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2703A - 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2703A
CN106452703A CN201510487808.1A CN201510487808A CN106452703A CN 106452703 A CN106452703 A CN 106452703A CN 201510487808 A CN201510487808 A CN 201510487808A CN 106452703 A CN106452703 A CN 106452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ing
scell
link
resource
carrier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878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2703B (zh
Inventor
朱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878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52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52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2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2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27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2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intra-user or intra-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2Avoidance of ingress interference, e.g. ham radio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该方法包括:设置中继接入链路的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所述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中不包含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根据所述Pcell载波集合,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确定中继回传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辅小区Scell载波共享集合;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分配。本发明解决了两个链路相互之间的干扰问题,实现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的传输资源的灵活分配和调节,进而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
背景技术
LTE-A(LTE-Advanced,先进的长期演进系统)是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的演进版本。LTE-A系统中引入了中继节点(Relay Node,RN)。中继节点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号的覆盖质量、覆盖范围,提高系统容量。中继节点RN作为一个特殊的节点,既是终端也是基站。首先,中继节点本身作为宏基站eNB的一个终端使用回传链路backhaul link进行通信,其和eNB下的其他终端M-UE一起被调度,而中继节点同时又作为一个微基站可以自己组建小区,对自己覆盖范围内的终端R-UE进行调度,使用接入链路Access link。这里的M-UE和R-UE都是相同的普通的终端,只是接入的设备不同而已。而正是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之间的相互干扰给实现系统标准化带来诸多难题。
现有技术中,LTE-A系统支持三种中继节点,Outband中继、inband并需要资源划分的中继、inband不需要资源划分的中继。对于需要资源划分的inband中继,为了避免Access link和Backhaul link的相互干扰,eNB-RN和RN-UE的传输采用TDM的方式,也就是说RN采用半双工的工作模式,在下行方向,在某一时刻RN要么只能接收来自eNB的数据,要么只能给R-UE发送数据;在上行方向,RN要么只能给eNB发数据,要么只能接收来自R-UE的数据。另外实现backhaul链路还需要保证原有HARQ机制不受影响。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后3GPP决定利用多播业务所在的MBSFN(Multicast 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多播/组播单频网络)子帧来做backhaul的下行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且只使用MBSFN中的PDSCH的OFDM符号部分,因为即使是MBSFN子帧,其中的PDCCH部分eNB还需要照常对所有M-UE下发上行调度授权DCI(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翻),以及放置PHICH(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反馈信道。而多播业务所使用的MBSFN子帧是预留出来不会给PDSCH单播业务使用的,所以使用MBSFN子帧的PDSCH符号部分可以避免和现有网络中的单播业务(也就是RN-UE之间的下行调度业务)产生相互干扰。
现有下行backhaul链路选择在MBSFN子帧上进行,属于半静态配置,在数据传输的时间点上很受限,影响了数据转发的时延,所以对于实时性较强的业务效果不好。同时由于用于backhaul的帧数有限,现有协议的最大配置下也只能一个无线帧最多3个MBSFN子帧用于backhaul下行,最多2个上行子帧用于backhaul上行,其资源受限,导致backhaul的传输速率必然受限。而且,由于Backhaul资源实际上是和Access资源是在同一个频段的资源池内进行分配的,在资源分配上为相互竞争的关系,而backhaul信道静态配置,不能根据实际的数据量进行传输带宽和传输时间点的调整,如果RN下的数据回传业务较少则会造成backhaul资源浪费,这也意味着对现有RN和R-UE之间的access link的资源浪费,同时对eNB和M-UE之间的单播信道资源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同样的,由于下行backhaul是靠预留MBSFN子帧为手段达到的,而MBSFN子帧本身是为多播业务而设计的,虽然可以从多播业务资源分配中挪出一部分用于Backhaul。但是多播业务MBMS和backhaul之间也存在相互竞争资源的关系。下行backhaul使用MBSFN子帧,必然挤占MBMS业务资源,对小区支持的最大MBMS业务数肯定有影响,或反过来MBMS业务能挪出多少MBSFN资源用于backhaul也取决于业务配置,很可能导致没有足够资源用于backhaul链路,或导致backhaul传输带宽受限。此外,backhaul链路设计中为了节省信道资源,去掉了PHICH信道,这导致上行backhaul无法进行上行同步非自适应HARQ重传,只能进行有上行授权的自适应HRAQ重传,这也加大了PDCCH信道的资源压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解决了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相互之间的干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
设置中继接入链路的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所述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中不包含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
根据所述Pcell载波集合,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确定中继回传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辅小区Scell载波共享集合;
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分配。
其中,根据所述Pcell载波集合,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确定中继回传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辅小区Scell载波共享集合,具体为:
将当前系统载波集合中,除所述Pcell载波集合中所包含的Pcell载波资源,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以外的载波资源,作为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
其中,所述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分配,包括:
获取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
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按照预设初始分配策略,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初始分配;
当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或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发生变化时,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和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相互调节。
其中,所述预设初始分配策略,具体为:
为所述中继回传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分配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不同的Scell载波资源。
其中,在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初始分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监测所述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或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的变化。
其中,所述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和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相互调节,包括:
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一调节,根据第一调节结果,对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二调节,或
对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一调节,根据第一调节结果,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二调节。
其中,所述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一调节,根据第一调节结果,对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二调节,具体为:
向宏基站发送去激活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某Scell载波资源的请求,以使宏基站去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
当宏基站去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后,在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中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
其中,所述对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一调节,根据第一调节结果,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二调节,具体为:
去激活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某Scell载波资源;
向宏基站发送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的请求,以使宏基站在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中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该中继节点包括:
Pcell载波聚合单元,用于设置中继接入链路的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所述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中不包含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
Scell载波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Pcell载波集合,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确定中继回传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辅小区Scell载波共享集合;
Scell载波资源分配单元,用于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分配。
其中,所述Scell载波资源分配单元,包括:
负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
资源初始分配模块,用于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按照预设初始分配策略,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初始分配;
资源调节模块,用于当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或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发生变化时,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和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相互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通过中继节点上的载波聚合策略设计,以使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聚合不同的载波,解决了两个链路相互之间的干扰问题,实现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的传输资源的灵活分配和调节,进而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而且,对现有的普通终端的HARQ时序和传输流程没有影响,对现有系统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中步骤S13的细分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中继节点的结构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中继节点的Scell载波资源分配单元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S11、设置中继接入链路的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所述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中不包含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为接入到中继节点RN下的终端能作为其主小区Pcell载波资源的载波集合,如果终端接入时选择了该集合以外的其他载波资源作为Pcell载波资源,则RN在接入过程中通过接纳控制将其拒绝,并最终将其接入到主小区Pcell集合中的某一个载波资源中去。
由于同时RN本身也是作为一个终端接入到宏基站eNB,所以RN所设置的Pcell载波集合要避开RN自身接入到eNB所使用的Pcell载波资源。
S12、根据所述Pcell载波集合,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确定中继回传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辅小区Scell载波共享集合;
本步骤中,根据所述Pcell载波集合,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确定中继回传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辅小区Scell载波共享集合,具体为:
将当前系统载波集合中,除所述Pcell载波集合中所包含的Pcell载波资源,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以外的载波资源,作为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系统载波集合=Pcell载波集合+Scell载波共享集合+RN自身接入eNB的Pcell载波资源。即辅小区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不得包含Pcell载波集合和RN自身接入eNB的Pcell载波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Scell可以通过MAC层信令进行Scell激活/去激活,所以Scell载波共享集合可作为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可聚合的Scell载波共享集合,用于调节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的带宽分配。而Pcell载波资源是无法临时去激活的,所以Scell载波资源必须避开所有可能分配的Pcell载波资源,包括RN自身接入到eNB的PCell和R-UE接入到RN节点的Pcell。另外Pcell是终端级别的,每个终端可能接入的Pcell不同,但由于上面的Pcell集合措施强制所有中继小区中的UE终端只能接入到Pcell载波集合,所以整个Pcell载波集合中的每个Pcell都有可能作为某个终端的Pcell,因此,整个Pcell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都不能用于Scell载波集合。
S13、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中继节点RN能完全同时掌握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各自的流量和负荷情况,所以RN节点有足够的信息去进行两个链路上的带宽调节和分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中继节点上的载波聚合策略设计,以使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聚合不同的载波,解决了两个链路相互之间的干扰问题。
为了进一步体现发明的优越性,如下进一步揭示本发明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中步骤S13的细分步骤,来体现依据本步骤实现的另一实施例。参照图2,本步骤的细分步骤包括:
S131、获取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
S132、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按照预设初始分配策略,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初始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的预设初始分配策略,具体为:为所述中继回传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分配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不同的Scell载波资源。
本实施例中,eNB给RN分配backhaul链路使用的Scell聚合带宽,而RN负责给RN小区范围内的每个终端分配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聚合带宽。但原则是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必须使用不同的Scell载波子集合。
S133、当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或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发生变化时,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和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相互调节。
进一步地,在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初始分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监测所述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或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的变化。
