等,薄膜孔径可以从几纳米到几十微米,薄膜的厚度可以从几纳米到几微米,以这些金属网作为基础可以制备出各种微纳尺度的器件,在表面拉曼检测、透明电极、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以金或银纳米网作为催化剂,可以通过湿法刻蚀制备硅纳米线阵列,这种纳米线阵列可以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的电极中;金或铂纳米网可以直接应用于表面拉曼增强光谱学,对诸如农药残留、食品微量添加物等进行痕量检测,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由于具有微纳孔径的金属纳米网微观尺度很小,采用传统的直接加工的方法成本极高,因此通常采用模板辅助的方法,先制备具有微纳尺度的模板,然后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将模板的微观结构转移成金属纳米网。因此,模板的制备以及转移技术成为制备金属纳米网的关键。
具有规则可控纳米结构的模板的制备技术一般又分为直写法和自组装法。前者可以获得精确微观结构的模板,例如采用电子束曝光、聚焦离子束刻蚀、纳米压印等,但是其缺点是成本非常高,生产效率很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后者采用自组装的微纳结构制备模板,例如聚苯乙烯小球、阳极氧化铝模板等,具有成本低、产率高、微观结构均匀可控等优点,适合在量产中使用。其中,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微观结构灵活可控,均匀性更高,微孔尺度可以实现从几纳米到数微米连续可调。
目前以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制备金属纳米网已有一些报道(J.Mater.Chem.C,2013,1,5330),具体方法是先制备一层厚度几十微米的阳极氧化铝单通薄膜,然后先将铝基除去,再将阻挡层除去,在除去了阻挡层的一面上蒸镀金属层,然后将薄膜用NaOH除去,或者在模板表面先蒸镀一层牺牲层,再蒸镀金属层,然后采用选择性腐蚀液用于除去牺牲层。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制备金属纳米网并将其转移到衬底表面,但是存在以下缺点:(1)制备几十微米的氧化铝模板、除去铝基、除去阻挡层这些步骤消耗时间将达到数小时至十几小时,而且步骤繁琐。(2)蒸镀牺牲层金属银必然增加生产成本,而且除去银需要用危险而且污染较大的硝酸。(3)利用这种方法,其中需要金属纳米网漂浮在液体表面,而且需要将其捞起并多次清洗,由于金属纳米网极薄,操作过程中非常容易破裂,所以转移成功率很低。因此,研究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金属纳米网制备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时间短、成功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金属层的蒸镀;S2、高分子层的涂覆;S3、分离和移转;S4、高分子层的去除。
前述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金属层的蒸镀: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表面蒸镀金属层;
S2、高分子层的涂覆:在金属层的表面涂覆高分子薄膜,形成高分子层;
S3、分离和移转:将步骤S2中所得产品置于腐蚀液中,去除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多孔氧化层,使得金属层与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铝基分离,移转带有高分子薄膜的金属层至目标衬底上。在腐蚀液中仅需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就可以使氧化铝溶解,此时金属层即粘附与高分子层底面,并漂浮于腐蚀液表面。分离后立刻将铝基取出,分离后的铝基表面存在残余的氧化层,铝基表面的规则凹坑结构可以完整保留,铝基置于磷酸和铬酸混合溶液中将残余的氧化铝去除干净后,铝基克直接进行回收利用,再次制备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
S4、高分子层的去除:通过有机溶剂将高分子层去除,在目标衬底上即得金属纳米网。
前述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步骤S1中,阳极氧化铝模板为带有铝基的单通模板,其中,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孔径为10nm~2μm,孔间距为65nm~3000nm,多孔氧化层的厚度为10nm~1μm;所得金属层的厚度为2~500nm。
前述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步骤S1中,蒸镀方法采用真空热蒸镀法、电子束蒸镀法或磁控溅射法,镀膜的速率为0.1~0.3nm/s。
前述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步骤S2中,高分子层的厚度为1μm~5mm;所述高分子薄膜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或聚苯乙烯薄膜。
前述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步骤S3中,将步骤S2中所得产品室温下置于腐蚀液中,所述腐蚀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15wt%。
前述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步骤S3中,将步骤S2中所得产品60℃下置于腐蚀液中,所述腐蚀液为磷酸铬酸混合溶液;磷酸铬酸混合溶液中,磷酸的质量分数为5~10wt%,铬酸的质量分数为1.6~2.0wt%。
前述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步骤S4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氯仿、二氯甲烷或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属纳米网。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属纳米网在透明导电膜中的应用。
图1是本发明的金属纳米网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单通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无需去除铝基和阻挡层,无需额外制备牺牲层,步骤简单,制备时间短。通过采用高分子薄膜作为辅助转移,从而具有高的成功率。
图2是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得到金属纳米网的SEM图。由图中可知,由于阳极氧化铝表面具有可控的多孔结构,孔径均匀,采用单通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制备的金属纳米网具有孔径均匀性好、重复率高、结构容易控制等优点。
图3是分离后阳极氧化铝模板中铝基表面的SEM图。由图中可知,由于分离时间短,分离后立刻将铝基取出,分离后的铝基表面规则凹坑结构可以完美保留,这种铝基经过简单的除去表面剩余氧化层后,可以直接进行阳极氧化得到规则的纳米孔结构,实现了铝基的重复利用,从而降低了材料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单通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经过蒸镀、涂覆、分离、移转以及去除高分子层,最终得到金属纳米网。由于阳极氧化铝表面具有可控的多孔结构,孔径均匀,从而制备的金属纳米网具有均匀性好、重复率高、结构容易控制等特点。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属纳米网可在透明导电膜中应用。
