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96983A - 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96983A
CN106396983A CN201611077044.XA CN201611077044A CN106396983A CN 106396983 A CN106396983 A CN 106396983A CN 201611077044 A CN201611077044 A CN 201611077044A CN 106396983 A CN106396983 A CN 106396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lantation
gynostemma pentaphylla
passage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770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世鑫
闫志刚
李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filed Critical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Priority to CN2016110770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969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96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69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90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90Apparatus therefor
    • C05F17/964Constructional parts, e.g. floors, covers or do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其中,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中药废渣50‑70份、花生麸14‑20份、保水剂6‑10份、磷酸二氢钾3‑5份、黄腐酸3‑5份、硫酸铵3‑5份、寡雄腐霉0.15‑0.25份、荧光假单孢杆菌0.15‑0.25份、多胺0.6‑1.0份和甲壳素1.6‑2.0份。本发明制备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采用中药废渣和花生麸腐熟后,配以活性较强的有益生物菌联合制剂、营养剂和保水剂配制而成,具有起效快、肥效长,保水保肥力强等优点,能促进在石山地区的岩脚、石峋间种植的绞股蓝的生长,大大提高了绞股蓝的产量和质量。

Description

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南方喀斯特代表着全球最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中国三大生态灾害之一。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石漠化的出现,加剧了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这些地区严重缺水、缺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成为制约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加以治理。石漠化治理可分为两种类型区,即岩溶山区、高原石漠化综合防治区和岩溶丘陵、洼地石漠化综合防治区,不同类型区采用不同的治理模式。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和种植模式,是治理和发展的关键。岩溶丘陵、洼地石漠化地区表现出耕地资源量少,质差且分布零散。土层浅、土质贫、保水力差是它的主要特点,研究和解决土壤保水保肥问题,也是这些地区石漠化治理是否成功的关键。
目前,在石山地区的石岩脚下种植玉米、黄豆、秋花生等副食品作物,因水土供给不足,造成生长不良而减产。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石漠化。
绞股蓝是葫芦科绞股蓝属的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根、茎、叶含有皂苷、多糖、黄酮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衰老、保护肝脏等药理作用。是广西长年出口美国和东南亚国家药材之一,经济价值较高。绞股蓝适应性强、生长快,覆盖地表面快,对固土保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基于绞股蓝在石山区种植发展,不但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又有利于石山区水土保持。
目前绞股蓝种植大多在水源充足、土质肥沃的山地、林下或水沟旁进行。有些在良田中,通过搭盖遮阳网和支架也种植。生产中习惯使用尿素和氮磷钾复合肥进行催苗。综观绞股蓝生产,存在着:占用耕地多、施肥次数多、成本高、产量低,及土壤板结、僵化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其采用中药废渣和花生麸腐熟后,配以活性较强的有益生物菌联合制剂、营养剂和保水剂配制而成,具有起效快、肥效长,保水保肥力强等优点,能促进在石山地区的岩脚、石峋间种植的绞股蓝的生长,大大提高了绞股蓝的产量和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将发酵罐、固体混合器和固液混合器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制备效率和肥料的品质。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种植绞股蓝的方法,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以基肥的形式一次性施入,降低了劳力成本,打破了只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良地种植绞股蓝的局限。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中药废渣50-70份、花生麸14-20份、保水剂6-10份、磷酸二氢钾3-5份、黄腐酸3-5份、硫酸铵3-5份、寡雄腐霉0.15-0.25份、荧光假单孢杆菌0.15-0.25份、多胺0.6-1.0份和甲壳素1.6-2.0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中,所述寡雄腐霉中含1×106个孢子/g,所述荧光假单孢杆菌中有效菌数≥2×108个/mL。
优选的是,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中,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钾共联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中药废渣60份、花生麸17份、保水剂8份、磷酸二氢钾4份、黄腐酸4份、硫酸铵4份、寡雄腐霉0.2份、荧光假单孢杆菌0.2份、多胺0.8份和甲壳素1.8份。
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50-70重量份的中药废渣进行粉碎,之后加入14-20重量份的花生麸,搅拌均匀,进行厌氧发酵至腐熟,得到腐熟肥料,备用;
步骤二、将3-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钾、3-5重量份的黄腐酸、3-5重量份的硫酸铵、0.6-1.0重量份的多胺、1.6-2.0重量份的甲壳素、0.15-0.25重量份的寡雄腐霉和0.15-0.25重量份的荧光假单孢杆菌混合后,溶于8-20重量份的水中,再加入所述腐熟肥料搅拌均匀后,调节含水率至23-25%,最后加入6-10重量份的保水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
优选的是,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在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所述步骤二中将磷酸二氢钾、黄腐酸、硫酸铵、多胺、甲壳素、寡雄腐霉和荧光假单孢杆菌在固体混合器中混合后,得到混合物,之后将混合物导入装有8-20重量份的水的固液混合器中,再通过发酵罐的出料口向固液混合器中导入腐熟肥料搅拌均匀后,调节含水率至23-25%,最后向固液混合器中加入6-10重量份的保水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
其中,
所述固体混合器包括:
壳体一,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壳体一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一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壳体一的底部中央设置有一半圆形的通孔,且向外凸设有一根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为圆柱体形,所述出料管的横截面的一半为实心的半圆形,另一半为空心的半圆形,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壳体一的底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半圆形的通孔与所述出料管的内部的空心部分相对;
