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2243B - 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2243B
CN106442243B CN201610855926.8A CN201610855926A CN106442243B CN 106442243 B CN106442243 B CN 106442243B CN 201610855926 A CN201610855926 A CN 201610855926A CN 106442243 B CN106442243 B CN 1064422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pdms
support portion
mixed electrod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559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42243A (zh
Inventor
陈洁
惠肇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85592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422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42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2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42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2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G01N15/065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using electric, e.g. electrostatic methods or magnetic metho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PDMS沟道、混合电极和玻璃衬底,其中,PDMS沟道由PDMS材料制成,PDMS沟道包括位于两侧的支撑部,以及与两支撑部顶端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两支撑部的底端分别与玻璃衬底的顶面固定连接,PDMS沟道和玻璃衬底之间形成粉尘通道;混合电极位于支撑部中,且贯穿支撑部,混合电极的一端朝向粉尘通道。该检测装置及方法避免了传统的检测装置体积大响应慢的问题,具有便于携带,响应迅速,低消耗,高灵敏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粉尘主要指的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粉尘对人体主要存在以下危害:(1)破坏人体正常的防御功能。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可使呼吸道粘膜、气管、支气管的纤毛上皮细胞受到损伤,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肺内尘源积累会随之增加。(2)可引起肺部疾病。(3)致癌。有些粉尘具有致癌性,如石棉。(4)毒性作用。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被溶解吸收,引起铅、砷、锰等中毒。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称为尘肺病。有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电焊工尘肺及石棉肺等。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便携快速检测粉尘容量的工具及方法来减小粉尘对人体所带来的危害。
现在市面上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光散射法、β射线法和微重量天平法、静电感应法、压电天平法等。这些设备不仅体积比较大,而且价格比较高。如果使用微结构现在一般都是采用标准的硅加工工艺,虽然在尺寸上有所减小,但是由于硅加工工艺复杂,结构的厚度有所限制,单次采样的容量有所限制。因此微结构作用以及精度有限。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及方法,解决了传统检测装置体积大、响应慢,以及硅加工的复杂工艺及体积局限的问题,具有便于携带、响应迅速的优点。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包括PDMS沟道、混合电极和玻璃衬底,其中,PDMS沟道由PDMS材料制成,PDMS沟道包括位于两侧的支撑部,以及与两支撑部顶端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两支撑部的底端分别与玻璃衬底的顶面固定连接,PDMS沟道和玻璃衬底之间形成粉尘通道;混合电极位于支撑部中,且贯穿支撑部,混合电极的一端朝向粉尘通道。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混合电极为2n个,每个支撑部中均匀布设n个混合电极,且沿支撑部横向中心线对称布设;两支撑部中的混合电极沿着粉尘通道的纵向中心线一一对称布设;n为整数。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粉尘通道长度为2mm至4mm。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混合电极为圆柱状,混合电极的直径为0.3—3mm。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玻璃基板与连接部的距离大于混合电极的直径,且玻璃基板与连接部的距离为2—4mm。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混合电极的长度等于支撑部的长度,混合电极的长度为1100um至150um。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混合电极按照重量比,包括以下组分:碳纳米管:PDMS:固化剂=3:1:0.1。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进行粉尘浓度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将装置中位于PDMS沟道支撑部上的混合电极一一对应形成n组电容,并在外接引线中使n组电容并联,然后将粉尘气流通入检测装置的粉尘通道中,改变PDMS沟道内的介电常数,最后测算粉尘所占体积比。
作为优选例,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尘浓度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算粉尘所占体积比的过程如下:
