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医疗设备,具体是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
背景技术
背部酸痛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虽不如颈痛、腰痛那样多发,但也是一种常见的病痛。约30%~40%的人在某一时期患有背痛,有80%~90%的人在某个时候经历过背痛。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人都可患病,但背痛在中年人中最为常见。背痛是一种症状,可以见于多种疾病。除了由严重疾病引发的背痛外,一般由受凉、劳累、姿势不良和脊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背部疼痛,可使用一些简单疗法进行自我治疗,常常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例如进行规律的背腰肌按摩。
现有市场上所能见到的一些按摩装置大部分都是功能及其单一的按摩装置,没有具有一些按摩治疗效果,但是效果甚微,因此康复医疗按摩器械不能够快速的发展,并且传统针对于的背腰肌的按摩装置不能做到自动的进行换位按摩,给患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包括固定床体和活动床体,所述固定床体的内部沿固定床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活动床体,所述固定床体的两内侧壁嵌入有滚珠,活动床体的两外侧壁开设有弧面槽,所述滚珠位于弧面槽内,所述固定床体的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脚柱,所述活动床体的下部设置有活动箱,活动箱呈下部开口的形状,活动箱的左右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齿条,活动箱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的安装孔固定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活动箱的下部设置有齿轮箱,所述第一转轴穿过齿轮箱的壁体并与齿轮箱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分别与齿轮箱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的下部左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床体的左侧中间上部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L型支撑板的下部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与L型支撑板相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侧面开设有V型带槽,所述第三转轴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三主动带轮,第三主动带轮与V型带槽通过V型带相连接,所述转动盘的中间穿过有转动柱,转动柱与转动盘相滑动连接,转动柱的上部穿过L型支撑板的壁体并套接有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二主动带轮,所述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通过V型带相连接,所述转动盘的内部均匀固定嵌入有四个第一磁铁,位于左右侧的第一磁铁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一磁铁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所述转动柱的下部中间开设有盲孔,盲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与盲孔的内壁上侧通过复位缓冲装置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的内部固定嵌入有铁片,连接盘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套筒,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按摩柱,按摩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触点,所述按摩柱的顶端通过直弹簧与套筒的内部相连接,所述连接盘的上部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内部均匀固定嵌入有四个第二磁铁,位于左右侧的第二磁铁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二磁铁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所述连接柱穿过固定盘并与固定盘相转动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的上侧壁体下部边缘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自由端与固定盘的上部相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上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与从动锥齿轮的安装孔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缓冲装置包括阻尼筒,阻尼筒的上部与盲孔的上侧内壁相固定连接,阻尼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上均匀开设有阻尼孔,活塞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穿过阻尼筒的下侧壁体,活塞杆的底端与连接柱的顶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上套接有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上下连接端分别与阻尼筒的下部和连接柱的上部相连接,所述阻尼筒内装有阻尼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尼筒的下部固定粘接有密封圈,所述活塞杆穿过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箱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槽轮连接盘,所述第二转轴与槽轮连接盘的安装孔固定连接,槽轮连接盘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槽轮驱动杆,槽轮驱动杆的端部上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柱,所述槽轮连接盘的右侧设置有外槽轮,所述第三转轴与外槽轮的连接孔相固定连接,第三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主动带轮,位于齿轮箱内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从动带轮,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通过V型带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摩触点的材质为硅橡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相邻的所述直弹