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8906A - 一种压底圆盘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底圆盘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8906A
CN106418906A CN201610947718.0A CN201610947718A CN106418906A CN 106418906 A CN106418906 A CN 106418906A CN 201610947718 A CN201610947718 A CN 201610947718A CN 106418906 A CN106418906 A CN 106418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group
oil
pressure bottom
gas
slip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477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8906B (zh
Inventor
陆廷栋
陆廷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JIANG KAIFENG SHOES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NG KAIFENG SHOE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NG KAIFENG SHOES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NG KAIFENG SHOE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477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8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8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8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8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8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DMACHINES, TOOLS, EQUIPMENT OR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OR REPAIRING FOOTWEAR
    • A43D25/00Devices for gluing shoe parts
    • A43D25/06Devices for gluing soles on shoe bottoms
    • A43D25/063Multiple pressing devices in a closed circuit, e.g. rotating multiple press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DMACHINES, TOOLS, EQUIPMENT OR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OR REPAIRING FOOTWEAR
    • A43D119/00Driving or controlling mechanisms of shoe machines; Frames for shoe machin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底圆盘鞋机,包括机座、圆机台、圆顶盘、压底装置、旋转驱动机构、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电控装置及液压装置;圆顶盘和圆机台呈上下一体设置,压底装置具有多组,每组包括下合模机构和上压杆机构;圆机台通过旋转驱动机构转动设在机座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安装在圆机台中部下方,电控装置及液压装置布置在圆顶盘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前端接入电源及液压源,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后端引出导电线和油路竖直往上伸入圆顶盘,并且分别与电控装置及液压装置一一对应连接。通过结构灵活设计以及配合创新的气液电系统,具有整机结构简洁合理、系统稳定可靠、生产效率极大提升以及大幅节省人工成本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压底圆盘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压底圆盘鞋机。
背景技术
