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30337A - 一种以植物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植物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30337A
CN106430337A CN201610732467.4A CN201610732467A CN106430337A CN 106430337 A CN106430337 A CN 106430337A CN 201610732467 A CN201610732467 A CN 201610732467A CN 106430337 A CN106430337 A CN 106430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
activated carbon
sewage
quick lime
bambo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324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兆武
杨洁
郭叶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7324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303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30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03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02F1/524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using basic salts, e.g. of aluminium and ir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06Pestic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2Hydrocarbons, e.g. oi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2Hydrocarbons, e.g. oil
    • C02F2101/327Poly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4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6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8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2Odour removal or prevention of malodou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竹、木料、作物秸秆等植物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处理剂由活性炭、生石灰、明矾配制而成,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3.0:1.0~2.0:2.0~3.0,优选比2.0:1.5:2.5,处理效果显著(图1),对其有氧发酵后的污水处理效果更佳。本剂适于无污水处理设施的分散型手工作坊式工厂或小造纸厂等的污水处理,能基本达到城镇污水排放标准要求。本剂型稳定,原料来源丰富,无需专门的污水处理设备,生产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30分钟左右就处理完毕,时间短。且第一次使用过的处理剂可反复使用3~5次,每次只需添加少量新处理剂即可。处理后的沉淀物可用作花木等的有机肥,因本身含碳,也可进行焚烧处理或加入砖坯中还可节省烧制燃料。

Description

一种以植物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实用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竹、木料、作物秸秆等植物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剂的研发与生产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竹、木广泛用于做凉席、造纸、家具、建筑棚架,建筑材料、地板、工艺品、乐器、扫帚等。近年来,将竹材用工程化方法,经物理和化学作用制成的竹纤维,被用作纺织品,做成毛巾和衣物等。在以竹、木为原料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竹凉席厂、家具厂、造纸厂等会产生大量的竹、木工业污水,竹、木工业污水是一种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含有大量的木质素,COD含量和色度很高。目前对竹、木工业污水的治理方法有黑液碱回收法、酸析法、絮凝法、膜分离法、生物法、氧化法等;主要技术有低压射流曝气技术、深层射流曝气技术、芬顿氧化技术、Fe2+/S2O2-8氧化技术、三级混凝技术、木聚糖酶 AU-PE89漂白技术、生物酶助剂处理技术、二沉池Fenton 流化床技术、生物降解木质素技术、电解法处理技术、电解氧化去除有机物技术、矿物基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技术等;较先进的工艺有好氧动态曝气工艺、斜网-混凝沉淀-二段A/O组合工艺、高温厌氧流化床+SBR工艺等。
竹、木原料造纸,其纸质优良;竹、木制品深受人们喜爱,各种竹、木制品花样各异,层出不穷。特别是竹产区大量的各种竹制品手工作坊式工厂应运而生,加工过程中排放出竹工业污水。由于是手工作坊式工厂,分布于每家每户、各村各乡,政府也难于竹加工污水的集中处理,致使大量竹等植物质工业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排放到周围环境,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与土壤;通过众多小溪小渠,汇入江河,又严重污染了江河水体。
目前,针对竹、木料、作物秸秆等植物质加工所产生的污水的处理方法都是工厂化的处理工艺,需要购买专门设备与安装场地,建设专门的污水处理车间,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这是目前每家每户、各村各乡竹制品手工作坊式工厂所无法承受的费用。所以,目前没有其有效的办法处理这种分散式污水。本污水处理剂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不需要建污水处理厂,也不需要任何大型设备,只需要挖一个污水存放池与一个小搅拌装置即可进行处理,且污水存放池可大可小,存放时间可长可短,根据每天产生污水量的多少设置存放池大小。本污水处理剂适合于暂时无污水处理设施的竹以及以其他植物材料为原料的手工作坊式工厂及小工厂的临时污水处理,在竹制品加工厂、竹造纸厂、木料造纸厂等地使用,其剂型稳定,效果好。本污水处理剂原料来源丰富,生产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30min左右就处理完毕,处理时间短,大大有利于改善竹产区等植物质为原料的工厂周围环境。