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0923B -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40923B CN106440923B CN201610912911.0A CN201610912911A CN106440923B CN 106440923 B CN106440923 B CN 106440923B CN 201610912911 A CN201610912911 A CN 201610912911A CN 106440923 B CN106440923 B CN 1064409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ndenser
- heat exchange
- flow
- described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41000276425 Xiphophorus maculat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8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21 disti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13/06—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能够使气流通过的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温度,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温度低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温度;和/或,所述调节单元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流速,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流速大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流速;由所述调节单元流出的气流用于与所述冷凝器进行热量交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和空调。所述装置能够提高与之相配合的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提高冷凝器在较高温度环境下的工作性能。所述换热设备和所述空调换热效率高,体积小,制造、运输及使用成本较低,安全、可靠、环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一种常见的热交换器,其可以使气体或蒸汽凝结成液体。冷凝器的工作过程为放热过程,在冷凝器内部流动的换热媒介能够将热量传递至其周边环境中,从而达到换热目的。如今,冷凝器在例如空调器、冰箱等多种家用电器中、及例如工业蒸馏、工业发电等多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均有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为使各种电器设备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并适应不断增长的、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对于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以空调为例,用户对于空调的制冷效率以及使用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期望空调器能够在不增加电能消耗的基础上,快速达到设定温度,因此需要使冷凝器能够进行快速换热,提高换热效率。现有冷凝器常通过对其散热翅片结构进行改进,增大散热面积,从而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但是,改进后的散热翅片结构复杂,制造、更换及使用成本较高,且易使冷凝器体积及重量增大,增加生产、运输及安装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目的在于,提高与所述装置相配合的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及换热能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能够使气流通过的调节单元,并且:
所述调节单元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温度,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温度低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温度;
和/或,所述调节单元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流速,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流速大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时的流速;
由所述调节单元流出的气流用于与所述冷凝器进行热量交换。
优选地,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连通设置有气流通道;
所述进风口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的流通面积,以使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的温度降低,和/或,使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的流速提高。
优选地,所述气流通道内各处的流通面积均不小于所述出风口的流通面积;
和/或,所述气流通道内各处的流通面积均不大于所述进风口的流通面积。
优选地,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并且:
所述第一通道成渐扩式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通道上流通面积最大的部位设置为所述进风口、流通面积最小的部位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二通道上远离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设置为所述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调节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调节单元均匀分布于所述装置本体上,并且:
多个所述调节单元的所述出风口均位于所述装置本体的相同一侧,以使多个所述出风口能够共同朝向所述冷凝器设置;多个所述调节单元的所述进风口均位于所述装置本体的相同另一侧。
优选地,多个所述调节单元成多行多列地排列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上,且相邻所述调节单元相接设置,以增大所述装置本体的气流通量。
优选地,所述装置本体为板状结构,所述调节单元贯穿所述装置本体的厚度进行设置,使气流能够通过所述调节单元从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装置为用于对冷凝器进行保护的保护罩。
一种换热设备,包括冷凝器和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
所述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进风一侧,从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能够直接与所述冷凝器进行换热。
一种空调,包括所述的换热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能够调节气流温度和/或流速的调节单元,使得外界气流在流过所述调节单元后温度降低和/或流速增大,较低温度或较大流速的气流与冷凝器进行换热,能够有效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提高冷凝器在较高温度环境下的工作性能。
2、所述调节单元包括面积较大的进风口和面积较小的出风口,气流由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由于节流效应,使出风气流温度降低。以该种结构形式设置的所述调节单元无需利用额外输入能源,即可得到温度较低和/或流速较大的气流,能够在不增大使用能耗的基础上,达到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目的,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达到节能减排效果。
3、所述装置可以设置为对冷凝器进行保护的保护罩,在降低与冷凝器进行换热的气流温度和/或增大气流流速的同时,所述保护罩还能够起到防止外物碰伤冷凝器散热翅片的作用。
4、所述换热设备和所述空调的换热效率较高,制冷迅速,体积较小,制造、运输及使用成本较低,使用过程中耗费电能较少,工作性能良好,安全、可靠、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放大图(以俯视图角度观察);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放大图(以侧视图角度观察)。
图中:1、装置本体;2、调节单元;21、进风口;22、出风口;23、第一通道;24、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以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冷凝器通常通过对外界环境进行放热,以降低其内的换热媒介的温度。通常,降低外界环境的温度以及改善外界环境中流体的流通状况,有利于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如图1-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能够使气流通过、并对通过的气流起到调节作用的调节单元2;