簧的弹性系数不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盘的上部边缘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L型支撑板的上侧壁体的下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截面呈梯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箱通过连杆与脚柱相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脚柱的下部固定安装有自锁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新颖,采用单驱动即可实现患者的背腰肌间歇循环往复移动、按摩触点的转动和按摩触点的循环往复的上下移动同步进行,减少了驱动部件的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自动进行按摩的同时,患者的按摩处也在不停的移动,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B-B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C-C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D-D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Ⅰ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Ⅱ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中Ⅲ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9,一种单驱动自动同步按摩的背腰肌循环按摩床,包括固定床体1和活动床体2,所述固定床体1的内部沿固定床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活动床体2,所述固定床体1的两内侧壁嵌入有滚珠3,活动床体2的两外侧壁开设有弧面槽,所述滚珠3位于弧面槽内,所述固定床体1的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脚柱4,所述活动床体2的下部设置有活动箱6,活动箱6呈下部开口的形状,活动箱6的左右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齿条7,活动箱6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不完全齿轮8,不完全齿轮8的安装孔固定套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活动箱6的下部设置有齿轮箱10,所述第一转轴9穿过齿轮箱10的壁体并与齿轮箱10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10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分别与齿轮箱10的壁体相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箱10的下部左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床体1的左侧中间上部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25,L型支撑板25的下部设置有转动盘26,转动盘26与L型支撑板25相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26侧面开设有V型带槽,所述第三转轴12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三主动带轮28,第三主动带轮28与V型带槽通过V型带20相连接,所述转动盘26的中间穿过有转动柱29,转动柱29与转动盘26相滑动连接,转动柱29的上部穿过L型支撑板25的壁体并套接有第二从动带轮30,所述第二转轴11的上部固定套接有第二主动带轮31,所述第二主动带轮31与第二从动带轮30通过V型带20相连接,所述转动盘26的内部均匀固定嵌入有四个第一磁铁27,位于左右侧的第一磁铁27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一磁铁27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所述转动柱29的下部中间开设有盲孔,盲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32,所述连接柱32的顶端与盲孔的内壁上侧通过复位缓冲装置相连接,所述连接柱3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43,连接盘43的内部固定嵌入有铁片44,连接盘43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套筒45,套筒45的内部设置有按摩柱46,按摩柱4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触点47,所述按摩柱46的顶端通过直弹簧48与套筒45的内部相连接,所述连接盘43的上部设置有固定盘40,固定盘40的内部均匀固定嵌入有四个第二磁铁41,位于左右侧的第二磁铁41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二磁铁41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所述连接柱29穿过固定盘40并与固定盘40相转动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25的上侧壁体下部边缘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2,伸缩杆42的自由端与固定盘40的上部相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防护箱21,所述防护箱21内安装有电机22,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23,所述主动锥齿轮23的上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24,所述第二转轴11与从动锥齿轮24的安装孔固定连接。
所述复位缓冲装置包括阻尼筒33,阻尼筒33的上部与盲孔的上侧内壁相固定连接,阻尼筒33的内部设置有活塞34,活塞34上均匀开设有阻尼孔35,活塞34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37,活塞杆37穿过阻尼筒33的下侧壁体,活塞杆37的底端与连接柱29的顶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37上套接有螺旋弹簧39,螺旋弹簧39的上下连接端分别与阻尼筒33的下部和连接柱29的上部相连接,所述阻尼筒33内装有阻尼油36。
所述阻尼筒33的下部固定粘接有密封圈38,所述活塞杆37穿过密封圈38,所述密封圈38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所述齿轮箱10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槽轮连接盘13,所述第二转轴11与槽轮连接盘13的安装孔固定连接,槽轮连接盘13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槽轮驱动杆14,槽轮驱动杆14的端部上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柱15,所述槽轮连接盘13的右侧设置有外槽轮16,所述第三转轴12与外槽轮16的连接孔相固定连接,第三转轴12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主动带轮18,位于齿轮箱10内的所述第一转轴9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从动带轮19,第一主动带轮18和第一从动带轮19通过V型带20相连接。