本污水处理剂进行工厂化生产,可采用AB剂型,形成以植物质为原料的污水处理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以竹、木料、作物秸秆等植物质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剂,本处理剂原料来源丰富,生产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处理效果显著。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上述污水处理剂的较佳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的处理剂由活性炭、生石灰、明矾配制而成,其中活性炭主要用作吸附剂,起色素及有机物的吸附作用。活性炭能有效地去除色度、臭味,可去除污水中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和某些无机物,包含某些有毒的重金属。如活性炭能有效吸附氯代烃、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还能吸附苯醚、正硝基氯苯、萘、乙烯、二甲苯酚、苯酚、DDT、艾氏剂、烷基苯磺酸及许多酯类和芳烃化合物。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CaO),白色或灰色、棕白,无定形,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呈碱性,在水中形成Ca+2与OH-,OH-离子具有有机极性分子等电点(pI)的pH值调节作用,在明矾作用下一旦等电点即刻沉淀,Ca+2活性较高,还能取代除钾钠以外的其他金属元素,促进有机无机分子的构象与构型的变化以及变性,与碳形成絮凝物;明矾主要用作混凝剂,起絮凝的作用。明矾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其系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无色立方晶体,外表常呈八面体,或与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形成聚形,溶于水后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电离,Al3+与水电离产生OHˉ结合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与带负电的胶粒相遇,彼此电荷被中和,失去电荷的胶粒,很快聚结,形成大的胶粒。K+活性较高,能取代其他金属元素,促进有机无机分子的构象与构型的变化以及变性。发明人研究发现,加入本处理剂能起到很好的污水净化作用。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剂目前未见同类产品的报道,本发明是发明人经过多年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所得出的试验结果,并在较长时间的生产中已得到验证,效果较佳。且本发明的配方还具有技术含量较高,剂型较稳定,原料来源丰富,操作简便,如开发成商品,在生产中使用简单方便,污水处理效果显著,解决了当前暂时无污水处理设施的竹以及其他以植物材料为原料的手工作坊式工厂及小工厂的临时污水处理,是一种良好的污水处理剂。本污水处理剂配方可进行工厂化生产,其开发利用不但将在市场上增加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剂,还将为目前暂时无污水处理设施的竹以及其他以植物材料为原料的手工作坊式工厂及小工厂的临时污水处理的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
本污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为: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分别粉碎,颗粒目数越大越好,其目数范围控制在300目以上,目数越大越好(至少在100目以上)。
本发明的配制方法为: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也可采用AB剂型,进行工厂化生产,活性炭+生石灰为A剂型,明矾为B剂型,形成以植物质为原料的工厂污水处理剂产品。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3.0:1.0~2.0:2.0~3.0。本污水处理剂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可保存2-3年。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使用本污水处理剂进行污水处理时,其配剂用量按3.0~7.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使用时按配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即可,20~30min处理完毕。处理完第一批污水的处理剂可反复使用,利用处理完第一批污水的处理剂进行第二批污水处理时,只需加入少量新处理剂;处理完第二批污水的处理剂还可反复使用,利用处理完第二批污水的处理剂进行第三批污水处理时,也只需加入少量新处理剂;以此类推。
试验检测表明,使用本污水处理剂,对其处理水进行检测,其处理水接近或已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基本要求。
本发明选用活性炭、生石灰、明矾,采用了适宜重量质量比的配伍,配制成商用污水处理剂,其具有显著的污水处理效果。
以下是发明人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不断地通过试验挑选及选用适合本发明的处理剂配方的原料及其相关配比所做的竹料加工所产生的污水处理效果的比较试验。
单组分试验
单组分试验主要是定性试验每一组分对竹料加工所产生污水的单一处理效果试验。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竹料加工厂生产所产生的污水(竹凉席厂污水)进行处理。试验用单剂为: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个组分。
试验方法
试验材料的制备: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分别粉碎至300目以上,目数越大越好。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
使用方法:使用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进行污水处理时,每个单剂用量按5.0g.1000mL-1污水分别进行单独投放,投入污水中后即刻搅拌均匀,静置20min时观察检测试验效果。COD、BOD5、SS的单位为mg.L-1、色度的单位为稀释倍数。
处理设置:试验设置3个处理1个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包括CK)。各处理编号为处理1-3与CK。各处理的具体情况如下:
处理1——活性炭用量按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使用时按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即可,静置20min时观察检测试验效果。处理2——生石灰用量按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使用时按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即可,静置20min时观察检测试验效果。处理3——明矾用量按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使用时按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即可,静置20min时观察检测试验效果。对照(CK)——污水中不加任何处理剂,只搅拌均匀,静置20min时进行观察检测。
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表1),处理1-3的COD显著低于其CK,其中处理3显著低于处理1-2,处理1又显著低于处理2。处理1-3的BOD5显著低于其CK,其中处理3显著低于处理1-2,处理1又显著低于处理2。处理1-3的SS显著低于其CK,其中处理3显著低于处理1-2,处理2又显著低于处理1。处理1-3的色度显著低于其CK,其中处理1显著低于处理2-3,处理3又显著低于处理2。
表1. 单组分试验
处理 COD BOD5 SS 色度
处理1 1235±12.73c 1215±7.10c 981±16.34b 106±8.64d
处理2 1510±8.91b 1802±15.37b 704±21.65c 197±11.76b
处理3 862±22.64d 973±25.81d 125±9.27d 145±7.31c
CK 1948±9.82a 2493±4.79a 1160±4.62a 237±5.12a
注:小写字母为0.05水平,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下同。
以上表明,单组分试验的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的每一组分对竹料加工所产生污水的单一处理效果,其COD、BOD5、SS与色度都显著低于各自的CK,单一组分处理间的处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尽管其COD、BOD5、SS与色度都显著低于各自的CK,但都远未达到GB18918-2002标准。
通过以上单组分试验表明,活性炭、生石灰、明矾每一组分对竹料加工所产生的污水都具有显著的处理效果,但距离达标处理都还相差甚远。
配伍试验
配伍试验主要是定性与定量试验每一种配剂对竹料加工所产生污水的复合效果处理试验。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竹料加工厂生产所产生的污水(竹凉席厂污水)进行处理。试验用配剂为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个组分。
试验方法
试验材料的制备: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分别粉碎至300目以上,目数越大越好。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
配制方法: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也可采用AB剂型,活性炭+生石灰制成A剂,明矾制成B剂,形成以植物质为原料的污水处理剂产品,可进行工厂化生产。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3.0:1.0~2.0:2.0~3.0。本污水处理剂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保存3年。
使用方法:使用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进行污水处理时,配剂用量按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投放顺序为:先投放活性炭,然后生石灰,搅拌均匀后再放明矾,再搅拌均匀后静置即可;也可活性炭、生石灰同时投放,搅拌均匀后再放明矾,再搅拌均匀后静置即可。投放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影响处理效果。使用时按重量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静置20min时观察检测试验效果。COD、BOD5、SS的单位为mg.L-1、色度的单位为稀释倍数。
处理设置:试验设置3个处理1个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包括CK)。各处理编号为处理1-3与CK。各处理的具体情况如下:
处理1——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1.0:2.0。用量按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使用时按重量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即可,静置20min时观察检测试验效果。处理2——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用量按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使用时按重量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即可,静置20min时观察检测试验效果。处理3——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3.0:2.0:3.0。用量按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使用时按重量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即可,静置20min时观察检测试验效果。对照(CK)——污水中不加任何处理剂,只搅拌均匀,静置20min时进行观察检测。
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表2),处理1-3的COD显著低于其CK,其中处理2显著低于处理1,处理3与处理1-2无显著差异。处理1-3的BOD5显著低于其CK,其中处理2显著低于处理1,处理3与处理1-2无显著差异。处理1-3的SS显著低于其CK,其中处理1显著低于处理2-3,处理2又显著低于处理3。处理1-3的色度显著低于其CK,其中处理3显著低于处理1-2,处理2又显著低于处理1。
表2. 配剂试验
处理 COD BOD5 SS 色度
处理1 109±10.49b 47±12.37b 18±3.92d 71±8.34b
处理2 75±8.04c 28±4.97c 25±0.83c 47±6.02c
处理3 89±6.10bc 35±2.15bc 36±2.97b 31±3.71d
CK 1948±12.46a 2493±5.18a 1160±3.95a 237±5.17a
以上说明,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3.0:1.0~2.0:2.0~3.0的处理其COD显著低于其CK,其中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的处理显著低于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1.0:2.0的处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3.0:2.0:3.0的处理与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1.0:2.0与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的处理无显著差异。
