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9784A - 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9784A
CN106409784A CN201610712847.1A CN201610712847A CN106409784A CN 106409784 A CN106409784 A CN 106409784A CN 201610712847 A CN201610712847 A CN 201610712847A CN 106409784 A CN106409784 A CN 106409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sensor
substrate
metallic shield
shield ring
finger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128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Fujitsu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Fujitsu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Fujitsu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Fujitsu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128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097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09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9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28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 H01L23/31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shape
    • H01L23/3107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shape the device being completely enclos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50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e.g. sealing of a cap to a base of a container
    • H01L21/56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on layers,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底板;指纹传感芯片,设置在底板上,其中,指纹传感芯片具有功能面,且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背对于底板;盖板,设置在指纹传感芯片上;塑封料,填充在底板与盖板之间的空隙内;其中,盖板上相对于指纹传感芯片的位置处设置有金属屏蔽环,以在封装时将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遮蔽在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塑封料溢流至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本发明通过将将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区域遮蔽在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塑封料和粘胶溢流至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区域内,同时金属屏蔽环能够保护指纹传感芯片免于外界电磁波信号的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推进,芯片封装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指纹传感芯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终端产品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指纹识别模块的识别功能,现有的指纹识别模块通常设有基板,并在基板上集成多个芯片,指纹传感芯片上方设有盖板,最后利用塑封工序将其塑封成一个整体密封产品。其中,塑封时容易出现溢料的问题,塑封料容易溢流至指纹传感器的功能面,从而影响指纹识别模块的识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及其制作方法,能够避免塑封时塑封料溢流至指纹传感芯片功能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包括:底板;指纹传感芯片,设置在底板上,其中,指纹传感芯片具有功能面,且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背对于底板;盖板,设置在指纹传感芯片上;塑封料,填充在底板与盖板之间的空隙内;其中,盖板上相对于指纹传感芯片的位置处设置有金属屏蔽环,以在封装时将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遮蔽在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塑封料溢流至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
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具有功能区域和围绕功能区域的外围区域。其中,外围区域上涂布有粘胶,以实现指纹传感芯片与盖板的粘接,且盖板上的金属屏蔽环设置在对应外围区域所在的区域,以将功能区域遮蔽在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塑封料和粘胶溢流至功能区域内。
底板和盖板为同一基板,基板为柔性基板以弯折方式将盖板覆盖在指纹传感芯片上。
该指纹识别模块进一步包括:运算芯片和存储芯片。其中,运算芯片和存储芯片分别设置在基板中的底板或者盖板上。
基板上设置有印刷电路,运算芯片和存储芯片分别以倒装的方式设置在基板上,而指纹传感芯片以正装的方式设置在基板上,且指纹传感芯片通过键合线连接至基板上的印刷电路,并实现与运算芯片和存储芯片的电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指纹传感芯片,设置在基板的第一部分上,其中,指纹传感芯片具有功能面,且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背对于基板;塑封料,填充在基板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空隙内;其中,基板的第二部分上设置有金属屏蔽环,且基板为柔性基板,以弯折方式将基板的第二部分覆盖在指纹传感芯片上,且金属屏蔽环设置在对应于指纹传感芯片的位置处,以在覆盖时将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遮蔽在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塑封时塑封料溢流至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
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具有功能区域和围绕功能区域的外围区域。其中,外围区域上涂布有粘胶,以实现指纹传感芯片与基板的第二部分的粘接,且基板上的金属屏蔽环设置在对应外围区域所在的区域,以将功能区域遮蔽在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塑封料和粘胶溢流至功能区域内。
