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1705A -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设备、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设备、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1705A
CN106451705A CN201611185019.3A CN201611185019A CN106451705A CN 106451705 A CN106451705 A CN 106451705A CN 201611185019 A CN201611185019 A CN 201611185019A CN 106451705 A CN106451705 A CN 106451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coil
electronic equipment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850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1705B (zh
Inventor
范杰
杨大伟
解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850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51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51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1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1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1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设备、方法和装置,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子设备以及用于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n个开关、用于控制n个开关的第一控制电路以及监控电路;无线充电设备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用于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耦合;监控电路用于实时监控充电电流;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在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n个开关释放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时间固定且时间较长的问题;达到了可以缩短无线充电时间,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设备、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设备、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是指利用线圈谐振耦合或者非谐振耦合的原理,将发射端的电能耦合至接收端。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中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设备中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这样在电子设备和无线充电设备靠近时,无线充电设备即可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为电子设备充电。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设备、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系统包括电子设备以及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n个开关、用于控制所述n个开关的第一控制电路以及监控电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每个开关的两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线圈的两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用于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耦合;
所述监控电路用于实时监控充电电流;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释放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还包括负载反馈线圈以及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所述负载反馈线圈相连的第二控制电路;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负载反馈线圈反馈的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的电压增大时,调高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负载反馈线圈反馈的所述电池的电压降低时,调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用于在调整充电占空比之后,检测输出电压是否达到电压阈值,在所述输出电压达到所述电压阈值时,控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停止供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充电电流高于所述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短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相连的温度检测电路;
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温度;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短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n个开关、用于控制所述n个开关的控制电路以及监控电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每个开关的两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线圈的两端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用于与无线充电设备中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耦合;
所述监控电路用于实时监控充电电流;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释放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设备,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负载反馈线圈以及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所述负载反馈线圈相连的控制电路;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所述负载反馈线圈用于与电子设备中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耦合;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负载反馈线圈反馈的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的电压增大时,调高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实时监控充电电流;
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释放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可选地,当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还包括负载反馈线圈以及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所述负载反馈线圈相连的第二控制电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在所述负载反馈线圈反馈的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的电压增大时,调高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在所述负载反馈线圈反馈的所述电池的电压降低时,调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在调整充电占空比之后,检测输出电压是否达到电压阈值;在所述输出电压达到所述电压阈值时,控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停止供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充电电流高于所述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短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可选地,当所述电子设备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相连的温度检测电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温度;
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短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用于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监控充电电流;
在所述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释放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用于第三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的电压;
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增大时,调高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第一控制电路控制n个开关释放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使得电池两端的电压不断抬升,进而最终以最大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时间固定且时间较长的问题;达到了可以缩短无线充电时间,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效果。
