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2997A - 油汀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油汀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2997A
CN106402997A CN201610952249.1A CN201610952249A CN106402997A CN 106402997 A CN106402997 A CN 106402997A CN 201610952249 A CN201610952249 A CN 201610952249A CN 106402997 A CN106402997 A CN 106402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heater
oil pipe
oil
dissipatio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522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宝
陈小潭
杜文波
周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522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029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02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29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3/00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F24D13/04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using electric heating of heat-transfer fluid in separate units of th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9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78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mersion heating
    • H05B3/82Fixedly-mounted immersion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08Electric heat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21Hea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liq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汀取暖器,所述油汀取暖器包括:散热体和加热装置,散热体包括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和散热通道,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上下间隔布置,散热通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散热通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相连并连通,散热通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加热装置包括发热体,发热体位于第一油管内,其中多个散热通道包括第一散热通道组和第二散热通道组,第一散热通道组中的散热通道连通第一油管的中部并与发热体相对,第二散热通道组中的散热通道连通第一油管的两个端部并与发热体错开。根据本发明的油汀取暖器,可以提高传热效率,增强油汀取暖器的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油汀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汀取暖器。
背景技术
油汀取暖器是采用电加热棒先加热油,油升温因自然对流在油路流动,向散热片传热,最后加热空气的安全取暖器。加热棒采用光管设计,且只将加热棒放置在底部管路的一侧,这样会导致两个不好效果:一是导热油导热系数及流动速度低,使加热棒表面温度高,减缓了加热油的速度;二是一端加热仅使内部油形成一个大循环,不利于改善油温均匀分布,不利于提高向外传热的效率。
相关技术中的油汀取暖器,加热棒由以前的单U发展成双U,目的就是均匀加热油,但其加热面积增加有限,相当于多加一根加热棒;材料及工艺成本增加一倍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油汀取暖器,所述油汀取暖器的油温分布均匀,散热效果好,加热效率高。
根据本发明的油汀取暖器,包括:散热体,所述散热体包括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上下间隔布置,所述散热通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散热通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相连并连通,所述散热通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第一油管内,其中多个所述散热通道包括第一散热通道组和第二散热通道组,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组中的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油管的中部并与所述发热体相对,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组中的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油管的两个端部并与所述发热体错开。
根据本发明的油汀取暖器,可以使散热体内油形成两个循环,降低整体油的温差,使散热体内的油温整体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传热效率,增强油汀取暖器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关于所述第一油管的沿长度方向的中垂面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组中散热通道的数量不大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组中散热通道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从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油管内,所述加热装置沿所述第一油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发热体沿所述第一油管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油管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的长度在所述第一油管长度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范围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的长度在所述第一油管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用于连接电源;U型加热杆,所述U型加热杆包括发热体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体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座体相连,所述U型加热杆包括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