该指纹识别模块进一步包括:运算芯片和存储芯片。其中,运算芯片和存储芯片分别设置在基板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基板上设置有印刷电路,运算芯片和存储芯片分别以倒装的方式设置在基板上,而指纹传感芯片以正装的方式设置在基板上,且指纹传感芯片通过键合线而连接至基板上的印刷电路,并实现与运算芯片和存储芯片的电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指纹识别模块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其中,基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基板的第一部分上设置指纹传感芯片,其中,指纹传感芯片具有功能面,且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背对于基板;在基板的第二部分上设置金属屏蔽环;弯折基板,以使基板的第二部分覆盖在指纹传感芯片上。其中,金属屏蔽环设置在对应于指纹传感芯片的位置处,以在覆盖时将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遮蔽在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塑封时塑封料溢流至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填充塑封料。
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具有功能区域和围绕功能区域的外围区域。其中,外围区域上涂布有粘胶,以实现指纹传感芯片与基板的第二部分的粘接,且基板上的金属屏蔽环设置在对应外围区域所在的区域,以将功能区域遮蔽在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塑封料和粘胶溢流至功能面中的功能区域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盖板上相对于指纹传感芯片的位置处设置金属屏蔽环,且盖板上的金属屏蔽环设置在对应指纹传感芯片的外围区域所在的区域,将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区域遮蔽在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塑封料和粘胶溢流至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区域内,同时金属屏蔽环能够保护指纹传感芯片免于外界电磁波信号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指纹识别模块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指纹传感芯片、金属屏蔽环和粘胶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指纹识别模块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指纹识别模块制作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基板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基板上设置指纹传感芯片、存储芯片和运算芯片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基板上设置金属屏蔽环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指纹传感芯片上涂布粘胶以及引线键合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弯折基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指纹识别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底板111,指纹传感芯片120,盖板190和塑封料180。
其中,指纹传感芯片120设置在底板111上,指纹传感芯片120具有功能面,且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背对于底板111;盖板190设置在指纹传感芯片120上;塑封料180填充在底板111与盖板190之间的空隙内。
盖板190上相对于指纹传感芯片120的位置处设置有金属屏蔽环150,以在封装时将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遮蔽在金属屏蔽环150内,从而避免塑封料180溢流至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
指纹传感芯片120可以是电容式指纹传感芯片或光学指纹传感芯片。如图2所示,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具有功能区域121和围绕功能区域的外围区域122。其中,外围区域122上涂布有粘胶170,以实现指纹传感芯片120与盖板190的粘接,且盖板190上的金属屏蔽环150设置在对应外围区域122所在的区域,以将功能区域121遮蔽在金属屏蔽环150内,从而避免塑封料180和粘胶170溢流至功能区域121内。其中,粘胶170可以为环氧树脂胶。
图2中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的功能区域121和围绕功能区域的外围区域122、粘胶170和金属屏蔽环150的位置与大小仅为示意,实际应用可根据需要决定。
底板111和盖板190材质可以是玻璃、陶瓷或蓝宝石材料,但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制作工序,底板111和盖板190可以为同一基板110,基板110为柔性基板以弯折方式将盖板190覆盖在指纹传感芯片120上,底板111和盖板190不需要进行单独制作。
为了实现指纹识别模块的识别功能,该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优选地,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分别设置在基板110中的底板111或者盖板190上,基板110上设置有印刷电路。为了节省引线键合工序以及节约材料,优选地,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分别以倒装的方式设置在基板110上,而指纹传感芯片120以正装的方式设置在基板110上,且指纹传感芯片120通过键合线160连接至基板110上的印刷电路,并实现与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的电连接。其中,键合线160为金属丝,如金线、铝线。
图1中基板110上指纹传感芯片120、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的位置与大小仅为示意,实际应用可根据需要决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块可以集成多个芯片(三个或三个以上),且为了实现指纹识别模块的识别功能,至少在基板110上设置指纹传感芯片120、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
在其他实施例中,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的位置可以都设置在底板111或者盖板190上,且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可以正装的方式设置在基板110上,通过键合线160连接至基板110上的印刷电路,实现与指纹传感芯片120的电连接。
塑封料180包裹指纹传感芯片120、运算芯片130、存储芯片140、键合线160和粘胶170。塑封料180的介电常数大于7,塑封颗粒尺寸均值5-7um,最大颗粒小于20um,可以保证完全填充和指纹采集成像效果,如环氧树脂胶。