通过在无线充电设备中设置负载反馈线圈,使得负载反馈线圈能够将电子设备端的电压变化情况告知无线充电设备,进而使得在电子设备端的充电电流较小时,可以调高充电占空比,进而通过提高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输出电压来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输出电压并提高充电电流,达到了可以加速无线充电,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效果。
同时,在充电电流高于最大充电电流时,第一控制电路通过短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降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输出电压,进而降低输出电流,实现了对电池进行过流保护的效果。
此外,电子设备中还可以包括温度检测电流,并且第一控制电路通过在电子设备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短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降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输出电压,进而降低输出电流,实现了对电池进行过温保护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n个开关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连接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子设备110以及用于为电子设备110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设备120。其中:
电子设备110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1、n个开关112、用于控制n个开关112的第一控制电路113以及监控电路114。
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每个开关112的两端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1中的部分线圈的两端连接。可选地,每个开关112的两端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1中的固定匝数的线圈的两端连接。实际实现时,本实施例所说的开关112可以为MOS(Mosfet,场效应管)开关或者其他类型的开关,对此并不做限定。
图1仅以每个开关112的两端分别独立的与无线接收线圈111中的固定匝数的线圈的两端连接为例,实际实现时,请参考图2,相邻两个开关112的一端可以与无线接收线圈111中的相同位置连接;或者,请参考图3,n个开关112的一端均与无线接收线圈111的相同位置连接,n个开关112的另一端分别与无线接收线圈111的不同位置连接。当然实际实现时,还可能存在其他连接方式,对此并不做限定。
无线充电设备120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121。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121与充电电源(图中未示出)连接。
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1用于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121耦合。这样,无线充电发射线圈121即可将充电电源的电能耦合至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1,进而实现对电子设备110中的电池充电。
监控电路114用于实时监控充电电流;第一控制电路113用于在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n个开关112释放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1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实际实现时,电子设备110中还包括与电池串联的精密电阻,监控电路114采集精密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计算采集到的电压值与精密电阻的电阻值的比值,计算得到的比值即为充电电流。实际实现时,监控电路114可以为电池管理芯片,对此并不做限定。
最大充电电流为电池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值,该最大充电电流通常为电子设备出厂时厂商设置的数值,比如,最大充电电流为4A。
监控电路114在检测到监控得到的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监控电路114可以通过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两线式串行总线)信号通知第一控制电路113,第一控制电路113接收到I2C信号之后,第一控制电路113可以获知当前并未以最大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此时,第一控制电路113可以控制n个开关112释放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1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比如,结合图1或者图2,第一控制电路113可以断开n个开关112中处于闭合状态的开关。又比如,结合图3,第一控制电路113可以断开连接线圈匝数较多的开关112并闭合连接线圈匝数较少的开关,对此并不做限定。其遵循的规则为,第一控制电路113可以释放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1中的线圈,进而使得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1中处于导通状态的线圈的匝数增多。实际实现时,可以依据n个开关112的连接方式,第一控制电路113对开关112进行灵活控制,对其实际实现方式并不做限定。
在释放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1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之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1中导通的匝数增多,因此,基于线圈耦合原理,电池两端的电压将增大,相应的,充电电流也将适应性的增大。
实际实现时,监控电路114可以实时监控充电电流,也即第一控制电路113可以逐步释放无线充电接收线圈111中的匝数,进而实现电池两端的电压逐步抬升,保证了电池的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系统,通过在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第一控制电路控制n个开关释放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使得电池两端的电压不断抬升,进而最终以最大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时间固定且时间较长的问题;达到了可以缩短无线充电时间,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效果。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子设备410以及用于为电子设备410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设备420。其中:
电子设备410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1、n个开关412、用于控制n个开关412的第一控制电路413以及监控电路414。
无线充电设备420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21。
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1用于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21耦合。
监控电路414用于实时监控充电电流;第一控制电路413用于在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n个开关412释放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1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实际实现时,电子设备410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闪充电路415实现对电池充电。其中,闪充电路415也可以称为直冲电路,其可以直接将电流加载到电池两端。闪充电路415相当于阻抗很小的MOS管,可以实现大电流对电池充电,提高了对电池的充电效率。
以上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无线充电设备420中还包括负载反馈线圈422以及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21和负载反馈线圈422相连的第二控制电路423。
第二控制电路423用于在负载反馈线圈422反馈的电子设备410中的电池的电压增大时,调高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21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可选地,在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1中导通的线圈的匝数增多之后,根据线圈耦合原理可知,电池两端的电压将会增大,类似的,负载反馈线圈422获知的电池的电压也会增大,此时,第二控制电路423可以获知当前电池的充电电流较小,此时,为了加速充电,第二控制电路423可以调高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21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其中充电占空比是指在一个脉冲循环内通电时间所占的比例。
通过调高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21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提高了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相应的,这就提高了对电池的充电效率。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若监控电路414监控得到的充电电流高于最大充电电流,则此时,监控电路414可以获知,电子设备端可能发生故障,此时为了实现对电池的过流保护,监控电路414可以通过I2C信号通知第一控制电路413,相应的,第一控制电路413接收到通知之后,可以控制n个开关412短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1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通过短接无线接收线圈411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使得根据线圈耦合原理可知,电池两端的电压下降,实现了对电池的过流保护。