优选地,所述U型加热杆上设有沿所述U型加热杆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翅片。
有利地,所述翅片呈沿所述U型加热杆的周向延伸的环形且包括沿所述U型加热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或所述翅片沿所述U型加热杆的长度方向螺旋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翅片形成于所述发热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翅片的最左端邻近相邻的两个散热通道通中的右侧散热通道设置,所述翅片的最右端邻近相邻的两个散热通道中的左侧散热通道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翅片沿所述U型加热杆的沿径向方向的高度在2毫米到6毫米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沿所述U型加热杆的沿径向方向的高度在3毫米到4毫米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加热棒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加热棒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的加热棒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加热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油汀取暖器100,
第一油管1,第二油管2,散热通道301,第一散热通道组31,第二散热通道组32,
加热棒4,座体41,U型加热杆42,发热体421,连接段422,翅片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包括:散热体和加热装置(例如图1中所示的加热棒4)。
具体地,散热体包括第一油管1、第二油管2和散热通道301,第一油管1和第二油管2均沿水平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且第一油管1和第二油管2上下间隔布置,散热通道301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散热通道30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油管1和第二油管2相连并连通,例如,散热通道的下端与第一油管1相连并连通,散热通道的上端与第二油管2相连并连通,散热通道301包括沿第一油管1和第二油管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
加热装置包括发热体421,发热体421位于第一油管1内,用于加热第一油管1内的油。
其中,多个散热通道301包括第一散热通道组31和第二散热通道组32,第一散热通道组31中的散热通道301连通第一油管1的中部,且第一散热通道组31中的散热通道301与发热体421相对,第二散热通道组32中的散热通道301连通第一油管1的两个端部(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油管的左端和右端),第二散热通道组32中的散热通道301与发热体421错开。
当油汀取暖器100工作的过程中,加热装置的发热体421加热第一油管1内的油,高温的油可以沿与发热体421上下相对的第一散热通道组31中的散热通道301向上流动,同时,第二油管2内的低温油可以沿与发热体421不相对(错开)的第二散热通道组32的散热通道301向下流动,从而可以使散热体内油形成两个循环(位于散热体左侧的为逆时针的油循环,位于散热体右侧的为顺时针的油循环),由此,使散热体内的油温整体分布更加均匀,改善散热体整体温度均匀性,从而提高传热效率,增强油汀取暖器100的散热效果。
结合图1,第一油管1和第二油管2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散热通道301的下端连接第一油管1,且散热通道301的上端连接第二油管2,多个散热通道301包括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多个散热通道301分为第一散热通道组31和第二散热通道组32,第一散热通道组31的下端与发热体421上下相对,第二散热通道组32的下端与发热体421不相对。
这样,发热体421加热可以使第一油管1内的高温油,沿第一散热通道组31的散热通道301向上流动,且第二油管2内的低温油沿第二散热通道组32的散热通道301向下流动,从而在散热体的右半部分形成一个沿顺时针方向的油循环;且在散热体的左半部分形成一个沿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油循环;也就是说,第一油管1内的高温油中间的散热通道301向上流动,第二油管2内的低温油沿左端和右端的散热通道301向下流动,由此,可以进一步改善散热体内的油温的均匀性,增强油汀取暖器100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通过将发热体421与连通第一油管1中部的第一散热通道31组相对,由此,可以使散热体内油形成两个循环,降低整体油的温差,使散热体内的油温整体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传热效率,增强油汀取暖器100的散热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发热体421可以沿第一油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发热体421可以关于第一油管1的沿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中垂面对称。由此,可以在散热体内形成两个大小相等且对称的油循环,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整体油的温差,进一步改善散热体整体温度均匀性,提高传热效率,增强油汀取暖器100的散热效果。
有利地,参照图1,第二散热通道组32中散热通道301的数量不大于第一散热通道组31中散热通道301的数量。也就是说,第一散热通道组31中散热通道30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散热通道组32中散热通道301的数量。由此,可以提高加热效率,使得散热体内油温分布更加均匀,增强油汀取暖器100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可以从第一油管1的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油管1的右端)伸入第一油管1内,加热装置可以沿第一油管1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发热体421也可以沿第一油管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且发热体421可以完全位于第一油管1的内侧。由此,不仅可以增加与发热体421相对的散热通道301的数量,提高传热效率,还可以简化油汀取暖器100的结构,便于加工制作。
