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2264B - 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2264B
CN106462264B CN201580023366.3A CN201580023366A CN106462264B CN 106462264 B CN106462264 B CN 106462264B CN 201580023366 A CN201580023366 A CN 201580023366A CN 106462264 B CN106462264 B CN 106462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pping
touch
virtual objects
control surfac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33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2264A (zh
Inventor
彭玉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62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2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2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2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应用于包含屏幕和触控表面的电子设备中,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方法包括: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101);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102);将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103);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104)。本发明解决了通过屏幕控制三维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表面,通常需要多个操作来完成,操作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操作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对象是在电子设备中显示的三维对象,可以是三维的立方体、汽车、人物等。用户可以通过在屏幕中执行相关操作来控制虚拟对象。
比如,虚拟对象是三维人物且屏幕中显示的是人物的正面,若用户需要实施对人物背面的击打,此时需要先旋转人物来将人物的背面显示在屏幕中再对背面进行击打。即用户需要根据预设规则先后进行旋转和击打两个操作才能实现对虚拟对象未显示在屏幕上的一个表面的击打操作,具体地,假设旋转操作的预设规则是从左向右的滑动操作,击打操作的预设规则是单击操作,则用户需要进行滑动和单击两个操作才能实施对人物背面的击打。
由于虚拟对象是三维对象,且屏幕只能显示三维对象中的一个表面,所以通过屏幕控制三维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表面,通常需要多个操作来完成,操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通过屏幕控制三维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表面,通常需要多个操作来完成,操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应用于包含屏幕和触控表面的电子设备中,所述触控表面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除所述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在一个所述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将所述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所述虚拟对象是在所述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所述映射表面对应于所述虚拟对象中未在所述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
将所述操作映射为在所述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根据所述操作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包括:
将所述虚拟对象置于立体模型中,所述立体模型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模型;
将所述立体模型中与所述触控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表面确定为所述映射表面。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操作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和所述触点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运动轨迹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轨迹;
根据所述映射点控制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随所述映射轨迹变化。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包括:
获取所述触点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坐标;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坐标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坐标;
将所述映射点坐标所对应的点确定为所述映射点。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映射点控制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姿态随所述映射轨迹变化,包括:
当所述映射轨迹用于指示平移操作时,确定所述映射轨迹所指示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控制所述虚拟对象跟随所述映射点,按照所述移动方向移动所述距离;
当所述映射轨迹用于指示旋转操作时,确定所述映射轨迹的旋转方向和角度,控制所述虚拟对象跟随所述映射点,按照所述旋转方向旋转所述角度。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为两个,两个所述触点在任意时刻的旋转方向相反。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包括:
在预设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显示指令,所述显示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虚拟对象执行缩放操作、平移操作和旋转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作用于所述映射表面上的所述显示指令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对象操作装置,应用于包含屏幕和触控表面的电子设备中,所述触控表面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除所述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所述装置包括:
操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一个所述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表面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所述虚拟对象是在所述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所述映射表面对应于所述虚拟对象中未在所述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
操作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操作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操作映射为在所述表面映射模块得到的所述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状态改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映射模块映射的所述操作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映射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虚拟对象置于立体模型中,所述立体模型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模型;
将所述立体模型中与所述触控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表面确定为所述映射表面。
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改变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操作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和所述触点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运动轨迹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轨迹;