导料管,其为圆筒体形,所述导料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导料管的内径与所述出料管的外径相等,所述导料管的顶部套设在所述出料管外,所述导料管内固设有一块隔板,所述隔板为半圆形,且所述隔板的直径与所述导料管的内径相等,所述隔板和所述导料管间的空心部分选择性地与所述出料管上的空心部分相对,当所述隔板和所述导料管间的空心部分与所述出料管上的空心部分相对时,所述出料管的底部的实心部分与所述隔板的顶部相贴合,所述导料管的下部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起,两个第一凸起的尺寸不同,且间隔180度;
所述固液混合器包括:
壳体二,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或长方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壳体二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壳体二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圆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导料管的外径相等,所述导料管的下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中,通过导料管向固液混合器内导入混合物,所述两个第一凸起搁置在所述壳体二的顶部,所述壳体二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起,两个第二凸起的尺寸不同,当所述隔板和所述导料管间的空心部分与所述出料管上的空心部分相对时,两个第二凸起和两个第一凸起在一条直线上,两个第二凸起的连线穿过两个第一凸起,且尺寸较大的第二凸起与尺寸较大的第一凸起相对,尺寸较小的第二凸起与尺寸较小的第一凸起相对。
优选的是,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壳体二的顶部与其侧壁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壳体二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当所述导料管的下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中时,两个第二通孔相对于所述导料管的轴线对称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两个第二通孔与两个第二凸起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第一凸起分别与两个第二通孔相对时,两个第一凸起能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所述导料管能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导料管的中部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对于所述导料管的轴线对称设置,当两个第一凸起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后,两个限位块搁置在所述壳体二的顶部,且所述导料管位于所述出料管的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壳体一的底部设置有一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为圆柱体形,所述固定筒与所述壳体一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出料管插入所述固定筒中,所述导料管的顶部穿过所述固定筒后套设在所述出料管外,当两个限位块搁置在所述壳体二的顶部时,所述导料管位于所述固定筒的下方。
一种使用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种植绞股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在石灰岩地区,选择背西向东的山岩脚或石峋间,土层厚度大于10cm的地块,或光照时间≤8h的山脚,或遮阳度为50-60%的林下;
B、整地,于11-12月对空地进行翻耕,起宽150cm的畦;
C、施肥,种植前10-15d,开宽20-25cm、深10-15cm的条沟,按每667m2施用100kg的量施入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后,覆半沟的土壤,将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与土壤拌匀,再覆盖土壤至与畦面齐平;
D、种植,次年4月初,气温≥20℃时,以宽窄行种植,在条沟的两旁,按株距20cm,小行距25cm,大行距60-80cm种植;
E、压蔓,当苗高100cm时,在80cm处用泥土压蔓1-2节位;
F、采收,6月中旬时,留下藤蔓中上部3-5片叶片,把顶芽及其他叶片带叶柄一起采收;8月时,留下上部3-5片叶片及顶芽,把其他叶片带叶柄一起采收;11月中下旬,离基部15-20cm处割下。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采用中药废渣和花生麸腐熟后,配以活性较强的有益生物菌联合制剂、营养剂和保水剂配制而成,具有起效快、肥效长,保水保肥力强等优点,能促进在石山地区的岩脚、石峋间种植的绞股蓝的生长,有效提高了在岩脚石峋间种植的绞股蓝的产量和皂苷含量。
本发明在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过程中将发酵罐、固体混合器和固液混合器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制备效率和肥料的品质。
本发明在使用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种植绞股蓝时,将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以基肥的形式一次性施入,降低了劳力成本,打破了只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良地种植绞股蓝的局限,能在石山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生产出了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解决了石山区只能种植玉米、黄豆、秋花生等价值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发酵罐、固体混合器和固液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导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壳体二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出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中药废渣50份、花生麸14份、保水剂6份、磷酸二氢钾3份、黄腐酸3份、硫酸铵3份、寡雄腐霉0.15份、荧光假单孢杆菌0.15份、多胺0.6份和甲壳素1.6份。
中药废渣为黄柏、黄莲、黄芩、大黄、甘草、罗汉果、麦冬、南沙参、乌梅、陈皮、山豆根、红参、三七、当归、丹参、鸡血藤、红花、银杏叶、山楂、菊花、石决明、石菖蒲、葛根、山药、泽泻、白术、茯苓、女贞子、生半夏、枇杷叶、苦杏仁和党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经生产药片、胶囊、颗粒、注射剂、喷雾剂或散剂后的中药废渣。
寡雄腐霉是一种土壤习居型腐生菌,它能在多种作物根系上定植,能拮抗或寄生20多种植物病原菌,如灰霉病、立枯丝核菌等。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能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对植物无毒,对环境安全。
荧光假单胞杆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根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可抑制根际土壤病原菌,又能溶解磷酸盐;又可促进冬小麦、小萝卜、芥子、豌豆的生长。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绞股蓝的根系内部也存在着相类似的菌种,具活性较强。然而,单一的生物菌在植物根际形成菌群较慢,容易受环境因素干扰而失效。本方案将两种有益菌进行协同作用,能较快形成菌群优势,作用效果明显,能达到“以菌治菌”的目的。
有益菌的生长也需要营养,才能保持有益菌的活力,有益菌微生物的营养源,有利于有益菌快速形成群体优势,充分发挥有益菌微生物的作用。有针对性研究和开发对某一种有益菌生长所需要营养物质,并进行组合搭配,更能激发和维持有益菌的活力。在本发明的前期研究中发现,甲壳素和硫酸铵在一定浓度下,能使寡雄腐霉和荧光假单胞杆菌活力持久,是这两种有益菌营养活性物质。
本方案提供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以中药材提取废渣和花生麸发酵有机质为载体,以复合式的有益菌优良菌种,配以植物及有益菌本身生长所需要活性物质、保水剂,生产出适合绞股蓝生长的新型保水促长生物菌肥。能在石山地区的岩脚、石峋间、土层薄、贫瘠、面临干旱威胁的环境下,保水保肥,促进植物生长,在保证药材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
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中,所述寡雄腐霉中含1×106个孢子/g(有效菌数),所述荧光假单孢杆菌中有效菌数≥2×108个/mL。
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中,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钾共联剂。
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50重量份的中药废渣进行粉碎,之后加入14重量份的花生麸,搅拌均匀,进行厌氧发酵至腐熟,得到腐熟肥料,备用;