制鞋工业中,压底(鞋底的加压黏固)过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序,传统生产中完全藉助人力来完成,存在效率极低下、产品质量不佳等问题,随着工业社会发展,压底工序中出现了自动化生产的压底机。现有常见压底机结构为一机台结构,该机台上设置一至两个压底工位,压底过程中,由操作人员将鞋子放于工位上,启动开关,压底机相关压底机构操作将鞋底压紧。所述现有压底机虽然实现自动化,但是一个操作人员只能负责一台压底机的一至两个压底工位,每工位每次压底过程需要一定操作时间,于此造成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鉴于此,本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种压底圆盘鞋机,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底圆盘鞋机,通过结构灵活设计以及配合创新的气液电系统,具有整机结构简洁合理、系统稳定可靠、生产效率极大提升以及大幅节省人工成本等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压底圆盘鞋机,包括机座、圆机台、圆顶盘、压底装置、旋转驱动机构、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电控装置及液压装置;圆顶盘和圆机台呈上下一体设置,压底装置具有均匀环绕设在圆顶盘和圆机台间的多组,每组包括设在圆机台上的下合模机构和对应设在圆顶盘上的上压杆机构;圆机台通过旋转驱动机构转动设在机座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安装在圆机台中部下方,电控装置及液压装置布置在圆顶盘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前端接入电源及液压源,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后端引出导电线和油路竖直往上伸入圆顶盘,并且分别与电控装置及液压装置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包括旋转电滑环、旋转轴及固定外壳;旋转轴转动套设在固定外壳内,该旋转轴的前端与旋转电滑环的旋转连接器连接,旋转轴的后端作为外连端,该外连端由旋转驱动机构带动旋转;旋转轴内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一电线道、至少一输出流道及一输回流道;电线道贯穿旋转轴的俩端,旋转电滑环的导电线贯穿过电线道并且从外连端伸出与电控装置连接;旋转轴的外侧壁上凹设有与输出流道和输回流道的前端一一对应相连通的输出环槽和输回环槽,固定外壳上设有分别与输出环槽和输回环槽相连通的前端进口和前端回口;输出流道和输回流道的后端均延伸至贯穿旋转轴的外连端,分别构成有外连出口和外连回口,该外连出口和外连回口与液压装置对应连接。
所述前端进口和前端回口均设于固定外壳的靠近前端的位置处,固定外壳内设有连通前端进口和对应输出环槽的承出流道,以及设有连通前端回口和输回环槽的承回流道。
所述输出环槽的环宽度大于输出流道的前端口径,承出流道的后端口径大于输出流道的前端口径并且小于输出环槽的环宽度;和/或者所述输回环槽的环宽度大于输回流道的前端口径,承回流道的后端口径大于输回流道的前端口径并且小于输回环槽的环宽度。
所述承出流道的后端口设有扩口槽,该扩口槽的槽口径大于输出流道的前端口径并且小于输出环槽的环宽度;和/或者所述承回流道的后端口设有扩口槽,该扩口槽的槽口径大于输回流道的前端口径并且小于输回环槽的环宽度。
所述液压装置包括进油分流器和回油分流器,该进油分流器具有进油端和多组出油路,该进油端与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出油端相连接,多组出油路与压底圆盘鞋机的多组压底装置一一对应连接设置;回油分流器具有多组回油路和回油端,该多组回油路与压底圆盘鞋机的多组压底装置一一对应连接设置,该回油分流端与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回油端相连接。
所述液压装置还包括与多组出油路或者多组回油路一一对应的多组油路块,每组出油路和对应回油路均具有多个支路,该每组出油路和对应回油路的各自多个支路均通过对应组的油路块与对应压底装置连接。
所述液压装置还包括与多组油路块一一对应的多组进退油分流器,进退油分流器的进油支路上设有检测压力阀。
所述电控装置为电控箱,该电控箱设有电源端和多组控制线组,电控箱的电源端与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后端引出导电线相电连接,多组控制线组与压底圆盘鞋机的多组压底装置一一对应连接设置。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于圆机台下方并且与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配合设置;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支撑缸体、支撑轴、链轮及电机;支撑缸体支撑在圆机台的背面,支撑轴活动套设于支撑缸体内,该支撑轴的上端部与圆机台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旋转轴一体锁紧设置,该支撑轴的下端部伸出支撑缸体,并且该下端部上套设链轮,该链轮与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支撑缸体与支撑轴间装配有径向轴承,该径向轴承旁装配有轴承垫片;所述支撑缸体包括上下组合装配的上缸体和下缸体,该上缸体和下缸体间通过单向推力球轴承装配。
所述机座通过中心的支撑缸体和四周的若干重型轴承件配合作活动支撑圆机台,该若干重型轴承件的轴承轴向均沿机座中心的径向设置;圆顶盘和圆机台呈上下双层设置,二者间通过多组支撑柱一体固定,该多组支撑柱与多组压底装置呈一一对应交错设置。
所述每组支撑柱具有呈三角分布的三根柱体,该三根柱体以一根靠内且另外两根同圆周靠外的三角分布设置。
所述靠内的一根柱体置于圆机台的离其中心1/3-1/2半径值的位置,所述靠外的两根柱体置于圆机台的离其中心3/4半径值之外的位置。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一种压底圆盘鞋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鞋机设计成圆盘结构,圆盘结构上环绕设置有多组压底装置,巧妙配合设计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电控装置及液压装置组成的气液电控制系统,整机结构十分简洁,系统功能稳定可靠,工作中,通过圆盘结构有序旋转工作,实现多组压底装置有序的连续压底操作,并且只需单人操控即可进行圆盘流水式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也可大幅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压底圆盘鞋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压底圆盘鞋机的主视图;
