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9954B - 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9954B
CN106409954B CN201610972912.4A CN201610972912A CN106409954B CN 106409954 B CN106409954 B CN 106409954B CN 201610972912 A CN201610972912 A CN 201610972912A CN 106409954 B CN106409954 B CN 1064099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olar battery
battery sheet
flexible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729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09954A (zh
Inventor
倪明仿
陈国栋
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9729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099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09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9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09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99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该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包括柔性光伏电池组件和设于柔性光伏电池组件上的磁片,柔性光伏电池组件包括自下至上的背膜、第一交联膜、光伏发电层、第二交联膜和柔性前膜,以及位于光伏发电层的侧面的电极,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还设有第二导线,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还设有第一导线,柔性前膜的上表面设有迷彩带,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正电极连接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二导线,负电极连接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一导线。本发明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能够快捷地实现多片柔性光伏电池组件的连接组合,方便携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太阳能电池产品通常采用印刷电极或者梳状金属汇流条串接太阳能电池片,封装前板通常采用防水透光的有机材料,单侧输出连接线且卷绕无固定设计,因此,传统柔性太阳能电池产品必定造成因电池遮光面积的增大而导致光电转换输出降低,无法在特定隐蔽需求环境下应用,产品的串并连接受限,且多采用手工组合搭配和连接,多个柔性光伏电池组件进行连接组合时步骤繁杂,卷绕后需要其它方式捆绑收纳。
如何方便快捷地实现多片柔性光伏电池组件的连接组合,方便携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能够快捷地实现多片柔性光伏电池组件的连接组合,方便携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光伏电池产品,该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包括柔性光伏电池组件和设于柔性光伏电池组件上的磁片,柔性光伏电池组件包括自下至上的背膜、第一交联膜、光伏发电层、第二交联膜和柔性前膜,以及位于光伏发电层的侧面的电极,光伏发电层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且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沿第一交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均包括背导电层和上导电层,背导电层与第一交联膜相贴合,上导电层与第二交联膜相贴合,且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通过特定导线连接,特定导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线、连接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位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连接线位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第二导线位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连接线为外表面绝缘的导线,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还设有第二导线,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还设有第一导线,柔性前膜的上表面设有迷彩带,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正电极连接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二导线,负电极连接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一导线。
进一步地,正电极位于矩形光伏发电层的第一侧面,负电极位于矩形光伏发电层的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光伏发电层为矩形光伏发电层。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柔性光伏电池产品还包括卡槽,位于光伏发电层的侧面,电极位于卡槽。
基于上述任意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实施例,进一步地,磁片位于背膜的底面和/或侧面。
进一步地,磁片为多个。
基于上述任意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实施例,进一步地,特定导线的连接线的第一端连接于特定导线的第一导线的中心,特定导线的连接线的第二端连接于特定导线的第二导线的中心。
进一步地,柔性前膜为柔性玻璃。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将背膜平铺展开,在背膜上敷设第一交联膜;
步骤S2,根据太阳能电池片的尺寸,截取第一导线、连接线和第二导线,连接线为外表面绝缘的导线;
步骤S3,将连接线进行绝缘处理,并分别连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形成特定导线;
步骤S4,在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贴合第二导线,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贴合第一导线;
步骤S5,安放特定导线,使特定导线的第一导线贴合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特定导线的第二导线贴合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连接线贴合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之间,将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贴附于第一交联膜,且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沿第一交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形成光伏发电层;
步骤S6,敷设第二交联膜于光伏发电层上;