所述调节单元2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温度,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温度低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温度;
和/或,所述调节单元2能够改变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流速,使气流在流出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流速大于气流在流入所述调节单元2时的流速;
由所述调节单元2流出的气流能够与所述冷凝器进行热量交换。温度降低和/或流速增大的气流使所述冷凝器能够处于更佳的换热环境中,有利于提高其换热效率,加快换热速度,并可提高冷凝器的最大换热量。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单元2通过节流效应调节流经其内的气流的温度及流速,更具体地,如图3-6所示,所述调节单元2包括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所述进风口21和所述出风口22之间连通设置有气流通道;
所述进风口21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22的流通面积,气流以较低的流速和较高的温度由所述进风口21进入所述调节单元2,由于所述出风口22的流通面积变小,气流在流出所述出风口22时发生节流膨胀,温度降低;同时,缩小所述出风口22的流通面积,可使由所述出风口22流出的气流的流速提高。优选地,所述进风口21和所述出风口22均为圆形开口。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及后文中所说的“流通面积”,即为能够使气流流过的有效面积。
由所述出风口22流出的气流温度降低,流速增大,使所述冷凝器处于低于实际环境温度、且气流流动较快的换热环境下,可以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即使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也可使所述冷凝器保持良好的换热效率。同时,在所需换热量一定的情况下,可选用较小规格的冷凝器和其配套设备,以减小冷凝器工作时所占用的空间以及材料成本,并可降低设备工作噪音。此外,利用节流效应,所述调节单元2无需消耗电能即可达到调节气流温度及流速的目的,有利于减少具有该冷凝器及所述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的耗电量,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并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气流通道内各处的流通面积均不小于所述出风口22的流通面积,即,使得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出风口22的流通面积为最小;和/或,所述气流通道内各处的流通面积均不大于所述进风口21的流通面积,即,使得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进风口21的流通面积为最大,以产生较佳的节流效果。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23和第二通道24,并且:
所述第一通道23成渐扩式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通道23上流通面积最大的部位设置为所述进风口、流通面积最小的部位与所述第二通道24相连通;
所述第二通道24优选为内径处处相等的圆筒状结构,且所述第二通道24上远离所述第一通道23的一端设置为所述出风口22。
包括所述第一通道23和所述第二通道24的所述气流通道的结构形式规则美观、易于加工,且能够起到良好的节流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气流通道的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该较佳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结构形式,其它可带来节流效果的结构形式均可应用于所述气流通道处。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单元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调节单元2均匀分布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以增大通过所述装置本体1的气流流量及气流均匀性;多个所述调节单元2的所述出风口22均位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相同一侧,以使多个所述出风口22能够共同朝向所述冷凝器设置;同时,多个所述调节单元2的所述进风口21均位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相同另一侧,以使多个所述进风口21能够共同朝向外界环境设置,此处所说的“外界环境”,指的是所述装置工作时所处的环境,所述外界环境中的气体能够流动通过所述调节单元2。由多个所述进风口21共同进风,再使气流由多个所述出风口22共同流出,有利于增大进风气流,经过节流作用调节后的气流直接与冷凝器进行换热,有利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优选地,多个所述调节单元2成多行多列方式排列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且相邻所述调节单元2相接设置,相邻两所述调节单元2之间互不连通,以避免不同所述调节单元2内的气流发生互窜,从而提高节流效率。多个所述调节单元相接设置,有利于提高所述装置本体1面积的利用率,增大进风面积,从而增大所述装置本体1的整体气流通量,进一步提高与所述冷凝器进行换热的气流流量,提高所述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所述装置本体1为板状结构,所述调节单元2贯穿所述装置本体1的厚度进行设置,使气流能够通过所述调节单元2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此处所说的“一侧”和“另一侧”,指的是所述装置本体上与其板厚方向相垂直的“一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成板状结构设置的所述装置本体1能够包围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外部,减小所述装置所占据的空间。优选地,所述装置设置为用于对冷凝器进行保护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具有防止冷凝器的翅片在运输、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变形的作用,其能够替代现有的、通常为金属丝网形式的保护罩,起到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及保护冷凝器的双重作用,有利于增加所述装置的实用性,并进一步减小所述装置所占用的体积。
实验表明,气流通过所述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后,其温降可以达到5℃。
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包括冷凝器和所述的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
所述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进风一侧,此处,所述“进风一侧”指示气流的流动方向,表示气流先流经所述装置,再流向所述冷凝器。所述出风口22与所述冷凝器对应设置,以使从所述出风口22流出的气流能够直接与所述冷凝器进行换热。优选地,所述装置包围所述冷凝器的进风一侧设置,以使所述冷凝器的全部散热翅片均能够直接与调节之后的气流进行换热,提高所述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并对冷凝器的散热翅片起到保护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装置的设置形式并不局限于围绕所述冷凝器,具体设置形式可以根据对冷凝器换热量以及设备整体重量等条件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所述换热设备换热效率较高,制冷迅速,体积较小,制造、运输及使用成本较低,使用过程中耗费电能较少,工作性能良好,安全、可靠、环保。
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涉及一种空调,包括所述的换热设备,此处所说的换热设备,具体可以为空调的室外机。具有所述换热设备的所述空调能够在高温下快速制冷,迅速达到设定温度,具有良好的使用舒适性和便利性。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和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所述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能够使气流通过的调节单元(2),并且:
所述调节单元(2)包括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所述进风口(21)和所述出风口(22)之间连通设置有气流通道;
所述进风口(21)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22)的流通面积,以使由所述出风口(22)流出的气流的温度降低,和/或,使由所述出风口(22)流出的气流的流速提高;