有利地,发热体421的沿第一油管1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在第一油管1长度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范围内。更有利地,发热体421的沿第一油管1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在第一油管1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范围内。由此,可以使用于高温油上升的散热通道301和用于低温油下降的散热通道301的数量基本相同,也就是说,使得第一散热通道组31中的散热通道301的数量和第二散热通道组32中的散热通道301的数量大致相同,从而可以使散热体内的油温分布更加均匀,使油汀取暖器100的结构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加热装置可以为加热棒4,具体地,加热棒4可以包括:座体41和U型加热杆42,其中,座体41用于连接电源,以为加热棒4供电;U型加热杆42的开口端与座体41相连,U型加热杆42可以包括发热体421和连接段422,连接段422的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连接段422的左端)与发热体421相连,且连接段422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连接段422的右端)一端与座体41相连。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加热棒通电时,发热体421产生热量用于加热第一油管1内的油,连接段为冷端,也就是说,连接段不产生用于加热油的热量,仅起到连接作用。由此,可以便于将发热体421从第一油管1的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油管1的右端)伸入至第一油管1的中部,使得发热体421的两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发热体42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油管1的两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油管1的左端和右端)间隔开,从而有利于在散热体内形成两个油循环,使得加热棒的结构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U型加热杆42可以包括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例如,参照图5,当加热棒4包括一个U型加热杆42时,加热棒4为单U型加热棒4,又如图1-图4所示,当加热棒4包括两个U型加热杆42时,加热棒4为双U型加热棒4,此时,两个U型加热杆42的长度不同,两个U型加热杆42均与座体41相连且沿座体41的周向错开。通过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U型加热杆42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棒4的加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U型加热杆42上可以设有翅片43,翅片43可以沿U型加热杆42的径向向外延伸。通过在U型加热杆42上设有翅片43,可以增大加热棒4的散热面积,在温差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传热功率,增强传热效果。从而提高油汀取暖器100的升温速率,使散热体内的油温分布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翅片43可以呈沿U型加热杆42的周向延伸的环形,且翅片43可以包括沿U型加热杆42的长度方向(例如图4中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由此,可以在增大加热棒4的散热面积的前提下,简化加热棒4的结构,便于加工制造。更进一步地,多个翅片可以沿U型加热杆42的长度方向(例如图4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或多个翅片分为沿U型加热杆42的长度方向(例如图4中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多段。以提高翅片43设置的灵活性。
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翅片43也可以沿U型加热杆42的长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螺旋延伸。由此,也可以在增大加热棒4的散热面积的前提下,简化加热棒4的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且翅片43可以包括沿沿U型加热杆42的长度方向(例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左右方向)螺旋延伸的一段或间隔布置的多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U型加热杆42的连接段422为冷端仅用于连接作用,而不会产生热量,这样当翅片43设置在连接段422时,翅片43起不到增加散热面积的效果,会造成浪费。因此,优选地,翅片43可以仅形成于发热体421上,用于增加发热体421的散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的同时,使加热棒4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由于相邻的两个散热通道301之间的第一油管1的中部设有缩径口,因此,优选地,翅片43的最左端可以邻近相邻的两个散热通道通301中的右侧散热通道301设置,翅片43的最右端可以邻近相邻的两个散热通道301中的左侧散热通道301设置。由此,可以避免翅片43的最左端的左侧散热通道301和翅片43的最右端的右侧散热通道301也成为热端,保证第一散热通道组31和第二散热通道组32更加有效地区分开,从而促进油路循环,提高传热效率,使油汀取暖器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结合图1,最左端的翅片邻近其右侧的散热通道设置,也就是说,最左端的翅片设置于图1中所示的左端的两条虚线之间,最右端的翅片邻近其左侧的散热通道设置,也就是说,最左端的翅片设置于图1中所示的右端的两条虚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4,翅片43的沿U型加热杆42径向方向的高度在2毫米到6毫米的范围内。进一步地,翅片43的沿U型加热杆42径向方向的高度在3毫米到4毫米的范围内。由此,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加热棒4散热面积,进一步降低散热体内的温差,提高油温的均匀性,增强散热效果,还可以保证翅片43的强度,便于加工制造。此外,还便于加热棒4安装,便于插入第一油管1内。
下面将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
参照图1,油汀取暖器100包括散热体和加热棒4。
具体地,如图1所示,散热体包括第一油管1、第二油管2和多个散热通道301,第一油管1和第二油管2沿左右方向延伸,多个散热通道301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包括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多个散热通道301的上端与第二油管2相连并导通,多个散热通道301的下端与第一油管1相连并导通。
加热棒4从第一油管1的右端伸入第一油管1内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加热棒4包括座体41和U型加热杆42,U型加热杆42包括发热体421和连接段422,连接段422的左端与发热体421相连,且连接段422的右端与座体41相连,座体41用于连接电源。可选地,U型加热杆42可以包括一个或沿座体4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