根据所述映射点控制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随所述映射轨迹变化。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改变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触点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坐标;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坐标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坐标;
将所述映射点坐标所对应的点确定为所述映射点。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改变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映射轨迹用于指示平移操作时,确定所述映射轨迹所指示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控制所述虚拟对象跟随所述映射点,按照所述移动方向移动所述距离;
当所述映射轨迹用于指示旋转操作时,确定所述映射轨迹的旋转方向和角度,控制所述虚拟对象跟随所述映射点,按照所述旋转方向旋转所述角度。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为两个,两个所述触点在任意时刻的旋转方向相反。
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改变模块,还用于:
在预设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显示指令,所述显示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虚拟对象执行缩放操作、平移操作和旋转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作用于所述映射表面上的所述显示指令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对象操作装置,应用于包含屏幕和触控表面的电子设备中,所述触控表面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除所述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所述装置包括:总线,以及连接到所述总线的处理器、存储器、发射器和接收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若干个指令,所述指令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
所述接收器,用于获取在一个所述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所述虚拟对象是在所述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所述映射表面对应于所述虚拟对象中未在所述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操作映射为在所述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虚拟对象置于立体模型中,所述立体模型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模型;
将所述立体模型中与所述触控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表面确定为所述映射表面。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操作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和所述触点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运动轨迹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轨迹;
根据所述映射点控制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随所述映射轨迹变化。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触点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坐标;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坐标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坐标;
将所述映射点坐标所对应的点确定为所述映射点。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当所述映射轨迹用于指示平移操作时,确定所述映射轨迹所指示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控制所述虚拟对象跟随所述映射点,按照所述移动方向移动所述距离;
当所述映射轨迹用于指示旋转操作时,确定所述映射轨迹的旋转方向和角度,控制所述虚拟对象跟随所述映射点,按照所述旋转方向旋转所述角度。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为两个,两个所述触点在任意时刻的旋转方向相反。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在预设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显示指令,所述显示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虚拟对象执行缩放操作、平移操作和旋转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作用于所述映射表面上的所述显示指令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将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是三维对象的特性,在屏幕外的触控表面上执行操作,从而将操作直接映射到虚拟对象相应的表面上,解决了通过屏幕控制三维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表面,通常需要多个操作来完成,操作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操作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对象操作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虚拟对象操作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和立体模型的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对象的第一种变化示意图;
图2D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对象的第二种变化示意图;
图2E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操作虚拟对象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对象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对象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对象操作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应用于包含屏幕和触控表面的电子设备中,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步骤102,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
步骤103,将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步骤104,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对象操作方法,通过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将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是三维对象的特性,在屏幕外的触控表面上执行操作,从而将操作直接映射到虚拟对象相应的表面上,解决了通过屏幕控制三维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表面,通常需要多个操作来完成,操作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操作效率的效果。例如,虚拟对象是三维人物且屏幕中显示的是人物的正面,若用户需要击打人物的背面,此时只需要在电子设备对应于人物背面的外表面(例如电子设备屏幕相对的背面)上进行击打操作(例如单击操作),即只需要执行一个单击操作就可实现对人物背面的击打。
请参见图2A,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虚拟对象操作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应用于包含屏幕和触控表面的电子设备中,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可以包括:
步骤201,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中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比如,触控表面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背面上,也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侧面上,还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正面上除屏幕外的表面上。