图3是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主视图;
图4是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分解图;
图5旋转轴的侧视图;
图6是机座的立体图;
图7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8是图2中圆顶盘部分的示意图;
图9是回油分流器的示意图;
图10是进退油分流器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圆机台和机座部分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
旋转电滑环11,进电端111,旋转连接器112,导电线113,
固定外壳12,主壳部1201,辅壳部1202,
前端进口121,承出流道1211,前端回口122,承回流道1221,
旋转轴13,电线道130,输出流道131,输出环槽1311,外连出口1312,
输回流道132,输回环槽1321,外连回口1322,外连端133,
轴承件14,密封件15;
机座200 底座21,支撑面板22,重型轴承件23,
安装位221,安装槽222,连接板24,支脚26;
圆机台300,护围31,
圆顶盘400,外围41,底板42,穿线槽421,安装座422;
压底装置500,下合模机构51,上压杆机构52;
旋转驱动机构600,支撑缸体61,上缸体611,下缸体612,
单向推力球轴承613,支撑轴62,链轮63,电机82,
径向轴承65,轴承垫片66;
液压系统700,液压装置71,油箱72、油泵73,
进油分流器711,进油端7111,出油路7112,
回油分流器712,回油路7121,回油端7122,
油路块713,进退油分流器714,检测压力阀7141;
电控系统800,电机82,电控箱83,
电源端831,控制线组832,还原开关84,
支撑柱9,柱体91、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案涉及一种压底圆盘鞋机,如图1-2所示,包括机座200、圆机台300、圆顶盘400、压底装置500、旋转驱动机构600、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电控装置71及液压装置81。
圆顶盘400和圆机台300呈上下一体设置,压底装置500具有均匀环绕设在圆顶盘400和圆机台300间的多组,每组压底装置500包括设在圆机台300上的下合模机构51,以及对应设在圆顶盘400上的上压杆机构52。每组压底装置500的上压杆机构52和下合模机构51相互配合工作,实现自动鞋压底操作。
圆机台300通过旋转驱动机构600转动设在机座200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安装在圆机台300中部下方,电控装置81及液压装置71布置在圆顶盘400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的前端(下端)接入电源L1及液压源(进油管L2和回油管L3),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的后端(上端)引出导电线M1和油路M2、M3,导电线M1和油路M2、M 3竖直往上伸入圆顶盘400,导电线M1与电控装置81连接,油路M2、M 3与液压装置71对应连接。由液压装置71操控压底装置500的相关动作部件工作,实现鞋底压底作用。
所述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如图3-5所示,包括旋转电滑环11、固定外壳12及旋转轴13。旋转轴13转动套设在固定外壳12内,较佳地固定外壳12与旋转轴13间的前后端处均设有轴承件14,利于旋转轴13在固定外壳12内安装及实现转动。
旋转轴13的前端与旋转电滑环11的旋转连接器112连接,具体地旋转连接器112伸入固定外壳12的前端,实现与旋转轴13的前端连接。旋转轴13的后端作为外连端133,该外连端133较佳地伸出固定外壳12,以利于该外连端133与旋转驱动机构600外连,实现由旋转驱动机构600带动旋转轴13与圆机台300及圆顶盘400同步旋转作业。
旋转轴13内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一电线道130、至少一输出流道131及一输回流道132。电线道130贯穿旋转轴13的俩端,于此,旋转电滑环11的导电线113(M1)从旋转轴13的前端伸入,贯穿过电线道130后,从外连端133上的对应开口牵引出。旋转电滑环11上设有进电端111,供电源L1进电连接。
旋转轴13的外侧壁上凹设有与输出流道131相连通的输出环槽1311,固定外壳12上设有与输出环槽1311相连通的前端进口121。输出流道131的后端延伸至贯穿旋转轴13的外连端,构成有外连出口1312。如此旋转轴13与固定外壳12在静止或者旋转动作中,始终构成有一输出通路,依次为前端进口121-输出环槽1311-输出流道131-外连出口1312。前端进口121为滑环总成的进油端,该进油端通过进油管L2、油泵73连接油箱72,该油泵73和油箱72均可固定安装在机座200上。该外连出口1312为滑环总成的出油端,该出油端通过油路M2与压底装置500的液压组件连接。
同理,旋转轴13的外侧壁上凹设有与输回流道132相连通的输回环槽1321,固定外壳12上设有与输回环槽1321相连通的前端回口122。输回流道132的后端延伸至贯穿旋转轴13的外连端,构成有外连回口1322。如此旋转轴13与固定外壳12在静止或者旋转动作中,始终构成有一输回通路,依次为外连回口1322-输回流道132-输回环槽1321-前端回口122。该前端回口122为滑环总成的去油端,该去油端通过回油管L3连接油箱72;外连回口1322为滑环总成的回油端,该回油端通过油路M3与压底装置500的液压组件连接。