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3.0:1.0~2.0:2.0~3.0的处理的BOD5显著低于其CK,其中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的处理显著低于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1.0:2.0的处理,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3.0:2.0:3.0的处理与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1.0:2.0、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的处理无显著差异。
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3.0:1.0~2.0:2.0~3.0的处理的SS显著低于其CK,其中,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1.0:2.0的处理显著低于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与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3.0:2.0:3.0的处理,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的处理又显著低于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3.0:2.0:3.0的处理。
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3.0:1.0~2.0:2.0~3.0的处理的色度显著低于其CK,其中,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3.0:2.0:3.0的处理显著低于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1.0:2.0、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的处理,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的处理又显著低于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1.0:1.0:2.0的处理。
综合以上分析,从经济效益结合处理效果考虑,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的配伍是较佳的处理配剂,其处理效果接近或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基本要求(图1)。
以上试验还表明,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配伍试验的处理效果(表2)显著高于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单剂试验的处理效果(表1)。由此表明,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配伍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剂量试验
剂量试验主要是定性与定量试验每一种使用剂量对竹料加工所产生污水的处理效果试验。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竹料加工厂生产所产生的污水(竹凉席厂污水)进行处理。试验用配剂为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个组分。
试验方法
试验材料的制备: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分别粉碎至300目以上,目数越大越好。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
配制方法: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也可采用AB剂型,活性炭+生石灰制成A剂,明矾制成B剂,形成以植物质为原料的污水处理剂产品,可进行工厂化生产。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本污水处理剂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保存3年。
使用方法:使用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进行污水处理时,配剂用量按3.0g.1000mL-1、5.0g.1000mL-1、7.0g.1000mL-1污水三个浓度梯度进行投放。投放顺序为:先投放活性炭,然后生石灰,搅拌均匀后再放明矾,再搅拌均匀后静置即可;也可活性炭、生石灰同时投放,搅拌均匀后再放明矾,再搅拌均匀后静置即可。投放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影响处理效果。使用时按重量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静置20min时观察检测试验效果。COD、BOD5、SS的单位为mg.L-1、色度的单位为稀释倍数。
处理设置:试验设置3个处理1个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包括CK)。各处理编号为处理1-3与CK。各处理的具体情况如下:
处理1——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用此重量质量比按3.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使用时按重量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即可,静置20min时观察检测试验效果。处理2——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用此重量质量比按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使用时按重量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即可,静置20min时观察检测试验效果。处理3——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用此重量质量比按7.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使用时按重量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即可,静置20min时观察检测试验效果。对照(CK)——污水中不加任何处理剂,只搅拌均匀,静置20min时进行观察检测。
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表3),处理1-3的COD显著低于其CK,其中处理3显著低于处理1-2,处理2又显著低于处理1。处理1-3的BOD5显著低于其CK,其中处理3显著低于处理1-2,处理2又显著低于处理1。处理1-3的SS显著低于其CK,其中处理2-3显著低于处理1,处理2、3无显著差异。处理1-3的色度显著低于其CK,其中处理3显著低于处理1-2,处理2又显著低于处理1。