可选的,当电子设备外套有外壳时,外壳的外表面上也需要设置触控表面,且外壳的触控表面与电子设备的触控表面之间重叠,使得电子设备能够获取在外壳的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触控表面与外壳的触控表面的实现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不作限定。下面对触控表面的几种实现方式进行介绍:
第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在电子设备中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的下层设置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的分布区域即为触控表面的区域。其中,印刷电路板通过检测触控表面的电容值是否发生变化来检测用户是否触摸了触控表面。
第二种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在电子设备中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设置传感器,传感器的分布区域即为触控表面的区域。其中,传感器可以是距离传感器等。
根据上述实现的触控表面,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到用户在一个触控表面上执行的操作,该操作可以是单击操作、双击操作、平移操作、旋转操作、缩放操作等。
步骤202,将虚拟对象置于立体模型中,立体模型是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模型,将立体模型中与触控表面对应的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
由于用户在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是为了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因此,电子设备还需要将操作映射为在虚拟对象上触发的操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先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再将操作映射到映射表面上。
其中,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比如,虚拟对象是三维人物且三维人物的正面显示在屏幕中时,映射表面可以对应于三维人物的背面、侧面等。
在得到映射表面时,若虚拟对象是表面规则的三维对象,即,电子设备的每个触控表面都唯一对应于虚拟对象的一个表面,此时可以直接将虚拟对象中与触控表面对应的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比如,电子设备和虚拟对象都是长方体,假设触控表面是电子设备的右侧表面,则可以直接将虚拟对象的右侧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可选的,每个触控表面还可以对应于虚拟对象的至少两个表面,此时可以将这至少两个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比如,电子设备和虚拟对象都是长方体,假设触控表面是电子设备的右侧表面和下侧表面,则可以直接将虚拟对象的右侧表面和下侧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
若虚拟对象是表面不规则的三维对象,即,电子设备的触控表面与虚拟对象的表面不对应,需要将虚拟对象置于立体模型中,将立体模型中与触控表面对应的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
其中,立体模型是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模型。比如,当电子设备是长方体时,立体模型也是长方体;当电子设备是圆柱体时,立体模型也是圆柱体。
其中,立体模型用于固定虚拟物体。本实施例中,立体模型可以容纳虚拟对象,比如,当立体模型是长方体时,立体模型的长、宽、高需要分别大于等于虚拟对象的长、宽、高。或者,立体模型的大小也可以小于虚拟物体的大小。
由于立体模型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因此,电子设备的每个触控表面都唯一对应于立体模型的一个表面,此时可以直接将立体模型中与触控表面对应的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而不需要映射到虚拟对象上,达到了简化对操作的映射过程的效果。比如,电子设备和立体模型都是长方体,假设触控表面是电子设备的右侧表面,则可以直接将立体模型的右侧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
请参考图2B所示的电子设备和立体模型的示意图,其中,虚拟对象是三维的桌子,电子设备和立体模型都是长方体,且虚拟对象位于立体模型中。假设触控表面是电子设备的右侧表面A,则映射表面是立体模型的右侧表面A’。
可选的,每个触控表面还可以对应于立体模型的至少两个表面,此时可以将这至少两个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比如,电子设备和立体模型都是长方体,假设触控表面是电子设备的右侧表面和下侧表面,则可以直接将立体模型的右侧表面和下侧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
步骤203,将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比如,当操作是在触控表面上触发的平移操作时,可以将该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平移操作;当操作是在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旋转操作时,可以将该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旋转操作。
由于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因此,可以将操作直接作用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而不需要先操作虚拟对象来将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显示在屏幕中,再将操作作用于该显示的表面,可以节省操作。例如,虚拟对象是三维人物且屏幕中显示的是人物的正面,若用户需要击打人物的背面,此时只需要在电子设备对应于人物背面的外表面(例如电子设备屏幕相对的背面)上进行击打操作(例如单击操作),即只需要执行一个单击操作就可实现对人物背面的击打,而不需要先将人物背面旋转到屏幕中进行显示,再对屏幕进行击打操作(例如单击操作)。
步骤204,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的实现方式,下面分别对这两种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包括:
1)获取操作在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和触点在触控表面上的运动轨迹;
2)根据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触点映射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
3)根据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运动轨迹映射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轨迹;
4)根据映射点控制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随映射轨迹变化。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将触点映射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再将运动轨迹映射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轨迹,控制虚拟对象随映射轨迹变化,使得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可以随着用户触发的操作变化而变化,提高了用户体验。触点是用户触发该操作时与触控表面的接触点。
其中,在得到映射点时,若映射点是映射表面上的默认点,此时可以直接读取该默认点;若映射点不是映射表面上的默认点,此时可以获取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该比例关系得到映射点。
具体地,根据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触点射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包括:
1)获取触点在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坐标;
2)根据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触点坐标映射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坐标;
3)将映射点坐标所对应的点确定为映射点。
比如,触控表面的区域是长为5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区域,映射表面的区域是长为2.5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区域,假设触点坐标是(2.5,5),则计算得到的映射点坐标是(1.25,2.5)。
请参考图2C所示的虚拟对象的第一种变化示意图,其中,点a是在电子设备的右侧表面上的触点,点a’是在立体模型的右侧表面上的映射点。
在将触点的运动轨迹映射为映射轨迹时,可以根据上述触点的映射方式,将运动轨迹中的每一个点都映射到映射表面上,得到每个点的映射点,将所有的映射点进行组合,得到映射轨迹。