当粉尘进入粉尘通道后,粉尘和空气混合物的介电常数∈依据式(1)确定:
∈=D∈p+(1-D)*∈a 式(1)
其中,∈表示粉尘和空气的混合介电常数;∈p表示粉尘的介电常数;∈a表示空气的介电常数;D表示两电容极板间的粉尘容积比;
依据式(2)确定粉尘和空气的混合介电常数∈与电容关系:
其中,C表示实际电容大小,C0表示真空中电容大小,D表示两电容极板间的粉尘容积比,∈表示粉尘和空气的混合介电常数;
由式(2)得到式(3):
其中,ΔC=C-C0
依据式(4)确定粉尘质量m:
m=D*V*ρ 式(4)
其中,V表示粉尘通道(4)中的空气体积,ρ表示粉尘通道(4)中的空气密度。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装置包括PDMS沟道、混合电极和玻璃衬底,其中,PDMS沟道由PDMS材料制成,PDMS沟道包括位于两侧的支撑部,以及与两支撑部顶端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两支撑部的底端分别与玻璃衬底的顶面固定连接,PDMS沟道和玻璃衬底之间形成粉尘通道;混合电极位于支撑部中,且贯穿支撑部,混合电极的一端朝向粉尘通道。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反应迅速、成本低、工艺简单。本发明中,PDMS沟道的两个支撑部与玻璃衬底的顶面固定连接,混合电极位于PDMS沟道的支撑部中,并且贯穿沟道的支撑部。在PDMS沟道的两个支撑部均匀分布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混合电极。当粉尘通过沟道时,引起沟道两侧混合电极之间的介电常数变化,从而使得电容发生变化,反应迅速。本发明装置中,粉尘通道较大,并且可以制作3D电极,方便外接引线,工艺难度低。本发明装置的主要结构采用PDMS材料与玻璃,易于获取,成本低,并且制作工艺简单。
2.体积小,便于安装携带,可构成传感网络。本发明使用微流控柔性材料工艺,可改变电极形状来形成不同的电场,便于大规模生产,成本低廉,可用于便携式设备,便于构建粉尘检测传感网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PDMS沟道的横向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纵向剖视图。
图中有:PDMS沟道1、混合电极2、玻璃衬底3、粉尘通道4、支撑部101、连接部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该装置包括PDMS沟道1、混合电极2和玻璃衬底3。PDMS沟道1由PDMS(对应中文: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制成。PDMS沟道1包括位于两侧的支撑部101,以及与两支撑部101顶端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02。两支撑部101的底端分别与玻璃衬底3的顶面固定连接,PDMS沟道1和玻璃衬底3之间形成粉尘通道4。混合电极2位于支撑部101中,且贯穿支撑部101,混合电极2的一端朝向粉尘通道4。
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电极2为2n个,每个支撑部101中均匀布设n个混合电极2,且沿支撑部101横向中心线对称布设;两支撑部101中的混合电极2沿着粉尘通道4的纵向中心线一一对称布设;n为整数。混合电极2一一对称布设,是为了形成电容。混合电极2尽可能的最大化利用支撑部101的面积,使测得的电容大小尽可能的大。
作为优选,所述的粉尘通道4长度为2mm至4mm。这样,可以在支撑部101上设置多个孔洞,便于混合电极2的布设。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电极2为圆柱状,混合电极2的直径为0.3—3mm。
作为优选,所述的玻璃基板3与连接部102的距离大于混合电极2的直径,且玻璃基板3与连接部102的距离为2—4mm。这使混合电极2能够充分暴露在粉尘通道4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电极2的长度等于支撑部101的长度,混合电极2的长度为1100um至150um。这便于电极材料的注射。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电极2按照重量比,包括以下组分:碳纳米管:PDMS:固化剂=3:1:0.1。这样,混合电极2的导电性以及混合材料的固化程度最好。
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中,PDMS沟道的两个支撑部101与玻璃衬底3的端面固定连接,混合电极2位于PDMS沟道1侧部,并且贯穿沟道支撑部101。在PDMS沟道1的两侧支撑部101均匀分布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混合电极2。当粉尘通过粉尘通道4时,引起位于PDMS沟道两侧支撑部101中的混合电极2之间的介电常数变化,从而使的电容发生变化,反应迅速。该装置采用材料主要为PDMS材料与玻璃,价格低,易于获取,成本低,并且制作工艺简单。
本实施例中采用柔性材料PDMS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粉尘通道4较大,并且可以制作3D电极方便外接引线,可以有较好的结果。
上述结构的检测装置,采用了柔性材料微流控工艺,所以它与现有检测装置相比,具有成本低、体积小、性能稳定、易于携带、反应时间快等特点。
利用上述的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进行粉尘浓度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将装置中位于PDMS沟道支撑部101上的混合电极2一一对应形成n组电容,并在外接引线中使n组电容并联,然后将粉尘气流通入检测装置的粉尘通道4中,改变PDMS沟道内的介电常数,最后测算粉尘所占体积比。
所述的测算粉尘所占体积比的过程如下:
当粉尘进入粉尘通道4后,粉尘和空气混合物的介电常数∈依据式(1)确定:
∈=D∈p+(1-D)*∈a 式(1)
其中,∈表示粉尘和空气的混合介电常数;∈p表示粉尘的介电常数;∈a表示空气的介电常数;D表示两电容极板间的粉尘容积比;
依据式(2)确定粉尘和空气的混合介电常数∈与电容关系:
其中,C表示实际电容大小,C0表示真空中电容大小,D表示两电容极板间的粉尘容积比,∈表示粉尘和空气的混合介电常数;
由式(2)得到式(3):
其中,ΔC=C-C0
依据式(4)确定粉尘质量m:
m=D*V*ρ 式(4)
其中,V表示粉尘通道4中的空气体积,ρ表示粉尘通道4中的空气密度。
上述粉尘检测方法,利用电容特性,即利用粉尘进入沟道改变介电常数,从而得到粉尘浓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2)