本实施例通过在盖板190上相对于指纹传感芯片120的位置处设置金属屏蔽环150,且盖板190上的金属屏蔽环150设置在对应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外围区域122所在的区域,将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区域121完全遮蔽在金属屏蔽环150内,从而避免塑封料180和粘胶170溢流至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区域121内,同时金属屏蔽环150能够保护指纹传感芯片120免于外界电磁波信号的干扰。
如图3所示,本发明指纹识别模块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基板110,指纹传感芯片120和塑封料180。
其中,基板110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指纹传感芯片120设置在基板110的第一部分上,指纹传感芯片120具有功能面,且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背对于基板110;塑封料180填充在基板110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空隙内。
基板110的第二部分上设置有金属屏蔽环150,且基板110为柔性基板,以弯折方式将基板110的第二部分覆盖在指纹传感芯片120上,且金属屏蔽环150设置在对应于指纹传感芯片120的位置处,以在覆盖时将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遮蔽在金属屏蔽环150内,从而避免塑封时塑封料180溢流至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0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即分别对应于图1本发明指纹识别模块第一实施例中的底板111和盖板190。
本实施例中各个部分的功能及结构具体可参考本发明指纹识别模块第一实施例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本实施例通过在基板110上相对于指纹传感芯片120的位置处设置金属屏蔽环150,且盖板190上的金属屏蔽环150设置在对应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外围区域122所在的区域,将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区域121遮蔽在金属屏蔽环150内,从而避免塑封料180和粘胶170溢流至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区域121内,同时金属屏蔽环150能够保护指纹传感芯片120免于外界电磁波信号的干扰。另外,通过使用柔性基板,在基板110上集成芯片后将基板110基板,基板110的第二部分可以作为保护盖板使用,节省单独制作保护盖板的工序。
如图4所示,本发明指纹识别模块制作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包括:
S1:提供基板110,如图5所示。
其中,基板110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基板110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对应于图1本发明指纹识别模块第一实施例中的底板111和盖板190。
S2:在基板110的第一部分上设置指纹传感芯片120,如图6所示。
其中,指纹传感芯片120具有功能面,且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背对于基板110。
为了实现指纹识别模块的识别功能,在基板110的第一部分上设置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同时,还需在基板110上设置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优选地,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分别设置在基板110中的第一部分或者第二部分上,基板110上设置有印刷电路。为了节省引线键合工序以及节约材料,优选地,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分别以倒装的方式设置在基板110上,而指纹传感芯片120以正装的方式设置在基板110上,且指纹传感芯片120通过键合线160连接至基板110上的印刷电路,并实现与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的电连接。其中,键合线160为金属丝,如金线、铝线。
图6中基板110上指纹传感芯片120、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的位置与大小仅为示意,实际应用可根据需要决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块可以集成多个芯片(三个或三个以上),且为了实现指纹识别模块的识别功能,至少在基板110上设置指纹传感芯片120、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
在其他实施例中,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的位置可以都设置在基板110的第一部分或者第二部分上,且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可以正装的方式设置在基板110上,通过键合线160连接至基板110上的印刷电路,实现与指纹传感芯片120的电连接。
S3:在基板110的第二部分上设置金属屏蔽环150,如图7所示。
其中,金属屏蔽环150设置于盖板190上相对于指纹传感芯片120的位置处,以在封装时将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遮蔽在金属屏蔽环150内,从而避免塑封料180溢流至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可以在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外围区域122上涂布粘胶170,以实现指纹传感芯片120与基板110的第二部分的粘接;通过引线键合工序,将指纹传感芯片120连接至基板110上的印刷电路,并实现其与运算芯片130和存储芯片140的电连接。
S4:弯折基板110,以使基板110的第二部分覆盖在指纹传感芯片120上,如图9所示。
其中,金属屏蔽环150设置在对应于指纹传感芯片120的位置处,以在覆盖时将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遮蔽在金属屏蔽环150内,从而避免塑封时塑封料180溢流至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
如图2所示,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具有功能区域121和围绕功能区域的外围区域122。其中,外围区域122上涂布有粘胶170,以实现指纹传感芯片120与基板110的第二部分的粘接,且基板110上的金属屏蔽环150设置在对应外围区域122所在的区域,以将功能区域121完全遮蔽在金属屏蔽环150内,从而避免塑封料180和粘胶170溢流至功能区域121内。其中,粘胶170可以为环氧树脂胶。图2中指纹传感芯片120的功能面的功能区域121和围绕功能区域的外围区域122、粘胶170和金属屏蔽环150的位置与大小仅为示意,实际应用可根据需要决定。
S5:填充塑封料180,从而形成如图3所示的指纹识别模块。
塑封料180填充在基板110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空隙内,塑封料180包裹指纹传感芯片120、运算芯片130、存储芯片140、键合线160和粘胶170。塑封料180的介电常数大于7,塑封颗粒尺寸均值5-7um,最大颗粒小于20um,可以保证完全填充和指纹采集成像效果,如环氧树脂胶。