本实施例中,根据映射点控制虚拟对象的显示姿态随映射轨迹变化,包括:
1)当映射轨迹用于指示平移操作时,确定映射轨迹所指示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控制虚拟对象跟随映射点,按照移动方向移动该距离;
2)当映射轨迹用于指示旋转操作时,确定映射轨迹的旋转方向和角度,控制虚拟对象跟随映射点,按照旋转方向旋转该角度。
第一,当映射轨迹用于指示平移操作时,请参考图2C,其中,操作是在电子设备的右侧表面上触发的平移操作,触点为a,运动轨迹指示由触点a开始向下移动第一距离。根据触点a和运动轨迹得到映射点a’和映射轨迹,该映射轨迹指示由映射点a’开始向下移动第二距离。图2C的左示图中示出了触点a和运动轨迹、映射点a’和映射轨迹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虚拟对象在按照映射轨迹运动前的显示状态,图2C的右示图中示出了虚拟对象按照映射轨迹运动后的显示状态。
第二,当映射轨迹用于指示旋转操作时,请参考图2D所示的虚拟对象的第二种变化示意图,其中,操作是在电子设备的后表面上触发的旋转操作,运动轨迹指示由触点a(位于电子设备背面,图2D中未示出)开始逆时针旋转预定角度。根据触点a和运动轨迹得到映射点a’和映射轨迹,该映射轨迹指示由映射点a’开始逆时针旋转预定角度,请参考图2D的右示图中的虚线箭头。图2D的左示图中示出了虚拟对象在按照映射轨迹运动前的显示状态,图2D的右示图中示出了虚拟对象按照映射轨迹运动后的显示状态。
本实施例中,操作的触点可以为至少一个。比如,当用户通过一根手指在触控表面上触发操作时,操作的触点为一个;当用户通过多根手指或通过手的其他部位在触控表面上触发操作时,操作的触点为至少两个。下面以用户通过手的虎口部位来操作虚拟对象为例来对虚拟对象操作方法进行介绍,此时,操作在触控表面上的触点为两个,两个触点在任意时刻的旋转方向相反。
请参考图2E所示的操作虚拟对象的使用场景示意图,当电子设备位于手的虎口位置时,虎口与触控表面的触点包括触点A和触点B,由于触控表面是电子设备的下表面,因此,映射表面是立体模型的下表面,此时,电子设备可以在立体模型的下表面确定与触点A对应的映射点a和与触点B对应的映射点b。
当用户逆时针旋转手时,触点A和触点B同时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且触点A和触点B的旋转方向相反。假设某一个时刻,映射点a和映射点b的运动方向如图2E所示。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包括:
1)在预设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操作对应的显示指令,显示指令用于指示对虚拟对象执行缩放操作、平移操作和旋转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作用于映射表面上的显示指令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其中,对应关系用于存储操作与显示指令之间的关系。比如,同时作用于触控表面的两个相反的滑动操作对应于放大操作、同时作用于触控表面的两个相对的滑动操作对应于缩小操作、单击操作对应于平移操作,双击操作对应于旋转操作等,本实施例不对对应关系进行限定。本实施例中,缩放操作的缩放比例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与操作相关。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操作的滑动距离与缩放比例呈正相关关系。比如,相反的滑动操作中1厘米的滑动距离对应于200%的放大比例;相对的滑动操作中1厘米的滑动距离对应于50%的缩小比例等。
平移操作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与操作相关。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操作的操作时长与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比如,单击操作的操作时长是1秒时,对应于2厘米的距离;单击操作的操作时长是2秒时,对应于5厘米的距离。操作的类型与移动方向相关。比如,操作类型是单击操作时,移动方向向左;操作类型是双击操作时,移动方向向右。
同样的,旋转操作的旋转方向和角度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与操作相关。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操作的操作时长与角度呈正相关关系。比如,单击操作的操作时长是1秒时,对应于30°;单击操作的操作时长是2秒时,对应于60°。或者,操作的类型与移动方向相关。比如,操作类型是单击操作时,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操作类型是双击操作时,旋转方向是顺时针。
在确定了显示指令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作用于映射表面上的显示指令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在映射表面上设置默认点,控制虚拟对象跟随默认点,按照移动方向移动某一距离;或,控制虚拟对象跟随映射点,按照旋转方向旋转某一角度。具体平移和旋转过程详见上述描述,此处不赘述。
可选的,当屏幕中显示有至少两个虚拟对象时,可以将这两个虚拟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操作,也可以从中选定一个虚拟对象进行操作,操作方法如上所述,此处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对象操作方法,通过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将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是三维对象的特性,在屏幕外的触控表面上执行操作,从而将操作直接映射到虚拟对象相应的表面上,解决了通过屏幕控制三维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表面,通常需要多个操作来完成,操作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操作效率的效果。
另外,通过将虚拟对象置于立体模型中,立体模型是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模型;将立体模型中与触控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可以在虚拟对象是表面不规则的三维对象时,可以将虚拟对象置于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立体模型中,由于触控表面对应于一个映射表面,因此,在触控表面上执行的操作可以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执行的操作,而不需要映射到虚拟对象上,达到了简化对操作的映射过程的效果。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对象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虚拟对象操作装置应用于包含屏幕和触控表面的电子设备中,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可以包括:
操作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表面映射模块302,用于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
操作映射模块303,用于将操作获取模块301获取到的操作映射为在表面映射模块302得到的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状态改变模块304,用于根据操作映射模块303映射的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对象操作装置,通过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将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是三维对象的特性,在屏幕外的触控表面上执行操作,从而将操作直接映射到虚拟对象相应的表面上,解决了通过屏幕控制三维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表面,通常需要多个操作来完成,操作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操作效率的效果。
请参考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虚拟对象操作装置,该虚拟对象操作装置应用于包含屏幕和触控表面的电子设备中,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可以包括:
操作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表面映射模块302,用于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
操作映射模块303,用于将操作获取模块301获取到的操作映射为在表面映射模块302得到的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状态改变模块304,用于根据操作映射模块303映射的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可选的,操作映射模块303,具体用于:
将虚拟对象置于立体模型中,立体模型是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模型;
将立体模型中与触控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
可选的,状态改变模块304,具体用于:
获取操作在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和触点在触控表面上的运动轨迹;
根据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触点映射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