发热体421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位于第一油管1内,且发热体421关于第一油管1沿左右方向的中垂面对称,且发热体421的长度在第一油管1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范围内。
发热体421上设有沿发热体42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翅片43。翅片43呈沿发热体42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且翅片43包括沿发热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翅片43的沿发热体421的径向方向的高度在3毫米到4毫米的范围内。优选地,最左端的翅片邻近相邻的两个散热通道通中的右侧散热通道设置,最右端的翅片的邻近相邻的两个散热通道中的左侧散热通道设置。
多个散热通道301分为第一散热通道组31和第二散热通道组32,第一散热通道组31中的散热通道301连通第一油管1的中部并与发热体421相对,第二散热通道组32中的散热通道301连通第一油管1的两个端部并与发热体421错开。
将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和相关技术中的油汀取暖器进行实验比较。其中,相关技术中的油汀取暖器,采用一个加热棒,且加热棒位于第一油管的一端,在加热的过程中在散热体内部仅形成一个大的油循环。得出结论,当油汀取暖器的加热功率均为2000W,且待加热的室内的初始温度为10℃时,经过相同的时间加热后,此时,采用相关技术中的油汀取暖器加热的室内的温度为16.6℃,而采用本申请的油汀取暖器加热后的室内温度为18.4℃,显然,通过实验验证:本申请的油汀取暖器的加热效率和加热效果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油汀取暖器提升了27.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汀取暖器100,可以大大地改善散热体内油温度的均匀性,提升散热效果,使散热体内部油温分布更加均匀,可以使得散热片外壳温度均匀,从而缩短散热片外侧空气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效率。
此外,由牛顿冷却公式Q=KAΔT,Q为传热功率,A为散热面积,ΔT为表面和油的温差。加热棒4有控温系统,达到最高温即会自动断开,加装翅片,增大了散热面积,在温差一样的情况下,传热功率变得更大,即传热效果加强。最后翅片安装位置,可以有效促进形成内部两个循环的流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体,所述散热体包括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上下间隔布置,所述散热通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散热通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相连并连通,所述散热通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第一油管内,
其中多个所述散热通道包括第一散热通道组和第二散热通道组,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组中的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油管的中部并与所述发热体相对,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组中的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油管的两个端部并与所述发热体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关于所述第一油管的沿长度方向的中垂面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组中散热通道的数量不大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组中散热通道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从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油管内,所述加热装置沿所述第一油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发热体沿所述第一油管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油管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长度在所述第一油管长度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长度在所述第一油管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用于连接电源;
U型加热杆,所述U型加热杆包括发热体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体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座体相连,所述U型加热杆包括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加热杆上设有沿所述U型加热杆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翅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呈沿所述U型加热杆的周向延伸的环形且包括沿所述U型加热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或
所述翅片沿所述U型加热杆的长度方向螺旋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形成于所述发热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最左端邻近相邻的两个散热通道通中的右侧散热通道设置,所述翅片的最右端邻近相邻的两个散热通道中的左侧散热通道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沿所述U型加热杆径向方向的高度在2毫米到6毫米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沿所述U型加热杆径向方向的高度在3毫米到4毫米的范围内。
CN201610952249.1A 2016-10-26 2016-10-26 油汀取暖器 Pending CN1064029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2249.1A CN106402997A (zh) 2016-10-26 2016-10-26 油汀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2249.1A CN106402997A (zh) 2016-10-26 2016-10-26 油汀取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2997A true CN106402997A (zh) 2017-02-15

Family

ID=58014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52249.1A Pending CN106402997A (zh) 2016-10-26 2016-10-26 油汀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0299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0874A (zh) * 2018-08-27 2019-02-15 河北德昕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交变磁场和电磁感应原理的电暖器
