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7983A - 接收音频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收音频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7983A
CN106487983A CN201610709736.5A CN201610709736A CN106487983A CN 106487983 A CN106487983 A CN 106487983A CN 201610709736 A CN201610709736 A CN 201610709736A CN 106487983 A CN106487983 A CN 106487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udio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097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7983B (zh
Inventor
利奥·拉森
勒内·埃尔贝克·詹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N Audio AS
Original Assignee
GN Netcom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N Netcom AS filed Critical GN Netcom AS
Publication of CN106487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7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7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7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04M1/6066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includ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05Radio link set-up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05Radio link set-up procedures
    • H04M1/72511Searching for availab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37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infrared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8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home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s using the DECT stand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收音频信号的装置和方法。公开了一种经由基站(300)从源(390)接收音频信号的移动设备(200)。该移动设备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接口(220),可操作为使用第一无线通信模式通信;第二无线通信接口(230),可操作为使用第二无线通信模式通信,第二模式具有小于第一模式的范围;以及控制器(210),被配置为当移动设备接近基站时,从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从基站接收音频信号切换至经由第二无线通信接口接收音频信号。

Description

接收音频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使用多个无线通信接口从源接收音频信号的移动设备,并且具体而言,但不是限制于,涉及根据移动设备到基站的接近度在多个无线通信接口之间切换。
背景技术
在办公室和呼叫中心的环境下使用无线耳机极其受欢迎。但是,由于这样的耳机在给定的空间密度持续增加,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无线耳机的基础设施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用于无线耳机的优选技术为增强数字无绳通讯(DECT)和蓝牙。但是,这两个系统都有限制的带宽,这意味着在给定的空间只有有限数目的耳机可同时使用。例如,DECT只能提供最多120个通道进行同时的通信。在现代呼叫中心环境中,这个通道的数目是不够的。
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提供足够的地理分离以实现通道重复使用,或通过并行使用不同的系统,诸如DECT和蓝牙。但是,隔开呼叫中心以足够用来实现通道重复利用就地板空间而言可能代价很高并且使用多个系统就系统维护而言完全不理想。
近年来,对于宽带语音的使用增加,这进一步减少了DECT通信可获得的频带的数目,进一步对这样的基础设施施加压力。
因此,当前无线办公室通信系统对于现代办公室和呼叫中心环境是不够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经由基站从源接收音频信号的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接口,可操作为使用第一无线通信模式通信;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可操作为使用第二无线通信模式通信,第二模式的范围小于第一模式;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设备接近基站时,从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从基站接收音频信号切换至经由第二无线通信接口接收音频信号。
所述移动设备可进一步包括蓄能器。蓄能器可操作为经由电磁能量传递来充电。所述蓄能器可操作为经由电磁能量传递从所述基站充电。所述移动设备可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设备接近基站时给所述蓄能器充电。