步骤二、将3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钾、3重量份的黄腐酸、3重量份的硫酸铵、0.6重量份的多胺、1.6重量份的甲壳素、0.15重量份的寡雄腐霉和0.15重量份的荧光假单孢杆菌混合后,溶于8重量份的水中,再加入所述腐熟肥料搅拌均匀后,调节含水率至23%,最后加入6重量份的保水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在发酵罐100中进行厌氧发酵,所述步骤二中将磷酸二氢钾、黄腐酸、硫酸铵、多胺、甲壳素、寡雄腐霉和荧光假单孢杆菌在固体混合器中混合后,得到混合物,之后将混合物导入装有8重量份的水的固液混合器120中,再通过发酵罐100的出料口向固液混合器120中导入腐熟肥料搅拌均匀后,调节含水率至23%,最后向固液混合器中加入6重量份的保水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即在制备过程中,将营养物质溶解后,再与腐熟肥料在固液混合器120中混合,这样提高了混合效率,使得制备的肥料营养成分更均一。最后加入保水剂,起到锁定水分的作用,使得肥料在存放和使用时,有益菌的活力得以保持。
其中,
所述固体混合器110包括:
壳体一130,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壳体一130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31,所述壳体一130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壳体一130的底部中央设置有一半圆形的通孔132,且向外凸设有一根出料管133,所述出料管133为圆柱体形,所述出料管133的横截面的一半为实心的半圆形,所述出料管133的横截面的另一半为空心的半圆形,所述出料管133与所述壳体一130的底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半圆形的通孔132与所述出料管133的内部的空心部分相对;
导料管140,其为圆筒体形,所述导料管140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导料管140的内径与所述出料管133的外径相等,所述导料管140的顶部套设在所述出料管133外,使所述导料管140只能上下移动,所述导料管140内固设有一块隔板150,所述隔板150为半圆形,且所述隔板150的直径与所述导料管140的内径相等,所述隔板150和所述导料管140间的空心部分选择性地与所述出料管133的空心部分相对,即固体混合器110中有物料需要搅拌时,两者不相对,搅拌结束后,需要将混合好的物料导出时,两者相对,当所述隔板150和所述导料管140间的空心部分与所述出料管133上的空心部分相对时,所述出料管133的底部的实心部分与所述隔板150的顶部相贴合,这样在转动导料管140时,隔板150的顶部上的物料会被出料管133的底部的实心部分的直边挂除,两者之间不会存在物料,防止物料残留在出料管133的底部的实心部分与隔板150的顶部间,所述导料管140的下部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起141,两个第一凸起141的尺寸不同,且间隔180度;
所述固液混合器120包括:
壳体二160,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或长方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壳体二160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圆形的第一通孔161,所述第一通孔161的直径与所述导料管140的外径相等,所述导料管140的下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161中,通过导料管向固液混合器内导入混合物,所述两个第一凸起141搁置在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以固定导料管140,使其不会向下掉,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起162,两个第二凸起162的尺寸不同,当所述隔板150和所述导料管140间的空心部分与所述出料管133上的空心部分相对时,两个第二凸起162和两个第一凸起141在一条直线上,两个第二凸起162的连线穿过两个第一凸起141,且尺寸较大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大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尺寸较小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小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如图1所示)。
本方案提供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将发酵罐100、固体混合器110和固液混合器120配合使用,形成制备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一套装置,使用时,将中药废渣和花生麸混合后,置于发酵罐100中发酵,发酵罐100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只是发酵罐100的出料口与固液混合器120的内部连通,以向固液混合器120内导入腐熟肥料。固体混合器110在使用时,先转动导料管140,使两个第二凸起162和两个第一凸起141在一条直线上,且尺寸较大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小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尺寸较小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大的第一凸起141相对,这样隔板150与出料管133的空心部分相对,封住出料管133的底部,接着将磷酸二氢钾、黄腐酸、硫酸铵、多胺、甲壳素、寡雄腐霉和荧光假单孢杆菌通过进料口131加入固体混合器110中混合后,转动导料管140,使两个第二凸起162和两个第一凸起141在一条直线上,两个第二凸起162的连线穿过两个第一凸起141,且尺寸较大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大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尺寸较小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小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在固体混合器110中混合好的物料通过导料管140进入固液混合器120中,再通过发酵罐100的出料口向固液混合器120中导入腐熟肥料,在固液混合器120中混合均匀,调节含水率至23%,最后向固液混合器中加入6重量份的保水剂混合均匀,即得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这样在制备肥料时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人力,也使得肥料营养成分更均一。
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即封盖)与其侧壁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取下封盖,可拆卸地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插接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163,当导料管140插入第一通孔161中时两个第二通孔163相对于所述导料管140的轴线对称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通孔161连通,两个第二通孔163与两个第二凸起162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第一凸起141分别与两个第二通孔163相对时,两个第一凸起141能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63,所述导料管140能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61,这样导料管140可向下移动,所述导料管140的中部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块142,两个限位块142相对于所述导料管140的轴线对称设置,当两个第一凸起141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63后,两个限位块142搁置在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且所述导料管140位于所述出料管133的下方。
本方案提供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在需要更换、清洗导料管140,或半圆形的通孔132堵塞时,转动导料管140,使两个第一凸起141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63后,两个限位块142搁置在壳体二160的顶部,之后拆下壳体二160的顶部,即可取出导料管140进行更换,或清理半圆形的通孔132,操作简单。
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壳体一130的底部设置有一固定筒170,所述固定筒170为圆柱体形,所述固定筒170与所述壳体一13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出料管133插入所述固定筒170中,所述导料管140的顶部穿过所述固定筒170后套设在所述出料管133外,当两个限位块搁置在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时,所述导料管140位于所述固定筒170的下方,这样方便取出导料管140。