(2)带有铝基的单通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多孔氧化层的厚度可以很薄(几十到几百纳米),该单通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时间仅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因此极大地缩短了生产时间。
(3)在移转过程中,以高分子材料层作为支撑,给脆弱的金属纳米网提供了保护,极大地提高了转移过程中的成功率。
(4)分离时间短,分离后立刻将铝基取出,分离后的铝基表面规则凹坑结构可以完美保留,铝基经过简单的除去表面剩余氧化层后,可以直接进行阳极氧化得到规则的纳米孔结构,从而实现了铝基的重复利用,降低了材料成本。
(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无需去除铝基和阻挡层,无需额外制备牺牲层,制备步骤少,制备时间短,步骤简单易操作,条件温和易控制,成本低廉,适用于规模化产业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金属纳米网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金属纳米网的SEM图;
图3是分离后阳极氧化铝模板中铝基表面的SEM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图1:(1)蒸镀,(2)涂覆,(3)分离,(4)移转,(5)去除高分子层,a-多孔阳极氧化铝膜,b-铝基,c-金属层,d-高分子层,e-目标衬底,f-金属纳米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介绍。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为发明人通过现有技术制备得到。
实施例1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金属层的蒸镀: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表面采用真空热蒸镀法,以镀膜的速率为0.1nm/s蒸镀金属层,其中,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为带有铝基的单通模板,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孔径为10nm,孔间距为65nm,多孔氧化层的厚度为10nm,所得金属层的厚度为2nm;
S2、高分子层的涂覆:在金属层的表面涂覆高分子薄膜,形成高分子层;其中,高分子层的厚度为1μm;所述高分子薄膜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
S3、分离和移转:将步骤S2中所得产品室温下置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去除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多孔氧化层,使得金属层与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铝基分离,移转带有高分子薄膜的金属层至目标衬底上;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wt%;
S4、高分子层的去除:通过有机溶剂将高分子层去除,在目标衬底上即得金属纳米网,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
实施例2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子束蒸镀法,以镀膜的速率为0.3nm/s蒸镀金属层,其中,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为带有铝基的单通模板,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孔径为2μm,孔间距为3000nm,多孔氧化层的厚度为1μm,所得金属层的厚度为500nm;
S2、高分子层的涂覆:在金属层的表面涂覆高分子薄膜,形成高分子层;其中,高分子层的厚度为5mm;所述高分子薄膜为聚苯乙烯薄膜;
S3、分离和移转:将步骤S2中所得产品60℃下置于磷酸铬酸混合溶液中,去除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多孔氧化层,使得金属层与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铝基分离,移转带有高分子薄膜的金属层至目标衬底上;其中,磷酸铬酸混合溶液中,磷酸的质量分数为10wt%,铬酸的质量分数为2.0wt%;
S4、高分子层的去除:通过有机溶剂将高分子层去除,在目标衬底上即得金属纳米网,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
实施例3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金属层的蒸镀: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法,以镀膜的速率为0.2nm/s蒸镀金属层,其中,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为带有铝基的单通模板,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孔径为500nm,孔间距为200nm,多孔氧化层的厚度为400nm,所得金属层的厚度为250nm;
S2、高分子层的涂覆:在金属层的表面涂覆高分子薄膜,形成高分子层;其中,高分子层的厚度为1mm;所述高分子薄膜为聚苯乙烯薄膜;
S3、分离和移转:将步骤S2中所得产品室温下置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去除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多孔氧化层,使得金属层与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铝基分离,移转带有高分子薄膜的金属层至目标衬底上;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5wt%;
S4、高分子层的去除:通过有机溶剂将高分子层去除,在目标衬底上即得金属纳米网,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
实施例4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金属层的蒸镀: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表面采用真空热蒸镀法,以镀膜的速率为0.15nm/s蒸镀金属层,其中,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为带有铝基的单通模板,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孔径为1.5μm,孔间距为400nm,多孔氧化层的厚度为200nm,所得金属层的厚度为350nm;
S2、高分子层的涂覆:在金属层的表面涂覆高分子薄膜,形成高分子层;其中,高分子层的厚度为600μm;所述高分子薄膜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
S3、分离和移转:将步骤S2中所得产品60℃下置于磷酸铬酸混合溶液中,去除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多孔氧化层,使得金属层与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铝基分离,移转带有高分子薄膜的金属层至目标衬底上;其中,磷酸铬酸混合溶液中,磷酸的质量分数为5wt%,铬酸的质量分数为1.6wt%;
S4、高分子层的去除:通过有机溶剂将高分子层去除,在目标衬底上即得金属纳米网,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