所述控制器可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设备不接近基站时,从经由第二无线通信接口从基站接收音频信号切换至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接收音频信号。所述控制器可被进一步配置为确定指示所述移动设备到基站的接近度的参数。所述切换可基于所述参数。所述参数可以是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处存在在阈值水平之上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式的信号。所述参数可以是存在在阈值水平之上的电磁能量。
所述移动设备可进一步包括有线通信接口。所述控制器可被进一步配置为经由有线通信接口传输音频信号至耳机(headset,头戴式耳机)。
所述控制器可被进一步配置为经由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在所述移动设备和基站之间建立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传输音频信号至移动设备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接口,可操作为使用第一无线通信模式通信;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可操作为使用第二无线通信模式通信,第二模式的范围小于第一模式;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设备接近基站时,从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传输音频信号至所述移动设备切换至经由第二无线通信接口传输音频信号至所述移动设备。
所述基站可进一步包括充电器,充电器可操作为给所述移动设备的蓄能器充电。所述充电器可经由电磁能量传递来给所述蓄能器充电。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接口可以是射频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可以是光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可以是红外接口。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可以是感应通信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另外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本文中描述的移动设备或操作本文中描述的基站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方面,公开了一种携带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一旦由处理器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本文公开的任意方法。
还公开了一种将音频信号从基站传输至移动设备的方法。所述基站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接口,可操作为使用第一无线通信模式通信;和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可操作为使用第二无线通信模式通信,第二模式的范围小于第一模式;并且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移动设备接近基站时,从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传输音频信号至所述移动设备切换至经由第二无线通信接口传输音频信号至所述移动设备。所述基站可进一步包括可操作为经由电磁能量传递来给所述移动设备的蓄能器充电的充电器。
还公开了一种适合于经由基站从源接收音频信号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包括: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接口,可操作为使用第一无线通信模式通信;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可操作为使用第二无线通信模式通信,第二模式的范围小于第一模式;蓄能器,可操作为经由电磁能量传递来充电;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和第二无线通信接口中的至少一个接口从所述基站接收音频信号;当所述接收器接近基站时,停止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从所述基站接收音频信号。
还公开了一种适合于传输音频信号至接收器的基站,所述接收器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接口,可操作为使用第一无线通信模式通信;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可操作为使用第二无线通信模式通信,第二模式的范围小于第一模式;充电器,可操作为经由电磁能量传递来给接收器充电;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和第二无线通信接口中的至少一个接口传输音频信号至接收器;当所述接收器接近基站时,停止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传输音频信号至接收器。
本文公开的控制器可被配置为确定指示所述接收器与基站的接近度的参数。当接收器不接近基站时,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从基站接收音频信号可包括当参数指示接收器不接近基站时,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从基站接收音频信号。当接收器接近基站时,经由第二无线通信接口从基站接收音频信号可包括当参数指示接收器接近基站时,经由第二无线通信接口从基站接收音频信号。
第一无线通信接口可以是DECT兼容的。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可以是红外数据通讯IrDA兼容的。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可以以索尼/飞利浦数字接口格式S/PDIF接收音频信号。
本文公开的有线通信接口可包括快断装置(quick-disconnect fitting)。
还公开了一种适合于传输音信号至接收器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接口;第二无线通信接口,适合于光通信;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指示接收器与基站的接近度的参数;当所述参数指示接收器不接近基站时,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传输音频信号至接收器;当所述参数指示接收器接近基站时,经由第二无线通信接口传输音频信号至接收器。