图中:1-固定床体、2-活动床体、3-滚珠、4-脚柱、5-自锁万向轮、6-活动箱、7-齿条、8-不完全齿轮、9-第一转轴、10-齿轮箱、11-第二转轴、12-第三转轴、13-槽轮连接盘、14-槽轮驱动杆、15-驱动柱、16-外槽轮、17-连杆、18-第一主动带轮、19-第一从动带轮、20-V型带、21-防护箱、22-电机、23-主动锥齿轮、24-从动锥齿轮、25-L型支撑板、26-转动盘、27-第一磁铁、28-第三主动带轮、29-转动柱、30-第二从动带轮、31-第二主动带轮、32-连接柱、33-阻尼筒、34-活塞、35-阻尼孔、36-阻尼油、37-活塞杆、38-密封圈、39-螺旋弹簧、40-固定盘、41-第二磁铁、42-伸缩杆、43-连接盘、44-铁片、45-套筒、46-按摩柱、47-按摩触点、48-直弹簧、49-梯形块。
所述按摩触点47的材质为硅橡胶。
相邻的所述直弹簧48的弹性系数不同。
所述转动盘26的上部边缘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梯形块49,所述L型支撑板25的上侧壁体的下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截面呈梯形。
所述齿轮箱10通过连杆17与脚柱4相固定连接。
所述脚柱4的下部固定安装有自锁万向轮5。
将背腰肌受损的患者平躺在活动床体2上,启动电机22,主动锥齿轮23带动从动锥齿轮24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转轴11带动槽轮连接盘13进行转动,槽轮驱动杆14和驱动柱15驱动外槽轮16,使外槽轮16进行间歇的转动,通过第一主动带轮18、第一从动带轮19和V型带20的作用,第一转轴9进行间歇转动,从而使不完全齿轮8进行间歇转动,使活动箱6进行往复的间歇移动,能够自动移动患者被按摩的部位,扩大患者被按摩的范围,与此同时,第二转轴11的转动通过第二主动带轮31、第二从动带轮30和V型带20的作用使转动柱29持续进行转动,从而使连接柱32带动连接盘43进行转动,带动按摩柱46和按摩触点47进行转动,并且与此同步的,第三转轴12通过第三主动带轮28和V型带20的作用使转动盘26进行的间歇转动,由于位于左右侧的第一磁铁27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一磁铁27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位于左右侧的第二磁铁41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二磁铁41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转动盘26同样进行间歇转动,并且转动盘26每进行一次间歇转动,上下位置相对的第一磁铁27和第二磁铁41的位置相错开一次,若上下位置相对应的第一磁铁27和第二磁铁41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此时上下位置相对应的第一磁铁27和第二磁铁41相互排斥,第二磁铁41带动固定盘40进行下移,由于连接盘43内嵌入有铁片44,第二磁铁41吸引铁片44,因此转动状态的连接盘43会随着固定盘40进行下移,最终使按摩触点47接触到患者的背腰肌,转动状态的按摩触点47对患者的背腰肌进行按摩,由于第二磁铁41靠着与第一磁铁27之间的排斥力下移,因此当按摩触点47下移过程中遇到阻力,按摩触点47即会停止下移,对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均能够适用的同时,也保护了患者的背腰肌避免受到过大的力而受到损伤,并且相邻的直弹簧48的弹性系数均不一样,因此不同的按摩触点47按摩的力道不相同,提升患者的按摩舒适感,当转动盘26再次进行间歇转动后,由于螺旋弹簧39的作用和第一磁铁27与第二磁铁41之间的相互的吸引力,固定盘40带动连接盘43进行上移,使固定盘40复位,并且连接柱32在移动的过程中,活塞杆37带动活塞34进行移动,阻尼油35溢出阻尼孔35,因此对活塞杆37的移动具有缓冲的作用,因此按摩触点47进行缓慢的下移,避免了按摩触点47下移太快而使患者感到不适,本发明结构新颖,采用单驱动即可实现患者的背腰肌间歇循环往复移动、按摩触点的转动和按摩触点的循环往复的上下移动同步进行,减少了驱动部件的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自动进行按摩的同时,患者的按摩处也在不停的移动,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背腰肌受损的患者平躺在活动床体2上,启动电机22,主动锥齿轮23带动从动锥齿轮24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转轴11带动槽轮连接盘13进行转动,槽轮驱动杆14和驱动柱15驱动外槽轮16,使外槽轮16进行间歇的转动,通过第一主动带轮18、第一从动带轮19和V型带20的作用,第一转轴9进行间歇转动,从而使不完全齿轮8进行间歇转动,使活动箱6进行往复的间歇移动,能够自动移动患者被按摩的部位,扩大患者被按摩的范围,与此同时,第二转轴11的转动通过第二主动带轮31、第二从动带轮30和V型带20的作用使转动柱29持续进行转动,从而使连接柱32带动连接盘43进行转动,带动按摩柱46和按摩触点47进行转动,并且与此同步的,第三转轴12通过第三主动带轮28和V型带20的作用使转动盘26进行的间歇转动,由于位于左右侧的第一磁铁27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一磁铁27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位于左右侧的第二磁铁41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二磁铁41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转动盘26同样进行间歇转动,并且转动盘26每进行一次间歇转动,上下位置相对的第一磁铁27和第二磁铁41的位置相错开一次,若上下位置相对应的第一磁铁27和第二磁铁41的磁南极和磁北极的方向相反,此时上下位置相对应的第一磁铁27和第二磁铁41相互排斥,第二磁铁41带动固定盘40进行下移,由于连接盘43内嵌入有铁片44,第二磁铁41吸引铁片44,因此转动状态的连接盘43会随着固定盘40进行下移,最终使按摩触点47接触到患者的背腰肌,转动状态的按摩触点47对患者的背腰肌进行按摩,由于第二磁铁41靠着与第一磁铁27之间的排斥力下移,因此当按摩触点47下移过程中遇到阻力,按摩触点47即会停止下移,对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均能够适用的同时,也保护了患者的背腰肌避免受到过大的力而受到损伤,并且相邻的直弹簧48的弹性系数均不一样,因此不同的按摩触点47按摩的力道不相同,提升患者的按摩舒适感,当转动盘26再次进行间歇转动后,由于螺旋弹簧39的作用和第一磁铁27与第二磁铁41之间的相互的吸引力,固定盘40带动连接盘43进行上移,使固定盘40复位,并且连接柱32在移动的过程中,活塞杆37带动活塞34进行移动,阻尼油35溢出阻尼孔35,因此对活塞杆37的移动具有缓冲的作用,因此按摩触点47进行缓慢的下移,避免了按摩触点47下移太快而使患者感到不适,本发明结构新颖,采用单驱动即可实现患者的背腰肌间歇循环往复移动、按摩触点的转动和按摩触点的循环往复的上下移动同步进行,减少了驱动部件的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自动进行按摩的同时,患者的按摩处也在不停的移动,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