表3. 剂量试验
处理 COD BOD5 SS 色度
处理1 157±21.35b 53±3.46b 37±1.64b 89±4.82b
处理2 75±6.27c 28±4.16c 23±0.68c 47±5.73c
处理3 63±1.08d 22±0.84d 20±4.71c 38±2.39d
CK 1948±11.60a 2493±5.43a 1160±4.23a 237±5.24a
以上表明,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的处理用此重量质量比按3.0~7.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其COD显著低于其CK。其中,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用此重量质量比按7.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显著低于3.0g、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又显著低于3.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
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的处理用此重量质量比按3.0~7.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其BOD5显著低于其CK。其中,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用此重量质量比按7.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显著低于3.0g、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又显著低于3.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
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的处理用此重量质量比按3.0~7.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其SS显著低于其CK。其中,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用此重量质量比按5.0、7.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显著低于3.0g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与7.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的处理用此重量质量比按3.0~7.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其色度显著低于其CK。其中,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用此重量质量比按7.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显著低于3.0g、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又显著低于3.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的色度。
综合以上分析,从经济效益结合处理效果考虑,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用此重量质量比按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的处理是较佳的处理剂量,其处理效果接近或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基本要求(图1)。
根据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处理完第一批污水的处理剂可反复使用。利用处理完第一批污水的处理剂进行第二批污水处理时,只需加入少量新处理剂;处理完第二批污水的处理剂还可反复使用,利用处理完第二批污水的处理剂进行第三批污水处理时,也只需加入少量新处理剂;以此类推。一般可连续使用3-5次。然后,把污水处理池底部的沉淀物取出,其沉淀物可用作树木、花卉等的有机肥;因本身含碳,也可进行焚烧处理或加入砖坯中还可节省烧制燃料。
以上试验表明,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配伍试验的处理效果(表2-3)显著高于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单剂试验的处理效果(表1),配剂的效果(表2-3)是各单剂效果(表1)的数倍,所以,配伍后的效果不是简单的各单剂效果的相加。由此表明,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配伍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通过诸多试验,以其他植物材料如木料、作物秸秆等为原料的手工作坊式小工厂及小造纸厂所排放的污水,用本处理剂进行处理的处理效果与以上竹凉席厂污水的处理效果基本相同,对有氧发酵后的污水处理效果更佳。
本剂型稳定,原料来源丰富,无需专门的污水处理设备,生产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30分钟左右就处理完毕,时间短。且第一次使用过的处理剂可反复使用3~5次,每次只需添加少量新处理剂即可。处理后的沉淀物可用作花木等的有机肥,因本身含碳,也可进行焚烧处理或加入砖坯中还可节省烧制燃料,处理残渣还可无害利用。
竹子[BambusoideaeBambusaceaeBamboo)]又名竹,为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竹属植物,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我国竹亚科有约20属71种、变种和类型。竹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竹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其茎为木质,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种子被称为竹米。最矮小的竹种,其杆高10至15cm,最大的竹种,其杆高达40m以上。成熟的竹生出水平的枝,叶片为剑形,有叶柄,幼株的叶直接从茎上生出。有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虽然某些种的茎杆生长迅速(每日可生长0.3m),但大多数种类仅在生长12至120年后才开花结籽。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