在此种情况下,负载反馈线圈422反馈得到的电池的电压降低,此时,第二控制电路423可以获知此时电池端的充电电流过大,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电池两端的电压进而降低充电电流,第二控制电路423可以调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21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其原理与第二控制电路423调高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21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类似,对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控制电路423调整充电占空比之后,第二控制电路423可以获取本端的输出电压,检测输出电压是否达到电压阈值,若达到电压阈值,则此时,为了保护无线充电设备420的安全,第二控制电路423可以控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21停止供电,对此并不做限定。
可选地,电子设备410中还可以包括与第一控制电路413相连的温度检测电路416。温度检测电路416用于检测电子设备的温度,在检测得到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说明电子设备当前的温度过大,可能会把电子设备烧坏,因此此时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安全,温度检测电路416可以发送表示温度过高的通知信息至第一控制电路413,第一控制电路413接收到该通知信息之后控制n个开关412短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1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在第一控制电路413短接部分匝数的线圈之后,电池端的线圈匝数减少,相应的,由线圈耦合原理可知,电池端电压也减少,电池端的温度逐渐降低。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系统,通过在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第一控制电路控制n个开关释放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使得电池两端的电压不断抬升,进而最终以最大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时间固定且时间较长的问题;达到了可以缩短无线充电时间,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效果。
通过在无线充电设备中设置负载反馈线圈,使得负载反馈线圈能够将电子设备端的电压变化情况告知无线充电设备,进而使得在电子设备端的充电电流较小时,可以调高充电占空比,进而通过提高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输出电压来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输出电压并提高充电电流,达到了可以加速无线充电,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效果。
同时,在充电电流高于最大充电电流时,第一控制电路通过短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降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输出电压,进而降低输出电流,实现了对电池进行过流保护的效果。
此外,电子设备中还可以包括温度检测电流,并且第一控制电路通过在电子设备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短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降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输出电压,进而降低输出电流,实现了对电池进行过温保护的效果。
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图1或者图4所示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设备,该无线充电设备的结构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图1或者图4所示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无线充电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系统中来举例说明。如图5所示,该无线充电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501中,实时监控充电电流。
在步骤502中,在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n个开关释放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可选地,当无线充电设备还包括负载反馈线圈以及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负载反馈线圈相连的第二控制电路时,该无线充电方法还包括:
无线充电设备在负载反馈线圈反馈的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的电压增大时,调高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可选地,无线充电设备在负载反馈线圈反馈的电池的电压降低时,调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可选地,无线充电设备在调整充电占空比之后,检测输出电压是否达到电压阈值;在输出电压达到电压阈值时,控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停止供电。
可选地,电子设备在充电电流高于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n个开关短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可选地,当电子设备中还包括与第一控制电路相连的温度检测电路时,该方法还包括:
电子设备检测电子设备的温度;
电子设备在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n个开关短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和无线充电设备的具体实现方法请参考图1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通过在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第一控制电路控制n个开关释放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使得电池两端的电压不断抬升,进而最终以最大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时间固定且时间较长的问题;达到了可以缩短无线充电时间,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效果。
通过在无线充电设备中设置负载反馈线圈,使得负载反馈线圈能够将电子设备端的电压变化情况告知无线充电设备,进而使得在电子设备端的充电电流较小时,可以调高充电占空比,进而通过提高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输出电压来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输出电压并提高充电电流,达到了可以加速无线充电,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效果。
同时,在充电电流高于最大充电电流时,第一控制电路通过短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降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输出电压,进而降低输出电流,实现了对电池进行过流保护的效果。
此外,电子设备中还可以包括温度检测电流,并且第一控制电路通过在电子设备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短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降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输出电压,进而降低输出电流,实现了对电池进行过温保护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关于电子设备侧的步骤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电子设备侧的无线充电方法,关于无线充电设备侧的步骤可以单独实现成为无线充电设备侧的无线充电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电子设备以及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n个开关、用于控制所述n个开关的第一控制电路以及监控电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每个开关的两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线圈的两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用于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耦合;
所述监控电路用于实时监控充电电流;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释放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还包括负载反馈线圈以及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所述负载反馈线圈相连的第二控制电路;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负载反馈线圈反馈的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的电压增大时,调高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负载反馈线圈反馈的所述电池的电压降低时,调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用于在调整充电占空比之后,检测输出电压是否达到电压阈值,在所述输出电压达到所述电压阈值时,控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停止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充电电流高于所述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短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相连的温度检测电路;