优选的,前端进口121和前端回口122均设于固定外壳12的靠近前端的位置处。固定外壳12内设有连通前端进口121和对应输出环槽1311的承出流道1211,以及设有连通前端回口122与输回环槽1321的承回流道(图中未标示)。则所述输出通路依次为前端进口121-承出流道1211-输出环槽1311-输出流道131-外连出口1312。所述输回通路依次为外连回口1322-输回流道132-输回环槽1321-承回流道-前端回口122。如此设计,气液的输入通路的进端、输回通路的回端、以及导电通路的引入端均集中于滑环总成的前端处,并且所述气液输入通路的进端、输回通路的回端、以及导电通路的引出端均集中于滑环总成的后端(外连端133)上,如此设计是本案的创新技术点所在,克服现有设计中所忽视的问题,利于整体结构的简洁、紧凑又有效的安装连接,安装配合性极强,如此也保障功能的稳定性,还利于维护,在实践应用中带来极大的裨益。
进一步,为了利于结构装配,固定外壳12包括主壳部1201和辅壳部1202,辅壳部1202连接在主壳部1201的前端,二者呈密封连接。前端进口121和前端回口122均设在辅壳部1202上。
优选的,输出环槽1311的环宽度大于输出流道131的前端口径,承出流道1211的后端口径大于输出流道131的前端口径并且小于输出环槽1311的环宽度。进一步,承出流道1211的后端口设有扩口槽,该扩口槽的槽口径大于输出流道131的前端口径并且小于输出环槽1311的环宽度。如此设计,利于气液在输出环槽1311处有效环流及输送,适当缓冲压力,避免发生堵塞及漏气液等问题,加强功能稳定性。输回环槽1321可同理设置,具体来讲,输回环槽1321的环宽度大于输回流道132的前端口径,承回流道的后端口径大于输回流道132的前端口径并且小于输回环槽1321的环宽度。进一步,承回流道的后端口设有扩口槽,该扩口槽的槽口径大于输回流道132的前端口径并且小于输回环槽1321的环宽度。
给出具体实施例中,输出流道131设有两组,则对应前端进口121及输出环槽1311设有一一对应的两组,两组输出环槽1311在旋转轴13上沿轴向前后并排设置。当然输出流道131根据具体应用需要可以设置三组甚至多组。
优选的,如图5所示,电线道130设于旋转轴13的中心处,输出流道131设有两组,该两组输出流道131和输回流道132呈三角均匀分布在电线道130的周围。
优选的,为了加强旋转轴13内各通路的相互密闭性以及整个滑环总成的密闭性,旋转轴13上的对应各输出环槽1311和输回环槽1321的两侧处均设有密封件15,起到高度密封作用。具体实施例中,密封件15每组设有并列的两道密封圈。
所述液压装置71、油箱72、油泵73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构成压底圆盘鞋机的液压系统700。如图8-10所示,所述液压装置71包括进油分流器711和回油分流器712。进油分流器711具有进油端7111和多组出油路7112,该进油端7111通过油路M2与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的出油端相连接,多组出油路7112与压底圆盘鞋机的多组压底装置500一一对应连接设置,即每组出油路7112与对应组的压底装置500液压连接,实现该组压底装置500的各液压组件动作。同理,如图8-9所示,回油分流器712具有多组回油路7121和回油端7122。多组回油路7121与压底圆盘鞋机的多组压底装置500一一对应连接设置,该回油分流端7122通过油路M3与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的回油端相连接。
所述液压系统700针对压底圆盘鞋机专门设计,液压系统700包括的油箱72、油泵73、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及液压装置71该四大部分各自于压底圆盘鞋机上合理又简洁的布置,借助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及液压装置71配合,适用于压底圆盘鞋机的特殊上下双层圆盘结构,压底圆盘鞋机设置多组压鞋装置500,但整个液压系统700无需复杂的连接结构,即能够实现压底圆盘鞋机旋转工作及多组压鞋装置同时稳定、可靠又有序的压底操作,为压底圆盘鞋机提供了简洁、实用又关键的功能控制保障。
优选的,所述进油分流器711分设有两个,则对应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具有两个出油端。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压底装置500设有六组,进油分流器711设有两个,每个进油分流器711设有三组出油路7112,于此共六组出油路7112与6组压底装置500一一对应。回油分流器712设有6组回油路7121(参见图9),该6组回油路7121与6组压底装置500一一对应。
所述压底装置500的上压杆机构52和下合模机构51共需要多个液压组件,其中下合模机构51对应有作压边、束紧及升降动作的三个液压组件,上压杆机构52为自动平衡长短压杆组合机构,对应有两个液压组件。如此,对应压底装置500的多个液压组件,所述进油分流器711的每组出油路7112,以及回油分流器712的每组回油路7121,都具有对应的多个支路(具体实施例中5条支路)。为了利于多个支路的简洁连接、控制及维护,液压装置71还包括与多组出油路711或者多组回油路712一一对应的多组油路块713,该每组出油路711和对应回油路712的各自多个支路均通过对应组的油路块713与对应压底装置500的对应多个液压组件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由于下合模机构51的液压组件位于圆顶盘400的下方圆机台300上,如此,为了利于上下油路连接的简洁性及维护,如图2、8所示,液压装置71还包括与多组油路块713一一对应的多组进退油分流器714,该进退油分流器714为首尾两单元配合设置,其中一单元置于圆顶盘400上,另一单元置于圆机台300上,通过该上下两单元的过渡配合,实现上下液压系统的简洁、紧凑又可靠的连接效果。对应具体实施例,如图10中,进退油分流器714的每个单元设有6条支路,其中有3条进油支路和3条回油支路,对应所述下合模机构51的三个液压组件。再有,所述3条进油支路上设有检测压力阀7141,通过检测压力及反馈,保证系统可靠又稳定的运行。