步骤S7,将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二导线引至光伏发电层的侧面,形成正电极,将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一导线引至光伏发电层的侧面,形成负电极;
步骤S8,将柔性前膜置于第二交联膜上,并在柔性前膜的上表面设置迷彩带,进行层压与处理,形成柔性光伏电池组件,并在柔性光伏电池组件上设置磁片。
进一步地,将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二导线引至光伏发电层的侧面,具体包括:将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二导线引至矩形光伏发电层的第一侧面,将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一导线引至光伏发电层的侧面,具体包括:将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一导线引至矩形光伏发电层的第二侧面,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光伏发电层为矩形光伏发电层。
进一步地,在柔性前膜的上表面设置迷彩带,进行层压与处理,具体包括:在柔性前膜的上表面设置迷彩带,形成多叠层结构;
将多叠层结构进行层压处理;
在光伏发电层的侧面设置卡槽,将正电极和负电极卡接于卡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采用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连接线将太阳能电池片连接,免除了焊接工艺,无需印刷电极,能够减低遮光损失和材料用量,增大有效光照面积,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同时,该产品在柔性光伏电池组件上设置磁片,能够快捷地进行卷绕与固定,携带方便,降低人员分配。并且,在光伏发电层的侧面设置电极,可根据输出需求便捷快速地进行多片同类产品连接组合,免除了手工组合搭配和连接过程,节省时间。在柔性前膜上设置迷彩带,能够拓宽产品的应用领域,可应用于特定隐蔽需求的环境中。
因此,本发明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能够快捷地实现多片柔性光伏电池组件的连接组合,方便携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柔性光伏电池产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光伏发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发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特定导线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特定导线的主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柔性光伏电池产品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极连接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光伏电池产品,结合图1或图6,该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包括柔性光伏电池组件100和设于柔性光伏电池组件100上的磁片200,柔性光伏电池组件100包括自下至上的背膜1、第一交联膜2、光伏发电层3、第二交联膜4和柔性前膜5,以及位于光伏发电层3的侧面的电极33,在此,磁片200可以设置在背膜1或柔性前膜5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交联膜2和第二交联膜4之间,或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在柔性光伏电池组件100上的任意位置设置磁片200。结合图1或图2,光伏发电层3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片31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312,且第一太阳能电池片31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312沿第一交联膜2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第一太阳能电池片31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312均包括背导电层301和上导电层302,背导电层301与第一交联膜2相贴合,上导电层302与第二交联膜4相贴合,且第一太阳能电池片31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312之间通过特定导线连接,结合图4或图5,特定导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线321、连接线322和第二导线323,第一导线321位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311的上导电层302,连接线322位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31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312之间,第二导线323位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片312的背导电层301,连接线322为外表面绝缘的导线,结合图6或图7,第一太阳能电池片311的背导电层301还设有第二导线323,第二太阳能电池片312的上导电层302还设有第一导线321,柔性前膜5的上表面设有迷彩带51,电极33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正电极连接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311的第二导线323,负电极连接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片312的第一导线321。在此,背膜1为柔性防水背膜,采用柔性前膜5作为前板,且覆盖于第二交联膜4之上,第一交联膜2和第二交联膜4均采用封装交联材料。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柔性光伏电池产品采用第一导线321、第二导线323和连接线322将太阳能电池片连接,免除了焊接工艺,无需印刷电极,能够减低遮光损失和材料用量,增大有效光照面积,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同时,该产品在柔性光伏电池组件100上设置磁片200,能够快捷地进行卷绕与固定,携带方便,降低人员分配。并且,在光伏发电层3的侧面设置电极33,可根据输出需求便捷快速地进行多片同类产品连接组合,免除了手工组合搭配和连接过程,节省时间。在柔性前膜5上设置迷彩带51,能够拓宽产品的应用领域,可应用于特定隐蔽需求的环境中。
因此,本实施例柔性光伏电池产品,能够快捷地实现多片柔性光伏电池组件的连接组合,方便携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柔性光伏电池产品的性能,具体地,针对光伏发电层,结合图3,本实施例柔性光伏电池产品还包括第三太阳能电池片313,第三太阳能电池片313位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31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312之间,且均沿第一交联膜2的长度方向排列,第三太阳能电池片313的背导电层301与第一交联膜2相贴合,第三太阳能电池片313的上导电层302与第二交联膜4相贴合,且第三太阳能电池片313和第一太阳能电池片311、第二太阳能电池片312之间通过特定导线连接。如在第一太阳能电池片311和第三太阳能电池片313连接时,特定导线的第一导线321位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311的上导电层302,特定导线的连接线322位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311和第三太阳能电池片313之间,特定导线的第二导线323位于第三太阳能电池片313的背导电层301。如在第三太阳能电池片313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312连接时,特定导线的第一导线321位于第三太阳能电池片313的上导电层302,特定导线的连接线322位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片312和第三太阳能电池片313之间,特定导线的第二导线323位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片312的背导电层301。在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需求,将多个太阳能电池片依次排列,形成所需规格的光伏发电层,灵活度高。在此,结合图5,特定导线呈“工”型,特定导线的连接线322的第一端连接于特定导线的第一导线321的中心,特定导线的连接线322的第二端连接于特定导线的第二导线323的中心,有利于相邻太阳能电池片之间进行能量传输,且稳定、高效。