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温度;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短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n个开关、用于控制所述n个开关的控制电路以及监控电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每个开关的两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线圈的两端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用于与无线充电设备中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耦合;
所述监控电路用于实时监控充电电流;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释放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8.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负载反馈线圈以及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所述负载反馈线圈相连的控制电路;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所述负载反馈线圈用于与电子设备中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耦合;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负载反馈线圈反馈的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的电压增大时,调高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9.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实时监控充电电流;
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释放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还包括负载反馈线圈以及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所述负载反馈线圈相连的第二控制电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在所述负载反馈线圈反馈的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的电压增大时,调高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在所述负载反馈线圈反馈的所述电池的电压降低时,调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在调整充电占空比之后,检测输出电压是否达到电压阈值;在所述输出电压达到所述电压阈值时,控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停止供电。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充电电流高于所述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短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相连的温度检测电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温度;
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短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15.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监控充电电流;
在所述充电电流低于最大充电电流时,控制所述n个开关释放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中的部分匝数的线圈。
16.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的电压;
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增大时,调高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对应的充电占空比。
CN201611185019.3A 2016-12-20 2016-12-20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设备、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451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5019.3A CN106451705B (zh) 2016-12-20 2016-12-20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设备、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5019.3A CN106451705B (zh) 2016-12-20 2016-12-20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设备、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1705A true CN106451705A (zh) 2017-02-22
CN106451705B CN106451705B (zh) 2019-02-12

Family

ID=58215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85019.3A Active CN106451705B (zh) 2016-12-20 2016-12-20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设备、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51705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489A (zh) * 2017-08-31 2017-12-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板及其无线充电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28369A (zh) * 2017-08-31 2017-12-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47306A (zh) * 2017-12-05 2018-04-2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快速充电系统与方法
WO2018184574A1 (zh) * 2017-04-07 2018-10-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62348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无线充电装置
WO2020135172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控制方法、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11566894A (zh) * 2018-05-25 2020-08-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566889A (zh) * 2018-05-25 2020-08-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803610A (zh) * 2019-11-14 2021-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待充电设备、系统以及无线充电方法、存储介质
US11075542B2 (en) 2017-04-07 2021-07-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evice to-be-charged,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CN113612318A (zh) * 2021-08-05 2021-11-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无线充电底座和一种无线充电方法
US11394250B2 (en) 2017-04-07 2022-07-1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to be charge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2832A (zh) * 2011-12-09 2012-06-27 沈阳工业大学 新型电流感应供电系统
CN103036282A (zh) * 2012-12-06 2013-04-10 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自适应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04600767A (zh) * 2013-10-31 2015-05-0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WO2015173923A1 (ja) * 2014-05-15 2015-11-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
CN106026423A (zh) * 2016-08-04 2016-10-12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限幅控制电路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2832A (zh) * 2011-12-09 2012-06-27 沈阳工业大学 新型电流感应供电系统
CN103036282A (zh) * 2012-12-06 2013-04-10 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自适应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04600767A (zh) * 2013-10-31 2015-05-0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WO2015173923A1 (ja) * 2014-05-15 2015-11-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