本方案提供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通过固定筒170可固定和保护导料管140,使出料管133的高度可以很小,甚至可以趋近于0,这样避免了在混合均匀前,部分物料聚集在出料管133中,堵塞出料管133。固定筒170中除安置出料管133和导料管140的部分外,均为实心,使得出料管133和导料管140间的连接更稳定,在需要更换、清洗导料管140,或半圆形的通孔132堵塞时,转动导料管140,使两个第一凸起141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63后,两个限位块142搁置在壳体二160的顶部,之后拆下壳体二160的顶部,即可取出导料管140进行更换,拆下固定筒170即可清理半圆形的通孔132。
一种使用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种植绞股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在石灰岩地区,选择背西向东的山岩脚或石峋间,土层厚度大于10cm的地块,或光照时间≤8h的山脚,或遮阳度(遮光率)为50%的林下;
B、整地,于11月对空地进行翻耕,清除可搬动的石块和杂草,起宽150cm的畦;
C、施肥,种植前10d,开宽20cm、深10cm的条沟,按每667m2施用100kg的量施入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后,覆半沟的土壤,将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与土壤拌匀,再覆盖土壤至与畦面齐平;
D、种植,次年4月初,气温≥20℃时,以宽窄行种植,在条沟的两旁,按株距20cm,小行距25cm,大行距60-80cm种植;
E、压蔓,当苗高100cm时,在80cm处用泥土压蔓1节位;
F、采收,6月中旬时,留下藤蔓中上部3片叶片,把顶芽及其他叶片带叶柄一起采收;8月时,留下上部3~5片叶片及顶芽,把其他叶片带叶柄一起采收;11月中下旬,离基部15cm处割下。
本方案提供的使用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种植绞股蓝的方法中,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以基肥的形式一次性施入,施肥次数为1次,而目前绞股蓝生产上施肥是以追肥的形式,分别在苗期、5月生长期和7月第一次采收期施用,施肥次数为3次,因而降低了劳力成本,打破了只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良地种植绞股蓝的局限,能在石山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生产出了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解决了石山区只种植玉米、黄豆、秋花生等价值较低的问题。
实施例2
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中药废渣60份、花生麸17份、保水剂8份、磷酸二氢钾4份、黄腐酸4份、硫酸铵4份、寡雄腐霉0.2份、荧光假单孢杆菌0.2份、多胺0.8份和甲壳素1.8份。
中药废渣为黄柏、黄莲、黄芩、大黄、甘草、罗汉果、麦冬、南沙参、乌梅、陈皮、山豆根、红参、三七、当归、丹参、鸡血藤、红花、银杏叶、山楂、菊花、石决明、石菖蒲、葛根、山药、泽泻、白术、茯苓、女贞子、生半夏、枇杷叶、苦杏仁和党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经生产药片、胶囊、颗粒、注射剂、喷雾剂或散剂后的中药废渣。
寡雄腐霉是一种土壤习居型腐生菌,它能在多种作物根系上定植,能拮抗或寄生20多种植物病原菌,如灰霉病、立枯丝核菌等。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能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对植物无毒,对环境安全。
荧光假单胞杆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根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可抑制根际土壤病原菌,又能溶解磷酸盐;又可促进冬小麦、小萝卜、芥子、豌豆的生长。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绞股蓝的根系内部也存在着相类似的菌种,具活性较强。然而,单一的生物菌在植物根际形成菌群较慢,容易受环境因素干扰而失效。本方案将两种有益菌进行协同作用,能较快形成菌群优势,作用效果明显,能达到“以菌治菌”的目的。
有益菌的生长也需要营养,才能保持有益菌的活力,有益菌微生物的营养源,有利于有益菌快速形成群体优势,充分发挥有益菌微生物的作用。有针对性研究和开发对某一种有益菌生长所需要营养物质,并进行组合搭配,更能激发和维持有益菌的活力。在本发明的前期研究中发现,甲壳素和硫酸铵在一定浓度下,能使寡雄腐霉和荧光假单胞杆菌活力持久,是这两种有益菌营养活性物质。
本方案提供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以中药材提取废渣和花生麸发酵有机质为载体,以复合式的有益菌优良菌种,配以植物及有益菌本身生长所需要活性物质、保水剂,生产出适合绞股蓝生长的新型保水促长生物菌肥。能在石山地区的岩脚、石峋间、土层薄、贫瘠、面临干旱威胁的环境下,保水保肥,促进植物生长,在保证药材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
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中,所述寡雄腐霉中含1×106个孢子/g(有效菌数),所述荧光假单孢杆菌中有效菌数≥2×108个/mL。
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中,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和/或聚丙烯酸钾。
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60重量份的中药废渣进行粉碎,之后加入17重量份的花生麸,搅拌均匀,进行厌氧发酵至腐熟,得到腐熟肥料,备用;
步骤二、将4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钾、4重量份的黄腐酸、4重量份的硫酸铵、0.8重量份的多胺、1.8重量份的甲壳素、0.2重量份的寡雄腐霉和0.2重量份的荧光假单孢杆菌混合后,溶于10重量份的水中,再加入所述腐熟肥料搅拌均匀后,调节含水率至24%,最后加入8重量份的保水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在发酵罐100中进行厌氧发酵,所述步骤二中将磷酸二氢钾、黄腐酸、硫酸铵、多胺、甲壳素、寡雄腐霉和荧光假单孢杆菌在固体混合器中混合后,得到混合物,之后将混合物导入装有10重量份的水的固液混合器120中,再通过发酵罐100的出料口向固液混合器120中导入腐熟肥料搅拌均匀后,调节含水率至24%,最后向固液混合器中加入8重量份的保水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即在制备过程中,将营养物质溶解后,再与腐熟肥料在固液混合器120中混合,这样提高了混合效率,使得制备的肥料营养成分更均一。最后加入保水剂,起到锁定水分的作用,使得肥料在存放和使用时,有益菌的活力得以保持。
其中,
所述固体混合器110包括:
壳体一130,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壳体一130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31,所述壳体一130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壳体一130的底部中央设置有一半圆形的通孔132,且向外凸设有一根出料管133,所述出料管133为圆柱体形,所述出料管133的横截面的一半为实心的半圆形,所述出料管133的横截面的另一半为空心的半圆形,所述出料管133与所述壳体一130的底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半圆形的通孔132与所述出料管133的内部的空心部分相对;
导料管140,其为圆筒体形,所述导料管140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导料管140的内径与所述出料管133的外径相等,所述导料管140的顶部套设在所述出料管133外,使所述导料管140只能上下移动,所述导料管140内固设有一块隔板150,所述隔板150为半圆形,且所述隔板150的直径与所述导料管140的内径相等,所述隔板150和所述导料管140间的空心部分选择性地与所述出料管133的空心部分相对,即固体混合器110中有物料需要搅拌时,两者不相对,搅拌结束后,需要将混合好的物料导出时,两者相对,当所述隔板150和所述导料管140间的空心部分与所述出料管133上的空心部分相对时,所述出料管133的底部的实心部分与所述隔板150的顶部相贴合,这样在转动导料管140时,隔板150的顶部上的物料会被出料管133的底部的实心部分的直边挂除,两者之间不会存在物料,防止物料残留在出料管133的底部的实心部分与隔板150的顶部间,所述导料管140的下部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起141,两个第一凸起141的尺寸不同,且间隔180度;
所述固液混合器120包括:
壳体二160,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或长方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壳体二160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圆形的第一通孔161,所述第一通孔161的直径与所述导料管140的外径相等,所述导料管140的下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161中,通过导料管向固液混合器内导入混合物,所述两个第一凸起141搁置在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以固定导料管140,使其不会向下掉,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起162,两个第二凸起162的尺寸不同,当所述隔板150和所述导料管140间的空心部分与所述出料管133上的空心部分相对时,两个第二凸起162和两个第一凸起141在一条直线上,两个第二凸起162的连线穿过两个第一凸起141,且尺寸较大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大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尺寸较小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小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如图1所示)。
