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9228B - 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9228B
CN106469228B CN201510501901.3A CN201510501901A CN106469228B CN 106469228 B CN106469228 B CN 106469228B CN 201510501901 A CN201510501901 A CN 201510501901A CN 106469228 B CN106469228 B CN 1064692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entry profile
evaluation
scheme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19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9228A (zh
Inventor
肖淑明
张丁涌
张乃峰
常国胜
朱桂平
万惠平
张学军
许德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Xianhe Oil Production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Xianhe Oil Production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Xianhe Oil Production Plant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5019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69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69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9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9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9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该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竖直井筒内蒸汽流动传热模型;步骤2,开展水平段蒸汽流动规律模拟,查找温度、压力变化与流量关系;步骤3,建立吸汽剖面模糊评价模型;步骤4,结合在线测试数据和地质参数开展储层吸汽剖面解释。该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指导注汽量、放喷时机、注汽管柱配套的优化,进一步提升稠油开发效益。

Description

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
背景技术
稠油油藏原油在地层条件下粘度高、流动能力差,注蒸汽热采是加热油层、开采稠油的主要方法。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储层吸汽动用不均、无法准确评价各井段吸汽动用效果、数模优化的注汽强度对单井和井组适应性不强、焖井和放喷时机缺乏可靠的科学的依据等开发难点。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建立井筒内蒸汽流动传热模型基础上,应用吸汽剖面模糊评价模型,结合注汽全过程温度压力数据、地质解释的储层物性资料,评价剖面吸汽和动用情况的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包括:
步骤1,建立竖直井筒内蒸汽流动传热模型;
步骤2,开展水平段蒸汽流动规律模拟,查找温度、压力变化与流量关系;
步骤3,建立吸汽剖面模糊评价模型;
步骤4,结合在线测试数据和地质参数开展储层吸汽剖面解释;
在步骤1中,基于井筒内稳态传热、地层内非稳态传热两个假设,通过井筒传热数学模型的建立、井筒压降模型的建立、两相流井筒干度计算和井筒热量损失计算,建立竖直井筒内蒸汽流动传热模型,应用现场测试的温度与理论计算的温度进行拟合,修正竖直井筒中的流动传热模型,得到井筒内蒸汽参数分布;
在步骤2中,利用fluent模拟蒸汽在油管内流动经过筛管分流后,蒸汽温度、压力的变化情况,查找温度、压力变化与流量关系;
在步骤3中,通过建立观察矩阵、建立理想方案、建立模糊偏差矩阵、求评价指标权重、把储层物性相近的区域分作一段计算相对吸汽量、绘制吸汽剖面图版;
在建立观察矩阵时,将筛管段每一个测试点作为一个待评价方案,得到待评价的方案集合U;将水平井储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以及温度梯度4个参数作为油层吸汽量大小的评价因素,得到评价因素集合V,V={v1,v2,v3,v4}
其中,v1—孔隙度;v2—含水饱和度;v3—泥质含量,v4—温度梯度,
将U中的每个方案用V中每个因素进行衡量得到一个观测矩阵A,其中U表示待评价的n个方案的集合,n代表一共有n个方案,aij表示第j个方案第i项评价因素的指标值;
在建立理想方案时,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温度梯度越大油藏的吸汽效果越好,将其作为收益型指标;泥质含量越大越不利于油藏吸汽将其作为成本型指标,
其中: —孔隙度收益型指标;—含水饱和度收益指标;—泥质含量成本型指标;—温度梯度收益型指标;
在建立模糊偏差矩阵时,根据观测矩阵A和理想方案u建立模糊偏差矩阵R,
其中:
在求评价指标权重时,运用客观赋权法中的变异系数法求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变异系数公式如下:
其中为第i项指标的平均值;是第i项指标值的方差;
