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97421A - 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97421A
CN106397421A CN201610834362.XA CN201610834362A CN106397421A CN 106397421 A CN106397421 A CN 106397421A CN 201610834362 A CN201610834362 A CN 201610834362A CN 106397421 A CN106397421 A CN 106397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
benzimidazole dihydrochloride
preparation
lignin
mixed liqu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343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8343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974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97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74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13/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将木质素引入制备体系,并以生物基多聚甲醛、生物基胺类化合物和生物基醛类化合物成功合成了全生物基苯并噁嗪,拓展制备苯并噁嗪的原料范围,使苯并噁嗪的制备在原料上更有保障。制备过程中,采用滴加胺类化合物的方式混合醛和胺可以降低副反应,提高苯并噁嗪的成环率。本发明合成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由于木质素的引入降低了苯并噁嗪的固化温度,同时提高了苯并噁嗪固化物的热稳定性,增加苯并噁嗪固化物的韧性。

Description

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酚醛树脂作为最早实现工业化的热固性合成树脂,因其优异性能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酚醛树脂的性能尤其是机械性能、耐热性以及电绝缘性方面,越来越无法满足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苯并噁嗪是一类由伯胺类化合物、甲醛和酚类化合物经缩合反应得到的含氮六元杂环化合物,可以在加热或路易斯酸催化作用下发生开环聚合,形成结构上类似于酚醛树脂的含氮聚合物。苯并噁嗪具有更优良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阻燃性、耐热性、耐紫外性以及加工性;且苯并噁嗪还具有在开环聚合时无小分子副产物放出,可保证制品孔隙率低的同时几乎无体积收缩等优点;在合成聚苯并噁嗪树脂时可进行非常灵活分子设计。因此,苯并噁嗪在当今材料迅猛发展的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关技术中,溶剂体系合成法可将反应物胺类化合物、甲醛和酚类化合物充分混合均匀,是制备苯并噁嗪最常用方法。例如,采用苯胺、甲醛和双酚A作为原料,使用溶剂体系合成法制备苯并噁嗪;或者,采用聚醚胺、甲醛和苯酚作为原料,使用溶剂体系合成法制备苯并噁嗪。
但是,上述提供的制备苯并噁嗪的方法,均是以石油化工原料作为反应物合成苯并噁嗪。随着石油资源的巨大消耗和日益匮乏,苯并噁嗪的发展和应用必将受到阻碍,实现材料工业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问题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寻找可有效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新资源,可使苯并噁嗪的制备在原料上更有保障;另外,上述提供的制备苯并噁嗪化合物的方法在混合胺类化合物和甲醛时候,同时易伴有一些副反应,影响苯并噁嗪的成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原料供应问题和反应过程的副反应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木质素溶解在第一溶剂中得到木质素溶液;
将甲醛和胺类化合物分别溶解在第二溶剂中得到甲醛溶液和胺溶液;
将所述甲醛溶液和所述木质素溶液混合,25-35℃下反应0.5-1h,得到混合液a;
在所述混合液a中加入酚类化合物,25-35℃下反应0.5-1h,得到混合液b;
将所述胺溶液缓慢滴入所述混合液b中,升温至50-100℃,继续反应3-8h,得到混合液c;
留取所述混合液c下层,得到混合液d;
将所述混合液d以碱溶液洗涤至中性,得到混合液e;
将所述混合液e进行旋转蒸发,得到苯并噁嗪;其中:
所述甲醛包括生物基多聚甲醛,所述胺类化合物包括生物基胺类化合物,所述酚类化合物包括生物基酚类化合物;所述第一溶剂包括1,4-二氧六环、乙醇和水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第二溶剂包括甲苯、乙醇、1,4-二氧六环、丁酮、氯仿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优选地,上述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和甲醛的摩尔比包括1:1:(2-2.4)。
优选地,上述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木质素与所述酚类化合物的质量比包括(0.01-0.10):1。
优选地,上述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木质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包括1000-10000。
优选地,上述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生物基酚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为所述生物基酚类化合物的R1或R5至少有一个取代基为H。
优选地,上述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生物基酚类化合物包括腰果酚或愈创木酚。
优选地,上述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生物基胺类化合物包括生物基芳环伯胺化合物、生物基杂环伯胺化合物、生物基芳杂环伯胺化合物或生物基脂肪伯胺化合物。
优选地,上述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生物基胺类化合物包括硬脂胺或糠胺。
优选地,上述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制备方法的反应方程式包括:
优选地,上述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碱溶液包括NaOH溶液或KOH溶液。
本发明还对所制备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请参考附图1,将本发明制备的苯并噁嗪的红外光谱谱图,对比购买到的苯并噁嗪的红外光谱谱图,从附图1中能够发现二者的特征吸收峰一致,证明成功制备全生物基苯并噁嗪。
本发明还将所制备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进行了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请参考图2,通过与对比例的对比,证明加入木质素的加入有利于全生物基苯并噁嗪固化温度的降低。
本发明还将所制备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经过固化后得到全生物基苯并噁嗪固化物,并将全生物基苯并噁嗪固化物分别进行了动态热机械分析(DMA,fynamic thermalmechanical)和热失重分析(TGA,thermo gravimetic analysis)这两种热学测试和弯曲性能,请参考附图3-5,通过与对比例的对比,证明加入木质素有利于提升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热稳定性。