本实施例中,中继节点实时对当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或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进行监测,当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或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发生变化时,执行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和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相互调节的步骤。
更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和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相互调节,包括:
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一调节,根据第一调节结果,对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二调节,或
对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一调节,根据第一调节结果,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二调节。
具体的,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一调节,根据第一调节结果,对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二调节,具体为:向宏基站发送去激活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某Scell载波资源的请求,以使宏基站去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当宏基站去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后,在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中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
对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一调节,根据第一调节结果,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二调节,具体为:去激活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某Scell载波资源;向宏基站发送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的请求,以使宏基站在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中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
本实施例中,调节中继接入链路的带宽是,RN直接对RN小区内的R-UE终端下发Scell激活和去激活命令,分别来增加Scell聚合带宽或减少Scell聚合带宽。调节回传链路的带宽则是,RN向eNB请求激活或去激活某些Scell载波资源,用来增加Scell聚合带宽或减少Scell聚合带宽。具体的,如果某Scell载波资源已经被回传链路或接入链路分配和使用,则调节的顺序应该是先去激活来释放资源,才能激活来增加资源。即RN去激活RN小区的某Scell资源——〉RN向eNB申请激活该已经释放的Scell资源——〉eNB激活RN节点该Scell资源。或者RN向eNB申请去激活某Scell资源——〉eNB去激活RN节点该Scell资源——〉RN激活RN小区下某些终端的该Scell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通过中继节点RN上的载波聚合策略设计,以使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聚合不同的载波,解决了两个链路相互之间的干扰问题,实现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的传输资源的灵活分配和调节,进而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而且,对现有的普通终端的HARQ时序和传输流程没有影响,对现有系统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中继节点的结构框图。
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中继节点,包括:Pcell载波聚合单元201、Scell载波确定单元202以及Scell载波资源分配单元203,其中:
所述的Pcell载波聚合单元201,用于设置中继接入链路的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所述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中不包含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
所述的Scell载波确定单元202,用于根据所述Pcell载波集合,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确定中继回传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辅小区Scell载波共享集合;
其中,Scell载波确定单元202,将当前系统载波集合中,除所述Pcell载波集合中所包含的Pcell载波资源,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以外的载波资源,作为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
所述的Scell载波资源分配单元203,用于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分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中继节点上的载波聚合策略设计,以使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聚合不同的载波,解决了两个链路相互之间的干扰问题。
为了进一步体现发明的优越性,如下进一步揭示本发明中继节点中的Scell载波资源分配单元203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来体现依据Scell载波资源分配单元203实现的另一实施例的细节。参照图4,Scell载波资源分配单元203进一步包括负载信息获取模块2031、资源初始分配模块2032以及资源调节模块2303:
所述的负载信息获取模块2031,用于获取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
所述的资源初始分配模块2032,用于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按照预设初始分配策略,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初始分配;
所述的资源调节模块2303,用于当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或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发生变化时,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和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相互调节。
本实施例,实现了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的传输资源的灵活分配和调节,进而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而且,对现有的普通终端的HARQ时序和传输流程没有影响,对现有系统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此外,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通过中继节点上的载波聚合策略设计,通过backhaul和access链路聚合不同的载波,来解决两个链路相互之间的干扰问题,并具有具体以下有益效果:
1)可支持灵活的传输时间点配置,满足高的时延要求;可以使用任意一个
TDD正常时隙配比中的任意一个子帧进行backhaul传输,传输时间点不受限。
2)由于可利用的子帧为所有的子帧,所以backhaul无论上下行的传输速率都得以提高,并且由于载波聚合可以通过更多的cell聚合来进一步提高速率。
3)灵活的资源分配方案,通过载波聚合本身具备的辅小区Scell去激活功能和激活功能,可以较快的在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做到传输资源的灵活分配和调节。
4)对现有的普通终端的HARQ时序和传输流程没有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聚合载波的方式来频分解决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在内的所有可能的相互干扰问题。对现有系统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系统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系统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系统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中继接入链路的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所述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中不包含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
根据所述Pcell载波集合,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确定中继回传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辅小区Scell载波共享集合;
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Pcell载波集合,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确定中继回传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辅小区Scell载波共享集合,具体为:
将当前系统载波集合中,除所述Pcell载波集合中所包含的Pcell载波资源,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以外的载波资源,作为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分配,包括:
获取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
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按照预设初始分配策略,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初始分配;