对υi进行归一化,即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其中m表示评价因素的数目,
ωi—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地温梯度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在计算相对吸汽量,绘制吸汽剖面图版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m—评价因素的数目;
Fj—每个测试点相对吸汽量的大小;
若Ft<Fs则说明测试点t的吸汽量大于测试点s的吸汽量,(1-Fj)即可表示每个测试点相对吸汽量的大小,第t个方案优于第s个方案,各测试点吸汽百分比为:
qj—每个测试点吸汽百分比;把储层物性相近的区域分作一段,从而求得每一段储层的相对吸汽量,最后把相对吸汽量、注汽测试温度剖面及储层物性参数通过编制解释系统绘制完整的图版;
步骤4包括:
进行在线测试数据分析;
进行测井曲线处理与解释;
进行吸汽剖面绘制与评价;
在步骤4中,利用大量的实时注汽测量数据和吸汽剖面模糊评价模型,对比评价注汽、焖井、放喷全过程的吸汽剖面、相对吸汽量剖面数据,结合地质解释分析各井段吸汽动用效果,优化周期注汽量、放喷时机、注汽筛管的数量和位置这些参数。
本发明中的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通过建立井筒内蒸汽流动传热模型、建立吸汽剖面模糊评价模型,结合注汽全过程温度压力数据和地质解释的储层物性资料分析储层各井段吸汽动用效果,对进一步提升注汽质量,实现稠油热采井经济注汽、经济采油,对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101,建立竖直井筒内蒸汽流动传热模型。基于井筒内稳态传热、地层内非稳态传热两个假设,通过井筒传热数学模型的建立、井筒压降模型的建立、两相流井筒干度计算和井筒热量损失计算,建立竖直井筒内蒸汽流动传热模型。应用现场测试的温度与理论计算的温度进行拟合,修正竖直井筒中的流动传热模型,编程求解可以得到井筒内蒸汽参数分布。
在步骤102,开展水平段蒸汽流动规律模拟。利用fluent模拟蒸汽在油管内流动经过筛管分流后,蒸汽温度、压力的变化情况,查找温度、压力变化与流量关系。通过系统分析温度(压力)云图、管中心温度(压力)变化曲线可知:当蒸汽经过筛管处时,流量变化越大,因流量变化而引起的温度和压力变化也越大,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能够反应不同井段的吸汽量变化。这是吸汽剖面解释系统的理论基础。
在步骤103,建立吸汽剖面模糊评价模型。通过建立观察矩阵、建立理想方案、建立模糊偏差矩阵、求评价指标权重、把储层物性相近的区域分作一段计算相对吸汽量、绘制吸汽剖面图版。
建立观察矩阵
将筛管段每一个测试点作为一个待评价方案,这样得到待评价的方案集合U;将水平井储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以及温度梯度4个参数作为油层吸汽量大小的评价因素,得到评价因素集合V,V={v1,v2,v3,v4}
其中,v1—孔隙度;v2—含水饱和度;v3—泥质含量,v4—温度梯度。
将U中的每个方案用V中每个因素进行衡量得到一个观测矩阵A,其中U表示待评价的n个方案的集合,n代表一共有n个方案,aij表示第j个方案第i项评价因素的指标值;
在建立理想方案时,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温度梯度越大油藏的吸汽效果越好,将其作为收益型指标;泥质含量越大越不利于油藏吸汽将其作为成本型指标,
其中: —孔隙度收益型指标;—含水饱和度收益指标;—泥质含量成本型指标;—温度梯度收益型指标;
在建立模糊偏差矩阵时,根据观测矩阵A和理想方案u建立模糊偏差矩阵R,
其中:
在求评价指标权重时,运用客观赋权法中的变异系数法求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变异系数公式如下:
其中为第i项指标的平均值;是第i项指标值的方差;
对υi进行归一化,即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其中m表示评价因素的数目,
ωi—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地温梯度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在计算相对吸汽量,绘制吸汽剖面图版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m—评价因素的数目;
Fj—每个测试点相对吸汽量的大小;
若Ft<Fs则说明测试点t的吸汽量大于测试点s的吸汽量,(1-Fj)即可表示每个测试点相对吸汽量的大小,第t个方案优于第s个方案,各测试点吸汽百分比为:
qj—每个测试点吸汽百分比;把储层物性相近的区域分作一段,从而求得每一段储层的相对吸汽量,最后把相对吸汽量、注汽测试温度剖面及储层物性参数通过编制解释系统绘制完整的图版;
步骤4包括:
进行在线测试数据分析;
进行测井曲线处理与解释;
进行吸汽剖面绘制与评价;
在步骤4中,利用大量的实时注汽测量数据和吸汽剖面模糊评价模型,对比评价注汽、焖井、放喷全过程的吸汽剖面、相对吸汽量剖面数据,结合地质解释分析各井段吸汽动用效果,优化周期注汽量、放喷时机、注汽筛管的数量和位置这些参数。
在步骤104,结合在线测试数据和地质参数开展储层吸汽剖面解释。储层吸汽剖面解释由在线测试数据分析模块、测井解释模块、吸汽剖面绘制与评价模块三部分构成。
在线测试数据分析模块将大量的实时注汽测量数据转换成随机数据文件,便于数据管理及处理,可以快速直观显示注汽、焖井、放喷期间温度和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测井解释模块可以实现测井曲线绘图和测井曲线处理。吸汽剖面绘制与评价模块利用大量的实时注汽测量数据和吸汽剖面模糊评价模型,计算取得注汽、焖井、放喷全过程的吸汽剖面、相对吸汽量数据。结合地质解释分析各井段吸汽动用效果,优化周期注汽量、放喷时机、注汽筛管的数量和位置等参数。