本发明还将所制备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经过固化后得到全生物基苯并噁嗪固化物,并将全生物基苯并噁嗪固化物进行了力学测试,即弯曲性能测试,通过与对比例的对比,证明加入木质素有利于增加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韧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以生物基胺类化合物、生物基甲醛、生物基酚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苯并噁嗪,将木质素引入合成体系,并以缓慢滴加的方式将生物基胺类化合物进行投料。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以全生物基原料替代传统的石油化工原料,拓展制备苯并噁嗪的原料范围,使苯并噁嗪的制备在原料上更有保障;将含有大量活泼羟基的木质素引入合成体系,催化苯并噁嗪中间体的开环反应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降低苯并噁嗪的固化温度、提高苯并噁嗪固化物的热稳定性和增加苯并噁嗪固化物的韧性的作用;先将胺类化合物溶解,再以滴加胺类化合物的方式混合醛和胺可以降低副反应,提高苯并噁嗪的成环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红外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与对比例提供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示差扫描热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与对比例提供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固化物的储能模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与对比例提供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固化物的动态热机械分析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与对比例提供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固化物的热失重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木质素溶解在第一溶剂中得到木质素溶液;
将甲醛和胺类化合物分别溶解在第二溶剂中得到甲醛溶液和胺溶液;
将甲醛溶液和木质素溶液混合,25-35℃下反应0.5-1h,得到混合液a;
在混合液a中加入酚类化合物,25-35℃下反应0.5-1h,得到混合液b;
将胺溶液缓慢滴入混合液b中,升温至50-100℃,继续反应3-8h,得到混合液c;
留取混合液c下层,得到混合液d;
将混合液d以碱溶液洗涤至中性,得到混合液e;
将混合液e进行旋转蒸发,得到苯并噁嗪;其中:
甲醛包括生物基多聚甲醛,胺类化合物包括生物基胺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包括生物基酚类化合物;第一溶剂包括1,4-二氧六环、乙醇和水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第二溶剂包括甲苯、乙醇、1,4-二氧六环、丁酮、氯仿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其中,对于制备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实施方式可以参看一下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一种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腰果酚、糠胺和多聚甲醛(生物基)的摩尔比配制为1:1:2,再使木质素占腰果酚的质量分数为1%。
以1,4-二氧六环/乙醇的混合溶液作为第一溶剂,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10000的木质素,并将木质素溶解在第一溶剂中得到木质素溶液;
以1,4-二氧六环溶液作为第二溶剂,将多聚甲醛和糠胺分别溶解在第二溶剂中得到多聚甲醛溶液和糠胺溶液;
将多聚甲醛溶液和木质素溶液混合,25℃下反应0.5h,得到混合液a1;
在混合液a1中加入腰果酚,25℃下反应0.5h,得到混合液b1;
将糠胺溶液缓慢滴入混合液b1中,升温至50-100℃,继续反应5h,得到混合液c1;
留取混合液c1下层,得到混合液d1;
将混合液d1以NaOH溶液洗涤至中性,得到混合液e1;
将混合液e1进行旋转蒸发后得到红褐色胶体,即为腰果酚-糠胺型苯并噁嗪,将其命名为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即占腰果酚的质量分数为1%的木质素制成的腰果酚-糠胺型苯并噁嗪)。
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的反应方程式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二种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腰果酚、糠胺和多聚甲醛(生物基)的摩尔比配制为1:1:2,再使木质素占腰果酚的质量分数为2%。
以1,4-二氧六环/乙醇的混合溶液作为第一溶剂,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10000的木质素,并将木质素溶解在第一溶剂中得到木质素溶液;
以1,4-二氧六环溶液作为第二溶剂,将多聚甲醛和糠胺分别溶解在第二溶剂中得到多聚甲醛溶液和糠胺溶液;
将多聚甲醛溶液和木质素溶液混合,25℃下反应0.5h,得到混合液a2;
在混合液a2中加入腰果酚,25℃下反应0.5h,得到混合液b2;
将糠胺溶液缓慢滴入混合液b2中,升温至50-100℃,继续反应5h,得到混合液c2;
留取混合液c2下层,得到混合液d2;
将混合液d2以NaOH溶液洗涤至中性,得到混合液e2;
将混合液e2进行旋转蒸发后得到红褐色胶体,即为腰果酚-糠胺型苯并噁嗪,将其命名为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即占腰果酚的质量分数为2%的木质素制成的腰果酚-糠胺型苯并噁嗪)。
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的反应方程式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三种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腰果酚、糠胺和多聚甲醛(生物基)的摩尔比配制为1:1:2,再使木质素占腰果酚的质量分数为3%。
以1,4-二氧六环/乙醇的混合溶液作为第一溶剂,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10000的木质素,并将木质素溶解在第一溶剂中得到木质素溶液;
以1,4-二氧六环溶液作为第二溶剂,将多聚甲醛和糠胺分别溶解在第二溶剂中得到多聚甲醛溶液和糠胺溶液;
将多聚甲醛溶液和木质素溶液混合,25℃下反应0.5h,得到混合液a3;
在混合液a3中加入腰果酚,25℃下反应0.5h,得到混合液b3;
将糠胺溶液缓慢滴入混合液b3中,升温至50-100℃,继续反应5h,得到混合液c3;
留取混合液c3下层,得到混合液d3;
将混合液d3以NaOH溶液洗涤至中性,得到混合液e3;
将混合液e3进行旋转蒸发后得到红褐色胶体,即为腰果酚-糠胺型苯并噁嗪,将其命名为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即占腰果酚的质量分数为3%的木质素制成的腰果酚-糠胺型苯并噁嗪)。
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的反应方程式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没有另外加入木质素,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合成体系中只有腰果酚、糠胺和多聚甲醛(生物基),并且将腰果酚、糠胺和多聚甲醛的摩尔比配制为1:1:2,