当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或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发生变化时,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和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相互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初始分配策略,具体为:
为所述中继回传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分配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不同的Scell载波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初始分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监测所述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或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的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和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相互调节,包括:
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一调节,根据第一调节结果,对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二调节,或
对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一调节,根据第一调节结果,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一调节,根据第一调节结果,对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二调节,具体为:
向宏基站发送去激活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某Scell载波资源的请求,以使宏基站去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
当宏基站去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后,在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中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一调节,根据第一调节结果,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第二调节,具体为:
去激活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某Scell载波资源;
向宏基站发送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的请求,以使宏基站在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中激活该Scell载波资源。
9.一种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包括:
Pcell载波聚合单元,用于设置中继接入链路的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所述主小区Pcell载波集合中不包含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
Scell载波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Pcell载波集合,以及中继节点自身接入当前宏基站的Pcell载波资源,确定中继回传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辅小区Scell载波共享集合;
Scell载波资源分配单元,用于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分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Scell载波资源分配单元,包括:
负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
资源初始分配模块,用于根据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按照预设初始分配策略,对所述Scell载波共享集合中所包含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初始分配;
资源调节模块,用于当中继回传链路的负载信息和/或中继接入链路的负载信息发生变化时,对所述中继回传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和中继接入链路使用的Scell载波资源进行相互调节。
CN201510487808.1A 2015-08-10 2015-08-10 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52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7808.1A CN106452703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7808.1A CN106452703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2703A true CN106452703A (zh) 2017-02-22
CN106452703B CN106452703B (zh) 2019-04-26

Family

ID=58093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8780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52703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52703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4792A (zh) * 2017-09-04 2018-01-2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回传共站干扰抑制的方法、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8810902A (zh) * 2017-04-28 2018-11-1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回传资源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9803378A (zh) * 2017-11-17 2019-05-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选择触发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10062434A (zh) * 2018-09-25 2019-07-2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
CN110149699A (zh) * 2018-02-11 2019-08-20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WO2019192499A1 (zh) * 2018-04-04 2019-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WO2019192465A1 (zh) * 2018-04-03 2019-10-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资源的请求方法、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10351011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0474733A (zh) * 2018-05-11 2019-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及中继站
CN110740021A (zh) * 2018-07-20 2020-01-3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资源配置和确定方法、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
WO2020056749A1 (en) * 2018-09-21 2020-03-26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ode selection
CN111432472A (zh) * 2019-01-09 2020-07-1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170A (zh) * 2009-02-02 2010-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反馈的方法、接收设备及系统
WO2011051921A3 (en) * 2009-10-30 2011-12-29 Nokia Corporation Optimized backhaul communications for a relay-enhanced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984708A (zh) * 2011-09-07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程链路的预配置方法及系统
EP2627114A1 (en) * 2010-10-04 2013-08-14 Ntt Docomo, Inc. Relay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y station
CN103392375A (zh) * 2011-02-16 2013-11-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CN103460742A (zh) * 2011-03-11 2013-12-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继站和基站
CN103875297A (zh) * 2011-08-03 2014-06-18 黑莓有限公司 分配回程资源
CN103916967A (zh) * 2013-01-04 2014-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继节点间的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170A (zh) * 2009-02-02 2010-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反馈的方法、接收设备及系统