通过建立井筒和储层热工模型,确定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温度梯度等因素对吸汽剖面影响的相关系数,采用模糊评价模型形成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解释的热采井注汽分析系统,实现了在线测试数据与地质解释资料结合,优化周期注汽量、放喷时机、注汽筛管的数量和位置,进一步提高注汽质量和稠油开发效益。

Claims (1)

1.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包括:
步骤1,建立竖直井筒内蒸汽流动传热模型;
步骤2,开展水平段蒸汽流动规律模拟,查找温度、压力变化与流量关系;
步骤3,建立吸汽剖面模糊评价模型;
步骤4,结合在线测试数据和地质参数开展储层吸汽剖面解释;
在步骤1中,基于井筒内稳态传热、地层内非稳态传热两个假设,通过井筒传热数学模型的建立、井筒压降模型的建立、两相流井筒干度计算和井筒热量损失计算,建立竖直井筒内蒸汽流动传热模型,应用现场测试的温度与理论计算的温度进行拟合,修正竖直井筒中的流动传热模型,得到井筒内蒸汽参数分布;
在步骤2中,利用fluent模拟蒸汽在油管内流动经过筛管分流后,蒸汽温度、压力的变化情况,查找温度、压力变化与流量关系;
在步骤3中,通过建立观察矩阵、建立理想方案、建立模糊偏差矩阵、求评价指标权重、把储层物性相近的区域分作一段计算相对吸汽量、绘制吸汽剖面图版;
在建立观察矩阵时,将筛管段每一个测试点作为一个待评价方案,得到待评价的方案集合U;将水平井储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以及温度梯度4个参数作为油层吸汽量大小的评价因素,得到评价因素集合V,V={v1,v2,v3,v4}
其中,v1—孔隙度;v2—含水饱和度;v3—泥质含量,v4—温度梯度,
将U中的每个方案用V中每个因素进行衡量得到一个观测矩阵A,其中U表示待评价的n个方案的集合,n代表一共有n个方案,aij表示第j个方案第i项评价因素的指标值;
在建立理想方案时,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温度梯度越大油藏的吸汽效果越好,将其作为收益型指标;泥质含量越大越不利于油藏吸汽将其作为成本型指标,
其中: —孔隙度收益型指标;—含水饱和度收益指标;—泥质含量成本型指标;—温度梯度收益型指标;
在建立模糊偏差矩阵时,根据观测矩阵A和理想方案u建立模糊偏差矩阵R,
其中:
在求评价指标权重时,运用客观赋权法中的变异系数法求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变异系数公式如下:
其中为第i项指标的平均值;是第i项指标值的方差;
对υi进行归一化,即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其中m表示评价因素的数目,ωi—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地温梯度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在计算相对吸汽量,绘制吸汽剖面图版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m—评价因素的数目;
Fj—每个测试点相对吸汽量的大小;
若Ft<Fs则说明测试点t的吸汽量大于测试点s的吸汽量,(1-Fj)即可表示每个测试点相对吸汽量的大小,第t个方案优于第s个方案,各测试点吸汽百分比为:
qj—每个测试点吸汽百分比;把储层物性相近的区域分作一段,从而求得每一段储层的相对吸汽量,最后把相对吸汽量、注汽测试温度剖面及储层物性参数通过编制解释系统绘制完整的图版;
步骤4包括:
进行在线测试数据分析;
进行测井曲线处理与解释;
进行吸汽剖面绘制与评价;
在步骤4中,利用大量的实时注汽测量数据和吸汽剖面模糊评价模型,对比评价注汽、焖井、放喷全过程的吸汽剖面、相对吸汽量剖面数据,结合地质解释分析各井段吸汽动用效果,优化周期注汽量、放喷时机、注汽筛管的数量和位置这些参数。
CN201510501901.3A 2015-08-14 2015-08-14 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 Active CN106469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1901.3A CN106469228B (zh) 2015-08-14 2015-08-14 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1901.3A CN106469228B (zh) 2015-08-14 2015-08-14 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9228A CN106469228A (zh) 2017-03-01
CN106469228B true CN106469228B (zh) 2019-09-20

Family

ID=58214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1901.3A Active CN106469228B (zh) 2015-08-14 2015-08-14 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692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8181B (zh) * 2017-09-22 2021-06-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边水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效果的优化方法
CN109812237B (zh) * 2017-11-22 2021-01-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满足异形井眼清洁的钻井液排量确定方法