CN109373427A (zh) * 2018-08-27 2019-02-22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磁性纳米流体的高效型电暖器
CN112555967A (zh) * 2019-09-25 2021-03-26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散热体和油汀取暖器
CN112555968A (zh) * 2019-09-25 2021-03-26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散热体和油汀取暖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9683Y (zh) * 1993-12-16 1994-10-12 杭州保安器厂 带有散热片的液体电加热器
CN2222418Y (zh) * 1994-10-28 1996-03-13 齐鲁乙烯塑编厂股份有限公司 U型电热管
CN200953664Y (zh) * 2006-04-25 2007-09-26 株洲市诚鑫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发热器
CN105444255A (zh) * 2015-12-25 2016-03-30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取暖装置
CN205245574U (zh) * 2015-10-31 2016-05-18 四川锦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器加热装置
CN105928045A (zh) * 2016-06-20 2016-09-0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油汀取暖器
CN206361792U (zh) * 2016-10-26 2017-07-2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油汀取暖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9683Y (zh) * 1993-12-16 1994-10-12 杭州保安器厂 带有散热片的液体电加热器
CN2222418Y (zh) * 1994-10-28 1996-03-13 齐鲁乙烯塑编厂股份有限公司 U型电热管
CN200953664Y (zh) * 2006-04-25 2007-09-26 株洲市诚鑫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发热器
CN205245574U (zh) * 2015-10-31 2016-05-18 四川锦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器加热装置
CN105444255A (zh) * 2015-12-25 2016-03-30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取暖装置
CN105928045A (zh) * 2016-06-20 2016-09-0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油汀取暖器
CN206361792U (zh) * 2016-10-26 2017-07-2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油汀取暖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0874A (zh) * 2018-08-27 2019-02-15 河北德昕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交变磁场和电磁感应原理的电暖器
CN109373427A (zh) * 2018-08-27 2019-02-22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磁性纳米流体的高效型电暖器
CN112555967A (zh) * 2019-09-25 2021-03-26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散热体和油汀取暖器
CN112555968A (zh) * 2019-09-25 2021-03-26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散热体和油汀取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2997A (zh) 油汀取暖器
CN109004312A (zh) 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6361792U (zh) 油汀取暖器
CN105180424B (zh) 一种波纹管式气体电加热装置
CN104344540B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N204705976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05842835U (zh) 油汀取暖器
CN107131038A (zh) 一种车辆排气管集热装置
CN105928045B (zh) 油汀取暖器
CN206758516U (zh) 电池模组和车辆
CN206119976U (zh) 覆铝电热锅
CN205957488U (zh) 水箱换热结构及热水器
CN106440366A (zh) 一种热效率高的电加热器
CN207955263U (zh) 一种s形管式高效ptc水加热器
CN209431927U (zh) 一种微通道暖气片
CN205228213U (zh) 一种改进冷却塔散热的冷却塔
CN207486944U (zh) 便于拆装的厚膜加热器
CN207942796U (zh) 一种外设冷热循环装置的纵向循环热压罐
CN206744259U (zh) 一种用于雏鸡养殖场的保温装置
CN206835402U (zh) 线圈盘支架、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
CN205536091U (zh) 一种热循环取暖器
CN106440103A (zh)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1001488A (zh) Y型铝合金电发热体
CN209295488U (zh) 一种微通道冷凝器
CN206221040U (zh) 发动机暖机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02

Address after: 528425 Guangdong city of Zhongshan province Dong Feng Zhen Dong Fu Road East Industrial Park No. 28 and Guangzhou

Applicant after: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FG Co.,Ltd.

Applicant after: MIDEA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Guangdong, Foshan, Beijiao,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avenu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building B floor, District, 26-28

Applicant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