本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实施例中各个部分的功能及结构具体可参考本发明指纹识别模块第一实施例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在此基础上,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模组变换,例如各实施例之间技术特征的相互结合,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指纹传感芯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其中,所述指纹传感芯片具有功能面,且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背对于所述底板;
盖板,设置在所述指纹传感芯片上;
塑封料,填充在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的空隙内;
其中,所述盖板上相对于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位置处设置有金属屏蔽环,以在封装时将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遮蔽在所述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所述塑封料溢流至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具有功能区域和围绕所述功能区域的外围区域;
其中,所述外围区域上涂布有粘胶,以实现所述指纹传感芯片与所述盖板的粘接,且所述盖板上的所述金属屏蔽环设置在对应所述外围区域所在的区域,以将所述功能区域遮蔽在所述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所述塑封料和所述粘胶溢流至所述功能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为同一基板,所述基板为柔性基板以弯折方式将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指纹传感芯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运算芯片和存储芯片;
其中,所述运算芯片和所述存储芯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中的所述底板或者所述盖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印刷电路,所述运算芯片和所述存储芯片分别以倒装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板上,而所述指纹传感芯片以正装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所述指纹传感芯片通过键合线连接至所述基板上的印刷电路,并实现与所述运算芯片和所述存储芯片的电连接。
6.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指纹传感芯片,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部分上,其中,所述指纹传感芯片具有功能面,且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背对于所述基板;
塑封料,填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空隙内;
其中,所述基板的第二部分上设置有金属屏蔽环,且所述基板为柔性基板,以弯折方式将所述基板的第二部分覆盖在所述指纹传感芯片上,且所述金属屏蔽环设置在对应于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位置处,以在覆盖时将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遮蔽在所述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塑封时塑封料溢流至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具有功能区域和围绕所述功能区域的外围区域;
其中,所述外围区域上涂布有粘胶,以实现所述指纹传感芯片与所述基板的第二部分的粘接,且所述基板上的所述金属屏蔽环设置在对应所述外围区域所在的区域,以将所述功能区域遮蔽在所述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所述塑封料和所述粘胶溢流至所述功能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运算芯片和存储芯片;
其中,所述运算芯片和所述存储芯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板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印刷电路,所述运算芯片和所述存储芯片分别以倒装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板上,而所述指纹传感芯片以正装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所述指纹传感芯片通过键合线而连接至所述基板上的印刷电路,并实现与所述运算芯片和所述存储芯片的电连接。
9.一种指纹识别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板,其中,所述基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在所述基板的第一部分上设置指纹传感芯片,其中,所述指纹传感芯片具有功能面,且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背对于所述基板;
在所述基板的第二部分上设置金属屏蔽环;
弯折所述基板,以使所述基板的第二部分覆盖在所述指纹传感芯片上。其中,所述金属屏蔽环设置在对应于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位置处,以在覆盖时将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遮蔽在所述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塑封时塑封料溢流至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
填充所述塑封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指纹传感芯片的功能面具有功能区域和围绕所述功能区域的外围区域;
其中,所述外围区域上涂布有粘胶,以实现所述指纹传感芯片与所述基板的第二部分的粘接,且所述基板上的所述金属屏蔽环设置在对应所述外围区域所在的区域,以将所述功能区域遮蔽在所述金属屏蔽环内,从而避免所述塑封料和所述粘胶溢流至所述功能面中的功能区域内。
CN201610712847.1A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64097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2847.1A CN106409784A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2847.1A CN106409784A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9784A true CN106409784A (zh) 2017-02-15

Family

ID=58004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12847.1A Pending CN106409784A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0978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0080A (zh) * 2006-06-13 2007-12-19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多芯片堆叠的封装方法及其封装结构