根据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运动轨迹映射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轨迹;
根据映射点控制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随映射轨迹变化。
可选的,状态改变模块304,具体用于:
获取触点在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坐标;
根据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触点坐标映射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坐标;
将映射点坐标所对应的点确定为映射点。
可选的,状态改变模块304,具体用于:
当映射轨迹用于指示平移操作时,确定映射轨迹所指示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控制虚拟对象跟随映射点,按照移动方向移动距离;
当映射轨迹用于指示旋转操作时,确定映射轨迹的旋转方向和角度,控制虚拟对象跟随映射点,按照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可选的,操作在触控表面上的触点为两个,两个触点在任意时刻的旋转方向相反。
可选的,状态改变模块304,还用于:
在预设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操作对应的显示指令,显示指令用于指示对虚拟对象执行缩放操作、平移操作和旋转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作用于映射表面上的显示指令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对象操作装置,通过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将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是三维对象的特性,在屏幕外的触控表面上执行操作,从而将操作直接映射到虚拟对象相应的表面上,解决了通过屏幕控制三维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表面,通常需要多个操作来完成,操作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操作效率的效果。
另外,通过将虚拟对象置于立体模型中,立体模型是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模型;将立体模型中与触控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可以在虚拟对象是表面不规则的三维对象时,可以将虚拟对象置于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立体模型中,由于触控表面对应于一个映射表面,因此,在触控表面上执行的操作可以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执行的操作,而不需要映射到虚拟对象上,达到了简化对操作的映射过程的效果。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对象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虚拟对象操作装置应用于包含屏幕和触控表面的电子设备中,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装置包括:总线401,以及连接到总线401的处理器402、存储器403、发射器404和接收器405。其中,存储器403用于存储若干个指令,指令被配置成由处理器402执行;
接收器405,用于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处理器402,用于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
处理器402,用于将接收器405接收到的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处理器402,用于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对象操作装置,通过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将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是三维对象的特性,在屏幕外的触控表面上执行操作,从而将操作直接映射到虚拟对象相应的表面上,解决了通过屏幕控制三维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表面,通常需要多个操作来完成,操作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操作效率的效果。
请参考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虚拟对象操作装置,该虚拟对象操作装置应用于包含屏幕和触控表面的电子设备中,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装置包括:总线401,以及连接到总线401的处理器402、存储器403、发射器404和接收器405。其中,存储器403用于存储若干个指令,指令被配置成由处理器402执行;
接收器405,用于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处理器402,用于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
处理器402,用于将接收器405接收到的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处理器402,用于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可选的,处理器402,具体用于:
将虚拟对象置于立体模型中,立体模型是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模型;
将立体模型中与触控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
可选的,处理器402,具体用于:
获取操作在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和触点在触控表面上的运动轨迹;
根据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触点映射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
根据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运动轨迹映射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轨迹;
根据映射点控制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随映射轨迹变化。
可选的,处理器402,具体用于:
获取触点在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坐标;
根据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触点坐标映射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坐标;
将映射点坐标所对应的点确定为映射点。
可选的,处理器402,具体用于:
当映射轨迹用于指示平移操作时,确定映射轨迹所指示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控制虚拟对象跟随映射点,按照移动方向移动距离;
当映射轨迹用于指示旋转操作时,确定映射轨迹的旋转方向和角度,控制虚拟对象跟随映射点,按照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可选的,操作在触控表面上的触点为两个,两个触点在任意时刻的旋转方向相反。
可选的,处理器402,具体用于:
在预设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操作对应的显示指令,显示指令用于指示对虚拟对象执行缩放操作、平移操作和旋转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作用于映射表面上的显示指令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对象操作装置,通过获取在一个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触控表面设置在电子设备除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将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虚拟对象是在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映射表面对应于虚拟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将操作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根据操作改变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是三维对象的特性,在屏幕外的触控表面上执行操作,从而将操作直接映射到虚拟对象相应的表面上,解决了通过屏幕控制三维对象中未在屏幕中显示的表面,通常需要多个操作来完成,操作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操作效率的效果。