以1,4-二氧六环溶液作为溶剂,将多聚甲醛和糠胺分别溶解在溶剂中得到多聚甲醛溶液和糠胺溶液;
将腰果酚加入到多聚甲醛溶液中,25℃下反应0.5h,得到混合液b0;
将糠胺溶液缓慢滴入混合液b0中,升温至50-100℃,继续反应5h,得到混合液c0;
留取混合液c0下层,得到混合液d0;
将混合液d0以NaOH溶液洗涤至中性,得到混合液e0;
将混合液e0进行旋转蒸发后得到红褐色胶体,即为腰果酚-糠胺型苯并噁嗪,将其命名为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即占腰果酚的质量分数为0%的木质素制成的腰果酚-糠胺型苯并噁嗪)。
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的反应方程式为:
本发明还将实施例一制备的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与现有技术提供的苯并噁嗪样品分别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spectroscopy),请参考附图1。可从附图1中看出,二者都在960cm-1处出现明显的红外吸收峰,即噁嗪环的特征红外吸收峰,这证明本发明可成功制备苯并噁嗪。同时还可以从附图1中观察到,实施例一制备的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在3400cm-1处的红外吸收峰明显强于现有技术提供的苯并噁嗪样品,3400cm-1处是羟基的红外吸收峰,这说明木质素中含有大量羟基。
本发明还将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和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进行了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differential scanningcalorimetry),请参考附图2。其中,附图2中样品的0%为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样品的1%为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样品的2%为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样品的3%为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可从附图2中看出,随着木质素加入量的提高,苯并噁嗪的固化起始温度和峰值温度均移向低温,这说明木质素的加入可有效降低苯并噁嗪的固化温度,改善苯并噁嗪的可加工性。结合附图1分析发现,木质素中含有大量羟基,可催化苯并噁嗪开环。
本发明还将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和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按照140℃/5h,160℃/2h,180℃/2h,200℃/2h的工艺固化后得到固化物样品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和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并分别进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fynamicthermal mechanical),请参考附图3-4和表1,得到储能模量E及玻璃化温度Tg,由公式:其中E为Tg以上40℃所对应的储能模量,为前置因子,取1,ρ为交联密度,R为气体常数,取8.314J/(mol·K),T为开尔文温度,计算交联密度,得到表1。
表1动态热机械分析结果
其中,附图3-4和表1中样品的0%为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样品的1%为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样品的2%为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样品的3%为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
从附图3-4和表1中可以看出,对比例中制备的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的储能模量E、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交联密度ρ都明显低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的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这说明制备体系中木质素的加入有利于提高苯并噁嗪固化物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并且随着木质素在制备体系中含量的提高,对应的腰果酚-糠胺型苯并噁嗪固化物储能模量E、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交联密度ρ也相应提高,这是由于木质素的加入引入了新的交联点,因此腰果酚-糠胺型苯并噁嗪固化物的交联密度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
本发明还将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和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按照140℃/5h,160℃/2h,180℃/2h,200℃/2h的工艺固化后得到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和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并分别进行热失重测试(TGA,thermo gravimeticanalysis),请参考附图5和表2。
表2热失重测试结果
其中,附图5和表2中样品的0%为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样品的1%为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样品的2%为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样品的3%为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
从附图5和表2中可以看出,对比例中制备的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的5%热失重温度、10%热失重温度和残炭率都明显低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的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进一步说明制备体系中木质素的加入有利于提高苯并噁嗪固化物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并且随着木质素在制备体系中含量的提高,对应的腰果酚-糠胺型苯并噁嗪固化物5%热失重温度、10%热失重温度和残炭率也相应提高,说明苯并噁嗪固化物的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还将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和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按照140℃/5h,160℃/2h,180℃/2h,200℃/2h的工艺固化后得到固化物样品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和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并分别进行弯曲性能测试,请参考表3。
表3弯曲性能测试结果
其中,表3中样品的0%为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样品的1%为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样品的2%为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样品的3%为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