公开了一种无线接收器,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接口;第二无线通信接口;有线通信接口;以及控制器,其中,第一无线通信接口是射频通信接口并且第二无线通信接口是光通信接口,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无线接收器在距离对接站(docking station)给定的接近度内时,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从对接站接收声音信号;当无线接收器不在距离对接站给定的接近度内时,经由第二无线通信接口从对接站接收声音信号;以及经由有线通信接口传输声音信号。
可通过电磁能量传递来增加蓄能器的能量水平。
还公开了一种对接站,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接口;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和控制器,其中,第一无线通信接口是射频通信接口并且第二无线通信接口是光通信接口,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无线接收器在距离对接站给定的接近度内时,经由第一无线通信接口传输声音信号至无线接收器;当无线接收器不在距离对接站给定的接近度内时,经由第二无线通信接口传输声音信号至无线接收器。
附图说明
现将参照附图解释本公开的实例,其中:
图1为示出本文描述的方法和装置的应用情形的示意图,其中,耳机经由移动设备通过远程无线连接连接至基站;
图2为示出图1的应用情形的示意图,其中,耳机经由移动设备通过短程无线连接连接至基站;
图3示出了图1和2示出的移动设备和基站的结构;以及
图4为本文描述的方法步骤的流程图,该方法由图3示出的移动设备和基站执行。
贯穿整个描述和附图,相似的参考标号指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在具有不同的通信距离的不同的通信信道切换到耳机和来自耳机的通信。具体而言,为了将对远程通信信道的需求最小化,尽可能地使用短程通信信道来将音频信号转播给耳机。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描述的方法,现将参照图1和图2描述耳机系统的示例性应用情形,图1示出了以远程通信模式工作的系统,图2示出了以短程通信模式工作的系统。
在图1中,用户U1在呼叫中心工作。基站300连接至通信设备,在该情形下是电话390。但是,将理解的是音频源可以是各种其他设备,诸如计算机。基站300充当被布置为从电话390接收音频信号并且无线传输音频信号至移动设备200的收发器。移动设备200转而连接至由用户U1佩戴的耳机290。移动设备200因此充当无线耳机290的收发器。移动设备200因此被布置为从基站300接收音频信号并且之后传输接收到的音频至耳机290,以便通过耳机290中的扬声器播放以用于用户收听音频。同样地,音频可以相反的方向从耳机中的麦克风通过流向电话。
在图1中,移动设备200可附接至用户U1,例如通过夹在用户的衣服上。之后在移动设备200和耳机290之间提供有线连接。该有线连接可使用快断插头,使得可容易地断开耳机。
在图1示出的布置中,在用户U1并且由此地附接在用户上的移动设备200与基站300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结果,使用远程无线通信信道。在图1的布置中,这个信道是DECT信道。将参照图4详细讨论系统如何确定距离是否足够使用远程信道。
图2示出了与图1相同的系统,除了在这个情形中用户U1坐在基站300所位于的桌子旁。用户U1因此能够将移动设备200与基站300对接,这样可在移动设备200与基站300之间使用短程通信信道。基站具有容纳部分(receiving portion)(移动设备200可其中对接)。容纳部分可被布置为宽松地容纳移动设备,使得用户U1容易地将移动设备200放置在容纳部分中,而不需要连接任何配线或任何插头-插座类型的布置。例如,基站200的容纳部分优选地为碗状。这具有如下优点:用户U1很容易将移动设备200放置在基站300的碗状容纳部分中。这个对接过程的结果是不再使用DECT信道,这增加了在呼叫中心内可获得的DECT带宽。在图2的布置中,使用红外线将音频信号从基站300传输至移动设备200。红外线的优点是提供强大的,安全的短程连接,并且实现通信中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位置之间的一些容差。
现将参照图3详细讨论移动设备200与基站300的组件。
基站300经由直接有线连接连接至电话390。这个连接允许基站300和电话390之间的双向音频通信。基站随后能够经由短程无线通信接口330或远程无线通信接口320向移动设备200传输或接收音频信号。远程无线通信接口320是DECT接口,其使用天线322发送和接收信号。短程无线通信接口330是红外接口,其使用红外收发器332发送和接收信号。控制器310根据移动设备200与基站300的接近度从远程无线通信接口320切换至短程无线通信接口330,反之亦然。基站300包括充电器340,当移动设备200距离基站300足够近以能够感应充电时,充电器340用于感应地给移动设备200充电。
移动设备200经由对应的短程无线通信接口230或对应的远程无线通信接口220传输音频信号至基站300并且从基站300接收音频信号。远程无线通信接口220是DECT接口,其使用天线222发送和接收音频信号。短程无线通信接口230是红外接口,其使用红外收发器232发送和接收音频信号。控制器210根据移动设备200与基站300的接近度从远程无线通信接口220切换至短程无线通信接口230,反之亦然。移动设备200包括蓄能器(energy store)240,当移动设备200距离基站300足够近以能够感应充电时,蓄能器240可由基站300中的充电器340感应地充电。
现参照图4详细地讨论移动设备200和基站300在远程和短程操作模式之间切换的方式。为了简化解释,将参照音频从电话390传输至耳机290。但是,将理解的是,同样的原则适用于音频从耳机传输至电话390。
在第一步骤S100中,在移动设备200和基站300之间建立关联。在这个布置中,经由在移动设备200和基站300之间通过短程无线通信信道(其由各自的短程无线接口定义)发送的信号执行配对。该配对步骤确定了基站300应发送音频到哪个移动设备200。这个过程是安全的,因为经由红外信号建立关联,红外信号很难拦截或从移动设备200和基站300所存在的房间的外部传输。将理解的是,这个第一步骤可在发货之前由制造商执行。这样,在一些布置中,可不需要这个步骤。
在步骤S200,移动设备200或基站300确定移动设备200是否接近基站300。这一点通过确定指示移动设备200与基站300接近度的参数实现。将详细讨论该检测和切换过程。
如果移动设备200接近基站300,则在步骤S300,基站300中的充电器340给蓄能器240感应地充电。充电器340只有在接收到指示进行短程通信的信号时,才发射电力给蓄能器240充电。这帮助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浪费。