1.一种利用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进行粉尘浓度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PDMS沟道(1)、混合电极(2)和玻璃衬底(3),其中,PDMS沟道(1)由PDMS材料制成,PDMS沟道(1)包括位于两侧的支撑部(101),以及与两支撑部(101)顶端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02);两支撑部(101)的底端分别与玻璃衬底(3)的顶面固定连接,PDMS沟道(1)和玻璃衬底(3)之间形成粉尘通道(4);混合电极(2)位于支撑部(101)中,且贯穿支撑部(101),混合电极(2)的一端朝向粉尘通道(4);
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将装置中位于PDMS沟道支撑部(101)上的混合电极(2)一一对应形成n组电容,并在外接引线中使n组电容并联,然后将粉尘气流通入检测装置的粉尘通道(4)中,改变PDMS沟道内的介电常数,最后测算粉尘所占体积比;
所述的测算粉尘所占体积比的过程如下:
当粉尘进入粉尘通道(4)后,粉尘和空气混合物的介电常数∈依据式(1)确定:
∈=D∈p+(1-D)*∈a 式(1)
其中,∈表示粉尘和空气的混合介电常数;∈p表示粉尘的介电常数;∈a表示空气的介电常数;D表示两电容极板间的粉尘容积比;
依据式(2)确定粉尘和空气的混合介电常数∈与电容关系:
其中,C表示实际电容大小,C0表示真空中电容大小,D表示两电容极板间的粉尘容积比,∈表示粉尘和空气的混合介电常数;
由式(2)得到式(3):
其中,ΔC=C-C0
依据式(4)确定粉尘质量m:
m=D*V*ρ 式(4)
其中,V表示粉尘通道(4)中的空气体积,ρ表示粉尘通道(4)中的空气密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浓度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PDMS沟道(1)、混合电极(2)和玻璃衬底(3),其中,PDMS沟道(1)由PDMS材料制成,PDMS沟道(1)包括位于两侧的支撑部(101),以及与两支撑部(101)顶端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02);两支撑部(101)的底端分别与玻璃衬底(3)的顶面固定连接,PDMS沟道(1)和玻璃衬底(3)之间形成粉尘通道(4);混合电极(2)位于支撑部(101)中,且贯穿支撑部(101),混合电极(2)的一端朝向粉尘通道(4)。
CN201610855926.8A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6442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5926.8A CN106442243B (zh)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5926.8A CN106442243B (zh)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2243A CN106442243A (zh) 2017-02-22
CN106442243B true CN106442243B (zh) 2019-03-05

Family

ID=58170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55926.8A Active CN106442243B (zh)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422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3958A (zh) * 2017-06-13 2017-08-18 白茂森 一种基于静电法的粉尘浓度在线测量装置
CN115266508A (zh) * 2022-08-30 2022-11-01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可往复对不同高度粉尘进行监测功能的粉尘检测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5954B1 (en) * 1999-01-29 2001-07-03 Reid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Detection of wear-particles and other impurities in industrial or other fluids
US6637257B2 (en) * 2002-01-02 2003-10-28 Integrated Sensing Systems Micromachined fluid analysis device and method
CN1216283C (zh) * 2003-01-10 2005-08-24 东南大学 激光散射式粉尘浓度在线测量方法
EP1730518B1 (en) * 2004-02-26 2009-07-08 Thomsen Bioscience A/S Method, chip, device and integrated system for detection biological particles
CN2694264Y (zh) * 2004-04-19 2005-04-20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粉尘浓度测量装置
CN201060182Y (zh) * 2007-08-01 2008-05-1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静电除尘材料吸附效果测试实验装置
CN101907600B (zh) * 2010-07-30 2012-07-18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差动原理的矿井粉尘浓度测量装置
JP6188782B2 (ja) * 2012-03-27 2017-08-30 ザ リージェンツ オブ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カリフォルニア 連続的な全チップ3次元depセルソーター、及び関連する製造方法
JP6025982B2 (ja) * 2012-08-01 2016-11-16 ザ・ペン・ステート・リサーチ・ファンデーション 粒子および細胞の高効率分離およびマニピュレーション
CN103234879A (zh) * 2013-03-28 2013-08-07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交变电场电荷感应的粉尘浓度监测装置与方法