本方案提供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将发酵罐100、固体混合器110和固液混合器120配合使用,形成制备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一套装置,使用时,将中药废渣和花生麸混合后,置于发酵罐100中发酵,发酵罐100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只是发酵罐100的出料口与固液混合器120的内部连通,以向固液混合器120内导入腐熟肥料。固体混合器110在使用时,先转动导料管140,使两个第二凸起162和两个第一凸起141在一条直线上,且尺寸较大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小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尺寸较小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大的第一凸起141相对,这样隔板150与出料管133的空心部分相对,封住出料管133的底部,接着将磷酸二氢钾、黄腐酸、硫酸铵、多胺、甲壳素、寡雄腐霉和荧光假单孢杆菌通过进料口131加入固体混合器110中混合后,转动导料管140,使两个第二凸起162和两个第一凸起141在一条直线上,两个第二凸起162的连线穿过两个第一凸起141,且尺寸较大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大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尺寸较小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小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在固体混合器110中混合好的物料通过导料管140进入固液混合器120中,再通过发酵罐100的出料口向固液混合器120中导入腐熟肥料,在固液混合器120中混合均匀,调节含水率至23%,最后向固液混合器中加入8重量份的保水剂混合均匀,即得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这样在制备肥料时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人力,也使得肥料营养成分更均一。
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即封盖)与其侧壁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取下封盖,可拆卸地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插接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163,当导料管140插入第一通孔161中时两个第二通孔163相对于所述导料管140的轴线对称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通孔161连通,两个第二通孔163与两个第二凸起162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第一凸起141分别与两个第二通孔163相对时,两个第一凸起141能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63,所述导料管140能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61,这样导料管140可向下移动,所述导料管140的中部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块142,两个限位块142相对于所述导料管140的轴线对称设置,当两个第一凸起141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63后,两个限位块142搁置在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且所述导料管140位于所述出料管133的下方。
本方案提供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在需要更换、清洗导料管140,或半圆形的通孔132堵塞时,转动导料管140,使两个第一凸起141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63后,两个限位块142搁置在壳体二160的顶部,之后拆下壳体二160的顶部,即可取出导料管140进行更换,或清理半圆形的通孔132,操作简单。
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壳体一130的底部设置有一固定筒170,所述固定筒170为圆柱体形,所述固定筒170与所述壳体一13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出料管133插入所述固定筒170中,所述导料管140的顶部穿过所述固定筒170后套设在所述出料管133外,当两个限位块搁置在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时,所述导料管140位于所述固定筒170的下方,这样方便取出导料管140。
本方案提供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通过固定筒170可固定和保护导料管140,使出料管133的高度可以很小,甚至可以趋近于0,这样避免了在混合均匀前,部分物料聚集在出料管133中,堵塞出料管133。固定筒170中除安置出料管133和导料管140的部分外,均为实心,使得出料管133和导料管140间的连接更稳定,在需要更换、清洗导料管140,或半圆形的通孔132堵塞时,转动导料管140,使两个第一凸起141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63后,两个限位块142搁置在壳体二160的顶部,之后拆下壳体二160的顶部,即可取出导料管140进行更换,拆下固定筒170即可清理半圆形的通孔132。
一种使用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种植绞股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在石灰岩地区,选择背西向东的山岩脚或石峋间,土层厚度大于10cm的地块,或光照时间≤8h的山脚,或遮阳度(遮光率)为55%的林下;
B、整地,于11月中旬对空地进行翻耕,清除可搬动的石块和杂草,起宽150cm的畦;
C、施肥,种植前12d,开宽22cm、深12cm的条沟,按每667m2施用100kg的量施入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后,覆半沟的土壤,将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与土壤拌匀,再覆盖土壤至与畦面齐平;
D、种植,次年4月初,气温≥20℃时,以宽窄行种植,在条沟的两旁,按株距20cm,小行距25cm,大行距70cm种植;
E、压蔓,当苗高100cm时,在80cm处用泥土压蔓2节位;
F、采收,6月中旬时,留下藤蔓中上部4片叶片,把顶芽及其他叶片带叶柄一起采收;8月时,留下上部4片叶片及顶芽,把其他叶片带叶柄一起采收;11月中下旬,离基部17cm处割下。
本方案提供的使用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种植绞股蓝的方法中,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以基肥的形式一次性施入,施肥次数为1次,而目前绞股蓝生产上施肥是以追肥的形式,分别在苗期、5月生长期和7月第一次采收期施用,施肥次数为3次,因而降低了劳力成本,打破了只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良地种植绞股蓝的局限,能在石山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生产出了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解决了石山区只种植玉米、黄豆、秋花生等价值较低的问题。
实施例3
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中药废渣70份、花生麸20份、保水剂10份、磷酸二氢钾5份、黄腐酸5份、硫酸铵5份、寡雄腐霉0.25份、荧光假单孢杆菌0.25份、多胺1.0份和甲壳素2.0份。
中药废渣为黄柏、黄莲、黄芩、大黄、甘草、罗汉果、麦冬、南沙参、乌梅、陈皮、山豆根、红参、三七、当归、丹参、鸡血藤、红花、银杏叶、山楂、菊花、石决明、石菖蒲、葛根、山药、泽泻、白术、茯苓、女贞子、生半夏、枇杷叶、苦杏仁和党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经生产药片、胶囊、颗粒、注射剂、喷雾剂或散剂后的中药废渣。
寡雄腐霉是一种土壤习居型腐生菌,它能在多种作物根系上定植,能拮抗或寄生20多种植物病原菌,如灰霉病、立枯丝核菌等。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能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对植物无毒,对环境安全。
荧光假单胞杆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根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可抑制根际土壤病原菌,又能溶解磷酸盐;又可促进冬小麦、小萝卜、芥子、豌豆的生长。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绞股蓝的根系内部也存在着相类似的菌种,具活性较强。然而,单一的生物菌在植物根际形成菌群较慢,容易受环境因素干扰而失效。本方案将两种有益菌进行协同作用,能较快形成菌群优势,作用效果明显,能达到“以菌治菌”的目的。