所述电控装置81主要为电控箱83,旋转驱动机构600设有电机82,该电机82、电控箱83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构成本发明压底圆盘鞋机的电控系统800。电机82设于压底圆盘鞋机的机座200上,该电机82为旋转驱动机构600的驱动源,电机82外接入电源L1,电机82驱动工作,实现旋转驱动机构600带动圆机台300旋转。电控箱83设于圆顶盘400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设于圆机台300上,具体地安装在圆机台300中部下方。
电控箱83设有电源端831和多组控制线组832。电控箱83的电源端831与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的后端引出导电线M1相电连接,多组控制线组832与压底圆盘鞋机的多组压底装置500一一对应连接设置。即每组控制线组832与对应组的压底装置500电连接,实现该组压底装置500的各电控阀组件(液压阀)电控作用。具体实施例中,压底装置500设有六组,则电控箱83具有对应的6组控制线组832。图中给出两组压底装置500和对应两组控制线组832的示意。
所述电控系统800针对压底圆盘鞋机专门设计,电控系统800包括电机82、电控箱83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三大部分各自于压底圆盘鞋机上合理又简洁的布置,借助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及电控箱83配合,适用于压底圆盘鞋机的特殊上下双层圆盘结构,压底圆盘鞋机设置多组压鞋装置500,但整个电控系统800无需复杂的连接结构,即能够实现压底圆盘鞋机旋转工作及多组压鞋装置同时稳定、可靠又有序的压底操作,为压底圆盘鞋机提供了简洁、实用又关键的电控保障。
所述压底装置500的上压杆机构52和下合模机构51共需要多个液压组件,其中下合模机构51对应有作压边、束紧及升降动作的三个液压组件,上压杆机构52为自动平衡长短压杆组合机构,对应有两个液压组件。如此,对应压底装置500的多个电控阀组件(具体实施例中5个液压阀),于此每组控制线组832具有对应的多条分支路,该多条分支路与每组压底装置500的多个电控阀组件一一对应连接设置。
所述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的前端(下端)接入电源L1,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的后端(上端)引出导电线M1。进一步,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的后端引出导电线M1分出有多组导电线支路M11,该多组导电线支路M 11一一对应牵引至多组压底装置500,以与对应组压底装置500处所设的还原开关841电连接。还原开关841采用另外牵引出导电线支路,利于各组的各自独立还原设置作用。
优选的,电控箱83通过一支撑架(图中未示)架空设在压底圆盘鞋机的圆顶盘400的中部,如此利于电控箱83在圆顶盘400上装配连接,以及随圆顶盘400旋转操作,同时还利于电控箱83稳定可靠设置以及电控维护作用。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600设于圆机台300下方并且与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配合设置。如图2、7所示,旋转驱动机构600包括支撑缸体61、支撑轴62、链轮63及电机82。
支撑缸体61支撑在圆机台300的背面,支撑轴62活动套设于支撑缸体61内,该支撑轴62的上端部与圆机台300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的旋转轴13一体锁紧设置。为了利于结构简洁又紧凑的灵活装配,支撑轴62设为空心轴,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匹配套设于该空心轴内。于此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的旋转轴13的上端部、支撑轴62的上端部及圆机台300相互紧邻,利于三者的一体锁紧作用。
支撑轴62的下端部伸出支撑缸体61,并且该下端部上套设链轮63,该链轮63与电机82通过相关传动配件进行传动连接。电机82接入外接电源L1。传动配件可以采用齿轮、皮带等形式均可。工作时,电机82接通电源并驱动工作,经由传动配件传动带动链轮63传动,支撑轴62实现旋转动作,最终带动圆机台300、圆顶盘400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的旋转轴13同步旋转工作。再有,外接电源L1设有变频器,在保证电机82的输出扭矩不变情况下,可以任意调节频率来改变电机的转速,如此利于整个圆盘实现反复启转和停顿(供每组压底装置的工位操作)作业。
旋转驱动机构600是压底圆盘鞋机进行旋转工作的关键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主要由支撑缸体61、支撑轴62、链轮63及电机82组成,结构十分简洁,支撑缸体61和支撑轴62的巧妙配合,不仅利于压底圆盘鞋机的圆机台300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一体装配,同时还利于链轮63和电机82的传动连接,于此实现压底圆盘鞋机可靠、平稳又精准的旋转工作,同时还巧妙一体结合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作同步旋转设置,从而确保压底圆盘鞋机进行高效率的转式多工位压底操作。
优选的,支撑缸体61与支撑轴62间装配有径向轴承65,该径向轴承65旁还装配有轴承垫片66。进一步,支撑缸体61包括上下组合装配的上缸体611和下缸体612,该上缸体611和下缸体612间通过单向推力球轴承613装配。下缸体612固定设置,上缸体611锁固在圆机台300背面。优选通过该径向轴承65和单向推力球轴承613的径向及轴向的相互巧妙配合,大大提升并保证旋转驱动机构600可靠又精准地旋转驱动操作,利于压底圆盘鞋机整机有效工作。
优选的,所述机座200通过中心的支撑缸体61和四周的若干重型轴承件23配合作活动支撑圆机台300,该若干重型轴承件23的轴承轴向均沿机座200中心的径向设置。