中国是世界竹的中心产区之一,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产量最多、栽培历史最悠久、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竹林面积占全世界竹林面积的约1/5。我国不但是亚洲竹子的主要起源地,也是现代竹子的分化和分布中心。竹子生长快,栽培后四年可以砍伐利用,一次栽植可多次利用,因取材容易,质轻而坚,自古以来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从它的杆、枝、叶、箨、鞭根、幼芽,在建材、食品、造纸、包装、工艺品等方面有几百种用途。因此,竹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经济植物。考古证实我们的祖先在一万年之前已使用竹子狩猎和作战。竹简,竹帛、毛笔这些竹文化用品记载了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从分布上看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可划分为5大竹区。1、北方散生竹区:包括甘肃东南部、四川北部、陕西南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以及山东南部和河北西南部等地区,约分布竹类10属29种10变种和变型,该区竹类以散生竹为主,如巴山竹属、刚竹属。2、江南混合竹区:本区包括四川东南部、湖南、江西、浙江及福建西北部,约相当于25~30°N,具有散生竹和丛生竹混合分布的特点,既有刚竹属、箬竹属、苦竹属等散生竹类,又有慈竹、刺竹属等丛生竹类,该区是我国人工竹林面积最大、竹材产量最高的地区,尤其以毛竹为甚,是我国毛竹分布的中心地区,竹业生产较为发达。3、西南高山竹区:包括地处横断山区的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和东北部、四川西部和南部,主要以箭竹属和玉山属等合轴散生型高山竹类为主,一般分布在海拔1500~3800m或更高地带,本区间或有箬竹属、香竹属和方竹属种类分布。4、南方丛生竹区:根据竹种组成和生境条件的不同又分为两个亚区。华南亚区:包括台湾地区、福建沿海、广东南岭以南及广西东南部,处于现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和热带雨林区,代表性竹类有刺竹属、思劳竹属等丛生竹类,刺竹属种类最多,且为该属分布中心,该亚区也有唐竹属等复轴混生型种类。西南亚区:包括广西西部、贵州南部、云南大部,主要是牡竹属、巨竹属、空竹属、泰竹属等丛生竹类,尤以牡竹属为多,是该属地理分布中心。5、琼滇攀援竹区:包括海南岛中南部、云南南部和西部边缘,以及西藏南部边缘地带,本区竹类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多种攀援性丛生竹类,如梨藤竹属、藤竹属、思劳竹属、刺竹属的一些种类等。
由于竹子材质优雅,制品结实耐用,坐卧舒适而价廉,并有浓厚的乡土意味及民族气息,在生活中则普遍被人类利用。竹制的艺术也随之被保留、创造及延续。竹子生长快,近几年为环保考量,有大量家具与纸改用竹子制造。竹子也可制作工艺品、乐器等。竹艺:竹简,竹匾、竹挂画、竹简字画、竹雕竹刻笔筒、竹雕留青臂搁、竹根雕等各种类别。竹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
上世纪以来,大量竹加工以及以其他植物材料如木料、作物秸秆等为原料的手工作坊式小工厂及小造纸厂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长期排放到周围环境,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与水体,这些手工作坊式小工厂及小造纸厂又无能力承建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本污水处理剂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不需要建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车间,也不需要任何大型设备,只需要挖一个污水存放池与一个小搅拌装置即可进行处理,且污水存放池可大可小,存放时间可长可短,根据每天产生污水量的多少设置存放池大小。本污水处理剂原料来源丰富,生产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30min左右就处理完毕,处理时间短。且第一次投放的处理剂处理完后还可反复使用3~5次,每次只需添加少量新处理剂即可,大大有利于改善竹产区等以植物质为原料的工厂周围环境,具有很好的社会意义与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选用竹料加工厂生产所产生的污水(竹凉席厂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剂成分为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个组分。
处理剂的制备: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分别粉碎至300目以上,目数越大越好。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
配制方法: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也可采用AB剂型,活性炭+生石灰制成A剂,明矾制成B剂,形成以植物质为原料的污水处理剂产品,可进行工厂化生产。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本污水处理剂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可保存2-3年。
使用方法:使用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进行污水处理时,配剂用量按3.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投放顺序为:先投放活性炭,然后生石灰,搅拌均匀后再放明矾,再搅拌均匀后静置即可;也可将活性炭、生石灰同时投放,搅拌均匀后再放明矾,再搅拌均匀后静置即可。投放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影响处理效果。使用时按重量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静置20min时,对COD1948mg.L-1、BOD52493mg.L-1、SS1160mg.L-1、色度237倍数的污水进行观察检测的处理效果为:COD157mg.L-1、BOD553mg.L-1、SS37mg.L-1、色度89倍数,接近或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基本要求。
实施例2:
选用竹料加工厂生产所产生的污水(竹凉席厂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剂成分为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个组分。
处理剂的制备: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分别粉碎至300目以上,目数越大越好。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
配制方法: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也可采用AB剂型,活性炭+生石灰制成A剂,明矾制成B剂,形成以植物质为原料的污水处理剂产品,可进行工厂化生产。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本污水处理剂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可保存2-3年。