有益菌的生长也需要营养,才能保持有益菌的活力,有益菌微生物的营养源,有利于有益菌快速形成群体优势,充分发挥有益菌微生物的作用。有针对性研究和开发对某一种有益菌生长所需要营养物质,并进行组合搭配,更能激发和维持有益菌的活力。在本发明的前期研究中发现,甲壳素和硫酸铵在一定浓度下,能使寡雄腐霉和荧光假单胞杆菌活力持久,是这两种有益菌营养活性物质。
本方案提供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以中药材提取废渣和花生麸发酵有机质为载体,以复合式的有益菌优良菌种,配以植物及有益菌本身生长所需要活性物质、保水剂,生产出适合绞股蓝生长的新型保水促长生物菌肥。能在石山地区的岩脚、石峋间、土层薄、贫瘠、面临干旱威胁的环境下,保水保肥,促进植物生长,在保证药材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
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中,所述寡雄腐霉中含1×106个孢子/g(有效菌数),所述荧光假单孢杆菌中有效菌数≥2×108个/mL。
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中,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钾共联剂。
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70重量份的中药废渣进行粉碎,之后加入20重量份的花生麸,搅拌均匀,进行厌氧发酵至腐熟,得到腐熟肥料,备用;
步骤二、将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钾、5重量份的黄腐酸、5重量份的硫酸铵、1.0重量份的多胺、2.0重量份的甲壳素、0.25重量份的寡雄腐霉和0.25重量份的荧光假单孢杆菌混合后,溶于20重量份的水中,再加入所述腐熟肥料搅拌均匀后,调节含水率至25%,最后加入10重量份的保水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在发酵罐100中进行厌氧发酵,所述步骤二中将磷酸二氢钾、黄腐酸、硫酸铵、多胺、甲壳素、寡雄腐霉和荧光假单孢杆菌在固体混合器中混合后,得到混合物,之后将混合物导入装有20重量份的水的固液混合器120中,再通过发酵罐100的出料口向固液混合器120中导入腐熟肥料搅拌均匀后,调节含水率至25%,最后向固液混合器中加入10重量份的保水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即在制备过程中,将营养物质溶解后,再与含水的腐熟肥料在固液混合器120中混合,这样提高了混合效率,使得制备的肥料营养成分更均一。最后加入保水剂,起到锁定水分的作用,使肥料在存放和使用时,有益菌的活力得以保持。
其中,
所述固体混合器110包括:
壳体一130,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壳体一130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31,所述壳体一130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壳体一130的底部中央设置有一半圆形的通孔132,且向外凸设有一根出料管133,所述出料管133为圆柱体形,所述出料管133的横截面的一半为实心的半圆形,所述出料管133的横截面的另一半为空心的半圆形,所述出料管133与所述壳体一130的底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半圆形的通孔132与所述出料管133的内部的空心部分相对;
导料管140,其为圆筒体形,所述导料管140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导料管140的内径与所述出料管133的外径相等,所述导料管140的顶部套设在所述出料管133外,使所述导料管140只能上下移动,所述导料管140内固设有一块隔板150,所述隔板150为半圆形,且所述隔板150的直径与所述导料管140的内径相等,所述隔板150和所述导料管140间的空心部分选择性地与所述出料管133的空心部分相对,即固体混合器110中有物料需要搅拌时,两者不相对,搅拌结束后,需要将混合好的物料导出时,两者相对,当所述隔板150和所述导料管140间的空心部分与所述出料管133上的空心部分相对时,所述出料管133的底部的实心部分与所述隔板150的顶部相贴合,这样在转动导料管140时,隔板150的顶部上的物料会被出料管133的底部的实心部分的直边挂除,两者之间不会存在物料,防止物料残留在出料管133的底部的实心部分与隔板150的顶部间,所述导料管140的下部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起141,两个第一凸起141的尺寸不同,且间隔180度;
所述固液混合器120包括:
壳体二160,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或长方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壳体二160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圆形的第一通孔161,所述第一通孔161的直径与所述导料管140的外径相等,所述导料管140的下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161中,通过导料管向固液混合器内导入混合物,所述两个第一凸起141搁置在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以固定导料管140,使其不会向下掉,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起162,两个第二凸起162的尺寸不同,当所述隔板150和所述导料管140间的空心部分与所述出料管133上的空心部分相对时,两个第二凸起162和两个第一凸起141在一条直线上,两个第二凸起162的连线穿过两个第一凸起141,且尺寸较大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大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尺寸较小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小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如图1所示)。
本方案提供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将发酵罐100、固体混合器110和固液混合器120配合使用,形成制备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一套装置,使用时,将中药废渣和花生麸混合后,置于发酵罐100中发酵,发酵罐100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只是发酵罐100的出料口与固液混合器120的内部连通,以向固液混合器120内导入腐熟肥料。固体混合器110在使用时,先转动导料管140,使两个第二凸起162和两个第一凸起141在一条直线上,且尺寸较大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小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尺寸较小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大的第一凸起141相对,这样隔板150与出料管133的空心部分相对,封住出料管133的底部,接着将磷酸二氢钾、黄腐酸、硫酸铵、多胺、甲壳素、寡雄腐霉和荧光假单孢杆菌通过进料口131加入固体混合器110中混合后,转动导料管140,使两个第二凸起162和两个第一凸起141在一条直线上,两个第二凸起162的连线穿过两个第一凸起141,且尺寸较大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大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尺寸较小的第二凸起162与尺寸较小的第一凸起141相对,在固体混合器110中混合好的物料通过导料管140进入固液混合器120中,再通过发酵罐100的出料口向固液混合器120中导入腐熟肥料,在固液混合器120中混合均匀,调节含水率至25%,最后向固液混合器中加入10重量份的保水剂混合均匀,即得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这样在制备肥料时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人力,也使得肥料营养成分更均一。
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即封盖)与其侧壁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取下封盖,可拆卸地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插接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163,当导料管140插入第一通孔161中时两个第二通孔163相对于所述导料管140的轴线对称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通孔161连通,两个第二通孔163与两个第二凸起162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第一凸起141分别与两个第二通孔163相对时,两个第一凸起141能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63,所述导料管140能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61,这样导料管140可向下移动,所述导料管140的中部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块142,两个限位块142相对于所述导料管140的轴线对称设置,当两个第一凸起141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63后,两个限位块142搁置在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且所述导料管140位于所述出料管133的下方。