在步骤S400b,移动设备200随后经由短程无线通信接口230接收由基站300传输的音频信号。如果移动设备200不接近基站300,则在步骤S400a,移动设备200转而经由远程无线通信接口220接收由基站300传输的音频信号。
在步骤S500,移动设备200随后传输音频信号至耳机290。
现将详细讨论在远程和短程通信信道之间的切换的过程。
基站300连续地监控移动设备200与基站300的接近度。基站控制器300可因此随着接近度改变来控制无线通信接口之间的切换。
如果移动设备200接近基站300并且通信使用短程通信来通信,则基站300连续地监控来自移动设备200的红外信号的存在。一旦确定红外信号不再存在,例如由于移动设备200从基站300的容纳部分移除,则基站控制器310将切换至经由远程无线通信接口发送音频信号。移动设备200随后能够通过它现在能接收远程通信信号的事实,检测到它已经不再是短程通信。这样,移动设备控制器210将通信从短程通信接口230切换至远程通信接口220。控制器能够无缝并且不中断地执行该切换功能。
如果正在进行远程通信,一旦在基站300的容纳部分检测到移动设备200的存在,则发生切换。在这种情况下,基站300连续地或周期性地传输红外信号并且等待该信号被移动设备200检测到。实际上,只有当移动设备200在基站300的接收部分内时,红外信号才会被移动设备200检测到。当移动设备200确定它接近基站300时,它就会将信号传输回基站以通知基站300它在短程无线通信的范围内。该信号经由红外线传输。基站300和移动设备200的控制器之后将通信信道切换为短程通信。
该切换过程的优点是,通过停止使用远程通信信道,使用可获得的有限数目的DECT信道的移动设备200的数目可减少。
本文描述的系统能够实现非常高密度的部署。另外,它允许在同一间办公室或呼叫中心的无限数目的耳机。它允许改善的声音质量,这是由于释放宽带来实现宽带编码解码器的使用。该系统通过增加交叉技术的链接密钥交换允许引进额外的安全。该系统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为工作者提供了在桌子旁工作或远离桌子工作的增强的灵活性。上文描述的系统的实施方式不需要机械接触(contact),所有的接触都是无线的因此使得系统容易使用并且简化在远程和短程通信之间切换的过程。
尽管上文描述了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面的详细实例,对上文实例的某些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是明显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虽然上文的描述集中于移动设备200从基站300接收音频信号,如果连接至移动设备200的耳机290具有麦克风,则移动设备200也将传输音频信号至基站300,并且将根据移动设备200与基站300的接近度从经由远程无线通信接口220传输音频信号切换至经由短程无线通信接口230传输音频信号,反之亦然。在可替代的布置中,该系统将仅能够进行单向通信。例如,在一个布置中,该系统用于将音频从源传输至耳机。在这样的布置中,该系统可用于音乐流。
将理解的是,与短程通信相比,远程通信能够实现移动设备200和基站300之间更大距离的通信。
虽然在本公开中,短程无线通信接口230和330是红外接口,将理解的是这些接口可使用其他无线技术。例如,这些接口可以是使用其他波长的光学接口。可替代地,这些接口可以是感应通信接口。例如,音频信号可调制为感应充电信号。在其他布置中,短程无线通信接口230和330甚至可以被诸如导电连接件的导电通信接口代替。
同样地,远程通信接口220和320可使用在其他频率处的射频信号,或使用其他无线传输协议(例如等)。
代替由基站300充电,蓄能器240可由任何充电器充电(无论是感应的还是有线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移动设备200是否接近基站300,都可对蓄能器240进行充电。
虽然上文的描述讨论的切换过程是响应短程无线信号的存在或不存在而进行的,将理解的是,该切换可由各种其他方式触发。在一个可替代的布置中,关于移动设备200与基站300的接近度的确定基于从移动设备的远程无线通信接口220传输的并且在基站300的远程无线通信接口320接收的信号的强度来执行。具体而言,在这样的布置中,当系统使用远程无线通信操作时,基站300能够基于在基站300处接收的来自移动设备200的信号强度粗略估计设备200与基站300的距离。设定一个阈值以指示移动设备200足够接近以能够实现短程通信。这个过程在短程通信不是红外线但具有较大的范围的布置中是更可取的。
在其他布置中,提供了单独的感应以便发起远程和短程通信之间的切换。
将理解的是,接通或断开充电功能可独立于远程和短程通信信道之间的切换进行。
虽然移动设备和耳机作为单独的设备示出,将理解的是,在某些布置中,这些设备可以是一体的。例如,移动设备可具有耳机的功能或者耳机可具有移动设备的功能。
还将理解的是,虽然基站和电话作为单独的组件描述,但它们的功能可以合并。事实上,基站的功能可结合在任何通信接口设备中,诸如电话、计算机等。
在其他布置中,可提供给进一步的通信信道,使得有多于两个的通信信道。例如,可增加蜂窝通信作为第三范围的通信,当移动设备离基站太远,远程无线通信信道也不能满意地工作,使用所述蜂窝通信。
本文描述的方法可体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其可以是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携带计算机可读指令,该指令布置为由处理器执行,这样使得处理器实施本文描述的任何或所有的方法。
本文使用的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是指存储用于使得处理器以特定的方式操作的数据和/或指令的任何介质。这样的存储介质可包括非易失性介质和/或易失性介质。非易失性介质可包括,例如光盘或磁盘。易失性介质可包括动态存储器。存储介质的示例性形式包括软盘、软磁盘、硬盘、固态硬盘、磁带或任何其他磁数据存储介质、CD-ROM、任何其他光学数据存储介质、具有一个或多个孔模式的任何物理介质、RAM、PROM、EPROM、闪存-EPROM、NVRAM和任何其他的存储芯片或存储模块。

Claims (13)

1.一种移动设备(200),用于经由基站(300)从源(390)接收音频信号,所述移动设备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接口(220),能够操作为使用第一无线通信模式通信;
第二无线通信接口(230),能够操作为使用第二无线通信模式通信,第二模式具有小于第一模式的范围;以及