另外,通过将虚拟对象置于立体模型中,立体模型是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模型;将立体模型中与触控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表面确定为映射表面,可以在虚拟对象是表面不规则的三维对象时,可以将虚拟对象置于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立体模型中,由于触控表面对应于一个映射表面,因此,在触控表面上执行的操作可以映射为在映射表面上执行的操作,而不需要映射到虚拟对象上,达到了简化对操作的映射过程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对象操作装置在进行虚拟对象操作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虚拟对象操作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对象操作装置与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含屏幕和触控表面的电子设备中,所述触控表面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除所述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在一个所述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将所述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所述虚拟对象是在所述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所述映射表面对应于所述虚拟对象中未在所述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
将所述操作映射为在所述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根据所述操作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其中,所述将所述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包括:
将所述虚拟对象置于立体模型中,所述立体模型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模型;
将所述立体模型中与所述触控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表面确定为所述映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操作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和所述触点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运动轨迹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轨迹;
根据所述映射点控制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随所述映射轨迹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包括:
获取所述触点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坐标;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坐标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坐标;
将所述映射点坐标所对应的点确定为所述映射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映射点控制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姿态随所述映射轨迹变化,包括:
当所述映射轨迹用于指示平移操作时,确定所述映射轨迹所指示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控制所述虚拟对象跟随所述映射点,按照所述移动方向移动所述距离;
当所述映射轨迹用于指示旋转操作时,确定所述映射轨迹的旋转方向和角度,控制所述虚拟对象跟随所述映射点,按照所述旋转方向旋转所述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为两个,两个所述触点在任意时刻的旋转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包括:
在预设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显示指令,所述显示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虚拟对象执行缩放操作、平移操作和旋转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作用于所述映射表面上的所述显示指令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7.一种虚拟对象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含屏幕和触控表面的电子设备中,所述触控表面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除所述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所述装置包括:
操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一个所述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表面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所述虚拟对象是在所述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所述映射表面对应于所述虚拟对象中未在所述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
操作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操作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操作映射为在所述表面映射模块得到的所述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状态改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映射模块映射的所述操作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其中,所述操作映射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虚拟对象置于立体模型中,所述立体模型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模型;
将所述立体模型中与所述触控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表面确定为所述映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改变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操作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和所述触点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运动轨迹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轨迹;
根据所述映射点控制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随所述映射轨迹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改变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触点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坐标;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坐标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坐标;
将所述映射点坐标所对应的点确定为所述映射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改变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映射轨迹用于指示平移操作时,确定所述映射轨迹所指示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控制所述虚拟对象跟随所述映射点,按照所述移动方向移动所述距离;
当所述映射轨迹用于指示旋转操作时,确定所述映射轨迹的旋转方向和角度,控制所述虚拟对象跟随所述映射点,按照所述旋转方向旋转所述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为两个,两个所述触点在任意时刻的旋转方向相反。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改变模块,还用于:
在预设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显示指令,所述显示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虚拟对象执行缩放操作、平移操作和旋转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作用于所述映射表面上的所述显示指令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13.一种虚拟对象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含屏幕和触控表面的电子设备中,所述触控表面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除所述屏幕之外的外表面上,所述装置包括:总线,以及连接到所述总线的处理器、存储器、发射器和接收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若干个指令,所述指令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