使用方法:使用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进行污水处理时,配剂用量按5.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投放顺序为:先投放活性炭,然后生石灰,搅拌均匀后再放明矾,再搅拌均匀后静置即可;也可将活性炭、生石灰同时投放,搅拌均匀后再放明矾,再搅拌均匀后静置即可。投放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影响处理效果。使用时按重量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静置20min时,对COD1948mg.L-1、BOD52493mg.L-1、SS1160mg.L-1、色度237倍数的污水进行观察检测的处理效果为:COD75mg.L-1、BOD528mg.L-1、SS23mg.L-1、色度47倍数,接近或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基本要求。
实施例3:
选用竹料加工厂生产所产生的污水(竹凉席厂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剂成分为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个组分。
处理剂的制备: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分别粉碎至300目以上,目数越大越好。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
配制方法: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也可采用AB剂型,活性炭+生石灰制成A剂,明矾制成B剂,形成以植物质为原料的污水处理剂产品,可进行工厂化生产。活性炭、生石灰、明矾三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2.0:1.5:2.5。本污水处理剂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可保存2-3年。
使用方法:使用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进行污水处理时,配剂用量按7.0g.1000mL-1污水进行投放。投放顺序为:先投放活性炭,然后生石灰,搅拌均匀后再放明矾,再搅拌均匀后静置即可;也可将活性炭、生石灰同时投放,搅拌均匀后再放明矾,再搅拌均匀后静置即可。投放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影响处理效果。使用时按重量质量比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静置20min时,对COD1948mg.L-1、BOD52493mg.L-1、SS1160mg.L-1、色度237倍数的污水进行观察检测的处理效果为:COD63mg.L-1、BOD522mg.L-1、SS20mg.L-1、色度38倍数,接近或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基本要求。
图1. 本污水处理剂的处理效果。左:对照(CK)为自来水。中:经本污水处理剂处理后的中水。右:竹料加工中所产生的未经处理的工业生产污水。

Claims (7)

1.一种以竹、木料、作物秸秆等植物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所产生污水的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剂由活性炭、生石灰、明矾配制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的配制重量质量之比为1.0~3.0:1.0~2.0:2.0~3.0,活性炭、生石灰、明矾均按干重质量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的优选重量质量比为2.0:1.5:2.5。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所述的处理剂,制备时先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分别粉碎至300目以上,目数越大越好,将活性炭、生石灰、明矾粉末用塑料袋分别密封包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投放顺序为:先投放活性炭,然后生石灰,搅拌均匀后再放明矾,再搅拌均匀后静置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4至5所述的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其特征是,也可采用AB剂型,进行工厂化生产,活性炭+生石灰为A剂,将活性炭、生石灰粉末用塑料袋一块密封包装,明矾为B剂,用塑料袋单独密封包装,形成以竹等植物质为原料的工厂污水处理剂产品,即使用时将活性炭、生石灰同时投放,搅拌均匀后再放明矾,再搅拌均匀后静置。
7.根据权利要求5至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投放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影响处理效果,使用时按投放顺序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静置20~30min即可。
CN201610732467.4A 2016-08-27 2016-08-27 一种以植物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64303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2467.4A CN106430337A (zh) 2016-08-27 2016-08-27 一种以植物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2467.4A CN106430337A (zh) 2016-08-27 2016-08-27 一种以植物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0337A true CN106430337A (zh) 2017-02-22

Family

ID=58181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32467.4A Pending CN106430337A (zh) 2016-08-27 2016-08-27 一种以植物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303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2667A (zh) * 2018-09-06 2018-12-21 河南利源净化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二合一净水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66A (zh) * 1989-02-20 1990-08-29 青岛海洋大学 造纸废水回收再用方法
US5861100A (en) * 1996-08-26 1999-01-19 Ajinomoto Co., Inc. Method of waste water treatment by flocculating sedimentation