CN103293209B (zh) * 2013-05-06 2015-06-17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离子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3424447B (zh) * 2013-08-22 2015-05-13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非修饰单层石墨烯作为工作电极的纳米颗粒增强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CN103454196B (zh) * 2013-09-27 2016-02-24 山东科技大学 矿井粉尘浓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3558267B (zh) * 2013-11-11 2015-09-02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电容检测技术的粉尘浓度在线检测系统
JP6425993B2 (ja) * 2014-12-23 2018-11-21 株式会社Soken 粒子状物質検出素子
CN104568684B (zh) * 2015-01-30 2017-06-27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种纳米颗粒检测系统及筛选分析方法
CN104819918B (zh) * 2015-05-04 2017-08-04 东南大学 一种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5866225B (zh) * 2016-04-01 2018-08-2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检测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场效应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CN105891074B (zh) * 2016-04-12 2018-11-23 东南大学 一种粉尘浓度图像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2243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ng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virus particles using nanopore-based resistive-pulse sensing techniques
Chen et al. A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simultaneous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measurements on single cells
CN106442243B (zh) 一种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Su et al. Deposition of graphene nanomaterial aerosols in human upper airways
CN104122393A (zh) 一种光电化学三维纸芯片的制备及其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Ursini et 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graphene and silica nanoparticles. Part II: Pilot study to identify a panel of sensitive biomarkers of genotoxic, oxidative and inflammatory effects on suitable biological matrices
Kalidoss et al. A comparis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measurement of exhaled breath for diabetes pre-screening by graphene-based sensor; from powder processing to clinical monitoring prototype
Ross et al. Volatile compounds in blood headspace and nasal breath
CN105092689A (zh) 一种实时在线的呼出气监测仪
Grothe et al. Electroanalytical profiling of cocaine samples by means of an electropolymeriz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using benzocaine as the template molecule
Boland Approaching the limit of electromechanical performance in mixed-phase nanocomposites
CN104792676B (zh) 采用电离法测量空气纳米级颗粒浓度的方法
Su et al. Estim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deposition in a human respiratory tract replica
KR101646182B1 (ko) 바이오 센서
CN104818213A (zh) 一种滑动式封闭病原体检测卡盒
CN104406831B (zh) 血液分离装置、血液分离检测装置及分离检测方法
Yang et al. Label-free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ptogenetically engineered cells using optically-induced dielectrophoresis
CN105021656B (zh) 一种氯仿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CN110511411A (zh) 一种温度敏感的柔性膜、传感器及柔性膜的制备方法
Peyrow Hedayati et al. Physicochemical Modeling of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in Solid-State Supercapacitors
CN205538926U (zh) 道路抑尘剂抑尘效果检测实验装置
Sozmen et al. Utilizing magnetic levitation to detect lung cancer-associated exosomes
CN102095784B (zh) 碳纳米管薄膜三电极气体湿度传感器及其湿度测量方法
Sun et al. Enhanced-oxid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honokiol and magnolol using NMP-exfoliated graphene nanosheets
CN207042502U (zh) 一种盛装试剂的微流控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