实施例5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金属层的蒸镀: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表面采用电子束蒸镀法,以镀膜的速率为0.25nm/s蒸镀金属层,其中,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为带有铝基的单通模板,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孔径为800nm,孔间距为1000nm,多孔氧化层的厚度为50nm,所得金属层的厚度为90nm;
S2、高分子层的涂覆:在金属层的表面涂覆高分子薄膜,形成高分子层;其中,高分子层的厚度为2mm;所述高分子薄膜为聚苯乙烯薄膜;
S3、分离和移转:将步骤S2中所得产品室温下置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去除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多孔氧化层,使得金属层与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铝基分离,移转带有高分子薄膜的金属层至目标衬底上;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wt%;
S4、高分子层的去除:通过有机溶剂将高分子层去除,在目标衬底上即得金属纳米网,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和氯仿。
实施例6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金属层的蒸镀: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法,以镀膜的速率为0.1nm/s蒸镀金属层,其中,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为带有铝基的单通模板,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孔径为1.8μm,孔间距为1500nm,多孔氧化层的厚度为700nm,所得金属层的厚度为400nm;
S2、高分子层的涂覆:在金属层的表面涂覆高分子薄膜,形成高分子层;其中,高分子层的厚度为50μm;所述高分子薄膜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
S3、分离和移转:将步骤S2中所得产品60℃下置于磷酸铬酸混合溶液中,去除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多孔氧化层,使得金属层与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铝基分离,移转带有高分子薄膜的金属层至目标衬底上;其中,磷酸铬酸混合溶液中,磷酸的质量分数为6wt%,铬酸的质量分数为1.8wt%;
S4、高分子层的去除:通过有机溶剂将高分子层去除,在目标衬底上即得金属纳米网,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和二氯甲烷。
以上实施例1~6中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属纳米网可用于透明导电膜中。

Claims (9)

1.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金属层的蒸镀: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表面蒸镀金属层;
S2、高分子层的涂覆:在金属层的表面涂覆高分子薄膜,形成高分子层,高分子材料不进入到AAO孔内部;
S3、分离和移转:将步骤S2中所得产品置于腐蚀液中,去除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多孔氧化层,使得金属层与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铝基分离,移转带有高分子薄膜的金属层至目标衬底上;
S4、高分子层的去除:通过有机溶剂将高分子层去除,在目标衬底上即得金属纳米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为带有铝基的单通模板,其中,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孔径为10nm~2μm,孔间距为65nm~3000nm,多孔氧化层的厚度为10nm~1μm;所得金属层的厚度为2~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蒸镀方法采用真空热蒸镀法或电子束蒸镀法,镀膜的速率为0.1~0.3n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高分子层的厚度为1μm~5mm;所述高分子薄膜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或聚苯乙烯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步骤S2中所得产品室温下置于腐蚀液中,所述腐蚀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15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步骤S2中所得产品60℃下置于腐蚀液中,所述腐蚀液为磷酸铬酸混合溶液;磷酸铬酸混合溶液中,磷酸的质量分数为5~10wt%,铬酸的质量分数为1.6~2.0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有机溶剂为丙酮、氯仿、二氯甲烷或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属纳米网。
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属纳米网在透明导电膜中的应用。
CN201611044736.4A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504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4736.4A CN106504830B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4736.4A CN106504830B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4830A CN106504830A (zh) 2017-03-15
CN106504830B true CN106504830B (zh) 2019-07-19

Family

ID=58328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44736.4A Active CN106504830B (zh) 2016-11-24 2016-11-24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04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2863B (zh) * 2019-11-11 2021-04-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4321A (zh) * 2011-03-10 2012-09-1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具有三维全连通网络的石墨烯泡沫及其宏量制备方法
CN103641059A (zh) * 2013-12-30 2014-03-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硅柱支撑的金属膜纳米结构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8427A (zh) * 2015-06-16 2015-09-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压印制备柔性透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方法