具体来讲,如图1、6、11所示,机座200包括底座21、支撑面板22、若干重型轴承件23及支撑缸体61。支撑面板22固定在底座21上,较佳的,支撑面板22通过连接板24与底座21一体固定设置,该支撑面板22与底座21间构成有上窄下宽的阶层结构。如此设计利于整机支撑的稳定性,连接板24的过渡连接,提升了支撑面板22的高度,为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100的安装设计提供安装空间及利于安装作用。
若干重型轴承件23均匀安装在支撑面板22的四周,并且该若干重型轴承件23的轴承轴向均沿支撑面板22的径向设置,即该若干重型轴承件23的轴承轴向沿同心圆的径向环绕设置,该若干重型轴承件23的顶部与圆机台300的背面相抵持接触。较佳的重型轴承件23位于压底装置500的正下方所在位置处。重型轴承件23在此处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该若干重型轴承件23配合,不仅大大提高了圆盘鞋机整机机台的稳定性,同时还分担了旋转驱动机构600的轴承负重,利于旋转驱动机构600有效工作。
优选的,若干重型轴承件23设有四组,呈两两相对分布在支撑面板22的四周处。给出具体实施例中,支撑面板22呈四边形,对应四个边角切削构成四个安装位221,四组重型轴承件23通过安装部一一对应安装于四个安装位221处。优选的,底座21的底端四边还设有支脚25,起到加强机座稳定作用。
优选的,支撑面板22的中心设有安装槽222,支撑缸体61装配与安装槽222内,该支撑缸体61与圆机台300上下紧邻活动配合设置。支撑缸体61包括上下组合装配的上缸体611和下缸体612,该上缸体611和下缸体612间通过单向推力球轴承263装配。下缸体612固定设在安装槽222上,上缸体611锁固在圆机台300背面。通过该单向推力球轴承613的轴向辅助载荷作用,大大提升并保证圆盘鞋机双层圆盘结构(圆机台300和圆顶盘400)可靠又精准地旋转驱动操作及有效压底工作。
所述圆顶盘400和圆机台300呈上下双层设置,构成双层圆盘结构。该圆顶盘400和圆机台300间通过多组支撑柱9一体固定,该多组支撑柱9与多组压底装置500呈一一对应交错设置。如此设计不仅利于整机双层机架结构的稳定性,而且交错设置还起到灵活避让作用,利于压底装置500安装同时,更关键是利于操作人员在整机工作过程中对所有压底装置500进行简洁又有效的可视把控,最终带来圆盘鞋机自动化及生产效率的提升。
圆机台300和圆顶盘400的中心分别开设有穿线槽(圆顶盘400上的穿线槽421标示),以供上下层相互连线(电路线和油路线)。
较佳的,每组支撑柱9具有呈三角分布的三根柱体,该三根柱体以一根柱体91靠内且另外两根柱体92同圆周靠外的三角分布设置。进一步,靠内的一根柱体91置于圆机台300的离其中心1/3-1/2半径值的位置,靠外的两根柱体92置于圆机台300的离其中心3/4半径值之外的位置。如此设计,兼顾了多组支撑柱9整体支撑强度以确保整机台稳固可靠,和消除支撑柱9带来的视觉盲区,利于操作人员在整机工作过程中对所有压底装置500进行简洁又有效的可视把控。支撑柱9的多组设计以及每组的多根设置,同时还能够减小柱体91/92的粗度,对消除盲区同样带来裨益。
较佳的,圆机台300的周沿设有往下延伸的护围31,圆顶盘400的周沿设有往上延伸的外围41。该上下的护围31和外围41的反方向设计,利于结构合理隐蔽分布及提升结构整洁性。
所述电控系统800的电控箱83设于圆顶盘400上。液压系统700的进油分流器711、回油分流器712、多组油路块713及多组进退油分流器714设于圆顶盘400上,多组油路块713与多组压鞋装置500一一对应,多组进退油分流器714与多组油路块713一一对应。如此,所述圆顶盘400设计有布置结构,圆顶盘本体由底板42和外围41构成有环包围的安装室。该安装室从内至外分为中心区、内环区和外环区。
该中心区安置电控系统700的电控箱83,中心区的中心开设有穿槽421;电控箱83牵引的导电线M1借助该穿槽421贯穿设置。优选的,中心区处架设有镂空框架(图中未示出),电控箱83锁设固定于该镂空框架上,如此利于电控箱83稳固设置、优良散热作用以及维修作用。
内环区安置有液压系统700的进油分流器711和回油分流器712。进油分流器711和回油分流器712牵引的油路M2、M 3借助该穿槽421贯穿设置。具体实施例中,进油分流器711设有两组,该两组进油分流器711和回油分流器712,该三者呈三角分布在内环区内,并且两组进油分流器711与回油分流器712在内环区的不同圆周上错位设置,如此可充分利用空间并实现各组的简洁连线作用。
外环区安置有液压系统700的多组油路块713,该多组油路块713在外环区呈均匀环绕分布设置。具体实施例中,设有均匀环绕分布的6组油路块713。较佳的,为了利于油路块713稳固又简洁安装,外环区内均匀环绕设有多个安装座422,多组油路块713一一对应安装于多个安装座422上,安装简单又便捷。多组进退油分流器714同样安置于外环区内,具体来讲,该多组进退油分流器714与多组油路块713一一对应同圆周相邻设置,利于两部件间连接同时,增强圆顶盘布置的整洁性。
优选的,圆顶盘400的外侧壁上还安装有与圆盘鞋机的电控箱83电连接的显屏单元,利于操作人员时时知晓整机运转情况。
本发明压底圆盘鞋机整机架构,机座200与圆机台300间的配合,以及圆机台300与圆顶盘400间的配合分别提出合理巧妙设计,机座200与圆机台300通过支撑缸体61和四周重型轴承件23共同配合,带来机座稳固、负重分担、利于旋转工作的效果,圆机台300与圆顶盘400间通过多组支撑柱9设计,不仅利于整机双层机架结构的稳定性,而且交错设置还起到灵活避让作用,利于压底装置500安装同时,更关键是利于操作人员在整机工作过程中对所有压底装置进行简洁又有效的可视把控,最终带来圆盘鞋机自动化及生产效率的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底圆盘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圆机台、圆顶盘、压底装置、旋转驱动机构、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电控装置及液压装置;圆顶盘和圆机台呈上下一体设置,压底装置具有均匀环绕设在圆顶盘和圆机台间的多组,每组包括设在圆机台上的下合模机构和对应设在圆顶盘上的上压杆机构;圆机台通过旋转驱动机构转动设在机座