本方案提供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在需要更换、清洗导料管140,或半圆形的通孔132堵塞时,转动导料管140,使两个第一凸起141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63后,两个限位块142搁置在壳体二160的顶部,之后拆下壳体二160的顶部,即可取出导料管140进行更换,或清理半圆形的通孔132,操作简单。
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壳体一130的底部设置有一固定筒170,所述固定筒170为圆柱体形,所述固定筒170与所述壳体一13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出料管133插入所述固定筒170中,所述导料管140的顶部穿过所述固定筒170后套设在所述出料管133外,当两个限位块搁置在所述壳体二160的顶部时,所述导料管140位于所述固定筒170的下方,这样方便取出导料管140。
本方案提供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中,通过固定筒170可固定和保护导料管140,使出料管133的高度可以很小,甚至可以趋近于0,这样避免了在混合均匀前,部分物料聚集在出料管133中,堵塞出料管133。固定筒170中除安置出料管133和导料管140的部分外,均为实心,使得出料管133和导料管140间的连接更稳定,在需要更换、清洗导料管140,或半圆形的通孔132堵塞时,转动导料管140,使两个第一凸起141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63后,两个限位块142搁置在壳体二160的顶部,之后拆下壳体二160的顶部,即可取出导料管140进行更换,拆下固定筒170即可清理半圆形的通孔132。
一种使用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种植绞股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在石灰岩地区,选择背西向东的山岩脚或石峋间,土层厚度大于10cm的地块,或光照时间≤8h的山脚,或遮阳度(遮光率)为60%的林下;
B、整地,于12月对空地进行翻耕,清除可搬动的石块和杂草,起宽150cm的畦;
C、施肥,种植前15d,开宽25cm、深15cm的条沟,按每667m2施用100kg的量施入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后,覆半沟的土壤,将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与土壤拌匀,再覆盖土壤至与畦面齐平;
D、种植,次年4月初,气温≥20℃时,以宽窄行种植,在条沟的两旁,按株距20cm,小行距25cm,大行距80cm种植;
E、压蔓,当苗高100cm时,在80cm处用泥土压蔓2节位;
F、采收,6月中旬时,留下藤蔓中上部5片叶片,把顶芽及其他叶片带叶柄一起采收;8月时,留下上部5片叶片及顶芽,把其他叶片带叶柄一起采收;11月中下旬,离基部20cm处割下。
本方案提供的使用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种植绞股蓝的方法中,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以基肥的形式一次性施入,施肥次数为1次,而目前绞股蓝生产上施肥是以追肥的形式,分别在苗期、5月生长期和7月第一次采收期施用,施肥次数为3次,因而降低了劳力成本,打破了只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良地种植绞股蓝的局限,能在石山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生产出了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解决了石山区只种植玉米、黄豆、秋花生等价值较低的问题。
试验一
1.试验条件试验地点广西荔蒲县东昌镇东阳村,地理位置为经度110°24′,纬度24°30′,海拔184m。年降雨量1300mm,石灰岩山脚,石峋间,有稀疏黄皮果枝、柿子树林木。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试验品种为广西产的七叶绞股蓝。
供试肥料:(1)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2)用作对照的肥料为:含氮量为46%的尿素,由潍坊盛泰化工生产;含量为N15%、K2O15%、P2O5 15%总量45%的复合肥,由深圳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2.2方法
2.2.1试验时间2015年4月-12月。
2.2.2试验处理(用T表示):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保水促长肥每100kg/667m2,种植、管理和采收方法按本发明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采收后去除枯叶和杂质,悬挂于阴凉的架上。晾至半干时,用刀切成10cm小段,再摊晾至足干。
2.2.3对照处理(用CK表示):按目前当地绞股蓝生产习惯用肥,具体为4月中下旬,用0.3%尿素溶液2 000kg/667m2(用肥量为6kg);45%氮磷钾复合肥80kg分别在5月下旬和7月下旬各施一次。一年采收2次,分别在6月下旬和在11月中下旬进行。离基部20cm采收地上部。采收后去除枯叶和杂质,悬挂于阴凉的架上。晾至半干时,用刀切成10cm小段,再摊晾至足干。
2.2.4产量测定:
用“五点取样法”进行取样,测量产量和。每个样地为1m2,取平均值。
2.2.5折干率测定:
折干率=(产量干重/产量鲜重)×100%
2.2.6总皂苷含量检测
用超声波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人参皂苷Rb1为对照品,在波长550nm处测定。
3.结果
在石山岩地区的岩脚、石峋种植的条件下,本发明实施例2的种植方法种植绞股蓝与现有技术“使用尿素复合肥”进行种植相比,结果见表1。
表1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种植方法种植绞股蓝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结果
由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方法种植得到的绞股蓝产量达到298kg/667m2,提高25.7%;绞股蓝茎叶混合样本总皂苷含量达到4.59%,提高17.4%;绞股蓝中的干物质含量增加,折干率为12.4,提高10.7%;叶片浓绿,较厚。因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肥料加上本发明实施例2的种植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绞股蓝的产量和质量。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和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中药废渣50-70份、花生麸14-20份、保水剂6-10份、磷酸二氢钾3-5份、黄腐酸3-5份、硫酸铵3-5份、寡雄腐霉0.15-0.25份、荧光假单孢杆菌0.15-0.25份、多胺0.6-1.0份和甲壳素1.6-2.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寡雄腐霉中含1×106个孢子/g,所述荧光假单孢杆菌中有效菌数≥2×108个/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钾共联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中药废渣60份、花生麸17份、保水剂8份、磷酸二氢钾4份、黄腐酸4份、硫酸铵4份、寡雄腐霉0.2份、荧光假单孢杆菌0.2份、多胺0.8份和甲壳素1.8份。
5.一种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50-70重量份的中药废渣进行粉碎,之后加入14-20重量份的花生麸,搅拌均匀,进行厌氧发酵至腐熟,得到腐熟肥料,备用;
步骤二、将3-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钾、3-5重量份的黄腐酸、3-5重量份的硫酸铵、0.6-1.0重量份的多胺、1.6-2.0重量份的甲壳素、0.15-0.25重量份的寡雄腐霉和0.15-0.25重量份的荧光假单孢杆菌混合后,溶于8-20重量份的水中,再加入所述腐熟肥料搅拌均匀后,调节含水率至23-25%,最后加入6-10重量份的保水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所述步骤二中将磷酸二氢钾、黄腐酸、硫酸铵、多胺、甲壳素、寡雄腐霉和荧光假单孢杆菌在固体混合器中混合后,得到混合物,之后将混合物导入装有8-20重量份的水的固液混合器中,再通过发酵罐的出料口向固液混合器中导入腐熟肥料搅拌均匀后,调节含水率至23-25%,最后向固液混合器中加入6-10重量份的保水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
其中,
所述固体混合器包括:
壳体一,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壳体一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一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壳体一的底部中央设置有一半圆形的通孔,且向外凸设有一根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为圆柱体形,所述出料管的横截面的一半为实心的半圆形,另一半为空心的半圆形,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壳体一的底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半圆形的通孔与所述出料管的内部的空心部分相对;