所述接收器,用于获取在一个所述触控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触控表面映射到虚拟对象上,得到映射表面,所述虚拟对象是在所述屏幕中显示的三维对象,所述映射表面对应于所述虚拟对象中未在所述屏幕中显示的至少一个表面;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所述操作映射为在所述映射表面上触发的操作;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虚拟对象置于立体模型中,所述立体模型是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几何模型对应的模型;
将所述立体模型中与所述触控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表面确定为所述映射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操作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和所述触点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运动轨迹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轨迹;
根据所述映射点控制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随所述映射轨迹变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触点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坐标;
根据所述触控表面的区域和所述映射表面的区域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所述触点坐标映射到所述映射表面上,得到映射点坐标;
将所述映射点坐标所对应的点确定为所述映射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当所述映射轨迹用于指示平移操作时,确定所述映射轨迹所指示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控制所述虚拟对象跟随所述映射点,按照所述移动方向移动所述距离;
当所述映射轨迹用于指示旋转操作时,确定所述映射轨迹的旋转方向和角度,控制所述虚拟对象跟随所述映射点,按照所述旋转方向旋转所述角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在所述触控表面上的触点为两个,两个所述触点在任意时刻的旋转方向相反。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在预设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操作对应的显示指令,所述显示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虚拟对象执行缩放操作、平移操作和旋转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作用于所述映射表面上的所述显示指令改变所述虚拟对象的显示状态。
CN201580023366.3A 2015-03-12 2015-03-12 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4622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4121 WO2016141594A1 (zh) 2015-03-12 2015-03-12 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2264A CN106462264A (zh) 2017-02-22
CN106462264B true CN106462264B (zh) 2019-07-12

Family

ID=56878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3366.3A Active CN106462264B (zh) 2015-03-12 2015-03-12 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62264B (zh)
WO (1) WO2016141594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5986A (zh) * 2012-03-03 2012-08-22 吕岳敏 一种具有三维对象的手持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0533A (zh) * 1998-12-22 2000-07-19 将盟股份有限公司 视窗应用程序使用的电脑输入系统及其指标输入装置
JP2002229991A (ja) * 2001-01-31 2002-08-16 Fujitsu Ltd サーバ,ユーザ端末,情報提供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提供サービス方法
TWI414170B (zh) * 2009-04-29 2013-11-01 Unique Instr Co Ltd A device with a 2D and 3D image display function mobile phone
US8384683B2 (en) * 2010-04-23 2013-02-26 Tong Luo Method for user input from the back panel of a handheld computerized device
CN103092381B (zh) * 2011-10-28 2016-03-2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触控界面的电子装置以及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
CN104007915A (zh) * 2013-02-27 2014-08-27 共青城赛龙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的三维触摸式操作结构及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5986A (zh) * 2012-03-03 2012-08-22 吕岳敏 一种具有三维对象的手持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41594A1 (zh) 2016-09-15
CN106462264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3739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27952B (zh) 一种去除指定对象的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104434B (zh) 使用触摸屏设备确定用户利手和定向
US10120447B2 (en) Haptic display with simultaneous sensing and actuation
EP263056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r input for controlling displayed information
TW201044241A (en) Two-dimensional position sensor
CN108159685B (zh) 基于陀螺仪的虚拟摇杆控制方法和系统及其介质和设备
CN102226880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体感操作方法及系统
EP263846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r input for controlling displayed information
EP2457143A1 (en) Display to determine gestures
CN105184200B (zh) 输入对象识别装置、方法及具有rfid标签的装置
CN109508093A (zh) 一种虚拟现实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0251936B (zh) 游戏中虚拟摄像机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443537A1 (en) Gesture on touch sensitive input devices for closing a window or an application
CN105468242B (zh) 一种移动终端界面显示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6681636A (zh)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447007A (zh) 对水污染具有增强的免疫力的pcap
CN109491579A (zh) 对虚拟对象进行操控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14039A (zh) 辅助实现多状态触摸屏检测的多模式义肢设备
CN107222737A (zh) 一种深度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90469A (zh) 一种人脸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86345A (zh) 屏幕显示方向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433489A (zh) 游戏中瞄准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7346202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087571A (zh) 操作对象的操作控制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