控制器(210),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设备接近所述基站时,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接口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音频信号切换至经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接口接收所述音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接口是光学通信接口或感应通信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进一步包括能够操作为经由电磁能量传递来充电的蓄能器(2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所述蓄能器能够操作为经由电磁能量传递从所述基站进行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所述移动设备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设备接近所述基站时给所述蓄能器充电。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当所述移动设备不接近所述基站时,从经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接口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音频信号切换至经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接口接收所述音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确定指示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基站的接近度的参数,并且其中,所述切换基于所述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所述参数是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处存在在阈值水平以上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式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所述参数是存在在阈值水平以上的电磁能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在所述移动设备和所述基站之间建立关联。
10.一种基站(300),用于将音频信号传输至移动设备(200),所述基站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接口(320),能够操作为使用第一无线通信模式通信;
第二无线通信接口(330),能够操作为使用第二无线通信模式通信,第二模式具有小于第一模式的范围;以及
控制器(310),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设备接近所述基站时,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接口将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移动设备切换至经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接口将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移动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接口是光学通信接口或感应通信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进一步包括充电器(340),所述充电器能够操作为经由电磁能量传递来给所述移动设备的蓄能器(240)进行充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或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接口为射频通信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或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接口为红外接口。
CN201610709736.5A 2015-08-24 2016-08-23 移动设备和基站 Active CN1064879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82224.4A EP3136814B1 (en) 2015-08-24 2015-08-24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n audio signal
EP15182224.4 2015-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7983A true CN106487983A (zh) 2017-03-08
CN106487983B CN106487983B (zh) 2020-08-28

Family

ID=54007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09736.5A Active CN106487983B (zh) 2015-08-24 2016-08-23 移动设备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94472B2 (zh)
EP (1) EP3136814B1 (zh)
CN (1) CN1064879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555A (zh) * 2020-04-03 2020-08-07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ect基站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67022B2 (ja) 2017-07-13 2024-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755834B2 (ja) * 2017-07-13 2020-09-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およびサーバ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GB2572823B (en) * 2018-04-13 2020-09-09 Clarke James Audio headset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00470B1 (en) * 2006-11-30 2010-09-15 Kyocera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ervice to a multi-mod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10106954A1 (en) * 2008-09-26 2011-05-05 Manjirnath Chatterje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ly pairing devices to share data or resources