CN105170090A (zh) * 2015-10-13 2015-12-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剩余活性污泥基活性炭水处理剂的方法
CN105727902A (zh) * 2016-01-22 2016-07-06 南通海陵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纺织废水处理用吸附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66A (zh) * 1989-02-20 1990-08-29 青岛海洋大学 造纸废水回收再用方法
US5861100A (en) * 1996-08-26 1999-01-19 Ajinomoto Co., Inc. Method of waste water treatment by flocculating sedimentation
CN105170090A (zh) * 2015-10-13 2015-12-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剩余活性污泥基活性炭水处理剂的方法
CN105727902A (zh) * 2016-01-22 2016-07-06 南通海陵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纺织废水处理用吸附组合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2667A (zh) * 2018-09-06 2018-12-21 河南利源净化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二合一净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9052667B (zh) * 2018-09-06 2021-07-09 河南利源净化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二合一净水剂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ang et al. Plant growth,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nutrient removal in monoculture and mixed constructed wetlands
Grigore et al. Anatomical adaptations of halophytes
Guo et al. A restoration-promoting integrated floating bed and its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 in eutrophication remediation
Vohnfk et al. The inoculation with Oidiodendron maius and Phialocephala fortinii alters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uptake, foliar C: N ratio and root biomass distribution in Rhododendron cv. Azurro
CA2914547A1 (en) Bio-available mineral fertilizer and derivative applications, including product processes
CN106701095A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
CN102634465B (zh) 一种具有自生固氮能力的不动杆菌及其应用
CN112538431A (zh) 一株蛋白核小球藻及其制备生物环境修复液和应用
CN102172613A (zh) 利用芦苇与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类污染湿地的方法
Yao et al. Removal of K+, Na+, Ca2+, and Mg2+ from saline-alkaline water using the microalga Scenedesmus obliquus
Poniewozik et al. Extremely high diversity of euglenophytes in a small pond in eastern Poland
Munawar Limnological studies on freshwater ponds of Hyderabad, India IV. The biocenose. Periodicity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of unicellular and colonial phytoplankton in polluted and unpolluted environments
Lu et al. Employment of algae-based biological soil crust to control desertific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mini-review
TWI804924B (zh) 鹽鹼土壤綜合優化治理技術
CN104593296B (zh) 造纸废水污灌苇田中典型细菌——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用途
CN106219705A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0337A (zh) 一种以植物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Roux Production of polysaccharide slime by microbial mats in the hypersaline environment of a Western Australian solar saltfield
CN106219730B (zh) 一种荔枝核资源化应用的方法
Bhat et al. Phytoplankton diversity in relation to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basin (Bhoj Wetland), Bhopal, India.
CN102126792B (zh) 一种通过在水面种植蔬菜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
KR101253323B1 (ko) 미네랄이 강화된 천일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천일염
CN106698669B (zh) 一种东北高寒地区的人工湖水体处理施工养护方法
Sultana et al. Colonisation and growth of epiphytic algal communities on Potamogeton perfoliatus under two different light regimes
Napiórkowska-Krzebietke et al. Dynamics and structure of phytoplankton in fishponds fed with treated wastewa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