由所述调节单元(2)流出的气流用于与所述冷凝器进行热量交换;
多个所述调节单元(2)排列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且相邻所述调节单元(2)相接设置,以增大所述装置本体(1)的气流通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内各处的流通面积均不小于所述出风口(22)的流通面积;
和/或,所述气流通道内各处的流通面积均不大于所述进风口(21)的流通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23)和第二通道(24),并且:
所述第一通道(23)成渐扩式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通道(23)上流通面积最大的部位设置为所述进风口、流通面积最小的部位与所述第二通道(24)相连通;
所述第二通道(24)上远离所述第一通道(23)的一端设置为所述出风口(2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调节单元(2)均匀分布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并且:
多个所述调节单元(2)的所述出风口(22)均位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相同一侧,以使多个所述出风口能够共同朝向所述冷凝器设置;多个所述调节单元(2)的所述进风口(21)均位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相同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调节单元(2)成多行多列地排列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为板状结构,所述调节单元(2)贯穿所述装置本体(1)的厚度进行设置,使气流能够通过所述调节单元(2)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为用于对冷凝器进行保护的保护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进风一侧,从所述出风口(22)流出的气流能够直接与所述冷凝器进行换热。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12911.0A CN106440923B (zh) | 2016-10-19 | 2016-10-19 |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
PCT/CN2017/102553 WO2018072587A1 (zh) | 2016-10-19 | 2017-09-21 |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12911.0A CN106440923B (zh) | 2016-10-19 | 2016-10-19 |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40923A CN106440923A (zh) | 2017-02-22 |
CN106440923B true CN106440923B (zh) | 2018-11-02 |
Family
ID=58175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12911.0A Active CN106440923B (zh) | 2016-10-19 | 2016-10-19 |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40923B (zh) |
WO (1) | WO201807258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40923B (zh) * | 2016-10-19 | 2018-11-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84866B2 (ja) * | 1995-08-04 | 2004-01-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装置 |
CN1059030C (zh) * | 1998-08-24 | 2000-11-29 | 刘富钦 | 蒸发式冷凝机组 |
CN1157571C (zh) * | 2000-08-11 | 2004-07-14 | 诠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蒸发式冷凝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
EP2177854A1 (de) * | 2008-10-16 | 2010-04-21 | Ludwig Michelbach | Kühlvorrichtung |
CN201867000U (zh) * | 2010-10-29 | 2011-06-15 | 上海恒安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带防护网罩结构的汽车空调冷凝器 |
CN102435024A (zh) * | 2010-12-08 | 2012-05-02 | 苏州嘉言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广口冷凝器 |
CN103629944B (zh) * | 2013-12-04 | 2015-10-21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一种直接空冷凝汽器进风冷却扩压导流装置 |
CN105180566A (zh) * | 2015-10-22 | 2015-12-23 |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冰箱的冷凝系统及其冰箱 |
CN205138037U (zh) * | 2015-10-22 | 2016-04-06 |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冰箱的冷凝系统及其冰箱 |
CN205939409U (zh) * | 2016-08-12 | 2017-02-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205956078U (zh) * | 2016-08-29 | 2017-02-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网罩及风扇 |
CN106440923B (zh) * | 2016-10-19 | 2018-11-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
CN206160800U (zh) * | 2016-10-19 | 2017-05-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
-
2016
- 2016-10-19 CN CN201610912911.0A patent/CN106440923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9-21 WO PCT/CN2017/102553 patent/WO201807258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40923A (zh) | 2017-02-22 |
WO2018072587A1 (zh) | 2018-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91730A (zh) | 半导体制冷集成系统 | |
CN107027274A (zh) | 一种机柜半导体冷却装置 | |
CN106440923B (zh) |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 |
CN106051933B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 |
CN206160800U (zh) | 一种用于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的装置、换热设备和空调 | |
CN103673233A (zh) | 一种新风热回收装置 | |
CN205825570U (zh) | 一种半导体冰箱的散热装置 | |
CN103298318B (zh) | 一种机柜温控系统 | |
CN209104321U (zh) | 一种雾化蒸发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
WO2018141187A1 (zh) | 一种捆绑组合式半导体制冷制热器 | |
CN110450599A (zh) |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低功耗多元耦合散热系统及方法 | |
CN203340505U (zh) | 一种机柜温控系统 | |
CN211876116U (zh) | 烟机 | |
CN203628890U (zh) | 一种半导体空调 | |
CN202915605U (zh) | 整体式热交换器及其四联供热泵系统 | |
CN109587998A (zh) | 微通道换热器底置型多联热管冷却系统 | |
CN109002103B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服务器机箱 | |
CN205372789U (zh) | 一种新型多温区输出高效局部降温装置 | |
CN103134229B (zh) | 多用途横向引热调温模组以及调温系统 | |
CN103542478B (zh) | 一种半导体空调 | |
CN207132605U (zh) | 并网光伏空调散热系统 | |
CN217182729U (zh) | 远程控制柜和分散控制系统 | |
CN205825511U (zh) | 一种中巴内置空调轻量化冷凝器 | |
TWI714400B (zh) | 空調箱系統 | |
CN213907266U (zh) | 一种用于电气控制柜的温控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