US20140295758A1 (en) * 2010-12-14 2014-10-02 Thomas Pedersen Docking station for a handheld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539722A (zh) * 2015-01-12 2015-04-22 深圳万兴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近程通信操控数据的收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41882B1 (en) * 2011-06-27 2018-08-01 GN Audio A/S Transmitting radio signals between a headset and a base station
CN109982303B (zh) * 2012-11-01 2022-06-0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实现WLAN接近服务(WLAN ProSe)的方法
US9507969B2 (en) * 2013-02-22 2016-11-29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tecting power receiver and relate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00470B1 (en) * 2006-11-30 2010-09-15 Kyocera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ervice to a multi-mod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10106954A1 (en) * 2008-09-26 2011-05-05 Manjirnath Chatterje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ly pairing devices to share data or resources
US20140295758A1 (en) * 2010-12-14 2014-10-02 Thomas Pedersen Docking station for a handheld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539722A (zh) * 2015-01-12 2015-04-22 深圳万兴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近程通信操控数据的收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555A (zh) * 2020-04-03 2020-08-07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ect基站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64594A1 (en) 2017-03-02
EP3136814B1 (en) 2020-03-04
EP3136814A1 (en) 2017-03-01
US9894472B2 (en) 2018-02-13
CN106487983B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7289B2 (en) Wireless stereo headset
US9344798B2 (en) Transferring of audio routing in a premises distribution network
US6459882B1 (en) Induc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KR100791097B1 (ko)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원격 피티티 장치 및 핸즈프리통신시스템과 그 제공방법
CN101401452B (zh) 音频耳机
US20160219358A1 (en) Wireless earbuds with reciprocating leader and follower configuration
CN106487983A (zh) 接收音频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06937197A (zh) 双耳无线耳机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CN103354994A (zh) 用于手持式电信装置的扩展坞
KR102121185B1 (ko) 무선 이어폰과 충전 케이스 세트
JP2012520041A (ja) 携帯電話と補聴器との間で近距離無線通信を確立する方法
CN111988689A (zh) Tws耳机的主从切换方法
WO2020063499A1 (zh) 一种无线耳机
KR101047518B1 (ko)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무선 쇼울더 마이크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쇼울더 마이크 통신시스템
US20140321658A1 (en) Wireless Audio System
US2020019605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of connecting wireless speakers
JP2007013617A (ja) 車載無線装置
CN105933816A (zh) 无线耳机及其播放方法和装置、耳机数据线以及播放设备
CN217770320U (zh) 一种具备音频切换功能的tws耳机充电仓
CN105025148A (zh) 无线电话声音接口装置
JP2013165493A (ja) 携帯電話と補聴器との間で近接場通信(nfc)を確立する方法,nfc利用可能補聴器およびnfc利用可能携帯電話
CN215183037U (zh) 一种无线播音或k歌的装置
JP2009296779A (ja) 充電装置、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充電方法
JP3057549U (ja) 通線確認装置
JP2021052259A (ja) 通話制御装置、及び通話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