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安装在圆机台中部下方,电控装置及液压装置布置在圆顶盘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前端接入电源及液压源,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后端引出导电线和油路竖直往上伸入圆顶盘,并且分别与电控装置及液压装置一一对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底圆盘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包括旋转电滑环、旋转轴及固定外壳;旋转轴转动套设在固定外壳内,该旋转轴的前端与旋转电滑环的旋转连接器连接,旋转轴的后端作为外连端,该外连端由旋转驱动机构带动旋转;旋转轴内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一电线道、至少一输出流道及一输回流道;电线道贯穿旋转轴的俩端,旋转电滑环的导电线贯穿过电线道并且从外连端伸出与电控装置连接;旋转轴的外侧壁上凹设有与输出流道和输回流道的前端一一对应相连通的输出环槽和输回环槽,固定外壳上设有分别与输出环槽和输回环槽相连通的前端进口和前端回口;输出流道和输回流道的后端均延伸至贯穿旋转轴的外连端,分别构成有外连出口和外连回口,该外连出口和外连回口与液压装置对应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底圆盘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进口和前端回口均设于固定外壳的靠近前端的位置处,固定外壳内设有连通前端进口和对应输出环槽的承出流道,以及设有连通前端回口和输回环槽的承回流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底圆盘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环槽的环宽度大于输出流道的前端口径,承出流道的后端口径大于输出流道的前端口径并且小于输出环槽的环宽度;和/或者所述输回环槽的环宽度大于输回流道的前端口径,承回流道的后端口径大于输回流道的前端口径并且小于输回环槽的环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底圆盘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包括进油分流器和回油分流器,该进油分流器具有进油端和多组出油路,该进油端与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出油端相连接,多组出油路与压底圆盘鞋机的多组压底装置一一对应连接设置;回油分流器具有多组回油路和回油端,该多组回油路与压底圆盘鞋机的多组压底装置一一对应连接设置,该回油分流端与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回油端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底圆盘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还包括与多组出油路或者多组回油路一一对应的多组油路块,每组出油路和对应回油路均具有多个支路,该每组出油路和对应回油路的各自多个支路均通过对应组的油路块与对应压底装置连接;所述液压装置还包括与多组油路块一一对应的多组进退油分流器,进退油分流器的进油支路上设有检测压力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底圆盘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为电控箱,该电控箱设有电源端和多组控制线组,电控箱的电源端与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后端引出导电线相电连接,多组控制线组与压底圆盘鞋机的多组压底装置一一对应连接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底圆盘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于圆机台下方并且与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配合设置;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支撑缸体、支撑轴、链轮及电机;支撑缸体支撑在圆机台的背面,支撑轴活动套设于支撑缸体内,该支撑轴的上端部与圆机台及气液电混合滑环总成的旋转轴一体锁紧设置,该支撑轴的下端部伸出支撑缸体,并且该下端部上套设链轮,该链轮与电机传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压底圆盘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缸体与支撑轴间装配有径向轴承,该径向轴承旁装配有轴承垫片;所述支撑缸体包括上下组合装配的上缸体和下缸体,该上缸体和下缸体间通过单向推力球轴承装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底圆盘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通过中心的支撑缸体和四周的若干重型轴承件配合作活动支撑圆机台,该若干重型轴承件的轴承轴向均沿机座中心的径向设置;圆顶盘和圆机台呈上下双层设置,二者间通过多组支撑柱一体固定,该多组支撑柱与多组压底装置呈一一对应交错设置。
CN201610947718.0A 2016-10-26 2016-10-26 一种压底圆盘鞋机 Active CN106418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7718.0A CN106418906B (zh) 2016-10-26 2016-10-26 一种压底圆盘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7718.0A CN106418906B (zh) 2016-10-26 2016-10-26 一种压底圆盘鞋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8906A true CN106418906A (zh) 2017-02-22