CN101118882A (zh) * 2006-08-01 2008-02-06 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感测器的玻璃覆晶封装构造
CN102254898A (zh) * 2011-07-01 2011-11-23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基于柔性基板封装的屏蔽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CN104051366A (zh) * 2014-07-01 2014-09-17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和封装方法
CN104050445A (zh) * 2014-04-08 2014-09-1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的封装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5046244A (zh) * 2015-08-28 2015-11-1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具备该指纹识别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5469045A (zh) * 2015-11-23 2016-04-06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0080A (zh) * 2006-06-13 2007-12-19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多芯片堆叠的封装方法及其封装结构
CN101118882A (zh) * 2006-08-01 2008-02-06 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感测器的玻璃覆晶封装构造
CN102254898A (zh) * 2011-07-01 2011-11-23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基于柔性基板封装的屏蔽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CN104050445A (zh) * 2014-04-08 2014-09-1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的封装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4051366A (zh) * 2014-07-01 2014-09-17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和封装方法
WO2016000596A1 (zh) * 2014-07-01 2016-01-07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和封装方法
CN105046244A (zh) * 2015-08-28 2015-11-1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具备该指纹识别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5469045A (zh) * 2015-11-23 2016-04-06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9250B2 (en) Integrated module with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CN104517862B (zh) 一种指纹传感器封装方法和结构
CN107742630A (zh) 影像感测器封装结构
US7714419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system with shielding
US9978673B2 (en) Packag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205427873U (zh) 指纹感测单元及指纹感测模块
US20110221046A1 (en) Semiconductor assembly package having shielding layer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6986298A (zh) 半导体装置封装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51985A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封装方法、指纹识别模组
CN104303288A (zh) 指纹传感器封装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70527A (zh) 用于形成增强型指纹辨识模块的印刷电路板结构
CN104766830A (zh) 一种指纹传感器封装结构、封装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978588B (zh) 半导体封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989364A (zh) 感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6409784A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CN104538379A (zh) 一种基于局部塑封工艺的指纹设计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9393A (zh) 一体金属框架静电释放圈用于指纹传感器结构及制造方法
CN209461441U (zh) 一种基于多层凹嵌式基板的芯片天线单体化结构
CN110112163A (zh) 一种图像传感器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106206547A (zh) 一种集成电路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6179849U (zh) 指纹传感器的封装结构
CN205355011U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封装结构、指纹识别模组
CN114300366A (zh) 一种wbga电磁屏蔽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06489574U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盖板及具有该盖板的指纹识别模组
CN205211727U (zh) 一种指纹识别多芯片封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26001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City Chongchuan District, No. 288

Applicant after: Tongfu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6001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City Chongchuan District, No. 288

Applicant before: Fujitsu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Nantong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