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比例中制备的0%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的挠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都明显低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的1%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2%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3%木质素的苯并噁嗪固化物,这说明制备体系中木质素的加入有利于增加苯并噁嗪固化物在高温下的韧性,提高苯并噁嗪固化物的可加工性。
通过以上的测试手段,证明全面证明了本发明制备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不仅实现了制备原料从石油基到生物基的转变,而且通过对制备方法的严格控制,成功合成了性质优越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进一步地,加入木质素可以有效提高全生物基苯并噁嗪固化物的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提高全生物基苯并噁嗪固化物的可加工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木质素溶解在第一溶剂中得到木质素溶液;
将甲醛和胺类化合物分别溶解在第二溶剂中得到甲醛溶液和胺溶液;
将所述甲醛溶液和所述木质素溶液混合,25-35℃下反应0.5-1h,得到混合液a;
在所述混合液a中加入酚类化合物,25-35℃下反应0.5-1h,得到混合液b;
将所述胺溶液缓慢滴入所述混合液b中,升温至50-100℃,继续反应3-8h,得到混合液c;
留取所述混合液c下层,得到混合液d;
将所述混合液d以碱溶液洗涤至中性,得到混合液e;
将所述混合液e进行旋转蒸发,得到苯并噁嗪;其中:
所述甲醛包括生物基多聚甲醛,所述胺类化合物包括生物基胺类化合物,所述酚类化合物包括生物基酚类化合物;所述第一溶剂包括1,4-二氧六环、乙醇和水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第二溶剂包括甲苯、乙醇、1,4-二氧六环、丁酮、氯仿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和甲醛的摩尔比包括1:1:(2-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素与所述酚类化合物的质量比包括(0.01-0.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包括1000-10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酚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为所述生物基酚类化合物的R1或R5至少有一个取代基为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酚类化合物包括腰果酚或愈创木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胺类化合物包括生物基芳环伯胺化合物、生物基杂环伯胺化合物、生物基芳杂环伯胺化合物或生物基脂肪伯胺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胺类化合物包括硬脂胺或糠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反应方程式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包括NaOH溶液或KOH溶液。
CN201610834362.XA 2016-09-20 2016-09-20 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3974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4362.XA CN106397421A (zh) 2016-09-20 2016-09-20 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4362.XA CN106397421A (zh) 2016-09-20 2016-09-20 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97421A true CN106397421A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97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34362.XA Pending CN106397421A (zh) 2016-09-20 2016-09-20 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9742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9298A (zh) * 2018-04-16 2018-09-2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基苯并噁嗪和植物纤维的全生物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40684A (zh) * 2019-05-29 2019-09-17 江苏大学 一种潜伏固化型苯并噁嗪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8495A (zh) * 2020-07-01 2020-10-23 安徽新大陆特种涂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耐冲击互穿网络防腐涂料
CN112707932A (zh) * 2020-12-30 2021-04-27 厦门大学 苯并噁嗪及其制备方法、涂层以及在基底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
CN115521481A (zh) * 2022-11-07 2022-12-2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抗切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155A (zh) * 2010-05-21 2010-12-01 北京化工大学 基于糠胺的苯并噁嗪树脂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161762A (zh) * 2011-01-19 2011-08-24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改性苯并噁嗪树脂的方法
CN102618032A (zh) * 2012-03-15 2012-08-01 浙江理工大学 全生物基复合材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155A (zh) * 2010-05-21 2010-12-01 北京化工大学 基于糠胺的苯并噁嗪树脂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161762A (zh) * 2011-01-19 2011-08-24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改性苯并噁嗪树脂的方法
CN102618032A (zh) * 2012-03-15 2012-08-01 浙江理工大学 全生物基复合材料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素花: "两种腰果酚基苯并噁嗪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