CN104911667A (zh) * 2015-06-04 2015-09-1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新型的具有蜂巢状阵列构造的多层复合贵金属纳米孔阵列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
CN105839156A (zh) * 2016-04-19 2016-08-10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在导电基底上制备有序一维纳米阵列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4321A (zh) * 2011-03-10 2012-09-1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具有三维全连通网络的石墨烯泡沫及其宏量制备方法
CN103641059A (zh) * 2013-12-30 2014-03-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硅柱支撑的金属膜纳米结构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1667A (zh) * 2015-06-04 2015-09-1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新型的具有蜂巢状阵列构造的多层复合贵金属纳米孔阵列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
CN104878427A (zh) * 2015-06-16 2015-09-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压印制备柔性透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方法
CN105839156A (zh) * 2016-04-19 2016-08-10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在导电基底上制备有序一维纳米阵列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金属铜纳米孔洞阵列膜制备方法研究;赵信峰,等;《物理学报》;20060731;第55卷(第7期);第3785-3788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4830A (zh) 201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u et al.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rdered Ni nanostructures on glass by anodization and direct current electrodeposition
Yuan et al. A simple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through-hole porous anodic alumina membrane
Yu et al. Fabrication of nanostructured TiO2 by anodiza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electrolytes and substrates
Lin et al. Ordered nickel oxide nanowire arrays and their optical absorption properties
Xu et al. An improved method to strip aluminum from porous anodic alumina films
US20130330501A1 (en) Hierarchical structured surfaces to control wetting characteristics
Ali Review of porous anodic aluminium oxide (AAO) applications for sensors, MEMS and biomedical devices
Voon et al. Effect of Temperature of Oxalic Acid on the Fabrication of Porous Anodic Alumina from Al‐Mn Alloys
CN101248219A (zh) 多孔性高分子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该制造中所使用的压模的制造方法
CN101117726B (zh) 一种基于铝阳极氧化膜的复型纳米孔掩模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19774A (zh) 一种基于热压印的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892100A (zh) 一种金属纳米针尖阵列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Fast fabrication of highly regular and ordered ZrO2 nanotubes
Fang et al. Facile fabrication of freestanding through-hole ZrO2 nanotube membranes via two-step anodization methods
CN106504830B (zh)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备方法
Chen et al. An environment-friendly electrochemical detachment method for porous anodic alumina
CN107622832A (zh) 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作方法
Imai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size-and shape-controlled freestanding Au nanohole arrays by sputter deposition using anodic porous alumina templates
US20050279638A1 (en) Nanomachined and micromachined electrodes for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CN106744673B (zh) 一种横向生长非晶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8018531A (zh) 一种制备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方法
Boominatha Sellarajan et al. Synthesis of highly ordered nanoporous anodic aluminium oxide templates and template-based nanomaterials
CN102433529A (zh) 在GaAs衬底上制备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
TWI689632B (zh) 不鏽鋼表面披覆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之方法
Tolstosheeva et al. Micropatterning of nanoparticle films by bilayer lift-of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