CN106418906B CN106418906B (zh) 2021-11-30

Family

ID=58178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7718.0A Active CN106418906B (zh) 2016-10-26 2016-10-26 一种压底圆盘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890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3828A (zh) * 2018-08-30 2018-11-16 黑天鹅智能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鞋自动化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50794A (zh) * 2019-07-02 2019-08-23 鄂州格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粘压底成型机单元体式圆盘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01379C (de) * 1949-03-27 1951-01-04 Friedrich Stuebbe Pneumatische oder hydraulische Schuhklebepresse
CN2164694Y (zh) * 1993-07-22 1994-05-18 张国扬 压底机
CN202999536U (zh) * 2012-12-20 2013-06-19 丁青钢 一种墙式全油压压底机
CN105852327A (zh) * 2016-03-21 2016-08-17 东莞进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定位圆盘式压底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01379C (de) * 1949-03-27 1951-01-04 Friedrich Stuebbe Pneumatische oder hydraulische Schuhklebepresse
CN2164694Y (zh) * 1993-07-22 1994-05-18 张国扬 压底机
CN202999536U (zh) * 2012-12-20 2013-06-19 丁青钢 一种墙式全油压压底机
CN105852327A (zh) * 2016-03-21 2016-08-17 东莞进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定位圆盘式压底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3828A (zh) * 2018-08-30 2018-11-16 黑天鹅智能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鞋自动化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13828B (zh) * 2018-08-30 2024-01-26 黑天鹅智能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鞋自动化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50794A (zh) * 2019-07-02 2019-08-23 鄂州格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粘压底成型机单元体式圆盘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8906B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8906A (zh) 一种压底圆盘鞋机
CN108037252A (zh) 一种用于智慧管廊内有害气体检测的检测装置
CN206165977U (zh) 一种压底圆盘鞋机
CN105887356A (zh) 一种吸附固定式同步旋转圆形裁片缝制辅助装置
CN210471187U (zh) 一种自动旋转的零件刷胶机构
CN107795538A (zh) 行走马达换挡阀、行走马达和工程机械
CN205893645U (zh) 一种用于蜡染的染色装置
CN206150605U (zh) 一种压底圆盘鞋机的电控系统
CN206294989U (zh) 一种圆盘鞋机整机架构
CN206150598U (zh) 一种压底圆盘鞋机控制系统
CN112339202A (zh) Pu转盘机
CN206294991U (zh) 一种压底圆盘鞋机的液压系统
CN208929047U (zh) 一种铜管自动缩口机
CN110344187A (zh) 一种免换梭芯自动供底线电脑刺绣装置
CN206150600U (zh) 一种圆盘鞋机的双层圆盘结构
CN208526452U (zh) 一种新型混合式储料桶
US6401841B1 (en) Rotary table
CN205704773U (zh) 一种砂岩机的横向锯切装置
CN104097046B (zh) 一种压装零件的压机
CN210333884U (zh) 柱塞滑靴收口设备
CN2658374Y (zh) 油气井防喷器组安装装置
CN106904041A (zh) 一种美术专用颜料调色盘及使用方法
CN208121346U (zh) 一种缝纫机用操作台
CN209173807U (zh) 一种精密铸造浆料用搅拌装置
CN206150599U (zh) 一种圆盘鞋机的圆顶盘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