导料管,其为圆筒体形,所述导料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导料管的内径与所述出料管的外径相等,所述导料管的顶部套设在所述出料管外,所述导料管内固设有一块隔板,所述隔板为半圆形,且所述隔板的直径与所述导料管的内径相等,所述隔板和所述导料管间的空心部分选择性地与所述出料管上的空心部分相对,当所述隔板和所述导料管间的空心部分与所述出料管上的空心部分相对时,所述出料管的底部的实心部分与所述隔板的顶部相贴合,所述导料管的下部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起,两个第一凸起的尺寸不同,且间隔180度;所述固液混合器包括:
壳体二,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或长方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壳体二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壳体二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圆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导料管的外径相等,所述导料管的下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中,通过导料管向固液混合器内导入混合物,所述两个第一凸起搁置在所述壳体二的顶部,所述壳体二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起,两个第二凸起的尺寸不同,当所述隔板和所述导料管间的空心部分与所述出料管上的空心部分相对时,两个第二凸起和两个第一凸起在一条直线上,两个第二凸起的连线穿过两个第一凸起,且尺寸较大的第二凸起与尺寸较大的第一凸起相对,尺寸较小的第二凸起与尺寸较小的第一凸起相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二的顶部与其侧壁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壳体二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当所述导料管的下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中时,两个第二通孔相对于所述导料管的轴线对称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两个第二通孔与两个第二凸起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第一凸起分别与两个第二通孔相对时,两个第一凸起能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所述导料管能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导料管的中部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对于所述导料管的轴线对称设置,当两个第一凸起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后,两个限位块搁置在所述壳体二的顶部,且所述导料管位于所述出料管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的底部设置有一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为圆柱体形,所述固定筒与所述壳体一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出料管插入所述固定筒中,所述导料管的顶部穿过所述固定筒后套设在所述出料管外,当两个限位块搁置在所述壳体二的顶部时,所述导料管位于所述固定筒的下方。
9.一种使用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种植绞股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在石灰岩地区,选择背西向东的山岩脚或石峋间,土层厚度大于10cm的地块,或光照时间≤8h的山脚,或遮阳度为50-60%的林下;
B、整地,于11-12月对空地进行翻耕,起宽150cm的畦;
C、施肥,种植前10-15d,开宽20-25cm、深10-15cm的条沟,按每667m2施用100kg的量施入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后,覆半沟的土壤,将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与土壤拌匀,再覆盖土壤至与畦面齐平;
D、种植,次年4月初,气温≥20℃时,以宽窄行种植,在条沟的两旁,按株距20cm,小行距25cm,大行距60-80cm种植;
E、压蔓,当苗高100cm时,在80cm处用泥土压蔓1-2节位;
F、采收,6月中旬时,留下藤蔓中上部3-5片叶片,把顶芽及其他叶片带叶柄一起采收;8月时,留下上部3-5片叶片及顶芽,把其他叶片带叶柄一起采收;11月中下旬,离基部15-20cm处割下。
CN201611077044.XA 2016-11-30 2016-11-30 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63969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7044.XA CN106396983A (zh) 2016-11-30 2016-11-30 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7044.XA CN106396983A (zh) 2016-11-30 2016-11-30 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96983A true CN106396983A (zh) 2017-02-15

Family

ID=58084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7044.XA Pending CN106396983A (zh) 2016-11-30 2016-11-30 绞股蓝种植用保水促长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96983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58282U (zh) * 2014-01-02 2014-12-31 广西三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蚕沙复合有机肥料立式连续固态生产装置
CN105884428A (zh) * 2016-04-21 2016-08-24 吕爱萍 一种防结块保水复合肥料肥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58282U (zh) * 2014-01-02 2014-12-31 广西三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蚕沙复合有机肥料立式连续固态生产装置
CN105884428A (zh) * 2016-04-21 2016-08-24 吕爱萍 一种防结块保水复合肥料肥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章绍尧等: "《浙江植物志总论》", 31 December 1993,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4791B (zh) 一种适用于白芷和柴胡的复合肥
CN103749119B (zh) 茶叶的种植方法
CN103053377B (zh) 一种刺葡萄的繁殖方法
CN102498890B (zh) 一种柠檬果园的少免耕覆盖栽培方法
CN101176407A (zh) 黑果枸杞盐碱地人工栽培技术
CN104255281A (zh) 一种黄精的栽培方法
CN104663065A (zh) 一种提高生物质炭改良盐碱土壤的方法
CN104447073A (zh) 石榴专用复合微生物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54539B (zh) 一种种植大枣的土壤的改良方法
CN104885729B (zh) 一种富硒泰山四叶参种植方法及专用富硒肥
CN109804765A (zh) 一种澳洲坚果生物菌肥的施肥方法
CN107371931A (zh) 一种富硒大米的栽培方法
CN106069461A (zh) 一种盐碱地石榴树种植方法
CN105284371A (zh) 一种提高玄参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9874440A (zh) 一种次生盐碱地的生物改良方法
CN107135767A (zh) 一种黄精的人工种植技术
CN103508789B (zh) 一种具有疏松透气及保水保肥功能的养分载体材料
CN105191728A (zh) 一种富硒油茶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2405721B (zh) 四年以下树龄枸杞的施肥方法
CN107172995A (zh) 滇黄精与川滇桤木套种的种植方法
CN106489589A (zh) 一种喀斯特山区种植火龙果的肥料包及其制作方法
CN105294180A (zh) 一种天然植物营养液及其应用
CN106831253A (zh) 一种山药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34956A (zh) 一种盐碱地种植和移植夹竹桃的方法
CN105993272A (zh) 一种采用含松针土的营养土对次生盐渍化盐碱地进行原土绿化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