CN108952693B (zh) * 2018-04-19 2022-02-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气井吸气剖面的吸气比例的确定方法
CN110984936B (zh) * 2019-12-23 2021-10-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提高单水平井sagd开采效率的预热方法
CN112836343B (zh) * 2021-01-06 2022-10-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稠油注汽井的油藏储层动用状况评价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0524A (zh) * 2010-12-22 2011-06-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火驱采油多层注气分层电点火方法
CN102322254A (zh) * 2011-06-01 2012-01-18 陕西华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吸汽剖面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0524A (zh) * 2010-12-22 2011-06-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火驱采油多层注气分层电点火方法
CN102322254A (zh) * 2011-06-01 2012-01-18 陕西华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吸汽剖面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小洼地区油藏地质研究及潜力分析";李文彬;《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月刊 )》;20131215(第S2期);A011-353 *
"稠油水平井注汽剖面分析";杨德伟等;《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31;第38卷(第5期);第155-159页摘要,引言,第1-6节 *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注汽参数优化及动态预测方法研究";曾玉强;《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工程科技Ⅰ辑(月刊)》;20060415(第04期);第3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9228A (zh)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9228B (zh) 基于在线测试与地质参数的热采井吸汽剖面解释方法
Li et al. Predicting flow profile of horizontal well by downhole pressure and distributed-temperature data for waterdrive reservoir
CN106761733A (zh) 一种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初期产能预测方法
CN106093350A (zh) 确定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饱和度指数的方法
CN103899300A (zh) 一种基于示功图的二流量试井分析的方法及系统
CN109948272A (zh) 基于井间连通性的调堵动态预测方法和系统
CN105696986A (zh) 一种新型复合驱驱油实验/试验模拟方法
CN103912248A (zh) 水驱油田预测含水率方法
CN105719063A (zh) 一种页岩气储量品质分类的综合评价方法
CN108918388A (zh) 地下水含水层溶质弥散系数及孔隙速率测定方法
CN103161436B (zh) 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试井解释方法
CN106121622A (zh) 一种基于示功图的有杆泵抽油井的多故障诊断方法
CN109386272A (zh) 超深层礁滩相气藏合理井距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06761613B (zh) 一种二氧化碳驱替前缘的试井确定方法
CN109441415A (zh) 基于邻井干扰的聚合物驱油藏测试井的试井解释方法
CN105224716A (zh) 一种基于泵功图载荷变化的油井结蜡预警方法
CN104132962B (zh) 中高温地热单井换热量测定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测试系统
CN105003258B (zh) 一种高温高压气层甲烷流体密度骨架参数的获取方法
CN107269265A (zh) 一种优化调整油井产液量的系统及方法
CN103924961A (zh) 油井油气水三相自动计量系统
CN107169227B (zh) 一种分段压裂水平井的粗网格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0750941B (zh) 一种基于煤矿通风动态解算的瓦斯涌出预测方法
CA3095572C (en) Rapid steam allocation management and optimization for oil sands
CN105003238B (zh) 利用井筒压力温度剖面分析井下蒸汽干度方法
CN104131807B (zh) 中高温地热单井产量测定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观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