WO2011051921A3 (en) * 2009-10-30 2011-12-29 Nokia Corporation Optimized backhaul communications for a relay-enhanced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627114A1 (en) * 2010-10-04 2013-08-14 Ntt Docomo, Inc. Relay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y station
CN103392375A (zh) * 2011-02-16 2013-11-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CN103460742A (zh) * 2011-03-11 2013-12-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继站和基站
CN103875297A (zh) * 2011-08-03 2014-06-18 黑莓有限公司 分配回程资源
CN102984708A (zh) * 2011-09-07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程链路的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3916967A (zh) * 2013-01-04 2014-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继节点间的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等: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9bis》", 1 March 2010 *
LG ELECTRONICS INC: "《3GPP TSG-RAN WG3 Meeting #68》", 30 April 2010 *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0902B (zh) * 2017-04-28 2021-08-0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回传资源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8810902A (zh) * 2017-04-28 2018-11-1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回传资源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7634792A (zh) * 2017-09-04 2018-01-2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回传共站干扰抑制的方法、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9803378A (zh) * 2017-11-17 2019-05-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选择触发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9803378B (zh) * 2017-11-17 2021-09-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选择触发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10149699A (zh) * 2018-02-11 2019-08-20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US11570770B2 (en) 2018-04-03 2023-01-31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questing for and scheduling relay resource
WO2019192465A1 (zh) * 2018-04-03 2019-10-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资源的请求方法、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10351011B (zh) * 2018-04-04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WO2019192499A1 (zh) * 2018-04-04 2019-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0351011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0474733B (zh) * 2018-05-11 2022-07-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及中继站
CN110474733A (zh) * 2018-05-11 2019-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及中继站
CN110740021B (zh) * 2018-07-20 2022-09-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资源配置和确定方法、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
CN110740021A (zh) * 2018-07-20 2020-01-3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资源配置和确定方法、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
CN112689973A (zh) * 2018-09-21 2021-04-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集成接入及回程节点选择的方法及设备
WO2020056749A1 (en) * 2018-09-21 2020-03-26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ode selection
CN112689973B (zh) * 2018-09-21 2023-09-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集成接入及回程节点选择的方法及设备
US11792681B2 (en) 2018-09-21 2023-10-17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ode selection
CN110062434A (zh) * 2018-09-25 2019-07-2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
CN111432472A (zh) * 2019-01-09 2020-07-1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432472B (zh) * 2019-01-09 2022-10-2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2703B (zh) 201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2703A (zh) 中继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中继节点
CN105409135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2913157B (zh) 动态资源管理
US9621314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ing MBSFN subframe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03342B (zh) 在具有应用了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回程链路子帧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97893B (zh) 使用中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子载波分配
CN110380840B (zh) 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基站及其方法
CN102077488B (zh) 频率选择性重发的方法和布置
CN112913311A (zh) 动态资源管理
CN107078842A (zh) 针对增强型分量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过程
CN105940756A (zh) 用于实现双连通性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189081A1 (en) Method,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using frame configuration which supports relay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CN102573074B (zh) 回传链路上的半持续调度方法、接收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CN10502557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99227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
CN105900508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Raghothaman et al.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a cellular network with cooperative mobile relay
CN102835141A (zh) 无线中继站装置、无线基站装置和中继频率分配方法
CN103814532A (zh) 混合带内/带外中继
CN109792423A (zh)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8092758A (zh) 通信系统
US20140133388A1 (en) Sub-carrier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565708A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记录介质
WO2020090920A1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受信側装置
DE112017000016T5 (de) Infrastruktureinrichtung, kommunikationsgeräte und verfahr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