CN106026423A (zh) * 2016-08-04 2016-10-12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限幅控制电路及方法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15736B2 (en) 2017-04-07 2022-11-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US11355963B2 (en) 2017-04-07 2022-06-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evice to-be-charged,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US11349350B2 (en) 2017-04-07 2022-05-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device to be charged
WO2018184574A1 (zh) * 2017-04-07 2018-10-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1368050B2 (en) 2017-04-07 2022-06-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method, and device to-be-charged
US11539219B2 (en) 2017-04-07 2022-12-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to be charged
US11349349B2 (en) 2017-04-07 2022-05-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device to be charged
US11437865B2 (en) 2017-04-07 2022-09-0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to-be-charged
US11233423B2 (en) 2017-04-07 2022-01-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evice to-be-charged,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US10998751B2 (en) 2017-04-07 2021-05-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to be charged
US11437848B2 (en) 2017-04-07 2022-09-0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device to-be-charged,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US11075542B2 (en) 2017-04-07 2021-07-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evice to-be-charged,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US11394250B2 (en) 2017-04-07 2022-07-1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to be charged
US11196306B2 (en) 2017-04-07 2021-12-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evice to be charge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1201509B2 (en) 2017-04-07 2021-12-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to-be-charged
CN107453489A (zh) * 2017-08-31 2017-12-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板及其无线充电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28369A (zh) * 2017-08-31 2017-12-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47306B (zh) * 2017-12-05 2020-03-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快速充电系统与方法
CN107947306A (zh) * 2017-12-05 2018-04-2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快速充电系统与方法
CN111566889A (zh) * 2018-05-25 2020-08-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566894A (zh) * 2018-05-25 2020-08-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566894B (zh) * 2018-05-25 2023-06-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566889B (zh) * 2018-05-25 2024-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1949275B2 (en) 2018-05-25 2024-04-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power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1262348B (zh) * 2018-11-30 2022-06-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无线充电装置
US11342779B2 (en) 2018-11-30 2022-05-2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therefor
CN111262348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无线充电装置
WO2020135172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控制方法、电路及终端设备
US11996700B2 (en) 2018-12-28 2024-05-28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Wireless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circuit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2803610A (zh) * 2019-11-14 2021-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待充电设备、系统以及无线充电方法、存储介质
CN113612318A (zh) * 2021-08-05 2021-11-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无线充电底座和一种无线充电方法
CN113612318B (zh) * 2021-08-05 2022-11-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无线充电底座和一种无线充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1705B (zh) 201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1705A (zh)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设备、方法和装置
US106588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from excessive charging temperature
CN105453379B (zh) 感应式充电系统的功率管理
CN105914899B (zh) 一种可双向工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
KR102089223B1 (ko) 차량 내 배터리를 위한 충전 제어 장치
CN103107584B (zh) 一种具有无线移动充电功能的装置及其无线充电方法
JP2014135890A (ja) 電池を誘導充電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4037735A (zh) 电子烟的可充电电源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07919690A (zh) 对电池组充电的系统及方法
TW201012026A (en) Charging paths, battery char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charging current
CN109075581B (zh) 电池断连电路和用于控制电池断连电路的方法
CN104348215A (zh) 充电器、电池模块、用于识别与监控充电器的系统与方法
CN105874699B (zh) 直流-直流转换器
KR20180096819A (ko) 유도 에너지 전달 시스템의 전력 손실 감소
WO2013042293A1 (ja) 充電式電気機器
CN108475914A (zh) 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
CN105680491B (zh) 一种控制充电设备输出功率的方法和智能充电设备
CN107248758A (zh) 一种智能型双通道快充放电路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979640A (zh) 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池系统
CN103847532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电能管理装置和方法
CN112311101A (zh) 无线受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CN206977133U (zh) 充电整流装置及系统
CN104065110B (zh) 电子设备的充电底座、充电系统和充电方法
CN207304114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CN211377702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