李晓丹: "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合成与改性",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王海青 等: "腰果酚基苯并噁嗪及其高生物质含量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9298A (zh) * 2018-04-16 2018-09-2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基苯并噁嗪和植物纤维的全生物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9298B (zh) * 2018-04-16 2020-11-20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基苯并噁嗪和植物纤维的全生物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40684A (zh) * 2019-05-29 2019-09-17 江苏大学 一种潜伏固化型苯并噁嗪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40684B (zh) * 2019-05-29 2022-04-26 江苏大学 一种潜伏固化型苯并噁嗪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8495A (zh) * 2020-07-01 2020-10-23 安徽新大陆特种涂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耐冲击互穿网络防腐涂料
CN112707932A (zh) * 2020-12-30 2021-04-27 厦门大学 苯并噁嗪及其制备方法、涂层以及在基底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
CN112707932B (zh) * 2020-12-30 2021-12-28 厦门大学 苯并噁嗪及其制备方法、涂层以及在基底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
CN115521481A (zh) * 2022-11-07 2022-12-2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抗切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97421A (zh) 全生物基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
Shibata et al. Fully biobased epoxy resin systems composed of a vanillin-derived epoxy resin and renewable phenolic hardeners
Wang et al. Synthesis and copolymerization of fully bio-based benzoxazines from guaiacol, furfurylamine and stearylamine
Sini et al. Renewable benzoxazine monomer from Vanillin: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studies on curing behavior
Qin et al. Use of eugenol and rosin as feedstocks for biobased epoxy resins and study of curing and performance properties
Wang et al. Synthesis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a bio‐based polybenzoxazine with curing promoter
Zhang et al. Latent catalyst-containing naphthoxazine: Synthesis and effects on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EP3672961B1 (en) Renewable highly biobased polybenzoxazine thermosets for composite applications
Periyasamy et al. Replacing bisphenol-A with bisguaiacol-F to synthesize polybenzoxazines for a pollution-free environment
Hsuan Lin et al. Synthesis of a benzoxazine with precisely two phenolic OH linkages and the properties of its high‐performance copolymers
Ohashi et al. Simple and low energy consuming synthesis of cyanate ester functional naphthoxazines and their properties
CN103936686B (zh) N-半芳香烃基双胺-双酚型四官能度芴基苯并噁嗪及制备方法
Gârea et al. Thermal polymerization of benzoxazine monomers followed by GPC, FTIR and DETA
Yang et al. Synthesis of a novel benzoxazine‐containing benzoxazole structure and its high performance thermoset
Wang et al. Synthesis of epoxy‐ended hyperbranched polyesters with reinforcing and toughening function for diglycidyl ether of bisphenol‐A
Hou et al. A facile conversion of a bio-based resveratrol to the high-performance polymer with high Tg and high char yield
Lin et al. Fluorinated benzoxazines and th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of resulting polybenzoxazines
Nour‐Eddine et al. Investigation of curing and thermal behavior of benzoxazine and lignin mixtures
Tao et al. High Performance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Polymer with Good Film‐Forming Ability Developed from Renewable Plant Oil (Anethole)
Wang et al.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self-catalytic phthalonitrile monomers with aliphatic chain and their copolymerization with multi-functional fluorene-based benzoxazine monomers
CN103936764B (zh) N-半芳香烃基双酚-双胺型四官能度芴基苯并噁嗪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Furan-based benzoxazines
Ghallemohamadi et al. Effect of bis (naphthyl-imide) and polyoxyethylene units on thermal stability and Tg values of binarily cured epoxy resins
CN107573334A (zh) 一种含脂环烃酰亚胺基团的单官能苯并噁嗪及其制备方法
Mogheiseh et al. Vanillin-derived epoxy monomer for synthesis of bio-based epoxy thermosets: effect of functionality on thermal, mechanical, chem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