具体地,在正负电极的设置方面,本实施例柔性光伏电池产品的正电极位于矩形光伏发电层3的第一侧面,负电极位于矩形光伏发电层3的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光伏发电层3为矩形光伏发电层,有利于提高该产品的对外输出效率。在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多对正负电极,方便同类产品之间进行组合连接。并且,本实施例柔性光伏电池产品还包括卡槽,卡槽位于光伏发电层3的侧面,电极33位于卡槽,以进行限位,将电极33进行固定,使用方便,且保障电极33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柔性光伏电池产品的用户体验,方便使用,具体地,磁片200位于背膜1的底面和/或侧面,且为多个,在此,背膜1的四个侧面分别设置一个磁片200,背膜1的底面设置一个磁片200,以便该产品进行卷绕,磁片200吸合之后,即可将产品固定,方便携带。此外,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在柔性光伏电池组件上的任意位置,如设置在第一交联膜和第二交联膜之间时,与电极位置向错开,也可设置在柔性前膜的上表面,不影响光照面积即可。并且,第一交联膜2的侧面设有迷彩带,也可设置在第一交联膜的边缘,或根据实际需求,将迷彩带设置在任意需遮蔽位置,有利于该产品在特定隐蔽环境下应用,方便用户使用。柔性前膜优选为柔性玻璃,采用柔性玻璃,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且能够提高产品整体的光电转换效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制备方法,结合图8,该方法包括:
步骤S1,将背膜平铺展开,在背膜上敷设第一交联膜;
步骤S2,根据太阳能电池片的尺寸,截取第一导线、连接线和第二导线,连接线为外表面绝缘的导线;
步骤S3,将连接线进行绝缘处理,并分别连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形成特定导线;
步骤S4,在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贴合第二导线,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贴合第一导线;
步骤S5,安放特定导线,使特定导线的第一导线贴合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特定导线的第二导线贴合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连接线贴合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之间,将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贴附于第一交联膜,且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沿第一交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形成光伏发电层;
步骤S6,敷设第二交联膜于光伏发电层上;
步骤S7,将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二导线引至光伏发电层的侧面,形成正电极,将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一导线引至光伏发电层的侧面,形成负电极;
步骤S8,将柔性前膜置于第二交联膜上,并在柔性前膜的上表面设置迷彩带,进行层压与处理,形成柔性光伏电池组件,并在柔性光伏电池组件上设置磁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制备方法,采用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连接线将太阳能电池片连接,免除了焊接工艺,无需印刷电极,能够减低遮光损失和材料用量,增大有效光照面积,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该制备方法采用柔性前膜,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且能够提高产品整体的光电转换效率。
同时,该制备方法在柔性光伏电池组件100上设置磁片,能够快捷地进行卷绕与固定,携带方便,降低人员分配。并且,在光伏发电层的侧面设置电极,可根据输出需求便捷快速地进行多片同类产品连接组合,免除了手工组合搭配和连接过程,节省时间。在柔性前膜上设置迷彩带,能够拓宽产品的应用领域,可应用于特定隐蔽需求的环境中。
因此,本实施例柔性光伏电池制备方法,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多片柔性光伏电池组件的连接组合,方便携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具体地,在步骤S3之后,步骤S6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安放特定导线,使特定导线的第一导线贴合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特定导线的第二导线贴合于第三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连接线贴合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三太阳能电池片之间,将第三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贴附于第一交联膜,且第三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沿第一交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在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贴合第二导线,第三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贴合第一导线,形成光伏发电层。在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照上述步骤,安放更多的太阳能电池片,直至形成所需的光伏发电层。
具体地,本实施例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制备方法还能够提供另一种实现方式,即在步骤S2之后,步骤S6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将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贴附于第一交联膜,并在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贴合第二导线;
将第一导线贴合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
在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侧面放置绝缘胶带,并将连接线置于绝缘胶带内,且连接线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线连接;
将第二导线贴合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且与连接线的第二端连接;
将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贴附于第一交联膜,且位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一侧,沿第一交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贴合第一导线,形成光伏发电层。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连接线和太阳能电池片的连接,并且,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放置多个太阳能电池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具体地,在形成电极时,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将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二导线引至矩形光伏发电层的第一侧面,形成正电极,将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一导线引至矩形光伏发电层的第二侧面,形成负电极,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光伏发电层为矩形光伏发电层,在此,将正电极和负电极设置在光伏发电层相对的侧面上,有利于提升产品对外的电能传输效率。
具体地,在柔性前膜的上表面设置迷彩带,进行层压与处理时,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在柔性前膜的上表面设置迷彩带,形成多叠层结构;
将多叠层结构进行层压处理;
在光伏发电层的侧面设置卡槽,将正电极和负电极卡接于卡槽。
在此,迷彩带设置在柔性前膜的上表面,有利于拓宽该产品的应用领域,可在特定隐蔽环境下使用。在此,该方法还可以将磁片进行处理,形成正极磁片和负极磁片,正极磁片和负极磁片相互吸合,有利于产品从不同方向卷绕与固定,节省人力和工作时间。将电极位于卡槽,以进行限位,将电极进行固定,使用方便,且保障电极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光伏电池组件和设于所述柔性光伏电池组件上的磁片,
所述柔性光伏电池组件包括自下至上的背膜、第一交联膜、光伏发电层、第二交联膜和柔性前膜,以及位于所述光伏发电层的侧面的电极,
所述光伏发电层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且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沿所述第一交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均包括背导电层和上导电层,所述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交联膜相贴合,所述上导电层与所述第二交联膜相贴合,且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通过特定导线连接,
所述特定导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线、连接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所述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之间,所述第二导线位于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所述连接线为外表面绝缘的导线,
所述特定导线的连接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特定导线的第一导线的中心,所述特定导线的连接线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特定导线的第二导线的中心,
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还设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还设有第一导线,
所述柔性前膜的上表面设有迷彩带,
所述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二导线,所述负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一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电极位于矩形光伏发电层的第一侧面,所述负电极位于所述矩形光伏发电层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所述光伏发电层为所述矩形光伏发电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卡槽,位于所述光伏发电层的侧面,所述电极位于所述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片位于所述背膜的底面和/或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片为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前膜为柔性玻璃。
7.一种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将背膜平铺展开,在所述背膜上敷设第一交联膜;
步骤S2,根据太阳能电池片的尺寸,截取第一导线、连接线和第二导线,所述连接线为外表面绝缘的导线;
步骤S3,将所述连接线进行绝缘处理,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形成特定导线,所述特定导线的连接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特定导线的第一导线的中心,所述特定导线的连接线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特定导线的第二导线的中心;
步骤S4,在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贴合第二导线,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贴合第一导线;
步骤S5,安放所述特定导线,使所述特定导线的第一导线贴合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上导电层,所述特定导线的第二导线贴合于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所述连接线贴合于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之间,将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背导电层贴附于第一交联膜,且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沿所述第一交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形成光伏发电层;
步骤S6,敷设第二交联膜于所述光伏发电层上;
步骤S7,将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二导线引至所述光伏发电层的侧面,形成正电极,将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一导线引至所述光伏发电层的侧面,形成负电极;
步骤S8,将柔性前膜置于所述第二交联膜上,并在所述柔性前膜的上表面设置迷彩带,进行层压与处理,形成柔性光伏电池组件,并在所述柔性光伏电池组件上设置磁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二导线引至光伏发电层的侧面,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二导线引至矩形光伏发电层的第一侧面,
所述将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一导线引至光伏发电层的侧面,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一导线引至所述矩形光伏发电层的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所述光伏发电层为所述矩形光伏发电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柔性前膜的上表面设置迷彩带,进行层压与处理,具体包括:
在所述柔性前膜的上表面设置所述迷彩带,形成多叠层结构;
将所述多叠层结构进行层压处理;
在所述光伏发电层的侧面设置卡槽,将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卡接于所述卡槽。
CN201610972912.4A 2016-10-28 2016-10-28 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099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2912.4A CN106409954B (zh) 2016-10-28 2016-10-28 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2912.4A CN106409954B (zh) 2016-10-28 2016-10-28 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9954A CN106409954A (zh) 2017-02-15
CN106409954B true CN106409954B (zh) 2018-01-16

Family

ID=58014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291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09954B (zh) 2016-10-28 2016-10-28 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099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14940A1 (fr) * 2018-12-03 2020-06-11 Total Solar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laminât flexible de cellules photovoltaïqu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4135A (zh) * 2017-06-16 2017-09-01 温州大学 可悬挂折叠式非晶硅光伏电池组
CN109346557A (zh) * 2018-09-27 2019-02-15 江苏润阳悦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光伏板发电功率的方法
CN110556443A (zh) * 2019-10-14 2019-12-10 绵阳金能移动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互联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78501A (zh) * 2021-04-06 2021-07-27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4900Y (zh) * 2005-12-06 2007-01-03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柔性太阳能充电器
EP2551917A1 (en) * 2010-03-23 2013-01-30 Toyo Aluminium Kabushiki Kaisha Solar-cell backside protection sheet and solar-cell module provided with same
CN203339190U (zh) * 2013-04-26 2013-12-11 武汉经开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面发电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68368U (zh) * 2011-10-06 2012-06-06 南京安达泰星电子有限公司 迷彩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2633341U (zh) * 2012-06-29 2012-12-26 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柔性太阳能电源
CN203761326U (zh) * 2014-03-27 2014-08-06 李蓬勃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4900764A (zh) * 2015-06-18 2015-09-09 江西共青城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4900Y (zh) * 2005-12-06 2007-01-03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柔性太阳能充电器
EP2551917A1 (en) * 2010-03-23 2013-01-30 Toyo Aluminium Kabushiki Kaisha Solar-cell backside protection sheet and solar-cell module provided with same
CN203339190U (zh) * 2013-04-26 2013-12-11 武汉经开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面发电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14940A1 (fr) * 2018-12-03 2020-06-11 Total Solar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laminât flexible de cellules photovoltaïqu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9954A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9954B (zh) 柔性光伏电池产品及制备方法
CN102709372A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101304054A (zh) 用于玻璃幕墙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2403374A (zh) 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串和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6328743B (zh) 柔性光伏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
CN106784096B (zh) 一种内置二极管光伏组件
CN205302849U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与太阳能电池一体化装置
CN204204881U (zh) 一种光伏电池板
CN213261454U (zh) 一种太阳能帆布
CN201072693Y (zh) 风力发电专用三相变压器
CN209729932U (zh) 一种无主栅线组件
CN206976071U (zh) 电缆
CN208252287U (zh) 一种风电机舱罩避雷铜编织带端部预留接头的防护装置
CN202839683U (zh) 一种以蜂窝板为基材的新型光伏构件
CN206657718U (zh) 电流互感器线圈
CN106069403A (zh) 一种防治发生病虫害以及提高着色率的水果套袋
CN207743232U (zh) 竹简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6158539U (zh) 光伏百叶窗
CN207474478U (zh) 光伏组件
CN205985035U (zh) 一种玻璃光伏组件
CN204914801U (zh) 具有屏蔽功能的电线保护膜
CN206408157U (zh) 节约成本的复合绝缘胶带
CN102842653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9344086U (zh) 一种太阳能组件及光伏组件
CN20261586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专用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